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玖康疗(00648)

搜索文档
京玖康疗(006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19 22: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69.9万港元,2020年为961.7万港元,同比下降82.33%[2]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9万港元,2020年为522.5万港元,同比下降84.88%[2] - 2021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471.7万港元,2020年为5247万港元,同比下降52.9%[2]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2471.7万港元,2020年为5247万港元,同比下降52.9%[2]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8.1港仙,2020年为15.6港仙,同比下降48.08%[2] - 2021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2.5534亿港元,2020年为1.83548亿港元,同比上升39.12%[3] - 2021年公司负债净额为3.24933亿港元,2020年为3.16303亿港元,同比上升2.73%[3]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绌为3173.5万港元,2020年为2910.75万港元,同比上升9.03%[3]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70万港元,2020年为960万港元[2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80万港元,毛利率46.5%;2020年毛利为520万港元,毛利率54.3%[30] - 2021年公司综合亏损247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2630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5250万港元和5080万港元[31]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910万港元,负债总额为3.249亿港元;2020年分别为2730万港元和3.163亿港元[32] - 2021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0万港元,流动资金比率为0.06倍;2020年分别为110万港元和0.08倍[32]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85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43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540万港元,现金流入净额为260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1000万港元、流入30万港元、730万港元和流出240万港元[32] - 2021年公司借款总额为2.72亿港元,包括借款2.171亿港元及应付债券5490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2.537亿港元、2.016亿港元和5200万港元[33] - 2021年公司汇兑收益净额为840.9万港元,银行结余利息收入为1万港元,其他为31.5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0、0和181.8万港元,另有COVID - 19相关政府补贴39.2万港元[23] - 2021年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为166.5万港元,应付贸易账款为0;2020年分别为15.7万港元和334.4万港元[25] - 2021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港币2630万元[5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2.553亿元[5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净额为港币3.249亿元[5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港币370万元[52] - 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港币1.404亿元[52] 公司融资与债务相关情况 - 2022年7月22日,公司获融资提供者提供800万港元贷款融资[8] - 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批准与债权人订立的债务偿还计划[7] - 2023年4月,公司一名债权人针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涉及1617.5304万港元连同未付利息及有关成本的申索[28] - 公司推行债务偿还计划进行债务重组,已争取到金额不少于75%及数目不少于50%的债权人不可撤回支持[36] 会计准则应用影响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生效,部分于待定日期、2024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2021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生效[13]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或影响集团重要会计政策披露[15]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预计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 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中分销医疗设备及产品收益为1699千港元,2020年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收益为9617千港元[17] - 客户合约收益按货物或服务种类、地域市场、收入确认时间分拆,2021年和2020年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1699千港元和9617千港元[17] - 客户合约收益于货品控制权转移至客户时确认,初步购买时交易价格确认为合约负债[17] - 分销医疗设备及产品以及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期限为一年或以下,未履行合约交易价格未披露[18] - 集团可呈报及经营分部按交付或提供的货品或服务类型进行资源分配及业绩评估[19] - 年内集团开展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项下的分销医疗设备及产品业务,有一个可呈报分部[19] - 2021年公司开始医疗设备及产品分销业务,2022年进展良好,对2023年及以后发展有信心[37] 公司股份及股本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6,036,828股,已发行股本为港币3,030,660,000元,与2020年相同[34] - 2017年11月27日起公司股份暂停买卖,复牌需满足多项条件,截至业绩公告日仍未复牌[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股本集资活动[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40] 公司治理与审核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仅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仅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业绩公告日已符合规定[4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业绩[42] - 核数师不对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46] - 已清盘附属公司会计账簿和记录审核范围受限[47] - 期初结余、比较数字及相关披露审核范围受限[50]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编制不遵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遗漏披露[51] 公司其他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8人[39] - 附属公司清盘收益为港币790万元[48] - 集团存在与持续经营有关的重大不确定因素[52]
