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莲和医疗(00928)
icon
搜索文档
莲和医疗(0092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8 16:31
财务收益与成本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56,4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492千港元[10] - 2022年同期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1,3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8,679千港元[10] - 2022年毛利润为5,055千港元,2021年为8,813千港元[10] - 2022年4 - 9月,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773.2万港元[2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对外销售营业额为56,359千港元,借贷业务为48千港元,总计56,407千港元[39] - 2022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8749.2万港元,其中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营业额为8673.7万港元,借贷业务营业额为75.5万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益为2936.6万港元,香港市场收益为2704.1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8673.7万港元和75.5万港元[46] - 2022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4.9万港元,2021年为1.3万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5097.3万港元,2021年为7823.5万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1.2万港元,2021年为36.5万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9.7万港元,2021年为42.5万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薪金、花红及其他津贴为263.7万港元,2021年为342.6万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9万港元,2021年为3万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86.3万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5.8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均为0[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为56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108万港元,降幅约35.5%[119] - 2022年同期整体毛利率为8.96%,2021年同期为10.07%[1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健康业务营业额为563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674万港元;分部业绩溢利为6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1万港元[1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利息收入营业额为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6万港元,两期毛利率均为100%[121] 财务亏损情况 - 2022年经营亏损为1,341千港元,2021年为3,732千港元[10] - 2022年期内亏损为1,341千港元,2021年为4,590千港元[10]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2千港元,2021年为4,585千港元[10] - 2022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7,732千港元,2021年为1,147千港元[10]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7,449千港元,2021年为1,058千港元[13] - 2022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09港仙,2021年为0.36港仙[1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73.2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情况未提及[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分部溢利为633千港元,借贷业务分部亏损为348千港元,总计285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9千港元,未分配支出为1,635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341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为134万港元,较上一中期减少约325万港元[11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2千港元,2021年为4,585千港元[6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98.9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5892亿港元减少[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6647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7048亿港元增加[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909.8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938.3万港元减少[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62017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63384亿港元略有减少[16] - 2022年9月30日应收无抵押贷款为6,000,000港元,3月31日为零,年利率5%[69][70]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分别为6,000,000港元和48,000港元,3月31日为零且均无担保[73][74][75] - 2022年9月30日90天内应收贷款为6,000千港元,3月31日为零[79] - 2022年9月30日90天内应收贷款利息为48千港元,3月31日为零[8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24,88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4,358千港元有所增加;预付款项及按金为76,60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2,778千港元减少;其他应收款项为15,45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9,420千港元增加[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2,12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5,009千港元减少;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1,25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9,881千港元减少[9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90天内应收贸易款项为23,94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317千港元大幅增加;181 - 365天应收贸易款项为81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0,902千港元大幅减少[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90天内应付贸易款项为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698千港元大幅减少;一年以上应付贸易款项为2,1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05千港元增加[98]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2022年3月31日及2022年9月30日,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千股,法定股本均为500,000千港元[10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为1,285,025千股,股本为64,251千港元;2022年6 - 7月配售发行257,000千股后,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542,025千股,股本为77,101千港元[10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无任何资本承担[106][10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106][10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抵押资产[136][137]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4 - 9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30万港元,2021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145.6万港元[27] - 2022年4 - 9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51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万港元[27] - 2022年4 - 9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00.2万港元,2021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442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152亿港元,较期初增加7987.2万港元[27] - 2022年4 - 9月发行新股份所得资金为2636.5万港元[2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1215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3740万港元,且无借贷[128]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以及借贷业务[33] - 健康业务是公司贡献最多收益的业务[119] - 公司拟扩大及多元化发展健康产品及服务,扩大产品供应,开拓国际业务[121] - 管理层继续寻求适合公司的新商机和投资项目[125] 股权交易与变动 - 2022年6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代价为3000万元人民币[130] - 2022年6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135] - 公司持有25%权益的亿云力莲合(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及山东莲合耀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疫情无法按计划实施业务,股东决议将其解散并注销[133][135] - 2022年6月14日,公司按每股0.105港元价格配售2.57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新普通股予王文先生,筹集所得款总额约2699万港元,配售事项于7月5日完成[132][136] - 2022年6月1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05港元向独立投资者配售257,000,0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7月5日完成配售,扣除约620,000港元股份发行开支后,约13,515,000港元股份溢价计入公司股份溢价账[10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3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1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订立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使董事或关联实体有重大权益[139]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审核委员会主席未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外聘核数师合伙人因身体不适未出席[142] - 2022财年审核程序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公司未能按规定时间刊发经审核年度业绩、寄发年报及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呈交经审核财务报表[144] - 公司向联交所申请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相关条款,联交所已授出豁免[146][150] - 