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集团(00673)

搜索文档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致本公司非登记股东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7-31 06:18
供股建议 - 公司建议按每持有10股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3][8] 非登记股东通讯 - 建议非登记股东阅览公司通讯网站版本,中、英文分别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3][8] - 无法收取或阅览网站版本可填申请表索印刷本,费用全免[4][8] - 欲以电子方式收取通讯应联系中介机构提供邮箱地址[5][9][13]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于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6][10] - 对非登记股东申请表格有疑问可于规定时间致电该热线[19] 通讯相关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7][10][15] - 申请表格确认收取日后通讯印刷本及所选语言版本[15][16] - 中英文版本合并将寄给索印刷本非登记股东[17][18] 个人资料 - 自愿提供个人资料处理申请,未提供足资料公司可能无法处理[21] - 公司可将个人资料披露或转移给相关方[21] - 个人资料保留时间以履行目的所需为准[21] 申请表格寄回 - 寄回申请表格需剪贴邮寄标签,香港投寄免邮费[22] - 邮寄地址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23]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致本公司登记股东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7-31 06:15
公司通讯 - 建议股东查阅公司通讯网站版本[3][8]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3][8] - 无法接收或查阅网站版本可索取印刷本,费用全免[4][9]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否则只能接收印刷本通讯[5][9] 供股安排 - 按每10股获发3股供股股份基准供股[3][8] 其他事项 - 对通知有查询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6][10]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多种文件[6][10] - 可供行动的公司通讯指要求股东指示行使权利的通讯[7][11] - 本次通讯含认购新股份、供股通函及代表委任表格[3][8] - 通知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3][10]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股东特别大会通告
2025-07-31 06:12
股份发行 - 与认购人A以每股0.1港元发行5亿股新股,总代价5000万港元[5] - 与认购人B以每股0.1港元发行1亿股新股,总代价1000万港元[7] - 与认购人C以每股0.1港元发行1亿股新股,总代价1000万港元[8] 协议签订 - 与包销商订立有条件包销协议[11] - 与配售代理订立有条件配售代理协议及修订契据[11] 股东大会 - 拟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4] - 2025年8月14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3] - 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8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登记处[3] - 委任受委代表文据须于2025年8月18日上午11时前交回登记处[2] 其他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 - 待条件满足,批准授予认购人A清洗豁免[13]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I)根据特别授权认购新股份;(II)建议按於记录日期每持有十(10...
2025-07-31 06:05
供股相关 - 公司拟按每10股获发3股供股股份,发行价每股0.1港元[3][61] - 供股股份最大数目149,848,428股,最小数目147,493,428股[61] - 认购事项及供股完成后最大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349,343,191股,最小1,339,138,191股[61][63] - 供股股份发行价较理论除权价约0.131港元折让约23.7%[67] 时间安排 -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4月30日[13]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13] - 股东特别大会于2025年8月20日上午11时举行[4][26] - 最后接纳时限预期为2025年9月17日[14] - 最后终止时限预期为2025年9月25日[14] 认购相关 - 2025年4月30日订立三份认购协议,共发行及认购7亿股新股份,代价7000万港元[39] - 认购人A有意认购总金额不少于5000万港元之新股份[14] - 认购人A、B、C分别认购5亿、1亿、1亿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0.1港元[20][21] 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30日股东应占未经审核资产净值约43,900,000港元,2025年3月31日股东应占经审核负债净额约7,700,000港元[46] - 认购事项及供股估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预计分别为约8470万港元及8090万港元[132] - 约6530万港元用于偿付集团应付款项,1200万港元用于偿还和解票据本金,余额约36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32][137] 股权结构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发行股份491,644,763股[61] - 张先生于1.372994亿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约27.9%[83] - 假设全体合资格股东悉数以认购事项及供股后,张先生及其联系人持股占比13.33%[154] 其他要点 - 判决债务为应向Capital Foresight支付400万美元(无利息)[13] - 公司向永誠發行1200萬港元的和解票據[18] - 集团核心收入来源为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业务[120] - 认购事项及供股将导致最高约23.6%之理论摊薄影响[158] - 清洗豁免须独立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上所投独立票至少75%批准[160]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寄发通函及经修订预期时间表
