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绿色集团(01397)

搜索文档
碧瑶绿色集团(01397.HK)赢得海事处香港东部水域海上清洁合约总值约1.5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7-02 17:13
业务拓展 - 公司成功中标香港政府海事处为期三年总值1 5亿港币的海上垃圾清理及处理服务合约 标志着服务版图由陆地拓展至海洋 [1] - 合约服务范围覆盖香港东部水域包括维多利亚港 中环 铜锣湾 尖沙咀等12个主要区域 自2025年10月1日起执行 [1] 市场地位 - 此次中标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香港综合环境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体现市场对其45年运营经验的认可 [1] - 公司将陆上废物管理的专业标准与运营效率延伸至海上领域 提升服务能力 [1] 社会价值 - 服务将直接支持维多利亚港举办的国际盛事如烟花汇演 无人机表演等 提升香港国际形象 [1] - 公司致力于守护海洋生态环境 为市民及游客创造更洁净的维港景观 [1] 技术发展 - 集团将持续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探索高效环保技术方案 支持香港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2] - 通过技术创新营造更宜居生活环境 为股东和社会创造长远价值 [2]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收益约为260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8%,溢利约为5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3%[15] - 本年度公司毛利下降约8.6%至约188.4百万港元,毛利率减少1.7个百分点至约7.2%,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53.9百万港元,按年增加约14.3%,纯利率增加约0.1个百分点至约2.2%,每股盈利为13.0港仙[19] - 2024年和2023年收益分别约为26.031亿港元和23.275亿港元,增加约11.8%[34] - 2024年和2023年服务成本分别约为24.147亿港元和21.214亿港元,分别占相关年度收益约92.8%及91.1%[35] - 2024年毛利约为1.884亿港元,较2023年约2.061亿港元减少约8.6%[36] - 2024年和2023年毛利率分别约为7.2%及8.9%[37]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960万港元及450万港元,增幅约为114.5%[38] - 2024年和2023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约为220万港元及240万港元,减少约7.8%[39] - 2024年和2023年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193亿港元及1.287亿港元,减少约7.3%,占年内总收益约4.6%[40]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成本分别约为1060万港元及1370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0.4%及0.6%[4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分别约为5390万港元及4710万港元,增加约14.3%[42] - 本年度资本开支约为3030万港元,2023年为4330万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为20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根据租赁负债须一年内支付的款项约为1200万港元,2023年为830万港元;须于一年后但五年内支付的款项约为1150万港元,2023年为1240万港元;须超过五年支付的款项约为1460万港元,2023年为1590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为720万港元;已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0万港元,2023年为5.1万港元;土地及楼宇按揭约为5980万港元,2023年为6240万港元;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329亿港元,2023年为1.602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10329名雇员,2023年为10229名雇员[51] - 董事建议向2025年6月23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港仙,合计约1580万港元,将于2025年7月7日或前后支付[71] - 2024年12月31日,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1.013亿港元,其中约1580万港元为拟派付的本年度末期股息[77] - 本年度公司及集团的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3及第51页的综合权益变动表[75] - 本年度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76] - 本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78] - 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之银行借贷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79]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1] - 2024年12月31日,吴永康、陈淑娟持股279,256,000股,占比67.29%;吴玉群、麦志辉持股26,736,000股,占比6.44%;Baguio Green (Holding) Limited持股275,000,000股,占比66.27%;David Michael Webb持股24,924,000股,占比6.00%;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持股14,324,400股,占比3.45%[91] - 本年度NSL向集团提供IT产品及服务交易金额约3,199,000港元,未超年度上限6,000,000港元[97] - 回顾年度内,向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本年度销售总额76.6%(2023年:76.6%),最大客户销售额占50.2%(2023年:55.1%)[100] - 回顾年度内,向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本年度采购总额39.4%(2023年:39.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15.1%(2023年:14.1%)[1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清洁业务收益约2086.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4.2%,占集团总收益约80.1%[15] - 废物管理及回收业务收益约285.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5%,占集团总收益约11.0%,毛利大幅增加约58.2%至约33.5百万港元[15] - 园艺业务收益160.2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2.7%,占总收益6.2%;虫害管理业务收益70.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2.5%,占总收益2.7%[21] - 清洁业务毛利率由8.8%降至6.1%,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毛利率由7.6%增至11.6%,园艺业务毛利率由14.6%增至15.5%,虫害管理业务毛利率由4.6%增至4.7%[22] 公司业务发展机遇 - 未来十年内约308,0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将落成,利于公司业务发展[7] - 公司把握政府推动香港迈向智慧城市机遇,绿色科技业务增长迅速[8] - 政府预计未来两年内出台塑胶饮料容器及纸包饮品盒生产者责任计划,为公司回收业务带来机遇[9] - 香港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加强气候相关披露,为公司ESG相关业务带来新机遇[10] 公司业务战略与定位 - 公司力求增加核心业务市场份额,加快在香港及国际市场扩展步伐[11]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清洁、废物管理及回收、绿色科技、园艺及虫害管理[14] - 公司作为综合环境服务集团,在各核心业务范畴扮演主导角色[1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年度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改变[68] - 本年度集团所有业务于香港进行,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全部源自香港及东南亚[70]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刘志贤66岁,2014年4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8 - 2011年任湛江国联水产董事、珠海恒基达鑫监事,2005 - 2021年任金码资本执行董事[56] - 郑大昭67岁,2023年5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超40年,发表超1000篇论文,2010 - 2020年被列为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前1%)[58] - 陈百恒45岁,2023年担任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拥有超20年会计等方面经验[60] - 周榆桐51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策略及投资总监,拥有超25年金融市场等方面经验[61] - 何成辉45岁,2020年8月获委任为人力资源主管,拥有超20年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经验[61][62] - 黄绍文博士54岁,2019年7月获委任为总经理-回收,2023年3月获委任为ESG服务主管,拥有超25年业务开发等方面经验[64] - 林志强60岁,2022年3月获委任为rPlastic Company总经理,2023年3月职责扩展至管理其他循环再造设施及业务[64] - 公司董事会现共有6名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分别由吴永康先生和吴玉群女士担任[147] - 本年度董事会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二分之一[148] - 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二分之一[1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比例为41.9%:58.1%[156] - 董事会由4名男性和2名女性成员组成[156] - 园艺分部助理总经理为女性[156] 公司会议与决策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参加[161]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董事会举行3次会议[165][169][175][176] - 审核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外聘核数师,须经股东于股东大会批准[16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郑大昭教授、冼浩钊先生、刘志贤先生、吴玉群女士[165]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刘志贤先生、冼浩钊先生、郑大昭教授[168] - 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吴玉群女士、梁淑萍女士、冼浩钊先生、刘志贤先生、郑大昭教授、陈百恒先生、周榆桐先生、何成辉先生、何美欣女士[173] - 董事吴永康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50%(2/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 董事吴玉群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25%(1/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 