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誉科技(01483)
icon
搜索文档
网誉科技(0148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0:04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網譽科技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483 | 說明 | 網譽科技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 ...
网誉科技(0148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03 16:34
认购款项净额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3] 款项用途规划 - 公司欲将所得款项净额约7457.1万港元用于结算应付代价,约1.02429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3] 款项实际使用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约1392万港元用于结算应付代价,动用约1.02429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 款项未使用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原分配用于结算应付代价的所得款项净额尚未动用结余约6065.1万港元,仍指定用作该用途[4] 代价结算预期 - 公司正在与卖方就结算余下代价进行沟通,预期2026年或之前完成全部结算[4]
33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5月20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9:36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5月20日共有33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737.57万股,金额达7.67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0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和中远海控分别以1.34亿港元和8035.93万港元位列第二、第三 [1][2] - 有赞以1000.00万股成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中远海控和中远海发分别以556.00万股和500.0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10万股,价格区间512.500-517.0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高达220.27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650-67.6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0.59亿港元 [1][2] - 中远海控回购556.00万股,价格区间14.200-14.64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9.12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时代电气回购38.45万股,金额1247.1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3.24亿港元 [2] - 网誉科技回购462.00万股,金额554.4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677.78万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00.00万股,金额527.34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41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回购20.00万股,金额500.39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3亿港元 [2] - 永达汽车回购110.00万股,金额281.28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305.00万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15.00万股,金额275.3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997.98万港元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归创通桥回购0.20万股,金额4.0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212.21万港元 [3] - 亚洲联网科技回购4.00万股,金额3.5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7.18万港元 [3] - 摩比发展回购1.30万股,金额0.1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4.87万港元 [3]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3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0:02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5月19日共有3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839.41万股 总金额达8.31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00亿港元位居首位 回购97.90万股 价格区间503.000-516.5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以单日回购1.54亿港元位列第二 回购233.84万股 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 [1][2] - 中远海控以7936.35万港元回购额居第三 回购556.00万股 价格区间14.120-14.400港元 [1][2]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捷利交易宝以918.00万股回购量居首 涉及金额587.06万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556.00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二 [1] - 网誉科技以466.80万股回购量排名第三 涉及金额559.63万港元 [1] 年内累计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15.27亿港元 为港股市场最活跃回购公司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89.25亿港元 位列第二 [1][2] - 中远海控年内累计回购38.31亿港元 排名第三 [1][2] 特殊回购动态 - 碧桂园服务实现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4.60万股 金额98.70万港元 [2][3] - 时代电气单日回购119.18万股 金额3903.96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达13.12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463.8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8亿港元 [2]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益约2.94721亿港元,较2023年经重列的约1.884亿港元增加约56.4%[20][2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2.94721亿港元,较2023年经重列的约1.884亿港元增加约56.4%[36][39] - 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1.32607亿港元,2023年约1.61419亿港元[52] - 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1.32607亿港元,2023年约1.61419亿港元,业绩下滑[55] - 2024年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收益约8850.1万港元,分部亏损约7940.8万港元[58][59] - 2024年贸易业务收益约7361.3万港元,2023年约2698.1万港元,录得扭亏分部溢利约3395.9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28.1万港元[60][61] - 2024年证券投资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1441.8万港元,2023年约231.2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1014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457.3万港元[66] - 2024年总收益2.94721亿港元,2023年1.884亿港元[73] - 2024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约1842.2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055.3万港元[15] - 2024年公司亏损约7622.1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4013.2万港元[1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1.00447亿港元,2023年亏损约2322.8万港元[15]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580.4万港元,2023年约364.9万港元[15] - 2024年毛利约1150.7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约1767.7万港元[21][24] - 2024年毛利约1150.7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约1767.7万港元;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2479.5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亏损约3682.9万港元[37][39]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2479.9万港元,2023年约3682.9万港元[2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年度收益成本约为2.83214亿港元,较2023年的1.70723亿港元增加约65.9%[78][81] - 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6070.9万港元,较2023年的4329万港元增加约40.2%[79][82] - 2024年底公司有936名雇员,较2023年底的1809名减少,年内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15364亿港元,较2023年的1.02211亿港元增加约12.9%[80][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运营环境维护、媒体广告及营销、贸易三个经营业务分部[35][38] - 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1.32607亿港元,2023年约1.61419亿港元;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分部亏损约4281.1万港元,2023年约1005.3万港元[52][53] - 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1.32607亿港元,2023年约1.61419亿港元,业绩下滑;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分部亏损约4281.1万港元,2023年约1005.3万港元,亏损增加[55] - 2024年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收益约8850.1万港元,分部亏损约7940.8万港元[58][59] - 2024年贸易业务收益约7361.3万港元,2023年约2698.1万港元,录得扭亏分部溢利约3395.9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28.1万港元[60][61] - 