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莲和医疗(00928)
icon
搜索文档
帝王国际投资(00928):将考虑对晏明采取法律行动 保留对相关人士追究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权利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07:10
4) 自2025年4月24日起暂时停止晏明非执行董事职务,直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审核工作完成 及董事会另行通知为止。 鉴于:i)公司有义务自2024年12月28日起按每年24%的利率支付总额为人民币5637.78万元的款项,直至 根据呈请悉数支付为止,该款项约占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的17.8%;ii)呈请可能被证明为无效 的可能性;及iii)呈请已被撤回,董事会认为,截至本公布日期,呈请对公司的运营及财务状况并无重大 不利影响。 另据悉,晏明未经董事会的批准及授权,于2025年1月6日私自成立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国帝王,并随后 成立其附属公司(如有)。董事会认为,由于中国帝王的成立并未获得董事会批准,公司将不承认与中国 帝王签署的任何协议的有效性,并将寻求法律意见以否认公司及其他附属公司应承担的任何义务。此 外,董事会将考虑对晏明采取法律行动。如发现涉及违法行为或造成公司损失,董事会会保留对相关人 士追究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权利。 2) 透过集团的法律顾问向收货人发送信函以确认i)彼等是否确实收到呈请中提述的货物; ii)彼等是否已 收到销售货物的任何所得款项并要求将所得款项转予公司; ...
帝王国际投资(00928.HK)4月2日收盘上涨7.41%,成交6.3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2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微跌,帝王国际投资股价上涨,但近一月和今年累计跌幅大且跑输恒生指数涨幅,公司财务数据不佳,暂无机构评级,其市盈率在行业中有一定排名 [1][2][3] 公司表现 - 4月2日收盘,帝王国际投资收报0.029港元/股,上涨7.41%,成交量220万股,成交额6.32万港元,振幅11.11% [1] - 最近一个月帝王国际投资累计跌幅10%,今年来累计跌幅40%,跑输恒生指数15.69%的涨幅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帝王国际投资营业总收入3353.4万元,同比减少55.43%;归母净利润 -143.11万元,同比减少193.74%;毛利率2.71%,资产负债率21.08% [2] - 目前暂无机构对帝王国际投资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3] - 帝王国际投资是香港上市、专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基因检测公司,提供分子诊疗解决方案和学术研究服务 [4] - 莲和医疗是集团在华南片区的中心实验室,业务覆盖华南,在北京、广州设实验室及业务分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且检测成绩优异 [4] 行业情况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2.42倍,中值4.93倍 [3] - 帝王国际投资市盈率3.98倍,行业排名第5位,其他部分企业市盈率分别为其他精优药业0.68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2倍、百信国际1.49倍、东瑞制药3倍、正大企业国际4.5倍 [3]
莲和医疗(0092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4 16:09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37,186千港元,同比下降11.7%[18] - 香港地区2024年中期收入为0千港元,同比下降100%[1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37,186千港元,同比下降55.4%[51] - 毛利润为1,00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022千港元大幅下降91.6%[51] - 期内亏损为1,588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963千港元[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58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693千港元[51]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30千港元[5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对外销售额为37,186千港元[10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1,553千港元[11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为35千港元[110]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的对外销售额为41,265千港元[122] - 公司酒类销售业务的对外销售额为42,131千港元[1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37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24万港元,降幅为55.4%[185]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1%,去年同期为14.41%[185] - 公司中期亏损为15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6万港元[185] - 酒类分部和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分别录得亏损41万港元和8万港元[185]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在回顾期内未产生任何收益[185] - 基因检测业务及其他健康产品和服务业务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录得任何销售额,分部业绩亏损为80,000港元[186] - 借贷业务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录得任何营业额,去年同期毛利为100%[186]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中期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75千港元,同比下降18.5%[21] - 公司2024年中期确认的存货成本为36,177千港元,同比下降49.3%[21] - 公司2024年中期员工福利开支为230千港元,同比下降94.6%[21] - 公司2024年中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5千港元,同比下降98.0%[37] - 公司2024年中期香港利得税为0千港元,同比下降100%[37] - 公司未分配支出为1,063千港元[12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本及储备中,股本为92,521千港元,储备为176,979千港元[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69,50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799千港元[56] - 