公司分别于2022年8月31日、9月9日及10月12日刊发2022年经审核年度业绩、寄发2022财年年报及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46][150]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49][151] 股东权益与购股计划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董事逄震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85,004,080股普通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8.48%[1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王文持有2.57亿股普通股,股权约16.67%;周春燕持有2.21552611亿股,股权约14.37%;Pioneer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持有1.6012亿股,股权约10.38%;刘娜通过该公司间接持有1.6012亿股,股权约10.38%[168] - 2018年9月7日公司股东批准更新购股计划授权限额,可发行最多5.3542853亿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10%;2020年9月23日股份合并生效后,调整为1.07085706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1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承授人未行使任何购股,该日购股计划下未行使购股为8604万份[174] - 公司已采纳一项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获股东批准的新购股计划,自2022年10月12日起有效期为十年[175] 人员变动 - 李力先生于2022年4月25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77] - 傅晓姬女士于2022年4月25日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77] - 陈文乔先生于2022年4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77] - 黄志芳先生于2022年5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177] - 原立民先生于2022年7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177] - 文伟麟先生于2022年10月3日辞任中国清洁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80] - 刘兴华先生于2022年10月2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80] - 王洋先生于2022年10月2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80] - 王宪亮博士于2022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80] -
莲和医疗(0092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2-06-30 22:26
整体财务业绩 - 2022年总收益为92,873千港元,2021年为102,041千港元[4] - 2022年本年度亏损为31,260千港元,2021年为2,346千港元[4] - 2022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5,137千港元,2021年为全面收益15,859千港元[4] - 2022年每股亏损为2.42港仙,2021年为0.38港仙[4]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102,041,000港元,2021年为92,873,000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41,000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30,629,000港元[19][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92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98%[49] - 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14.81%,较2021年的27.76%大幅下降[49] - 2022年亏损约31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91万港元[49]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2.42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4港仙[5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05,892千港元,2021年为66,233千港元[6]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97,048千港元,2021年为258,775千港元[6] - 2022年流动负债为33,218千港元,2021年为30,322千港元[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69,549千港元,2021年为294,686千港元[6] - 2022年公司中国非流动资产为105,473,000港元,香港为419,000港元;2021年中国为54,341,000港元,香港为11,892,000港元[23] - 2022年公司应收贸易款项为24,358,000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为24,219,000港元等[33] - 2022年公司应收贸易款项拨备期末为139,000港元,2021年为133,000港元[35]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为5009千港元,较2021年的11003千港元减少[37][39]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638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40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约为2.2845亿港元和857万港元[6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债务,未计算资本负债比率,2021年为零[6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资本承担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1年同期为零港元[69] - 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70] - 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71] 业务收益与溢利 - 2022年健康服务收益为7,390千港元,2021年为25,298千港元[11] - 2022年健康产品收益为84,728千港元,2021年为73,655千港元[11] - 2022年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为98,953,000港元,分部溢利为7,741,000港元;借贷业务收益为3,088,000港元,分部溢利为2,761,000港元[20] - 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2022年营业额9212万港元,分部溢利371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03万港元[53] - 借款业务2022年利息收入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5.55%[54] 其他收支项目 - 2022年公司汇兑收益净额为2,000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0,杂项收入为925,000港元;2021年分别为80,000港元、2,448,000港元、80,000港元[24] - 2022年公司香港利得税为631,000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0;2021年分别为11,000港元、2,976,000港元[26] - 2022年公司本年度亏损扣除项目中,核数师酬金1,800,000港元,已售存货成本79,119,000港元等[28] 股息分配 - 2022年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股息,2021年同样不建议派付股息[29] - 公司2022年未派付截至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亦无[61] 减值拨备 - 公司对广州漫瑞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权益计提减值拨备约910万港元[56] - 公司对购股股权预付款项账面1170万港元全额减值[58]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拟扩大及多元化发展基因检测等产品种类,开拓国际业务[53] 股权交易 - 2022年6月29日集团出售北京蓮和眾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代价为3000万元人民币[63] 人员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除董事外聘用15名全职雇员,2021年为19名[73] 业绩审核与公布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过程受疫情影响,未按要求于6月30日前完成全年业绩审计[84] - 公布的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全年业绩未与核数师达成一致意见,经审核业绩公告将在完成审核程序后作出[84] - 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同意[84] - 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出,2022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登载[85] - 公司将另行刊发与核数师协定经审核业绩及与未经审核业绩重大差异、股东周年大会建议日期、股东出席投票资格安排的公布[85] - 如有完成审核程序有关重大进展,公司将必要时另行刊发公布[85]
莲和医疗(0092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09 16:30
财务业绩对比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87,49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1,746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8,81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059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732千港元,2020年同期经营溢利为3,185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590千港元,2020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746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85千港元,2020年同期应占溢利为376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147千港元,2020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3,790千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为1,058千港元,2020年同期应占全面收益为12,290千港元[11] - 2021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36港仙,2020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3港仙(经重列)[11] - 2021年上半年对外销售营业额为8749.2万港元,2020年为9174.6万港元[34][39] - 2021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244.6万港元,2020年为1028.5万港元[34][3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73.2万港元,2020年除税前溢利为318.5万港元[34][39] - 2021年上半年确认开支之存货成本为7823.5万港元[43] - 2021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6.5万港元,2020年为50.4万港元[43] - 2021年上半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42.5万港元,2020年为40.1万港元[43]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 - 0.4万港元,2020年为 - 