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太平(00142)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太平(00142) - 重续 INDOFOOD集团各项业务之持续关连交易以及其各自於2026年、...
2025-10-17 17:2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就因本公告之全部或任何部 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第一太平有限公司 (根據百慕達法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網址:www.firstpacific.com (股份代號:00142) 持續關連交易 (1)重續INDOFOOD集團之種植園業務交易以及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 (2)重續INDOFOOD集團之分銷業務交易以及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 (3)重續INDOFOOD集團之麵粉業務交易以及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 (4)重續INDOFOOD集團之麵食業務交易、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以及 有關INDOFOOD集團先前公佈之麵食業務交易 於2025年之經修訂全年上限 1 (5)重續INDOFOOD集團之保險協議交易以及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 (6)重續INDOFOOD集團之乳製品業務交易以及 2026年、2027年及2028年之新全年上限 ...
2025年四季度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底部蓄能,强者恒强
国信证券· 2025-10-08 14:5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底部蓄能,强者恒强”,认为食品饮料板块当前交易量、持仓量和估值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政策影响减弱和需求步入复苏,四季度板块投资机会值得看好 [4] - 市场回顾显示,年内板块表现分化,大众品龙头显现改善迹象,酒类则因政策承压;展望四季度,酒类消费政策影响减弱,需求有望复苏,飞天茅台价格等核心景气指标存在改善空间 [4] - 投资建议关注政策敏感度高的白酒、餐饮供应链以及“强者恒强”的龙头公司,在基本面低基数、资本市场低预期等背景下,任何供需变化均可能催化股价上行 [4] 市场指标 - 食品饮料板块在A股的交易额占比已降至2%以内,接近2015-16年的低水平 [9] - 板块估值自2021年以来震荡回落,白酒、啤酒、调味品等子板块的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例如白酒(除茅台)当前PE分位数为20.4%(2020年来)和51.1%(2015年来) [12][15][16] - 食品饮料板块的基金重仓比例以及超配比例处于低位,机构持仓较低;贵州茅台的机构持仓已下降至2020年水平 [19][20][24][25] 基本面与行业景气度 - 贵州茅台在食品饮料(A+H)指数中权重为31%,其估值受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分红比例和行业景气度影响 [27][29][30] - 飞天茅台批价已接近价值底部区间(预计1600-1800元/瓶),当前箱装价格约1800元/瓶,渠道库存1.5-2个月,处于可控区间,批价同比降幅触底后有望收窄 [35][38][39][41] - 乳品行业上游存栏缓慢去化,生鲜乳价格仍在磨底,下游需求弱修复,但潜在政策(如生育补贴)有望刺激消费 [42][44][46][47] - 细分板块景气度分化:饮料(如无糖茶、功能饮料)和零食(如魔芋品类)处于高景气阶段;啤酒、基础调味品景气适中;速冻预制菜、复合调味品等处于弱景气阶段 [48] 三季度业绩前瞻与重点公司 - 白酒企业三季度业绩前瞻普遍承压,但部分公司如燕京啤酒(归母净利同比+48.8%)、东鹏饮料(净利润同比+39.82%)等预计保持较高增长 [49][50][78][75] - 贵州茅台积极推动营销市场化改革,通过渠道体系调整、多IP产品触达消费者,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0.2倍,预计有重估空间 [53][54][63] - 农夫山泉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6%,无糖茶增长强劲,水份额修复,公司经营加速 [67][68][69][72] -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稳健增长,电解质饮料等新品放量,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0-25%,是板块内PEG视角的优选标的 [73][75][76] - 卫龙美味和盐津铺子的魔芋品类收入快速增长,占比显著提升,成为重要增长极,并积极拓展新渠道和海外市场 [83][84][85][86][88][89][90][93] - 餐饮供应链公司如海天味业、巴比食品、颐海国际等通过渠道调整、效率提升或并购整合,展现经营改善趋势 [94][95][97][98][101][102]
第一太平(0014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6:33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6000万美元,股份60亿股,面值0.01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2.60206029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42.60206029亿股[2] 股份期权 - 2012年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期权191.4万股,本月变动0[3] - 2022年计划本月底结存期权0,可行使时可发行或转让股份4.26944457亿股[3] 股份变动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变动均为0[5]
第一太平(00142)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函件及申请表格 - 2025年年报之发佈通知