自2024年6月起,集团中国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开始录得收入,业务范围拓展至全国商场和影院的线下消费场景营销[124] - 集团中国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自2024年6月起开始录得收益[126] 业务出售情况 - 2024年4月30日,集团以2250万元人民币出售医疗设备业务,录得出售收益约2672.3万港元[43][44][47] - 2025年1月10日,公司拟以7752.5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7178.87万元)出售物业租赁业务[45][48] 投资情况 - 非上市股本投资Pentamount Global SPC – Global Income SP年初价值759.5万港元,未变现公平值亏损756.6万港元,年末市值2.9万港元,占总资产0%[69] - 投资世界领先半导体代工上市公司,投资3052.5万港元,未变现公平值收益222.8万港元,年末市值3275.3万港元,占总资产3.4%[69] - 投资提供广告服务上市公司,年初价值250.8万港元,投资144.3万港元,未变现公平值收益1979.4万港元,年末市值2373.7万港元,占总资产2.4%[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考虑到医疗设备业务市场不稳定和业绩不佳,公司出售该业务以止损并投入资源到其他业务[42][47] - 董事会认为出售医疗设备业务有助于精简业务,改善集团流动性和财务状况[44][47] - 公司不建议就2024年派付股息,派付能力取决于集团运营、资金状况和资本需求等[160][166][17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83[2][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约9.77508亿港元,总负债约6.29094亿港元,资产净额约3.48414亿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7份环境维护服务合同在执行,合同总额约2.3229亿元人民币[22]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10486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2.45234亿港元减少14.2%,受限制现金约为296.2万港元,2023年为215.3万港元[86][90] - 2024年底无形资产约为3.56714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2681.2万港元增加1230.4%,主要源于2024年6月开展的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87][91] - 2024年底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为1.40731亿港元,2023年约为1.52833亿港元,减少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一致[94][98] - 本年度资本支出约为4.40201亿港元,2023年约为124.3万港元,主要用于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95][99] - 2020年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公司计划用于支付收购BYL Property Holdings Group Limited未付代价约7457.1万港元及剩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截至报告日期,已支付约1392万港元用于支付未付代价,约1.02429亿港元已按计划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3]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125] - 2019年12月31日,2018年收购宝润来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尚未偿付的应付代价约为7457.1万港元[12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就结算尚未支付的应付代价支付约1392万港元[125] - 约1.02429亿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5] - 2024年集团无利息资本化和慈善捐款[167][169][172][1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3.8611亿港元[168][173]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股权条文[170][175] - 2024年集团未发行债务证券[195][197] - 桑康乔49岁,于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证券投资行业经验[133][135] - 许文泽62岁,于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1996年起任国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134][135] - 陈文婷41岁,从事法律相关行业19年,于2009年2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137][139][140] - 徐志浩53岁,于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运营经验[141] - 林嘉德43岁,于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会计和财务事务经验[142] - 徐志浩53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林嘉德43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会计及财务经验[144] - 黄诚思60岁,2018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6][148] - 黄诚思自2017年8月至2023年10月担任甘肃银行(股份代号2139)独立非执行董事[151][154] - 黄诚思自2020年8月、2022年3月、2024年9月起分别担任福禄控股(股份代号2101)、金茂物业服务、千循科技(股份代号1640)独立非执行董事[151][154] - 余健文52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兼财务总监,有超25年相关经验[152][155] - 余健文自2024年9月起担任千循科技(股份代号1640)公司秘书[153][155] - 2024年,2013年和2021年购股期权计划均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失效或被没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别有4000万份和零份购股期权仍未行使[113][117] - 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计划限额和个人限额分别为7950万股和2385万股,分别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和3%,剩余年期约为7年,自采纳起无奖励股份授出或归属[114][115][118][119] - 桑康乔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9372亿股,约占27.6%[189] - 崔鹏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9372亿股,约占27.6%[189] - 许文泽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9372亿股,约占27.6%[189] - 林嘉德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万股,约占0.05%[189] - 徐志浩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万股,约占0.05%[189] - 桑先生和崔先生相关权益包括2.13172亿股股份及40万股相关股份[1] - 桑先生和崔先生另一部分相关权益包括500万股股份及40万股相关股份[2] - 桑先生、崔先生和许先生相关权益包括40万股相关股份[3] - 某董事相关权益为40万股相关股份[4]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94,721千港元,2023年为188,400千港元,同比增长56.4%[2] - 2024年经营亏损为85,611千港元,2023年为27,341千港元,亏损扩大213.1%[2] - 2024年年度亏损为76,221千港元,2023年为40,132千港元,亏损扩大90%[3] - 2024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79,283千港元,2023年为43,533千港元,亏损扩大82.1%[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88,820千港元,2023年为140,422千港元,同比增长176.9%[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588,688千港元,2023年为448,082千港元,同比增长31.4%[5] - 2024年总负债为629,094千港元,2023年为157,462千港元,同比增长299.5%[6]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2,961千港元,2023年为34,845千港元,亏损减少33.8%[4] - 2024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6港仙,2023年为2港仙[4] - 2024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每股基本亏损为3港仙,2023年为5港仙[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00,447千港元,2023年为23,228千港元[18] - 2024年总收益300,763千港元,2023年为205,314千港元[1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977,508千港元和588,504千港元,总负债分别为629,094千港元和157,462千港元[20]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94,721千港元和188,400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分别为6,042千港元和16,914千港元[2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合约资产分别为34,700千港元和16,358千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分别为13,706千港元和16,358千港元[27] - 2024年客户A对公司收益贡献为41,190千港元,2023年客户A和客户B贡献分别为37,865千港元和28,160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6,064千港元和11,934千港元[2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分别为4,690千港元和3,75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分别为7,733千港元和7,212千港元[2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88,986千港元和4,820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分别为1,844千港元和6,310千港元[2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分别为440,201千港元和1,243千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环境维护业务的合约资产计提减值拨备231.2万港元,2023年为145.1万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347.5万港元,2023年为零[30]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8778.9万港元,2023年为276.9万港元[32] - 2024年审计服务核数师酬金为195万港元,2023年为155万港元[3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071.4万港元,2023年亏损121.7万港元[33] - 2024年财务(成本)/收入净额亏损1483.6万港元,2023年为收入411.3万港元[34]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7.4万港元,2023年为520.7万港元[3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0044.7万港元,2023年为2322.8万港元[37] - 