33.1万港元[43]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86.3万港元,2020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43.9万港元[47]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585千港元,2020年溢利376千港元[5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87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64%[98][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0.07%,去年同期为15.32%[98][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459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175万港元,较上一中期减少约634万港元[99][10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营业额8674万港元,去年同期9020万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溢利381万港元,去年同期1023万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利息收入营业额为7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54万港元,两个期间毛利均为100%[10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59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6,233千港元有所下降[1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69,64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58,775千港元有所上升[1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69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0,322千港元有所上升[1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30,948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28,453千港元有所上升[1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3,53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94,686千港元略有下降[13] - 2021年9月30日分占联营公司净资产值为29,438千港元,3月31日为31,964千港元[55] - 2021年9月30日借予第三方贷款为0,3月31日为17,154,000港元[57]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贷款及相同第三方产生的利息为0,3月31日应收贷款17,154,000港元及应收利息约5,489,000港元[57] - 2021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龄超365天为17,154千港元,9月30日为0[58] - 2021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利息合计5,489千港元,9月30日为0[6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7.1374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155亿港元大幅增加[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预付款项及按金为1.7238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57589亿港元有所增加[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48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1003亿港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9146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5132亿港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2.117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约8570万港元有所增加[11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并无借贷,因此并无计算资本负债比率(2020年9月30日:零)[11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抵押资产[11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1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1,456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172,135)千港元[20]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3,843)千港元[20]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9,474千港元[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331千港元,较年初的8,574千港元有所增加[20] - 2021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2,73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251千港元[20]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23] - 集团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三个经营及可呈报分部[28] - 健康业务是公司贡献最多收益的业务,受疫情影响,公司医疗设备及防疫材料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稍降[100][104] - 公司在广州拥有一间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生产检测中心,为全国客户提供服务[101][104] - 报告期内,公司与合作方签署协定成立北京蓮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登记,公司完成2600万元人民币的资本承担[107] - 公司基因检测业务与其他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相辅相成,可扩大销售网络并交叉销售产品[107] - 公司拟扩大及多元化发展基因检测等先进医疗技术产品种类,拓展国际业务[107]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9月30日,健康产品及服务收益均来自中国[34][36] - 健康产品及服务应收款项信贷期为30 - 180天,供应商给予的信贷期一般为30 - 180天[67][80] - 本中期及上个中期期间,公司并无证券买卖活动,将继续对证券买卖业务采取审慎态度[10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所有贷款已悉数偿还及结算,鉴于市场情况,公司批出新贷款时尤其谨慎[109]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呈列货币为港元,价值均调整至最接近之千位(千港元)[23] - 本集团从2021年4月1日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修订本(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5] - 采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集团会计政策等出现重大变动[25] - 集团按内部报告确定经营分部,由主要营运决策者定期审阅以分配资源和评估表现[28] - 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1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计算,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余下按16.5%缴税[48][49]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率为25%[50] 股息情况 - 两个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本期也不派付[5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121] 股本情况 - 2020年8月17日,公司根据配售协议配发及发行普通股[86] - 2020年9月23日,公司每5股普通股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8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法定股本中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为1000万股,金额为50万港元[8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为128.5025万股,金额为6.4251万港元[89] - 2021年9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85,025千股,2020年为1,123,521千股[50] 金融资产计量 - 公司部分金融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91] 审计保留意见情况 - 公司计划解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独立核数师报告中有关股本投资的保留意见[109] - 因被投资公司经审计财务报表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编制,财务信息不符合要求,导致产生保留意见[112] - 被投资公司同意公司委任香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112] - 公司认为当被投资公司相关资料令核数师信纳时,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取消审计保留意见[11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同意公司明年取消保留意见,核数师同意审核通过后取消[112] 董事会及人员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聘用16名雇员(不包括董事),与2020年9月30日持平[116] - 郑欣女士于2021年8月3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2] - 李力先生于202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2] - 文伟麟先生于2021年8月27日获委任为正乾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文伟麟先生于2021年10月1日获委任为世纪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4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按明确任期获委任[121][12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体董事确认在该半年内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董事、公司主要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权益或淡仓[125]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逢震持有285,004,080股普通股,股权约22.18%;周春燕持有244,212,611股,股权约19%;Pioneer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持有160,120,000股,股权约12.46%;刘娜因持有该公司100%股权,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32] 购股期权计划 - 2012年9月18日公司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10年,旨在为参与者提供获取公司所有权权益机会[136][137] - 2018年9月7日股东批准更新购股期权计划授权限额,公司可发行最多535,428,530股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份10% [136][138] - 2020年9月23日股份合并生效后,公司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时拟发行最多股份调整至107,085,706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136][13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半年,承授人未行使任何购股期权,该日购股期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期权为86,040,000份[136][139] 集团活动情况 - 集团已指定附属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及借贷活动等短期库务活动,以扩阔收益基础并为股东争取更佳回报[119] - 回顾期内,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19] - 回顾期内,集团并无使用任何财务工具作对冲用途[116]
莲和医疗(0092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30 16:52
nd 100 莲机医疗 Life Healthcare ANI 年 Life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碼 :00928 HIMMANNA WANNA PECIEL HITT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報告 Contents 目錄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2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4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董事履歷詳情 18 Directors' Report 董事會報告 21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企業管治報告 40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56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獨立 ...