2025-07-30 19:07
通函与会议时间 - 通函将于2025年7月31日寄发予股东[5] - 股东特别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日上午11时举行[6][8] 供股相关时间 - 按连权基准买卖股份最后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6] - 按除权基准买卖股份首日为2025年8月25日[6] - 供股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2日[7] - 公布供股结果日期为2025年10月2日[7] - 开始买卖缴足股款供股股份时间为2025年10月6日上午9时正[8] 文件递交与缴款时限 - 递交股份过户文件出席股东特别大会最后时限为2025年8月13日下午4时30分[6] - 股东参与供股递交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8月26日下午4时30分[6] - 接纳供股股份并缴付股款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17日下午4时正[7]
港股收评:恒指跌1.36%科指跌2.72%!理想汽车跌12%,平安好医生涨11%,中国卫生集团涨48%,中芯国际跌5%
搜狐财经· 2025-07-30 16:4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36%至25176.9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72%,国企指数跌1.18% [2] - 科网股普跌,京东、阿里巴巴、百度跌超2%,腾讯跌超1% [2] - 汽车股大跌,理想汽车跌超12%,比亚迪股份跌5.77%,小鹏汽车-W跌5.68% [7] - 芯片股走弱,中芯国际跌5.9%,华虹半导体跌5.55% [7][8] AI医疗及医疗设备行业 - AI医疗概念股、医疗设备及用品股大涨,平安好医生涨11.67%,中国卫生集团涨48.65% [4][5]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政策支持AI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疗器械发展 [4] - 北京市计划到2027年推动30个以上"AI+医药健康"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落地转化 [4] - 医疗设备股中,启明医疗-B涨18.39%,华检医疗涨15.24%,微创医疗涨10.17% [5] 油气设备与服务行业 - 油气设备与服务股涨幅居前,山东石墨涨16.83%,胖利管道涨8.77% [5][6] - 国际油价反弹,布伦特及WTI原油期货均涨超3%,重回70美元关口附近 [5] - 市场担忧俄罗斯石油出口受限,因特朗普考虑对俄施加停火协议期限 [5] 芯片行业动态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块H20芯片新订单,补充已有60万-70万块库存 [7] - H20芯片库存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摩根大通认为对中芯国际等本地半导体企业构成负面影响 [7]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5 06: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389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5990万港元减少35%[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92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1360万港元减少32%[9] - 集团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67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净额约40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因上诉判决产生诉讼开支拨备400万美元(约3120万港元)(2024年:无)[12]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13.91港仙(2024年:8.45港仙)[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就应收贷款及利息之预期信贷亏损确认减值亏损约1170万港元(2024年:1770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就安平博爱医院及津美发展有限公司确认的商誉减值亏损分别约为880万港元(2024年:1380万港元)及290万港元(2024年:无)[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业务收益约2770万港元(2024年:458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40%[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业务亏损约40万港元(2024年:溢利40万港元)[14] - 安平博爱医院重组为安平康融医院,总建筑面积约6123平方米,可提供最多130个床位,本年度医院经营收入约1120万港元(2024年:1410万港元),亏损约1420万港元(2024年:2020万港元)[15] - 本年度商业服务无收入(2024年:无),亏损约1470万港元(2024年:1060万港元)[19] - 2023年11月集团完成收购津美100%股权,代价为1.46亿港元,本年度功能性食品业务无收入(2024年:无),溢利约100万港元(2024年:亏损1310万港元)[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年度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医疗健康产业为集团业务拓展带来机遇[25] - 集团过去一年面临业务表现下滑、分销业务不佳、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等挑战[25] - 董事会采取引进新股东、建议供股等措施稳定集团财务状况[25] - 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与现有贷款人磋商约540万港元银行借贷的偿付安排[157] - 公司拟在截至2026年3月31日止年度必要时寻求潜在新资金[15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集团有权收取双滦医院收益3%的管理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垫款本金及利息和未付管理费共约人民币8.77亿元(约1.053亿港元)[16] - 公司就双滦医院未偿还欠款及其利息起诉,截至2024年7月31日本金及利息约人民币5910万元(约6480万港元)[18] - 因交叉违约条款,永诚主张权利,经修订代价不低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承兑票据公平值约2030万港元[22] - 2025年7月3日公司等订立和解契据,完成后津美将不再是公司附属公司,目前交易未完成[22][24] - 