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科学(00439)

搜索文档
光启科学:刘未文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9-10 18:2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刘若鹏博士、栾琳博士及季春霖博士辞任执行董事 自2025年9月10日起生效 原因为投入更多时间发展其他业务 [1] - 现任行政总裁刘未文博士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自2025年9月10日起生效 [1] - 林鸽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自2025年9月10日起生效 [1]
光启科学(00439)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9-10 18:17
(股份代號: 439)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光 啟 科 學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董事會」)成 員 載 列 如 下。 執行董事 張洋洋博士 (主席) 劉未文博士 (行政總裁) 林鴿先生 KUANGCHI SCIENCE LIMITED 光啟科學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黃繼傑博士 蔡永冠先生 吳志力博士 董事會設立3個委員會。下表提供各董事會成員在該等委員會中所擔任的職位。 | | 委員會 | 審核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 --- | --- | --- | --- | --- | | 董 事 | | | | | | 張洋洋博士 | | | C | M | | 劉未文博士 | | | | | | 林鴿先生 | | | | | | 李釗浩先生 | | | | | | 黃繼傑博士 | | M | M | C | | 蔡永冠先生 | | C | | | | 吳志力博士 | | M | M | M | 附註: C 有關董事委員會的主席 M 有關董事委員會的成員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十日 非執行董事 李釗浩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
光启科学(00439) - 执行董事变更及未能符合上市规则第13.92条
2025-09-10 18:1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KUANGCHI SCIENCE LIMITED 未能符合上市規則第13.92條 執行董事辭任 光啟科學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劉若鵬博士、欒琳博士及 季春霖博士已辭任執行董事,以投入更多時間發展彼等之其他業務,自二零二五年九月 十日起生效。 光啟科學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439) 執行董事變更 及 兩位執行董事之履歷詳情如下: 劉未文博士 劉博士,38歲,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五日獲委任為本公司行政總裁。劉博士於二零一五 年加入本集團並曾擔任管理層職位,包括於二零二零年一月至二零二二年十一月擔任深 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光啟空間」)(為本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監, 以及於二零一五年八月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擔任光啟空間項目管理部項目管理高級管理 人員。劉博士於二零一三年於美國特拉華大學取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以及於二零 零七年於中國 ...
光启科学股东将股票存入渣打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3.2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4 08:31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9月3日将股票存入渣打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达3.21亿港元 占公司总股本29.00% [1]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光启科学(00439)股东将股票存入渣打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3.2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4 08:29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将股票存入渣打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达3.21亿港元[1] - 存入股份占比公司总股本29.00%[1]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1]
光启科学(0043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2:1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99,999,999.9港元[1] - 已发行普通股(不包括库存股份)上月底和本月底均为615,692,886股[2] 期权情况 - 上月底结存股份期权1,746,000个,本月失效30,000个,月底结存1,716,000个[3] - 本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光启科学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9 19:24
财务表现 - 收入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溢利0.3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9:22
财务表现 - 收入3365.6万港元 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溢利0.3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HK):中期实现纯利182.1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19: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3365.6万港元 同比增加5.1% [1] - 同期毛利890.6万港元 同比增加18.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2.1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522.6万港元 [1] - 基本每股盈利0.30港仙 [1]
光启科学(0043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8:5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1%至3365.6万港元[4] - 期内溢利转亏为盈至182.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22.6万港元[4] - 公司销售收入为3370万港元,同比增长5.1%[52] - 公司净利润为18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亏损520万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亏损5,226千港元转为2025年盈利1,821千港元[3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8.1%至890.6万港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4年的4,887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3,152千港元,减少35.5%[33]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7,568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158千港元,降幅为97.9%[35] 其他收益和财务收入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下降69.1%至379.1万港元[4]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增长39.7%至718.6万港元[4]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4年的12,247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3,791千港元,降幅为69.1%,主要因出售投资物业收益减少[32]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公允值计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3.26亿港元[9] - 按公允值计其他全面收益金融资产减少13.5%至19.6亿港元[10]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为19.598亿港元[23]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为548.4万港元[23] - 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2.70053亿港元下降至19.65304亿港元[23]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价值从22.64752亿港元降至19.5982亿港元,降幅13.5%[23]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价值从530.1万港元小幅增长至548.4万港元[23] - 上市证券投资从2024年末的2,264,75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1,959,820千港元,下降13.5%[41]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账面价值从530万港元增至548万港元[45] - 公司持有光启技术44,693,660股普通股,占比2.07%,账面值1,959.8百万港元,占总资产66.5%[70] - 光启技术股份账面值从2,264.8百万港元下降至1,959.8百万港元,减少305.0百万港元(13.5%)[70]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销售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收入从250.6万港元降至0港元[28] - 销售穿戴式智能头盔收入从25.6万港元增长至87.4万港元,增幅241%[28] - 销售金属构件类产品收入从2926.6万港元增长至3278.2万港元,增幅12%[28] - 总收入从3202.8万港元增长至3365.6万港元,增幅5%[28] 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和香港两个地区[29]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32,02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33,656千港元,增幅为5.1%[30] 资产和投资活动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65,95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91,554千港元,增长3.8%[3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448,855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71,183千港元,增长5.0%[40] - 2023年出售11,589,200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人民币202,625,000元,平均售价17.48元/股[69] - 2023年光启技术出售事项确认公允值收益5,933,000港元[69] - 2021年出售15,245,891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人民币385,718,000元,平均售价25.30元/股[68] - 2021年光启技术出售事项确认公允值收益57,527,000港元[68] - 公司收取光启技术股息人民币10,414,000元(相当于11,275,000港元)[69] 现金流和银行存款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下降47.2%至7776.4万港元[10]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为7780万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6950万港元[58] 债务和借贷状况 - 银行借贷总额增长15.4%至1.11亿港元[11] - 银行借贷总额增长至1.109亿港元,较期初增加22.6%[48] - 短期银行借贷从2120万港元增至2601万港元,增长22.7%[48] - 公司银行借贷为1.109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2040万港元[60]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110.9百万港元,其中26.0百万港元(23.4%)一年内偿还,84.9百万港元(76.6%)一年后偿还,利率3.20%至6.90%[61] 应收款项和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6466万港元下降至3702万港元,降幅42.8%[42]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1663万港元,较期初增长28.2%[42][43] - 0-9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从4046万港元降至2189万港元,降幅45.9%[42] - 181-365天账龄应收款从1343万港元降至219万港元,降幅83.7%[42] - 向第三方提供的贷款236.8万港元已全额计提减值[46] 应付款项和其他负债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至4296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6.6%[4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账面值为4296.3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611万港元[50] 公司权益和资本结构 - 公司权益总额下降8.7%至24.9亿港元[11] - 公司股东资金总额为24.91亿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2.364亿港元[59] - 公司资产总额为29.45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546亿港元[5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按净债务除以总资本计算为1.30%[60] 抵押和资产担保 - 公司资产抵押包括65.9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和463.9百万港元在建工程作为银行借贷抵押[63] - 银行存款870,000港元作为建设工程及服务合约抵押[63] 诉讼及法律事项 - 已付其他按金新增1.1876亿港元,涉及法院执行划扣的诉讼保证金[43][44] - 公司因二审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作出最终裁决[75] - 法院执行划扣附属公司款项连同应计利息约人民币1.083亿元(108.3百万元)[75] - 公司未对已付其他按金作出拨备,因法律顾问认为上诉结果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文[77]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标准守则的规定[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信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惯例[82]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人力资源和股息政策 - 公司雇员人数为131名,较2024年末减少48名[56] - 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