2025-09-23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上市公司为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142[5] - 公司地址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M樓[5] 公司通讯与申请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会报告、年度帐目等多类文件[5] - 申请表格简便回邮号码为37[5] 公司联系方式 - 公司联系电话为(852) 2862 8688[3] - 公司电邮地址为firstpacific.ecom@computershare.com.hk[3]
第一太平(00142)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函件及回条 - 2025年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23 16:36
公司信息 - 公司为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142[1] 回条相关 - 回条要求收取印刷本公司通讯的指示有效期为1年[4] - 回条邮寄标签简便回邮号码为37[4]
第一太平(0014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16: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营业额为50.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9.95亿美元增长1%[26] - 公司经常性溢利为3.7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91亿美元增长11%[26] - 公司呈报溢利为3.9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78亿美元大幅增长41%[26] - 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达4.232亿美元,同比增长8%[17][26] - 第一太平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增长8%至4.232亿美元[32] - 第一太平经常性溢利上升11%至3.754亿美元创下新高[32] - 第一太平呈报溢利由2.778亿美元上升41%至3.912亿美元[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额为50.27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0.7%[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8.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7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0.5%[18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91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0.8%[186]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6.56美仙增长至2025年9.19美仙,增幅40.1%[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04.1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948.3百万美元增长27.0%[1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总营业额为50.27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9.951亿美元增长0.7%[197] - 公司经常性溢利为3.391亿美元,消费性食品业务贡献1.63亿美元,电讯业务贡献7480万美元,基建业务贡献1.5亿美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财务成本为3.46亿美元,利息收入为7400万美元[199]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2.254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分部占1.391亿美元[199] - 公司财务成本为2.922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业务1.33亿美元,基建业务1.159亿美元[200] - 公司利息收入为8590万美元,消费性食品业务贡献5920万美元,占比68.9%[200] - 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为2.05亿美元,消费性食品业务1.322亿美元,基建业务7100万美元[2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利息317.9百万美元,已付税款236.6百万美元[1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性食品业务溢利贡献1.659亿美元,电讯业务贡献7530万美元,基建业务贡献1.815亿美元[18] - 消费性食品业务营业额达36.472亿美元,其中商品销售贡献35.987亿美元,服务收入为4850万美元[197][199] - 基建业务营业额为13.806亿美元,其中电力销售6.672亿美元,服务收入7.068亿美元[197][199] - 公司整体经常性溢利为3.754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分部贡献1.659亿美元,电讯分部7530万美元,基建分部1.815亿美元[199] - 消费性食品业务在印尼市场营业额达28.503亿美元,占该业务总收入的78.2%[1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9.951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业务收入35.846亿美元,基建业务收入14.105亿美元[200] - 消费性食品业务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除外)为73.176亿美元,其中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投资2.928亿美元[200] - 基建业务在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投资达42.981亿美元,占公司该类投资总额58.673亿美元的73.3%[200] 