隆恆以1港元向永誠轉讓津美全部股權,並支付1200萬港元,以和解票據結償[26] - 中衛健康曾承擔向北京啟慧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責任,已付1500萬元人民幣,2024年10月18日終止交易,預付款將退回[28][29] - 2022年12月5日,集團向明誠旺達提供初始貸款400萬元人民幣(約440萬港元)[31] - 2023年2月6日,公司收購Golden Alliance Limited 51%股權,代價1.53億港元,以承兌票據和配發股份支付[32] - 若2024財年實際溢利少於1200萬元人民幣,買方有權削減代價或終止協議;若為零或負數,買方無需支付代價且協議立即終止[33] - 2023年3月至6月,集團向明誠旺達提供額外貸款470萬元人民幣(約520萬港元)[34] - 2023年6月16日至8月1日,集團向明誠旺達提供股東貸款360萬元人民幣(約390萬港元)[34] - 2024財年實際溢利約為 - 630萬元人民幣(約 - 690萬港元),買方決定終止協議,2024年4月23日完成待售股份退還[35] - 所有貸款均已到期應付,公司致力收回貸款並考慮法律行動[35] - 收購事項錯誤分類,因疏忽應用上市規則,公司不會召開股東大會尋求事後批准[37] - 收购谱天福信分子诊断100%股权初始代价为4666.6667万港元,总代价可达5600万港元,交易最终终止[40][41] - 2024年7月8日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配售及认购1265万股股份完成,收取所得款项总额约1010万港元,净额约980万港元并已动用[44] - 2024年11月13日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意向书,拟按不低于5000万港元总金额认购股份[46] - 2025年4月30日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0.1港元发行及认购7亿股新股份[47] - 公司建议按每10股获发3股供股股份,以每股0.1港元发行价进行供股,筹集金额介乎约1470万至1500万港元[47] - 公司主席张凡及Treasure Wagon承诺分别承购392,220股及40,797,600股供股股份[4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账面值占总资产5%或以上(2024年:无)[43] - 内部监控顾问于2025年5月26日完成内部监控审阅,集团预计大部分补救措施4至6周内实施[38] - 2025年2月21日香港律师事务所为集团相关人员举办上市规则培训课程[39] - 2025年2月20日公司就遵守上市规则委聘内部监控顾问审阅内部监控[39] - 预计认购及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8470万港元,净额约8090万港元,发行价约每股0.09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偿债和营运资金[5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0万港元(2024年:400万港元),流动资产约1.146亿港元(2024年:1.29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1730万港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169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8(2024年:1.15)[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银行贷款约540万港元(2024年:550万港元),贷款按贷款基础利率减50个基点计息[51] - 2025年3月31日,上诉判决其他应付款项拨备400万美元(约3120万港元)计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2024年:无)[51]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25(2024年:0.03),以债务除以公司总资产计算[5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无抵押(2024年:无)[5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148名(2024年:118名),员工总成本约1670万港元(上一期:约1570万港元),1905万份购股权尚未行使[57] - 王景明担任长安医院院长期间,医院床位从300张增至1000多张,医疗收入从1.2亿元增至4亿元,排名从第48名升至第12名[62] - 王景明担任南昌334医院院长1年内,门诊、住院床位数量增加1倍,医院收入增长90%以上,通过三级医院验收[62] - 承德市双滦区人民医院年收入从2000多万元上升到1.2亿元[63] - 张家口市河北华奥医院半年内业务增长50%以上[65] - 黄连海于2014年5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10月18日调任非执行董事[66] - 蒋学俊于2017年2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杜严华于2017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赖亮全于2019年3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杨惠敏于2016年6月18日至2018年5月7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2月30日重新获委任[70] - 徐兆鸿于2006年6月加入集团,在审计、会计及公司秘书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71] - 公司提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7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等业务[74] - 公司2025年不建议派息,2024年也未派息[8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及/或实物分派的储备[87] - 2025年3月31日,张凡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138,099,400股,占已发行股份28.09%[98] - 2025年3月31日,钟浩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3,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61%[98] - 2025年3月31日,邢勇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3,539,800股,占已发行股份0.72%[98] - 2025年3月31日,王景明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3,150,600股,占已发行股份0.64%[98] - 2025年3月31日,黄连海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2,3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47%[98] - 