权益总额为265,7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6,049千港元略有下降[5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存货为162,143,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6,605,000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73,000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68,482,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7,850,000港元略有增加[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65,701,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6,049,000港元略有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款项为43,328,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1,900,000港元有所增加[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为2,14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33,000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税项为10,311,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445,000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未偿还债务总额为287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380千港元略有增加[170]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79,654千港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102,450千港元,增长28.6%[137]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18,550千港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49,117千港元,增长164.8%[137] - 公司预付款项及按金从2024年3月31日的59,31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42,098千港元,下降29.0%[137] - 公司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28,380千港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28,775千港元,增长1.4%[168] - 公司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13,520千港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14,553千港元,增长7.6%[168] 现金流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净现金流入为77,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净现金流出17,058,000港元有显著改善[8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4,000港元有所减少[8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122,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7,000港元有所减少[8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净现金流出约为416,000港元[86] - 公司流动负债约为68,840,000港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79,000港元[86] 业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显示同比下降[38] - 公司2024年中期酒类销售业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显示同比下降[38] - 公司2024年中期借贷业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显示同比下降[38]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分部亏损为490,000港元[92] - 公司期内亏损为1,588,000港元[93]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以及酒类销售的应收款项信贷期介乎0至365日[149][166] - 公司供应商给予的信贷期一般介乎于90日内,并确保所有应付款项于信贷期限内清偿[153] - 酱香型白酒市场前景广阔,"帝王池"品牌有望成为市场主流品牌之一[188][190] 融资与筹资 - 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快未偿还应收贸易款项的收取[88] - 公司将继续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来提升盈利能力并改善未来营运现金流[88] - 公司将积极与金融机构及潜在贷款人/投资者协商以确保获得新融资安排[88] - 公司预计未来十二个月内将有充足营运资金满足财务需求[88] - 公司正在寻求包括配售新股份在内的筹资活动作为替代资金来源[88] - 公司于2023年11月通过配售股份获得总收益约9,629,000港元,发行股份溢价约1,304,800港元[156][159] - 公司于2023年12月通过认购股份获得总收益约9,615,000港元,发行股份溢价约2,119,000港元[156] - 公司通过认购协议发行147,920,000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06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为9,615,000港元[193] 其他 - 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50,425千股[12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587千港元[1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每股摊薄亏损,所有潜在普通股均具有反摊薄影响[133][14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股本为1850425千股,总价值为92521千港元[172] - 公司在报告期末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194]
莲和医疗(0092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0:1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7,186,000港元,毛利为1,009,000港元,经营亏损为1,553,000港元,期内亏损为1,588,000港元[2][4]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09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为0.11港仙[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37186千港元,期内亏损1588千港元;2023年同期总营业额为83427千港元,期内溢利963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无对外销售,亏损80千港元;酒类销售业务对外销售37186千港元,亏损410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对外销售41265千港元,溢利391千港元;酒类销售业务对外销售42131千港元,溢利11496千港元;借贷业务对外销售31千港元,亏损94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37186千港元,香港市场无收益;2023年同期中国市场收益42125千港元,香港市场收益41302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2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361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405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20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447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折旧[26]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为2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84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27千港元[17][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37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624万港元,减幅为55.4%[46] - 