2024年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912.4万港元,2023年为1133.5万港元[37] - 2024年1月1日至8月1日除所得税前亏损2577千港元,2023年为3729千港元[39] - 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收益为26723千港元[39] - 2024年物业租赁出售集团收益为2538千港元,2023年为2881千港元[4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42952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盈利19991千港元[44]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68808千股,2023年为770322千股[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70436千港元,亏损拨备为29705千港元,净额为140731千港元[4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变动中,亏损拨备为29807千港元,汇兑差额为 - 655千港元[4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4,425千港元,2023年为20,528千港元[51] - 2024年应计费用、拨备及其他应付款项即期部分为204,949千港元,2023年为40,563千港元[52] - 2024年已收租户按金即期部分为0千港元,2023年为806千港元[52] - 2024年若干以港元计值款项总额为6,656,000港元,2023年为3,523,000港元[53] - 2024年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净值为356,714千港元,2023年为26,812千港元[55]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85,835,000港元(2023年:零)及1,954,000港元(2023年:2,769,000港元)分别计入收益成本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56]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已全部减值[58] - 2024年宝润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长期增长率为2.0%,除税前贴现率为14.5%,毛利率为13.0%,收益增长率为 - 34.5% - 8.0%[59] - 2024年宝润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无形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减值4,690,000港元和7,733,000港元[60] - 若2024年宝润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预期除税前贴现率高0.5%,可收回金额减少约3,362,000港元[61] - 2024年在逛现金产生单位除税前贴现率14.8%,毛利率26.5%,收益增长率291.0%,可收回金额超账面金额无减值亏损[64] - 若除税前贴现率增加3.0%、预期毛利率降低1.0%或预期收益增长率降低1.2%,在逛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仍超剩余账面金额[65] - 2024年香港上市股本证券资产62,858千港元,2023年为21,254千港元;2024年借款负债8,206千港元,2023年为0 [66] - 2024年集团贸易业务收益约2.95亿港元,2023年经重列约1.88亿港元,增加约56.4% [68] - 2024年集团毛利约1150.7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约1767.7万港元;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2479.5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亏损约3682.9万港元 [70] - 2024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1.33亿港元,2023年约1.61亿港元;分部亏损约4281.1万港元,2023年约1005.3万港元 [73] - 2024年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收益约8850.1万港元,分部亏损约7940.8万港元 [76] - 2024年贸易业务收益约7361.3万港元,2023年约2698.1万港元;扭亏分部溢利约3395.9万港元,2023年分部亏损约228.1万港元 [77] - 2024年总收益为2.94721亿港元,2023年为1.884亿港元,新增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81] - 2024年收益成本约为2.83214亿港元,2023年经重列为约1.7072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65.9%[8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6070.9万港元,2023年经重列为约4329万港元,较上年增加约40.2%[83]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15364亿港元,2023年经重列为约1.0221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2.9%[8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1048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5234亿港元减少14.2%[86]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约为3.5671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681.2万港元增加1230.4%[8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为1.40731亿港元,2023年约为1.52833亿港元[89] - 2024年资本支出约为4.40201亿港元,2023年约为124.3万港元,主要用于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90]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准则及诠释,预期无重大影响[11]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公司拟生效时采用,预期无重大影响[12][13][15] 业务线变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医疗器械销售业务,正出售物业租赁业务,相关业绩分类为终止经营业务[16] - 2024年公司继续运营环境维护和贸易业务,开展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16] - 2024年4月30日,公司出售优米泰90%股权,代价为2464.8万港元[38] - 2025年1月10日拟出售物业租赁业务,代价为77525000港元[41] - 2024年4月30日集团出售医疗器械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录得出售收益约2672.3万港元 [71] - 2025年1月10日集团拟出售物业租赁业务,代价为7752.5万港元 [72]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93] - 2025年1月10日集团拟出售附属公司,代价为7752.5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7178.87万元)[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环境维护业务2024年外部收益132,607千港元,2023年为161,419千港元[18] - 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2024年外部收益88,501千港元,2023年为0[18] - 贸易业务2024年外部收益73,613千港元,2023年为26,981千港元[18] - 持续经营业务2024年外部收益小计294,721千港元,2023年为188,400千港元[1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环境维护业务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32,607千港元和161,419千港元,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广告收入分别为88,501千港元和0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贸易业务化妆品贸易收入分别为73,613千港元和19,986千港元,冻肉贸易收入分别为0千港元和6,995千港元[26] 股份及股息相关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及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46]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4年及2023年末期股息[92] - 2024年12月31日,2013年购股计划有4000万份购股期权未行使,2021年购股计划无未行使购股期权[96] - 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总数限于采纳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即7950万股;个人最高可获授股份数限于3%,即2385万股,计划剩余约7年[97] 资金使用情况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77亿港元,已支付结算应付代价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99] 业务运营起始情况 - 集团中国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自2024年6月起开始录得收益[100]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全年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02] - 集团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相关准则[103] - 除受托人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收购295.6万股普通股外,公司及附属公司本年度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105] - 公司设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业绩已由其审阅[106] - 本年度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542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加2.7%[4] - 中期期间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2.4万港元[4]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4.5万港元[4] - 中期期间持续经营业务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港仙[4] - 