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源国际(00686)

搜索文档
北京能源国际(00686.HK)拟推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格隆汇· 2025-08-22 18:58
就建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而言,京能发展作为卖方及原权益拥有人、项目管理人作为项目管理人及代表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买方行事及相关目标公司(即信友、右玉或六安(如适用))拟订立股权转让合 同A、股权转让合同B及股权转让合同C(各项合同将获股权转让补充合同进一步修订及补充),据 此,京能发展将有条件同意透过产权交易所分别以预期不少于人民币137.49百万元、人民币344.09百万 元及人民币162.63百万元的现金代价,向将由项目管理人管理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转让信友、右玉及六 安的全部股权。 格隆汇8月22日丨北京能源国际(00686.HK)发布公告,公司拟推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预计于2025年11 月或有待决定的较后日期在上交所的固定收益证券平台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目的为投资公司附属公司京 能发展所持有的基础资产及将其证券化,以及筹集资金用于经营及发展集团业务。为发行资产支持证 券,公司将委任项目管理人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项目管理人。 ...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有关建议发行资產支持证券及股权转让合同之主要交易
2025-08-22 18:48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 公司拟于2025年11月或待定日期在上交所发行本金约1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2][6] - 资产支持证券有效期至2047年12月31日,预计85%由第三方投资者认购,不超15%由原权益拥有人认购[5] - 资产支持证券预计获联合资信“AAA”信用评级[6] - 公司预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确认未经审核估计收益约1.3799亿人民币[43] 股权交易 - 京能发展将分别以不少于1.3749亿、3.4409亿及1.6263亿元转让信友、右玉及六安全部股权[3][7] - 股权转合同建议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合计超25%但低于75%,或构成主要交易[4] - 信友、右玉、六安全部股东股权评定价值分别为1.3749亿、3.4409亿、1.626348亿人民币[27] - 信友及右玉最终估值采用收益法,六安最终估值采用资产基础法[27] 时间安排 - 通函预计于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寄发予股东[4] 公司担保 - 公司将为项目公司提供不超14年的履约担保[33] - 若项目公司收入低于目标,公司需支付利润保证目标差额或预测收入的15%二者中较低者[33] 项目公司情况 - 信友2024年末资产净值约1.12亿人民币,2024财年收入5600万人民币[46] - 右玉2024年末资产净值约2.56亿人民币,2024财年收入8400万人民币[47] - 六安2024年末资产净值约1.38亿人民币,2024财年收入5000万人民币[47] - 霍邱2024年末资产净值约1.38亿人民币,2024财年收入5000万人民币[48] 评估相关 - 选取评估基准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8%作为无风险收益率[83] - 测算沪深300指数20年(2005年-2024年)平均收益率为9.04%,对应无风险报酬率平均值为3.27%,市场风险溢价取5.76%[84] - 选取4家可比上市公司近100周剔除资本结构因素的β数值的平均数为0.7863[85] - 公司特有风险收益率Rs为2%[88] 股权结构 - 京能集团持有公司717,694,349股股份,占公司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32.14%[54]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16:57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并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张平、卢振威[3]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有刘国喜等5人[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靳新彬等4人[3]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31/07/2025
2025-08-04 16:38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30亿港元,较上月无增减[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1.98864443亿股,库存3450万股,总数22.33364443亿股[2] 购股期权 - 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1784.343万股(已失效),本月变动 -16.665万股,月底结存1767.678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港股异动丨光伏股拉升 福莱特玻璃涨超5% 山高新能源涨近4%
格隆汇· 2025-08-01 11:37
港股光伏股表现 - 凯盛新能涨超7%,最新价4.990 [1] - 福莱特玻璃涨超5%,最新价10.760 [1] - 山高新能源涨近4%,最新价2.260 [1] - 信义光能涨3%,最新价3.140 [1] - 信义玻璃涨超1%,最新价8.210 [1] - 协鑫新能源涨超1%,最新价0.440 [1] 光伏行业动态 - 行业通过控产能及拓场景来提升需求,价格已经企稳 [1]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预期,中国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达270-300GW [1] - 全球新增装机规模上调至570-630GW [1] - 2025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1000GW,迈入太瓦时代 [1]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就须予披露交易之补充公告
2025-07-31 20:01
