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捷汇控股(01389)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共有93只股票创52周新高[1]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以22.30%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0.170港元[1] - 新晨动力(01148)创高率20.00% 收盘价0.300港元[1] - 华商能源(00206)创高率17.65% 最高价达0.400港元[1] 前十大创高率个股 - 滉达富控股(01348)创高率16.89% 收盘价0.158港元[1] -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13.75% 最高价0.910港元[1] - 中国罕王(03788)创高率8.55% 收盘价3.630港元[1] - MOS HOUSE(01653)创高率8.33% 收盘价0.990港元[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创高率7.35% 收盘价61.600港元[1] - A三星亚太元宇宙(03172)创高率7.09% 收盘价23.840港元[1] 中高创高率个股 - 民银资本(01141)创高率6.93% 最高价1.080港元[1] - 中创智领(00564)创高率6.87% 收盘价23.520港元[1] - 中国秦发(00866)创高率5.81% 收盘价3.150港元[1] - 普天通信集团(01720)创高率5.10% 收盘价0.153港元[1] - 南方港美科技(03442)创高率4.81% 收盘价9.580港元[1] 科技与半导体类表现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2.98% 最高价62.300港元[1] - 商汤-W(00020)创高率2.95% 收盘价2.740港元[1] - 宁德时代(03750)创高率0.87% 最高价521.000港元[2] - 三星环球半导体(03132)创高率1.21% 收盘价31.480港元[2] 消费与医疗类个股 - 农夫山泉(09633)创高率0.46% 最高价54.900港元[2] - 药明合联(02268)创高率0.55% 最高价72.800港元[2] - 保诚(02378)创高率0.55% 收盘价108.800港元[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山高控股(00412)创低率-34.98% 最低价3.160港元[3] - 华营建筑(01582)创低率-21.47% 收盘价0.360港元[3]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创低率-17.74% 最低价0.255港元[3] - 太兴置业(00277)创低率-11.90% 收盘价1.500港元[3] 新低率较高个股 - 中庆股份(01855)创低率-8.91% 最低价3.580港元[3] - 企展控股(01808)创低率-6.56% 收盘价3.000港元[3] - 完美医疗(01830)创低率-4.61% 收盘价1.470港元[3] - 禹洲集团(02943)创低率-3.57% 收盘价0.270港元[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8日收盘 共有173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辉煌明天(01351)创高率85.26%位居榜首 香港宽频(01310)创高率70.25%排名第二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70.21%位列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50%的股票包括佳兆业资本(00936)50.00% 亿华通(02402)42.86% 中裕能源(03633)37.55% [1] - 创高率在30%-50%区间的股票有WMCH GLOBAL(08208)34.85% 沿海家园(01124)23.53% 杰地集团(08313)22.86% [1] 中高涨幅股票详情 - 三花智控(02050)收盘价40.92港元 最高价44.48港元 创高率12.27% 德昌电机控股(00179)收盘价39.48港元 最高价43.78港元 创高率9.61% [1] - 中芯国际(00981)收盘价69.50港元 最高价73.30港元 创高率8.11% 耐世特(01316)收盘价8.01港元 最高价8.40港元 创高率7.83% [1] - 金风科技(02208)收盘价12.07港元 最高价12.73港元 创高率6.08% 优必选(09880)收盘价128.00港元 最高价137.10港元 创高率5.54% [1] 科技与ETF类股票表现 - 恒瑞医药(01276)收盘价89.80港元 最高价91.00港元 创高率3.41% 百度集团-SW(09888)收盘价132.80港元 最高价138.40港元 创高率2.22% [2] - GX中国云算(02826)收盘价72.60港元 最高价75.16港元 创高率2.29% 华虹半导体(01347)收盘价57.95港元 最高价60.50港元 创高率2.28% [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收盘价6.155港元 最高价6.345港元 创高率1.68% 华夏恒生科技(03088)收盘价7.98港元 最高价8.225港元 创高率1.61% [3] 新能源与半导体板块 - 宁德时代(03750)收盘价505.00港元 最高价516.50港元 创高率1.67% 药明生物(02269)收盘价38.90港元 最高价39.94港元 创高率1.27% [3] - GX中国电车(02845)收盘价109.30港元 最高价112.50港元 创高率1.35% 龙源电力(00916)收盘价7.92港元 最高价8.14港元 创高率0.74% [4] 蓝筹股与指数ETF - 阿里巴巴-W(09988)收盘价158.40港元 最高价164.80港元 创高率1.54% 腾讯控股(00700)收盘价642.00港元 最高价664.50港元 创高率0.15% [4][5] - 盈富基金(02800)收盘价27.18港元 最高价27.70港元 创高率0.36% 汇丰控股(00005)收盘价107.20港元 最高价107.70港元 创高率0.09% [4][5]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收盘价0.34港元 最低价0.31港元 创低率-17.33% 位居新低榜首位 [5] - 九毛九(09922)收盘价2.15港元 最低价2.13港元 创低率-4.48% 时代中国控股(01233)收盘价0.151港元 最低价0.145港元 创低率-2.68% [5] - 中国飞鹤(06186)收盘价4.07港元 最低价4.05港元 创低率-1.44% 禾赛-W(02525)收盘价231.00港元 最低价226.00港元 创低率-0.88% [5][6]
美捷汇控股(0138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0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美捷滙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A). 股份期權(根據發行人的股份期權計劃)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389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 | HKD | | 0.0125 HK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
美捷汇控股(01389) -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八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的投票结果
2025-08-08 18:38
股权情况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554,333,332股[4]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赞成票278,769,194股,占比100.00%通过[6] - 授予董事处置未发行股份授权上限为现有已发行股本的20%[6] - 授予董事购回股份授权上限为已发行股本的10%[6]
美捷汇控股(0138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47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美捷滙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389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 | HKD | | 0.0125 HKD |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00,000,000 | HKD | | 0.0125 HKD | | | 10,000,000 ...