董事梁淑萍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1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冼浩钊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于2016年建立,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181] - 2024财年公司依靠外部核数师作为第三道防线,2025财年将聘请独立专业公司加强内部监控审查流程[183] - 公司通过结合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的方式识别风险,新风险包括注重健康安全、自动化及智能清洁技术兴起等[186] - 董事会定期获得集团表现、状况及前景评估的简要报告[177] - 董事会旨在呈列对公司表现、状况及前景的均衡、清晰及全面评估[178] - 董事会认为公司会计及财务申报职能的资源、雇员资质及经验、培训课程及预算充分[178] - 就董事所知,无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79]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惯例等多项职责[180] - 本年度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认为该系统有效及充分[182] - 公司管治架构遵循“三道防线”模式[183] - 公司拟收购一间香港物业管理公司以应对客户集中风险[187]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最近结果表明需加强财务规划及分析过程[193] - 自2024年4月起对实践进行调整,包括风险管理、财政权力等方面[193] - 财务团队每月对财务业绩进行更深入分析并报告主要发现结果[194] - 各业务单位及部门在主管带领下进行更深入分析并通过会议和报告沟通[194] - 通过加强每月财务报告,使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更紧密结合[195] - 审核委员会可直接与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沟通,确保关键财务问题透明及时[195] - 公司对环境法规进行全面合规检查以降低环境相关风险[191] - 公司建立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认识[191] - 公司针对重大营运风险制定具体减轻措施[191] - 公司通过寻求外部审计并纳入反馈意见,承诺持续改进风险管理实践[196] - 公司通过持续培训计划培养员工持续学习文化,增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的理解[196] - 公司规划加强风险管理框架,尤其在气候相关风险方面[196] - 公司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全面气候战略并投资技术改善气候影响数据分析[196] - 公司采取多项程序及措施处理和发布内幕消息[197] - 公司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及制度,员工和业务往来人士可向审核委员会秘密匿名提出关注[199] - 公司董事会采纳《反贿赂及反腐败政策》,明确员工识别和预防贿赂腐败事件的责任[199] 公司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即40,000,000股)[108]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但待行使的未行使购股期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30%[111]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向合资格人士授出及将授购股期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已发行股份1%[115] - 2015年10月16日公司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以认购5,216,000股普通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26%[113] - 2024年4月23日购股期权计划届满失效,3,012,000份购股期权失效[113] - 授出购股期权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每份要约应付公司1.00港元[112] - 行使价至少为授出当日收市价与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较高者,且不低于股份面值[114] - 2024年年初未行使购股期权涉及股份3,012,000股,年末为0[116] - 2015年10月16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于2017年10月16日归属[116] - 本年度除已披露外,无购股期权根据计划条款获授出或行使[117] - 股份奖励计划于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8: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约为2603.1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327.5百万港元增加约11.8%[4][6][11] - 2024年毛利约为188.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06.1百万港元减少约8.6%,毛利率降至约7.2%,减少1.7个百分点[4][11]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53.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7.1百万港元增加约14.3%,纯利率增至约2.2%,增加约0.1个百分点[4][1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收益分别约为26.031亿港元和23.275亿港元,增加约11.8%[13][20]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服务成本分别约为24.147亿港元和21.214亿港元,分别占相关年度收益约92.8%及91.1%[21]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1.884亿港元,较2023年约2.061亿港元减少约8.6%[2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约为7.2%及8.9%,下降受清洁分部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部分被废物管理及回收分部表现抵销[23]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960万港元及450万港元,增幅约为114.5%[2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约为220万港元及240万港元,减少约7.8%[25]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193亿港元及1.287亿港元,减少约7.3%,占年内总收益约4.6%[26]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财务成本分别约为1060万港元及1370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0.4%及0.6%[2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集团纯利分别约为5390万港元及4710万港元,增加约14.3%[28] - 2024年自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2.624亿港元(2023年:9630万港元),2024年末可动用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81亿港元(2023年:4140万港元),增加约209.1%[30]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总值及流动负债总值分别约为7.255亿港元(2023年:6.84亿港元)及5.43亿港元(2023年:5.7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3年:1.2倍)[30] - 2024年末集团银行借贷约为8080万港元(2023年:1.827亿港元),减少约55.8%;租赁负债约为3810万港元(2023年:3660万港元),增加约4.0%[31]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3030万港元(2023年:4330万港元),2024年末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20万港元)[32] - 2024年末根据租赁负债须一年内支付款项约为1200万港元(2023年:830万港元),一年后但五年内支付款项约为1150万港元(2023年:1240万港元),超过五年支付款项约为1460万港元(2023年:1590万港元)[34] - 2024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720万港元),已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0万港元(2023年:5.1万港元),土地及楼宇按揭约为5980万港元(2023年:6240万港元),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329亿港元(2023年:1.602亿港元)[34] - 2024年收益为26.03087亿港元(2023年:23.27489亿港元),本年度溢利为5645.9万港元(2023年:4812.8万港元)[37]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2.98港仙(2023年:11.35港仙)[3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4,828千港元,2023年为65,742千港元[4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13,682千港元,2023年为369,701千港元[40] - 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411,569千港元,2023年为370,191千港元[40] - 2024年须予呈报分部收益为2,607,573千港元,2023年为2,329,752千港元[52][54] - 2024年分部业绩为188,365千港元,2023年为206,122千港元[52][5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65,826千港元,2023年为62,552千港元[52][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011554千港元,总负债为5978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011393千港元,总负债为641692千港元[55] - 2024年折旧总计87154千港元,添置非流动资产总计52788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722千港元;2023年折旧总计85392千港元,添置非流动资产总计52453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2532千港元[56] - 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2603087千港元,其中香港2601342千港元,东南亚1745千港元;2023年收益为2327489千港元,其中香港2326935千港元,中国内地554千港元[57] - 2024年公司来自两客户的收益为1608884000港元,占总收益10%以上;2023年来自一名客户的收益为1282582000港元[58]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计9583千港元,2023年为4468千港元[60] - 2024年政府补助总计1545000港元,2023年为1755000港元[60][61]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0571千港元,2023年为13699千港元[6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员工成本为2126812千港元,2023年为1856452千港元[63] - 2024年不计入租赁负债计量的短期租赁付款为69796千港元,2023年为62084千港元[63] - 2024年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为9367千港元,2023年为14424千港元[64] - 2024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本年度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符合资格的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6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3856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15000000股计算,2023年溢利为47111000港元[70]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554451千港元,2023年末为599616千港元[72]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42279千港元,2023年末为48120千港元[7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合共15770000港元,2023年为每股3.4港仙,合共14110000港元[4][12] - 2024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港仙,2023年为3.4港仙[68] - 2024年批准及支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4港仙,2023年为3.8港仙[6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清洁业务收益约2086.