财务数据 - 其他设备总购买价约98百万元[3] - 融资租赁协议租赁付款总额约372百万元[3] - 租赁资产购买成本中设备约234百万元[3]
北京能源国际(00686):京能发展与兴业国际信托订立信托合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21:39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事项 - 京能发展与兴业国际信托订立信托合约,委托基础资产并发行总面值人民币20亿元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分为优先及次级两个批次 [1] - 基础资产包括八家光伏项目公司应收补贴相关权利及收益,涉及494.6兆瓦并网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项目 [1] - 应收补贴预期于2028年10月前后收取,项目分布在吉林、安徽、广东、河北、浙江、内蒙古、新疆及宁夏 [1] 发行目的与资金用途 - 通过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实现集资渠道多元化,获得低成本资金以改善融资结构 [2] - 预计发行利率低于公司平均融资利率,可降低融资成本 [2] - 所得款项70%将用于偿还现有债务,优化债务资产比率 [2] 预期效益 - 加快资产周转速度并增加总收入 [2] - 通过转让基础资产加速应收账款回笼 [2] - 扩大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认受性 [2]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57
公司电站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66个太阳能电站、38个风力电站、26个水力电站及3个储能电站,总并网装机容量约12,639兆瓦,2024年全年总发电量约17,674,684兆瓦时[6][10] - 公司通过联营公司持有3个太阳能电站、3个风力电站及2个水力电站,总并网装机容量约862兆瓦,总发电量约为1,745,473兆瓦时[6][10] - 2024年底公司有166个太阳能电站(2023年:140个)[81][86] - 2024年底公司有38个风力电站(2023年:28个)[81][86] - 2024年底公司有26个水力电站(2023年:26个)[81][86] - 2024年底公司有3个储能电站(2023年:1个)[81][86] - 2024年底公司电站总并网装机容量约12,639兆瓦(2023年:约8,577兆瓦)[81][86] - 2024年公司电站在中国分布于28个省份(2023年:26个)[81][86] - 2024年底公司通过联营公司持有电站总并网装机容量约862兆瓦(2023年:约576兆瓦)[81][86] - 公司拥有预计容量约5GW的水电开发权,间接持有项目公司75%股权[83] - 集团拥有预计容量约5吉瓦的水力开发权,公司间接持有项目公司75%股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间接持有25%股权[88] - 2024年公司总并网装机容量12,639兆瓦,较2023年增长47.36%[13] - 2024年公司总并网装机容量13.50吉瓦,全年生产绿色电力约19420157兆瓦时[32][34] - 2024年公司电站总数241座,装机容量13,501兆瓦,发电量19,420,157兆瓦时;2023年分别为200座、9,153兆瓦、13,781,366兆瓦时[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附属公司持有的发电站全量上网装机容量12521兆瓦,发电量17575056兆瓦时,发电收入6948百万元;余量上网装机容量118兆瓦,发电量99628兆瓦时,发电收入63百万元[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联营公司持有的发电站装机容量862兆瓦,发电量1745473兆瓦时,发电收入534百万元[98] - 2024年公司发电站总计装机容量13501兆瓦,发电量19420157兆瓦时,发电收入7545百万元[9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557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8.01%[13] - 2024年公司总溢利472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25.92%[1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02,469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3.81%[13]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70.11亿元,净利润约5.57亿元,总资产约1024.69亿元[32][34]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3.73%,2023年约为4.04% [100][103] - 本年度集团净利润约5.57亿元,2023年约4.72亿元,增长因电力销售增加[113][116] - 本年度收入及EBITDA分别约70.11亿元和56.22亿元,2023年分别约55.68亿元和45.59亿元,增长因并网装机容量增加47.36%及电站有效运营管理[114][117] - 本年度每千瓦时平均电价(不含增值税)约0.40元,2023年约0.46元,下降因平价上网项目装机容量增加[115][117]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约19.97亿元增至本年度的约23.79亿元,增幅约19.1%,因电站开发运营致融资需求增加[118] - 本年度公司对有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评估后未确认减值损失,2023年约1.63亿元[120]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19.97亿元增加至本年度的约23.79亿元,增幅约19.1%[121] - 2024年无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支出,2023年约为1.63亿元[123] - 2024年收到其他应收账项结算款约200万元并拨回减值,2023年其他应收账项及按金减值支出约100万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票据应收账项并网装机容量7439兆瓦,金额5.9亿元;2023年分别为3621兆瓦和2.94亿元[130]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电价补贴项目清单并网装机容量3580兆瓦,金额69.06亿元;2023年分别为3190兆瓦和71.59亿元[13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68.623亿元,账面价值68.582亿元[134] - EBITDA利润率从2023年的约82%降至本年度的约80%,下降约2%[137] - 