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2025Q3业绩综述】乘用车/零部件略有承压,商用车/摩托车表现更佳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正处于新旧逻辑切换的关键十字路口,电动化红利接近尾声,智能化和机器人产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4][7] - 当前时点存在三类主线投资机会并存:AI智能车(Robotaxi/Robovan先行,C端紧跟)、AI机器人(零部件优选)、红利及好格局(客车/重卡/两轮车) [4][7] - 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板块业绩出现分化,乘用车及零部件板块承压,商用车(重卡、客车)和摩托车板块表现更佳 [6][8][10][11][12] 板块配置观点 - 行业进入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4][7] - AI智能车主线建议关注下游应用(如Robotaxi一体化模式、技术提供商、网约车转型)和上游供应链(如B端代工、芯片、域控制器等) [4][7] - AI机器人主线建议关注零部件优选企业,红利及好格局主线建议关注客车、重卡和两轮车领域的龙头企业 [4][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综述 - 乘用车板块业绩普遍低于预期,核心原因为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导致各价格带出现对标降价、以及汇兑对利润产生负贡献 [8] - 重卡板块业绩整体表现良好,25Q3行业批发销量同比+58.1%,内销同比+64.5%,出口同比+22.9%,龙头公司业绩符合或超预期 [10] - 客车行业内外需共振,龙头宇通客车业绩超预期兑现,25Q3营收同比+32.3%,利润同比+79.0%,毛利率再上台阶 [11][14] - 摩托车行业出口持续高增,25Q3大排量油摩出口14.6万辆,同比+57.4%,但内销承压,行业利润整体同比增长 [12] - 智能化零部件公司业绩有所分化,整体存在利润压力,毛利率受下游车企影响较大 [16] 乘用车板块业绩分析 - 25Q3乘用车行业零售/出口/批发销量同比分别为+3%/+23%/+13%,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因24Q3高基数及反内卷监管下车企降价动作较少 [8][29] - 新能源渗透率表现略低于预期,25Q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336万辆,同比+12.0%,零售口径渗透率为56.5% [8][32][33] - 车企毛利率普遍环比微幅回升,主要因销量增长、持续降本及行业折扣有限,赛力斯25Q3毛利率29.9%领先行业 [8][38][39] - 费用率根据新车节奏分化明显,华为智选车企因Q3重磅车型上市,销售费用率环比提升 [8][43] - 人民币升值导致Q3汇兑对车企利润产生负贡献,影响较大 [8][44] - 整车行业Q3利润表现普遍低于预期,单车净利分化受汇兑损失和新车上市节奏影响 [8][48] 重点车企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比亚迪**:营收1949.8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78.2亿元,同比-32.6%,销量111万辆,同比-1.3%,国内销量仍承压 [52][53] - **长安汽车**:营收422.4亿元,同比+23.4%,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2.1%,销量47.1万辆,同比+26.8%,处理俄罗斯库存产生损失 [55][56] - **长城汽车**:营收612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31%,销量35.4万辆,同比+20%,汇兑损失及高毛利车型销量下滑影响利润 [58][59] - **赛力斯**:营收481.3亿元,同比+15.8%,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7%,AITO品牌交付12.4万辆,同比+12.2%,毛利率29.9%维持高位 [61][62] - **广汽集团**:营收243.2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17.7亿元,自主业务毛利率仍为负值 [64][65] - **上汽集团**:业绩基本符合预期,Q3资产减值21亿元,地平线贡献投资收益36亿元,汇兑负贡献4亿元 [9][66] 商用车及摩托车板块业绩 - **重卡**:25Q3行业高景气,销量超预期,中国重汽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21.0%,潍柴动力同比+29.5% [10][14] - **客车**:龙头宇通客车业绩超预期,25Q3营收同比+32.3%,利润同比+79.0%,金龙汽车利润同比+1211.0% [11][14] - **摩托车**:隆鑫通用业绩超预期,利润同比+62.5%,春风动力利润同比+11.0%,略低于预期 [12][14] 零部件板块业绩 - 零部件板块2025Q3营收兑现度较高,受下游客户如特斯拉(Q3批发24.19万辆,环比+26.19%)、赛力斯(Q3批发12.40万辆,环比+12.01%)等销量增长拉动 [17] - 盈利能力持续分化,竞争格局优秀、客户结构合理、内部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盈利能力兑现度更高,如福耀玻璃、星宇股份(Q3毛利率19.86%,环比+0.22个百分点)等 [17] - 机器人板块标的受下游车企结构性影响业绩分化,长期看好机器人在26年后产生收入带来的估值和业绩修复 [18]