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2%,占集团总收益约80.1%[6] - 2024年废物管理及回收业务收益约285.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占集团总收益约11.0%,毛利大幅增加约58.2%至约33.5百万港元[7] - 2024年清洁服务业务收益为2,087,359千港元,2023年为1,827,838千港元[52][54] - 2024年清洁服务收益2086742千港元,废物处理及回收服务282924千港元,园艺服务160240千港元,虫害管理服务70289千港元,销售回收物料2892千港元;2023年对应收益分别为1827343千港元、276983千港元、130645千港元、90610千港元、1908千港元[59] 业务服务范围 - 集团为政府街道清洁服务覆盖香港七区,服务人口约280万[7] - 集团为政府五区提供废物收集服务,服务人口约160万[9] 业务中标情况 - 集团年内赢得环保署两份智能合约,绿色科技产品广泛应用[10] - 集团园艺服务新中标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等合约,虫害管理为29个古迹及24间庙宇提供服务[10] - 2024年公司投标成功率约为35.6%(2023年:36.3%)[14] 未到期合约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存未到期合约总额约为38.875亿港元,其中约22.886亿港元将在2025年底前确认[16][18] 员工情况 - 2024年末集团聘有10329名雇员(2023年:10229名雇员)[36] 公司业务性质及分部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提供环境及相关服务[42] - 公司识别四个呈报分部,包括清洁、废物处理及回收、园艺、虫害管理业务[48][50]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4][45][47] 潜在收购情况 - 公司与两名订约方就潜在收购一家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订立投资意向书[75] 股份过户登记安排 - 为确定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2025年5月27 - 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为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2025年6月23 - 2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7] 公告及年报发布情况 - 末期业绩公告将刊登于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83] - 本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登载[83] 公告基本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84] 董事会成员情况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吴永康、吴玉群、梁淑萍[84] - 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冼浩钊、刘志贤、郑大昭[84] 股份信息 - 法定普通股每股0.01港元,2023 - 2024年法定股份数目为1000000千股,面值1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股份数目为415000千股,面值4150千港元[74]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0
总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2911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06855千港元增长16.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12.911亿港元,较2023年的11.069亿港元增长16.6%[1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分别约为1291.1百万港元及1106.9百万港元,增加约16.6%[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12.911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6855亿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须呈报分部收益为129320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07824千港元增长16.73%[49][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的收益为1290250千港元,来自东南亚的收益为89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06301千港元和554千港元[55]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清洁业务收益为10349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1471千港元增长20.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收益为14727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7180千港元增长7.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园艺业务收益为7110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1433千港元增长15.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虫害管理业务收益为3782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6771千港元下降19.2%[4] - 清洁业务2024年收益10.349亿港元,占总收益80.2%,较2023年增长20.1%[10] - 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2024年收益1.473亿港元,占总收益11.4%,较2023年增长7.4%,毛利增加60.7%至1920万港元[7][10] - 园艺业务2024年收益7110万港元,占总收益5.5%,较2023年增长15.8%[10] - 虫害管理业务2024年收益3780万港元,占总收益2.9%,较2023年下降19.2%[10] 成本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服务成本为11940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0465千港元增长17.0%[4] - 同期服务成本分别约为1194.1百万港元及1020.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分别约92.5%及约92.2%[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扣除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05732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99032千港元增长17.61%[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消耗品成本为3285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403千港元增长8.05%[58] 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9707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390千港元增长12.4%[4]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7.8%略微降至2024年的7.5%,整体毛利由8640万港元增至9710万港元[11][12] - 2024年毛利约为97.1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86.4百万港元增加约12.4%[2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分别约为7.5%及约7.8%[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业绩为9707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390千港元增长12.37%[49][50] 盈利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溢利为3720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848千港元增长16.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42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834千港元增长1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5.85港仙,2023年同期为5.26港仙[4] - 同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分别约为24.3百万港元及21.8百万港元,增加约11.2%[2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4,271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1,83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1.16%[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5.85港仙,2023年同期为5.26港仙[35]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1,466千港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57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41千港元增长7.38%[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570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66千港元增长19.62%[61]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自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45.8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1.0百万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5,815千港元,2023年为111,01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35%[4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163千港元,2023年为36,937千港元,同比减少约77.90%[4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2,733千港元,2023年为39,61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59.36%[4