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lectric toothbrushes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SU7 Pro_Max 交付周期缩短,或为潜在改款车型打开窗口;受高基数及旗舰车型提前发布影响,双十一 GMV 同比 - 9%;评级 “买入”
2025-11-12 10:20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小米集团(1810 HK)[1] * 行业涉及智能手机、消费级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新能源汽车(NEV)[40] 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动汽车(EV)业务进展 * SU7 Pro和SU7 Max的预计等待时间从一个月前的约34周和一周前的约30周大幅缩短至6-9周 [1] * 等待时间缩短显示公司在提升制造能力方面执行一致 并反映了其对产能提升的信心 [2] * 10月公司交付了48.6千辆电动汽车 包括15.0千辆SU7车型(月度销量在15万人民币以上价位轿车中排名第一)和33.7千辆YU7车型(月度SUV销量第一) [2] * SU7新订单量近期有所放缓 有助于消化积压订单 且公司产能扩张可能在几个月内取得更多官方进展 [2] * 这为SU7潜在的新改款在未来几个月发布打开了窗口 应能为SU7进入2026年创造有利的产品周期 [19]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 * 双十一大促期间(10月13日0点开始)全渠道总交易额(GMV)为290亿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的319亿人民币下降9% [1] * GMV同比下降部分原因是小米17今年提前发布 导致部分GMV转移至9月末至10月初(例如约70亿人民币GMV)而非双十一期间 [1] * 在京东平台上 小米在销量和GMV上均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 [23] * 小米有三款机型进入畅销榜前十:REDMI K80/Turbo 4 Pro/K80 Ultra 分别排名第4/6/9 [23] * 公司在3000元人民币以下价位(特别是1000-1500元价位段)的销量份额有所提升 同时通过小米17 Pro Max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23] * 与2024年双十一相比 小米为智能手机提供了更大的折扣 部分原因是某些型号发布时间较早 [23] AIoT业务表现 * 所选AIoT品类的GMV同比下降21% 但销量同比增长25% [34] * 个人护理设备(如电动牙刷 剃须刀)和移动电源的GMV/销量实现强劲同比增长 [23] * 折扣力度基本保持稳定 特别是空调品类 行业范围内的双十一定价竞争激烈程度低于618大促 [23] 财务数据与投资观点 * 高盛对小米给出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56.50港元 较当前价格有31.5%的上涨潜力 [1] * 公司市值约为1.1万亿港元(1433亿美元) [6] * 高盛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4653.14亿/5951.44亿/7108.32亿人民币 [6] * 高盛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57/1.91/2.38人民币 [6] * 投资论点认为小米处于多年生态系统扩张的早期阶段 执行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4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为2025年双十一宣布了20亿人民币的补贴(对比过去三年为13-16亿人民币) [24] * 双十一大促第一阶段的GMV占高盛对小米中国四季度智能手机和AIoT总收入的63% [25] * 在截至11月2日的一周 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 小米的市场份额同比出现下降 [32] * 关键的下一个观察点包括:11月下旬的三季度业绩 EV制造产能提升进展 新EV车型/改款在工信部的申报 以及可能在2025年末举行的新产品/技术发布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