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山企业(00616)
icon
搜索文档
高山企业(00616)附属出售1510万股Pacific Legend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9:27
智通财经APP讯,高山企业(00616)发布公告,永达恒(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及 2025年8月20日在公开市场进行的一连串交易中出售合共1510万股Pacific Legend股份(占已发行Pacific Legend股份总数约3.68%),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80万港元(未计及开支)。 ...
高山企业(00616) - 须予披露交易 - 出售上市证券
2025-08-20 19:17
股份出售 - 2025年8月出售1510万股Pacific Legend股份,占比3.68%,收款480万港元,均价0.318港元[2][4][10] - 出售前持股3140万股,占比7.65%;出售后持股1630万股,占比3.97%[4] - 出售事项构成须予披露交易,需遵守规定[3][9] 业绩数据 - Pacific Legend 2024年收入327131000港元,2023年250566000港元[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9654000港元,2023年亏损35843000港元[6] - 2024年期内溢利9654000港元,2023年亏损35912000港元[6] - 2024年末资产净值61109000港元,2023年末38641000港元[6] 利润情况 - 出售预计确认利润约321.9万港元,总收购成本约158.1万港元[8] 公司信息 - Pacific Legend主营家具及家居配饰业务,于联交所GEM上市[5][1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从事物业等业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7][10][11]
罗世鸿减持高山企业2530万股 每股作价0.07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16:11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8月14日,罗世鸿减持高山企业(00616)2530万股,每股作价0.071港元,总金 额为179.63万港元。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7359.78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7.25%。 ...
罗世鸿减持高山企业(00616)2530万股 每股作价0.07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08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8月14日,罗世鸿减持高山企业(00616)2530万股,每股 作价0.071港元,总金额为179.63万港元。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7359.78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 7.25%。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与成都富润天府投资有限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四川日报· 2025-08-18 06:20
债权转让公告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与成都富润天府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转让主债权及担保合同等全部权益 [1] - 转让协议编号为中长资(川)合字【2025】332号,涉及附件《公告资产清单》所列债务人及担保人 [1] - 成都富润天府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受让方,要求债务人及担保人立即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或担保责任 [1] - 公告通知各相关方债权资产转让事宜,并明确受让方权益 [1]
高山企业(00616) - 延迟寄发通函 - 可能主要交易 - 可能出售上市证券
2025-08-15 16:3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可能出售上市证券[1][2] 时间安排 - 原预期通函于2025年8月15日或之前寄发[2] - 通函寄发日期延迟至2025年8月25日或之前[2]
高山企业(0061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月报表
2025-08-01 10:19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高山企業有限公司 (「本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616 | 說明 不適用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4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4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高山企业(00616)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1 16: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44,857,000港元,2024年为30,693,000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14,164,000港元或约46.1%[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6,834,000港元,2024年为27,173,000港元[11]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70,973,000港元,2024年为205,319,000港元[11]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357,778,000港元,2024年为218,804,000港元[11]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7,521,000港元,2024年盈利为5,655,000港元[11]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365,299,000港元,2024年为213,149,000港元[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81港元,2024年经重列为2.42港元[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79港元,2024年经重列为2.49港元[11] - 2025财年公司股东应占集团综合亏损约3.65亿港元,2024财年约为2.13亿港元[21][26]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和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分别约为3.58亿港元和752.1万港元,2024财年分别约为2.19亿港元和盈利565.5万港元[21][26] - 2025财年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4485.7万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约1416.4万港元或约46.1% [22][27] - 2025财年毛利率约为59.8%,2024财年约为88.5% [22][27] - 2025财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81港元,2024财年经重列后均为2.42港元[23][27] - 2025财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物业总租金收入约为3235.4万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约12.5% [4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新加坡拥有0个(2024年:1个)住宅单位,账面价值为0(2024年:约7384.3万港元),该年度物业租金收入约79.6万港元(2024年:约132.8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0.1%[45][5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国香港拥有物业总账面价值约10.579亿港元(2024年:约11.766亿港元),该年度物业租金收入及物业管理费收入分别约为3155.8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15.1%)及81.6万港元(2024年:分别约2742.3万港元及1.2万港元)[50] - 