美捷汇控股(0138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6-20 17: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由2024年的6300万港元减少7.9%至2025年的5800万港元[11][1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570万港元,2025年为1340万港元[1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96港仙,2025年为2.41港仙[11] - 红酒及白酒销售由2024年的538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4880万港元[16] - 集团毛利从2024年的55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毛损890万港元[17]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4年的38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90万港元[18] - 集团推广、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1950万港元减少41.0%至2025年的1150万港元[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2024年的157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340万港元[22]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11.25倍升至2025年的14.60倍[24] - 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4年的265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150万港元[25]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3.9%降至2025年的1.1%[25]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雇员成本为570万港元,2024年为750万港元[41] - 2025年最大供应商约占公司总采购额的16.5%(2024年:21.3%),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约占48.5%(2024年:56.4%)[79] - 2025年最大客户约占营业额的31.5%(2024年:13.3%),五大客户总销售额约占55.3%(2024年:29.8%)[79]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3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7.3%,总销货数量下跌8.9%[9][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销货价值指数上涨29.9%[9][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线上零售业销货价值为315亿港元,较2024年下降0.4%[9][15] - 2025年香港烈酒市场家庭收入达3.448亿美元,户外收入达1.995亿美元,总收入达5.443亿美元,家庭收入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62%[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实施策略性销售及营销活动,为不同客户层级扩展客户基础及产品组合[55] - 公司采取应急措施,包括与客户发展网店平台、降低成本、完善员工组织结构和成本结构、简化流程和实现工厂自动化[56] - 公司将通过实施新销售策略、营销渠道、推广方法,持续改善红酒销售[56] - 公司积极物色新商机以多元化发展业务,提高公司及其股东价值的长期增长[57] - 资金用途:约1750万港元用于中国开设新零售店等营运资金,约10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约180万港元用于改善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另有约1100万港元用于中国业务采购存货,约16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约200万港元用于改善网店等及一般营运资金[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因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合计不得超购股计划获批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35] - 任何十二期间每名合资格人士因行使获授购股而获发行及将获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36] - 2024 - 2025年均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任何购股[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期初及期末,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数为33260000份[40] - 2025年6月13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为33260000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0%[4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5名全职雇员,2024年为22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41] - 预计2025年全球总体通胀率将达到4.3%,2026年将达到3.6%[42] - 预计全球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3%降至2025年的2.8%,2026年恢复至3%[42] - 2025年全球增长率较《2025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的预测低0.5个百分点,2026年低0.3个百分点[42] - 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将放缓至1.7%,自《2025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以来下1.5个百分点[42] - 2025年第一季度宣布的新限制性措施数量较2024年12月增加16%,自4月2日起数量不断增加[43] - 贸易不确定性使美国2018年的投资减少约1.5%[43] -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放缓至1.8%,较《2025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的预测低0.9个百分点[46] - 2024年美国私人消费年增长率为2.8%,超过2.4%的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46] - 美国消费者支出在2024年12月增长0.6%后,1月份下降0.6%[46] - 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降至1.8%,较2024年低1个百分点,较《2025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低0.9个百分点[46] - 预计202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7%[46] - 欧元区增长率为0.8%,预计放缓0.2个百分点[46] - 预计欧元区2025年增长降至0.8%,2026年回升至1.2%[46] - 预计中国2025年及2026年经济增长分别放缓至3.7%及3.9%[46] - 预计2025年结构性财政平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下降1.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公共债务预计2030年将从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70%升至83%[47] - 2024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5%,低于2023年的5.2%,第四季度增长5.4%,较第三季度高0.8个百分点[47] - 2024年消费从第三季度的2.7%增长至3.8%,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使零售总额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资金带动消费倍增效应为2.1倍[47] - 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8.8%升至第四季度的9.2%,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分别拉动投资增长1.9和2.5个百分点[47] - 2024年剔除电力投资中断因素,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1%,较第三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47] - 2024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下降12.4%,房價呈現邊際企穩[47] - 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经济体进出口占比首次超50%,对海灣合作委員會、中亞和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9%、4.5%及3.5%[47] - 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升至4.8%,占出口总额的20.9%[52] - 2024年第四季度美元指数反弹至108.48,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4%[52] - 