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tin4 ADC(9MW2821)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月报 25/05:聚焦 2025ASCO,国产新药再创历史-20250606
银河证券· 2025-06-06 1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ASCO年会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创新高,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关注,多款国产新药在肿瘤治疗领域有亮眼表现,如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等公司的部分管线展示出显著疗效和潜力 [5][7][11] -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截至2025年6月5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34.47倍,沪深300为12.56倍,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15个百分点 [5][20] - 医药板块经历调整,整体估值低且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在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持续良好表现,建议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器械等领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政策及行业更新 2025ASCO年会启幕,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由中国学者主导并入选的研究摘要达74项,国产新药入选数量继2024年后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最新突破摘要(LBA)数量达11项,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5][7] 多款国产新药披露亮眼数据,肿瘤治疗领域迎来新突破 - 信达生物PD - 1/IL - 2α双融合蛋白(IBI363)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结直肠癌、晚期黑色素瘤等方面展现出突破性治疗潜力和长生存获益潜力,如IO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mg/kg Q3W剂量ORR为36.7%等 [11][12][13] - 信达生物CLDN18.2 ADC(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6mg/kg剂量ORR为22.7%,已获得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美国Ⅰ期临床同步开展并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14] - 泽璟制药DLL3/CD3三抗(ZG006)治疗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10mg/kg Q2W和30mg/kg Q2W的ORR分别为62.5%和58.3%,具备成为同类最佳疗法潜质 [15] - 迪哲医药LYN/BTK双靶点抑制剂(DZD8586)治疗R/R CLL/SLL,50mg/kg ORR为84.2%,展示出抗肿瘤活性 [16] - 科伦博泰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TNBC和后线EGFR突变NSCLC有良好效果,一线TNBC单药治疗ORR为70.7%,后线EGFR突变NSCLC ORR为45.1% [17][18] - 迈威生物Nectin4 ADC(9MW2821)联合PD - 1治疗一线转移性尿路上皮癌,ORR为80%、CR率为12.5%,优于同靶点的Padcev联合K药方案 [19] 行业数据动态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 - 截至2025年6月5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34.47倍,沪深300为12.56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74.35%,较2005年以来平均值高6.49个百分点,2023年初至2025年6月5日,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4.00%,沪深300上涨0.15%,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15个百分点 [5][20] 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受疫情节奏影响出现下滑 - 近10年医药行业常保持快于GDP增速增长,随着基数增大主营增速放缓,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冲击收入增速大幅回落,2021年强劲复苏,2022年以来再次回落,2024Q3转负为正,2024Q4同比持平逐步企稳 [23] 门诊费用随疫情上升,住院费用得到遏制 - 从2013年7月至2023年11月,中国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从253.2元和166.4元提高到389.5元和252.1元,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从11,702.1元和5,010.7元提高到12,879.3元和6,425.3元,门诊费用在疫情严重期间上升快,剔除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住院费用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26] 2024年诊疗及出院人次提升,体现医疗服务量显著恢复 - 2024年医疗服务增速逐步恢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同比增长5.8%,出院人次3.1亿,同比增长6.5% [28] 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 2023年医保基金收入33,501.36亿元,同比增长8.34%,支出28,208.38亿元,同比增长14.68%,统筹基金当期结余5,000亿元,累计结余3.4万亿元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 - 2025年1 - 2月,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5,464.43亿元,同比增长8.35%,总支出3,304.62亿元,同比增长5.51%,支出增速与收入增速协调性增强 [36] 投资建议 - 中长期持续看好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药械出海、第三方医检及细分行业龙头个股,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业,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平台型企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产器械企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医学检验服务企业,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生物制品企业,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基因测序企业 [40][41][42] - 推荐AI医疗相关标的,如诊断服务、诊断设备、健康管理、制药工艺等领域企业,建议关注新药研发企业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