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 TAXI

搜索文档
智能化零部件框架培训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汽车智能化零部件赛道 包括芯片 算法 三电系统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底盘线控制动 转向系统 空气悬挂等[1] - 涉及公司包括地平线 德赛西威 华阳 博特利 宝隆科技 中国汽研等 覆盖芯片 域控 检测等细分领域[9][23][3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汽车核心竞争力转移至上游 芯片 算法 三电系统供应商获产业机会 软硬件价值分离[1][2] - 电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 主机厂掌握软件功能 供应链承担硬件增量[1][4] - 智能驾驶领域竞争激烈 第三方芯片和算法份额超30%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低于30%[9] - 国产芯片崛起 地平线G6P性能对标英伟达Orin 成本低2000-3000元[11][12] **2 细分赛道发展现状** - **渗透率分层**:座舱等成熟赛道达100% 芯片算法约10%快速放量 线控制动50%趋缓 空悬5%从0到1阶段[6][7][26] - **高成长赛道**:芯片算法(ASP提升) 智驾域控(2027-2028渗透率50%+) 线控转向(2026量产元年)[7][24][27] - **Robo TAXI**:2025年商业化落地 2030年占共享出行30%+ 市场规模2000亿元[3][18][20] **3 技术与算法路径** - 算法收敛至Bev+Transformer架构 国产芯片方案成本优势显著[13][14] - 端到端算法结构简单但需高算力 模块化算法可解释性强但覆盖场景有限[15][16] - 车企路径分化:特斯拉纯端到端 理想汽车采用VRA类快慢系统[17] **4 政策与检测市场** - 2025年L2级别车型需国标认证 检测费用增200-300万元/车 市场扩容50%-100%[22] - 中国汽研 中企股份为检测领域核心标的[23] 重要数据与预测 - 高阶城市NOA渗透率:2024年11% → 2025年27%[10] - 国产芯片份额:地平线2024年5% → 2025年10%+[12] - 智驾域控规模:2027-2028年千亿级 德赛西威占30%[24] - 空悬ASP:6000元+ 渗透率5%(2024年)[26] - HUD价值:小米VPD产品从700元提升至3000元[29] 投资建议与标的 - **优先级**:芯片算法 > 智能化检测 > 智驾域控 > 底盘 > 座舱[30] - **核心标的**: - 芯片算法:黑芝麻 地平线 小马智行[31] - 检测:中国汽研[23] - 域控:德赛西威[24] - 底盘:博世力士乐[31] - 座舱:华阳集团[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