2023年12月14日,董事会建议将每10股每股面值0.00125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125港元的股份[58] - 董事会建议以供股最多221,733,332股供股股份的方式,按每3股合并股份获发2股供股股份的基准,按认购价每股供股股份0.136港元要约认购,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02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59] - 2024年1月31日,建议股份合并及供股获股东投票正式通过,股份合并生效[60] - 2024年2月29日,公司接获合共86,284,083股供股股份的有效申请及接纳,占供股项下提呈的供股股份总数约38.9%[60] - 2024年3月5日下午4时,无未获认购供股股份获成功配售,合共135,449,249股未成功配售的未获认购股份由包销商承购[61]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00万港元,于2025年3月31日已悉数动用[6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无)[72] - 张俊涛先生及余季华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彼等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81]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协议,自上市日期起初步为期三年,期满后续约直至一方发出通知或按条款终止[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年,期满后续约直至一方发出通知终止[84]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作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86] - 概无董事于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87] - 张俊涛先生于2025年3月31日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98,092,515股股份,持股约53.77%,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856,667股股份,持股约0.33%,共计持有299,949,182股股份[95] - 2025年3月31日,Silver Tycoon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98,092,515股股份,持股约53.77%;连淑璇女士通过配偶权益及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99,949,182股股份,持股约54.10%;郑焕明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8,000,000股股份,持股约8.66%;张光远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7,714,040股股份,持股约8.61%;张国忠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4,600,000股股份,持股约8.05%[96] - 2024年3月5日,公司按每3股获发2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36港元完成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020万港元[101]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00万港元,原计划1750万港元用于中国新零售店投资及营运资金,10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180万港元用于改善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102] - 公司考虑市场情况后,决定将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1100万港元用于中国业务采购存货,16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200万港元用于改善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和一般营运资金[1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104] - 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检讨薪酬政策和架构,董事薪酬参考多因素厘定[91] - 公司各控股股东作出不竞争承诺,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及联系人无从事竞争业务[92][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除购股权计划外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9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97] - 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任职至2025年8月8日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0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0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0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生不合规事宜[108]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俊涛,独立非执行董事余季华、魏海鹰(2024年5月1日辞任)、萧承德、李博(2024年5月1日获委任)[1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110] - 张俊涛、余季华、萧承德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魏海鹰为1/4,李博为3/4[110] - 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责,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前至少提前14日发通告[112] - 董事会建立机制确保就董事提名政策和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取得独立意见,应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中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提名委员会提名及任命独立非执行董事应遵守董事提名政策,候选人须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规定[1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出席了股东大会[119] - 公司现行组织章程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须有三分之一现任董事轮值退任,各董事须至少每隔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0] - 余季华先生、张俊涛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彼等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121][122] - 余季华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逾十一年,其重选将由股东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以单独决议案批准[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课程[123] - 张俊涛先生、余季华先生、萧承德先生、李博女士接受的培训类型为参加座谈会/会议/培训课程和阅读有关资料,魏海鹰先生接受的培训类型为阅读有关资料[123]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及高级职员的潜在法律行动作出适当投保安排[124] - 审核委员会主要角色及职能为审阅及监督公司的财务申报程序、财务控制、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体系等[125] - 公司采纳反贪污及举报政策,雇员须遵守最低操守准则,防止欺诈贿赂[125] - 举报政策适用于可能牵涉雇员及与集团有业务关系人士的不当行为,鼓励相关人员向审核委员会报告[1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萧承德、余季华、李博出席率100%,魏海鹰出席
