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誉科技(01483)
icon
搜索文档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542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加2.7%[4] - 中期期间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2.4万港元[4]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4.5万港元[4] - 中期期间持续经营业务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港仙[4] - 中期期间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得出)为0.1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05,42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657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成本为97,8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134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5,3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60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409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144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7,6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811000港元,2023年为1945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10090000港元,2023年为910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17754000港元,2023年为1375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6港仙,2023年为0.3港仙[9]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198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87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940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812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833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1115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042000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2110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462000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及负债为73226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8504000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4,811,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10,090[13]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178,转拨至法定储备457,收购雇员股份计划项下股份2,315[13]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7,950,股份溢价为628,837,资本储备为4,986,汇兑储备为 - 1,559[14]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2,861,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910[14] - 2023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2,503,转拨至法定储备916[14]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7,950,股份溢价为628,837,资本储备为4,986,汇兑储备为4,661[1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71,205,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3,472,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15,889[1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4,061,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07,741,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11,195[15]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11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40,000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2,10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3,000港元[56][5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8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25%[58][59] - 2024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3,32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000港元,本期亏损975,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12,000港元[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81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000港元,每股亏损分别为0.006港元和0.003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833,000港元[70] - 2024年中期稀释每股亏损等于基本每股亏损[7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55.3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74][76] - 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635.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5.4万港元;非上市股本投资2024年6月30日为565.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59.4万港元[75] - 贸易应付款项0 - 30天2024年为71.1万港元,2023年为275.8万港元;31 - 60天2024年为57.6万港元,2023年为286.6万港元;61 - 90天2024年为101.2万港元,2023年为100.2万港元;超过91天2024年为296.6万港元,2023年为1390.2万港元[78] - 中期期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05424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82] - 中期期间毛利约758.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52.3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12.4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终止经营业务收益约332.8万港元,去年同期约728.9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终止经营业务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7.8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82.1万港元[81][82]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02657亿港元,增长约2.7%[93][94] - 中期期间收入成本约9784.3万港元,去年同期约9113.4万港元,增长约7.4%[95] - 中期期间,公司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主要因化妆品贸易业务收入增加及拓展媒体广告业务[97] - 中期期间,收益成本约为978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11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4%[98]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94.5万港元,业绩变动主因新拓展媒体广告业务产生的毛利下降[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015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5234亿港元增加约23.0%[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0%,主要包括来自环境维护业务的贸易应收款[100] - 中期期间,公司资本支出约为105.72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港元,主要用于环境维护业务[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媒体广告、物业租赁和贸易业务[25] - “其他”业务分部含化妆品和冻肉销售业务财务数据[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在中国收益为87,330千港元,在香港为18,0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中国为93,663千港元,香港为8,994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终止经营业务在中国收益为3,3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千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81,3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18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9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媒体广告业务广告收入为3,791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47] - 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19,1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冻肉贸易及证券买卖股息和利息收入为1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2千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环境维护业务项目确认累计收益均为32,626,000港元[49][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非流动资产减亏损拨备)为20,12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8千港元[50] - 