京玖康疗(006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19 22:4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收益为9,617,000港元,2019年为40,157,000港元,同比下降约76.05%[2] - 2020年毛利为5,225,000港元,2019年为23,291,000港元,同比下降约77.57%[2] - 2020年除税前亏损为52,470,000港元,2019年为79,217,000港元,同比收窄约33.76%[2] - 2020年年内亏损为52,470,000港元,2019年为79,132,000港元,同比收窄约33.74%[2]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5.6港仙,2019年为23.6港仙,同比收窄约33.9%[3]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为8,275,000港元,2019年为16,462,000港元,同比下降约49.73%[4] - 2020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83,548,000港元,2019年为172,920,000港元,同比增加约6.14%[4] - 2020年负债净额为316,303,000港元,2019年为263,833,000港元,同比增加约19.89%[4] - 2020年集团收益为960万港元,2019年为4.02亿港元[18,19,27] - 2020年集团毛利为520万港元,毛利率为54.3%;2019年毛利为2330万港元,毛利率为58.0%[28] - 2020年集团综合亏损为525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5080万港元;2019年分别为7910万港元和7700万港元[29] - 2020年末集团资产总值2730万港元(2019年:4170万港元),负债总额3.163亿港元(2019年:2.638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110万港元(2019年:340万港元),流动资金比率0.08(2019年:0.14)[30] - 2020年度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000万港元(2019年:161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30万港元(2019年:9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730万港元(2019年:710万港元),现金流出净额240万港元(2019年:810万港元)[31] - 2020年末集团借款总额2.537亿港元(2019年:2.273亿港元),包括借款2.016亿港元(2019年:2.071亿港元)及应付债券5200万港元(2019年:2020万港元)[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港币5080万元[51] - 于2020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1.835亿元[51] - 于2020年12月31日,集团的负债净额为港币3.163亿元[51] - 于2020年12月31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港币1.185亿元[51] - 于2020年12月31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港币110万元[51] 集团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中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收益为9,617千港元,2019年为35,196千港元[16] - 2020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中提供妇产科服务收益为0千港元,2019年为4,961千港元[16] - 2020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总收益为9,617千港元,2019年为40,157千港元[16] - 2020年香港地域市场收益为9,617千港元,2019年为40,157千港元[16] - 2020年收入确认时间为时间点的收益为9,617千港元,2019年为45,157千港元[16] - 2020年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收入为961.7万港元,2019年为3519.6万港元;2020年提供妇产科服务收入为0,2019年为496.1万港元[19] - 2021年公司开展医疗设备及产品分销业务,2022年进展良好,对2023年及以后发展有信心[36] 集团财务费用及资产折旧变化 - 2020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开支为1477.8万港元,2019年为1345.8万港元;2020年应付债券利息开支为330.6万港元,2019年为328.5万港元[20] - 2020年物业及设备折旧为45.3万港元,2019年为142.6万港元;2020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1.9万港元,2019年为558.9万港元[21] 集团应收应付账款变化 - 2020年应收账款为15.7万港元,2019年为87.1万港元;2020年应付账款为334.4万港元,2019年为567.6万港元[22] 集团借款及应付债券情况 - 2020年借款为2.0163亿港元,2019年为2.07052亿港元,贷款利率2020年为2% - 8.5%,2019年为2% - 12%[23] - 2020年应付债券为5203.4万港元,2019年为2022.7万港元,债券利率2020年和2019年均为5% - 6.5%,实际利率2020年和2019年均为6% - 9%[24] 集团融资及清盘相关情况 - 2022年7月22日,公司获融资提供者提供8,000,000港元贷款融资[7] - 2021年3月公司附属公司提交清盘呈请,7月被清盘;2023年4月一名债权人针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涉及未偿还债项1617.5304万港元及相关利息和成本[26] 集团债务重组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批准债务偿还计划[6] - 公司推行债务偿还计划进行债务重组,已争取到金额不少于75%及数目不少于50%的债权人不可撤回支持[35] 集团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提述概念框架之修订及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除特定情况外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9] - 本年度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10] - 集团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集团股份及集资情况 - 2020年末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26,036,828股,已发行股本30.3066亿港元,与2019年持平[33]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7日起暂停买卖,待达成联交所施加的复牌条件[34] - 2020年度公司无股本集资活动[37] - 2020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39] 集团雇员情况 - 2020年末集团雇员总数为5人[38] 集团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核数师不对集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45] - 已出售及已清盘附属公司会计账簿和记录审核范围受限,无法确定相关收入、开支、资产、负债等是否准确记录入账[46][47] - 期初结余、比较数字及相关披露审核范围受限,未能获取充足审核凭证[49]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根据不完整账目及记录编制,无法确认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披露规定[50] 集团持续经营情况 - 集团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52] 集团收入确认及合约情况 - 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以及提供妇产科服务收益于货品控制权转移至客户时确认[16] - 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以及提供妇产科服务期限为一年或以下,分配至未履行合约的交易价格未披露[17]