美捷汇控股(0138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13 20: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5802.5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6303.9万港元减少7.9%[2][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568.3万港元,2025年为1335.5万港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96港仙,2025年为2.41港仙[2][3]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额为58,025千港元,2024年为63,03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95%[11] - 2025年主要产品红酒收益为45,841千港元,2024年为47,62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74%[11] - 2025年白酒收益为2,959千港元,2024年为6,1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2.00%[11] - 2025年客户甲带来收益18,284千港元,2024年无;2024年客户乙带来收益8,373千港元,2025年无[15] - 2025年其他收入为873千港元,2024年为3,83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7.23%[16] - 2025年寄卖佣金收入为214千港元,2024年为54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0.44%[16] - 2025年贮存费收入为510千港元,2024年为3,29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4.51%[16] - 2025年其他亏损净额为9000千港元,2024年为558000千港元[17] - 2025年融资收入╱(成本)净额为174000千港元,2024年为 - 495000千港元[17]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335.5万港元,2024年约为1568.3万港元[21] - 公司收益由2024年的63.0百万港元减少7.9%至2025年的58.0百万港元,主要因红酒及白酒销售减少[37] - 公司毛利由2024年的5.5百万港元变为2025年毛损8.9百万港元,因收益减少及促销活动[38]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4年的3.8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0.9百万港元[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2024年为15.7百万港元,2025年为13.4百万港元[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销售成本为6690.2万港元,2024年为5757.3万港元[3] - 2025年经营亏损为1330.2万港元,2024年为1518.8万港元[3] - 2025年存货成本约为6250.3万港元,2024年约为5757.3万港元[23] - 公司推广、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由2024年的19.5百万港元减少41.0%至2025年的11.5百万港元,因薪金、折旧开支减少及出售附属公司[41] - 公司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零,2025年为0.2百万港元[4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存货为3146.7万港元,2024年为6336.7万港元[4]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为793.9万港元,2024年为1517.2万港元[4] - 2025年银行及现金结余为1151.6万港元,2024年为2645万港元[4] - 2025年资产净值为10961.4万港元,2024年为12296.9万港元[5] - 2025年储备为10268.5万港元,2024年为11604万港元[5] - 2025年存货已扣除拨备526.8万港元,2024年为243.5万港元[23]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为1236.1万港元,2024年为2601.5万港元[25]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亏损拨备为442.2万港元,2024年为1084.3万港元[25] - 2025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为6486.2万港元,2024年为2639.7万港元[27] - 应收关联方酒库贸易有限公司款项2025年3月为1147千港元,年内最高未偿还金额为1263千港元,已扣除减值亏损116000港元[29][30] - 银行及现金结馀2025年港元为11514千港元,2024年为26450千港元[32] - 贸易应付账款2025年为3874千港元,2024年为2737千港元[33] - 合约负债2025年为2388千港元,2024年为3769千港元,减少1381000港元,反映葡萄酒贸易分部经营活动水平下降[34][3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1.16931亿港元,2024年为1.31799亿港元;流动负债为800.9万港元,2024年为1171.9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4.60倍,2024年为11.25倍[48]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共1150万港元,2024年为2650万港元[48]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1%,2024年为3.9%[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营分部为销售及分销优质葡萄酒、烈酒及配套产品,收益和非流动资产均来自香港[13][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 - 2026年公司面临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管理层对未来经济复苏持审慎乐观态度[84] - 公司实施策略性销售及营销活动,为不同客户层级扩展客户基础及产品组合[86] - 公司专业葡萄酒顾问通过销售渠道及营销活动满足客户多元化口味需求[86] 其他重要内容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部分准则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董事评估采纳不太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0] - 公司向客户销售产品信贷期为0至120天,零售无需预约客户无信贷期,部分长期及批发客户有信贷期[13] - 公司准备就2009/10至2015/16及2017/18课税年度缴付188万港元额外税项[28] - 因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获批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58] - 12个月内每名合资格人士因行使购股获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59] - 购股可在董事会决定并通知的期间行使,该期间不得超接纳要约日期起计10年[60] - 购股认价至少为股份面值等各项中的最高者[61] - 购股计划由采纳日期起计10年内有效,公司或董事会可随时终止其运作[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2024年:无)[64] - 公司认为外汇风险极微,暂无外币对冲政策,有需要时会考虑对冲[5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15名全职雇员,2024年有22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雇员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570万港元,2024年为750万港元[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期初及期末,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3326万份[67] - 2025年6月13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为3326万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0%[67] - 承授人须于授出购股权要约日期(包含该日)起计30日内支付1.00港元接纳要约,付款不予退还[67] - 预计2025年全球总体通胀率将达到4.3%,2026年将达到3.6%[68] - 预计全球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3%降至2025年的2.8%,2026年恢复至3%,较1月报告预测低0.5个百分点(2025年)及0.3个百分点(2026年)[68] - 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将放缓至1.7%,自1月报告以来下调1.5个百分点[68] - 超80%贸易发票以美元开具,若美元升值或产生额外通胀压力[69] - 2025年第一季度新限制性措施数量较2024年12月增加16%[69] - 贸易不确定性使美国2018年投资减少约1.5%[69] -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放缓至1.8%,较《2025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预测低0.9个百分点[73] - 2024年美国私人消费年增长率为2.8%,超2.4%的历史平均水平[73] - 2024年12月美国消费者支出增长0.6%,1月份下降0.6%[73] - 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降至1.8%,较2024年低1个百分点[73] - 预计2026年美国经济在关税拖累下增长率为1.7%[73] - 欧元区增长率为0.8%,预计放缓0.2个百分点[73] - 欧元区国内需求低迷,服务业是主要增长动力[73] - 预计欧元区2025年增长降至0.8%,2026年回升至1.2%[74] - 预计中国2025年和2026年经济增长分别放缓至3.7%及3.9%[76] - 预计2025年中国结构性财政平衡与GDP比率下降1.