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达控股(01100)
搜索文档
飞达控股(0110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
2025-08-26 17:02
股息信息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3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15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10日[1] 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100[1]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共有九名董事,六名为执行董事,三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
飞达控股(0110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7: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23.1%至845,629千港元[3] - 收益同比增长23.1%至8.456亿港元(2024年中期:6.871亿港元)[41] - 毛利同比增长16.2%至255,104千港元[3]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0.2%至84,729千港元[3] - 公司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0.3%至84.73百万港元,期内溢利同比增长44.0%至57.58百万港元[19] - 期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9.9%至59,918千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70.0%至5991.8万港元(2024年同期:3526.9万港元)[29]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上升69.9%至5991.8万港元(2024年中期:3526.9万港元)[41]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增长69.9%至13.962港仙[4] - 基本每股盈利为13.962港仙,较去年同期8.218港仙增长69.9%[29] 成本和费用 - 公司财务费用净额同比增长13.2%至7.46百万港元[19]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6.7%至19.69百万港元[19] - 物业厂房设备折旧同比增长12.7%至31.65百万港元[24] - 陈旧存货拨备大幅增加158.1%至299.9万港元(2024年同期:116.2万港元)[26]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长21.1%至262.0万港元(2024年同期:216.3万港元)[26] - 海外税项支出增长17.2%至2001.3万港元(2024年同期:1707.9万港元)[27] - 公司雇员开支为223.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2.3百万港元增长16.4%[51] 制造业务表现 - 公司制造业务收益同比增长20.6%至537.72百万港元,贸易业务收益同比增长27.6%至307.91百万港元[19]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23.1%至845.63百万港元,其中制造业务占比63.6%[19] - 制造业务实现溢利120.1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8%,贸易业务亏损43.83百万港元同比扩大16.2%[19] - 制造业务收益增长20.6%至5.37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63.6%[43] - 制造业务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8.9%至1.2015亿港元(2024年中期:9317.8万港元)[43] - 孟加拉工厂员工约7200名(2024年底:约7400名),墨西哥工厂员工580名(2024年底:430名)[43] 贸易业务表现 - 贸易业务收益上升27.6%至3.079亿港元(2024年同期:2.413亿港元)[44] - 贸易业务录得经营亏损4383.4万港元(2024年中期:亏损3773.9万港元)[4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27.5%至229,069千港元[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27.5%至229.07百万港元[22] - 手头现金约2.393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约6.643亿港元[4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短期存款)和流动投资组合总额为243.4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6.0百万港元增长24.2%[48] - 公司银行信贷额度为852.2百万港元,其中664.3百万港元未动用,未动用额度占比78.0%[48]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同比增长0.9%至1,961,637千港元[7] - 总资产同比增长0.9%至1,961.64百万港元,其中分类资产占比82.7%[22] - 贸易应收款项同比增长6.9%至401,737千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金额增长6.9%至4.275亿港元(2024年末:4.000亿港元)[37] - 存货同比下降11.3%至350,842千港元[7] - 总权益同比增长3.7%至1,223,321千港元[8]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10.5%至1.683亿港元(2024年末:1.880亿港元)[38] - 公司借贷除以总权益比率为15.9%,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下降1.0个百分点[48] 资本开支和投资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额大幅减少79.5%至2616.0万港元(2024年同期:1.276亿港元)[35] - 使用权资产增加1026.5万港元(2024年同期:119.7万港元)[36] - 投资物业出现公平值亏损237.3万港元[35] - 公司投资9.4百万港元翻新美国密苏里州物业,较2024年同期的102.4百万港元物业收购下降90.8%[49] - 公司投资15.6百万港元添置设备及机械以升级产能,较2024年同期的24.2百万港元下降35.5%[49] - 公司已批准151.4百万港元资本承担用于墨西哥工厂仓库建设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业务扩张[49] 汇率和税务影响 - 汇兑收益净额同比增长115.3%至6.11百万港元[24] - 孟加拉塔卡每升值/贬值1%将导致制造业务毛利率减少/增加约0.25%[50] 运营和人员 - 公司雇员总数为8,222名,其中孟加拉7,235名(占88.0%),墨西哥585名(占7.1%),中国220名(占2.7%)[51] - 柬埔寨新生产线预计第三季投产,目标年产能达1000万件[45] 盈利能力和效率 - 毛利率为30.2%(2024年中期:31.9%)[41]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与2024年持平[52]
