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Navigator(科学导航)

搜索文档
北京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涌现
新京报· 2025-06-04 14:26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2024年底北京市科委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 聚焦前沿算法、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方向 [1]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458 7亿元 同比增长28 8% 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1] - 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突破2400家 同比增长9% 约占全国一半 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 占全国半数以上 [1] - 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 位居全国首位 社会融资规模约440亿元 占全国四成以上 [1] AI4S科研创新平台 -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与深势科技联合推出Science Navigator科研知识库与AI学术搜索平台 覆盖全球1 6亿篇文献 [2][3] - 平台可将科研人员平均文献搜索时间缩短90%以上 专业领域复杂问题问答准确度达95%以上 [3] - 平台具备多模态科学元素搜索能力 可识别分析化学分子式、图表和实验数据等科研数据 [3] - 采用"回答即入口"设计 直接提供文献可点击入口 规避大模型幻觉风险并简化验证环节 [3] 智能实验室操作系统 -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Uni-Lab-OS智能实验室操作系统 实现机械臂与AGV高精度协同操作 [4] - 系统可动态调整实验方案 自动产出和分析实验数据 解决传统实验室手工操作低效、设备孤立及数据分散问题 [4] - 该系统打通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 实现数据、知识、模型与仪器的链接 [4]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 - 北京市科委系统布局5家具身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 依托中科院、清华、北航等机构 [4][5]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具身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取得多项机器人领域成果 [5] - 实验室研制人形机器人、深海机器人等 具备实时精准感知、动态避障、多任务协同等能力 [5] - 通研院发布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 0版本 在语言、认知、动作等方面实现核心能力升级 [6]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技术 -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攻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基础科学问题 [6] - 实验室在多源融合感知、身份识别、自主决策与控制等方向取得系列成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