各地区表现 - 印尼市场溢利贡献1.686亿美元,菲律宾市场贡献2.042亿美元,新加坡市场贡献5040万美元[18] - 按地区划分,印尼市场营业额28.81亿美元,菲律宾市场6.959亿美元,新加坡市场7.163亿美元,中东及非洲等市场7.346亿美元[199] - 集团资产净值按国家分布:菲律宾53%(28.675亿美元)、印尼40%(22.004亿美元)、新加坡7%(3.7亿美元)[1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中期分派每股1.67美仙,总额达7100万美元[23] - 第一太平中期分派每股13港仙较上一年度上升8%[35]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下降22%至274亿披索(4.815亿美元)[67] - Meralco资本开支增加1.7倍至475亿披索(8.345亿美元)[93] - Maynilad资本开支增加15%至131亿披索(3070万美元)[98] - Maynilad计划分拆上市,最多发行2,288,974,000股股份,占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最多30.33%[101] - 建议分拆上市的每股发售价最高为20披索(0.35美元)[102] - PLP新发电厂项目授标金额约5.641亿美元,并可额外购买约5180万美元设备[112] - Pacific Medco Solar Energy Pte. Ltd.获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批准从印尼布兰岛进口最多600兆瓦太阳能[114] - 新加坡计划于2035年或之前进口高达6.0千兆瓦可再生电力[114] - PacificLight Energy与Google及RExus签订10年合约供应8.6兆瓦零碳排放可再生能源[115] - Sobono Bioenergy厂房开发截至2025年6月底已完成31%计划2027年初商业运作[116] - Silangan项目预计资本开支约10亿美元可开采黄金280万盎司铜9.93亿磅[122][12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债务净额从2025年1月1日的13.374亿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95亿美元,降幅为6.6%[1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5年1月1日的1.205亿美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103亿美元,增幅达74.5%[134][135] - 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入净额为9,230万美元[135] - 总公司的负债对权益比率从1.58倍下降至1.53倍[137] - 本集团整体负债对权益比率为0.74倍[137] - PLDT的负债对权益比率为2.24倍[140] - Philex的负债对权益比率为0.42倍[140] - 公司总债务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5.363亿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8.205亿美元,净增28.42亿美元[145] - 公司债务到期组合中5年以上占比最高达47%,金额为60.73亿美元[148] - 联营公司PLDT总债务从48.675亿美元增至51.804亿美元,增加3.129亿美元[149] - 联营公司Philex总债务从2.676亿美元增至3.016亿美元,增加0.34亿美元[149] - 公司抵押资产从9.131亿美元增至10.471亿美元[150] - 公司债务净额达91.688亿美元,其中美元债务占比最大达32.242亿美元[156] - 披索计值债务净额达56.042亿美元,为主要风险敞口[156] - 联营公司PLDT披索计值债务净额达43.883亿美元[157] - 集团总债务净额为91.688亿美元,其中定息借款占比73%(94.134亿美元),浮息借款占比27%(34.071亿美元)[169][171] - 利率上升1%将使集团浮息借款成本增加6790万美元,对溢利净额影响为2390万美元[173] - 调整后每股资产净值为1.01美元(7.92港元),较市价5.56港元存在29.8%折让[175] - PLDT浮息借款32.432亿美元,利率上升1%将影响集团溢利净额620万美元[173] - MPIC债务净额61.031亿美元,其中浮息借款8.731亿美元[171]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2.606亿美元至35.848亿美元[189] - 长期借款增加1.042亿美元至100.918亿美元[189] - 权益总额增加4.561亿美元至123.863亿美元[189] - 汇兑差额产生1.746亿美元正收益,较2024年同期改善24.9亿美元[188] - 存货增加1.052亿美元至14.243亿美元[189] - 公司期内溢利为747.0百万美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277.8百万美元,非控制性权益部分为469.2百万美元[191]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681.3百万美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246.0百万美元,非控制性权益部分为435.3百万美元[191] - 公司宣派2023年末期分派67.9百万美元,宣派非控制性股东股息305.8百万美元[19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2,386.3百万美元,较期初11,566.9百万美元增长7.1%[1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经营活动之现金流量净额为838.1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678.8百万美元增长23.5%[1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用于投资活动之现金流量净额为367.9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396.2百万美元减少7.1%[192][1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所得款项为1,846.9百万美元,偿还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1,731.1百万美元[19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557.9百万美元,较期初3,287.0百万美元增长8.2%[193] - 