京玖康疗(006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19 22: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收益为40,157,000港元,2018年为58,229,000港元[2] - 2019年年内亏损79,132,000港元,2018年为64,655,000港元[2] - 2019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76,984,000港元,2018年为66,078,000港元[3] - 2019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3.6港仙,2018年为20.3港仙[3] - 2019年非流动资产为16,462,000港元,2018年为112,519,000港元[4] - 2019年流动资产为25,249,000港元,2018年为78,658,000港元[4] - 2019年流动负债为198,169,000港元,2018年为184,725,000港元[4] - 2019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72,920,000港元,2018年为106,067,000港元[4] - 2019年负债净额为263,833,000港元,2018年为93,892,000港元[5] - 2019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收益40,157千港元,2018年为58,229千港元[19][22][23] - 2019年集团除税前亏损79,217千港元,2018年为64,772千港元[22][23] - 2019年银行结馀利息收入217千港元,2018年为2千港元;股息收入717千港元,2018年为0[24] - 2019年融资成本17,104千港元,2018年为20,093千港元[24] - 两个年度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19年为85千港元,2018年为117千港元[25] - 2019年折旧总额7,015千港元,2018年为2,619千港元[26]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76,984千港元,2018年为66,078千港元[26] - 2019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871千港元,2018年为3,364千港元[27] - 2019年借款207,052千港元,2018年为198,117千港元,利率介乎2%至12%[28] - 2019年应付债券20,227千港元,2018年为19,345千港元,利率介乎5%至6.5%,实际利率介乎6%至9%[29] - 2019年末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6,036,828股,已发行股本为30.3066亿港元,与2018年持平[37] - 2019年集团收益为4020万港元,2018年为5820万港元[32] - 2019年集团毛利为2330万港元,毛利率为58.0%;2018年毛利为3090万港元,毛利率为53.0%[33] - 2019年集团综合亏损为791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7700万港元;2018年分别为6470万港元和6610万港元[34] - 2019年末集团资产总值为4170万港元,负债总额为2.638亿港元;2018年分别为1.911亿港元和9390万港元[35] - 2019年末集团借款总额为2.273亿港元,包括借款2.071亿港元及应付债券2020万港元;2018年分别为2.175亿港元、1.981亿港元和1930万港元[3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7700万港元[56] - 于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为1.729亿港元及2.638亿港元[56] - 于2019年12月31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1.29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40万港元[56] 融资相关情况 - 2022年7月22日公司获8,000,000港元贷款融资[8] - 2023年4月,公司一名债权人针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涉及未偿还债项1617.5304万港元连利息及成本[31] - 公司已向债权人争取金额不少于75%及数目不少于50%的对债务偿还计划的不可撤回支持[39]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1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11] - 集团对先前被识别为租赁的合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先前未被识别为包含租赁的合约不应用此准则[12] - 集团追溯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累计影响于2019年1月1日确认[13] - 集团对先前分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选择不就租期于首次应用日期起12个月内结束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14] - 集团有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间从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不等[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经修订,以“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取代“重要会计政策”[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后说明实体如何将“重大性四步程序”应用于会计政策披露[17]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要会计政策披露[17] 业务线发展情况 - 2021年公司开始医疗设备及产品分销业务,2022年进展良好[40] 企业管治与审核情况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现有非执行董事均无指定任期除外[4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业绩[47] - 核数师不对集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51] - 核数师因已出售及已清盘附属公司会计账簿和记录审核范围受限,未能获得充足适当审核凭证[52] - 核数师因期初结余、比较数字及相关披露审核范围受限,未能获取充足适当审核凭证[54] - 核数师因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不完整账目及记录编制,无法执行切实可行审计程序量化所需调整程度[55] 年报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尽快寄发予股东,并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58] 集团雇员情况 - 2019年末集团雇员总数为62人[43]
