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国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变暖中的汹涌海洋(英)
联合国· 2024-10-28 16:50
26 August 2024 in a warming world: t new are the production The latest science on present-day impacts and future projections of sea-level rise Introduction "Rising seas are a crisis entirely of humanity's making. The world must act, and answer the SOS before it is too late." António Guterres,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 In 2021,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oncluded with high confidence that global-mean sea level is rising at rates unprecede ...
为贸易提供动力:微调太阳能和风能价值链的贸易政策(英)
联合国· 2024-10-28 16:30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Powering trade Fine-tuning trade policy for solar and wind energy value chains vears | --- | --- | |-------|----------------------------------------------------------------------------------------------------------------------------------------------------------------------------------------------------------------------------------------------------------------------------------------------------------------------------------------------------------------- ...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自2015年以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部门(不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投资停滞不前(英)
联合国· 2024-09-30 12:30
#5 SEPTEMBER 2024 #5 SEPTEMBER 2024 Trends Monitor SDG Investment 1 SDG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SDGrelevant sectors, excluding renewable energy, has stalled since 2015 Foreign investors sponsoring just one fifth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IGHLIGHTS Preliminary data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4 shows a 11%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projects compared to the 2023 average. However, the total value of these projects increased 7%, pushed by a number of large ...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国际渔业准入协定:优化发展影响的挑战和机遇(英)
联合国· 2024-09-30 10:30
报告研究的行业概况 - 渔业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具有重大潜力 [46] - 渔业可以带来收入、就业、出口多样化、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利益 [46] - 如果可持续利用,渔业还可以带来动态收益,提高竞争力、满足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以及促进技术升级和产业联系 [46] 渔业准入协议的演变 - 20世纪中叶以来,沿海国家开始挑战公海自由捕捞的原则,延长领海范围,与远洋捕捞国家发生冲突 [46] -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沿海国家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的主权权利和责任 [54][55] - 随着技术进步,远洋捕捞国家通过各种渔业准入协议获取其他国家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资源 [46] - 渔业准入协议呈现多样化发展,反映了各方利益相关方的技术、制度能力和谈判影响力 [77][78] 主要远洋捕捞国的做法 - 欧盟通过可持续渔业伙伴协议(SFPAs)获取非洲和太平洋国家的渔业资源 [107][108][109] - 美国与太平洋岛国签订渔业协议,获取区域性金枪鱼资源 [113][114][115] - 日本通过政府间协议和私营公司协议获取远洋渔业资源,并提供技术和发展援助 [116][117][118] - 中国远洋渔业快速发展,通过政府补贴和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并利用发展援助谈判渔业准入 [119][120][121] -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远洋渔业也有较长历史,通过行业协会等方式参与渔业准入谈判 [122][123][124] 主要渔业资源国的做法 - 非洲沿海国家通过双边协议或第一代准入协议,以及与企业的第二代联合投资协议获取渔业资源 [125][126][130][131] - 太平洋岛国通过区域合作,制定统一的最低准入条件,有效管理区域金枪鱼资源 [141][145][146][147] - 亚洲国家如缅甸、印度等也曾通过准入协议获取外国渔船的捕捞,但效果不佳 [151][152][153] - 拉丁美洲国家如阿根廷也曾开放专属经济区给远洋捕捞国,但后来收紧管制 [154][155] 挑战与机遇 - 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管理本国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的能力,导致短期利益驱动的准入协议 [159] - 准入协议缺乏透明度,谈判过程不平等,往往损害沿海国利益 [160][161][162][163] - 部分远洋捕捞国利用政治经济影响力获取有利条件,推动资源管理目标让位于经济利益 [163] - 补贴加剧了过度捕捞和产能过剩,需要通过WTO等国际规则予以规制 [165][166][167] - 转运作业缺乏有效监管,助长了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 [168][169][170][171][172] - 需要建立透明、公平的准入协议框架,确保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191][192][193][194][195][196][197]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年贸易优惠展望[高级副本](英)
联合国· 2024-09-30 10:25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 United N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wide Requests to reproduce excerpts or to photocopy should be addressed to the 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at copyright.com. All other queries on rights and licences, including subsidiary right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405 East 42nd Street, S–11FW001 New York, New York 10017 United States of Americ ...