本财政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约为3235.4万港元(2024年:约2875.1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2.5%[4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证券及其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为2042.7万港元(2024年:亏损439.1万港元),无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公平值收益(2024年:收益约20.4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约为2053万港元(2024年:约460万港元),上市证券投资股息收入约为3.7万港元(2024年:约137.3万港元)[53][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利息收入约132.9万港元,较2024年的193万港元减少约31.1%[63][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分部亏损约7.2万港元,2024年为盈利约19万港元[63][65]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4485.7万港元,较2024年3069.3万港元增加46%[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683.4万港元,较2024年2717.3万港元减少1%[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59.8%,较2024年88.5%下降29%[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37097.3万港元,较2024年20531.9万港元增加81%[8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2683.4万港元,较2024年约2717.3万港元减少约1.2%或约33.9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59.8%(2024年:约88.5%)[92]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3.70973亿港元,2024年约2.05319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375.2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4298万港元[9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约3.57778亿港元(2024年:约2.18804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约752.1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565.5万港元)[95][101]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税项抵免约1319.5万港元(2024年:税项开支1348.5万港元)[96][10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4868万港元,较2024年5848.3万港元减少17%[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9255.5万港元,较2024年5507.4万港元增加68%[8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9255.5万港元,较2024年约5507.4万港元增加约3748.1万港元或约68.1%[9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38名雇员,2024年为40名;2025年员工成本约3205万港元,2024年约4021.8万港元[156][1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勿地臣街项目地盘总面积约为2857平方呎,总建筑面积约为42854平方呎,2024年2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2][36] - 琼林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7326平方米,2024年5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3][37] - 坚尼地城项目合并地盘面积约为7122平方呎,预计2025年最后季度完工[38][4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权益证券投资金额约为4153.1万港元(2024年:约4712.4万港元),投资组合含8只(2024年:8只)证券,本财政年度净购入证券投资公平值约575.3万港元,证券投资市值净减少约756.5万港元[54][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百福控股有限公司3312.6万股,持股约2.10%,投资成本3819.5万港元,公平值亏损662.5万港元,公平值2650.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55%[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太平洋传奇集团有限公司1427万股,持股约5.21%,投资成本150.4万港元,公平值收益38万港元,公平值188.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4%[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新沣集团有限公司717万股,持股约0.24%,投资成本649.4万港元,股息收入3.5万港元,公平值亏损7.2万港元,公平值566.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12%[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冠中地产有限公司624万股,持股约2.68%,投资成本166.6万港元,公平值收益89.2万港元,公平值255.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5%[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永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24.3万股,持股约3.03%,投资成本753.2万港元,公平值亏损191.1万港元,公平值381.3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8%[60]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减值亏损拨回约5.5万港元,2024年为47.3万港元[63][6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未偿还本金约2957.8万港元,2024年约为3102.3万港元[63][65][72][7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信贷风险集中金额约2957.8万港元,约55%(2024年约55%)的余额由估值1859.5万港元(2024年1774.5万港元)的物业作抵押[72][75] - 2025年3月31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1342.1万港元,2024年为1405.2万港元[73] - 2025年3月31日,最大借款人和前五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3%(2024年约31%)和约94%(2024年约93%)[73] - 2025财年,公司固定利率应收贷款年利率为0%(含一次性前期费用)至8%,2024年为0%至14%[7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拨备约102.2万港元,2024年约为107.7万港元[74] - 2025年3月31日,除信用受损的应收贷款外,无逾期应收贷款[74] - 2025年3月31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1342.1万港元,2024年为1405.2万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最大借款人本身及连同其他四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3%(2024年约31%)及约94%(2024年约93%)[76] - 2025年定息应收贷款利率介乎0厘(含一次性预付费用相当于三年贷款期贷款金额9%)至8厘,2024年为0厘至14厘[76]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拨备约为102.2万港元,2024年约为107.7万港元[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将发展物业、证券投资、贷款融资等现有业务,开拓其他机会,为股东提供回报[157][161] - 