2025年3月31日,蒋学俊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8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16%[98] - 2025年3月31日,杜严华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3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6%[98] - 2025年3月31日,赖亮全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3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6%[98] - 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张凡个人持有1,307,400股股份权益,通过Treasure Wagon Limited持有135,992,000股股份权益[101] - Treasure Wagon Limited持有135,99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7.66%[103] - 2012年购股计划于2022年8月28日起生效,为期10年;2023年购股计划于2023年9月18日起生效,为期10年[105] - 2025年3月31日,2012年购股计划和2023年购股计划分别有19,050,000份和0份购股期权未行使[106] - 2024年4月1日和2025年3月31日,2023年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期权总数分别为47,899,476份和4,789,947份[106] - 2012年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19,050,000股,占本年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87,428,000股的3.91%;2023年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为0[106] - 2023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47,899,476股,占2025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491,644,763股的9.74%[106] - 董事张凡2025年3月31日持有2012年购股计划下40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8港元[108] - 董事钟浩2025年3月31日持有2012年购股计划下3,00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8港元[108] - 董事王景明2025年3月31日持有2012年购股计划下30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8港元[10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购股权总数为19,050,000份,与2024年4月1日数量相同[111] - 公司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年内总采购额约29.5%及77.8%[115] - 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年内总销售额约13.8%及33.6%[116] - 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自2024年9月12日股东大会结束起退任核数师,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新核数师[120] - 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大会上提呈决议案续聘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2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9月举行,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安排将在通告中列示[11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12] - 公司细则及百慕达法例无规定向现有股东按持股比例发售新股[114] - 本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117] - 报告期后事项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118]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04 22: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公司收入38,943千港元,较2024年的59,930千港元下降35.02%[3] - 2025年公司经营亏损67,126千港元,较2024年的41,967千港元增加59.95%[3]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67,821千港元,较2024年的42,497千港元增加59.59%[4] - 2025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13.91港仙,较2024年的8.45港仙增加64.62%[4] - 2025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69,564千港元,较2024年的45,951千港元增加51.39%[5] - 2025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3.8943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6737.8万港元;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5.993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4229.4万港元[23]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38,943千港元,2024年为59,930千港元,其中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收入2025年为27,216千港元,2024年为45,334千港元;提供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2025年为11,232千港元,2024年为14,081千港元;服务费收入2025年为495千港元,2024年为515千港元[31] - 2025年其他收入为16,689千港元,2024年为39,085千港元;2025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575千港元,2024年为24,689千港元[36] - 2025年融资成本为252千港元,2024年为327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2025年为93千港元,2024年为98千港元;银行借贷利息2025年为159千港元,2024年为229千港元[37] - 