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4,919千港元,2023年为34,46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30%[40]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301千港元,2023年为63,17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0.77%[4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6.3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84.3%[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96.0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47.5%[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订约资本承担约18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根据租赁负债须于1年内支付款项约12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0万港元;1年后但5年内支付款项约16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0万港元;5年后支付款项约152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0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约72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0万港元;已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万港元;土地及楼宇按揭约61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40万港元;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约1.4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2亿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0857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405亿港元;流动资产为6.68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3988亿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342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595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为6578.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74.2万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7732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9701亿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77,325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36,111千港元增长约12.26%[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97737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1393千港元下降3.36%;总负债为6000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41692千港元下降6.49%[52][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545,21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9,616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2,5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120千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账面价值为96,02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2,664千港元;年利率介乎3.38%至7.11%,2023年12月31日为3.38%至7.91%[70][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抵押银行贷款抵押包括:已抵押银行存款7,23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11,000港元;已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000港元;土地及楼宇按揭61,08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412,000港元;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143,07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245,000港元[70] 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聘有1038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229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总员工成本约10.57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亿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给主要管理人员的短期雇员福利为5,294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222千港元,总计5,516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094千港元、296千港元和6,390千港元[81] 合约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存未到期合约总额约45.986亿港元,其中13.015亿港元将于2024年底前确认,20.216亿港元将于2025年确认,12.755亿港元将于2026年及之后确认[13] - 公司清洁服务现存未到期合约价值37.676亿港元,废物处理及回收服务4.886亿港元,园艺服务2.606亿港元,虫害管理服务8180万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14.8亿港元新合约[19] - 公司手头合约由2023年12月31日约44.3亿港元增加约3.8%至约46.0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19] 政府补助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政府补助6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67千港元;其中2024年淘汰商用柴油车补贴257000港元,2023年为零;回收基金163000港元,2023年为零;绿色就业计划补贴62000港元,2023年为386000港元;其他补贴216000港元,2023年为181000港元[58][59][60] 股息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无)[9] - 2024年上半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3.4港仙,金额14,1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港仙,金额15,770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不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62] - 2024年上半年上一年度所批准股息为14,11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5,770千港元,同比减少约10.52%[38]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为8,20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6,455,000港元;出售总账面价值为1,65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9,000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增加的使用权资产为17,08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572,000港元[66] - 于2024年6月30日,就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定约期限一年内的资本开支为18,919千港元,较2023年1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91.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6.6%[1][3] - 期内溢利为25.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8.5%[3] - 整体毛利增加12.4%,至97.1百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亦无)[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12.91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069亿港元增加16.6%,主要因清洁及废物处理与回收分部签新合约[6][12]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7.5%,较2023年同期的7.8%下降0.3个百分点,毛利97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40万港元增加12.4% [7][14][15] - 2024及2023年上半年服务成本分别为11.941亿、10.205亿港元,占总收益分别约92.5%、92.2% [13] - 2024及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250万、320万港元,减少20.9%,因2024年出售物业等亏损120万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20万港元[16] - 2024及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约为90万、120万港元,用于宣传回收业务及环保意识[1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分别约为6150万港元及5650万港元,增加约8.8%,分别占期内总收益约4.8%及约5.1%[1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分别约为570万港元及530万港元,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约0.4%及约0.5%[1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集团纯利分别约为2430万港元及2180万港元,增加约11.2%[20] - 2024年上半年自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458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1.11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可动用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6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41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84.3%[2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及流动负债总值分别约为6.68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6.84亿港元)及5.34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5.7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3年12月31日:1.2倍)[2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约为9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827亿港元),减少约47.5%;租赁负债约为44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3660万港元),增加约21.3%[22] - 