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产品(如国债和基金)

搜索文档
张礼立:一座城市,也能“上链”卖份额?——RWA开启全民参与的资产革命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8:24
RWA再度爆火的原因 -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在2024年再度点燃全球金融科技热潮,主要驱动力是金融基础设施与宏观环境的双重转型 [1] - 在高利率和流动性收紧的全球背景下,传统金融市场对高效配置和新型流动性的需求强烈,RWA能够将流动性低、交易门槛高的现实资产数字化、碎片化上链,提升可交易性和普惠性 [1] - 底层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使得资产确权、登记、托管、流通的全流程链上化成为现实,RWA从行业"热词"转变为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新抓手 [1] 巨头入场与机会边界 - 本轮RWA热潮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标准之争,RWA重新定义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和高效流转 [2] - RWA技术可以将城市公共服务资产(如停车场经营权或高速公路收费权)数字化拆分,让普通市民和中小企业以极低门槛参与,实现"金融平权" [2] - 巨头玩家争夺的是资产背后的数字登记、流通与清算标准,主导新一代全球资产协议层的玩家有望成为未来数字金融世界的流量入口和定价中心 [2] 监管与技术障碍 - RWA的全球化面临监管和技术挑战,美国SEC允许部分RWA产品试点,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自2024年起分阶段落地,中国香港开放数字资产牌照试点 [3] - 全球在跨境监管、数据主权、隐私保护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标准,RWA的国际流通存在阻碍 [3] - 多链生态的互操作性成为技术难题,跨链资产转移、链上身份认证、审计溯源和隐私计算等核心环节需进一步创新 [4] RWA的革命意义 - RWA不仅是"下一个ETF",而是为资产确权、登记、托管和跨境流通重构底层协议,建立更开放、标准化和普惠的"价值互联网" [5] - RWA让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权益、公共服务等传统高门槛资产以碎片化、标准化的数字权益形态在全球范围流转与共管 [5] 中国RWA的机会与挑战 - 中国将RWA视为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赛道,香港、海南等地成为先行试点区 [6] - 中国的RWA探索与产业实际和城市治理紧密结合,在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碳资产等领域赋予传统资产数字化生命 [6] - 中国需完善数字资产登记、流转、合规的制度设计,加大底层区块链、跨链协议等关键技术研发,探索公共资产、产业权益等领域的RWA场景创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