2024年同期整体毛利率为2.71%,去年同期为14.41%[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59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96万港元[4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587千港元,2023年溢利1693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无销售额,去年同期为4127万港元[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分部业绩亏损8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39万港元[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无营业额,去年同期为30,000港元,去年同期毛利为100%[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酒类销售业务营业额为37,190,000港元,分部亏损410,000港元[5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中使用权资产为2,777,000港元,于联营公司之权益为1,926,000港元,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为240,000港元[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31,647,000港元,流动负债为68,840,000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62,807,000港元[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65,701,000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69,500,000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 3,799,000港元[6] - 集团有流动负债约68,84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9,000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流出净额约416,000港元[11] - 2024年9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50425千股,2023年为1542025千股[31]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96230千港元,3月31日为73560千港元[34]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3328千港元,3月31日为41900千港元[3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聘用13名雇员(不包括董事),2023年9月30日为31名[55]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200,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500,000港元[56]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借款为2,500,000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6] - 2024年9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94%,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6] 营运资金与措施 - 董事认为集团将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未来至少十二个月财务责任,已采取措施加快收取未偿还应收贸易款项[11] 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有关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之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61] - 报告期末,集团无任何资本承担、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43][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抵押任何资产[6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6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以及酒类销售业务[8] 董事会成员 - 帝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执行董事会成员有王梦遥、晏明、文伟麟、李利[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杨希琳、楼韬、王振宇、刘忠[73] - 晏明为公司联席主席兼行政总裁[73] - 王梦遥为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73]
莲和医疗(009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1 20:43
董事会及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董事会共有11名董事,其中女性董事2名,性别多元化比例为18.2%[9] - 公司董事会和提名委员会将密切监察和不时检讨董事会组成,考虑性别多元化政策,以引入更多女性代表[9] - 公司提名委员会从内部晋升、管理层推荐及股东提名等渠道物色董事候选人,并根据教育背景、专业经验等多项因素进行委任[9] - 公司股东有权通过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处理特定事项,且该大会应在要求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41] - 公司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提出建议,需向董事会或公司秘书提交书面要求,列明股权资料、联系方式及建议内容[43] - 公司宪章文件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未有变动[43]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公司外聘核数师在2024财年提供的核数服务费用为13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18万港元,总计148万港元[1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2024财年举行了3次会议,负责审议外聘核数师的任命及非核数服务的检讨[14][18] - 公司通过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会计及财务汇报职能的资源、员工资历及经验、培训课程及预算,认为这些资源足够[67] - 公司对综合财务报表的拟备负责,确保其不存在由于欺诈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误陈述[130] - 独立核数师对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指出可能存在的影响[200]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在集团内提出严重关注事项,确保财务报告和合规方面的不当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37]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防止贿赂条例》和《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未发现任何重大违规行为[37] - 公司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商业道德守则,禁止利用商机谋取个人利益,服务合约需由不同级别的管理层审批[37] - 公司已委任专业事务所审查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并采纳了相关建议以纠正发现的问题和降低风险[67] - 董事会确认已收到管理层关于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监控系统有效性的确认书[67] - 董事会通过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财务、运营及合规方面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认为相关系统完备且有效[67] - 