京玖康疗(006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19 22: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益为58,229千港元,2017年为120,522千港元[2] - 2018年公司毛利为30,857千港元,2017年为46,714千港元[2] - 2018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4,772千港元,2017年为222,235千港元[2] - 2018年公司年内亏损为64,655千港元,2017年为243,299千港元[2] - 2018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67,843千港元,2017年为229,135千港元[3] - 2018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12,519千港元,2017年为200,147千港元[4] - 2018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06,067千港元,2017年为130,377千港元[4] - 2018年公司负债净额为93,892千港元,2017年为28,475千港元[5] - 2018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078千港元,2017年为228,594千港元[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6607.8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1.06067亿港元,负债净额9389.2万港元[8]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总收益为58,229千港元,2017年为120,522千港元[22] - 2018年除税前亏损为 - 64,772千港元,2017年为 - 242,789千港元[26][27] - 2018年总负债为285,069千港元,2017年为128,368千港元[26][27]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887.4万港元,2017年为1054.1万港元[28]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2009.3万港元,2017年为3283.1万港元[28]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开支)为11.7万港元,2017年为 - 51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9]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6607.8万港元,2017年为20804万港元[31] - 2018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为336.4万港元,2017年为193.6万港元;应付贸易账款2018年为857万港元,2017年为496万港元[33] - 2018年借款为19811.7万港元,2017年为27336.4万港元,贷款本金总额2018年为19629万港元,2017年为26985.5万港元,利率均介乎2%至12%[33] - 2018年应付债券为1934.5万港元,2017年为1911.2万港元,债券本金总额均为2000万港元,利率介乎5%至6.5%,实际利率介乎6%至9%[34] - 2018年集团收益为5820万港元,2017年为12050万港元[38] - 2018年集团毛利为3090万港元,毛利率为53.0%,2017年毛利为4670万港元,毛利率为38.8%[39] - 2018年集团综合亏损为647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6610万港元,2017年分别为24330万港元和22860万港元[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6610万港元[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061亿港元,负债净额为9390万港元[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1.23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1140万港元[63] 公司股份及股本情况 - 2017年11月27日起公司股份暂停买卖,复牌需满足多项条件[45] - 自2017年11月27日起暂停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买卖[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6,036,828股,已发行股本为港币3,030,660,000元,与2017年相同[4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股本集资活动[4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51] 公司债务及重组情况 - 2022年7月22日,公司与融资提供者达成协议,获800万港元贷款融资[9] - 公司推行债务偿还计划进行债务重组,已争取到金额不少于75%及数目不少于50%的债权人不可撤回支持[46]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及相关诠释[12][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约于2021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3]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诠释委员会)-诠释第23号所得税处理的不确定性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具有负补偿的提前还款特性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于待定日期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之长期权益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业务之定义于收购日期为2020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首个年度期间开始当日或之后的业务合并及资产收购生效[12][14]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付款将分配至本金及利息部分,并由公司呈列为融资/经营现金流量[18]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要会计政策披露[20]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中,销售眼镜产品及提供眼睛护理服务收益为51,104千港元,2017年为42,225千港元;提供妇产科服务收益2018年为7,125千港元,2017年为9,898千港元;制药、医学化验及提供研发服务收益2017年为68,399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22] - 2018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分部业绩为250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为1,623千港元,总计1,873千港元;2017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为 - 60,140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为 - 72,066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中的运动及健康业务为 - 20,554千港元,总计 - 152,760千港元[26][27] - 