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edictBBB.ai
icon
搜索文档
Hoth Therapeutics Taps Lantern Pharma's PredictBBB.ai Platform -- Breakthrough AI With 94% Accuracy Driving Next-Gen Drug Development
Prnewswire· 2025-09-04 20:16
核心观点 - Hoth Therapeutics采用Lantern Pharma的PredictBBBai人工智能平台 该平台预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准确率达94% 旨在加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并优化候选药物选择流程 [1][2][3] 技术合作 - PredictBBBai作为Lantern公司RADR人工智能平台的组成部分 专注于解决药物开发中血脑屏障穿透性的关键瓶颈问题 [2] - 该AI工具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快更智能地决策 缩短全球患者获得变革性疗法的路径 [3] 战略影响 - 获得血脑屏障穿透能力是药物候选方案成功的关键因素 该合作有望为Hoth创造更快的监管路径和更高价值的管线拐点 [4] - 公司通过整合AI技术提升药物开发精准度 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为患者和股东解锁新机遇 [5] 公司背景 - Hoth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开发创新性、影响深远的突破性治疗方案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5] - 公司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 与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关键意见领袖合作 研究具有突破潜力的治疗选项 [5]
Lantern Pharma (LTRN)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8-27 05:17
公司概况 * Lantern Pharma (纳斯达克代码: LTRN) 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AI)开发癌症精准疗法 公司团队规模约为24人[5] * Lantern Pharma 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AI)开发癌症精准疗法[5] * 公司拥有两个主要增长引擎:一是开发精准肿瘤药物 二是开发其AI平台RADAR[4][11] * 公司拥有11项FDA认定:5项孤儿药认定 4项罕见儿科疾病认定 2项快速通道认定[6][36] * 公司现金可支撑至2026年 无认股权证、无有毒悬置、无债务 总流通股约10.8-10.9百万股 完全稀释后约12百万股[38] * 公司季度现金消耗率约为450万美元 对于管理三个临床试验并开发AI引擎的生物技术公司而言相对较低[7][37]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LP-300 (针对非吸烟者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处于II期临床试验 针对全球年销售额40-5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14][21] * 作用机制:靶向并使激酶受体变性以减缓癌症生长 进入癌细胞后重置氧化还原循环 使化疗药物能杀死细胞[15][16] * 早期数据:首个队列显示出86%的临床获益率 一名患者从部分缓解转为完全缓解 并且其原发灶的完全缓解已持续近两年[16][17] * 试验已扩展至亚洲(日本和台湾) 因为这些地区33%-40%的新发NSCLC病例是非吸烟者 且已完成日本的患者招募[18][20][57] * 非吸烟者的癌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 对化疗反应不同 对免疫疗法无反应 最终会失败于靶向激酶疗法[18][19] * **LP-184 (针对多种实体瘤)** * 首个进入人体的新分子 刚刚完成I期临床试验招募 该大型I期试验入组了约65名晚期癌症患者(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肺癌等)[21][22] * 作用机制:纳米摩尔级别强效 在癌细胞中PTGR1酶水平高或DNA修复通路存在缺陷(约占癌症的20%-25%)的条件下被激活 导致高水平的DNA双链断裂[23][59] * 已获得两项Ib/II期试验许可: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STK11/KEAP1突变肺癌 并有一项研究者发起的膀胱癌研究[24][75] * 已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推荐的II期剂量(RP2D) 为非常小的剂量0.39 mg/kg (剂量水平10)[72][73] * **LP-284 (针对B细胞淋巴瘤 LP-184的姊妹药物)** *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针对套细胞淋巴瘤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这两个适应症的年治疗费用约30-40亿美元[25] * 临床定位:用于一线或二线治疗失败后的患者 该患者群体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26] * 早期数据:一名曾失败于三种前线疗法(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干细胞移植、CAR-T)的患者 在接受两剂LP-284后实现了完全代谢缓解 脊柱和骨盆的癌性病变完全消退[27][28][29] AI平台(RADAR)战略与进展 * AI平台RADAR是核心引擎之一 用于加速和降低药物开发风险 其模式是让AI成百上千次地运行 获取答案库 让答案相互竞争 并用真实世界数据丰富这些答案并进行迭代[8][9][32] * 公司计划将AI平台逐步公开 已公开发布首个模块PredictBBB.ai 用于预测小分子穿透血脑屏障(BBB)的能力[10][34] * 该模块声称是当前最可靠、可扩展的BBB预测算法 准确率约90% 而历史公开工具准确率仅约60%-70%[34][48] * 仅约2%-6%的小分子能穿透血脑屏障 传统方法需耗费数十万至数百万美元 而该模块可在几秒内完成预测[34] * PredictBBB.ai只是一个入口 其底层技术能实时分析任何化合物的8,742个分子特征 未来可预测药代动力学、亲脂性、键合强度、电子捐赠、成药性、潜在安全性问题等数十种特性[50][51] * 该模块已引起行业兴趣 正与多家公司商讨用于库筛选和作为CNS癌症篮子试验的一部分[48] * 计划在秋季(9月)发布一个更重要的新模块 专注于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ic Systems) 并将其在罕见病领域的专业能力(通过11项FDA认定体现)公开[35][36] * 商业模式包括通过AI平台与外部合作(如Actuate Therapeutics、Oregon Therapeutics) 通过授权使用、出售代币(token)或合作开发来创收 并最终将自身开发的药物授权给大型生物制药公司[11][12][39][40] 组合疗法策略 * 组合疗法是公司的一大重点 AI工作的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发现组合疗法如何协同作用[13] * **LP-184 + PARP抑制剂 (用于TNBC等)** * 理论基础:LP-184引起DNA双链断裂 PARP抑制剂阻止DNA修复 形成协同的“一二连击”[59][60][62] * 临床前数据:联合用药显示出近乎100%的肿瘤生长抑制 且可减少两种药物的用量 从而可能改善安全性[60][61] * **LP-184 + PD-1抑制剂 (用于STK11/KEAP1突变肺癌)** * 理论基础:LP-184的机制与PD-1抑制剂截然不同 联合使用可使PD-1疗效更持久 并可能使肿瘤“变热”[65][67] * STK11/KEAP1突变肺癌非常具有侵袭性 易复发且多药耐药 当前标准疗法(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患者生存期约一年[64] 知识产权与未来技术 * 公司拥有约140项已授权和申请中的专利 涵盖物质组成、使用方法(如生物标志物签名、联合用药)以及AI平台RADAR的多个方面[41][42] * 公司认为软件和算法专利更具挑战性 但物质组成专利(如LP-284)因其最新而非常强大[42][43] * 公司关注量子计算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认为嵌入式量子计算的软件已经出现 能在2-5年内实现同时模拟分子不同状态或癌症患者的不同结果 这将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44][45][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临床前研究新一代分子 主要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或其他形式的药物偶联物 认为这将是革命性的新治疗模式[33] * 公司强调其专注于通过数据驱动和AI迭代的模型 将理论癌症生物学转化为现实世界患者 并以更快、更便宜的方式开发创新疗法[12][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