2025年除税前亏损涉及多项费用,如核数师酬金950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60千港元等;2024年也有对应费用,如核数师酬金880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39千港元等[38] - 2025年客户A1收入为5,364千港元,2024年为8,739千港元,两个年度无客户贡献集团总收益超10%[29][30] - 2025年添置非流动资产(预付款项除外)为3,297千港元,2024年为6,247千港元[27] - 2025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60千港元,2024年为39千港元[27] - 2025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7,642千港元,2024年为18,435千港元[27] - 2025年即期税项本年度拨备为574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131)千港元,总计443千港元;2024年即期税项本年度拨备为215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12)千港元,总计203千港元[41] - 2025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亏损为(67,790)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87,428千股;2024年亏损为(40,187)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75,474千股[41] - 2025年客户合约产生之应收贸易款项为21,779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549)千港元,净额为21,230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31,559千港元、(1,516)千港元、30,043千港元[42] - 2025年9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6,206千港元,91至180日为1,230千港元,180日以上为13,794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1,964千港元、3,308千港元、14,771千港元[43] - 2025年应付贸易款项1个月内为409千港元,1至3个月为1,757千港元,超过3个月为22,220千港元,总计24,386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879千港元、3,302千港元、26,365千港元、31,546千港元[43]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中,可赎回可换股累积优先股应付之股息为31,120千港元,可换股债券之应计利息为9,865千港元,应计法律及专业费用为7,115千港元,应计薪资为4,048千港元,其他为36,323千港元,总计88,471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0千港元、9,865千港元、14,743千港元、2,859千港元、34,967千港元、62,434千港元[43]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12,765,000港元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32,960,000港元[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67,821,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7,345,000港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拥有未偿还银行借贷约5,418,000港元、应付贸易款项约24,386,000港元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开支约88,471,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048,000港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389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5990万港元减少35%[73] - 该年度集团毛利约92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1360万港元减少32%[73] - 就应收贷款及利息之预期信贷亏损确认减值亏损约1170万港元(2024年:177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适用违约概率为100%(2024年:98.2%),违约时亏损率估计为52.05%(2024年:64.1%)[74] - 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67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净额约40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因诉讼开支拨备400万美元(约3120万港元)[74]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13.91港仙(2024年:8.45港仙)[7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0万港元(2024年:400万港元),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146亿港元(2024年:1.29亿港元)及1730万港元(2024年:169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8(2024年:1.15)[10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银行贷款约540万港元(2024年:550万港元),按贷款基础利率减50个基点计息[106]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0.25(2024年:0.03),以债务除公司总资产计算[10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用148名雇员(2024年:118名),总员工成本约1670万港元(上一期约1570万港元),1905万份购股权尚未行使[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营运分部,分别为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商业服务、功能性食品研发及销售[22] - 2025年3月31日,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为2771.1万港元,业绩为 - 42.1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该分部收入为4584.9万港元,业绩为38.2万港元[23] - 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业务年内收益约2770万港元(2024年:4580万港元),减少40%,年内亏损约40万港元(2024年:溢利40万港元)[76] - 