莲和医疗(0092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08 16:35
财务业绩对比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91,74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6,810千港元[12] - 2020年同期毛利为14,05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320千港元[12] - 2020年经营溢利为3,185千港元,2019年经营亏损为12,406千港元[12] - 2020年期内溢利为1,746千港元,2019年期内亏损为12,454千港元[12]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76千港元,2019年为亏损12,454千港元[12] - 2020年其他全面收益为12,044千港元,2019年其他全面开支为13,750千港元[12] - 2020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790千港元,2019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6,204千港元[12]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2,290千港元,2019年为亏损26,204千港元[14] - 2020年每股盈利为0.03港仙,2019年每股亏损为1.16港仙(经重列)[14] - 2020年4 - 9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72135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所得1.85229亿港元[30] - 2020年4 - 9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843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161万港元[30] - 2020年4 - 9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474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所用1577万港元[30] - 2020年上半年对外销售额为91746千港元,2019年为6810千港元[48][54] - 2020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10285千港元,2019年分部亏损为6694千港元[48][54]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185千港元,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12406千港元[48][54]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1439千港元,2019年为48千港元[65] - 2020年9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23521千股,2019年为1070857千股(经重列)[71]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4千港元,2019年为1554千港元[61] - 2020年上半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401千港元,2019年为1370千港元[6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76,上年同期亏损12,454[76] - 本中期集团无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上年同期为156万港元[76][7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91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1万港元增长约1247%[136] - 2020年同期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5.32%,2019年同期为78.12%[13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为175万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1245万港元,较上一中期期间增长约1420万港元[13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健康业务营业额902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257万港元,分部业绩溢利1023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724万港元[139] - 借贷业务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营业额154万港元,上年同期为424万港元,两期毛利均为100%[14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1765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8492亿港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5.4651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6.5457亿港元略有减少[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279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5.3579亿港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2.1861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1.1878亿港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总权益为29.3316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4.9544亿港元有所增加[2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联营公司净资产份额为35,286千港元,3月31日为34,348千港元[8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借予联营公司贷款为10,448千港元,与3月31日持平[8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第三方有抵押担保贷款本金为1715.4万港元,年利率18%,与3月31日持平[80][8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贷款利息约394.5万港元,3月31日为240.2万港元[8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9,054千港元,3月31日为47,818千港元[9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预付款项及按金为8,960千港元,3月31日为47,728千港元[9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39,932千港元,3月31日为5,699千港元[97] - 应付贸易款项2020年9月30日为16759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41439千港元[107]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2020年9月30日为12521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9704千港元[10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932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约1.8758亿港元减少约89.7%[1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3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2年4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34] 财务报表编制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呈列货币为港元,所有价值均调整至最接近之千位数(千港元)[34]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按公平值计量之财务工具除外[38] - 集团于本中期期间首次应用由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并于2020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修订本[38] - 采用修订本未导致集团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呈列方式及所报告金额出现重大变动[38] 经营分部情况 - 集团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三个经营分部[42]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确定经营分部,相关资料向执行董事报告用于资源分配和表现评估[40] - 文档将对集团按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分划之营业额及业绩进行分析[4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66][67] 股息情况 - 两个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董事决定本中期期间不派付股息[7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派发中期股息[153] 