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浦兰钧(00666)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减亏90%,背靠“世界镍王”的瑞浦兰钧打了一场“翻身仗”?
36氪· 2025-08-25 10:3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9%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6%提升至8.5% [1]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至0.65亿元 同比收窄90.4% [1] - 2019-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 [5] - 2022年毛利率7.51% 2023年毛利率2.23% [5] - 2024年整体毛利率4.1% 其中动力电池毛利率2.5% 储能电池毛利率5.4% [5] 业务结构 - 上半年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 同比增长100.2% [8] - 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 同比增长119.3% [8] - 储能电池收入50.82亿元占比53.6% 动力电池收入40.26亿元占比42.4% [8] - 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8] - 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 [9] 产能与扩张 - 2023年底总产能62GWh [7] - 预计2025年产能超过150GWh 2026年产能达到200GWh [7] - 电池产线产能利用率接近100% [9] - 与日本阪和兴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军日本市场 [9] - 持续拓展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9] 公司背景 - 母公司为全球最大镍和不锈钢生产商青山控股集团 [2][3] - 青山集团镍金属储量占全球25%市场份额 [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2019年4月开始批量交付 [1] - 2023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1] 战略调整 - 新总裁冯挺2024年接任后实施"降本增效"战略 [10] - 优化生产线和提高产能利用率 [10] - 聚焦"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深化大客户合作 [10] -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10]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73.5% [11] - 短期负债占比逐年上升 [11] - 与母公司关联交易金额约7.662亿元 [11] - 仍需依赖控股公司资本支持 [11]
“内卷”态势下亏损收窄超九成,瑞浦兰钧凭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1 15:25
商用车动力电池市场增长 - 新能源重卡1-7月累计销量8.22万辆 同比大增191% [1] - 换电重卡电池市占率达18% 同比增长809% [1] - 充电重卡渗透率从不足1%提升至每月20%-30% [2] 瑞浦兰钧业务表现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6.59GWh 新能源重卡电池市占率7.5% [1] - 商用车电池产品出货量占整体出货量80%-90% [1] - 亏损收窄超90% 因电池出货量大幅上升 [1] 技术路径与成本结构 - 充电重卡使用成本优势显著:年行驶10万公里可节省燃料费超10万元 [2] - 电池拆卸设计提升整车15%残值 [2] - 商用车电池容量主流配置400-600度 长途物流倾向换电模式 [2]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优化 - 电芯产品占比超80% 因材料组成较pack简单导致毛利空间易受压缩 [3] - 将通过增加pack出货/优化客户结构/加强成本管控改善毛利率 [3] - 研发模式转型为深度客户需求挖掘 提升研发效率 [3] 市场拓展战略 - 获得超10个新车型项目定点 含上汽大众/雷诺等头部车企 [3] - 计划在机械工程/eVTOL/机器人等新领域扩大市场 [3] - 储能领域电池出货量占比达50% [1]
净利最高增579%!储能6企发布半年报
行家说储能· 2025-08-19 21:37
行业整体表现 - 6家企业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表现不一,部分企业业绩承压但整体韧性向好 [2] - 瑞浦兰钧半年减亏90%,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1倍 [2] - 科陆电子扭亏为盈,储能营收首超智能电网,净利爆增579% [2] - 科力远上半年净利大增187%,独立储能储备项目超10GWh [2] - 南都电源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达18.90亿元、增34.09%,但电力储能营收下降18.46% [2] - 2家PCS企业表现分化,盛弘电气业绩承压,禾望电气营收和净利双增 [3] 盛弘股份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2亿元,同比下降4.79%;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12.91% [4] - 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业务(主要为储能逆变器)营收2.84亿元,毛利率27.79% [4] - 优化创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设计,推出工商业储能旗舰新品Sirius 135K [5] - 看好工商业储能前景,中国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近5年持续上涨,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5521亿kWh [4] 科力远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8.21亿元,同比增长23.21%,储能业务营收1.15亿元,同比增4% [6] - 已储备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省份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超10GWh [6] - 已完成3GWh项目前期准备,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谷山梁1.2GWh等项目 [6] - 预计2025年全年开建和并网储能电站项目不低于4GWh [6] 科陆电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激增579.14% [7] - 储能业务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177.15%,占总营收49.83%,首次超越智能电网业务 [7] - 国内市场聚焦央企与国企,海外市场深耕美洲、欧洲,重点攻坚亚太、中东非市场 [8] - 宜春储能基地年产能10GWh,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设3GWh储能生产基地,2026年投产 [8] 南都电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净利润-2.32亿元 [9] -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18.90亿元,同比增长34.09%;电力储能营收9.47亿元,下降18.46% [9] - 