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麟(00417)

搜索文档
国内金饰再拾涨势,强势重回千元关
快讯· 2025-05-06 10:41
| HOWTAISENG | 周大生足金999 | 998 元/克 | | --- | --- | --- | | િ 第新首站 | 菜百首饰足金999饰品 | 985 元/克 | | HH 附近里 | 潮宏基足金(首饰摆件) | 1026 元/克 | | 151 甜瑞朗 | 谢瑞麟足金饰品 | 1026 元/克 | | ਤੋਂ ਦੇ ਛੇ | 金至尊足等999 | 1026 元/克 | | 周六福 | 周六福足金999 | 998 元/克 | @ JIN10. COM 0.CO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国内金饰再拾涨势,强势重回千元关 金十数据5月6日讯,金十图示: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大涨,今日黄金饰品价格对比显示,多 家价格上涨28元/克至1026元/克,少数维持在千元下方,周六福足金999报998元/克。 ...
国内金饰价格继续回落,部分跌破千元关口
快讯· 2025-05-01 12:35
国内金饰价格动态 - 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下跌,部分品牌价格跌破1000元/克关口 [1] - 老庙足金饰品价格单日跌幅达21元/克至995元/克,成为跌幅最大品牌 [1] - 菜百首饰足金999饰品价格下跌10元/克至998元/克,逼近千元临界点 [1] 主要品牌实时金价 - 周大生足金999报价1009元/克,与谢瑞麟、金至尊同价位 [3] - 潮宏基和周六福足金产品价格最高达1022元/克,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品牌间价差最高达27元/克(995元/克 vs 1022元/克),显示定价策略分化 [1][3] 价格波动特征 - 单日跌幅区间为10-21元/克,反映市场短期抛压加剧 [1] - 头部品牌集体跌破1009元/克,仅两家品牌维持在1020元/克以上 [3] - 当前最低报价995元/克(老庙)创近期新低,较最高价品牌低2.7% [1][3]
国内黄金珠宝品牌首饰金价下跌
快讯· 2025-04-30 10:46
国内黄金珠宝品牌首饰金价下跌 金十数据4月30日讯,金十图示: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下跌,今日黄金饰品价格对比显示,多 家价格下跌6元/克至1022元/克。 | 間大芝 | 周大生足金999 | 1022 元/克 | | --- | --- | --- | | | 菜百首饰足金999饰品 | 1008 元/克 | | | 潮宏基足金(首饰摆件) | 1022 元/克 | | TSL 謝瑞朗 | 谢瑞麟足金饰品 | 1022 元/克 | | ਤੇ ਦੇ ਛੋ | 金至尊足令999 | 1022 元/克 | | 周六福 | 周六福足金999 | 1028 元/克 | @ JIN10.COM G.CO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
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首饰金价较昨日保持稳定
快讯· 2025-04-25 11:41
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首饰金价较昨日保持稳定 金十数据4月25日讯,金十图示: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保持稳定,今日黄金饰品价格对比显 示,多家价格均稳定在1040元/克以下。 | | 周大生足金999 | 1038 元/克 | | --- | --- | --- | | | 潮宏基足金(首饰摆件) | 1038 元/克 | | TSL 謝瑞麟 | 谢瑞麟足金饰品 | 1038 元/克 | | 我去前 | 金至尊足金999 | 1038 元/克 | @ JIN10.COM 金十数据 |一个交易工具 ...