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结果摘要(英)2024
联合国· 2024-07-22 14: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了行业的"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5年内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2][3] 2. 行业内领先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5] 3.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主要企业净利润率均在15%以上 [6][7] 分类总结 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出了"买入"评级 [1]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5年内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2][3] 3.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内领先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5] 4. 行业盈利能力 -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主要企业净利润率均在15%以上 [6][7]
2024卤虫生产和使用手册(英)
联合国· 2024-07-12 17:10
行业概况 - 全球每年消耗约3500-4000吨的卤虾卵,但约90%仍来自于天然盐湖的收获,这些天然盐湖面临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持续风险 [841] - 必须开发替代来源的卤虾卵,以确保水产养殖孵化场的供应 [841] 国际卤虾水产养殖联盟 - 国际卤虾水产养殖联盟(IAAC)是一个新的倡议,汇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46个大学和研发机构 [841] - 联盟旨在确保向水产养殖行业提供可持续的卤虾供应,并推动知识向前发展,探索新的机遇 [841] 联盟目标 - 保护卤虾生物多样性和盐湖栖息地 [841] - 使用基于科学的协议/指南可持续收获野生资源 [841] - 研究气候变化对卤虾生产的影响 [841] - 通过选育和选择育种开发新的应用 [841] - 将提取式卤虾养殖与集约鱼/甲壳动物水产养殖相结合 [841] - 将卤虾生物量用作当地人类饮食中的高价值蛋白质成分 [841] - 制定关于卤虾卵产品认证的指南,涉及物种、品系、地理来源、获得理想孵化率的条件以及可持续收获协议 [841] 联盟地位 - 联盟在野生卤虾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技术开发方面的作用,已得到第十一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水产养殖分委员会的正式认可 [842] - 第十二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水产养殖分委员会进一步建议制定关于野生资源可持续收获实践和卵产品认证的协议,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 [842]
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可抵御危机的发展融资
联合国· 2024-07-12 16:3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最不发达国家面临多重危机,经济增长放缓,财政空间受限,债务负担加重,融资需求巨大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概述 - 最不发达国家面临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生活成本危机等多重挑战,经济增长放缓,财政空间受限 [3] - 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GDP总和比疫情前低10%,极端贫困人口增加1500万 [3] - 需要改革国际金融架构,增加气候资金,解决债务问题,以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最不发达国家的融资需求 - 最不发达国家每年需要4620亿美元投资以实现7%的GDP增长率,比2019年增加55% [5] - 实现结构转型需要每年10510亿美元投资,要求年增长率20%,难以实现 [5] - 可持续发展目标资金缺口每年约4万亿美元,高于2015年的2.5万亿美元 [5] - 气候资金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6万亿美元,远高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 [5] - 最不发达国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计划,但实施依赖外部资金 [5] 国际金融架构的挑战 - 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发言权微乎其微,难以影响决策 [6] - 国际金融架构无法应对系统性冲击,需要改革 [6] - 多边开发银行改革、债务处理框架等举措有助于改善最不发达国家的融资环境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财政空间管理 - 财政空间是指政府在不损害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情况下,能够经受的支出增加或收入减少的幅度 [8] - 多重危机导致最不发达国家财政空间受侵蚀,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上升 [8][9] - 最不发达国家需要扩大财政空间,增加国内资源调动,改善税收制度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官方发展援助 - 2021年流向最不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额为669亿美元,较2020年下降 [10] - 官方发展援助远低于发达国家承诺,2021年仅占国民总收入的0.09% [10] - 赠款占比下降,贷款增加,加剧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 [12] - 需要增加赠款形式的官方发展援助,以扩大财政空间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气候资金 - 最不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最小,但受影响最大 [13] - 流向最不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数额低于国际承诺和实际需求 [14] - 需要增加赠款形式的气候资金,重点支持适应措施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债务脆弱性 - 最不发达国家债务存量总额达到5700亿美元,公共和公共担保债务增加 [16] - 偿债成本上升,债务结构复杂,到期日安排不合理 [19] - 需要立即注入流动性,提供债务减免,改革债务解决机制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中央银行的作用 - 中央银行需要改革金融体系,使其与气候目标保持一致 [22] - 最不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应与政府协调,使用气候政策工具 [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发展融资改革 - 最不发达国家面临财政空间缩小、债务和危机的恶性循环 [27] - 需要全面改革国际金融架构,增加承诺和创新办法,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加强援助实效 - 需要增加官方发展援助,简化获取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31] - "绿色"财政改革可以释放资金,用于气候和发展领域 [31] - 需要改革债务解决机制,增加赠款和优惠贷款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气候资金 - 需要增加流向最不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重点支持适应措施 [33] - 简化气候资金获取流程,提高透明度,建立统一核算框架 [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改革国际金融架构 - 需要实施全面的债务解决制度,增加多边开发银行贷款 [36] - 改革特别提款权分配规则,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 [37] - 需要考虑国际标准对最不发达国家获得资金的潜在影响 [37][38][39][40][41][42][43][44] 债务管理 - 需要加强多边开发银行、巴黎俱乐部和非巴黎俱乐部债权国之间的协调 [38] - 发展伙伴需要加强最不发达国家在债务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38][39][40][41][42][43][44] 改善国内资源调动 - 最不发达国家应通过扩大税基、改善税务管理等措施加强国内资源调动 [40] - 改善自然资源管理,确保采掘业为公共收入贡献合理份额 [40][41][42][43][44] 中央银行使用气候政策工具 - 最不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需考虑使用气候减缓和适应工具 [42] - 这些工具必须与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42][43][44] 南南举措和区域举措 - 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的重要官方外部资金来源 [43] - 南南合作可以通过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协调,促进获得发展资金 [43][44]
2024食物权活动指南报告(英)
联合国· 2024-07-10 16:35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 OALS ACTIVITY BOOK Right to foods Some rights reserved. This work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IGO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https:// 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igo/legalcode). Under the terms of this licence, this work may be copied, redistributed and adapted f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provided that the work is appropriately cited. In any use of thi ...
