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子空间

搜索文档
传媒互联网周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规模创新高,暑期档票房回暖-20250728
国信证券· 2025-07-28 14: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周期向上,中长期持续看好AI应用及IP潮玩,基本面底部改善,关注游戏、广告媒体、影视等板块,把握个股α,行业β持续看好高景气的IP潮玩以及从0到1阶段的AI应用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周表现回顾 - 本周(7.14 - 7.20)传媒行业上涨2.09%,跑赢沪深300(1.69%),跑输创业板指(2.76%),涨幅靠前的有幸福蓝海、新华传媒等,跌幅靠前的有兰生股份、世纪天鸿等,本周传媒板块在所有板块中涨跌幅排名第18位 [1][12][13] 重点关注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在上海开幕,展览面积首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首发首秀新品,首创“三问机制”,1200余位顶尖嘉宾参与 [16][17] - 扣子空间推出网页设计功能,用AI技术将网页设计时间从数天缩至5分钟,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和二次编辑 [17] - Trae 2.0于7月22日晚发布,引入SOLO模式,实现从传统编码助手到综合“context engineer”转变,能独立完成开发全流程 [17] 本周行业数据更新 电影票房表现情况 - 本周(7月21日 - 7月27日)电影票房10.38亿元,票房前三为《南京照相馆》(3.06亿元,占比29.4%)、《长安的荔枝》(2.39亿元,占比23.0%)、《罗小黑战记2》(1.30亿元,占比12.4%),下周将上映5部电影,《731》《无名(重映)》《浪浪山小妖怪》猫眼想看人数分别为180.6、68.7、12.8万 [18][20] 电视剧(网剧) - 本周网络剧《扫毒风暴》《朝雪录》《深情眼》《樱桃琥珀》《书卷一梦》居前 [23] 综艺节目 - 本周综艺节目《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歌手2025》《喜剧之王单口季第2季》《一饭封神》《密室大逃脱第七季》排名居前 [24] 游戏 - 2025年6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为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Merge&Story》、点点互动《Kingshot》,本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iOS游戏畅销榜居前,《心动小镇》《超自然行动组》在安卓游戏热玩榜居前 [27][30][32] 数字藏品(NFT) - 截至2025年7月27日,海外数字藏品市场最近7日成交额前三为LilPudgys、as requested、Rektguy [33] 行业新闻 - 腾讯于7月27日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版本并开源,能接受文字和图片输入,快速生成可漫游3D场景,简化3D场景构建流程 [34][35] - 阿里巴巴云宣布Wan2.2即将上线,升级版本在性能、效率和功能上有突破,优化视频生成技术,增强多模态创作体验 [36] 上市公司动态更新 - 浙数文化聘任朱成永为公司首席技术官 [37] - 姚记科技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姚朔斌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1252.4万股,占总股本3% [38] 投资建议 - 主题上,持续看好AI应用端机会,把握豆包产业链、AI情感陪护/玩具及垂直应用领域相关标的 [39] - 基本面角度,推荐游戏板块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等;影视板块推荐渠道万达电影等及内容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媒体端关注分众传媒、芒果超媒等;看好IP谷子产业,推荐泡泡玛特等;从高分红、低估值角度推荐出版板块 [3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昨收盘(元) | 总市值(亿元) | EPS(2025E) | EPS(2026E)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517.SZ | 恺英网络 | 优于大市 | 18.38 | 393 | 1.01 | 1.13 | 18 | 16 | | 002027.SZ | 分众传媒 | 优于大市 | 7.51 | 1085 | 0.39 | 0.42 | 19 | 18 | | 300413.SZ | 芒果超媒 | 优于大市 | 22.54 | 422 | 0.97 | 1.11 | 23 | 20 | [5]
90%被大模型吃掉,AI Agent的困局
投中网· 2025-07-25 16:33