谢瑞麟(0041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04 17:3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864,392,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46,534,000港元有所下降[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96,936,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69,996,000港元有所下降[1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1,257,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8,078,000港元有所减少[1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39,937,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3,687,000港元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期亏损为43,784,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8,294,000港元有所减少[2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6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23.4港仙有所减少[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23,355,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7,638,000港元有所改善[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20,429,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5,932,000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錄得港幣4380萬元虧損[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9,937,000港元,本期間虧損为43,784,000港元[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3,687,000港元,本期間虧損为58,294,000港元[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80,90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3%[8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费用为38,68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176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8%[99] - 公司录得亏损港币438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5820万元[156]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85,574,000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1,743,145,000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207,115,000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536,030,000港元[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21,604,000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127,666,000港元有所减少[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32,533,000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552,962,000港元有所减少[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89,071,000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574,704,000港元有所减少[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32,533,000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33,255,000港元,非控股权益为-722,000港元[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23,355,000港元,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20,429,000港元[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本期亏损为43,790,000港元,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23,320,000港元[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本期亏损为58,189,000港元,本期其他全面亏损为57,622,000港元[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15,811,000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5,932,000港元[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包括已抵押定期存款)為港幣3.99億元,計息銀行貸款總額為港幣9.83億元,其中港幣5.69億元被分類為流動負債[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港币1,000,400,000元[1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港币398,800,000元[17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净债务状况约为港币601.6百万元,净负债比率为113.0%[17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按公平價值披露之負債總額為982,785,000港幣,全部屬於第三層級[14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按公平價值披露之負債總額為1,060,209,000港幣,全部屬於第三層級[1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內,無按公平價值計量之財務資產及財務負債於第一層級及第二層級之間調動,及轉入或轉出第三層級[147] - 管理層評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抵押定期存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包含在預付款、其他應收款及其他資產之財務資產和包含在其他應付款及應計費用之財務負債之公平價值與其賬面值相若[148] - 本集团的财务负债黄金贷款和计息银行贷款的账面值分别为港币17,635,000元和港币982,785,000元,公平价值与账面值相同[135] - 本集团的财务负债黄金贷款的公平价值在2024年9月30日和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17,635,000元和港币16,185,000元,均属于第二层级[139][142] 业务运营与市场策略 - 公司优化内部流程并加强营运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8] - 公司違反部分銀行借貸及銀行融資借貸的若干財務契諾,但財務報告期結束前已獲得銀行豁免[57] - 公司持續進行業務模式轉型(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及重組門市網絡以提升銷售[57] - 公司透過監測市場需求,積極管理庫存至最佳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過剩,同時防止短缺[57] - 公司已實施多項成本控制策略,如透過人員重新配置、大幅裁減員工人數等方式精簡組織職能[57]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其对银行融资借贷及银行借款财务契诺的遵守情况,并将在有需要时积极与银行磋商豁免,以避免银行要求立即偿还任何未偿还银行借款[59]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将拥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履行自2024年9月30日起不少于十二个月期间到期的财务义务和承诺[59] - 公司计划在相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应用,预计不会对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66] - 公司业务分为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零售业务、批發业务、电子商貿业务和其他业务[67] - 零售业务包括珠宝产品直接零售销售和零售管理服务收入[67] - 批發业务包括珠宝产品批发销售,包括加盟商[67] - 电子商貿业务包括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珠宝产品[67] - 其他业务包括其他[67] - 分部表现评估基于经调整的除税前盈利/(亏损),未分配支出、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亏损)与租赁无关的财务费用不包括在内[69] - 