飞达控股(01100.HK)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7:03
公司财务安排 - 飞达控股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适用) [1]
飞达控股(0110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4 16:41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2025年8月26日开会[3] - 会议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适用)[3] 人员构成 - 董事会有9名董事,6名执行董事,3名独董[4]
飞达控股(0110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16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29164448亿股,库存股份0股[2] 购股计划 - 截至2025年7月底,2011年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1934.05万个[3] - 截至2025年7月底,2024年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0个[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2025年7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总额变动均为0普通股[5]
飞达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至不少于58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1 19:0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不少于5800万港元 [1] - 较2024年同期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526.9万港元显著增长 [1] 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务分部营业额及利润增加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孟加拉制造业务表现突出 受益于(i)更多订单从受美国高关税影响国家转移至该地区 (ii)生产效率提升 (iii)成本控制改善 [1] 部分抵消因素 - 贸易业务分部表现未达预期 部分抵消了2025年中期业绩的增长幅度 [1]
飞达控股(01100)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至不少于58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9:05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将不少于5800万港元 [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526.9万港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务分部(特别是孟加拉制造业务)的营业额及利润增加 [1] - 更多订单从受美国高关税影响国家转移至孟加拉 [1] - 生产效率提升 [1] - 成本控制改善 [1] 业绩增长限制因素 - 贸易业务分部表现未如预期部分抵销了整体业绩增长 [1]
飞达控股(01100.HK)预期中期溢利将不少于5800万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7-31 18:49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中,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将不少于58,00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269,000港元增长显著 [1] 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务分部(特别是孟加拉制造业务)的营业额及利润增加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增长原因包括:(i)更多订单从受美国高关税影响国家转移至孟加拉 (ii)生产效率提升 (iii)成本控制改善 [1] 业绩增长的部分抵消因素 - 集团贸易业务分部表现未如预期,部分抵销了2025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的增长预期 [1]
飞达控股(01100)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7-31 18:36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年未经审核中期溢利不少于5800万港元[3] - 2024年同期溢利约3526.9万港元[3] - 2025年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增长[3] 增长原因 - 制造业业务营业额及利润增加[3] - 源于订单转移、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改善[3] 其他要点 - 2025业绩增长预期被贸易业务抵销[3] - 2025业绩公布预计8月底刊发[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董事会有9名董事[6]
飞达控股(011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9: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14.74488亿港元,2023年为14.18994亿港元,毛利4.55482亿港元,同比下跌4.4%,毛利率下跌2.7个百分点至30.9% [11] - 股东应占溢利为5707.4万港元,2023年为1.17949亿港元,同比下跌51.6% [11]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2023年为6港仙,全年股息总额8港仙,2023年为9港仙 [11] - 2024年12月31日手头现金及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分别约为1.91793亿港元及7.2062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26804亿港元及7.337亿港元 [1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及流动投资组合合计1.96亿港元,较2023年的3.31亿港元减少;银行信贷额度为9.054亿港元,其中7.206亿港元未动用;借贷与权益比率为16.9%,高于2023年的13.8%[21] - 2024年集团添置厂房及设备开支约3340万港元,收购及装修美国仓库开支约1.341亿港元,贸易业务设备及系统开支430万港元;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为1.526亿港元,其中1.458亿港元用于墨西哥仓库及宿舍建设和孟加拉国、柬埔寨业务扩张,已授出680万港元用于贸易业务设备升级[22] - 2024年,全体董事均参加企业管治培训课程或阅读相关材料[57] - 2024年,主席曾在其他执行董事避席下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公司业务[57]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合共1287.7万港元于2024年10月10日派付[109] - 