2018年可呈报分部资产中,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为130,985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为23,049千港元,总计154,034千港元;2017年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为128,654千港元,资产管理业务为115,549千港元,总计244,203千港元[26][27] - 公司有两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25] - 2021年公司开始医疗设备及产品分销业务,2022年进展良好[47][48] 公司其他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60人[5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现有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外[52] - 集团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54] - 核数师不对集团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58] - 公司未能获取充足审核凭证,无法确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出售及已清盘附属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是否准确记录及入账[60] - 公司因会计记录缺乏支持文件和详细说明,未能就2017年12月31日的账目结余及相关交易获取充足审核凭证[61]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不完整账目和记录编制,董事未能确认其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披露规定[62] - 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64]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尽快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65]
京玖康疗(0064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19 22: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公司收益为120,522千港元,较2016年的101,781千港元增长18.41%[2] - 2017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43,299千港元,较2016年的338,631千港元减少28.16%[2] - 2017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229,135千港元,较2016年的412,028千港元减少44.39%[3] - 2017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及终止经营业务每股亏损为70.1港仙,2016年为158.1港仙[4] - 2017年非流动资产为200,147千港元,较2016年的484,434千港元减少58.69%[5] - 2017年流动资产为76,467千港元,较2016年的380,867千港元减少79.92%[5] - 2017年流动负债为241,557千港元,较2016年的353,328千港元减少31.63%[6] - 2017年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130,377千港元,2016年为36,316千港元[6] - 2017年(负债)资产净值为 - 28,475千港元,较2016年的319,879千港元减少108.9%[6]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8594亿港元,于该日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1.30377亿港元和负债净额2847.5万港元[11] - 2017年集团收益为1.205亿港元,2016年为1.018亿港元[55] - 2017年集团毛利为4670万港元,毛利率38.8%;2016年毛利为3530万港元,毛利率34.7% [56] - 2017年集团综合亏损为2.43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2.286亿港元;2016年分别为3.386亿港元和3.114亿港元[57] - 2017年集团借款总额为2.925亿港元,2016年为3.8亿港元,包括借款、可换股证券及应付债券╱票据[60]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港币2.286亿元[84] - 于2017年12月31日,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1.304亿元,负债净额为港币2850万元[84] - 于2017年12月31日,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港币2.00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港币3620万元[84]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为120,522千港元,其中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各细分业务有具体收益金额[34]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终止经营业务无收入[36]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重列),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01,781千港元,各业务有具体收益金额[37]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92,430千港元,各业务有具体收益金额[38] - 集团经营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两个可呈报分部,比较资料已重列[38] - 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分部收益为120,522千港元,2016年为101,253千港元[39][40] - 2017年除税前亏损为242,789千港元,2016年为337,929千港元[39][40] - 2017年总资为311,327千港元,2016年为874,078千港元[39][40] - 2017年总负债为128,368千港元,2016年为554,199千港元[39][40] - 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32,831千港元,2016年为29,445千港元[41] - 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510千港元,2016年为807千港元[41] - 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折旧及摊销总额为6,180千港元,2016年为10,108千港元[42] - 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确认存货成本为73,808千港元,2016年为66,515千港元[42] 公司股份及交易相关情况 - 自2017年11月27日起暂停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买卖[8] - 2017年11月27日起公司股份暂停买卖,原因是收购新锐医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已发行股份的公告存在重大虚假等资料[64]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股本集资活动[68]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70] 公司债务及融资相关情况 - 2022年7月22日,公司与融资提供者达成协议,获提供800万港元的贷款融资[13] - 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批准与债权人订立的债务偿还计划,董事有信心获债权人支持且法院有可能批准[12] - 