现有锂电电芯产能10GWh,新型电力储能集成产能10GWh [9] - 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9] 瑞浦兰钧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8.29亿元,同比增长177.8% [10] - 期内亏损6270万元,较去年同期6.58亿元下降90.5% [10] - 共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100.2%;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119.3% [10] -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9%增长至8.7% [10] 禾望电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84亿元,同比上升36.39%;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上升56.79% [11] - 提供共交流或共直流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多种规格储能变流器及集成系统 [11]
瑞浦兰钧半年报出炉:减亏超八成,储能电池出货高达18.87GWh
鑫椤储能· 2025-08-18 14: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 [2] - 归母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85.3%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8.7%,增加4.8个百分点 [2] - 毛利额达到8.29亿元,同比增长177.8% [2] - 亏损额从去年同期的4.4亿元收窄至0.65亿元,减亏幅度达90.4% [3] 业务结构 - 储能电池收入50.83亿元,占总营收53.6%,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3] - 锂电池总销售量达32.4GWh,同比增长100.2% [4] - 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119.3% [4] - 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78.5%,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40.9% [4] 市场地位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前五,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 [5] - 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七 [5] -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装机量排名第八 [5] - 新能源商用车装机量排名第六,重卡及换电重卡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二 [5] - 换电重卡电池市占率达18%,同比增长809% [5] 技术创新 - "问顶®"电池技术推出的392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415Wh/L,循环寿命超12000次 [7] - Powtrix™6.26MWh储能系统能量效率超95%,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 [8] - eVTOL专用高镍电芯能量密度达310Wh/kg,系统能量密度270Wh/kg,续航300公里 [8] - 户储电芯循环寿命超6000次,可稳定运行超12年 [8] 全球化布局 - 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建立生产工厂 [9] - 印尼电池制造基地第一期规划产能为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 [9] - 依托母公司青山集团的全球资源优势,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 [9] 未来展望 - 全球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前五 [10] - 产品已通过TÜV莱茵IEC 62619、UL 1973、UL 9540A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10] - 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全面盈利 [10]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7:33
南向资金净流入 - 信达生物(01801)以8.35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达33.64%,收盘价上涨8.82%至95.000港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和友邦保险(01299)分别以4.03亿港元和3.7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比为21.25%和13.36% [1][2] - 理想汽车-W(02015)和石药集团(01093)分别以3.65亿港元和2.5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入比为13.55%和14.56%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盈富基金(02800)以-66.79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达-43.81%,收盘价上涨2.35%至26.080港元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安踏体育(02020)分别以-25.84亿港元和-7.82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比为-36.95%和-50.20% [1][2] - 阿里巴巴-W(09988)和腾讯控股(00700)分别以-2.67亿港元和-2.51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出比为-1.46%和-1.16% [2] 净流入比排名 - 沧港铁路(02169)以66.05%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金额为234.77万港元 [1][2] - 波司登(03998)和郑州银行(06196)分别以49.50%和48.61%净流入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金额为8068.48万港元和6180.19万港元 [1][2] - 平安好医生(01833)和中国太平(00966)分别以38.74%和35.78%净流入比位列第八、第九,净流入金额为1.46亿港元和6906.35万港元 [3] 净流出比排名 - 创维集团(00751)以-52.19%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金额为-1066.71万港元 [1][3] - 安踏体育(02020)和瑞浦兰钧(00666)分别以-50.20%和-44.79%净流出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金额为-7.82亿港元和-3034.20万港元 [1][3] - 盈富基金(02800)和锦欣生殖(01951)分别以-43.81%净流出比位列第六、第七,净流出金额为-66.79亿港元和-1.46亿港元 [3]
【深度】背靠“世界镍王”,连亏六年的瑞浦兰均能绝地求生吗?