亚太地区食品安全简易指南 — 食品安全工具包入门读物
联合国· 2024-07-02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需综合考虑与食品直接接触及其周围的各项要素,亚太地区食品安全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多个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关注 [8][19] - 粮农组织致力于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安全的食品,在食品安全、能力发展、应急准备和复原能力等方面提供科学建议、政策支持和技术援助 [10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亚太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常占据新闻头条,影响当地企业、贸易和旅游业,还对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三者密切相关 [19] - 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每年可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口死亡,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食源性疾病负担较重,但公众对这一风险的认识却出奇的低 [19][20] - 潜在的化学风险是继微生物污染风险之后的又一主要风险,已受到公众关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下设多个常设委员会处理相关问题 [21] - “食品安全工具包”系列图书聚焦多个不受关注却又极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补充了食品安全领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风险的宝贵资料 [22] - 本书作为“食品安全工具包”的第一册,介绍了亚太地区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和“经典”话题,并作为工具包其他内容的索引指南 [23] A到Z:亚太地区食品安全问题 A 过敏症 - 亚太地区食品过敏问题可能会愈发严重,贝类过敏是亚洲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亚洲人对花生的过敏程度较低,流行病学数据和相关研究有助于了解过敏症风险上升的原因 [25] - 了解个人的食物过敏情况是实现条件改善和食品安全的根本举措,加强教育、提高食品行业和消费者对食物过敏的认识至关重要,食品标签是告知有过敏症消费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8][30] A 抗生素耐药性 - 亚太地区尚未建立AMR监测网络,很多数据处于缺失状态,亚洲是最可能出现具有抗生素耐药性动物的地区,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30年,抗生素的使用量将增加50%以上 [34][35] - 超级细菌的传播为未来的大流行病埋下了隐患,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性疾病可能每年会造成1000万人死亡,对全球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损失超过100万亿美元 [38]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立了AMR专项工作组,粮农组织正在帮助各国评估其国家监测和实验室能力,并与世卫组织和动卫组织一起签署了三方协议,以应对动物 - 人类 - 生态系统交互层面上的健康风险 [39] B 生物技术 - 亚洲是世界上对转基因食品开展科学评估的主要地区,亚太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正定期开展工作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正计划尽快实施相关措施 [42] - 转基因食品需要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评估,这对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构成严峻挑战,粮农组织与伙伴组织合作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指导 [46] C 犯罪和食品安全 - 生物恐怖袭击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应做出一系列改进,提升现有的监测、筹备和响应系统,粮农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应急准备和防范工作,制定了若干文件,研发了多个工具和指导材料 [52] - 防范是将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关键,针对造假、欺诈等意外食品事件的管理计划,可为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防御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54] C 食品安全文化 - 食品安全文化是指食品供应链中的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思考和行动,确保生产安全的食品、提供安全的服务,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和食品企业之间的公私合作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60] - 各类政府机构为食品企业建设食品安全文化提供了一系列指南和工具,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可以向食品企业提供各种食品安全自查清单模板,以便食品企业在体系内改善食品安全文化 [60] D 腹泻 - 腹泻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杀手”,大多数病例是由食物或水体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每天有2195名儿童死于腹泻,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儿童腹泻近17亿例 [65][66] - 开展全民食品安全教育并实施关键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有利环境,鼓励每个人都能落实食品安全措施 [69] E 食品电子商务 - 亚洲在线食品配送领域价值达数亿美元,预计该数字还将继续增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能在未来的电子商务中得以应用 [75][80] - 确保采取适当的食品安全措施,如在电子商务交付期间以适当的温度储存和运输食品,是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正面临的挑战,指南、援助和建议往往能有效促使私营电子商务部门遵守食品安全规则和条例 [80] F 虚假新闻 - 虚假新闻的传播基于“确认偏误”,我们正处于“后真相”时代,身边充斥着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虚假新闻应被称为“信息失序”,分为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恶意信息三种形式 [82][83][85] - 主管部门必须定期监测社会媒体,核查有关食品安全的不正确信息或误导性信息,以便及时提供准确信息,重视和维护政府主管部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对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新闻的影响至关重要 [88] F 食品欺诈 - 食品欺诈不仅是经济犯罪,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亚太地区被视作食品欺诈的高发风险地区,法律和技术干预相结合能成为预防食品欺诈的法宝 [89] - 构成食品欺诈的三个基础要素是故意、欺骗及其背后的动机、不正当利益,部分食品欺诈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在国家管辖范围内确定食品欺诈的明确定义,有利于政府对该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93] F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事处 - 亚太地区每年有超过2.75亿人生病,其中22.5万人死于食源性疾病,城市化加剧、人口激增等现象引发了新的食品安全隐患,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事处通过与政府、当地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开展密切合作,着手解决相关问题 [95] - 粮农组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加强食品安全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方面提供支持,包括指导各国评估和发展食品管控系统、提升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能力等 [99] G 基因(基因组)编辑 - 基因编辑食品与转基因食品不同,基因编辑生物的基因修改均使用同一生物的DNA,没有引入新的遗传物质,新的分子技术使引入新的遗传物质成为可能 [105] - 基因编辑能引入优良特性,如抗环境压力的作物、更长储存周期和更高营养价值的农产品等,粮农组织致力于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安全的食品,在制定新生物技术相关文件时,食品安全评估手册仍然有效力 [108] H 家庭屠宰和后院散养 - 亚太地区以家庭为单位养殖牲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散养和家庭屠宰存在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安全风险,可通过实施良好的动物管理、采取卫生措施等方式改善食品安全 [114][118] - 地方主管部门应领导小农户改进养殖和屠宰行为,这是成功减少食源性疾病风险的关键途径,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多种资源来支持当地的疫情通报和风险管理 [114] I 进口食品管控 - 每个国家都有其管理食品进口的方式,食品的国际贸易常常面临困难,进口在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供应中占很大比例,2018年全球食品进口值为125599079.44美元,亚太地区粮食进口量占全球粮食进口总量的48% [121][122] - 进口食品管控的常见方法包括进口食品要平等遵守与国内食品相同的法律要求、留存进口商概况和进口食品记录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以风险为基准的进口食品检查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提升对进口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 [124][126] J 果汁摊和食品安全 - 亚洲鲜榨果汁市场预计每年增长5.8%,街头鲜榨果汁摊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主管部门需要在各地推广落实巴氏杀菌和卫生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129] - 为街头果汁商贩提供安全用水和卫生设施是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确保消费者知情、果汁商贩接受过良好卫生习惯培训,在确保街头贩卖的新鲜果汁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33] K 知识评估 - 对食品安全主题的知识评估能反映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数据的收集对于提升整体知识水平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 [135] - 粮农组织制定了一份包含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模块的调查问卷,可应用于具体项目或配合实施干预举措,问卷内容可根据不同国家和当地情况进行调整 [137] L 牲畜和饲料安全 - 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前提,是动物健康和福利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复合饲料的年产量接近10亿吨 [140][142] - 制定并实施饲料安全标准、行为准则和具体操作措施对食品安全极为重要,饲料污染物数据的产生、收集和共享,有助于降低人类食品的污染风险 [144] M 粮食体系现代化 - 农贸市场和街头商贩的食品卫生问题令人担忧,非正式经济体难以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管控,提升体系内全体参与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消费者的沟通对话,有助于维护食品安全 [145] - 亚太地区68%以上的就业人口在非正式经济体工作,全球共有20亿人口在非正式经济体就业,其中13亿人口集中在亚太地区,生鲜市场购买食品时,食品新鲜度是消费者的首要关切 [146] N 纳米技术 未提及 O 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 未提及 P 寄生虫 未提及 Q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未提及 R 生食消费 未提及 S 《食品法典》标准 未提及 T 流行食品 未提及 U 城市粮食体系 未提及 V 食品中的病毒 未提及 W 全基因组测序(二代测序) 未提及 X 食品安全专家 未提及 Y 青年与食品安全 未提及 Z 人畜共患病与食品安全 未提及 总结 未提及 文献资料 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