应收应付款项账龄 - 贸易应收款90日内为6059千港元,91 - 180日为2679千港元,181 - 365日为222千港元[105] - 应付贸易款项账龄90日内为6654千港元,91 - 180日为10105千港元[113] 股份变动情况 - 2020年8月17日公司配发及发行普通股1070840千股[126] - 2020年9月23日公司进行股份合并,每5股普通股合并为1股[123] - 法定股本方面,2020年9月30日每股面值0.05港元之普通股法定数目为10000000千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126]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0年9月30日每股面值0.05港元之普通股数目为1285025千股,金额为64251千港元[126] - 2020年8月26日建议股份合并,9月23日生效,每5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5港元股份[150] 业务发展情况 - 溢利增长主因公司利用现有资源扩展医疗设备及防疫材料销售使收入大增,且行政开支大幅下降[136] - 公司健康业务去年成为集团贡献最多收益的业务[136] - 公司目前在北京有一间研发中心,在广州有一间生产检测中心[136] - 公司拟扩大及多元化发展基因检测等先进医疗技术产品种类,拓展国际业务[139] - 医疗健康业务分部溢利增长因疫情扩展业务致收入增加及行政开支下降[139] - 鉴于市场情况,公司批出新贷款时尤其谨慎[141] - 本中期及上个中期公司无证券买卖活动,将对证券买卖业务采取审慎态度[141] - 管理层继续寻求适合公司的新商机和投资项目[141] 公平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19年9月30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工具按成本计量[13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平值不同级别之间并无转移[134] - 公司董事认为,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摊销成本列账的财务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平值相若[134] - 报告期末,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13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资产抵押和重大或然负债[150] 合营企业情况 - 公司与四名合作方成立合营企业,已支付全部资本承担3000万元人民币[139] 人员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聘用16名雇员(不包括董事),较2019年9月30日的10名增加60%[144] 资金筹集及分配 - 2020年4 - 9月,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所得资金为2.9982亿港元[24] - 2020年7月30日,公司配售10.708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2998万港元[147] - 2017年8月15日,公司配售4.7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60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300万港元[147] - 董事会决议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约5000万港元用于注资在北京设立的全资附属公司[147] - 约1000万港元用于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147] - 约1700万港元用于注资扬州医采阳光科技有限公司[147] - 约600万港元用于注资合营企业[147] - 2017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未使用金额预计未来12个月按原计划用途使用[150] 审核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5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非执行董事无明确任期[155]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56][157] 股权权益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董事、公司主要行政人员或其各自联系人概无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权益及淡仓[15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王泉森持有285,004,079股普通股,股权约22.18%;周春燕持有244,212,611股,股权约19%;Pioneer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持有142,800,000股,股权约11.11%;刘娜持有142,800,000股,股权约11.11%[166] 购股计划情况 - 2012年9月18日公司采纳新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174] - 2018年9月7日股东批准更新购股计划授权限额,公司可发行最多535,428,530股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份10% [175] - 2020年9月23日股份合并生效后,公司授出购股权获行使时拟发行最多股份调整至107,085,706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17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承授人未行使任何购股期权[17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购股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期权为86,040,000份[176] - 2020年9月23日股份合并生效后,行使价调整至0.902港元[177] 人事变动情况 - 郑春雷于2020年8月3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79] - 傅晓姬于2020年8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79] - 郑欣于2020年8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79] - 杨志英于2020年10月19日辞任公司执行董事[179] - 文伟麟于2020年11月9日辞任中国之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79]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对健康产品及服务应收款项,信贷期为30 - 9
莲和医疗(0092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17 08:06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是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服务供应商,目标是成为医疗与健康管理机构全方位服务及解决方案供应商[8] - 公司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证券买卖与投资业务[77] - 除健康服务外,公司还从事借贷业务及证券买卖与投资业务[16][17] 公司运营架构 - 公司网络遍布中国内地,在北京有一间研发中心,在广州有一间生产及检测中心[8] - 公司目前在北京有一个研发中心,在广州有一个生产检测中心,集中统筹核心研究能力以提升生产力和服务 [28] 业务策略调整 - 自2019年10月,公司改变业务策略,用第三方代理商取代本身营销工作组吸引终端用户,有四个代理商负责中国31个省份销售[8] 业务流程 - 公司委托专业服务提供商进行数据提取工作,技术人员基于提取数据进行癌症筛查基因检测及分析并生成报告[8] 产品服务 - 公司提供患者尿液的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可早期检测胃癌、食管癌及胰腺癌等不同类型癌症[8] - 公司拓展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产品销售渠道,拟与国家卫计委疾控中心合作在10个试点城市推广[12] - 公司通过非全资附属公司提供医疗用品及采购增值服务,现有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及大型机构客户[12] 财务数据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6380.5万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同[20][21]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1210.3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18.97%,去年同期分别约为3550.3万港元和55.92%[25]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2372.