集团合约资产于中期期间累计亏损13,07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相同[52][54] - 中期期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8135.1万港元,去年同期约9131.8万港元,业绩下滑[88][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6项履行中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约人民币2.67亿元,2023年同期为10项,金额约人民币5.31亿元[89] - 2024年5月开展媒体广告业务,中期期间收益约379.1万港元,已签54个广告合同,收入约人民币5240万元,预计2024年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89] - 中期期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996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364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化妆品贸易业务收益约1914.2万港元,去年同期约899.4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集团证券投资录得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616万港元,去年同期公平值亏损约1523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集团证券投资出售金融资产亏损约104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84万港元[92] 财务报告编制与准则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一并阅读[20] - 本期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1][22]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 -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与集团会计政策相同[30][34] - 分部溢利/亏损是未分配中央行政等费用所赚取的溢利/产生的亏损,用于资源分配和业绩评估[30][34] 业务出售事项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出售医疗设备销售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0,000元,8月1日完成出售[60][61][63][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为8,498,000港元[63]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以2250万元人民币处置医疗器械销售业务公司[83] - 出售医疗设备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预计录得未审核出售收益约人民币3046万元[84][86]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何云才先生订立出售协议,以2250万元人民币出售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8月1日完成出售[103]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65][67] - 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期间之股息[105]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898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872名增加26人,办公室员工增加主要因拓展媒体广告业务[96] - 中期期间,薪金及福利开支约为655.4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67.2万港元,增幅与受雇工人及员工人数增幅一致[9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872名[105] 借款与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与桑康乔先生订立贷款协议,桑先生借出1.1449亿港元无担保贷款,年利率5.0%,期限1年[80]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公司拟用于结算收购宝润来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偿付的应付代价约7457.1万港元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就结算应付代价支付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5] 股份计划 - 公司已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期权计划,中期期间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失效或被没收[107] - 2024年6月30日,2013年和2021年购股期权计划分别有4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9:29
整体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1] - 本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2.4万港元[1] - 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4.5万港元[1] - 持续经营业务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港仙,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港仙[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58.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2.3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53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6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775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5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3.11514亿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增加5287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汇兑储备为-155.9万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减少514.6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05,42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657,000港元;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3,32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000港元[15][17]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11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40,000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2,10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3,000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8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25%[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3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000港元[22]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益的10%以上,2023年同期也无[16]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87,33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3,663,000港元;香港地区为18,09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000港元[15] - 2024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毛利约758.1万港元,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93.3万港元[35] - 2024年中期终止经营业务收益约332.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约728.9万港元,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7.8万港元[35] - 2024年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终止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97.5万港元和91.2万港元[23] - 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006港元,2023年同期为0.003港元[28] - 中期集团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43] - 中期收益成本约978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13.4万港元增加约7.4%[44] - 中期集团录得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8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约194.5万港元增加[46]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40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42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0974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808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2110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462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1115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04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20,12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8,000港元,主要源自环境维护业务服务合约[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833亿港元有所增加[30]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201.