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C device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汽车半导体国产化的三大投资主题
摩根· 2025-06-19 17: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华润微电子评级从减持上调至持股观望,目标价从28.10元上调至40.00元 [1] - 对扬杰科技、斯达半导、时代电气维持买入评级 [10] - 对地平线机器人、阿尔卑斯半导体重申买入评级 [6] - 对兆易创新表示看好 [6] - 对瑞萨电子、恩智浦维持买入评级;对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维持持股观望评级;对德州仪器维持减持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动汽车增长超过全球,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预计中国汽车半导体公司将继续超越全球同行 [25] - 确定中国汽车半导体供应链的三个关键投资主题:功率半导体、自动驾驶芯片和微控制器 [26] - 看好功率离散领域,因其在汽车电子中内容价值最高、制造节点成熟政策风险小、中国碳化硅衬底供应商具全球竞争力 [27]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不再仅用于高端电动汽车,相关企业将受益 [27] - 中国汽车微控制器自给率远低于通用微控制器,看好本地领先企业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背景:中国汽车半导体现状与电动汽车潜在机会 - 2024年中国消费者占全球汽车购买量的27%,纯电动汽车消费量占比升至56%,每年消费约220亿美元汽车半导体组件 [42] - 大中华区半导体供应商占全球汽车半导体供应不到5%,约34亿美元收入,2024年满足国内需求仅15%,增长空间大 [44] 五个类别框架显示的投资机会 功率离散 - 中国企业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碳化硅衬底取得进展,MOSFET和碳化硅器件机会大,功率离散占汽车半导体内容18%,自给率从2023年的12%升至2024年的22%,2024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自给率54% [45] - 看好中低压MOSFET,预计2027年中国碳化硅器件制造商占全球市场份额18% [45] 微控制器 - 微控制器占汽车半导体内容15%,2024年汽车微控制器自给率仅3%,低于非汽车微控制器的28% [46] - 看好兆易创新和比亚迪半导体等领先企业,因其产品组合全面、有生态系统支持,兆易创新可捆绑销售产品强化地位 [46]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片上系统及周边芯片 - 预计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片上系统芯片复合年增长率最高,但中国在先进节点产能受限,本地供应商依赖台积电 [48] -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自给率超100%,预计车辆摄像头数量将从2024年的4个增至2030年的8个 [48] 汽车半导体周期 - 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需求增长3%,新能源汽车增长21%,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库存接近历史平均水平,汽车供应商和半导体企业库存仍高,2025年下半年可能继续去库存 [56] 全球汽车半导体客户去库存持续 - 汽车半导体供应链处于去库存阶段,供应商因半导体交货期缩短、经营环境疲软和利率上升开始减少库存 [57] - 模拟/微控制器供应商资产负债表上的高库存被视为新的“安全库存”,交货期缩短和利率上升使汽车供应商和客户缺乏囤货动力 [58] 中国汽车需求2025年情况 -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490万辆,渗透率5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21%,主要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动,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持平,出口预计增长15% [68] 全球汽车半导体股票影响 - 电动汽车变革和中国半导体本地化趋势有利于大中华区汽车半导体企业增长,但美欧日企业仍保持技术领先,汽车半导体行业复合年增长率7 - 8%将确保全球企业增长 [76] - 列出全球受益和不利企业名单,如美国企业向中国倾斜,恩智浦在中国战略推进最远 [79][80] 投资辩论 本地功率离散公司在汽车领域获取市场份额的速度 - 市场认为速度慢,因汽车级组件认证和设计需要时间,全球企业采取中国战略捍卫市场份额 [96] - 报告认为可稳步获取,因中国是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功率离散制造节点成熟、本地企业重市场份额轻盈利 [97] 中国微控制器企业能否提高汽车微控制器自给率 - 市场认为不太可能,因汽车微控制器对安全、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 [134] - 报告认为有可能,因本地企业努力获取设计和认证,部分产品满足最高安全要求 [135] 如何把握中国智能驾驶趋势 - 市场认为中国智能驾驶需依赖外国公司 [157] - 报告认为本地芯片采用率上升,如华为麒麟芯片用于智能座舱,华为昇腾、地平线和黑芝麻芯片用于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将受益 [158] 瑞昱能否在全球汽车以太网市场获取份额 - 市场认为瑞昱面临全球企业激烈竞争 [199] - 报告认为汽车以太网市场将增长,瑞昱有独特优势获取份额,其客户全球分布,中国市场需求增加 [199][203] 具体公司分析 华润微电子 - 因中低压MOSFET机会升级至持股观望,2024年汽车业务占比从19%升至21%,功率离散占2024年总收入45%,模拟代工业务面临竞争和高折旧成本 [207] - 上调2026和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7%和10% [208] 斯达半导 - 领先的本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供应商,业务拓展至微控制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汽车半导体领域 [26] 扬杰科技 - 优质本地功率离散公司,受益于中低压离散本地化 [26] 时代电气 - 全球领先的碳化硅衬底供应商,受益于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中的渗透率增加 [26] 地平线机器人 - 领先的国内独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包括本地和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 [182] 阿尔卑斯半导体 - 关键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帮助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内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芯片设计,预计2025年来自理想汽车的交钥匙收入贡献8000万美元 [184] 韦尔股份 - 比亚迪“上帝之眼”系统的关键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供应商,预计将受益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趋势和市场份额增加,2025年汽车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超40% [187][189] 兆易创新 - 2022年推出首款汽车级微控制器,GD32A5xx系列可用于多种汽车电气化场景 [141] 罗姆 - 2025财年汽车销售额约15亿美元,主要产品包括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小信号晶体管和二极管 [85] - 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隔离栅极驱动器全球市场份额约60%,功率器件中碳化硅MOSFET具优势,但碳化硅晶圆销售因市场放缓和中国产品崛起而下降 [87][89] 瑞萨电子 - 2024年汽车销售额约47亿美元,主要产品包括微控制器、片上系统、模拟和功率器件 [90] - 微控制器采用专有结构,28纳米产品在动力总成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伴生芯片需求大,片上系统第四代R - Car预计2026年后推动销售增长 [92][93] 恩智浦 - 在中国战略推进最远,与台积电、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合作进行前端制造,扩大后端工厂产能,约36%收入运往中国 [80][120] 意法半导体 - 与国内制造伙伴合作,包括与三安光电合资、与英诺赛科达成战略协议、与华虹半导体达成长期协议,将扩展深圳园区、建立应用中心、使用本地设备和材料供应商 [117][118] 瑞昱 - 汽车以太网业务预计2025年贡献4 - 5亿美元收入,市场份额超50%,客户全球分布,中国市场需求增加 [201][203]