通用Agent行业现状 - 通用Agent面临尴尬境地,90%的市场份额可能被大模型吞噬[3][4][8] - Manus等头部公司出现收入下滑和用户活跃度下降,Manus 6月访问量1781万次,较3月峰值2376万次下降25%[5][22] - Genspark发布45天即达3600万美元ARR,但6月MRR环比下跌13.58%至295万美元[20][22] 商业化与竞争格局 - 头部产品商业化表现分化:Manus 5月ARR达936万美元,但6月MRR环比暴跌51.79%至167万美元[20][21] - 国内大厂主导市场,百度、字节等通过免费策略挤压创业公司空间[26][27][29] - 收费模式对比:Manus Pro会员199美元/月限积分制(约10次/天),Claude Opus 4同价但支持不限量使用[9][11] 技术瓶颈与场景困境 - 大模型能力溢出直接冲击Agent价值,用户更倾向使用基础模型API[9][12] - 垂类Agent在企业端优势显著,可对接内部知识库实现精准输出[15][16] - 当前通用Agent核心场景局限在PPT生成、深度研究等办公功能,但存在信息错漏和低价值输出问题[24][32][34] 技术演进方向 - MiniMax采用线性注意力机制支持100万上下文输入,强化法律文书处理能力[35] - 强化学习(RL)成为突破关键,月之暗面Agent模型在HLE测试得分从8.6%提升至26.9%[36][38] - OpenAI最新Agent产品ChatGPT Agent在HLE测试创41.6%的SOTA成绩[38] 市场趋势 - 行业呈现"模型即Agent"趋势,大模型公司直接切入Agent赛道[28][29] - 开发者生态成竞争焦点,阿里、字节等通过平台推广和比赛吸引开发者[26] - 深度研究功能因成本较低成为主流方向,多模态能力成为标配[30][32]
Agent爆火,华人赢麻了
36氪· 2025-07-24 18:36
华人AI Agent创业热潮 - 2025年以华人为主角的AI Agent创业热潮席卷全球,Manus和Genspark成为代表性产品[3][7][8] - Genspark在45天内实现360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10周上线8个产品[4][5] - 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9][10] 代表性公司及产品表现 - MainFunc的Genspark浏览器通用Agent发布45天ARR达3600万美元[5][24] - Monica团队的Manus通用Agent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9] - Flowith的Neo无投放ARR达130万美元,6月Web访问量101万[15] - 360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6月Web访问量达1.57亿[15] - 阿里夸克AI 6月Web访问量超8400万[15] 技术驱动因素 - Claude 3.7 Sonnet混合推理模型提升编程和开发性能[16]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实现AI自由调用外部工具[16] - Agent产品形态从简单聊天演进为能自主规划任务并交付结果的智能体[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通用Agent增长红利消退:Manus月访问量从3月2376万次降至6月1730万次,Genspark从4月888万次降至6月769次[19] - 地缘政治影响:Manus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与美国财政部监察有关[20][21] - 大厂在通用Agent领域进展缓慢,初创公司凭借灵活高效占据优势[26][27][29] 产品发展策略 - 快速响应技术:Manus团队3个月完成产品开发,Lovart团队2个月完成研发[30][31] - 专注用户体验:Manus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提升运行速度[32] - 垂类Agent成为新方向:LiblibAI发布设计Agent Lovart,蔡浩宇推出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37][39] 商业化表现 - Genspark仅用9天实现1000万美元ARR,远超AI Coding企业Cursor的21个月[25] - 垂类Agent表现突出:Lovart发布5天注册用户超10万,ListenHub首发当天DAU 5000+[39] - OpenAI的Agent"Deep Research"促使20%用户升级至200美元/月的Pro会员[36]
「Manus+景鲲」领衔主演,华人AI Agent全球狂欢
36氪· 2025-07-24 18:07
