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1310

搜索文档
ZAI LAB(ZLAB)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3 0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正在评估ZL1310用于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a、1b期多中心研究,截至目前共入组89例患者,其中47%的患者接受过一线治疗,53%的患者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 [8] - 安全性分析显示,89例接受至少一剂Zosi治疗的患者中,低剂量组(0.8 - 1.6mg/kg)仅16%的患者因任何原因需要中断剂量,2例患者需要减少剂量,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高剂量组(2.0mg/kg及以上)有5例患者停药,1例患者死于间质性肺病 [9][10] - 疗效方面,剂量递增阶段28例患者的确认客观缓解率(ORR)为68%,疾病控制率为93%;二线患者的ORR为67%,疾病控制率为97%;1.6mg/kg剂量组的未确认ORR为79%,疾病控制率为100% [12][14][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ZL1310在二线小细胞肺癌中的注册研究,采用随机双臂研究,比较选定剂量的ZL1310与研究者选择的疗法,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同时评估确认的总体缓解率以争取加速批准 [22] - 除二线小细胞肺癌外,公司还将探索ZL1310在一线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中的应用机会,已开始组合剂量递增部分的研究,后续将进行剂量优化和关键组合试验 [23][25] - 公司正加速推进ZL1310在DLL3表达的神经内分泌癌中的1 - 2期潜在注册研究,目标是明年尽早提交首次监管申请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ZL1310具有高缓解率、早期持久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活性,安全性可控,在二线治疗中具有竞争力 [27] - 公司与FDA讨论后认为,在随机试验背景下,基于缓解率比较,加速批准是可行的选择,预计2027年可提交相关数据 [56][57] 其他重要信息 - 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15%,全球约有37.2万患者,每年导致约27万人死亡,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期约13个月,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式和靶点 [6] - DLL3已成为小细胞肺癌和其他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靶点,ZL1310是一种DLL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在复发性难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有前景的临床活性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治疗窗口,高剂量的疗效如何,以及对1.6mg/kg作为关键研究剂量的信心 - 与NPK相比,1.6mg/kg剂量下ILD发生率较低,高剂量(2mg及以上)ILD发生率较高,但仅2例为3级以上;1.6mg/kg剂量下3级以上出血毒性为6% [30][31] - 公司认为1.6mg/kg是一个不错的剂量,但FDA要求研究更低剂量,公司正在入组1.2mg/kg剂量组患者,并将仔细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32] 问题2: 组合试验的给药策略和安全考虑 - 公司正在完成阿替利珠单抗组合试验,并已开始卡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一线患者中的试验,后续将扩大试验规模 [38] - 公司将继续进行剂量递增并收集疗效和安全数据,目前安全性良好,疗效可观,将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做出决策 [39] 问题3: ZL1310的耐久性与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竞争格局的对比 - 剂量递增组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缓解率为68%,疾病控制率为93%,仍有10例患者处于缓解状态,其中一半缓解时间超过6个月 [42][43] - 对于整个74例有疗效数据的患者,随访时间为3.