公司已向债权人争取金额不少于75%及数目不少于50%的对参与债务偿还计划的不可撤销支持[66] - 2017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为193.6万港元,2016年为2510.3万港元;应付贸易账款2017年为496万港元,2016年为1332.1万港元[45] - 2017年借款为2.73364亿港元,2016年为1.83219亿港元,利率介于2%至12% [45] - 2017年应付债券为1911.2万港元,2016年为1.33427亿港元,本金总额2017年为2000万港元,2016年为4900万港元,利率介于5%至6.5%,实际利率介于6%至9% [46]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已追溯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首次应用该准则的累计影响于2017年1月1日确认[17]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时,1.13944亿港元无报价权益投资由可供出售权益投资重新分类至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22]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时,9109.5万港元股本证券上市投资由可供出售权益投资重新分类至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23] - 2017年1月1日,就先前计入预收款项的会员费及其他费用预收客户的款项6080.8万港元已重新分类至合约负债[19] - 2017年1月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工具重新分类后账面价值为1.13944亿港元[21] - 2017年1月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后账面价值为2.15809亿港元[21] - 2017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后账面价值为0[21] - 2016年12月31日,非流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1.13944亿港元,2017年1月1日重列后为0[26] - 2016年12月31日,流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9109.5万港元,2017年1月1日重列后为0[26] - 2016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24714亿港元,2017年1月1日重列后为2.15809亿港元[26] - 2016年12月31日,预收款为 - 6080.8万港元,2017年1月1日重列后为0[26] - 2016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0,2017年1月1日重列后为 - 6080.8万港元[26]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方法计量预期信贷亏损,应收贸易款项使用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其他金融资产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基准评估[24] - 董事会评估应收贸易款项额外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不重大,未导致期初累计亏损调整[24]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6]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诠释生效时间不同,如业务合并及资产收购于2020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首个年度期间开始当日或之后生效[2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及相关诠释,应用后租赁付款现金流量分类将改变[30]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可能导致集团为承租人的融资租赁资产分类出现潜在变动[3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或影响集团重要会计政策披露[32]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预计无重大影响[33] 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情况 - 公司董事认为自2017年1月1日起终止综合入账运动及健康业务子集团之业绩、资产、负债及现金流量乃属适当[10] - 2017年1月1日起公司终止综合入账运动及健康业务子集团业绩、资产等[65][77] 公司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2016 - 2017年出售附属公司股权,包括合景国际100%股权(代价1000万港元)、妙盛有限公司30%股权(代价4100万港元)、锐康11%股权及51.5%权益(后者代价2.07072亿港元)[50][51][52] - 2021年3月公司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附属公司提交清盘呈请,7月被清盘;2023年4月债权人针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涉及未偿还债项1617.5304万港元及利息和成本[53][54] 公司治理及审核相关情况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除现有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外[71] - 集团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2017年遵守规定[74] - 核数师不对集团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76] - 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损益中的终止综合入账亏损约港币2060万元,无法确定是否准确记录及入账[78]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港币7450万元,出售联营公司之收益为港币2560万元,无法确定是否准确记录及入账[81] - 因未获得充足审计凭证,无法确定公司综合财务报表中2017年度收入及开支、资产及负债等是否准确记录及入账[78][81] - 公司若干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已出售、清盘,基本记录不足以满足审核需求,且无具体记录[80] - 因会计记录缺乏支持文件和详细说明,未能获取公司2016年12月31日账目结余及相关交易的审核凭证[82]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不完整账目及记录编制,无法确认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无法量化所需调整程度[83] - 公司存在与持续经营有关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84][85] 公司其他情况 - 2017年公司不建议派息,2016年也无派息[43] - 2017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701港元,2016年为1.580港元[43] - 2017年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6036828亿股,2016年为65.20736569亿股;已发行股本均为30.3066亿港元,2017年因股份合并导致股数变动[47][61] - 2017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55人[69] - 集团继续发展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以改善经营现金流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