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公共债务预计2030年从目前占GDP的70%升至83%[76] - 2024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达5%,低于2023年的5.2%,但达到增长目标;2024年Q4 GDP增长5.4%,较Q3高0.8个百分点[76] - 2024年消费势头从Q3的2.7%增长至Q4的3.8%,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使零售总额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资金带动消费倍增效应约为2.1倍[77] - 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从Q3的8.8%升至Q4的9.2%,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分别拉动投资增长1.9和2.5个百分点[77] - 2024年剔除电力投资中断因素,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1%,较Q3提高3.2个百分点[77] - 2024年Q4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下降12.4%,房价边际企稳[77] - 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经济体进出口占比首次超50%,对海湾合作委员会、中亚和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9%、4.5%及3.5%[77] - 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升至4.8%,占出口总额的20.9%[77] - 第四季度美元指数反弹至108.48,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4%[81] - 2024年香港特区GDP同比温和增长2.5%,第四季度同比增长率达2.4%,较第三季度上升0.5%[81] - 2025年烈酒市场家庭收入将达3.448亿美元,户外收入将达1.995亿美元,总收入将达5.443亿美元[81] - 家庭收入预计2025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2%[81] - 2025年大部分家庭收入来自中国,为1510亿美元[81] - 预计2025年香港烈酒收益将达5.443亿美元[81][82] - 2010年苏富比亚洲葡萄酒部高级董事从纽约迁居香港,2014年苏富比在香港开设全球第二间葡萄酒零售店[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在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业务与集团业务无竞争及利益冲突[9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有不合规事宜[92] - 审核委员会有三位成员,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93]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94] - 2024年3月5日,公司按每3股获发2股供股股份,认股价每股0.136港元完成供股,筹集约3020万港元[97]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00万港元,其中约180万用于改善集团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悉数动用[98] - 约1750万港元用于投资中国开设新零售店及营运资金[100] - 约10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100] - 约1100万港元用于中国业务采购存货[101] - 约16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101] - 约200万港元用于改善集团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和一般营运资金[101]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102]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相关网站[102]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俊涛先生[102]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季华先生、萧承德先生及李博女士[102] - 集团核数师同意初步公告所载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数据等同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99]
美捷汇控股(0138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1-29 17:0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4年1月10日在港交所GEM上市,2015年10月30日转往主板上市[1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在香港从事优质葡萄酒及烈酒产品以及葡萄酒配套产品销售及分销[17] - 公司功能货币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呈列货币均为港元[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亏损约75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470万港元[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1.35港仙,2023年同期为1.22港仙(经重列)[5] - 2024年收益为36,237千港元,2023年为29,519千港元[7]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412千港元,2023年为25,814千港元[7] - 2024年经营亏损为7,458千港元,2023年为4,590千港元[7]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2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148千港元[9]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4,77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31,799千港元[9]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9,12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1,719千港元[9]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5,51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22,969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860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926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860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净额为512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及现金结余)为175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445千港元[15] - 2023年融资成本(银行借款利息)为121千港元,2024年为0千港元[25]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991千港元,2023年为3855千港元;2024年折旧为137千港元,2023年为1230千港元[28]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458千港元,2023年为4711千港元;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54333千股,2023年为386615千股[31]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拨备)为2804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5172千港元[33] - 公司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2737千港元增至9月30日的3588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为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千港元;仓库和办公室租赁付款分别为800千港元和66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200千港元和660千港元[35]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16千港元降至2024年的708千港元[40] - 公司收益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950万港元增加约22.8%,至2024年同期约3620万港元[44][46] - 公司毛利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370万港元变为2024年同期毛损约220万港元[47] - 公司推广、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450万港元减少约24.2%,至2024年同期约340万港元;行政开支由约590万港元减少约46.4%,至约310万港元[48]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23万港元减少约88.9%,至2024年同期约13.7万港元[49]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2.1万港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零[50]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零[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470万港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750万港元[53]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4,773千港元,流动负债为9,125千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67倍;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131,799千港元,流动负债为11,719千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25倍[56] - 