2024年6月30日,负债资产比率约为0.4倍(2023年12月31日:0.6倍);未动用银行信贷约为3.7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3.422亿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18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20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分别为12.9114亿港元及11.06855亿港元;期内溢利分别为2576.5万港元及2174.1万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68,8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3,988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34,26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5,950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34,5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038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08,5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405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5,7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742千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77,3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9,701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24,2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834千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5,8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016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1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937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2,73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610千港元[37] - 2024年上半年须呈报分部总收益为12.9320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7824亿港元[4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146.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650.7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9.7737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1393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6.0004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1692亿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12.902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6301亿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东南亚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8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5.4万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573.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34.1万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0.573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032亿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确认淘汰商用柴油车补贴25.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48] - 2024年上半年确认政府回收基金补贴16.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7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66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部分附属公司有不同税率)[49] - 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为3.4港仙,对应金额14110千港元,2023年每股为3.8港仙,对应金额15770千港元,公司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5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4271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15000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溢利为21834000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54521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9616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25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120千港元[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清洁业务收益同比增加20.1%,至1034.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80.2%[3] - 清洁业务毛利增加7.6%,至66.4百万港元[3] - 废物管理及回收业务收益同比增加7.4%,至147.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1.4%[3] - 废物管理回收业务的毛利增加60.7%,至19.2百万港元[3] - 清洁、废物处理及回收、园艺、虫害管理业务2024年收益分别为10.349亿、1.473亿、7110万、3780万港元,较2023年变动+20.1%、+7.4%、+15.8%、-19.2% [6] 公司业务服务范围 - 公司为政府辖下七区街道清洁服务,服务人口约280万[3] - 公司为政府辖下五区提供废物收集服务,服务人口约160万[4] - 公司分别为29个古迹及24间庙宇提供白蚁防治及监测服务[5] 公司合约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现存未到期合约总额约45.986亿港元,其中13.015亿、20.216亿、12.755亿港元将分别于2024年底、2025年、2026年及之后确认[9] - 2024年上半年获14.8亿港元新合约,手头合约从2023年底的44.3亿港元增至46.0亿港元,增幅3.8% [10]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注入业务,未来将投更多资源在人力培训及绿色采购,还会适时寻找潜在并购等项目[11]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有1038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10229名雇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为10.573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99亿港元)[30] 公司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千股,面值1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15000千股,面值4150千港元[5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58] - 公司董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5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等事宜[60]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5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多年深耕,已成为香港清洁、循环回收、废物处理、绿色科技、虫害管理及园艺业务的市场领导者之一[4] - 香港政府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碳中和,2035年前将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水平减少50%[5] - 集团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轴,将香港的循环回收业务不断发展,业务迅速增长,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6] - 集团成功引入多项数字化和自动化科技方案,提升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7] - 集团的绿色科技产品遍布香港不同角落,包括智能回收箱、厨余回收机、人流点算系统等,预计绿色科技业务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之一[8] - 集团将积极考虑在香港及其他地区进行合适的并购、合资或新业务项目,战略性扩大业务版图,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9] - 集团致力为市民打造优质环境,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包括“香港服务名牌”殊荣[10] 财务表现 - 集团清洁作为核心业务,收入增长约37.3%,达到约29.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8.5%[14] - 集团收入约为23.275亿港元,较去年增长约29.8%,毛利率约为36.5%,净利润约为2.3275亿港元,每股盈利为2.9港仙[22]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9.6%下降至8.8%[24] - 公司成功获得环保署提供回收服务的合同,使得廢物管理及回收分部的收入增加[25] - 公司现存未到期合同总额约为44.308亿港元,其中约15.401亿港元将于2024年年底前确认[27] 董事会及管理团队 - 吴永康先生是公司的主席兼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0年环境服务行业经验[57] - 吴玉群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合规专员,拥有超过25年环境服务行业经验[59] - 梁淑萍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行政及商业管理经验[60] - 冼浩釗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0年工商管理经验[62] - 刘志贤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63] 股东关系及股息政策 - 主要股东包括吴永康、陈淑娟、吴玉群等人,持股比例分别为67.29%、6.44%、6.44%等[83] - 本年度股东将获得每股0.34港元的末期股息,总计约14,110,000港元,将于2024年7月8日支付[74] - 股息政策旨在平衡股息分派、保留足够流动资金和储备以满足运营资金需求和未来增长机会[75]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4年4月24日采纳了一项购股权计划,旨在向对本集团业务取得成功作出贡献的合格参与者提供激励和奖励[95] - 董事会可全权酌情决定向任何合格人士授出购股权,以按行使价认购根据购股权计划的条款确定的股份数目[97]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行使的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10%,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40,000,000股股份[98]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21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益约为2,327.