债务与EBITDA比率从2023年的约12.3降至本年度的约11.2[138] - 运营资金与净债务比率从2023年的约4.8%增至本年度的约5.0%[139] - 公司EBITDA利润率从2023年的约82%下降约2%至本年度的约80%[141] - 债务对EBITDA比率从2023年的约12.3下降至本年度的约11.2[141] - 营运现金流量对净债务比率从2023年的约4.8%上升至本年度的约5.0%[142] - 利息保障比率从2023年的约2.49下降至本年度的约2.13[1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16,602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28,976百万元[143][146]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73.5%和76.7%[149] - 总额约人民币18,347百万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其余借款按浮动利率计息[149][1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存款总计约人民币5,604百万元,包括人民币、美元、澳元、港币和越南盾[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083百万元[153][154] 公司融资情况 - 2024年6月,公司与中原信托有限公司订立合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私募永续中期票据形式按固定派息率每年3.69%获取8亿元[101][103] - 2024年12月,公司与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投资合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私募永续中期票据形式按固定派息率每年3.285%获取15亿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从国寿投资获取的款项中约1.3亿元已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剩余约13.7亿元预计到2025年12月31日全部使用[105] - 2024年7月联合光伏常州获批发行15亿元中期票据,完成两批发行,规模分别为7亿元和3亿元,固定派息率分别为2.35%和3.00%,所得净额用于偿还借款[106][107] - 2024年12月京能发展通过投资合约以私募永续中期票据形式获15亿元,1.3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3.7亿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107] - 2023年7月公司注册不超50亿元永续中期票据,2024年3 - 4月完成两批发行,规模分别为8亿元和7亿元,固定派息率分别为3.0%和2.9%;2024年7月再次注册不超50亿元永续中期票据,9 - 12月完成四批发行,规模分别为10亿元、5亿元、10亿元和10亿元,固定派息率分别为2.49%、2.68%、2.68%和2.33%,所得净额用于偿还借款[108][110] - 2024年11月京能发展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规模约30亿元,所得款项用于改善融资结构等[109][111]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首个风电大基地项目“通辽2.38吉瓦基地项目”历时一年全容量并网[22][24] - “东北松辽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华北工程”预计产生超15吉瓦开发空间[22][24] - 公司在江浙沪皖地区确权加运营容量超3吉瓦[22][24] - 2024年公司通辽238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投产,集团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42] - 京能国际广东肇庆四会区下茆300MW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47] - 京能国际澳大利亚沃拉34.6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47] - 京能国际首个共享储能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首个超高海拔风电项目并网发电[47] - 2024年4月,公司以约1.49亿元人民币收购和顺润能全部股权,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58] - 2024年9月,公司附属公司以约1.83亿澳元(约合8.87亿元人民币)及约800万澳元(约合3800万元人民币)的调整金额收购BJCE 40%已发行普通股股本,BJCE按权益法入账列为联营公司[158] 公司人员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5][17] - 张平先生57岁,2020年2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有逾30年企业管理及能源行业经验[51][52] - 卢振威先生54岁,2013年6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项目融资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54][55] - 刘国玺先生58岁,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丰富法律知识和政府、企业管理经验[56] - 苏永健先生51岁,2022年2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电力行业技术专业且运营管理经验丰富,获多项奖项[57] - 刘国喜58岁,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兼任公司党委书记[58] - 苏永健51岁,2022年2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兼任控股股东京能集团能源投资部部长[59] - 李浩43岁,2017年3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投资银行及金融方面拥有超17年经验[61][62] - 鲁晓宇55岁,2022年11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现担任青岛城投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及副总经理[63][65] - 王成41岁,2024年8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11月8日起担任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64][65] - 