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及可收回税项,由集团统一管理[69] - 分部负债不包括黄金贷款、计息银行贷款、应付税项、递延税项负债及雇员福利义务,由集团统一管理[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864,392,000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收入为607,270,000港元,批發業務收入为116,621,000港元,電子商貿業務收入为135,994,000港元,其他業務收入为4,507,000港元[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46,534,000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收入为935,714,000港元,批發業務收入为242,705,000港元,電子商貿業務收入为165,560,000港元,其他業務收入为2,555,000港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及澳门的收入为236,790,000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548,193,000港元,来自其他国家的收入为79,409,000港元[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及澳门的收入为407,508,000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870,559,000港元,来自其他国家的收入为68,467,000港元[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珠寶首飾的收入为817,905,000港元,服務收入为46,487,000港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珠寶首飾的收入为1,306,254,000港元,服務收入为40,280,000港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46,534,000港元,其中零售业务收入为935,714,000港元,批发业务收入为242,705,000港元,电子商贸业务收入为165,560,000港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555,000港元[83] - 公司实施多项成本控制措施,包括集中人力资源、大幅削减员工成本及将总部职能由香港迁往中国内地,销售及分销费用以及行政费用大幅减少约38.3%或港币1.886亿元[156] - 公司关闭多家亏损及表现较逊的零售店,大幅降低宝石首饰库存,以改善盈利能力及流动性[156] - 香港零售市场因本地居民出境旅游趋势持续而停滞或恶化,公司关闭数家表现较逊的零售店以节省成本[160] - 公司投资于新设计及视觉陈列以加强产品组合,提升顾客体验和商机[160] - 香港及澳门政府推出文化及娱乐活动吸引内地游客,提高免税额度至人民币12000元,预计将促进消费[161] - 中国内地零售市场低迷,公司自营及加盟店销售额大幅下跌,主要受天然钻石珠宝需求下滑及金价飙升影响[164] - 公司精简自营店网络及组织结构,重新设计24K金库存管理流程以降低风险[164] - 公司在中国内地经营390家分店,其中约85%为加盟店,计划继续拓展加盟网络并关闭表现较逊的自营店[167]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表现强劲,销售额及盈利能力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复苏及品牌影响力[168]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销售营业额及盈利能力对比去年同期呈理想增长[171] - 马来西亚两家新装修的旗舰店分别于2024年4月及10月重开[171] - 批發業務增速放緩,天然鑽石需求下降導致銷售額下跌[173] - 公司计划从零售为重点转型为更加平衡的零售及批發模式[173] - 电子商貿業務營業額下降,因市场低迷及库存组合调整[175] - 公司加强与中国内地多个热门电商平台的合作[175] - 公司计划扩大中国内地的特许经营网络,包括自营店及加盟店的组合[177] - 公司致力于优化产品设计及工艺,以及优化库存组合和零售店网络[177]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經營業務產生之現金流量淨額為港幣6082.9萬元,同比增長12%[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投資活動所用之現金流量淨額為港幣821.1萬元,同比減少56%[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融資活動所用之現金流量淨額為港幣1.29563億元,同比減少16%[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港幣1.10146億元,同比減少
谢瑞麟(0041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14 20: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864,3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46,534千港元[2][4] - 本期经营亏损为1,2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078千港元[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3,7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8,189千港元[2][4] - 每股基本亏损为17.6港仙,2023年同期为23.4港仙[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533,25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53,725千港元[2] - 本公司拥有人每股应占权益为2.14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22港元[2] - 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23,3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57,638千港元[5]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20,4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932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录得亏损438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9亿港元,计息银行贷款总额为9.83亿港元,其中5.69亿港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864,39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6,534千港元下降35.8%[19][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9,93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687千港元有所收窄[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期亏损43,78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294千港元有所收窄[19]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香港及澳门收入236,7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7,508千港元下降41.9%;中国内地收入548,19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70,559千港元下降37.0%;其他国家收入79,40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8,467千港元增长16.0%[20] - 2024年上半年销货成本为580,9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97,276千港元下降35.3%[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8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607千港元下降16.5%[19][2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79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249,182,030股计算,2023年为按亏损58,189,000港元及相同股数计算[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减值后为72,5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7,447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个月内账龄金额为57,16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3,807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36436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37981000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若干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融资约606962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15284000港元减少[30] - 