集团对香港物业及证券市场前景审慎乐观,认为长期将持续增长[158][161] - 公司将在挑战期寻找合适投资及撤资机会,补充物业投资组合[159][16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月23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235,000,000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69.5%,净收益41,877,000港元[126][128] - 2024年1月23日公司与佳豪修订2023年可换股票据,兑换价从3.70港元调至0.18港元,兑换股份数从56,486,486股调至1,161,111,111股[127][129] - 2024年5月31日集团转让有限合伙权益,代价370万美元(约28,971,000港元),7月完成交易[131] - 2024年5月31日公司出让有限合伙企业权益,代价370万美元(约2897.1万港元),7月完成出售[135] - 2024年6月28日公司拟出售香港庄士敦道物业,代价3600万港元,9月完成出售[132][136] - 2024年7月24日公司拟出售新加坡雅茂园物业,售价1200万新加坡元(约7221.6万港元),10月完成出售[133][137]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拟供股,以每股0.092港元向合资格股东发行最多6.76亿股,较收市价折让约8%,筹资约6220万港元[139][14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700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约142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39][144] - 供股将增加股份数超50%,须获独立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投票批准[140][145] - 供股股东特别大会于2024年12月19日举行,章程于2025年1月8日寄发[141][145] - 2025年2月3日公司宣布供股结果及兑换价调整,将可换股票据兑换价由0.18港元减至0.14港元[141][145] - 缴足股款供股股份于2025年2月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141][145] - 2025年2月26日公司宣布更改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3月31日起生效[143][1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严重违反适用法规影响业务运营的情况[153] -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商品价格浮动、能源成本上升等增加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150][155] - 气候变化对集团业务构成实体风险,影响环境、资产和供应链管理[151][155] - 公司董事长兼CEO赖罗球64岁,有超20年纺织业经验[166] - 公司副董事长雷玉珠67岁,有超30年纺织业经验,2003年任执行董事,20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高山企业(0061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22: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公司股东应占集团综合亏损约3.65亿港元,2024财年约2.13亿港元[4][6]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约3.58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752.1万港元;2024财年分别为约2.19亿港元和约565.5万港元盈利[4][6]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4485.7万港元,较2024财年约3069.3万港元增加约1416.4万港元或约46.1%[7][13] - 2025财年毛利率约59.8%,2024财年约88.5%[7][13] - 2025财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81港元,2024财年经重列均为2.42港元[8][13] - 2025财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物业租金总收入约3235.4万港元,较2024财年约2875.1万港元增加约12.5%[24] - 2025财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约为3235.4万港元(2024年:约2875.1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12.5%[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上市证券股息收入约为3.7万港元(2024年:约137.3万港元)[34][35] - 2025财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证券及其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为2042.7万港元(2024年:亏损439.1万港元),无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公平值收益(2024年:收益约20.4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约为2053万港元(2024年:约460万港元)[34][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利息收入约132.9万港元,较2024年约193万港元减少约31.1%[43][45]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减值亏损拨回约5.5万港元,2024年为47.3万港元[43][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分部亏损约7.2万港元,2024年分部盈利约19万港元[43][45]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44,857,000港元,较2024年增加46% [62][63][6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6,834,000港元,较2024年减少1%,毛利率降至59.8%(2024年:88.5%)[62][64][69]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为48,680,000港元,较2024年减少17% [62][66]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92,555,000港元,较2024年增加68% [62]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70,973,000港元,较2024年增加81% [62][65]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金融资产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公平值变动净亏损为20,427,000港元,2024年为4,391,000港元 [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约为3.71亿港元,上一财年约为2.05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约为375.2万港元,上一财年盈利约为4298万港元[70]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行政开支较上一财年约5848.3万港元减少约16.8%至约4868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的行政开支较上一财年约135.8万港元增加约283.6万港元至约419.4万港元[70] - 本财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约为9255.5万港元,较2024年约5507.4万港元增加约3748.1万港元或约68.1%,其中可换股票据之实际利息支出约为2052.5万港元(2024年:约1794.1万港元)[7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录得综合亏损约为3.58亿港元(2024年:亏损约为2.19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的综合亏损约为752.1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为565.5万港元)[72][77]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4.4857亿港元,2024年为3.0693亿港元[164] - 