新浪财经· 2025-08-15 16: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净亏损0.65亿元,较上年同期4.4亿元亏损收窄超八成[1] - 2024年全年营收177.9亿元,同比增长29.4%,净亏损11.6亿元,较2023年14.7亿元亏损收窄约两成[6] - 2024年是公司连续第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额已达38亿元[6] - 上半年锂电池销量32.4 GWh,同比增长100.2%,其中储能电池18.87 GWh(增长119.3%),动力电池13.53 GWh(增长78.5%)[19]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两大板块,2023年动力电池营收占比41.5%,首次超过储能电池(40.8%)[8]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占比53.6%,动力电池42.4%,战略呈现摇摆之势[9] - 动力电池以电芯出货为主,与头部企业整包(PACK)模式相比售价和毛利较低[18] - 储能业务主要布局家庭储能与大型储能,动力市场侧重商用车赛道[9] 行业竞争格局 - 锂电池行业竞争白热化,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增长33.33%)[3] - 正力新能上半年实现扭亏,预计净利润1.98-2.4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亿元)[3] - 公司2023年起进入中国锂电池厂商前十,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用户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9] -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八,市占率2.21%[9] 战略调整 - 2019年从动储结合转向主攻储能电池,后又重新平衡业务结构[8][9] - 实行"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毛利率低下,2023年毛利率仅4.1%,远低于宁德时代(24.4%)、创新航(15.9%)和正力新能(14.6%)[11] - 2024年10月更换总裁,由冯挺接替曹辉,并完成与兰钧新能源的经营层面合并[12][14] - 新管理层采取"坚决不卷低价"策略,统一价格并整合客户资源和产能[15][16] 运营现状 - 当前订单已排至年底,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90%,7月达100%[19] - 储能电池月度订单量约为产能的2-3倍,销售价格自二季度起持续上涨[17][19] - 计划2026年扩建产能,扩产幅度可能超20%[21]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8.7%(同比+4.8pct),动力及储能电池毛利率8.5%(上年同期2.6%),仍低于宁德时代(25%)[21] 海外布局 - 储能业务70%订单来自欧美、澳洲等高毛利市场,计划提升至90%[20] - 已在德国设立欧洲子公司,美国加州设立子公司,印尼投建锂电池厂(一期年产能8GWh)[20] - 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74.6%至45.6 GWh,占总出口量35.9%[20] - 面临全球贸易壁垒升高风险,特别是美国市场可能因关税政策导致需求断崖式下降[20]
中国企业包揽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前十 海辰储能紧追“宁王”跃居第二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11:54
全球储能电芯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240.21GWh 同比增长106.1% [1] - 北美市场因关税问题抢出货 中国市场因强配取消抢装 需求前置导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1] - 海外市场电芯出货占比近45% 大储电芯出货218.57GWh(同比+110.15%)小储电芯出货21.64GWh(同比+72.38%)[3] 中国企业市场表现 - 全球出货量前十强企业首次全部由中国企业包揽 合计市场份额91.2% [1] - 宁德时代稳居榜首 海辰储能从Q1第四跃升至第二 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比亚迪分列三至五名 [1] - 欣旺达通过绑定头部系统集成商成为新晋前十企业 中创新航同样因绑定策略进入头部阵营 [2]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竞争白热化 涉及竞业限制/商业秘密/技术路线等诉讼纠纷 [2] - 前六家企业市占率显著高于中后位置企业 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2] - 150家企业签署《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反对内卷式竞争 [2] 企业资本运作与全球化 - 欣旺达递交H股上市申请 亿纬锂能6月递交赴港申请 宁德时代已成功登陆港股 [3] - 中国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海外出货排名居前 [3] - 供应链形成"中国基地供应全球为主 海外基地供应区域市场为辅"格局 [3]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大容量电芯呈现300Ah+至1000Ah+的容量竞赛趋势 [5] - 500Ah+电芯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大部分厂商量产时间集中在2026年上半年 [5] - 大电芯能实现降本增效 但当前型号各异难以统一尺寸 [5] 细分市场领先企业 - 大储领域电芯出货以宁德时代和海辰储能为领先 [4] - 小储领域瑞浦兰钧首次登顶 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市占率显著领先 [4]