本期营业额为8644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6500000港元减少约35.8%[31] - 毛利率由2023年的34.9%降至本期的34.4%[31] - 本期销售及分销费用和行政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8.3%,即188600000港元[32]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8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8200000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偿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10.00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764亿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988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741亿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净债务状况约为6.01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6.023亿港元[42] - 2024年9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113.0%,2024年3月31日为108.9%[4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共聘用约1325名雇员,2023年9月30日为2240名[44]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未于财务报表中拨备,2024年3月31日也无[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珠宝首饰销售额为8.17905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6254亿港元下降;2024年服务收入为4648.7万港元,较2023年的4028万港元上升;2024年营业额为8.64392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6534亿港元下降[16]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本期销售营业额及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理想增长[37] - 本期批发业务增速放缓,因天然钻石需求大幅下降致销售额下跌[38] - 集团电子商务业务因市场低迷和库存组合调整,营业额下降,毛利率受24K金产品销售组合增加和宝石首饰产品清理影响[39]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集团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集团流动或非流动负债分类无影响,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集团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5] 业务模式与经营策略 - 集团采取业务模式转型、管理库存、成本控制、与银行磋商等措施缓解流动性压力及改善财务状况[10][11] - 集团按业务性质划分有零售、批发、电子商贸和其他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7] - 集团按可呈报分部盈利/(亏损)评估分部表现,计算经调整的除税前盈利/(亏损)[18] - 集团将转型为更平衡的零售及批发模式,以支持特许经营网络扩张[38] - 集团将继续扩大中国内地特许经营网络,预期未来数年销售业绩和整体盈利能力改善[40] 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5] - 公司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9月30日也无[44] - 本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8] 持续经营基础 - 集团董事认为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是适当的[11] 公司分店情况 - 集团在中国内地经营390家分店,约85%为加盟店[36] 资产状况 - 于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85,574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743,145千港元[6] - 于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207,115千港元,资产净值为532,533千港元[6][7]
谢瑞麟(0041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3 16: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26.55亿港元,2020年为29.14亿港元[5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74亿港元,2023年为7100万港元,2022年为盈利1600万港元[51] - 2024年每股亏损1.50港元,2022年每股亏损0.29港元,2022年每股盈利0.06港元[52] - 2024年每股股息为零,2022年派息比率为32%[5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净资产为2.22港元,2023年为3.59港元,2022年为4.21港元[52] - 2024年权益总额为5.53亿港元,2022年为10.48亿港元[53] - 2024年借贷为10.76亿港元,2023年为11.74亿港元[5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0亿港元,2023年为3.48亿港元[53] - 2024年净负债比率为109%,2023年为51%,2022年为17%[5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约为26.55亿港元,同比增长2.5%[108][111] - 本年度毛利率降至29.6%,2022/23年度为35.1%[108][111] - 本年度公司产生约7500万港元的额外重组费用[109][112] - 计入约1.39亿港元非现金项目后,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742亿港元,2022/23年度亏损7140万港元[113][114]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50.2港仙,2022/23年度为28.7港仙[113][1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10.76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1.736亿港元[148][15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74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145亿港元[149][1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净债务状况约为6.02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4.591亿港元[157][16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108.9%,2023年3月31日为51.4%[157][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内地自营店销售业绩微升,加盟店营业额下滑[123][126] - 公司中国内地加盟店网络业务扩张放缓致营业额下跌,因天然钻石需求大幅下降[138][142] - 公司中国内地电子商贸业务营业额同比温和下跌,香港地区电子商贸业务营业额轻微增长[140][144] - 公司马来西亚零售业务营业额本年度录得温和增幅,因当地24K金珠宝产品需求增加[131][135]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优先发展24K金珠宝首饰业务,以缓解天然钻石等首饰销售下降风险[96][99] - 公司将业务策略从自营店向加盟店转型,扩大销售网络[96][99] - 公司承诺提升核心竞争力,投入数码技术发展[96][99] - 公司将审慎拓展内地加盟网络并优化资本投资[130]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业务在本年度受负面冲击,采取措施稳定财务状况并取得进展[96][99] - 本年度公司关闭了香港5间销售表现较逊的分店[117][120] - “个人游”计划扩展至另外8个中国内地城市,预计香港和澳门市场销售表现将逐步改善[122][125] - 公司目前在内地运营391家门店,约77%为加盟店[129] - 公司在中国内地经营391家分店,约77%为加盟店[1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约为1891人,2023年3月31日为2360人[159] - 公司本年度资金主要用于优化24K金产品库存组合及资本开支[150][15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员约1891名,2023年3月31日为2360名[163] 公司人员变动 - 公司前执行董事等职位人员于2024年5月退休[102]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严格遵守健康和工作标准,保障员工和顾客福祉[101][103]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记录在ESG报告中[101][103] 公司致谢与承诺 - 公司感谢各方支持,承诺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和长期增长[102] 公司年报相关 - 