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由董事会委任的专业事务所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内进行审查,报告指出了内部监控系统的发现、相关风险及纠正建议[67] 财务表现与资产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净利润为15,114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亏损31,753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13]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全面收益总额为11,908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亏损56,754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13]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6港仙,相比2023年的每股亏损1.71港仙有显著改善[113]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为5,427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0,001千港元有显著下降[11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330,707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44,268千港元有显著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为67,65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8,812千港元有显著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净流动资产为263,055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15,456千港元有显著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68,48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35,457千港元有显著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266,049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32,995千港元有显著增加[117]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32,319千港元,显示公司存在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12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2.3368亿港元,同比增长4.39%[189][190]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33,681千港元,同比增长4.4%[154] - 2024年毛利润为37,789千港元,同比增长213.6%[15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450千港元,同比增长270.1%[154] - 2024年税前利润为23,870千港元,相比2023年亏损30,709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5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8,756千港元,同比增长738.7%[154]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为11,908千港元,相比2023年亏损56,754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54] 联营公司及投资 - 公司对联营公司漫瑞生物的投资已在2022年3月31日年度全额减值[83] - 公司正在寻找潜在买家出售其在漫瑞生物的股权[83] - 公司在2022年向两家联营公司投资了总计55,000,000人民币(约67,814,000港元),并持有每家25%的股权[102] - 两家联营公司已在2023年3月31日年度注销,公司已获得全额投资成本退款[102] - 公司对联营公司汇兑储备结余2,163,000港元的记录存在审计不确定性[10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对联营公司注销的收益/亏损为零港元[102] - 公司于2016年收购广州漫瑞生物30%股权,投资成本为65,129千港元[157] - 漫瑞生物的基因检测技术自收购以来未产生任何收入,公司已于2022年对该投资全额减值[158] - 公司无法获取漫瑞生物的财务信息以支持其估值和减值评估的基准及假设[159] - 公司向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资人民币30,000,000元,占其股本的15%[146] 业务发展及多元化 - 公司开始从事酒类销售业务,预计将产生稳定现金流并实现业务多元化[172] - 公司于2023年9月获得在中国境内使用「帝王池」酒商标及品牌的独家转授权,并开始销售「帝王池」酱香型白酒[172] - 「帝王池」酱香型白酒凭借其卓越品质和创新营销模式,有望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品牌之一[172] - 公司储备了大量年份坤沙基酒,为生产优质「帝王池」酱香型白酒奠定坚实基础[172] - 公司预计「帝王池」酱香型白酒销售将成为集团收益的重要来源[172] - 公司新业务酒类销售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中录得营业额119,840,000港元,分部溢利为28,040,000港元[198] - 公司于2023年9月获得“帝王池”酒商标和品牌的独家转授权,并开始销售“帝王池”酱香型白酒[198] - “帝王池”酱香型白酒凭借其高品质、精湛工艺和创新营销模式,预计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品牌之一[198] - 公司储备了大量年份坤沙基酒,为“帝王池”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198] - 公司将继续开发健康数据分析产品和创新医疗技术产品,以扩大健康和卫生产品供应[184] - 公司通过子公司提供医疗用品,包括医用温度计、口罩、防护服等,并提供相关增值服务[184] - 公司致力于发展国内健康设备服务业务,集成健康数据分析软件与健康设备[184] - 公司扩展业务至卫生产品贸易,以应对消费者对个人和家居卫生用品需求的上升[184]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及海外拓展基因检测服务[184] 供应商及预付款 - 公司向供应商A和B支付了约98,454,000港元的消毒材料预付款,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收到材料[143] - 公司向供应商C支付了约8,081,000港元的车辆改装服务预付款,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收到服务[143] - 公司于2023年4月与供应商A达成取消协议,并收到约23,333,000港元的退款,剩余5,556,000港元已减值[14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从供应商B收到价值约69,565,000港元的消毒材料[143] - 公司出售持有车辆改装服务预付款的附属公司,录得约2,116,000港元的出售收益[146] 借贷业务 - 借贷业务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亏损,利息收入为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万港元大幅下降[194] - 借贷业务的毛利率为100%,主要因为无需财务费用[194] - 公司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放任何新贷款,且无未偿还贷款[194] 健康服务业务 - 健康服务业务收益在本年度有所减少[193] 存货及资产减值 - 公司对存货金额进行了减值测试,截至2024年3月31日存货余额为196,605,000港元,对综合财务报表而言属重大[126] - 公司评估了客户、债务人及供应商的信誉,并检查了客户、债务人的后续结算以及预付款项用途[126] - 公司评估了存货的市场流动性、账龄及可变现净值,并检查了存货的后续销售及使用情况[127] 股本及股东权益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股本为HK$'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HK$'000千港元[13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累计亏损为HK$'000千港元[13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总资产为HK$'000千港元[13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非控股权益为HK$'000千港元[139]