公司总资产达299.81亿美元,非流动资产为220.674亿美元,其中基建分部资产占比最高达152.825亿美元[199] - 借款总额为128.205亿美元,其中基建分部借款69.194亿美元,消费性食品分部借款44.413亿美元[199] - 公司总资产达286.779亿美元,其中非流动资产212.401亿美元,基建业务资产145.314亿美元占比最高[200] - 公司总负债167.477亿美元,借款总额达125.363亿美元,基建业务借款66.234亿美元[200] - 公司非流动资产增加6.815亿美元,基建业务增加4.654亿美元,消费性食品业务增加2.16亿美元[200] 外汇和利率风险敞口 - 印尼盾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将影响公司资产净值2200万美元[154] - 披索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将影响公司资产净值1350万美元[154] - 集团外汇未对冲净额总计35.824亿美元,其中1%汇率变动对溢利影响为2250万美元,对溢利净额影响为830万美元[161] - 印尼、菲律宾及新加坡股市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变动-2.1%、-2.5%和+4.6%[163] - Indofood未对冲外汇风险19.009亿美元,1%汇率变动影响溢利1900万美元[161] 联营公司和投资表现 - 公司持有Indofood 50.1%经济权益,PLDT 25.6%权益,MPIC 49.9%权益[10] - MPIC营业总额达7.1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244亿美元增长15%[26] - Indofood对第一太平集团的溢利贡献上升1%至1.686亿美元[45] - Indofood核心溢利由5.7万亿印尼盾上升2%至5.8万亿印尼盾[46] - Indofood综合销售净额由57.3万亿印尼盾上升4%至59.8万亿印尼盾[46] - Indofood债务总额为70.9万亿印尼盾约44亿美元[47] - Indofood增持IndoAgri股份950万股,总价约300万新加坡元(220万美元),持股比例从73.7%增至74.3%[49] - 品牌消费品销售额增长2%至37.5万亿印尼盾(23亿美元),但EBIT利润率从23.2%降至21.0%[52] - Bogasari销售额下降2%至15.0万亿印尼盾(9.165亿美元),EBIT利润率从7.9%升至8.5%[53] - 农业业务销售额增长33%至9.4万亿印尼盾(5.706亿美元),EBIT利润率从13.4%升至17.6%[54] - 种植园销售额增长32%至6.1万亿印尼盾(3.744亿美元),棕榈原油产量增长7%至326,000吨[55][56] - 鲜果串核仁产量增长2%至1,220,000吨,棕榈原油产量增长7%至326,000吨[56] - 巴西甘蔗种植总面积增长8%至139,874公顷[57] - 食用油及油脂销售额增长19%至7.0万亿印尼盾(4.245亿美元)[59] - 分销业务销售额增长5%至3.8万亿印尼盾(2.309亿美元),EBIT利润率从8.7%改善至8.9%[61] - PLDT为集团提供的溢利贡献增长1%至7,530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7,480万美元)[65] - 电讯核心溢利净额下降4%至172亿披索(3.026亿美元)[66] - 综合核心溢利净额上升1%至176亿披索(3.087亿美元)[66] - 综合服务收入微升至971亿披索(17亿美元)[66] - 数据及宽带合并收入上升5%占综合服务收入85%[66]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x-MRP)上升3%至555亿披索(9.758亿美元)[66] - 综合债务净额增加至2826亿披索(50亿美元)[70] - 家居宽带业务收入上升7%至295亿披索(5.184亿美元)[73] - 活跃数据用户总数增至4160万名[73] - 光纤用户增加至超过350万名[75] - ePLDT及VITRO Inc.收入增长15%至31亿披索(5450万美元)[77] - VITRO数据中心代管服务收入增加36%[77] - Maya银行客户数目按年增加101%至820万名[78] - Maya总存款金额增加54%至504亿披索(8.947亿美元)[78] - Maya借款人增加85%至210万名[78] - Maya累计发放贷款达1520亿披索(27亿美元)[78] - PLDT分占Maya核心溢利净额达4.06亿披索(710万美元),而2024年上半年为亏损6.93亿披索(1210万美元)[79] - MPIC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上升18%至175亿披索(3.076亿美元)[83] - MPIC综合核心溢利净额上升20%至150亿披索(2.639亿美元)[84] - MPIC综合收入上升14%至408亿披索(7.173亿美元)[84] - MPIC以3.75亿披索(660万美元)完成收购KonsultaMD母公司100%权益[91] - MPTC以10亿披索(1820万美元)收购LLEX Corp. 100%权益,建设12公里高速公路[92] - Metro Pacific Ventures以12亿披索(2080万美元)取得Eight-8-Ate Holdings Inc. 15%权益[92] - Meralco收入上升3%至2452亿披索(43亿美元),售电量保持27091千兆瓦时[93] - MGen收入达141亿披索(2.474亿美元),核心溢利净额上升52%至94亿披索(1.65亿美元)[95] - MGen发电量上升66%至12644千兆瓦时,其中83%来自Chromite Gas、PLP及MThermal[95] - Maynilad收入上升11%至184亿披索(3.225亿美元),资本开支增加15%至131亿披索(3070万美元)[98] - Maynilad投资33亿披索(580万美元)升级管道,预计每日减少浪费230万公升饮用水[99] - Maynilad投资484亿披索(8370万美元)建设Las Piñas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8800万公升[100] - MPTC收费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18%至181亿披索(3.184亿美元)[104] - MPTC收费道路平均每日车流量上升1%至超过240万驾次[104] - PLP对集团的溢利贡献在2025年上半年上升7%至5040万美元[107] - PLP已售发电量为2,865千兆瓦时,其中96%出售予合约销售及赋权合约客户[107] - PLP核心溢利净额由1.487亿新加坡元(1.101亿美元)上升4%至1.552亿新加坡元(1.176亿美元)[108] - PLP收入由11亿新加坡元(7.861亿美元)下降18%至8.756亿新加坡元(6.633亿美元)[108] - PLP于2025年上半年分派股息总额为1.43亿新加坡元(1.083亿美元)[110] - RExus废弃木材发电厂房设计产能为13.2兆瓦并包含碳捕集设施[115] - Philex对集团溢利贡献下降85%至50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340万美元)[119] - Padcal矿场2025年上半年黄金产量下降18%至12,852盎司铜产量下降4%至940万磅[119] - Philex收入下降5%至38亿披索(6600万美元)其中铜/金/银收入占比分别为55%/44%/1%[120]