董事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2023年为每股6港仙[109] - 若获股东批准,末期股息将于2025年6月20日或之后向2025年6月5日营业结束时在册股东派发[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作现金分派的储备为7.81707亿港元(2023年:7.76593亿港元),股份溢价账为1.69606亿港元(2023年:1.69606亿港元)[116] - 集团年内慈善及其他捐款为226.5万港元(2023年:375.4万港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赎回任何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孟加拉厂房每月产能达650万件帽品及30万件配饰,墨西哥工厂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每月100万件帽品 [12] - 制造业业务2024年收益为9.31812亿港元,2023年为8.2176亿港元,同比增加13.4%,占集团总收益的63.2% [12] - 制造业业务分部经营溢利同比增加2.0%至1.90576亿港元 [12] - 2024年孟加拉工厂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5.2%至1.94624亿港元,墨西哥及深圳工厂分别录得经营亏损7101.3万港元 [13] - 2024年12月31日,孟加拉工厂约7400名员工,墨西哥及深圳工厂分别约430名及120名员工 [13] - 贸易业务收益同比减少9.1%至5.42676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36.8%,录得经营亏损9544.3万港元 [14] - 墨西哥工厂基本款式产品生产步入正轨,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起生产高档款式,预计2025年内大幅提升运营效益[15] - 集团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柬埔寨加开生产线,利用租赁厂房生产帽品,每月产能约45万件[15] - 贸易业务借助收购荷兰公司拓展市场至中东及非洲,获取更多品牌授权,虽2025年需承担其应占亏损,但中长期有利提升销售额及利润[16] - 2025年第一季投入使用的美国密苏里州仓库为集团节省租金,提高运营效率[17]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James S. Patterson现年54岁,2009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受聘于New Era超20年[32] - 颜肇翰现年34岁,2014年11月加入公司,2015年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2月获委任为策略总监[33] - 黎文星现年57岁,1999年7月初次加入公司,2008年3月重返公司,2019年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财务总监[34] - 颜肇臻现年37岁,2011年7月至2017年6月曾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持续改善总监[35] - 吴君栋现年60岁,2014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3年在英格兰及威尔士、1994年在香港获律师资格[36] - 庄棣盛现年54岁,2023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积逾20年经验[37] - 李引泉现年69岁,2023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38] - 顾青瑗现年47岁,2003年5月初次加入公司,2009年2月重返公司,获委任为营运总监[39] - 刘家辉现年58岁,2009年2月加入公司,2025年2月获委任为高级设计总监,任职国际采购公司超20年[45] - Courtney Bush现年49岁,1998年加入San Diego Hat Company,为营运总监,在帽品及配饰行业有逾20年经验[42] - 2024年1月4日获委任的执行董事颜肇臻先生于1月2日参加培训课堂[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名女性和7名男性董事组成[59] - 报告日期员工层面(包括高级管理层)男女比例约为1:0.9[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全职员工8179名及兼职员工21名[191]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2024年股东大会召开2次,董事会会议召开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48] - 董事会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54] - 吴君栋先生已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年,董事认为其仍符合上市规则项下的独立性[55]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日期至少提前14日安排并发出通知[49] - 颜禧强先生为公司主席,颜宝铃女士为公司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二人是夫妻关系[52]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47] - 公司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5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如并非三或三的倍数则为最接近但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数目)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61] - 截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李引泉先生,其他成员为吴君栋先生、庄棣盛先生、颜禧强先生及颜肇臻先生[62] - 2024年,一名董事候选人获提名[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7]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68] - 每年,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需书面确认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的独立规定[68] - 提名委员会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审查其年度确认书[68] - 公司会至少在计划举行董事会会议或其辖下委员会会议日期三天前,将议程及相关董事会文件送交全体董事[71] - 公司成立薪酬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制定及审阅集团全体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具体薪酬待遇[72] - 2024年和2023年,薪酬在500,001 - 1,000,000港元、1,000,001 - 1,500,000港元、2,500,001 - 3,000,000港元区间的高级管理人员均为2人;2024年薪酬在2,000,001 - 2,500,000港元区间的高级管理人员为1人,2023年薪酬在1,500,001 - 2,000,000港元、2,000,001 - 2,500,000港元区间的高级管理人员均为1人[73] - 公司董事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未发现影响集团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因素[76]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财务汇报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年报、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等[78] - 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建议董事会促请股东续聘现任核数师为公司2024年外部核数师,董事会同意该建议[79][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批准集团2025年内部审核计划[79] - 集团外部核数师酬金为审核费用2,870,000港元及其他非审核服务117,000港元[82] - 审核委员会完整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保存,会议记录初稿及定稿会先后送呈全体成员[82] - 审核委员会成员无公司现任核数师行前任合伙人,履行职责时获提供足够资源[82] - 公司制定股息支付政策,需定期检讨并提交董事会批准修改[83] - 集团年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设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董事会负责审查其有效性[84] - 集团风险管理流程植入多方面,管理层负责执行风险评估,主要风险记录于风险登记册并定期更新[86] - 董事会每半年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管理层密切监察各业务单位每月财务汇报[86] - 监控活动包括审批核实、检讨等,由集团不同层面人员执行,制造业务单位设置每月产量和次品率目标[87] - 业务单位收集的资讯作内部讨论并向香港总部管理层汇报,管理层向董事会汇报情况,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会议[88]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在内部审核团队协助下监督流程,审核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会议[89] - 2024年审核未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点,外聘核数师对集团财务报表进行独立法定审核[89] - 集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会计系统有效运作,董事会审查未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90] - 公司对贪污贿赂零容忍,制定反贪污政策,2024年未发现集团及其员工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例[91] - 公司秘书陈海盈本财政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6] - 留待董事会决定事项包括业务计划、财务报表等六项[97] 公司股权及交易相关情况 - Sharp Assets收购Difuzed已发行股本的55%权益,现金代价为500万欧元,约合4312.4万港元[25] - 2024年8月起,公司拥有Difuzed 55%权益[46] - 最大客户占集团销售总额的43.7%,首五名最大客户合计占64.0%;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总额的19.4%,首五名最大供应商合计占53.2%[113] - 2024年11月11日公司与NEHK续订制造协议,NEHK有权要求颜禧强先生及颜宝铃女士购买最多4179万股公司股份[124]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独立股东批准制造协议,2025 - 2027年供应交易最大年度总值分别为10.93323亿港元、12.02656亿港元及13.22919亿港元[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New Era之联属公司向集团采购货品共6.44444亿港元[125] - NEHK持有公司19.48%股权,Christopher Koch先生拥有NEHK 75%已发行股本[113] - 颜肇翰先生、黎文星先生及吴君栋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均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120] - 公司已获核数师就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颜禧强先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79,623,400股,占比65.16%[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颜宝铃女士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79,623,400股,占比65.16%[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James S. Patterson先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50,000股,占比0.25%[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颜肇翰先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00,000股,占比0.49%[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黎文星先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50,000股,占比0.25%[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前2011年购股计划尚有28,345,000份购股权未获行使[132] - 前2011年购股计划因全部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39,858,328股,为2011年12月29日已发行股份的10%[135] - 购股计划因全部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42,916,444股,为2024年5月24日及2025年3月26日已发行股份的10%[136] - 购股计划在截至授出当天的12个月内,向每位参与者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136] - 前2011年购股计划在任何12个月期间,向每位承授人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相关时间已发行股本的1%[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2,916,444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38] - 2024年12月31日,各董事及雇员根据购股计划拥有可认购公司股份的购股权权益总计28,345,000份,结算日每股市值为1.60港元[14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