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9.8%[1]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毛利约为206.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36.5%[2]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本集团溢利约为47.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2.3%[3]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为2,327.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9.8%[18] - 毛利上升至约206.1百万港元,毛利率增加至8.9%[18] - 每股盈利为12.9港仙[18] - 集团截至2023年年度收入约为2,327.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9.8%[31] - 毛利约为206.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36.5%[34] - 毛利率分别为8.9%和8.4%,增加主要由于高利润率的新合同增加和成本控制[35] - 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49,360千港元,比2022年的51,196千港元略有下降[56] - 每股盈利为11.35港仙,略低于2022年的12.94港仙[57] 业务表现 - 清洁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8.5%,增长37.3%[20] - 廢物处理及回收业务收益增加约14.7%[20] - 園藝业务收益下降6.5%[20] - 蟲害管理业务面临挑战,整体毛利及毛利率有所下降[24] 财务状况 - 公司现存未到期合同总额约4,430.8百万港元[25] - 公司成功获得新合同,预计未来收益将有所增长[2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度净利减少至47.1百万港元,主要受影响于其他因素[41]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租赁负债为零,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51,000百万港元[50]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聘有10,229名员工(2022年:8,894名员工),包括全职和兼职员工[54] 财务细节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减少至4.5百万港元,主要因本年度未获得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保就业计划补贴[36] - 生物资产公平值减少至3.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市场价格降低[37] - 銷售及市场推廣開支增加至2.4百万港元,用于宣传廢物处理及回收业务以及提升公众对环保的意识[38] - 行政开支增加至128.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支持新业务发展[39] - 财务成本增加至1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运营资金贷款水平和银行借贷利率增加[40] 公司治理 - 公司呈报了四个分部的业绩数据,包括清洁服务业务、废物处理和回收业务、园艺服务业务、害虫管理业务的收入和业绩情况[67] - 公司已就本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应用了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和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保险合约、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动、所得税等方面的修订[62] - 公司改变了与离职后福利负债相关的会计政策,并追溯性应用了香港会计师公会的指引,对公司财务状况没有重大影响[66] - 公司已确认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2]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3
公司业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86.1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2.8%][4][8] - [清洁业务收益近86.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8%,占集团总收益约77.8%][8] - [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收益为6143.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8.1%][4] - [园艺业务收益为4677.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0.2%][4] - [虫害管理业务收益为11.0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5.0%][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11069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71410万港元增长55.0%,清洁、废物处理及回收、园艺、虫害管理业务收益均有变动][16]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收益分别约为110690万港元和71410万港元,增加约55.0%][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1.0782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16842亿港元增长54.54%][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收益为11.0630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211亿港元增长57.57%][61] 公司业务成本与利润情况 - [服务成本为863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9.8%][4] - [毛利为3184.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5.7%][4] - [营运溢利为2183.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2.7%][4] - [2023年上半年清洁、废物处理及回收、园艺、虫害管理业务毛利率较2022年有不同变化,整体毛利率由约8.1%略微减至7.8%,整体毛利由约5770万港元增至8640万港元][16]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服务成本分别约为102050万港元和65640万港元,占总收益分别约92.2%及约91.9%][2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为86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770万港元增加约49.8%][24]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约为7.8%及约8.1%][25]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320万港元和2090万港元,减少约84.8%][26]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分别约为5650万港元和4820万港元,增加约17.3%][28]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分别约为530万港元和270万港元][29]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分别约为2180万港元和1780万港元,增加约22.7%][3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 - 1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4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650.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万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04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04000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76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929000港元,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6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183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15000000股计算,2022年同期溢利为17796000港元][64] 公司业务合约情况 - [公司期内赢得总值约17.8亿港元新清洁合约][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存未到期合约总额约为45.572亿港元,其中约11.489亿港元将在2023年底前确认,约18.148亿港元将在2024年确认,余下约15.935亿港元将在2025年及之后确认][1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成功获得共20.4亿港元新合约,手头上的合约由2022年12月31日约35.9亿港元激增约27.0%至约45.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20] - [现存未到期合约中,清洁服务合约价值约5.832亿港元,废物处理及回收服务合约价值约1.731亿港元,园艺服务合约价值约1.558亿港元,虫害管理服务合约价值约45.572亿港元][18] 公司业务服务范围 - [公司街道清洁服务覆盖全香港八区,服务人口约300万][9] - [公司为五区提供废物收集服务,服务人口约160万,处理约5000个回收点][10] - [公司为九龙区及新界西提供可回收厨余收集服务,环保署批出四份同类合约,公司中标两份][13] 公司业务新进展 - [绿色科技业务开始盈利,智能回收机获进展,政府考虑增加数量;获合约为超800个公共厕所等提供人流点算服务][11] - [公司获环保署首份用生物科技转化技术解决香港鸡粪问题合约且已投产,正研究拓展至厨余问题][12] - [园艺业务获市政局百周年纪念花园移树工程合约,为多类客户提供服务;虫害管理业务中标多所大专院校合同][14] - [预计回收市场将在2 - 3年内增长至2 - 3倍,回收业务将成公司增长点][21] - [集团与怡和机器合作的生物炭工厂计划今年下半年投产][21] 公司股息情况 - [董事不建议本期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也无)][15] - [2023年中期批准及确认上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3.8港仙,2022年同期为0.9港仙,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64] 公司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501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6320万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29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18.0%][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1.