莲和医疗(009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2:34
酒类销售业务 - 帝王池酱香型白酒销售将成为公司收益的重要部分,公司储备了大量年份坤沙基酒作为生产基础[1] - 2024年酒类销售收益为119,844千港元,成为公司新的收入来源[57] - 酒类销售业务在2024年录得收益119,844千港元,分部溢利为28,037千港元[88] - 2024年酒类销售占公司总销售额的51.29%,而2023年无酒类销售业务[132] - 公司2024年酒类销售业务的分部溢利为28,040,000港元,主要得益于新酒类销售分部的贡献[109] - 公司于2024年开始从事酒类销售业务,预期将产生稳定现金流并实现业务多元化[136] 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 - 2024年健康产品收益为113,783千港元,较2023年的220,795千港元下降48.5%[57]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在2024年录得收益113,783千港元,但分部亏损为3,170千港元[88] - 公司基因检测及健康产品业务2024年营业额为113,780,000港元,较2023年的223,660,000港元下降49.1%,但分部亏损从16,120,000港元减少至3,170,000港元[134] - 公司健康业务分部收益同比下降49.13%至113,780,000港元[166] - 公司2024年度的健康服务及健康产品贸易收益在中国确认106,301千港元,在香港确认7,482千港元[8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全年收益为233,681千港元,较2023年的223,853千港元增长4.4%[57] - 2024年毛利为37,789千港元,较2023年的12,049千港元增长213.6%[5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818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25,192千港元大幅改善[43]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63,055千港元,较2023年的215,456千港元增长22.1%[52]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68,482千港元,较2023年的235,457千港元增长14.0%[52]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66,049千港元,较2023年的232,995千港元增长14.2%[52] - 2024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73千港元,较2023年的17,786千港元大幅下降97.3%[52] - 2024年公司应付款项为41,900千港元,较2023年的19,626千港元增长113.5%[52] - 公司2024年度的每股盈利为0.96港仙,较2023年度的每股亏损1.71港仙有所改善[73]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5,818,000港元,较2023年的25,192,000港元有所改善[98] - 公司2024年毛利为37,790,000港元,较2023年的12,050,000港元增长213.6%,毛利率从5.38%提升至16.17%[132]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233,680,000港元,同比增长4.39%[164]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1.71港仙[165] 投资与资产 - 公司于2016年收购漫瑞生物30%权益,投资成本为65,129,000港元,但无法可靠确定基因检测技术的价值[3][4] - 公司于2023年获得两家联营公司全数退还投资成本,分别为人民币30,000,000元(约34,270,000港元)和人民币25,000,000元(约28,558,000港元)[5][11]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94%,较2023年的1.07%有所下降[2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资本承担,与2023年相同[18] - 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336,134千港元,其中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资产为36,060千港元,酒类销售业务资产为285,509千港元[66]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70,085千港元,其中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负债为16,801千港元,酒类销售业务负债为30,533千港元[6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13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减少1名兼职雇员[1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香港的贷款利息收入为54,000港元,较2023年的192,000港元大幅下降[68] - 公司2024年度的汇兑亏损为998千港元,而2023年度的汇兑收益为1,178千港元[70] - 公司2024年度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716千港元,而2023年度为0千港元[71] - 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32,319千港元,显示存在重大不確定因素[77] - 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分部包括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借贷业务和酒类销售业务[86]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233,681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23,870千港元[88]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收益为5,314千港元,较2023年的19,828千港元大幅下降[92] - 公司2024年预付款项及按金为56,166,000港元,扣除减值拨备16,860,000港元[101] - 公司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拨备为5,217千港元,较2023年的841千港元大幅增加[97] - 公司2024年未分配支出为7,339千港元,较2023年的16,640千港元有所减少[88] - 公司2024年董事薪酬为1,637千港元,较2023年的2,646千港元有所下降[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款项为73,560千港元,较2023年的117,333千港元下降37.3%[125] - 公司2024年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50,000港元,较2023年的190,000港元下降73.7%[135] - 公司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28,380千港元,较2023年的2,079千港元大幅增长1265.8%[126] - 公司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17,614千港元,较2023年的4,151千港元增长324.4%[125] - 公司2024年预付款项及按金为42,455千港元,较2023年的101,556千港元下降58.2%[125] - 公司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拨备为6,094千港元,较2023年的972千港元增长526.9%[12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233,680,000港元,同比增长4.39%[16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63,060,000港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0,000港元[186] 