公司向股东提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及综合财务报表[94][97] 商业环境 - 2023年多数经济体呈正增长,但商业环境复杂多变,珠宝零售业面临诸多挑战[95][98] 公司股份信息 - 股份股数为2.49亿股[5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创办人谢瑞麟现年87岁,于珠宝业界拥有逾52年经验[165][166] - 主席及行政总裁邱安仪现年53岁,在美及港管理经验超逾31年,2002年加入集团,2006年成执行董事[172][1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裕光现年72岁,2010年加入集团,餐饮企业管理经验超逾39年[180][181][1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治伟现年57岁,2013年加入集团[185] - 周先生在审计及并购咨询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于2013年加入集团[186][190] - 陈伟康现年56岁,于2023年加入集团,在销售运营等方面拥有逾20年多元化管理经验[187][191][192] - 谢达峰现年56岁,1994年加入集团,2000 - 2008年任集团主席,2011年9月重返集团[194][195]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旗舰店铺年度优质服务零售商(金奖)[197]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钟表及珠宝类别年度优质服务零售商奖[197]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连锁店年度卓越服务零售商奖[197]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服务人才奖[198]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杰出旗舰服务品牌[198] - 公司获2023年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卓越服务之星[198] - 公司获港铁公司2023年全面服务保证制度钟表、珠宝、眼镜及礼品类别优质服务计划最高奖项[199]
谢瑞麟(0041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6:5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度末,Tse Sui Luen Jewellery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營業額为2,654,627港元,较上年增长2.45%[1] - 2024年度公司经营亏损256,929港元,较上年同期22,198港元盈利转为亏损[3] - 每股基本亏损由28.7港仙增至150.2港仙[3]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由71,435港元增至374,198港元[3] - 公司擁有人每股應佔權益由3.59港元降至2.22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全面虧損總額为340,502港元,较上年度149,597港元增加[4] - 公司资产净值为552,962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553,725港元[6] - 公司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将资产减值至可收回金额,为可能产生的进一步负债做准备[12] - 本集团的應收賬款在2024年为77,447港币千元,较2023年的78,575港币千元略有下降[39] - 本报告期末,應收賬款中1个月内的金额为73,807港币千元,超过3个月的金额为2,391港币千元[4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未償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港币1,076,400,000元[66]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港币474,100,000元[68] - 本年度通过内部资源和借贷取得的资金主要用于优化24K金产品的库存组合和资本支出等方面[69]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的净债务状况约为港币602,300,000元,淨负债比率为108.9%[7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營業額在2024年达到2,654,627港币千元,较2023年增长[22] - 公司按业务性质划分为四个经营分部,包括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电子商贸业务和其他业务[22] - 公司管理层根据各分部的业绩进行监督,以作出资源分配和评估决策[24] - 公司计算经调整后的除税前盈利/亏损的方式与整体财务报表一致[25] - 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和可收回税项,由公司统一管理[25] - 分部之间的销售和转让根据第三方售价进行[26] - 2024年度电子商贸业务分部營業額总计为2,654,627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28] - 2024年度香港及澳门地区对外客户收入为821,390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30] - 2024年度非流动资产中,中国内地占比最高,为162,675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31] - 2024年度利息收入为8,671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34] - 2024年度除税前虧損中,銷貨成本为1,832,367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35] - 2024年度所得稅費用中,即期香港以外地区税额为16,167港币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37] - 本集团力求严格管控未收回的應收賬款以降低信贷风险,逾期賬款由高级管理层定期审阅,應收賬款一般均为免息[40] - 本集团的毛利率在2024年下降至29.6%,较2023年的35.1%有所减少[45] - 本集团在2024年产生约75,000,000港币的额外重组费用,以应对毛利下跌的负面影响[46] - 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为374,200,000港币,较2022/23年度的71,400,000港币有显著增加[47] - 香港及澳门市场的零售业务在2024年初出现改善,但随后受到本地消费北移和旅客消费习惯转变的影响[48] - 本集团采取了多项成本控制措施,包括降低人力成本和重整店铺网络,以应对零售业务的困境[50] - 本集团在中國內地市场持续调整销售策略,力求提升24K金珠宝产品的销售,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53] - 本集团目前在中國內地经营391家分店,其中约77%为加盟店,将继续优化自营店与加盟店的组合[54] - 本集团批发业务受天然钻石需求下降影响,导致营业额下跌[60] - 本集团零售业务在整体營商环境复苏缓慢下,致力于扩大加盟店网络[61] - 本年度中国内地电子商贸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香港地区电子商贸业务略有增长[62] - 本集团致力于拓展多元化的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63] - 未来展望:本集团将继续聚焦核心优势,扩大零售店网络,优化产品组合和盈利能力[64] - 本集团将继续把成本控制措施作为首要任务,维持充足的现金流以满足经营需要[65]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认为,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适当的[11] - 公司首次采用了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公司财务报表没有影响[14]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
谢瑞麟(0041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2 17:26
财务报告公布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6][7] - 中期财务报告于2023年11月22日获董事会批准[84] 年度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营业额为13.46534亿港元,2022年为12.48184亿港元[8] - 2023年销售成本为8.76538亿港元,2022年为8.02364亿港元[8] - 2023年毛利为4.69996亿港元,2022年为4.4582亿港元[8] - 2023年经营亏损80.78万港元,2022年经营盈利408.85万港元[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536.87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盈利125.6万港元[8] - 2023年本期亏损582.94万港元,2022年本期盈利17.92万港元[8]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3.4港仙,2022年为盈利0.8港仙[8]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亏损5763.8万港元,2022年为1.48398亿港元[9] - 2023年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15932亿港元,2022年为1.46606亿港元[9] 