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7.2%][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约为394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4.8%][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贷款约为72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28.6%][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资产比率约为0.6倍,2022年12月31日为0.7倍][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未动用银行信贷约为3.73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16亿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0万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7,32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7,976千港元有所下降][4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09,92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6,215千港元略有上升][4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41,9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6,111千港元有所增加][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1,0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090千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6,9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485千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97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33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9.1594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6168亿港元增长2.21%][6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5.7397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0057亿港元增长2.48%][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430203000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452134000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3562000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36758000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流动负债为52,12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510千港元;银行定期贷款的流动部分为93,91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846千港元;须应要求偿还的银行定期贷款的非流动部分为146,0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6,356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贷为145,3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3,880千港元;无抵押为72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76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按年利率介乎3.3%至7.5%计息,2022年12月31日为2.09%至7.25%][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最低租赁付款为35,4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976千港元;租赁负债现值为39,3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354千港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寿保险投资)为14,91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72千港元][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寿保险投资期初结余为14,872千港元,于损益确认之收益为44千港元,期末结余为14,916千港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不可撤销租赁之应付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不计入租赁负债)一年內为1,69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65千港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就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相关资本开支已定约期限一年內为4,96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69千港元][74]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有8963名,2022年12月31日为8894名][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员工成本约为8.99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5.552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给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60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7.2万港元][75]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永康通过受控制法团及直接持股,共持有2.79256亿股,持股比例67.29%][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陈淑娟因家族权益拥有2673.6万股,持股比例6.44%][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玉群直接持有2673.6万股,持股比例6.44%][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David Michael Webb通过受控制法团及直接持股,共持有2081.2万股,持股比例5.0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 PSA持有1156.68万股,持股比例2.79%][81]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 - [本中期财务报告于2023年8月29日获授权刊发][51] - [毕马威对公司2023年6月30日中期财务报告审阅后,未发现未按规定编制的重大事项][79]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识别出四个呈报分部,分别为清洁服务业务、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园艺服务业务和虫害管理业务][57] - [因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上一期分部资料已重列,导致呈报分部组成发生变化][57] 公司政策影响评估 - [公司已应用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上述修订未对公司产生重大财务影响][56] - [公司已开始评估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取消强积金 - 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相关指引的影响,但目前尚无法合理估计][57] 公司补贴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保就业计划补助为零,2022年同期为7696000港元;绿色就业计划补贴为38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67000港元;淘汰商用柴油车辆补贴为零,2022年同期为5017000港元;其他补贴为18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5000港元][62]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04 16:31
购股权计划可授出及可发行股份数量情况 - 2022年1月1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可授出的购股权总数分别为35,936,000股和36,140,000股[3] - 2023年3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40,000,000股,约占2022年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64%[3] 购股权失效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获授出购股权的雇员辞职或未能达致归属标准,共11,324,000份购股权失效[3] 购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与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比例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根据公司所有计划项下授出之购股可发行的股份总数除以本年度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2.68%[4] 股份奖励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奖励股份总数限制 - 股份奖励计划及公司任何其他购股计划项下各财政年度可奖励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财政年度初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7] 股份奖励计划及股份期权计划授予参与者期权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限制 - 截至授出日期(包括当日)止任何十二个月期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及公司任何其他股份期权计划授予各参与者之期权(包括已行使、注销及尚未行使期权)而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授出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及终止情况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7年12月12日至2027年12月11日有效及生效,董事会可根据规则决定提早终止[13]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情况 - 自股份奖励计划采纳日期起,公司还未根据该计划授出任何股份奖励[13]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06855千港元,同比增长55.0%;毛利为86390千港元,同比增长49.8%;期内溢利相关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5.26港仙(2022年为4.29港仙)[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无)[1][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1.0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141亿港元增加55.0%,主要因清洁及废物处理与回收分部合约及订单增加[15][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7.8%,较2022年同期的8.1%略微减少,但毛利由约5770万港元增加至8640万港元[16][27] - 