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科技圈聚焦华人AI Agent,Genspark和Manus成为代表性产品[1][3][4] - Agent行业在2025年迎来"文艺复兴",技术跃升推动产品形态成熟,用户规模和收入显著增长[6][7] - Claude 3.7 Sonnet模型和MCP协议发布,为Agent生态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9] - 垂直领域Agent开始崛起,LiblibAI、米哈游等公司在多模态、游戏等细分市场布局[29][31] 公司表现 - MainFunc旗下Genspark实现45天3600万美元ARR,10周上线8个产品的爆发式增长[1] - Monica团队开发的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4] - 阿里夸克AI月访问量超8400万,高考志愿报告Agent累计生成1000万份报告[8] - 360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月访问量达1.57亿,美图RoboNeo登顶国内App Store分类榜[8] 产品特征 - 新一代Agent具备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外部工具的能力,突破传统聊天机器人局限[6] - Manus定义了显示思维链对话框+任务执行可视化面板的产品范式,被多家公司模仿[10][12] - 通用Agent面临PMF验证问题,Manus和Genspark月访问量分别从2376万/888万下滑至1730万/769万[13] - 垂直领域Agent在图像设计、视频编辑、编程等场景取得突破性进展[31] 市场趋势 - Agent实现高营收速度惊人,Genspark仅用9天达到1000万美元ARR,远超Cursor的21个月[17] - 初创公司在通用Agent领域表现激进,大厂受制于组织惯性和政策限制进展缓慢[18][22] - 地缘政治影响显现,Manus裁撤中国团队转向新加坡市场,面临海外融资压力[14][15] - 行业共识认为未来通用Agent将由模型厂商主导,创业公司需转向垂直领域发展[28][29] 技术发展 - 第三方模型性能提升和低代码工具降低开发门槛,推动Agent产品快速迭代[6][23] - Monica团队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优化运行速度和可扩展性[25] - 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Manus和Lovart分别仅用3个月和2个月完成开发[24][25]
从Manus到李开复,慢热的智能体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7-22 23:07
Agent行业动态 - 零一万物推出首款企业级Agent及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 [2] - Manus从"一码难求"到陷入"跑路"疑云 成为智能体赛道发展缩影 [2][4] - 行业暂未出现出圈产品 需平衡创新、商业和用户需求才能胜出 [2] 产品与技术演进 - 苹果30年前提出"委托式用户体验"概念 与当前Agent理念高度契合 [3] - Manus3月因展示筛选简历等复杂任务能力引爆科技圈 邀请码被炒至10万元 [4] - 李开复提出Agent三阶段论:2024工作流智能体→2025推理智能体→未来多智能体 [5] - 零一万物Agent已具备跨部门串联工具能力 可跑通企业数据库和知识库 [5] 商业模式对比 - 零一万物坚持toB战略 认为企业端商业价值远高于消费者端 [6] - 枫清科技推出toC个人专属智能体 但强调仍聚焦B端产业智能化服务 [6][7] - 企业级Agent落地需深度共建 零一万物与客户最多谈判70轮才立项 [8]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Morgan Stanley预测Agentic AI市场规模将从520亿增至2028年1020亿美元 [7] - 百度发布"心响"App覆盖200个任务类型 特斯拉Grok 4强调多智能体协作 [8] - 软银计划2025年部署10亿个AI智能体 行业进入智能体元年迹象明显 [8] 企业战略差异 - 零一万物采用CEO一把手工程模式 与龙头企业共建AI解决方案 [8] - 枫清科技从B端需求延伸至C端 专注本地数据知识化与智能办公场景 [6][7] - 行业普遍认为toB应用需要时间沉淀 但长期价值可能超越toC爆款 [8]
巨头混战Agent,押注背后是真未来还是新泡沫?
36氪· 2025-07-01 18:09
Agent行业概览 - 2024年被称为"Agent元年",AI Agent概念从初创公司Manus的Demo视频开始引爆,随后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入场 [2] - 全球AI Agent赛道2024年融资金额已突破665亿元人民币,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青睐 [2] - Agent被视为"后提示词时代"的新概念,以任务导向、自主规划和多步骤执行为特征,为模型可用性打开新空间 [2] 技术特点与优势 - Agent相比传统对话系统实现从"你问我答"到"交付结果"的转变,提供更具沉浸感与目的性的交互路径 [5] - Manus采用多智能体系统架构,能动态调用不同领域专用大模型,实现"1+1>2"的效果,类似交响乐团指挥协调各乐器组 [3] - 大模型能力提升为Agent提供基础算力保障,GPT-4后在语言理解和多模态能力上达到支撑复杂任务调度的门槛 [5] 主要玩家布局 字节跳动 - 最早高调入场Agent概念,2023年底上线豆包智能体平台,2024年初推出"扣子"平台降低开发门槛 [10] - 截至2025Q1豆包平台已上线智能体超10万个,大部分来自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 [12] - "扣子"专业版集成1万+插件,可调用国内流行大语言模型,1.5版本还集成视觉理解、音乐、图像生成等模型 [12] 腾讯 - 采取"平台+能力"战略,形成面向C端的"元器"和服务企业级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双体系 [12] - 推出Qbot浏览器拓展Agent行为边界,具备文件转换、应用操作等能力,未来可望与本地软件打通 [13] - 在汽车、金融、零售、医药等行业展开场景合作,聚焦自主决策、工具调用与工作流编排能力 [15] 阿里 - 延续企业服务深耕路径,钉钉试点智能助理功能并升级为"AI助理中心",2025年开放智能体开发框架 [15] - 推出"心流"智能体应用帮助自动完成报告编写、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在外贸、智能客服等领域推出多种应用 [16] - 通义千问Qwen系列大模型为Agent提供基础能力,开源Qwen-Agent框架降低开发门槛 [15] 百度 - 推出"心响"APP覆盖200+任务类型,未来计划扩展至10万种以上,定位通用超级智能体 [18] - 文心智能体平台为零代码用户提供全链路任务创作服务,全面拥抱MCP协议提升任务规划精确度 [20] - 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优化任务执行速度与性能,通过千帆平台推动MCP生态繁荣 [20] 行业挑战与质疑 - 实际部署需解决环境不稳定、异常处理和及时纠错等问题,多数产品距离真正"智能体"仍有差距 [7] - 部分Agent产品本质是"流程机器人套AI壳",演示环境与真实场景差距大,常需人工监督修正 [7] - 用户体验改变不如想象中"革命性",用户仍需学习正确提示方式,部分产品陷入"套壳Siri"窘境 [8] - 技术底座关键环节如环境建模、记忆系统、长期目标拆解等均未完全成熟 [7] 发展趋势 - Agent被视为大模型商业化阶段性演进,是模型能力、应用框架与用户需求三者交汇的产物 [20] - 字节侧重内容驱动与生态构建,腾讯重视能力组件与业务整合,阿里深耕产业落地,百度专注产品闭环 [20] - 行业将经历"高估—失望—再估值"周期,关键在于泡沫退却后谁能留下可复用架构与真正价值点 [22]
AI Agent进化之路:从RPA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的数字化转型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42
AI Agent技术发展 - AI Agent从实验室走向企业应用场景 成为推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力量 [1] - 市场上涌现字节跳动"扣子空间"、OpenManus开源社区、AutoGLM深度智能探索、实在智能TARS-RPA-Agent等多样化产品 [1] - 技术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方式 拓宽技术边界 [1] RPA与AI Agent融合 - RPA从"规则驱动"转变为"智能决策" 形成"RPA+AI"新型自动化模式 [2] - Automation Anywhere的AI Agent Studio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自然语言指令转自动化流程 [2] - 实在智能TARS-RPA-Agent具备意图理解能力 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调整策略 实现从执行者到决策者的升级 [2] 垂直领域应用 - 金融领域:招商银行、华夏银行采用实在智能RPA Agent实现信贷审核、反洗钱流程100%自动化 人工错误率归零 [4] - 设计领域:Lovart支持全链路设计流程 通过多模态模型调度和增强型画布编辑器实现人机自然语言协作 [4] 开源生态推动 - OpenManus完全开源Manus核心功能 打破AI产品封闭性 [4] - AutoGLM模拟人类思维过程 完成数据检索至报告生成全流程任务 [4] - "开源+垂直"模式降低技术门槛 加速生态扩展 [4] 多Agent协同趋势 - 字节跳动扣子空间通过MCP协议实现跨平台工具集成 扩展AI Agent功能边界 [5] - 智慧芽Eureka平台构建技术创新领域Agent生态 形成"Agent Store"模式 [5] - AI Agent从单体工具向多Agent协同演进 依赖开放生态而非单一功能堆砌 [5] 技术与场景融合 - 实在智能TARS-RPA-Agent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 [7] - OpenManus推动开源社区发展 AutoGLM探索深度智能 [7] - AI Agent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 引领智能化变革 [7]
AI Agent产品矩阵全景:从RPA到智能体的进化图谱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43