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84.8万港元减少[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2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52.8万港元减少[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015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5234亿港元增加约23.0%[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0%[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公告日期,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4]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及证券买卖业务[8] - 集团拥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媒体广告、物业租赁及贸易业务[12] - “其他”业务分部包括化妆品销售及冻肉销售业务财务数据[12] - 2024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81,35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18,000港元;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99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4,000港元;媒体广告业务广告收入为3,79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0 [17] - 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19,14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000港元;冻肉贸易收入为0,2023年同期为902,000港元;证券买卖股息及利息收入为14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9,000港元[17] - 中期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813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131.8万港元减少,履行中合约从10项减至6项,余下合约总金额从约人民币5.31亿元减至约人民币2.67亿元[39] - 中期媒体广告业务产生收益约379.1万港元,已签订54个广告合同,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240万元,预计全年收入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40] - 中期化妆品贸易业务收益约191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899.4万港元增加[42] 公司运营相关 - 本中期期间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出售医疗器械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8月1日完成出售[23][37]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与控股股东桑康乔先生订立贷款协议,获1.1449亿港元无担保贷款,年利率5.0%,期限1年[33]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6] - 出售医疗器械业务估计将录得未经审核出售收益约人民币3046万元[38]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已支付结算应付代价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872名增加,中期薪金及福利开支约65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467.2万港元增加[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872名[56] - 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期间之股息,去年同期也无[57] - 2024年6月30日,2013年购股权计划及2021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分别有4000万及零份购股权仍未行使[58] - 股份奖励计划目前计划限额及个人限额分别为7950万股及2385万股,分别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及3%,剩余年期约为8年,自采纳起未授出奖励股份或归属[60] - 集团将继续拓展媒体广告业务及化妆品贸易业务,并在中国高增长业务等其他行业探索机遇[61] - 集团承受港元及人民币之间波动的汇兑风险,会积极监控以减低不利影响[53] - 2024年8月1日完成出售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53] 信息披露与人员构成 -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公布刊登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6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候于上述网站刊发[68] - 公布日期时,执行董事为桑康乔先生及许文泽先生,非执行董事为陈文婷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徐志浩先生、林嘉德先生及黄诚思先生[70]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6-19 16:30
股份獎勵計劃 - 網譽科技有限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年報中提及了股份獎勵計劃的相關信息[2] - 股份獎勵計劃的目的是對合資格參與者進行獎勵,以促進公司的成長和發展[3] - 股份獎勵計劃中獎勵股份的最高總數限制在公司已發行股本的一定比例內[4]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2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2.05314亿港元,较2022年的2.62271亿港元减少约21.7%,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项目数量减少[9][20][42] - 2023年公司收益成本约为1.8235亿港元,较2022年的2.14414亿港元减少约15.0%,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下降一致[32]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2296.4万港元,2022年为4785.7万港元[41]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3682.9万港元,2022年为1.77211亿港元[41] - 2023年医疗设备业务为公司带来约1403.3万港元收入,2022年为332.8万港元[30]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2.05314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62271亿港元减少约21.7%[46] - 本年度毛利率约为11.2%,低于2022年的约18.2%[46] - 本年度毛利约为2296.4万港元,2022年为4785.7万港元[46] - 公司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约为3682.9万港元,2022年为1.77211亿港元[46] - 化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998.6万港元,2022年为215.7万港元[51] - 公司一般行政开支约为5008.5万港元,较2022年的1.91498亿港元减少约73.8%[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809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2192名[55] - 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07867亿港元,较2022年的1.44878亿港元减少约25.5%[55] - 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本年度为1.61419亿港元,2022年为2.47348亿港元[53] - 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本年度为288.1万港元,2022年为330.2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年内未发行债务证券[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809名雇员,包括787名员工及1,022名劳工[86] - 集团最大供应商占比5.44%[87]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3.94亿港元[100] - 年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0港元[100]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比16.02%[135] - 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2023年度总收益约1.35399亿港元或51.63%及5864.5万港元或22.36%[137][138] 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9个环境维护服务合同正在进行,合同总金额约为3.1445亿元人民币[23]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正在渗透到中国其他地区,如新疆、河北和内蒙古[2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证券买卖及其他业务[98] 业务发展策略 - 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可用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和新开发业务[44] - 公司将在中国其他行业探索业务机会,如高科技和互联网业务[44] - 公司拟实行既定业务策略,增强集团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44] - 集团未来将动用资源开展核心业务和新业务,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遇[62] 资金用途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用于结算收购宝润来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偿付应付代价约7457.1万港元及一般营运资金[5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就结算未支付应付代价支付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9] - 2021年股份配售事项所得款项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肉类贸易业务和物流链业务发展[60] - 2022年收购代价从约3164.9万港元调整至约2520.2万港元,差额重新分配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60] 公司管理层 - 桑康乔48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有超20年证券投资行业经验[61][66] - 黄诚思59岁,2018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0][72] - 许文泽60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90] - 崔鹏50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24年中国证券投资行业经验和15年香港证券行业经验[90] - 徐志浩52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擅长房地产融资[92] - 林嘉德42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会计和财务经验[92] - 余健文51岁,2016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兼财务总监,有超25年会计、财务管理及公司财务经验[95][96] 