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浦兰钧(00666)

搜索文档
瑞浦兰钧(0066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40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度报告中显示收入为13,748,914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度有所下降[4] - 毛利为293,349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度有显著下降[4] - 2023年度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36,020.8百万元,同比增长36.2%[3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13,748.9百万元,同比减少6.1%[35] - 2023年度公司共销售19.48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17.3%[35] - 公司在2023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继续保持动力电池市场及储能电池市场的双聚焦策略[10] 全球市场趋势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1406.1万辆,同比增长33.4%[17] - 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稳居全球最大市场地位,2023年销售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19] -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21]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5GWh,同比增长53%[24] 产品技术优势 - 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的质量能量密度达到180-200Wh/kg,三元锂电池电芯的质量能量密度达到245-255Wh/kg[36] - 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的体积能量密度可高达450Wh/L,三元电池产品的体积能量密度可高达650Wh/L[37] - 公司的快充技术实现10-15分钟快充,研发产品可实现9-12分钟快充[38] - 公司的电池循环次数技术能够提升大容量车辆及储能系统的一致性和循环次数,满足8,000-12,000次循环及15-20年寿命需求[39] - 公司通过优化电池正负极材料选型、采用高安全隔膜和高安全电解液体系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41] - 公司研发的问顶技术应用于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42][43] - 公司推出的ET电芯具有高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达到190~21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20~480Wh/L[44] - 公司开发的双子星电池结合了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优点,能量密度超过215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175Wh/kg以上[45] - 公司正在研发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负极和硅碳正极,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46] 公司治理和管理团队 - 曹輝博士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日常管理[98][100] - 吴艳军博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制定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对外合作、融资和投资[99][104] - 黄洁华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负责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100][107] - 胡先生、王先生、項女士、衛先生、俞先生分别担任公司的董事或高管职务[109][114][115][117][119] - 黄斯颖女士、王博士、任博士、Simon Chen博士、瞿恩慈先生分别担任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或高管职务[122][125][129][130][134] 财务情况 - 公司二零二三年收入为13,748,914千元,同比下降6.1%[60] - 动力电池产品收入下降至4,307,114千元,同比下降7.2%[63] - 储能电池产品收入下降至6,984,971千元,同比下降16.9%[63] - 其他业务收入上升至2,456,829千元,同比增长53.1%[63] - 毛利由1,088,288千元下降至293,349千元,同比下降73.0%[67] - 动力电池产品毛利率为-3.1%,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率为4.7%[67] - 其他业务毛利率为4.2%,均较去年同期下降[67] - 其他收益及得益增加至265,555千元,主要由政府补贴和利息收益增加驱动[69] - 二零二三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91.3百万元,同比增长29.1%[72] - 二零二三年金融成本为人民币256.9百万元,同比增长36.0%[75] - 二零二三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6,797.4百万元[86] - 二零二三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692.4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和设备[90]
瑞浦兰钧(006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35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人民币13,748.9百万元,较去年下降6.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人民币293.3百万元,较去年下降73.0%[1] - 本集团年内亏损为人民币1,943.3百万元,较去年增长331.1%[1] - 本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年内亏损为人民币0.68元(2022年:亏损人民币0.20元)[1] - 2023年客户合同收入为137,436.92万元,较2022年的146,462.88万元略有下降[35] - 2023年其他收入中,来自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总额为5,222万元,较2022年的1,490万元有显著增长[3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9,408.63万元,较2022年的4,507.98万元有显著增加[40]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的利息支出为29,214.4万元,较2022年的22,739万元有所增加[40] - 2023年公司实施的优惠税率为13.99亿元,较2022年的4.14亿元有显著增长[44] - 2023年未确认递延税项资产中,税项亏损为25,121.38万元,较2022年的16,365.69万元有显著增加[4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40.9%和83.7%[127] 公司业务 - 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8] -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64] - 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产品[75][76] - 公司的快充技术已实现10-15分钟快充,未来有望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77][78] - 公司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制造过程,提高电池产品的安全可靠性[80] - 公司研发的问顶技术应用于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81][82] - 公司的ET电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性能[83] - 公司研发的“双子星”电池结合了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优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84] - 公司正在研制半固态电池,预计能进一步提高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85] - 公司开发的多功能储能集装箱可用于各种储能场景,具备多项电控功能和高安全性[86][87] -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技术与产品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88][8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获得1,780项专利,其中包括108项发明专利和1,624项外观设计专利[90] - 公司在电池材料、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推出了利用问顶技术的方形电池和半固态方形电池样品[92][93] - 公司已开始开发和生产磷酸锰铁锂电池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低温环境性能[95] - 公司正在研究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以实现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平衡[96][97] 市场趋势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在2023年达到1406.1万辆,同比增长33.4%[55] - 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9.8%[57] -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59]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5GWh,同比增长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