2024年9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7.6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26.5百万港元[56] - 2024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2024年3月31日约为3.9%[56] - 2024年9月30日全职雇员15名、兼职雇员0名,2024年3月31日全职雇员22名、兼职雇员1名;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3.0百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9百万港元[6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付[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红酒收益为28710千港元,2023年为22953千港元;白酒2024年为1746千港元,2023年为3860千港元;2024年总收益为36237千港元,2023年为29519千港元[22] 股权结构信息 - 张俊涛先生于受控制法团的权益持股298,092,515股,占比53.77%;配偶权益持股1,856,667股,占比0.33%[63] - 霸银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持股298,092,515股,占比53.77%;连淑璇女士配偶权益及实益拥有人持股299,949,182股,占比54.10%;郑焕明先生实益拥有人持股48,000,000股,占比8.66%;张国忠先生实益拥有人持股44,600,000股,占比8.05%;张光远先生实益拥有人持股47,714,040股,占比8.61%[67] 购股及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7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71] 重大合约及利益冲突情况 - 2024年9月30日或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内,无公司董事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存续[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业务与集团业务无竞争及利益冲突[7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席张俊涛先生兼任行政总裁,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76] 投资及资产计划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其他重大投资和资本资产计划[78] 供股所得款项用途情况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00万港元,原计划1750万港元用于中国开店及采购存货、1000万港元用于香港业务采购存货、15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2] - 董事会更改所得款项用途,1600万港元用于采购香港业务存货、100万港元用于香港开店及采购存货、1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100万港元作定期存款[82] 财务报告审阅及发布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82]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登[83] - 2024年中期报告将于2024年11月29日或前后寄发股东,并可在上述网站查阅[83]
美捷汇控股(0138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2 16:3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后亏损约为75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470万港元[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1.35港仙,去年同期为1.22港仙[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62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951.9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损为217.5万港元,去年同期毛利为370.5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45.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59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45.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71.1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1564.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008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68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422.8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1155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296.9万港元[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86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3,926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86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净额512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59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6,445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7,45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4,711千港元[31] - 公司收益增加22.8%至约36.2百万港元[47] - 毛利由约3.7百万港元减少至毛损约2.2百万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470万港元增加至750万港元[5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9] - 流动比率从11.25倍增加至13.67倍[60]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650万港元减少至1760万港元[60] - 资产负债比率从3.9%减少至1.8%[60] 销售收入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红酒销售收入为28,71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2,953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白酒销售收入为1,746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3,860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葡萄气酒销售收入为4,05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9千港元[24] - 红酒销售增加至约28.7百万港元,为主要收益增长来源[47]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2,991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3,855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费用为13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230千港元[29] - 主要管理人員酬金为708千港元,同比减少42.6%[42] - 推广、销售及分销开支从450万港元减少至340万港元,减少24.2%[53] - 行政开支从590万港元减少至310万港元,减少46.4%[5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123万港元减少至13.7万港元,减少88.9%[54] - 融资成本从12.1万港元减少至零[55] - 所得税开支在两个报告期内均为零[56] 应收与应付账款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为28,04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5,172千港元[34]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3,588千港元,同比增加31.1%[35]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的销售总额为31千港元,同比减少45%[38] 市场环境 - 香港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8.7%,较上月有所放缓[45] - 零售业总销售额由约3,023亿港元减少至2,794亿港元,同比减少7.6%[46] - 酒精饮料及烟草分部销售额减少至约274亿港元,同比减少4.2%[46] 公司战略与信心 - 公司对未来作为香港优质葡萄酒主要零售商的地位充满信心[48] 股东与股权 - 霸银有限公司持有298,092,515股股份,占比53.77%[70] - 连淑璇女士持有299,949,182股股份,占比54.10%[70] - 郑焕明先生持有48,000,000股股份,占比8.66%[70] - 张国忠先生持有44,600,000股股份,占比8.05%[70] - 张光远先生持有47,714,040股股份,占比8.61%[70] 公司治理与政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7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也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82] - 公司采用审慎的库务政策,通过持续的信贷评估减轻信贷风险[83] - 公司大部分销售、货币资产及负债均以港元列账,董事认为外汇风险极微[8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在香港从事销售及分销优质葡萄酒及烈酒产品以及葡萄酒配套产品[8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约29.0百万港元[86] - 原计划用途:17.5百万港元用于在中国开设新零售店及采购存货的营运资金;10百万港元用于采购香港业务存货的营运资金;1.5百万港元用于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86] - 更改后的用途:16百万港元用于采购香港业务存货的营运资金;1百万港元用于搬迁及在香港开设新零售店及采购店铺存货的营运资金;1百万港元用于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11百万港元作为定期存款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审阅集团财务制度、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及财务申报程序、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制度等[88] - 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于2024年11月29日或前后寄发予股东,并可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查阅[90]
美捷汇控股(013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6-21 17:16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由2023年的7440万港元减少15.3%至2024年的6300万港元,主要因红酒销售从5470万港元减至4760万港元[6][1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660万港元,2024年为1570万港元[6][18] - 2023年经重列每股基本亏损为4.29港仙,2024年为3.96港仙[6]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790万港元减少30.5%至2024年的550万港元,毛利率从10.6%降至8.7% [12]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为290万港元,2024年为380万港元[13] - 公司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0万港元,2024年为170万港元[14] - 公司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60万港元,2024年为340万港元[14] - 推广、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030万港元减少4.0%至2024年的1950万港元[15]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3.7万港元,2024年为零港元[17]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1.25倍,2023年为6.90倍[21] - 2024年银行及现金结余为2650万港元,2023年为590万港元[22] - 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为3.9%,2023年为12.9%[22] - 2024年雇员成本为750万港元,2023年为840万港元[4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无)[73] - 于2024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1.16亿港元[8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最大供应商约占公司总采购额的21.3%(2023年:12.6%)[8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供应商的总采购额约占公司总采购额的56.4%(2023年:40.7%)[8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最大客户约占营业额的13.6%(2023年:6.2%)[8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总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9.8%(2023年:25.0%)[81] 全球及地区经济形势 - 世界经济2024年和2025年预计以3.2%的速度增长,与2023年增速相同[41] -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从2023年的1.6%上升至2024年的1.7%和2025年的1.8%[41]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从2023年的4.3%下降至2024年和2025年的4.2%[41] - 全球通胀预计从2023年的6.8%稳步下降至2024年的5.9%和2025年的4.5%[41] - 中国GDP于2023年增长5.2%,超过官方目标[46] - 二十国集团新兴市场经济体占世界GDP的近三分之一和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左右[45] - 五年后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为3.1%,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41] - 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不均衡,十二月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但零售销售有所放缓[46] - 高科技行业相关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体经济[46] - 消费支出疲软、消费价格低迷和进口放缓凸显了提振中国内需的必要性[46] - 2024 - 2025年度香港政府总收益估计为6330亿港元,总开支估计为7769亿港元,预测整体综合赤字为481亿港元[47] - 香港2024年经济同比去年增长3.2%,2024年1月失业率为2.9%,预计大致维持该水平[47][48] - 2023年香港基本通胀率预计为1.7%,与去年相同[47] - 2024年及2025年香港将面临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经济复苏持审慎乐观态度[5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香港烈酒市场家庭收入将达3.541亿美元,户外收入将达2.018亿美元,总收入将达5.560亿美元[51] - 香港烈酒市场家庭收入预计2024 - 2028年每年增长3.61%[51] - 预计香港葡萄酒行业收益2022年达622百万美元,2022 - 2025年全球市场每年增长11.75%[52] - 预测2022年中国大陆葡萄酒行业收入达257亿美元,2022 - 2025年每年增长6.76%[53]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14日,董事会建议将每10股每股面值0.00125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125港元的股份,该股份合并于2024年1月31日生效[58][59] - 董事会建议以供股最多221,733,332股供股股份的方式,按每3股合并股份获发2股供股股份的基准,按认购价每股供股股份0.136港元要约认购,以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02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59] - 2024年2月29日,公司接获合共86,284,083股供股股份的有效申请及接纳,占供股项下提呈的供股股份总数约38.9%[60] - 2024年3月11日,135,449,249股未成功配售的未获认购股份,已由包销商根据包销协议的条款承购[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募集所得款项为3020万港元,经扣除相关开支后,筹集所得款项净额2900万港元[6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67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动用,其中为香港业务采购高端优质酒品动用670万港元,相关开支动用50万港元[62]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于在中国开设新零售店(启动成本300万港元、采购优质酒品1450万港元)、为香港业务采购高端优质酒品970万港元、改善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180万港元、相关开支120万港元[62] - 