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Ti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梧桐科技CEO曹斌:争做AI座舱落地的排头兵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11
AI重构汽车座舱交互逻辑 - AI正展现出“入口化”和“主动化”特征,全面取代过去的交互逻辑,颠覆汽车座舱以往格局 [2] - 座舱交互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依赖物理按键、触控屏的操作模式将逐步被多模态AI交互取代 [6] - 用户对交互的需求正从“可用”向“好用”快速进化,2025年一季度车载语音控制渗透率达84.0%,其中免唤醒功能渗透率53.8%,连续性识别渗透率51.6% [6] 智能座舱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将攀升至73%,远超全球58%的平均水平 [2] - 在购车决策中智能座舱体验的权重达到31%,首次超过动力性能 [2] - 智能化汽车领域竞争白热化,科技公司与整车厂合资建立的智能座舱事业部占比已提升至29% [7] - 10万-20万元核心市场的智能座舱渗透率高达84.9%,是AI座舱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8] 梧桐科技的技术布局与产品体系 -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布局AI座舱的企业之一,于2023年启动大模型上车研发 [5] - 采用独特技术路线:用自研调度模型调度和驱动行业头部大模型,而非依赖单一模型 [5] - 搭载公司座舱系统的车辆已超500万辆,累计行驶超6000万公里 [6] - 端侧AI是技术重点,其搭载轻量化大模型的座舱系统在无网络环境下语音指令识别准确率超95% [6] - 提出“AI box”概念,通过端侧算力部署实现AI能力在舱内的离线运行与云端协同 [6] 梧桐科技的生态合作与差异化优势 - 公司拥有长安汽车与腾讯双股东背书,团队中至少一半人员拥有车企工作背景或经验 [7][8] - 腾讯的支持深入技术底层,腾讯云、腾讯混元大模型、腾讯地图等深度参与公司四大产品线的迭代升级 [8] - 长安汽车的支持为公司提供了产业落地的“肥沃土壤”,并在研发流程上实现协同,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效率 [8] - 积极拓展外部生态伙伴,如北京全景声、杜比、Unity、面壁智能等,计划未来一年内联合开发10+座舱AI创新场景 [10] 座舱产品演进与未来规划 - 座舱设计核心考量从功能性需求转向“情绪价值”,旨在将座舱打造为“情感交互伙伴” [11][12] - 公司展示“座舱第三空间”体验区,模拟通勤休息、移动办公等场景,目标打造“比家更好的家” [12] - 未来1-2年技术规划围绕“AI深化”与“场景拓展”两大方向,预计2026年实现端侧大模型在10余款主流车型上的量产搭载 [12] - 截至2025年6月,国内已有超50个汽车品牌的130余款车型标配AI大模型,装配率接近16%,预计年底将突破2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