供应商与预付款 - 公司已收到供应商A退款23,333,000港元,并对余额5,556,000港元进行减值处理[13] - 公司向供应商A预付28,889,000港元购买消毒产品,后与供应商A取消协议并收到退款23,333,000港元,剩余5,556,000港元已减值[143][150] - 公司向供应商B预付69,565,000港元购买消毒产品[15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向供应商A及B采购消毒材料的预付款项为98,454,000港元,向供应商C采购车辆改装服务的预付款项为8,081,000港元[17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收到供应商B提供的消毒材料价值约为69,565,000港元[176] 联营公司与投资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向两家联营公司投资人民币30,000,000元及25,000,000元,分别持有25%股权[141]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对漫瑞生物的投资已悉数减值[172] - 公司向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资人民币30,000,000元,占其股本的15%[177] - 公司出售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的代价为人民币30,000,000元[184] - 公司出售北京莲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65%股权的代价为人民币23,600,000元[194] 其他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为32,319,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73,000港元,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33] - 公司出售持有车辆改装服务预付款的附属公司,录得出售收益2,116,000港元[144][152]
莲和医疗(009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2 16:31
财务表现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3,4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1%[5] - 公司在2023年中期报告中披露,期内溢利为9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全面开支总额为7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每股盈利为0.11港仙,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6]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98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7]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流动负债总额为55,51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流动资产净值为218,1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7]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资产为233,6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7] -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股本为77,101千港元,儲備为160,406千港元[8] - 2023年中期,本公司股本溢價为1,307,113千港元,其他儲備为167,780千港元[9] - 2023年中期,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为17,058千港元,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为0千港元[11] 经营分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从事三个经营分部:健康产品和服务业务、借贷业务和酒类销售业务[21]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产品和服务业务、借贷业务和酒类销售业务的总营业额为83,427千港元,总利润为11,793千港元[23]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市场和香港市场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42,125千港元和41,302千港元[25] - 分部利润/亏损代表每个分部在未分配其他收入和收益以及未分配公司支出的情况下的利润/亏损[26] 品牌业务 - 公司在2023年9月获得了在中国使用“帝王池”商标和品牌的独家转授权,并开始销售“帝王池”品牌的茅台风味白酒,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该业务部门录得了4,213万港元的营业额和1,150万港元的分部利润[62] - “帝王池”品牌的茅台风味白酒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预计将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凭借其卓越的品质、精湛的酿酒工艺和精美的包装设计[63] - “帝王池”品牌的茅台风味白酒遵循家传秘制酿造,保持“帝王池”的典型风格,其优质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受到行业广泛关注[64] - “帝王池”品牌的茅台风味白酒凭借高品质、精湛工艺、创新营销和名人效应等优势,正逐渐在酒类市场中崭露头角,预计未来将成为行业重要品牌之一[65]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通过特别决议更改英文名称为“King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89] - 公司已通过特别决议更改中文名称为“帝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89] - 公司已通过特别决议采纳修订后的公司章程[89] - 公司已通过特别决议更改香港主要营业地点[8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和债券的权益或淡仓[9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或同系附属公司未与董事订立任何安排,使其能够通过收购公司或其他法人团体的股份或债券获益[92] - 2023年9月30日,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第2和3分部的规定,黄一峰、王文和周春燕分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和相关股份的5%以上的权益[93] - 2023年9月30日,没有任何人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的权益或淡仓,需要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第2和3分部的规定向公司披露[94]
莲和医疗(009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21:29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83,4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407千港元[1] - 同期毛利为12,0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55千港元[1] - 经营溢利为2,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341千港元[1] - 期内溢利为9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341千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1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09港仙[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8342.7万港元,期内溢利为96.3万港元;2022年同期营业额为5640.7万港元,期内亏损为134.1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对外销售4126.5万港元,分部溢利39.1万港元;借贷业务对外销售3.1万港元,分部亏损9.4万港元;酒类销售业务对外销售4213.1万港元,分部溢利1149.6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4212.5万港元,来自香港市场的收益为413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中国市场收益为2936.6万港元,香港市场收益为2704.1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9.