董事相关规定 - 公司各董事任期须遵守组织章程细则之轮值退任规定[78]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之董事,无不可由公司于一年内不作补偿(法定补偿除外)而终止之服务合约[78]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之委任已设特定任期,离任或退任受组织章程细则或适用法律条文规限[78] 股权结构 - 许文泽先生持有股份289,372,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6.4%[80] - 林嘉德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80] - 徐志浩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桑康乔和崔鹏分别持有公司36.4%股份,数量均为2.89亿股[104] - 主要股东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和马艳英各拥有1.17亿股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本的14.72%,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由马艳英全资拥有,该百分比按公司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7.95亿股计算[131][132] 关联交易及合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及淡仓需披露[81] - 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无重大合约,董事无重大权益[86]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无安排使董事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益[86]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86] - 董事、其联系人或持股超5%股东在集团五大供应商和客户中无实益权益[118] - 除受托人根据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收购25.4万股普通股外,公司及附属公司年内无买卖或赎回上市证券[122] 购股计划 - 公司已采纳2013年购股计划和2021年购股计划,旨在向合资格参与者提供拥有公司股权的机会及激励、吸引和留任人才[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授予董事、员工和顾问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4000万份[143] - 授出的购股,总数的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一年行使,40%可于授出日期后两年行使,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三年行使[128][129][145] - 2023年12月31日,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为80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2021年2月5日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为2960万股,行使价1.21港元[147] - 2021股份期权计划可授出期权涉及的最多股份数目为7950万股,相当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2013购股权计划所授出购股权涉及的最多股份数目为4000万股,相当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52] - 各参与者在直至最后一次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的最大权益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1%[154]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但不迟于购股期权授出日期后10年期的最后一日,购股期权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154] - 所授出的购股期权须自授出日期起28日内,每份授出支付1港元后接纳[154] - 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当日证券收市价、截至授出当日止前五营业日证券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54] - 2013购股期权计划将于2023年12月9日届满;2021股份期权计划自2021年6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1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徐志浩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数量为4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行使期至2027年5月16日[165]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数量无没收和失效情况,期末数量仍为4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行使期至2027年5月16日[166] - 2013年购股计划可授予期权涉及的股份最多为400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72] - 2021年购股计划可授予期权涉及的股份最多为795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73] - 截至年报刊发日,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分别为4000万股及0股,分别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3%及0%[175] 审计与企业管治 - 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续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的决议案[161][16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由普华永道审计,将在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重新委任其为公司核数师[178] - 公司全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183] - 董事会主要负责集团策略制定、表现监控及风险管理,下设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183] - 集团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已遵守相关准则[183] - 目前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管控公司,为股东创造最大长远价值并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185] - 董事及其他高级人员可从公司资产获得赔偿,公司已购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77] - 董事及公司其他高级人员执行职务产生或蒙受的亏损及责任,除欺瞒及失实导致外,可用公司资产补偿,且公司保留了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199] 其他事项 - 年度报告可在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com.hk和公司网站www.netago.hk查看[197] - 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须披露事项[200] - 年内无订立或存在有关公司全部或绝大部分业务管理与行政之合约[116] - 集团推行绿色办公室措施以减低能源及自然资源消耗[116]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0:53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205,31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62,271千港元有所下降[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22,96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7,857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本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亏损为4,34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096千港元有所增加[3] - 本公司2023年度的全面虧損總額为34,84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57,410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虧損为34,845港仙,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22,565港仙[28]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除所得税前虧損为45,33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17,836千港元[2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其他虧損淨額为2,31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5,196千港元[27]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3,38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87,268千港元有所下降[29]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的虧損撥備为80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626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120天的账龄金额为12,57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7,694千港元有所下降[31] 业务分部 - 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贸易业务和其他业务是本集团的四个经营分部[14] - 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贸易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分部收入分别为161,419千港元、2,881千港元、26,981千港元和14,033千港元[14] - 分部资产总额为340,025千港元,其中环境维护业务占203,466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占72,661千港元,贸易业务占41,548千港元,其他业务占22,350千港元[1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为161,41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85,929千港元[2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2,88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421千港元[2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6,99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931千港元[20] 税务及资产管理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香港利得税为3,52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962千港元[23] - 本集团的资本管理目标是确保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带来回报,同时兼顾其他权益持有人利益,维持最优资本架构以减少资金成本[56] 现金流及资产价值 - 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约为245,234,000港元,较去年增加199.4%,其中受限制现金已抵押作为環境維護業務之多个项目之履约担保[57] - 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为152,833,000港元,较去年减少与環境維護業務的收益减少有关[5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确认在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内遵守了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73] - 公司未在年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除了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收购了254,000股普通股[75] - 公司设立了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76]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36