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0.72%[25]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46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9.37%[25]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行政及其他开支、销售及分销成本分别减少约8425万港元、4819万港元,部分被销售及服务成本增加约2372万港元所抵销[2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营业额为5806.1万港元,上一年度为4858.9万港元,分部亏损为1292.3万港元,上一年度为7432.6万港元[2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574.4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489.8万港元减少约61.48%,本年度毛利率为100% [28]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6380.5万港元,毛利约1210.3万港元,除税前亏损约2341.5万港元[77] - 2020年3月31日,可供分派予公司股东之储备约为2.47431亿港元[7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1188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758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282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0.2107亿港元[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并无资本承担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19年3月31日为零港元[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抵押其任何资产[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3] 业务合作 - 公司与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慢病大数据应用发展联盟订立战略合作协议至2023年12月31日,合作数据收集分类并探索新管理方法[12] - 公司与中关村国卫健康大数据研究院订立项目合作协议至2023年3月31日,建立试验平台探索大数据收集及健康医疗管理[12] 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17年5月4日认购2000万港元的威廉金控并购35号基金单位,按固定年利率4.75厘计算投资回报,2019年已就该投资录得全面减值约2086.2万港元 [31]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对一家联营公司权益计提减值拨备约726.8万港元 [35][38] - 公司收购广州漫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股权,其成功开发出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诊断技术 [31][34][38]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从事证券买卖及投资活动,后续将继续监察并把握机会 [31] 业务协同与前景 - 公司认为旗下医疗产品和服务业务互补,可扩大销售网络、交叉销售产品,实现规模经济和收入增长 [36]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中基因检测、尿液化检和医疗健康产品服务业务有协同效应,前景广阔[39] 资金运用与分配 - 2017年8月15日公司配售4.78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600万港元[43] - 所得款项净额约8300万港元,原计划6000万用于医疗健康业务申请,2300万用于潜在投资,现考虑重新分配[45][47] - 约1700万港元将用于注资扬州医采,600万港元用于合资企业注资[45][47] 未来规划 - 公司通过有效运用库务活动提升核心业务盈利和盈余现金回报,指定子公司开展短期库务活动[46] - 管理层未来将继续为公司寻找新商机及投资项目[43] - 2020年6月26日,公司宣布计划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大众健康管理和服务行业的潜在商机,计划分期投入约5000万港元运营[56][57] - 2020年6月26日,公司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企业,将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约3285.3万港元)作为注册资本,占合营企业15%股权[58] 人员变动 - 徐学平自2019年11月8日起任董事会主席等职,有超20年房地产及投资经验[64] - 文伟麟自2019年1月任执行董事等职,有超16年会计经验[64] - 杨志英自2020年1月17日任执行董事,有约30年医疗行业经验[68] - 单华于2019年11月调任非执行董事,有超12年上市公司高管经验[68] - 刘星华自2016年9月1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32年金融服务经验[71] - 郑春雷自2014年12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2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72] - 郑春文自2019年6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超30年审计等经验[7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有14名全职雇员(2019年为19名),减少归因于专注分销商销售的营销策略[5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0年3月31日,Powerful Software Limited持有公司1,541,063,057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8.78%[6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单华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1,541,063,057股普通股,股权约28.78%[15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王泉森持有公司1,425,020,398股普通股,股权约26.61%;Powerful Software Limited持有1,541,063,057股,股权约28.78%;Merry Cycle Enterprises Limited和Gorgeous Moment Holdings Limited因受控关系,对应股权也约为28.78%[16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除上述披露外,无其他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按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6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77] 漫瑞生物相关 - 公司认为广州漫瑞生物是集团健康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持有其30%权益[83] - 中汇认为集团对漫瑞生物的估值方法无法反映其业绩及价值[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集团于漫瑞生物的投资计提减值亏损约1752.8万港元[85] - 为解决中汇对集团于漫瑞生物投资的意见,公司提出4种选择但未能落实[85][88] - 基于5%版税假设,独立估值师对漫瑞生物的估值金额为2000万港元,但核数师保留意见[8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于漫瑞生物投资的公平值为2000万港元,计提减值亏损约726.8万港元[90]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于漫瑞生物投资账面价值2000万港元公平合理[90] - 审核委员会和核数师同意管理层下年就估值基础和假设与核数师达成共识以取消保留意见[90] 预付款项审计 - 预付款项与向顾问授出购股期权的会计处理有关,顾问服务可为公司健康业务带来经济利益[90] - 为解决预付款项的审计保留意见,管理将加强与顾问沟通并提供服务细节[93] - 为解决预付款项的审计保留意见,管理将加强对顾问服务的管理并评估服务价值[93] - 为解决预付款项保留意见,公司将采纳建议或下年对预付款项账面价值约1590万港元全额计提减值[94][96] - 审核委员会同意公司向顾问授出购股权,建议提供可核实服务证据支持会计处理,否则对预付款项全面减值[95][97] - 核数师同意管理层解决下年保留意见的建议行动[99] 基金投资减值 - 公司认购2000万港元基金单位,因基金经理相关问题,2019年对投资约2086.2万港元全面减值[100] - 公司今年聘请中国律师事务所,能否收回投资本金和收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020年3月31日中汇保留意见不存在,但去年保留意见因非调整事项仍存在,明年此方面无保留意见获核数师认可[103] VIE协议 - 集团100%附属公司北京莲和与莲和医疗及注册股东于2016年11月10日订立VIE协议,取代2016年4月5日原协议[105] - 莲和医疗于2016年2月22日成立,主要业务为提供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服务[105] - 2020年7月2日生效的规定将“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列为禁止外商投资产业[105] - 北京莲和按协议向莲和医疗提供服务,莲和医疗支付月顾问及服务费,金额为月总收入扣直接开支及成本[108] - 行使独家购买权时,收购转让价为1元,若有法律强制规定则为法律允许最低价[108] - 注册股东承诺收到转让价后10个工作日内全额退回给北京莲和或其指定方[108] - 未经北京莲和同意,莲和医疗不得订立合同金额超10万元的重大合同[111] - 注册股东同意任命北京莲和指定人员为莲和医疗董事、法定代表和关键管理人员[111] - 北京莲和董事获授权作为注册股东唯一代理人行使莲和医疗股东权利[112] - 注册股东质押其在北京莲和的全部股权,以保证相关协议义务履行[11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合约安排无重大变动[114][116] - 未经北京莲和同意,莲和医疗不得出售超10万元资产、业务或收益,不得订立重大合约[115] - 