金新宾71岁,2020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管理和能源行业有丰富经验[66] - 靳新彬女士71岁,2020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67] - 李红薇女士63岁,2021年6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还担任神州高铁(000008)和人民网(603000)独立董事[68][69] - 朱剑彪先生51岁,2021年6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及提名委员会委员,在私募等领域有逾20年经验[71][72] - 曾鸣先生68岁,2024年8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华北电力大学博导,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73][74] - 朱军57岁,2020年9月18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有丰富能源行业经验[75][76] - 黄慧52岁,2020年2月21日任公司首席财务官,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77][78] - 公司核数师为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8][19][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项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84][186]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2024年2月1日成立[191]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责任,其他参与者推动公司改善企业管治常规[185][187]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附属公司电站总发电量从2023年约11,994,209兆瓦时增至2024年约17,674,684兆瓦时,增幅约47.36%[89][91] - 2024年附属公司太阳能电站166座,装机容量7,005兆瓦,发电量8,521,048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1,278小时;2023年分别为140座、6,053兆瓦、6,960,575兆瓦时、1,413小时[93] - 2024年附属公司风力电站38座,装机容量4,332兆瓦,发电量5,445,247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2,313小时;2023年分别为28座、1,472兆瓦、2,603,386兆瓦时、2,769小时[93] - 2024年附属公司水力电站26座,装机容量952兆瓦,发电量3,579,761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3,759小时;2023年分别为26座、952兆瓦、2,430,248兆瓦时、2,552小时[93] - 2024年附属公司储能电站3座,装机容量350兆瓦,发电量128,628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498小时;2023年分别为1座、100兆瓦,无发电量可比数据[93
北京能源国际(00686)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约8600万元 同比增长约104.76%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能源国际2024年度业绩增长,加快清洁能源业务拓展,发电站数量和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大幅提升 [1][2][3] 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入70.11亿元,同比增长25.92% [1]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约8600万元,同比增长约104.76% [1] - 2024年每股盈利3.88分,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 [1] 业务拓展 - 加快清洁能源规模化扩充,通过自主开发及并购拓展太阳能、风力、水力发电及储能业务管理规模 [2] - 2024年末拥有166个太阳能发电站(2023年140个)、38个风力发电站(2023年28个)、26个水力发电站(2023年26个)及3个储能电站(2023年1个) [2] - 2024年末总并网装机容量约12639兆瓦(2023年约8577兆瓦) [2] - 2024年末通过联营公司持有3个太阳能发电站(2023年2个)、3个风力发电站(2023年1个)及2个水力发电站(2023年2个) [2] - 2024年末联营公司总并网装机容量约862兆瓦(2023年约576兆瓦) [2] - 拥有预计容量约5吉瓦的水力开发权,间接持有项目公司75%股权,等待项目前期工作批复 [2] 发电情况 - 2024年附属公司发电站总发电量由约1199.42万兆瓦时增至约1767.47万兆瓦时,增幅约47.4% [3]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34
电站数量及装机容量变化 - 2024年末集团拥有166个太阳能电站(2023年:140个)、38个风力电站(2023年:28个)、26个水力电站(2023年:26个)及3个储能电站(2023年:1个),总并网装机容量约12,639兆瓦(2023年:约8,577兆瓦)[4] - 2024年末集团通过联营公司持有3个太阳能电站(2023年:2个)、3个风力电站(2023年:1个)及2个水力电站(2023年:2个),总并网装机容量约862兆瓦(2023年:约576兆瓦)[4] - 并网装机容量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8577兆瓦扩大至约12639兆瓦,增幅约47.4%[17] 电站地域分布变化 - 2024年集团在中国的电站遍布28个不同省份(2023年:26个)[4] 水力开发权情况 - 集团拥有预计容量约5吉瓦的水力开发权,公司间接持有项目公司75%股权,其余25%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间接持有[6] 发电量相关数据 - 2024年附属公司电站总发电量约17,674,684兆瓦时,较2023年约11,994,209兆瓦时大幅增加,增幅约47.4%[7] - 2024年附属公司太阳能电站并网装机容量7,005兆瓦,发电量8,521,048兆瓦时;2023年并网装机容量6,053兆瓦,发电量6,960,575兆瓦时[8] - 2024年附属公司风力电站并网装机容量4,332兆瓦,发电量5,445,247兆瓦时;2023年并网装机容量1,472兆瓦,发电量2,603,386兆瓦时[8] - 