收益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总收益约1.099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8913亿港元减少约20.9%,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8] - 收入约为1.0994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20.9%[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994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20.9%[3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100,952千港元,2022年为138,913千港元;香港地区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8,99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63]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09,94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913,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91,31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718,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1,36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4,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证券利息收入为7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0[186] 亏损与溢利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94.5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740.4万港元,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约4040万港元及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0]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94.5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740.4万港元[19][23] - 中期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3港仙[22][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285.5万港元,2022年为676.3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为148万港元,2022年为303.7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87.3万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379.3万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3.2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69.7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46.5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044.1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1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37.5万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980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45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7,404千港元[18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003港元,2022年每股盈利0.009港元[182]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853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8191.1万港元增加约126.3%[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2.036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9.2%,主要来自环境维护业务[11] - 公司持有两笔保本型存款,金额分别为6000万港元和144.3498万美元,利率4.50% - 5.29%,分别于2023年7月19日和7月5日到期[3] - 中期期间,金额为8894.1万港元的保本型存款到期未续期[10]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795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28] - 2023年6月30日股份溢价储备为3.80279亿港元,2022年为3.80631亿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935.87万港元,2022年为921.07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73866亿港元,2022年为4.72738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86,99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1,957千港元增长0.74%[41] - 非流动资产为165,59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6,445千港元下降6.15%[41] - 流动资产为521,40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5,512千港元增长3.14%[41] - 贸易应收款项为203,6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468千港元增长9.2%[4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85,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5,699千港元下降53.91%[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32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911千港元增长126.25%[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9,408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8,062千港元[17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就某项目已确认累计收入32,62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也是该金额[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约资产累计收益为32,626,000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8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合约资产累计亏损为11,800,000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88][190]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为203,63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468,000港元[199] 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42.29万港元,2022年为351.9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13,1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9,219千港元增长1.87%[58] - 流动负债为178,9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029千港元增长2.8%[58] - 贸易应付款项为31,5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149千港元下降28.55%[58] - 已收按金为6,43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12千港元增长128.91%[58]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4061千港元,2022年为流出19382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07741千港元,2022年为5365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11195千港元,2022年为流入13614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00607千港元,2022年减少403千港元[60] 业务情况 - 2022年10月公司开展本地化妆品贸易业务,中期期间产生约899.4万港元收入,去年同期无[5] - 2022年6月公司完成对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中期期间带来约728.9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约558.1万港元[6] - 公司拥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90] - “其他”业务分部包括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业务、化妆品销售业务及冻肉销售业务的财务数据[90]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01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12亿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固定成本开支为12,1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68,000港元[191] 