智能化零部件框架培训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汽车智能化零部件赛道 包括芯片 算法 三电系统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底盘线控制动 转向系统 空气悬挂等[1] - 涉及公司包括地平线 德赛西威 华阳 博特利 宝隆科技 中国汽研等 覆盖芯片 域控 检测等细分领域[9][23][3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汽车核心竞争力转移至上游 芯片 算法 三电系统供应商获产业机会 软硬件价值分离[1][2] - 电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 主机厂掌握软件功能 供应链承担硬件增量[1][4] - 智能驾驶领域竞争激烈 第三方芯片和算法份额超30%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低于30%[9] - 国产芯片崛起 地平线G6P性能对标英伟达Orin 成本低2000-3000元[11][12] **2 细分赛道发展现状** - **渗透率分层**:座舱等成熟赛道达100% 芯片算法约10%快速放量 线控制动50%趋缓 空悬5%从0到1阶段[6][7][26] - **高成长赛道**:芯片算法(ASP提升) 智驾域控(2027-2028渗透率50%+) 线控转向(2026量产元年)[7][24][27] - **Robo TAXI**:2025年商业化落地 2030年占共享出行30%+ 市场规模2000亿元[3][18][20] **3 技术与算法路径** - 算法收敛至Bev+Transformer架构 国产芯片方案成本优势显著[13][14] - 端到端算法结构简单但需高算力 模块化算法可解释性强但覆盖场景有限[15][16] - 车企路径分化:特斯拉纯端到端 理想汽车采用VRA类快慢系统[17] **4 政策与检测市场** - 2025年L2级别车型需国标认证 检测费用增200-300万元/车 市场扩容50%-100%[22] - 中国汽研 中企股份为检测领域核心标的[23] 重要数据与预测 - 高阶城市NOA渗透率:2024年11% → 2025年27%[10] - 国产芯片份额:地平线2024年5% → 2025年10%+[12] - 智驾域控规模:2027-2028年千亿级 德赛西威占30%[24] - 空悬ASP:6000元+ 渗透率5%(2024年)[26] - HUD价值:小米VPD产品从700元提升至3000元[29] 投资建议与标的 - **优先级**:芯片算法 > 智能化检测 > 智驾域控 > 底盘 > 座舱[30] - **核心标的**: - 芯片算法:黑芝麻 地平线 小马智行[31] - 检测:中国汽研[23] - 域控:德赛西威[24] - 底盘:博世力士乐[31] - 座舱:华阳集团[28][31]
机构:内需与出口叠加向好 全年乘用车销量或上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7:52
乘用车市场表现 - 6月1日—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6.9万辆,同比增长24%,较上月同期增长8%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08.6万辆,同比增长11% [1] - 6月1—22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9.1万辆,同比增长38%,较上月同期增长11% [1] - 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达54.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04.9万辆,同比增长35% [1]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内需与出口叠加向好,全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增长6.7% [1] - 30万元以下销量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1] - "高阶智驾平权"推动竞争格局集中化 [1] - 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年底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到期三重利好支撑内需 [1] 竞争格局与车企动态 - "智驾平权"导致单车成本与研发投入增加,对车企成本管控和研发能力要求提升 [1] - 新能源市场份额向头部3—5名主机厂集中 [1]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板块推荐比亚迪、理想汽车-W,受益标的吉利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 [2] - 摩托车板块受益标的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2] - 商用车板块受益标的中国重汽、宇通客车 [2] - 智能化零部件推荐速腾聚创、德赛西威、伯特利、科博达、经纬恒润-W,受益标的地平线机器人-W [2] - 人形机器人板块推荐拓普集团、精锻科技,受益标的双林股份、北特科技、中鼎股份、凌云股份、贝斯特、爱柯迪、安培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