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9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7140.5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2万港元,雇员福利开支为428.4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097.3万港元、51.2万港元、267.6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172.7万港元,主要为中国企业所得税172.4万港元和香港利得税3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所得税[18] - 2023年上半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42亿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9.3万港元;2022年同期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4.09亿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2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83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02万港元,增幅47.9%,整体毛利率为14.41% [30] - 同期集团溢利约为96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34万港元,新增酒类销售分部产生分部溢利约1150万港元 [32] - 健康业务分部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6.8%至4127万港元,分部业绩溢利为39万港元 [33][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利息收入营业额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万港元,毛利均为100% [36] - 酒类销售业务于2023年9月获“帝王池”酒商标及品牌独家转授权,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该分部营业额4213万港元,分部溢利1150万港元 [4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989千港元,3月31日为20,001千港元[3]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3,681千港元,3月31日为244,268千港元[3]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55,517千港元,3月31日为28,812千港元[3]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3,605千港元,3月31日为232,995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无抵押贷款为0,3月31日为340万港元;应收贷款利息为0,3月31日为4.2万港元[22][23][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1083.4万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净额为642.43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62.25万港元;3月31日分别为1173.33万港元、1015.56万港元、41.51万港元[24] - 报告期末,应收贸易款项为1.0834亿港元,应付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471.8万港元 [2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780万港元大幅减少;借款为250万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4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7%,与2023年3月31日相同[49]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借贷业务以及酒类销售业务[5] - 集团将凭借现有客户组合及推荐,接洽借贷业务新客户并把握机遇 [37]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100亿股,金额5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5.42025亿股,金额7710.1万港元 [26] - 2023年11月3日至29日,公司完成配售1.6048亿股配售股份,每股0.06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拟用于拓展或收购中国“帝王池”品牌酱酒销售渠道[62][63] - 2023年11月29日,公司与三名个人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将配发及发行1.4792亿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0.065港元[66] 股息政策 - 两个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董事已议决不就本中期期间派付股息[2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58] 其他事项 - 报告期末,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承担 [28] - 报告期末,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聘用31名雇员(不包括董事),较2022年9月30日的14名有所增加[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有关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之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抵押资产及重大或然负债[53][54] - 自2023年11月13日起,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更改至香港北角英皇道338号华懋交易广场二期20楼2001室[64] - 2023年11月22日,公司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修订及重列之组织章程细则,更改公司英文及中文名称[65] - 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67] - 公布日期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王梦遥、刘明卿、逄震、文伟麟[67] - 公布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顾建国、杨希琳、晏明[67]
莲和医疗(0092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6:51
Life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蓮 和 醫 療 健 康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 | | 目錄 | |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4 |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 34 | | Directors' Report | 董事會報告 | 38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59 |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87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113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 ...