半年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58,1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盈利1,919千港元由盈转亏[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115,8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6,383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21%[13] - 2023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37千港元,较2022年的 - 122,955千港元由负转正[1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53,687千港元,较2022年盈利12,560千港元由盈转亏[14] - 2023年1 - 9月已收利息为5,5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07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已抵押定期存款减少26,0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62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购买物业、机器及设备项目支出52,1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121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新增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所得款项64,6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4,795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74,1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4,209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22,8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955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8,2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507千港元[15] - 2023年1 - 9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9,8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369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13.4653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48184亿港元增长7.88%[39][40][42][43][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5368.7万港元,本期亏损5829.4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除税前盈利1256万港元,本期盈利179.2万港元[39][4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珠宝首饰收益为13.06254亿港元,服务收入为4028万港元[42][43][44] - 按地区划分,2023年上半年香港及澳门营业额为4.07508亿港元,中国内地为8.70559亿港元,其他国家为6846.7万港元[40][43][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5217.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12.1万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处置账面净值343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处置亏损167.5万港元,2022年同期处置净值17.5万港元,亏损8万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零售业务业绩亏损2566万港元,批发业务盈利4049.8万港元,电子商贸业务盈利433.3万港元,其他业务亏损355.6万港元[39] - 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业绩亏损1320.6万港元,批发业务盈利5841.5万港元,电子商贸业务盈利995.7万港元,其他业务亏损212.7万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支出为2789.6万港元,财务费用(除租赁负债利息)为4140.6万港元;2022年同期未分配支出为1665.9万港元,财务费用为2382万港元[39][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897,2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3,715千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5,6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325千港元,其中银行贷款等利息2023年为38,225千港元,2022年为18,159千港元[49]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6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8千港元[5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宣派[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8,18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1,919,000港元[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从关联公司购货7487.9万港元,2022年为1.41376亿港元;销售予关联公司6452万港元,2022年为1.30493亿港元[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456.1万港元,2022年为450.9万港元;雇用后福利为1.8万港元,2022年为2.3万港元[74] - 集团本期营业额为134.65亿港元,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4.82亿港元增加7.9%[85]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820万港元,而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盈利190万港元[85]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3.4港仙,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每股盈利0.8港仙[85] 财务指标期间对比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4,04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97,098千港元增长5.42%[1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34,05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47,120千港元下降4.82%[1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42,53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259,588千港元增长6.58%[1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91,51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87,532千港元下降18.02%[10]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38,02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91,166千港元下降7.69%[11]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777,53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93,464千港元下降12.97%[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存货总值为1,529,877千港元,3月31日为1,469,770千港元[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91,838千港元,3月31日为78,575千港元[54]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91,838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8,575千港元[57]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1.5%,账面总值为103,730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为11,89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3.1%,账面总值为90,458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为11,883千港元[59] - 2023年9月30日预付款、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总值为109,876千港元,减值后为104,09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总值为110,585千港元,减值后为104,805千港元[60] - 