2024年附属公司水力电站并网装机容量952兆瓦,发电量3,579,761兆瓦时;2023年并网装机容量952兆瓦,发电量2,430,248兆瓦时[8] - 2024年附属公司储能电站并网装机容量350兆瓦,发电量128,628兆瓦时;2023年并网装机容量100兆瓦,无发电量可比数据[8] - 2024年联营公司电站总发电量1,745,473兆瓦时,2023年为1,787,157兆瓦时[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持有的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501兆瓦,总发电量为19,420,157兆瓦时,发电收入为75.45亿人民币,平均电价为0.39元/千瓦时[10] 融资成本及借款利率变化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3.73%,较2023年的约4.04%大幅下降[12] - 总融资成本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1997百万元增加至本年度的约人民币2379百万元,增幅约19.1%[18] 票据发行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能发展通过私募永续中期票据按每年3.69%固定派息率获取8亿元人民币[12] - 联合光伏常州完成两批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分别为7亿元和3亿元,固定派息率分别为每年2.35%及每年3.00%[13] - 公司于2024年完成六批永续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分别为8亿、7亿、10亿、5亿、10亿和10亿元,固定派息率分别为每年3.0%、2.9%、2.49%、2.68%、2.68%及2.33%[14] -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总发行规模约人民币3000百万元[15] - 2025年2月,公司成功发行人民币900百万元的第四批永续中期票据,派息率为每年2.57%[57] 上网模式装机容量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全量上网模式下,太阳能装机容量125兆瓦,风力38兆瓦,水力26兆瓦,储能3兆瓦[10] - 公司附属公司余量上网模式下,太阳能装机容量41兆瓦[10] 联营公司发电站装机容量地域分布 - 公司联营公司发电站中,中国云南装机容量352兆瓦,中国山西200兆瓦,中国江苏24兆瓦,澳洲286兆瓦[10] 上网模式发电收入及电价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全量上网模式下,中国内蒙古发电量2,806,249兆瓦时,发电收入1.079亿元,平均电价0.38元/千瓦时[10] - 公司附属公司余量上网模式下,中国境内发电量99,628兆瓦时,发电收入0.063亿元,平均电价0.63元/千瓦时[10] 集团溢利及收入变化 - 本年度集团溢利净额约人民币557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472百万元增加[16] - 本年度收入及EBITDA分别约为人民币7011百万元及人民币5622百万元,2023年分别约为人民币5568百万元及人民币4559百万元[17] - 本年度每千瓦时平均电价(不计增值税)约为人民币0.40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0.46元[17] - 2024年电力销售收入46.42亿元,2023年为30.8亿元[45] - 2024年电价补贴收入23.69亿元,2023年为24.88亿元[45] - 2024年公司收入70.11亿元,2023年为55.68亿元[45] - 2024年EBITDA为56.22亿元,2023年为45.59亿元[4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7.14亿元,2023年为6.54亿元[4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1.57亿元,2023年为1.82亿元[45] - 2024年本年度溢利5.57亿元,2023年为4.72亿元[45] - 本年度溢利为5.57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度的4.72亿人民币增长18.01%[47][49] - 本年度其他全面亏损为5.63亿人民币,上一年度为0.74亿人民币,亏损大幅增加[49] - 本年度全面(亏损)╱收益总额为 - 0.06亿人民币,上一年度为3.98亿人民币[49] 资产及负债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5.867亿人民币,2023年为72.318亿人民币,增长18.74%[5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6.602亿人民币,2023年为17.718亿人民币,下降6.30%[50]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02.469亿人民币,2023年为90.036亿人民币,增长13.81%[5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0.833亿人民币,2023年为44.576亿人民币,增长13.99%[51]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8.976亿人民币,2023年为28.397亿人民币,增长2.04%[51] - 2024年负债总额为79.809亿人民币,2023年为72.973亿人民币,增长9.37%[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人民币16,602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人民币28,976百万元[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12,374百万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68,582百万元,其中约人民币20,646百万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195百万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083百万元,与建设总预计容量约2.1吉瓦的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站有关[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02.469亿人民币,其中分部资产96.834亿人民币(太阳能发电业务43.857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35.669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9.107亿人民币、其他8.201亿人民币),未分配资产5.635亿人民币[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79.809亿人民币,其中分部负债76.199亿人民币(太阳能发电业务22.499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18.746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5.279亿人民币、其他29.675亿人民币),未分配负债3.610亿人民币[7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900.36亿元,负债总额为729.73亿元[76] 