莲和医疗(0092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2:59
收益与亏损 - 健康產品及服務收益從2022年的92,118千港元增長至2023年的223,661千港元,增長率為142.8%[2] - 總收益從2022年的92,873千港元增長至2023年的223,853千港元,增長率為141.0%[2] - 本年度虧損從2022年的37,318千港元減少至2023年的31,753千港元,減少率為14.9%[2] - 每股虧損從2022年的2.68港仙減少至2023年的1.71港仙,減少率為36.2%[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223,850,000港元,同比增长141.03%[3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亏损为31,75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70,000港元[4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1港仙,较上年同期减少0.97港仙[41]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223,660,000港元,同比增长142.8%[47] - 公司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分部亏损为16,12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70,000港元[47] 资产与负债 - 流動資產淨值從2022年的157,665千港元增長至2023年的215,456千港元,增長率為36.7%[3] - 綜合資產總值為264,269千港元,綜合負債總額為31,274千港元[2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15,460,000港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790,000港元[105] - 公司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07%[106]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无重大资本开支承担[10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无资产抵押[11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11] 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 - 健康產品收益從2022年的84,728千港元增長至2023年的220,795千港元,增長率為160.6%[8] - 健康服務收益從2022年的7,390千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2,866千港元,下降率為61.2%[8] - 中國市場健康服務及健康產品貿易收益為179,978千港元,香港市場為43,683千港元[9] - 健康產品及服務業務收益為223,661千港元,借貸業務收益為192千港元,總收益為223,853千港元[19] - 健康產品及服務業務分部虧損為16,115千港元,借貸業務分部溢利為5千港元,總分部虧損為16,110千港元[19] - 健康產品及服務業務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2,644千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89千港元[21] - 健康產品及服務業務的主要客戶包括客戶B(43,678千港元)、客戶C(63,563千港元)和客戶D(113,382千港元)[24] - 公司认为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前景广阔,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后全球健康意识提高的背景下[53] 借贷业务 - 來自香港的貸款利息收入為192,000港元,較去年755,000港元大幅下降[22] - 公司借贷业务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利息收入为19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5%[50] - 公司借贷业务竞争激烈,将加强内部监控以管理信贷风险[54] 投资与减值 - 公司对广州漫瑞生物信息技术的投资已悉数减值,投资成本为65,129,000港元[59][61] - 公司向两家联营公司投资总计55,000,000元人民币,两家公司已撤销注册并全额退还投资成本[64][65] - 公司向顾问授予购股权,预付款项约11,694,000港元已悉数减值[67][68]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向材料供应商预付医疗保健材料及设备款项约89,620,000港元,包括人民币22,685,000元(约27,971,000港元)和人民币50,000,000元(约61,649,000港元)[70] - 公司于2022年7月与供应商签订取消协议,要求全额退还预付款项,并于2022年3月31日后收到全额退款[71]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向供应商A及B预付消毒材料款项约98,454,000港元,向供应商C预付车辆改装服务款项约8,081,000港元[73] - 公司于2023年4月与供应商A签订取消协议,要求退还预付款项约28,889,000港元,供应商A随后撤销注册[74] - 公司截至报告日期收到供应商A退款约23,333,000港元,剩余5,556,000港元已作出减值[7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收到供应商B提供的消毒材料,预付款项约69,565,000港元是否可收回无法确认[7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收到供应商C提供的车辆改装服务,预付款项约8,081,000港元是否可收回无法确认[77] - 公司于2020年6月26日向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资人民币30,000,000元,占其股本的15%[80]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收到两家联营公司全额退还的投资成本人民币30,000,000元(约34,270,000港元)和人民币25,000,000元(约28,558,000港元)[86] - 公司从供应商A收到退款23,333,000港元,余额5,556,000港元在2023财年作减值处理[93] - 公司出售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000,000元[101] 应收与应付款项 - 應收貿易款項為118,305千港元,減去撥備後為117,333千港元[30]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拨备从2022年的139,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972,000港元[32] - 公司应付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34,89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9,626,000港元[33]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录得来自客户的应收贸易款项约15,185,000港元,截至报告日期仍未支付[79]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在2023年3月31日达到15,185,000港元,客户承诺在2023年9月30日前结清余下账款[100] 公司治理与股东事务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未设立董事会主席,主席职责由行政总裁原立民先生履行[120][121]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由行政总裁履行主席职责,除审核委员会主席刘兴华先生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外,所有董事均出席[12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准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相关规定[124] - 公司2023年年报将在适当时候寄发给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125] 其他 - 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和消费行为,以规划业务发展和制定营销战略[52] - 公司将继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投资项目,以最大化股东回报[55] - 公司2023财年末期股息不派付[103] - 公司向客户C购买126辆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共卫生老年人体检项目,车辆登记手续耗时近一年[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