财务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1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3.3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3,26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0港元[194][195] 所得税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97千港元,2022年为3,219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8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96] 股息情况 - 未宣派中期期间股息[34][35]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付[182] 重大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1] 客户情况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的10%以上,2022年同期也无[163][171] 资本支出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无资本支出,去年同期约86万港元[11]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7:54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9,946,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20.9%[1] - 公司权益擁有人應佔虧損为1,945,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7,404,000港元[1] - 中期期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0.3港仙[1]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經營(虧損)╱溢利为3,2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千港元减少[2] - 公司權益擁有人应佔(虧損)╱溢利为1,945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7,404千港元[3] - 每股(虧損)╱盈利为-0.3港仙[3]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9,932千港元,较上一年减少了7,410千港元[4]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1,407千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15,895千港元[4]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32,873千港元,较上一年减少了85千港元[5] - 总负债为686,997千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5,040千港元[5] 业务板块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证券买卖业务[8] - 本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证券买卖业务,其中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为109,94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9%[22] - 环境维护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城市公共区域的保洁服务、垃圾管理和垃圾收集站设施的维护管理,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业务共有531,000,000元的合同总金额[23] - 物业租赁业务在中期期间录得租金收入1,36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4] - 证券买卖业务在中期期间以保守态度投资,录得出售金融资产的亏损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5] - 本集团通过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医疗器械业务,该业务在中期期间为本集团带来收益7,289,000港元[27] - 本集团在中期期间开始经营冻肉贸易业务,为本集团带来收益902,000港元[28] - 化妆品贸易业务在中期期间为本集团带来收益8,994,000港元[29] 会计政策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数据以港元呈列,已于2023年8月30日董事会批准刊发[9] - 本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是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9] - 本公司的中期财务数据已根据历史成本法编制,除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主要会计政策与前一年度一致[10] - 本集团已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经营情况 - 主要经营决策者指董事,本集团有四个经营分部,包括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业务[11] - 分部收入分析显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情况[12] - 外部收入中公平值计入損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负,分部溢利为正[12] - 财务收入为正,财务成本为负,未分配公司开支为正,除所得税前溢利为正[12]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的账龄分析中,超过91天的款项达到21,3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 - 本集团在2023年6月30日没有银行贷款,且在中期期间已全部偿还了银行借款[21] - 本集团持有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和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分别为10,164千港元和72,654千港元[26]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6 16:42
股份奖励计划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7] - 股份奖励计划持续10年,剩余年期约为8年[4] 股份奖励计划限额情况 - 计划限额为79,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个人限额为23,8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4] 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奖励股份数目 - 2022财年初,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股份数目为22,894,000股股份[4] - 2022财年末及年报日期,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股份数目为24,624,000股股份,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10%[4]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及归属情况 - 自采纳日期起未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奖励股份或奖励股份归属[8] 股份奖励计划详情披露 - 2022财年股份奖励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9]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6-05 19:47
收益情况 - 網譽科技有限公司於二零二二年財年的收益約為百萬港元,較上一財年減少約24.1%[5] - 優米泰集團於二零二二財年的收益約為8.4百萬港元,較上一財年減少約30.0%[8] 商譽減值虧損 - 環境維護業務的商譽減值虧損約為91.7百萬港元,基於使用價值釐定[5] - 醫療器械業務的商譽減值虧損約為19.1百萬港元,基於使用價值釐定[6] 预期情况 - 由於疫情影響,環境維護業務預期將逐步復甦,自二零二五財年開始錄得增長[6] 估值收益差异 - 估值之間收益增長率的顯著差異主要由於二零二二財年實際收益大幅減少[9]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41
环境维护业务 - 2022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2.47348亿港元,2021年约3.25957亿港元,业绩较上年大幅下滑[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1项(2021年:21项)履行中环境维护服务合约,余下合约期限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7.3亿元)[4]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已扩展至新疆、河北和内蒙古等地[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集团有11项履行中的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86468亿港元,2021年为1.34475亿港元,因环境维护业务增长而增加[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2.47348亿港元,2021年为3.25957亿港元[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因环境维护业务服务合约产生合约资产,该项目累计确认收入3262.6万港元,与2021年相同[200] 物业租赁业务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330.2万港元,2021年约313.3万港元[4]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330.2万港元,2021年为313.3万港元[44] 集团财务状况 - 2022年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8185.2万港元;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总额约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9000港元受限制现金已抵押作环境维护业务项目履约担保,2021年为768.8万港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236.7万港元,2021年为2679万港元,主要用于购置投资物业等[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6] - 集团大部分附属公司在中国经营,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管理层将继续监控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对冲措施[16]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16] - 2022年公司集团收益约2.62271亿港元,较2021年约3.32047亿港元减少约21.0%[32] - 2022年公司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中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32] - 2022年公司录得收益约2.62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3.32亿港元减少约21.0%[37][38][5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18.2%,低于2021年的约24.7%[37][38] - 