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中环超甲级物业租金料未来数年率先回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0:56
市场整体趋势 - 香港写字楼市场呈现需求回升迹象 尽管面临利率压力 需求疲弱及供应过剩等结构性挑战 [1] - 金融板块复苏 用家积极购置物业及政府政策引导的搬迁需求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1] - 中环核心区超甲级物业表现亮眼 租金有望于未来数年率先回升 [1] 核心区域租赁动态 - 中小型对冲基金及量化基金积极进驻中环核心地段 租赁面积1500-5000方呎 [1] - 国际金融中心 友邦金融中心及遮打大厦等地标物业受追捧 租金维持在每呎110-130港元 [1] - 中环次级地段写字楼租金普遍每呎40-60港元 与铜锣湾及西九龙高品质甲级物业形成直接竞争 [1] - 部分金融机构租户已考虑迁往周边区域 [1] 自用交易与政策影响 - 2025财年录得多宗大型自用交易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律师公会及雇员再培训局合共吸纳逾43万方呎楼面 [1] - 长期持有策略有助遏制市场持续下滑 [1] - 商业楼宇改建为学生宿舍的新政策预计每年产生84.5万方呎搬迁需求 其中约半数由区内甲级写字楼吸纳 [1] 金融活动支撑需求 - 香港上半年重登全球IPO集资榜首 筹集逾1071亿港元 [2] - IPO活动预计为投资银行及专业服务机构创造大量商机 进一步支撑核心区写字楼需求 [2] 需求量化预测 - 若金融行业持续复苏 香港写字楼年度吸纳量将回升至疫情前130万方呎水平 [2] - 用家购置带来40万方呎需求 搬迁需求产生另外40万方呎需求 年度总吸纳量预计达210万方呎 [2] 空置率与租金展望 - 在乐观情景下 空置率预计于2026年达到16%峰值 随后逐步下降至2030年的6% [2] - 空置率下降或将引发写字楼租金反弹 [2]
第一太平戴维斯:不动产成为科技企业重要战略资产
证券日报· 2025-09-04 17:15
深圳科技企业不动产策略转变 - 深圳写字楼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 科技企业办公空间需求从传统成本控制转向战略型资源布局 [1] - 顶尖科技企业不再将不动产视为单纯成本中心 而是演变为关键战略资产 赋能业务增长 激发组织创新 塑造品牌形象并吸引保留顶尖人才 [1] - 科技巨头通过"区域核心+弹性网络"不动产布局平衡集中化管理与本地化敏捷需求 不动产成为支持业务连续性和规模效应的关键基础设施 [2] 全球不动产布局模式 - 企业在全球核心科创枢纽设立总部基地或研发中心 承担研发 品牌展示和战略定力功能 [2] - 围绕核心锚点通过灵活租赁 联合办公或项目合作构建广泛弹性网络化办公点 快速响应区域市场增长 项目需求及吸纳当地优质人才资源 [2]
第一太平(0014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7:05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6000万美元,股份60亿股,面值0.01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2.60206029亿股,库存为0[2] 股份期权 - 2012年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期权191.4万股,本月无变动[3] - 2012年计划购股行使价每股3.176港元[3] - 2022年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期权为0,本月无变动[3] - 2022年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4.26944457亿股[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为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变动均为0[5]
第一太平(00142.HK):聚焦东南亚市场 INDOFOOD等核心业务驱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8-30 12:13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业务重心聚焦亚洲市场 采取多元化投资组合策略 主要经营消费性食品 电信 基建及自然资源四大板块 投资集中在印尼 新加坡 菲律宾等亚太地区 [1] - 2025H1收入50.3亿美元 同比增长0.6% 归属母净利润3.9亿美元 同比增长40.8% 归母净利率7.8% 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105.1/112.2/118.8亿美元 同比增长4.5%/6.8%/5.8% 归母净利润7.9/9.3/10.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2%/17.7%/13.5% [3] 核心资产运营优势 - 持有Indofood 50.1%股权 MPIC 44.6%股权 PLDT 25.6%股权 通过派驻董事及交叉任职获取治理权 参与战略制定与财务政策管理 [2] - Indofood构建方便面 乳制品 休闲食品 调味料四大业务板块 旗舰品牌Indomie占印尼方便面市场超70%份额 Bogasari面粉市占率超50% 拥有印尼最大种植园 [2] - 食品加工市场规模2024年达3640亿美元 受益于东南亚人口红利 快速城市化及消费升级浪潮 [2][3] 估值与投资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18/0.22/0.25美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3.8/3.4倍 [3] - 给予2025年4.8-5.2倍PE估值 对应合理区间8.13-8.81港元 市值347-375亿港元 较当前存在25%-35%溢价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