注册股东质押北京莲和所有股权,若莲和医疗违约,北京莲和有权出售质押股权[116] - 金杜认为VIE协议合法有效可执行,但相关部门理解可能不同[118] - 莲和医疗在集团财报入账为全资附属公司[118]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约5806.1万港元,资产约5905.9万港元[118] - 若合约安排不合规,公司将寻求其他形式开展业务[121] - 公司实施多项内控措施保障合约安排下资产安全[122]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无VIE协议解除[123] 公司风险 - 集团面临经济、经营、监管和财务风险,业务和前景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23] - 全球或中国经济严重或持续低迷、通胀和利率波动等会对公司经营、财务或投资活动造成负面影响[127][133] - 利率上升会增加借款人资金成本,降低其业务盈利率,影响其偿还公司贷款的能力,经济放缓会使情况更糟[128][133] - 公司若未能在竞争环境中有效竞争或跟上科技发展,会对健康服务业务造成不利影响[129][134] - 健康服务行业人才竞争激烈,公司若人才储备不足,会影响研发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而影响集团运营[131][134][140] - 公司需取得相关许可证开展中国健康服务业务,若未能续新或遵守规定,业务运营将受不利影响[137][141] - 中国法律未明确规定VIE协议合法性,若协议被认定违法,公司将无法有效控制莲和医疗并获取其经济利益,基因检测业务也会受影响[139][14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3] - 除公司购股期权计划外,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或年终,公司无订立或存有会导致发行股份的股票挂钩协议[143]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减低业务活动对环境影响,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43] - 公司通过提供福利、发展机会和培训认可员工成就,提供健康安全工作场所,回顾年度无罢工或因工作场所事故死亡个案[143] - 公司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满足客户需求,重视客户意见,定期分析反馈并进行质量保证检查[143] 财务风险附注 - 财务风险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143] 关连交易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关连人士无须遵守上市规则申报、公布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的关连交易和持续关连交易[165] 退休福利计划 - 集团根据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为香港员工提供定额供款退休计划,雇主和雇员按员工收入5%供款,每月最高1,500港元;中国附属公司雇员参与国家管理的退休福利计划[165] 客户与供应商占比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和五大客户占集团收益百分比分别为52%和89%[168]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和五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额百分比分别为64%和100%[168] 公司合约情况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除VIE协议外,无有关公司业务管理及行政事宜的合约[168]
莲和医疗(00928)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27 16:35
财务数据对比(2019年上半年与2018年同期) - 2019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81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4024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532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8483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240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012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40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012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245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457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245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6953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换算所产生汇兑差额为1190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2050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工具之公平值收益为1846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620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6321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620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85007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45.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6535.9万港元[130] - 2019年存货成本192千港元,2018年为7087千港元;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554千港元,2018年为3793千港元[115] - 2019年法律及专业费用及开支3561千港元,2018年为10986千港元;2019年银行利息收入101千港元,2018年为47千港元[115] - 2019年香港利得税48千港元,2018年为464千港元;2018年中国企业所得税445千港元[11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6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4.53%,整体毛利率为78.12% [184][18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1245万港元,较上一中期减少约81.40% [185][188] - 健康服务业务2019年上半年营业额25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3812万港元,分部业绩亏损72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3141万港元 [190] - 借贷业务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营业额42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90万港元,两期毛利率均为100% [192] - 借贷业务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营业额为42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90万港元[198] 资产数据变化(截至2019年9月30日与2019年3月31日对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6880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60067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2113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240519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687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2245千港元有所上升[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7426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228274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264306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288341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62137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288341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2019年9月30日分占联营公司资产净值3797.8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286.3万港元减少[139] - 2019年9月30日应收有抵押贷款1715.