Tactile Systems Technology(TCMD)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06 04:26
业绩总结 - 2024年总收入为2.93亿美元,较2023年的2.74亿美元增长7%[72] - 2024年调整后的EBITDA为3710万美元,较2023年的2970万美元增长25%[72]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13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110万美元增长0.3%[7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30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20万美元下降35%[75]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4530万美元,毛利率为74.0%[72]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49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640万美元增长7.1%[72] 用户数据 - 目前美国已确诊的淋巴水肿患者约为200万人,未确诊患者超过2000万[12] - 目前美国已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约为50万人,未确诊患者超过440万人[12] - 淋巴水肿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总可寻址市场均超过50亿美元,总可寻址市场超过100亿美元[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公司计划推出针对上肢和下肢的便携式治疗设备[41] - 使用Flexitouch治疗的患者中,88%经历了下肢体积减少,96%对治疗表示满意[47] - Flexitouch治疗的患者在52周内,细胞炎症事件从21.4%降至6.1%[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淋巴水肿和支气管扩张症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为其提供了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机会[10]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指导范围为3200万至3400万美元[76] 负面信息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0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220万美元增加35%[75]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357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490万美元下降20%[77]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6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440万美元下降11%[77]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功率半导体-2025 年第一季度前瞻
摩根· 2025-04-23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分析师预计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功率半导体定价基本稳定,但对终端客户的正常价格折扣将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该领域竞争仍存,看好汽车业务占比高且运营效率高的公司 [1][6] - 整体功率分立器件销售额在2024年年中度过低谷,呈温和复苏趋势,IGBT混合ASP企稳并有所反弹,2025年2月出货量同比增长10% [2] - 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抓住汽车领域机遇,如扬杰科技汽车产品在2024年实现60%以上增长,预计这一强劲增长势头将持续 [3] - 中国碳化硅衬底供应商SICC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24年达到22.8%,看好碳化硅器件的增长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趋势 - 功率分立器件销售呈温和复苏趋势,IGBT价格企稳反弹,2025年2月出货量同比增长10%,有望缓解斯达半导毛利率压力 [2] -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表现优于全球,2025年2月中国MOSFET市场同比增长4%,而全球同比下降8%;中国IGBT市场同比下降9%,全球同比下降20% [22] - 功率半导体需求正在恢复,交货时间趋于稳定,但部分产品仍面临压力 [24] 公司分析 斯达半导(603290.SS)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面临压力,全年营收有望增长19%,SiC业务模块封装能力受认可,但产能爬坡慢于同行 [10] - 下调2025年和2026年EPS预测6%和5%,将目标价从140元下调至115元 [12] - 看好其作为中国IGBT本地化趋势的受益者,IGBT和二极管芯片自研/供应比例不断提高,ROE和营收增长势头强劲 [50] 中车时代电气(688234.SS)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6%,毛利率与2024年第四季度持平 [10] - 下调2025年和2026年EPS预测40%和37%,引入2027年预测,将目标价从85元下调至77元 [12] - 预计其将在全球市场份额上超越竞争对手,8英寸SiC衬底良率突破有望稳定毛利率,估值具有吸引力 [69] 华润微(688396.SS)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7%,低于市场共识预测的13%,产能扩张将对毛利率造成压力 [10] - 上调2025年EPS预测8%,下调2026年EPS预测3%,目标价维持在28.10元 [12] - 认为其是中国MOSFET本地化趋势的受益者,但预计增长慢于同行,估值较高 [31] 扬杰科技(300373.SZ)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3%,毛利率环比降至35% [11] - 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估值,假设股权成本为8.4%,中期增长率为12.8%,终端增长率为5.5% [8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460.SS)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15%,主要得益于SiC产能爬坡,但SiC MOS营收目标可能因价格下降面临风险 [10] - 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估值,假设股权成本为8.6%,中期增长率为18.0%,终端增长率为5.5%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