2025年毛利为2.6834亿港元,2024年为2.7173亿港元[164]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3.70973亿港元,2024年为2.05319亿港元[164] - 2025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3.57778亿港元,2024年为2.18804亿港元[164] - 2025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752.1万港元,2024年盈利为565.5万港元[165]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3.65299亿港元,2024年为2.13149亿港元[165] - 2025年其他全面收入为799.2万港元,2024年为42.9万港元[165]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本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3.57307亿港元,2024年为2.1272亿港元[165]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0.81港元,2024年为2.42港元[166]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为107.483亿港元,2024年为133.3908亿港元,减少约19.4%[168] - 2025年流动资产为376.72亿港元,2024年为407.4899亿港元,减少约7.6%[168] - 2025年流动负债为165.8211亿港元,2024年为127.726亿港元,增加约29.8%[169] - 2025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10.8989亿港元,2024年为279.7639亿港元,减少约24.6%[169] - 2025年非流动负债为36.9034亿港元,2024年为108.4351亿港元,减少约66.0%[169] - 2025年营业收入为4.4857亿港元,2024年为3.0693亿港元,增加约46.1%[181] - 2025年物业销售收入为1.0358亿港元,2024年为0[181] - 2025年租金收入为3.2354亿港元,2024年为2.8751亿港元,增加约12.5%[181] - 2025年物业管理收入为816万港元,2024年为12万港元,增加约6700%[181] - 2025年贷款融资利息收入为1329万港元,2024年为1930万港元,减少约31.1%[1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外来分类营业额为44,857千港元,较2024年的30,693千港元增长46.14%[188][19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70,973千港元,较2024年的205,319千港元增加80.68%[188][190] - 2025年物业投资外来分类营业额为33,170千港元,2024年为28,763千港元,增长15.32%[188][190] - 2025年物业发展外来分类营业额为10,358千港元,2024年为0千港元[188][190] - 2025年证券及其他投资分类亏损为20,530千港元,2024年为4,600千港元,亏损增加346.30%[188][190] - 2025年贷款融资外来分类营业额为1,329千港元,较2024年的1,930千港元下降31.03%[188][190] - 2025年其他收入为9,717千港元,2024年为8,101千港元,增长19.95%[188][190][194] - 2025年融资成本为92,555千港元,2024年为55,074千港元,增长68.06%[188][190][194] - 2025年税项(抵免)开支为 - 13,195千港元,2024年为13,485千港元,变动 - 197.87%[1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核心业务为物业发展和物业投资,物业发展有勿地臣街、琼林街等多个项目[10][15][16] - 2025财年,公司净购入证券投资公平值约为575.3万港元,证券投资市值金额净减少约为756.5万港元[36][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百福控股等重大证券投资,总计投资成本5790.5万港元,公平值4153.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86%[40]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物业总账面价值约10.58亿港元,2024年约11.77亿港元[25] - 2025财年香港物业租金收入约3155.8万港元,较2024年约2742.3万港元增加约15.1%;管理费收入约81.6万港元,2024年约1.2万港元[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新加坡拥有零个(2024年:一个)住宅单位,账面价值为零(2024年:约7384.3万港元),物业租金收入约79.6万港元(2024年:约132.8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40.1%[26][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海外上市的权益证券投资金额约为4153.1万港元(2024年:约4712.4万港元),投资组合包括八只(2024年:八只)权益证券[36][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约为18.92亿港元(2024年:约20.67亿港元),由公司物业作抵押,物业总账面净值分别约为10.58亿港元(投资物业)、18.47亿港元(持作发展待售物业)及17.13亿港元(持作销售物业)(2024年:分别约为12.11亿港元、10.66亿港元及25.21亿港元)[8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约18.92亿港元以物业作抵押,2024年约20.67亿港元;抵押物业账面总净值2025年分别为投资物业约10.58亿港元、持作出售发展物业约18.47亿港元、持作出售物业约17.13亿港元,2024年分别约12.11亿港元、10.66亿港元、25.21亿港元[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对证券及其他投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将维持多元化投资组合并密切监控投资组合表现[42] - 集团将继续发展现有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发展、投资等,开拓其他潜在机会和项目[132][137] - 尽管宏观环境有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集团对香港物业和证券市场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认为长期会增长[133][137] - 公司在挑战时期会寻找合适投资和撤资机会,补充物业组合[134][137] - 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将社会和环境因素融入业务运营[135][13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财年末期股息,2024年亦无[9][14] - 2024年1月23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2.35亿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18港元,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69.5%;配售所得净额4187.7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借贷和作营运资金,4月17日完成[98][100] - 2024年1月23日公司与佳豪修订2023年可换股票据条款,本金2.09亿港元的兑换价由每股3.70港元调至0.18港元,兑换股份数目由5648.65万股调至11.61亿股;4月17日完成配售新股及条款修订[99][101] - 2024年5月31日集团出让有限合伙公司权益,代价370万美元(约2897.1万港元),7月完成出售[102][104] - 2024年6月28日集团出售香港物业,代价3600万港元,9月完成出售[103] - 2024年9月公司完成出售香港物业,代价为3600万港元[105] -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出售新加坡物业,售价为1200万新加坡元(约7221.6万港元)[106][107][111]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宣布拟向合资格股东发行最多676,296,232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约622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109][112] - 供股将增加股份数目超过50%,须于股东特别大会上以投票表决方式取得独立股东的批准[110][112] - 2025年2月3日公司宣布供股结果及兑换价调整,将2023年可换股票据之兑换价由每股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