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9147.1万港元大幅减少,年利率为18% [141][146][150] - 2019年9月30日应收贷款约1715.4万港元及应收利息约98万港元获独立第三方担保,3月31日分别为6625.6万港元和666.4万港元[147][150] - 2019年9月30日1 - 90日应收贷款利息为98万港元,3月31日为992.4万港元[153] - 2019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19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0万港元略有减少[155] - 2019年9月30日预付款项及按金为323.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772.3万港元减少[155] - 2019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50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846万港元减少[155] 特定期间财务数据(2019年4月1日 - 9月30日)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公司亏损12454千港元[25][26]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换算汇兑差额产生的其他全面收益为 - 11904千港元[28]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分占一家联营公司之外币换算储备为 - 1846千港元[31]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期内全面收支总额为 - 26204千港元[33] 现金流量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与2018年同期对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85,22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4,267千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091千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7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7,257千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83,81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919千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12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6,757千港元[4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医疗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49] - 公司有健康服务、借贷、证券买卖及投资三个经营及可呈报分部[60] - 公司目前在北京有一个研发中心,在广州有一个生产检测中心 [187]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服务业务营业额为2570千港元,借贷业务为4240千港元,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为0千港元,总计6810千港元[84][85][86][8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服务业务分部亏损7241千港元,借贷业务溢利583千港元,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亏损36千港元,总计亏损6694千港元[89][90][91][9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益为161千港元[9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支出为2833千港元[9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3040千港元[9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2406千港元[100] 过往期间业务数据(2018年6个月) - 2018年6个月持续经营业务对外销售总额为44024千港元,其中健康服务业务38123千港元,借贷业务5901千港元[107] - 2018年6个月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总额为29915千港元,其中健康服务业务亏损31414千港元,借贷业务盈利1875千港元,证券买卖及投资业务亏损74千港元,服装零售业务亏损302千港元[107] - 2018年6个月未分配收入为309千港元,未分配支出为12525千港元,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5357千港元[107] - 2018年6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948千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048千港元,一家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17080千港元,应收贷款利息减值亏损448千港元[107] 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应用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财务工具按公平值计量[53]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重大变动[53] - 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未重列2018年报告期比较数字[55] 税收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21] 股息情况 - 2019年和2018年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董事决定本中期期间不派付股息[124] 已终止业务数据 - 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期间来自已终止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5港仙,对应溢利约250.4万港元[131][133] 资产购置情况 - 本中期期间公司无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18年同期为109.1万港元[135][137] 贸易款项情况 - 公司给予健康服务应收账款的信贷期为30至90日[159][16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90日内贸易应收账款为0千港元,91 - 180日为0千港元,181 - 365日为19千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千港元、14千港元、20千港元[16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16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592千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4千港元、10,551千港元[163] - 供应商给予的信贷期一般为30至90日,公司确保应付款项在信贷期限内清偿[166]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18年4月1日、2018年9月30日、2019年4月1日和2019年9月30日,股份数目为50,000,000手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18年4月1日为5,258,625手股,金额为52,586千港元,根据购股计划发行股份后,截至2018年9月30日、2019年3月31日和2019年9月30日为5,354,285手股,金额为53,543千港元[167] 业务终止情况 - 2017年12月15日公司附属公司签订协议出售中国教育传媒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相关结余,现金代价30,500,000港元,出售于2018年6月完成,教育业务终止[171] 财务资产公平值情况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股本工具按成本计量,成本与投资公平值相若,该期间公平值不同级别间无转移[174][177] - 公司董事认为未经审核报表中按摊销成本列账的财务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平值相若[175][177] 或然负债与资产抵押情况 - 报告期末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176]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密切关注医疗政策变化,调整健康服务业务策略 [190] - 公司专注分销商销售打入中国主要城市市场,拓展医院官方服务供应商渠道 [190] - 公司拟扩大和多元化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产品,改善相关系统 [190] - 公司或增加借贷业务专业人员以加强合规和风控 [193] - 公司管理层将继续寻找适合公司的新业务机会和投资项目 [195] - 集团未来可增聘专业人士加强借贷业务合规性及风险控制[198] - 集团对证券买卖业务采取审慎态度[199] - 管理层继续寻求适合公司的新商机和投资项目[199] 董事会相关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0] - 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97][200] - 董事会认为财务报表按香港公认会计准则编制,金额基于最佳估计和合理判断[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