Workflow
Mureka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昆仑万维方汉:AI产品全球化需突破增长与To B转型瓶颈
创业邦· 2025-09-29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全球化落地面临基础设施、人才与商业模式的多重挑战 大模型与产品深度融合成为高效全球化落地的核心方向[2] - 中国AI企业需突破出海瓶颈 通过技术迭代和非买量增长路径实现全球化推广 昆仑万维Mureka大模型月收入达100万美元作为成功案例[2][6] - To B产品的核心价值是提升效率和工作流自动化 To C产品的核心是降低内容制作成本和情感供给成本 中国开源大模型全球使用人次已超过美国[15][16][17] Mureka大模型发展背景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94% 业务覆盖全球多数地区 2020年转向AI研发[6] - 选择音乐生成领域源于路径依赖:运营音乐社交产品Starmaker积累音乐处理技术与数据 音乐数据总量仅4000万条 投入资源相对较少[7] - 基于第一性原理判断:内容创作门槛降低10倍可使创作者数量增加100倍 传统音乐制作成本最低10万元/首 头部企业达100万元/首 AI生成可显著降低成本[8] 技术路线迭代 - 初期尝试符号化生成规则和对抗网络路线 效果未达预期[9] - 最终采用DIT(Diffusion Transformer)路线并自研音乐Tokenizer 使性能接近世界一线水平[9] - 借鉴GPT-4o推理机制 首个将COT(思维链)引入内容生成领域 通过实时判断和回退调整提升成品率 达到音乐生成一线水平[9] 全球化推广挑战 - 中国出海企业存在买量模式路径依赖 曾将全球手游买量成本从1-2美元/用户推升至数十美元/用户[11] - AI创业时代ToB业务不适用买量模式 需探索非买量增长路径:技术产品突破带动社媒传播、SEO(搜索引擎优化)、GEO(大模型搜索优化)[11][12] - ToB业务面临收费模式设计、用户拓展等困难 可借鉴字节跳动剪映的免费版与付费版设计逻辑及商业化节奏[13] 市场机会与产品标准 - ToB产品是"效率倍增器":如AI编程将单个程序员效率提升至10人水平[15] - ToB智能体是"工作流粘合剂":提升系统自动化程度 减少人力介入[15] - ToC产品核心是降低成本:AI音乐生成推理成本不足0.1元人民币 相比传统10万元成本差异显著[16] - 情感供给成本从人工50-60元/时降至AI1-2元/时 蕴含巨大商业机会[17] - 中国开源大模型全球使用人次已超过美国 中小企业可依托开源模型搭建新生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