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ot浏览器

搜索文档
巨头混战Agent,押注背后是真未来还是新泡沫?
36氪· 2025-07-01 18:09
Agent行业概览 - 2024年被称为"Agent元年",AI Agent概念从初创公司Manus的Demo视频开始引爆,随后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入场 [2] - 全球AI Agent赛道2024年融资金额已突破665亿元人民币,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青睐 [2] - Agent被视为"后提示词时代"的新概念,以任务导向、自主规划和多步骤执行为特征,为模型可用性打开新空间 [2] 技术特点与优势 - Agent相比传统对话系统实现从"你问我答"到"交付结果"的转变,提供更具沉浸感与目的性的交互路径 [5] - Manus采用多智能体系统架构,能动态调用不同领域专用大模型,实现"1+1>2"的效果,类似交响乐团指挥协调各乐器组 [3] - 大模型能力提升为Agent提供基础算力保障,GPT-4后在语言理解和多模态能力上达到支撑复杂任务调度的门槛 [5] 主要玩家布局 字节跳动 - 最早高调入场Agent概念,2023年底上线豆包智能体平台,2024年初推出"扣子"平台降低开发门槛 [10] - 截至2025Q1豆包平台已上线智能体超10万个,大部分来自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 [12] - "扣子"专业版集成1万+插件,可调用国内流行大语言模型,1.5版本还集成视觉理解、音乐、图像生成等模型 [12] 腾讯 - 采取"平台+能力"战略,形成面向C端的"元器"和服务企业级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双体系 [12] - 推出Qbot浏览器拓展Agent行为边界,具备文件转换、应用操作等能力,未来可望与本地软件打通 [13] - 在汽车、金融、零售、医药等行业展开场景合作,聚焦自主决策、工具调用与工作流编排能力 [15] 阿里 - 延续企业服务深耕路径,钉钉试点智能助理功能并升级为"AI助理中心",2025年开放智能体开发框架 [15] - 推出"心流"智能体应用帮助自动完成报告编写、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在外贸、智能客服等领域推出多种应用 [16] - 通义千问Qwen系列大模型为Agent提供基础能力,开源Qwen-Agent框架降低开发门槛 [15] 百度 - 推出"心响"APP覆盖200+任务类型,未来计划扩展至10万种以上,定位通用超级智能体 [18] - 文心智能体平台为零代码用户提供全链路任务创作服务,全面拥抱MCP协议提升任务规划精确度 [20] - 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优化任务执行速度与性能,通过千帆平台推动MCP生态繁荣 [20] 行业挑战与质疑 - 实际部署需解决环境不稳定、异常处理和及时纠错等问题,多数产品距离真正"智能体"仍有差距 [7] - 部分Agent产品本质是"流程机器人套AI壳",演示环境与真实场景差距大,常需人工监督修正 [7] - 用户体验改变不如想象中"革命性",用户仍需学习正确提示方式,部分产品陷入"套壳Siri"窘境 [8] - 技术底座关键环节如环境建模、记忆系统、长期目标拆解等均未完全成熟 [7] 发展趋势 - Agent被视为大模型商业化阶段性演进,是模型能力、应用框架与用户需求三者交汇的产物 [20] - 字节侧重内容驱动与生态构建,腾讯重视能力组件与业务整合,阿里深耕产业落地,百度专注产品闭环 [20] - 行业将经历"高估—失望—再估值"周期,关键在于泡沫退却后谁能留下可复用架构与真正价值点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