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120万港元(2024年:1410万港元),亏损约1420万港元(2024年:2020万港元)[77] - 商业服务本年度无收入(2024年:无),亏损约1470万港元(2024年:1060万港元)[80] - 功能性食品之研发及销售本年度无收入(2024年:无),溢利约100万港元(2024年:亏损1310万港元)[82] 各地区表现 - 两个年度集团收入均来自中国,超90%(2024年:90%)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预付款项)位于中国[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多项融资措施能否成功[9][11] - 公司董事采取措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包括完成认购交易、供股交易、与现有贷款人磋商及取得潜在新资金[69] - 2025年4月30日,公司订立认购协议,预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70,000,000港元[71] - 2025年4月30日,公司建议供股,预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4,985,000港元[71] - 董事不建议向股东派发任何末期股息(2024年:无)[72] - 本年度中国经济复苏,集团面临业务下滑、应收账款回收难等挑战,董事会采取引进新股东和供股等措施[85] - 未来集团将聚焦核心业务,发掘合作和新业务机会,克服困境重拾增长[87] - 集团制定时间表实施补救措施,预计大部分措施4至6周内实施[96] - 预计认购事项及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8470万港元,净额约8090万港元,公司拟将净额用于偿债及营运资金[10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申报期间首次应用新准则,对过往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本期及未来也无重大影响[15] - 已颁布的部分准则修订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19] - 2025年3月31日,就可赎回可换股累积优先股应付股息4,000,000美元(相当于约31,200,000港元)存在争议[44] - 法院于2023年12月20日判决,驳回Capital Foresight就400万美元贷款票据向公司提出的申索,Capital Foresight已上诉,上诉法院将于2024年8月27日举行上诉聆讯[49] - 第2549 & 2569号诉讼中,法院认为公司未能证明相关事项,驳回公司针对所有三名被告的申索[4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400万美元(相当于3120万港元)贷款票据收益,因法院判决公司无偿还义务[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其他应付款项拨备400万美元(相当于3120万港元),因上诉法院裁定公司败诉[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拨回约1630.6万港元,因诉讼时效届满或获债权人免除付款[51] - 或然代价非流动部分从2024年的2032.5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486.3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为 - 517.1万港元[52] - 2022年集团收购北京佑康60%股权,代价约2716万港元,2022 - 2023年溢利保证分别不少于340万及680万港元[53] - 2023年集团收购Golden Alliance 51%股权,代价1.53亿港元,2024 - 2025年溢利保证分别不少于4060万及5452万港元[55] - 因Golden Alliance 2024年实际溢利亏损,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行使第一退出条款[58] - 2023年集团收购津美100%股权,代价1.46亿港元,以发行免息承兑票据偿付[59] - 2025年7月3日公司与津美卖方达成和解,发行1200万港元新承兑票据并以1港元转让津美全部股权[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或然代价公平值变动约517.1万港元[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91,645千股,金额为49,164千港元[62]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完成按每股0.80港元向6名独立第三方配售12,650,000股现有股份;7月17日,向Treasure Wagon Limited以相同价格发行12,650,000股新普通股[63] - 2025年7月3日,公司就津美代价及交叉违约条款订立和解契据,隆恒将以1港元名义代价转让津美全部股权给卖方[64] - 股本重组于2023年9月20日生效[63] - 公司就申索终止协议项下未偿还欠款及其利息起诉双滦政府及双滦医院,诉讼请求包括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本金及利息约人民币5910万元(约6480万港元)[79] - 交叉违约事件发生时,津美集团修订代价为估值金额或1.46亿港元(以较低者为准),永诚认为不应低于2030万港元[83] - 2025年7月3日公司等订立和解契据,隆恆以1港元向永诚转让津美全部股权,还需支付1200万港元并通过和解票据结算[83][86] - 2021年中衛健康投资博創基金,承担3000万元人民币出资责任,已付1500万元人民币,2024年终止交易,不再支付剩余1500万元人民币[88][89] - 2022年集团向明诚旺达提供初始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约440万港元)[90] - 202
中国卫生集团(00673.HK)预期2025财年亏损增加
格隆汇· 2025-06-27 20:3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财年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66,000,000港元至70,000,000港元,较2024财年的40,200,000港元亏损显著扩大 [1] 亏损原因 - 上诉法院判决导致诉讼开支拨备4,000,000美元(约31,200,000港元),该款项涉及承兑票据申索案件 [2] - 其他收入中的应付款项拨回金额从2024财年31,200,000港元减少15,000,000港元至2025财年16,300,000港元,主要因债权人申索时效届满或获得付款豁免 [2] - 2025财年毛利减少4,400,000港元至9,200,000港元(2024财年:13,600,000港元) [2] - 销售、分销及行政费用(不含诉讼拨备)减少14,700,000港元至37,000,000港元(2024财年:51,700,000港元),部分抵消负面因素 [2] 法律事件 - 香港高等法院曾于2023年12月驳回4,000,000美元承兑票据申索,但上诉法院2024年10月推翻原判并作出不利判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