瑞浦兰钧(00666)2025中期业绩解读:动储双轮驱动增长,盈利拐点显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9: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 [2] - 毛利达8.2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77.8% [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9%提升至8.7%,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率从2.6%升至8.5% [3][4]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0.1%,通过降本增效战略优化费用结构 [3] 产品销售与市场地位 - 锂电池产品总销量达32.4GWh,同比增长100.2% [2] - 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大增119.3%;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78.5% [2]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前五,用户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七,新能源商用车装机量排名第六 [2] - 新能源重卡电池市占率7.5%,换电重卡电池市占率9%,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二 [2] 产能与技术研发 - 产能利用率随销量快速增长不断提升,规模效应显现 [3] - 研发投入3.56亿元人民币,聚焦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产品 [7] - 累计获授专利2977项,其中涉及固态、半固态电池授权专利共9项 [7] -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95-200Wh/kg,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超10000次 [8] - 推进500-600Ah高容量储能电芯研发,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 [8]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10万辆,同比增长28% [7]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690万辆,渗透率达44.3% [7] - 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477GWh,同比增长49% [7]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超250GWh,同比增长约100% [7]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新增容量和能量分别增长约35%和33% [7] 全球化布局与战略合作 - 印尼电池制造基地一期(8GWh)推进中,聚焦动力与储能电池生产 [9] - 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南美布局新工厂,分散地缘风险 [9] - 与国内外头部车企新增十余款插混及增程序主流车型定点 [9] - 储能业务与头部集成商协同,海外市场签订超20GWh采购协议 [9] - 作为青山集团新能源板块核心资产,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供应链支持 [9]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一度上涨至14.1港元,较年内低点8.83港元最大涨幅达60% [5] - 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1423.48万股,持股比例突破1.6% [5]
瑞浦兰钧午后涨超5% 上半年毛利同比增近1.8倍 机构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8-13 14:57
股价表现 - 瑞浦兰钧午后涨超5%,截至发稿涨4.85%,报12.11港元,成交额5900.34万港元 [1] 中期业绩 - 上半年收入约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 [1] - 毛利约8.29亿元,同比增长177.8% [1] - 共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 [1] - 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约119.3% [1] - 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约78.5% [1] 机构观点 - 交银国际预计在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1] - 上调2025-27年毛利率2-4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净亏损收窄至1.3亿元,2026年实现净利润2.8亿元 [1]
交银国际:升瑞浦兰钧(00666)目标价至15.4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4:45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目标价从14.25港元上调8.5%至15.46港元 对应1.1倍2026年市销率 维持买入评级 [1] - 上调2025-27年毛利率2-4个百分点 调整利润预测 [1] - 预计2026年实现净利润2.8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4.9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锂电池产品销量32.4GWh 同比增长100.2% [1] - 锂电池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至8.5% [1] 成本控制 - 研发费用率同比缩减12% [1]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0.1% [1] 运营改善 - 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