财务比率变化 - 公司EBITDA利润率从2023年的约82%下降约2%至本年度的约80%[26] - 债务对EBITDA比率本年度上升至约11.2(2023年约12.3)[26] - 营运现金流量对净债务比率从2023年的约4.8%上升至本年度约5.0%[27] - 利息保障比率本年度约为2.13(2023年约2.49)[27]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73.5%和76.7%[29] 重大收购情况 - 2024年,公司有两笔重大收购,收购和顺润能代价约为人民币149百万元,收购BJCE 40%股份代价约人民币925百万元[34] 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国家电网及内蒙古电力附属公司的款项分别占公司应收账项等总额约71.2%及21.3%[35] 借款担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32.6%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多种资产作担保[36] 资本承担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人民币3,083百万元[31] 雇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1918名,2023年为1790名[37] - 2024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开支)约为人民币672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537百万元[37] 或有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39] 偿还及获取贷款情况 - 2024年12月,公司向京能集团偿还贷款约人民币4,200百万元,该贷款可按需再次提取[56] - 2024年12月31日后,公司取得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262百万元、长期约人民币2,849百万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京能集团及其附属公司贷款总额约人民币7,073百万元,即期部分约人民币1,203百万元,长期部分约人民币5,870百万元[57] 新造融资磋商情况 - 董事正磋商利用京能集团未动用信贷担保额度筹集约人民币3,133百万元新造融资[59]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70.11亿人民币,其中太阳能发电业务收入42.75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收入18.72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收入7.85亿人民币、其他收入0.79亿人民币[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55.68亿人民币,其中太阳能发电业务收入39.80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收入10.81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收入5.07亿人民币[74] 各业务线业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部业绩30.12亿人民币,其中太阳能发电业务25.08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9.34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3.18亿人民币、其他业务 -7.48亿人民币[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部业绩25.21亿人民币,其中太阳能发电业务19.70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5.92亿人民币、水力发电业务2.67亿人民币、其他业务 -3.08亿人民币[74] 融资收支及盈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收入0.87亿人民币,融资成本23.79亿人民币,除所得税前溢利7.14亿人民币,所得税开支1.57亿人民币,除所得税后溢利5.57亿人民币[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收入0.69亿人民币,融资成本19.97亿人民币,除所得税前溢利6.54亿人民币,所得税开支1.82亿人民币,除所得税后溢利4.72亿人民币[74] 会计准则修订情况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准则修订,分别于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生效日期未确定[65] 经营分部划分情况 - 董事会为主要营运决策者,公司经营分部按产品或服务性质划分,包括太阳能、风力、水力发电业务及其他[68] 折旧及资产添置情况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4.75亿元,2023年为17.95亿元[77][78]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为149.97亿元,2023年为184.75亿元[77][78] 外部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70.11亿元,2023年为55.68亿元[79] 非流动资产情况 - 2024年非流动资产(除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外)为823.98亿元,2023年为698.84亿元[80] 客户收入贡献情况 - 2024年无客户对集团总收入贡献超10%,2023年有三名客户,客户A、B、C收入贡献分别为7.23亿元、6.94亿元、5.71亿元[81] 其他收入情况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87亿元,2023年为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