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许多患者仍在接受治疗,缓解和耐久性将持续观察 [44][45] 问题4: ZL1310获批后在二线治疗中与竞争对手pirilatumab的比较,以及两者在一线治疗中的机会 - Tarle是一种好药,但临床试验选择的站点有限,实际应用中存在物流、医院报销和毒性等问题,而ZL1310作为易于门诊给药的药物,可能更受青睐 [49][50] - 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未来可能会有ADC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 [54] 问题5: 对ZL1310潜在加速批准的信心来源,以及FDA加速批准所需的条件 - FDA明确表示在之前描述的随机试验背景下,加速批准是一种选择,将基于缓解率比较 [56] - FDA希望每个患者在分析时都已获批,且随访时间约8个月,每组患者数量约100例,公司预计2027年可提交相关数据 [56][57] 问题6: 对组合数据的期望,以及今日数据对即将到来的组合数据的积极影响 - 目前组合数据尚早,患者反应良好,期望看到约75%的缓解率,同时需要足够的患者数量和缓解持久性,以确保研究呈阳性 [59] - 组合试验需要进行剂量优化,但预计不需要像二线单药治疗那样进行大量剂量试验,进展时间很重要,公司希望年底能展示有临床意义的数据集 [59][60][61] 问题7: 在启动关键研究前,与FDA仍需协调的事项,是否有剂量递减方案,以及是否会纳入接受过tau TALA治疗的患者 - 二线研究患者将未接受过tirlatumab治疗,FDA未要求在对照组中纳入tirlatumab,公司计划在对照组中提供三种化疗药物供研究者选择 [66] - 公司将制定剂量调整指南,希望因毒性需要调整剂量的患者比例较低,最重要的是确定最终剂量,公司计划尽快向FDA更新数据并了解其他要求 [67][68] 问题8: 关于ILD发生情况,特别是两例3级及以上ILD病例的情况,以及高剂量与低剂量安全性差异的详细数据 - 两例3级及以上ILD病例中,1例为3级,1例为5级,患者均在2mg及以上剂量时出现,公司已制定患者随访指南,加强对纤维化扫描的审查 [73][74][75] - 公司认为ILD在所有ADC药物中都有出现,需要保持警惕,高剂量、高纤维化辐射剂量的患者风险较高,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75][76]
Zai Lab (ZLAB)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6-02 2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Zai Lab(再鼎医药) - **行业**:生物医药行业,聚焦于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治疗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1. ZL1310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3][24] 2. 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启动ZL1310在二线小细胞肺癌的注册研究,并探索其在一线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等领域的应用 [24][26] 3. 1.6mg/kg剂量在二线治疗中显示出最佳的疗效和耐受性,有望成为三期试验的合理剂量 [17][23] 论据 1. **ZL1310的临床数据** - **安全性**:89例接受至少一剂ZOSI治疗的患者中,总体耐受性良好,低剂量组(<2.0mg/kg)仅16%的患者因任何原因中断剂量,2例患者需要剂量减少,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高剂量组(≥2.0mg/kg)有5例患者停药,1例患者死于间质性肺病 [11][12] - **有效性**:剂量递增阶段28例患者的确认ORR为68%,疾病控制率为93%;二线治疗中,所有剂量水平的未确认ORR为67%,1.6mg/kg剂量组的未确认ORR达79%,疾病控制率为100%;74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89%的患者肿瘤负担减轻 [14][16][18] 2. **后续研究计划** - **二线小细胞肺癌**: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注册研究,比较ZL1310与研究者选择的疗法,以总生存期为主要终点,同时评估确认的总体缓解率以争取加速批准 [24][25] - **一线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已开始联合剂量递增部分的研究,后续将进行剂量优化和关键联合试验;还将探索ZL1310在其他DLL3表达实体瘤中的应用,目标是明年初提交首次监管申请 [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患者特征**:89例患者中,47%接受过一线治疗,53%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90%的患者接受过抗PD - L1治疗,11%接受过DLL3靶向治疗,30%的患者有脑转移 [10][11] 2. **安全性细节**:最常见的全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贫血(40%)、中性粒细胞减少(30%)、恶心(26%)和白细胞减少(23%);低剂量组中3级或以上血液毒性低于5%,高剂量组为26% [13] 3. **疗效细节**:最长持续缓解时间为9.1个月,38例缓解者中有29例仍在接受治疗;87%病情稳定的患者也仍在接受治疗,显示出潜在的持久获益 [16] 4. **剂量选择**:正在进行剂量优化研究,1.6mg/kg剂量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表现最佳,但仍需完成剂量优化、更长时间的随访并与FDA讨论后确定最终剂量 [17][23] 5. **竞争格局**:与竞品相比,ZL1310具有易于给药、安全性好等优势,且与其他药物存在联合治疗的可能性 [52][54] 6. **ILD情况**:两例3级及以上ILD病例分别发生在2mg/kg和2.4mg/kg剂量组,ILD通常在治疗约60天后出现,剂量和放疗史是风险因素,需密切监测 [74][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