收益及毛利率下降主因是环境维护业务项目数量减少和经营成本增加[37][38] - 2022年公司处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41] - 2022年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为2232.5万港元[41] - 本年度毛利约为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59]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约4843.9万港元[59] - 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约为2232.5万港元[61] - 非上市股本投资年末市值1083.1万港元,占总资产1.6%;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年末市值1474万港元,占总资产2.2%;非上市结构性存款年末市值1.60128亿港元,占总资产23.5%[62] - 公司存入五笔保本型存款总额约为1.59098亿港元,期限1个月至1年,利率3.00%至5.05%[63] - 总收益2.62271亿港元,2021年为3.32047亿港元[66] - 本年度收益成本约为2.14414亿港元,2021年为2.5019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3%[66]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9149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70.4%,主要因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及无形资产减值约636万港元[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000名员工及1192名劳工,共2192名雇员,较2021年的4690名减少,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一致[67] - 年内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4487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4.4%,主要由于劳工人数减少[67] - 公司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212.8万港元,2021年为公平值收益约187.4万港元[67] - 需就裕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的减值亏损作出拨备1835.7万港元,2021年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商誉减值金额约9170.1万港元,客户关系无形资产减值约284.9万港元,2021年均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客户关系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约331.5万港元,2021年为332.9万港元[68] - 收购优米泰后,公司本年度确认商誉及无形资产 - 专利金额约1905.4万港元及2420.9万港元[68] - 2022年底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91.1万港元,较2021年底的约2.33608亿港元减少64.9%[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4.03757亿港元[85] - 年内集团无资本化利息和慈善及其他捐款[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发行债务证券[125] - 本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2022年总收益约1.35399亿港元或51.63%及5864.5万港元或22.36%[133]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量的6.3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17.47%[1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中非流动资产为29,862,2021年为20,219;流动资产为12,407,2021年无此项数据;亏损拨备为11,800,2021年无此项数据[200] 新业务投资 - 公司本年度投资三项新业务,分别为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和冻肉销售业务[34][37] - “其他”业务分部包含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冻肉销售的财务数据[58] - 2022年6月1日完成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年度带来收益约332.8万港元[63] - 2022年8月开始冻肉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益约606.4万港元[63] - 2022年10月开始化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入约215.7万港元[63] - 本年度集团投资医疗设备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冻肉销售三项新业务,但受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新业务扩张受限[77]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开展和开发核心业务及新业务,并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遇[34] - 公司拟实行既定业务策略,增强集团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34] - 未来集团将继续发展核心业务和新业务,并探索中国高科技和互联网等行业的业务机会[77]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无)[71] - 公司派付股息能力取決於集團營運、流動資金及資本需求等,董事會將不時檢討股息政策[107] - 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任何股息[118] 收购事项 - 2022年4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航天华泰与仁会订立买卖协议,以2700万元人民币(约3306.7972万港元)收购优米泰90%股权,5月31日完成收购,12月29日因疫情影响将代价下调至2150万元人民币(约2520.2万港元)[71] - 2021年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9亿港元,原可能收购事项终止,款项用途变更[95] - 约4170万港元用作新环境维护项目初期营运成本[95] - 约2520万港元用于2022年收购事项[95] - 约6070万港元用于发展肉类贸易业务及开拓物流链业务[95] - 约219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5] - 未动用金额预期在2023年底前全部用完[98] - 2022年12月29日,2022年收购事项代价从约3164.9万港元调至约2520.2万港元,结余重新分配为集团营运资金[98] 公司股权结构 - 桑康喬和崔鵬分別持有公司289,372,000股股份,概約股權百分比均為36.4%[109] - 许文泽先生持有289,372,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6.4%[124] - 林嘉德先生持有4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徐志浩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马艳英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公司管理层 - 年内执行董事为桑康乔、崔鹏、许文泽[85] - 年内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嘉德、徐志浩、黄真诚[86] - 桑康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有超過20年香港及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100] - 許文澤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00] - 崔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有超過24年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和超過15年香港證券行業經驗[100] - 黃誠思於2018年9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是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職位[103] - 余健文於2016年12月19日獲委任為公司秘書及首席財務官,有超過24年會計等相關工作經驗[116] 购股期权计划 - 2013计划项下有4000万份购股权于2022年12月31日仍未行使,2021计划项下无购股权于该日仍未行使[74] - 公司已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期权计划,旨在激励、吸引和留任对集团发展重要的参与者[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徐志浩持有40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99,行使期为2017年5月17日至2027年5月16日[1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授予公司董事、雇员及顾问的尚未行使购股权共有4000万份[151] - 董事桑康乔、崔鹏、许文泽、林嘉德于2017年5月17日获授的购股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剩余40万份,行使价均为1.99港元[152] - 2022年向集团顾问授出的购股权中,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剩余800万份,行使价1.99港元;2021年2月5日授出的剩余2960万份,行使价1.21港元[159] - 所授出具有根据购股期权授出日期厘定可行使日期的购股期权,总数的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一年行使,40%可于授出日期后两年行使,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三年行使[154][155][157][159] - 2013年购股计划目的是确认肯定参与者贡献,激励其为集团创造利益并吸引挽留参与者;2021年计划是向选定参与者授出购股以作贡献奖励[160] - 2013年购股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400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2021年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795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160] - 各参与者在12个月内最大权益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1%[161]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不迟于购股授出日期后10年期最后一日,购股可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161] - 所授购股须自授出日起28日内每份支付1港元后接纳,行使价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者[161] - 2013年购股计划将于2023年12月9日届满,2021年计划自2021年6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161] - 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4000万股和0股,分别约占年报刊发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3%和0%[162] - 授予特定人员购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