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vity 和 Thomson Reuters 的 gen AI 核心产品
搜索文档
大摩:人工智能颠覆:炒作、希望还是重置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软件、IT服务、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与支付、法律科技[1][3][4][5][6][7][10][16][17]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微软、SAP、Salesforce、ServiceNow、汤森路透、Relx、Relativity、埃森哲、科捷、Capgemini、WNS、Facet、Verisk、穆迪、英伟达、OpenAI、Mistral AI、Black Forest Labs、Sage Group[1][4][5][7][9][10][11][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影响与证据 *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结构性转折点,显著扩展软件自动化边界,使得更多任务能经济地实现自动化[3] * 在编码领域,模型可提升效率20%到40%[1][3] * 在呼叫中心、共享服务中心、金融和人力资源领域,通过理解自然语言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异常检测等角色的自动化[3] * 新竞争对手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更高效工作流程,引发对老牌企业护城河的担忧[1][5] 地区差异:美国与欧洲 * 美国公司在推销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方面更积极,如微软Copilot、Salesforce的Agent Force、ServiceNow的AI控制塔[1][4] * 欧洲公司如SAP和Relx相对保守,投资和创新规模较小[1][4][6] * 美国企业主导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芯片和模型层面[6] * 欧洲的讨论与美国有显著差异,投资规模较大,但部分公司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利润率可能下降2到5个百分点以支持人工智能投资[7] 老牌企业的转型与护城河 * 部分老牌企业积极转型,如汤森路透斥资超20亿美元进行人工智能相关收购,其人工智能驱动产品合同价值达22%[5] * 拥有独有数据资源、品牌网络效应或行业结构要求的企业更具护城河[1][5] * Verisk和穆迪被认为最不易受人工智能颠覆,前者拥有保险公司提供的独有数据,后者因其信用评级业务及专有数据而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16] 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采纳与影响 * **金融科技与支付领域**:未发现大幅优先投资人工智能项目,该领域更关注支付的精确、快速和低成本,担忧更多与宏观经济相关[1][6] * **IT服务领域**: * 客户寻求人工智能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要求折扣[8] * 服务商通过延长合同期限来应对效率提升承诺的风险[2][8] * 行业正渐进向基于结果或固定价格模式过渡,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压力和知识产权提供能力[2][9] * 通用人工智能导致价格出现通缩迹象,影响约为5%到10%[15] * **软件与法律科技领域**: * 通用人工智能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收益和员工效率提升[7] * 法律人工智能公司如Relativity和汤森路透通过将客户转移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产品中,获得了可观的两位数涨价[1][7] 投资回报与商业模式 * 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有足够空间进行人工智能投资,无需大幅降低利润率,预期能看到投资回报[1][7] * 向投资者证明投资合理性时,美国公司主导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欧洲公司无需进行大量证明[6][7] * 并购活动增加,如Capgemini收购WNS旨在通过规模优势进入大型转型交易市场并采用不同商业模式,但可能对投资回报产生负面影响[10] 增长前景与不确定性 * IT服务领域增长放缓存在周期性因素,与2020-2022年高速增长相比,利率上升产生拖累[12] * 人工智能项目产生了一定结构性挤出效应,并可能持续[12] * 当前最大不确定性集中在利润率上,部分公司可能需大幅投资并牺牲利润率[11] * 判断人工智能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指标是IT预算增长率,若人工智能带来超额收益,预计预算会加快增长[17] 其他重要内容 IT预算的结构性变化 * 过去软件项目是IT预算首要任务,资金常来自硬件预算[13] * 随着工作负载转向公共云,公司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谈判变得复杂,硬件预算管理更棘手[13] * IT服务公司成为更好的资金来源,企业可能集中支出在更少的服务商身上,导致行业整合[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