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服务成本分别约为10.205亿港元及6.564亿港元,占同期总收益分别约91.9%及92.2%[25] - 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320万港元及2090万港元,减少约84.8%,主要因来自香港政府的补贴减少[28] - 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约为120万港元及80万港元,用于宣传回收业务及提升环保意识[2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分别约为5650万港元和4820万港元,增加约17.3%,分别占期内总收益约5.1%及约6.7%[30]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分别约为530万港元和270万港元,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0.5%及约0.4%[3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集团纯利分别约为2180万港元和1780万港元,增加约22.7%[3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11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01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可动用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632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18.0%[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及流动负债总值分别约为5.535亿港元和5.0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倍[3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约为1.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7.2%;租赁负债约为394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4.8%;其他贷款约为72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28.6%[3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资产比率约为0.6倍,2022年12月31日为0.7倍;未动用银行信贷约为3.731亿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0万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有8963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8894名[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本期内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出售或重大投资[43][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1068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14122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17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937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营运溢利为 - 53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723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 - 47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929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17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118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5.26港仙,2022年同期为4.29港仙[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73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7976千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0992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6215千港元[4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10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090千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4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9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须呈报分部总收益11078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16842千港元[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须呈报分部总业绩86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680千港元[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265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047千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总资91594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6168千港元[63]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5739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0057千港元[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1063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110千港元[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53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23千港元[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04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04千港元[65] - 2023年确认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保就业计划补助为0,2022年同期为7696000港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47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29千港元[67] - 2023年中期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为3.8港仙,2022年同期为0.9港仙[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按溢利2183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15000000股计算[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4302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2134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356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758千港元[70] 清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清洁业务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72.8%,达至近861.5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77.8%[6] - 清洁业务期内赢得总值约17.8亿港元新合约,街道清洁服务覆盖全香港共八区,服务人口约300万[7] - 2023年上半年清洁分部收益为8.615亿港元,占总收益77.8%,较2022年同期增长72.8%[15] 废物管理及回收业务线情况 - 废物管理及回收方面,期内为五区提供废物收集服务,服务人口约160万,为香港处理约5000个回收点[8] - 预计回收市场将在2 - 3年内增长2 - 3倍,回收业务将成为公司增长点[19] 绿色科技业务线情况 - 绿色科技业务的智能回收机现已遍及香港不同角落,每日24小时服务[9] 其他业务合约情况 - 集团获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合约,为香港超800个公共厕所等提供人流点算服务[10] - 集团去年获环保署鸡粪处理合约已投产,正研究拓展至厨余问题[11] - 厨余收集服务为九龙区及新界西提供服务,环保署共批四份同类合约,集团中两份[12] - 园艺业务获市政局百周年纪念花园移树工程合约,虫害管理业务中标多所大专院校服务合同[13] 合约总额及收入预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存未到期合约总额约为45.572亿港元,其中约11.489亿港元将在2023年底前确认,约18.148亿港元将在2024年确认,约15.935亿港元将在2025年及之后确认[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20.4亿港元新合约,手头合约从2022年12月31日的35.9亿港元激增至45.6亿港元,增长约27.0%[18] - 预计约11.5亿港元收入将在2023年下半年入账,加上上半年的11.1亿港元,对比去年全年的17.9亿港元,收入增长明显[18] 财务报告相关情况 - 中期财务报告于2023年8月29日获授权刊发,按与2022年全年财报相同会计政策编制,除预期2023年全年财报反映的会计政策变动外[54] - 公司应用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无重大财务影响[58]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新指引,公司开始评估影响,但中期财报授权发表时无法合理估计[59] - 公司识别四个呈报分部,包括清洁服务业务、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园艺服务业务、虫害管理业务[59] - 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56]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财务申报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监察外部核数师审核及审阅过程[7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审阅集团采纳的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76] 公告及报告发布相关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8] - 公司本期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78] 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1000000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款为415000千股[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