AI Agent技术发展现状 - AI Agent已从实验室走向企业级应用,成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核心载体,市面产品呈现百花齐放格局[1] - RPA与AI Agent融合形成"RPA+AI"混合自动化模式,例如Automation Anywhere的AI Agent Studio和实在智能的TARS-RPA-Agent实现从执行到决策的跃迁[1] 垂直领域应用案例 - 金融领域:招商银行与华夏银行通过实在智能RPA Agent实现信贷审核、反洗钱等流程100%自动化,人工错误率降至零[3] - 设计领域:Lovart支持全链路设计流程,通过多模态模型调度和增强型画布编辑器实现自然语言协作[3] 开源生态与普惠化 - OpenManus完全开源复刻Manus核心功能,打破传统AI产品封闭性[3] - AutoGLM通过深度思考、感知世界和工具使用能力模拟人类思维,完成数据检索到生成报告全流程[3] 未来发展趋势 - AI Agent从单体工具向多Agent协同演进,例如字节跳动扣子空间通过MCP协议实现跨平台工具集成[4] - 智慧芽Eureka平台构建技术创新领域AI Agent生态,形成"Agent Store"模式[4] 行业范式变革 - AI Agent正经历从执行层到决策层、封闭系统到开放生态的深刻变革[6] - 实在智能TARS-RPA-Agent、OpenManus开源共创和AutoGLM深度思考代表行业技术突破方向[6]
苟过新手期,职场新人开始「外包」mentor了
36氪· 2025-06-30 19:36
职场新人困境与AI解决方案 - 应届生面临入职焦虑与职场适应问题,包括业务不熟、沟通障碍、工作强度大等挑战 [4][7] - 社交媒体成为职场新人寻求解决方案的主要渠道,但传统方法效率低下 [7][11] 扣子空间功能与应用 - 提供PPT自动生成功能,10分钟内可完成包含市场分析、行业趋势等专业内容的报告 [12][16] - 支持多风格PPT定制,包括人文风格、研究报告风格及智能设计风格 [18][20][22] - 整合求职资源,如生成科技公司AI岗位需求图表及租房信息,解决应届生求职痛点 [23] 职场场景落地案例 - 竞品报告生成:输入指令即可输出包含市场概况、品牌竞争格局等内容的专业PPT [24] - 周报自动化:将流水账转化为结构化总结,包含工作成果、下周计划及反思 [26] - 播客制作:AI生成自然语音播客,解决内容创作与表达能力不足问题 [31] - 职场社交指导:提供从破冰到深度社交的全流程建议 [32] 跨行业扩展能力 - 教育领域:生成地理公开课PPT,支持知识点与图片智能匹配,可单页编辑优化 [37] - 旅行规划:调用机票与酒店数据,自动生成度假风旅行攻略PPT [39] 产品差异化优势 - 突破传统AI工具模板化问题,实现"明厨"式透明化设计流程 [14] - 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用户可筛选最优结果,提升效率 [12][16] - 覆盖职场、教育、生活等多场景,具备"全能导师"属性 [35][41] 用户价值与市场定位 - 解决职场新人从执行到决策的全链条需求,如调研、汇报、社交等 [24][26][32] - 通过娱乐功能(如游戏生成、音乐创作)增强用户粘性 [33] - 定位为"职业配速员",帮助用户跨越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型鸿沟 [43]
AI月报:当AI包办一切,未来不是拼效率,而是拼“品味”
36氪· 2025-06-23 11:47
行业趋势 - 模型竞赛进入冷却期,AI发展重点转向产品化与生态整合,各大平台争夺用户入口、智能体标准和终端能力 [1][2] -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关键词从"更大模型"转向"Agent"、"自主执行"、"连接器"和"委派编程" [2] - 商业模式从MaaS(模型即服务)转向RaaS(结果即服务),AI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按实际产出或价值分成计价 [5][20][21][22] 技术演进 - 基础模型实现"操作系统级更新",新一代模型如GPT-4.5、Gemini 2.5 Pro具备"自我对话"和多步推理能力,思维方式接近人类 [4][5] - 开源社区推动模型认知能力升级,新增长时记忆、自我提升、目标分解等模块,实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思考的转变 [4][5] - 智能体(Agent)成为AI落地的关键载体,具备环境感知、自主规划、工具调用、数据连接和多步任务执行能力 [7][8][9][10][11][12] 应用场景 - 智能体重构人机交互模式,界面从"工具栏+菜单"变为"自然语言+智能执行",可自动完成跨平台复杂任务(如整合Google Docs/Gmail生成PPT) [10][11][12] - AI编程进入全面委派阶段,开发者角色从编码转向架构设计,AI可独立完成需求分析、编码、测试、部署全流程 [14][15][16][17][18] -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智能体生态:微软Copilot Studio、百度心响App、字节跳动"扣子空间"等,推动AI向"数字员工"进化 [13] 性能表现 - Gemini 2.5 Pro在科学推理(GPQA单次尝试84%正确率)、数学(AIME 2025单次86.7%)等基准测试中领先 [3] - Claude 3.7 Sonnet在多次尝试任务中表现优异(数学AIME 2025多次尝试93.3%,科学GPQA多次尝试84.8%) [3] - 代码生成领域OpenAI模型单次尝试通过率74.1%,LiveCodeBench v5测试中Grok 3 Beta多次尝试达79.4% [3] 职业影响 - 人类核心竞争力转向品味、判断力和方向感,工程师需从"实现者"转型为"问题定义者"和"AI团队管理者" [25][26][27] - 工作组织方式重塑,人类角色更接近"指挥官",负责目标设定、结果审核和战略规划,而非具体执行 [13][18][28] - 编程价值重心从编码技能转向产品设计、系统架构和决策能力,AI接管重复性工作释放人类创新潜力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