2024年3月5日,公司按每3股获发2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36港元完成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02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900万港元[107] - 公司拟于2025年3月31日前动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750万港元用于在中国开新零售店,约970万港元用于为香港业务采购高端优质酒品,约180万港元用于改善网店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107] 公司人员及组织架构 - 2024年集团有22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2023年为23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40]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自上市日期起初步为期三年,期满后续约直至一方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或依协议终止[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年,期满后续约直至一方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6] - 张俊涛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98,092,515股股份,持股约53.77%,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856,667股股份,持股约0.33%,共计视为拥有299,949,182股股份权益[99] - Silver Tycoon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98,092,515股股份,持股约53.77%;连淑璇女士以配偶权益及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99,949,182股股份,持股约54.10%;郑焕明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8,000,000股股份,持股约8.66%;张光远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7,714,040股股份,持股约8.61%;张国忠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4,600,000股股份,持股约8.05%[101] - 审核委员会有三位成员,包括萧承德先生、余季华先生、魏海鹰先生(2024年5月1日辞任)及李博女士(2024年5月1日获委任),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男性3人、女性1人;执行董事1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40 - 44岁2人、45 - 49岁1人、55 - 59岁1人[1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成员担任董事服务年限0 - 3年1人、4 - 7年1人、8 - 11年2人[1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外部董事上市公司数量为0的有3人、1 - 2的有1人[154] - 2024年张俊涛先生担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以及行政总裁[122]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最高行政人员”一段披露者外,公司遵守守则条文[11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董事证券交易有不合规事宜[11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113] - 张俊涛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出席股东大会1/2;余季华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出席股东大会2/2;魏海鹰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4,出席股东大会2/2;萧承德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出席股东大会2/2;李博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0/4,出席股东大会0/2[113] - 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前,公司至少提前14日向所有董事发出通告,议程及董事会文件至少于会议日期三日前送交[116] - 董事会应确保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成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9][148] - 董事会主席至少每年与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其他执行董事不可与会[1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出席了股东大会[12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须有三分之一现任董事轮值退任,各董事须至少每隔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6] - 余季华先生、萧承德先生及李博女士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彼等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12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30]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要角色及职能为审阅及监督公司财务申报程序等,并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131] - 公司采纳反贪污及举报政策,确保业务交易公允诚信及防止欺诈贿赂[131] - 雇员及与集团往来第三方可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实际或疑似不当行为[135] - 反贪污及举报政策可在公司网站查阅,相关事宜应呈报审核委员会及/或董事会[136]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12月30日,现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36] - 萧承德先生、余季华先生出席会议次数为2/2,魏海鹰先生为1/2,李博女士为0/2[136] - 薪酬委员会于2013年12月3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余季华先生为主席,2024年5月1日魏海鹰先生辞任、李博女士获委任[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余季华、萧承德、魏海鹰出席次数为1/1,李博为0/1[143] - 提名委员会于2013年12月3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5月1日魏海鹰先生辞任、李博女士获委任,魏海鹰(辞任前)及李博现为主席[144] - 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包括固定及变动部分,大部分应与公司及个人表现奖励挂钩,可能获授与表现相关的股权薪酬[141] - 非执行董事薪酬以年度董事袍金形式设定,非独立非执行董事可获与业绩相关股权薪酬,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得收取[141][145] - 非执行董事薪酬由董事会制定(薪酬委员会建议),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并考虑多种因素[145] - 提名委员会确定须额外委任或替补董事时,运用多种渠道物色候选人,列出名单供董事会审议批准[147] - 提名委员会考虑候选人与董事会互补充品质、业务经验等多种选择标准[148] - 退任董事符合资格膺选连任时,提名委员会检讨其贡献及挑选标准,适时向董事会建议重选[149] - 公司目标到2024年5月使女性成员占董事会比例达25%[15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魏海鹰、萧承德、余季华出席率100%,李博出席率0%[155] 公司风险及监控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进行的风险评估,未识别出任何重大风险[158] - 公司制定符合COSO 2013年框架的内部监控系统[15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进行的内部监控检讨,未识别出任何重大内部监控缺失[162] - 董事会批准内部审核计划,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将每年审阅[163] 公司费用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440千港元[17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内部监控顾问其他服务(内部监控)费用为50千港元[170] 公司股东及会议相关规定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一且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于递交请求书后2个月内举行[174] - 若董事会未能于请求书递交日期后21日内安排召开大会,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将偿付合理开支[174] - 普通决议案须发出至少14个整日且不少于10个营业日的书面通知,特别决议案须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