公司对一笔其他应收款7,037,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7,046,000港元)确认减值为5,780,000港元[60]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412,354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28,537千港元[61]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总值为223,432千港元,分类为非流动负债后为221,49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总值为259,636千港元,分类为非流动负债后为257,679千港元[6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已签约但未作拨备的资本承担为3188.6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797.6万港元[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1164058000港元,3月31日为1173577000港元[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公平价值计量分类中,级别3为1164058000港元,3月31日为1173577000港元[76][77] 会计准则相关信息 - 公司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本,预计影响年度综合财报会计政策披露[24] - 公司实施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26] - 公司于2022年4月1日实施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与租赁相关临时差异的修订[28] - 公司需于2023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披露第二支柱所得税风险相关资料,但截至2024年3月31日或之前的中期期间无需披露[3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部分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2]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2] 业务线介绍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电子商贸业务和其他业务[33] - 零售业务包括珠宝产品零售销售及提供零售管理服务的收入[34] - 批发业务包括向客户(含加盟商)批发珠宝产品[35] - 电子商贸业务包括在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销售珠宝产品[36] 业务线业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零售业务营业额为9.35714亿港元,批发业务为2.42705亿港元,电子商贸业务为1.6556亿港元,其他业务为25.55万港元[39][43] - 2023年上半年零售业务业绩亏损2566万港元,批发业务盈利4049.8万港元,电子商贸业务盈利433.3万港元,其他业务亏损355.6万港元[39] - 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业绩亏损1320.6万港元,批发业务盈利5841.5万港元,电子商贸业务盈利995.7万港元,其他业务亏损212.7万港元[40] - 2023年香港和澳门零售业务营业额显著上升且有同店销售增长[93] - 受国际经济和中国房地产行业影响,中国内地消费者消费更保守,公司内地自营店营业额略增且有同店销售增长[96]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营业额增长令人鼓舞,当地对纯金产品有需求[99] - 批发业务受国内消费者谨慎消费影响,扩张加盟店网络受阻[101] - 电子商务业务营业额稍有下降,但预计仍将是总销售额的重要组成部分[103] 业务运营动态 - 2023年7月在香港新开两家TSL | 谢瑞麟分店,同时关闭一家沙田港铁站分店[94] - 2023年4月在深圳开设首间DUO by TSL分店,目标客群为情侣[98] - TSL TOSI和TSL | 谢瑞麟推出的国潮系列和GEN系列时尚金饰在国内受好评[98] - 2023年8月为马来西亚尊贵顾客举办独家现场音乐会以加强品牌影响力[99] - 公司将在合适时机拓展马来西亚的店铺网络[100] 资本开支与负债情况 - 资本开支为52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50万港元[106] - 总计息负债从11.736亿港元降至11.641亿港元,净借贷从4.591亿港元增至6.2亿港元[107] - 净负债比率从51.4%升至
谢瑞麟(0041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2 12:01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營業額为1,346,534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部份为58,200,000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900,000元[2] - 本公司擁有人每股基本盈利为23.4港仙,较去年同期0.8港仙[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珠宝首饰销售收入为1,306,254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9%[2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盈利为4,607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57.2%[2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以外地区的应税盈利为6,077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5.4%[29]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58,189,000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920.6%[30]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为103,730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长14.3%[3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账款为412,354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长25.5%[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分部營業額为1,346,534港币千元[23] - 公司外来客户營业额中,中国内地为最大贡献者[24] - 公司按业务性质划分为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电子商贸业务和其他业务[19] 业务发展情况 - 香港及澳門零售业务在取消防疫旅游限制后,營业額有显著增长[44] - 中国内地自营店營业额略有增加,并录得同店销售增长[47]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營业额增长令人鼓舞,计划拓展店舖网络[50] - 公司批发业务受消费者谨慎购物影响,未来将与更多商业伙伴合作促进发展[51] - 公司电子商贸业务營业额稍有下降,但将继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52] - 公司不断升级官方网店,提供线上个性化体验,计划完善电子商贸业务经营模式[53]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总计息负债减少至港幣1,164,100,000元,主要用于提升库存及资本开支等方面[5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净负债比率上升至79.7%,较之前的51.4%有所增加[57] - 公司的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为港币544,000,000元,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为单位[58] - 公司在本期间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为交易单位,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造成财务影响,但影响维持较轻微[59] 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共聘用约2,240名员工,较之前的2,360名有所减少[61] - 公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薪金、津贴及酌情花红,员工待遇按工作表现及市场水平确定[62]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之企业治理守则,除了C.2.1条文外,一直应用企业治理守则原则及遵守全部条文[64] - 公司的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邱安仪女士担任,董事会认为管理层架构有效地运作[65]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公司未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及中期報告,並與管理層討論有關審核、風險管理、內部監控以及財務報告事宜[66] - 核數師進行的協定程序仅用于协助審核委員會審閱公司的中期业绩,不构成受委托进行核证[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