中期期间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得出)为0.1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05,42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657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成本为97,8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134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5,3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60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409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144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7,6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811000港元,2023年为1945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10090000港元,2023年为910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17754000港元,2023年为1375000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6港仙,2023年为0.3港仙[9]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198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87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940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812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833000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1115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042000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2110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462000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及负债为73226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8504000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4,811,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10,090[13]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178,转拨至法定储备457,收购雇员股份计划项下股份2,315[13]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7,950,股份溢价为628,837,资本储备为4,986,汇兑储备为 - 1,559[14]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2,861,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910[14] - 2023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2,503,转拨至法定储备916[14]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7,950,股份溢价为628,837,资本储备为4,986,汇兑储备为4,661[1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71,205,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3,472,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15,889[1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4,061,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07,741,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11,195[15]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11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40,000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2,10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3,000港元[56][5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8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25%[58][59] - 2024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3,32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000港元,本期亏损975,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12,000港元[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81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000港元,每股亏损分别为0.006港元和0.003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833,000港元[70] - 2024年中期稀释每股亏损等于基本每股亏损[7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55.3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74][76] - 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635.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5.4万港元;非上市股本投资2024年6月30日为565.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59.4万港元[75] - 贸易应付款项0 - 30天2024年为71.1万港元,2023年为275.8万港元;31 - 60天2024年为57.6万港元,2023年为286.6万港元;61 - 90天2024年为101.2万港元,2023年为100.2万港元;超过91天2024年为296.6万港元,2023年为1390.2万港元[78] - 中期期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05424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82] - 中期期间毛利约758.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52.3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12.4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终止经营业务收益约332.8万港元,去年同期约728.9万港元[82] - 中期期间终止经营业务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7.8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82.1万港元[81][82]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02657亿港元,增长约2.7%[93][94] - 中期期间收入成本约9784.3万港元,去年同期约9113.4万港元,增长约7.4%[95] - 中期期间,公司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主要因化妆品贸易业务收入增加及拓展媒体广告业务[97] - 中期期间,收益成本约为978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11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4%[98]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94.5万港元,业绩变动主因新拓展媒体广告业务产生的毛利下降[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015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5234亿港元增加约23.0%[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0%,主要包括来自环境维护业务的贸易应收款[100] - 中期期间,公司资本支出约为105.72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港元,主要用于环境维护业务[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媒体广告、物业租赁和贸易业务[25] - “其他”业务分部含化妆品和冻肉销售业务财务数据[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在中国收益为87,330千港元,在香港为18,0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中国为93,663千港元,香港为8,994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终止经营业务在中国收益为3,3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千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81,3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18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9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媒体广告业务广告收入为3,791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47] - 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19,1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千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冻肉贸易及证券买卖股息和利息收入为1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2千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环境维护业务项目确认累计收益均为32,626,000港元[49][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非流动资产减亏损拨备)为20,12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8千港元[50] - 集团合约资产于中期期间累计亏损13,07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相同[52][54] - 中期期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8135.1万港元,去年同期约9131.8万港元,业绩下滑[88][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6项履行中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约人民币2.67亿元,2023年同期为10项,金额约人民币5.31亿元[89] - 2024年5月开展媒体广告业务,中期期间收益约379.1万港元,已签54个广告合同,收入约人民币5240万元,预计2024年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89] - 中期期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996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364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化妆品贸易业务收益约1914.2万港元,去年同期约899.4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集团证券投资录得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616万港元,去年同期公平值亏损约1523万港元[92] - 中期期间集团证券投资出售金融资产亏损约104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84万港元[92] 财务报告编制与准则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一并阅读[20] - 本期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1][22]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 -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与集团会计政策相同[30][34] - 分部溢利/亏损是未分配中央行政等费用所赚取的溢利/产生的亏损,用于资源分配和业绩评估[30][34] 业务出售事项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出售医疗设备销售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0,000元,8月1日完成出售[60][61][63][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为8,498,000港元[63]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以2250万元人民币处置医疗器械销售业务公司[83] - 出售医疗设备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预计录得未审核出售收益约人民币3046万元[84][86]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何云才先生订立出售协议,以2250万元人民币出售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8月1日完成出售[103]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65][67] - 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期间之股息[105]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898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872名增加26人,办公室员工增加主要因拓展媒体广告业务[96] - 中期期间,薪金及福利开支约为655.4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67.2万港元,增幅与受雇工人及员工人数增幅一致[9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872名[105] 借款与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与桑康乔先生订立贷款协议,桑先生借出1.1449亿港元无担保贷款,年利率5.0%,期限1年[80]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公司拟用于结算收购宝润来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偿付的应付代价约7457.1万港元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就结算应付代价支付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5] 股份计划 - 公司已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期权计划,中期期间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失效或被没收[107] - 2024年6月30日,2013年和2021年购股期权计划分别有4
网誉科技(014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9:29
整体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1] - 本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2.4万港元[1] - 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81.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4.5万港元[1] - 持续经营业务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港仙,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港仙[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58.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2.3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53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6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775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5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3.11514亿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增加5287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汇兑储备为-155.9万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减少514.6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05,42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657,000港元;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3,32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289,000港元[15][17]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11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40,000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2,10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3,000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8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7,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25%[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3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000港元[22]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益的10%以上,2023年同期也无[16]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87,33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3,663,000港元;香港地区为18,09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000港元[15] - 2024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毛利约758.1万港元,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93.3万港元[35] - 2024年中期终止经营业务收益约332.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约728.9万港元,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7.8万港元[35] - 2024年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终止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97.5万港元和91.2万港元[23] - 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006港元,2023年同期为0.003港元[28] - 中期集团总收益约1.05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2657亿港元增加约2.7%[43] - 中期收益成本约978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13.4万港元增加约7.4%[44] - 中期集团录得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8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约194.5万港元增加[46]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40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42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0974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808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2110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462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1115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042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20,12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8,000港元,主要源自环境维护业务服务合约[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833亿港元有所增加[30]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201.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84.8万港元减少[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2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52.8万港元减少[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015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5234亿港元增加约23.0%[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71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2.0%[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公告日期,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4]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及证券买卖业务[8] - 集团拥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媒体广告、物业租赁及贸易业务[12] - “其他”业务分部包括化妆品销售及冻肉销售业务财务数据[12] - 2024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81,35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1,318,000港元;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99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4,000港元;媒体广告业务广告收入为3,79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0 [17] - 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19,14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8,994,000港元;冻肉贸易收入为0,2023年同期为902,000港元;证券买卖股息及利息收入为14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9,000港元[17] - 中期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813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131.8万港元减少,履行中合约从10项减至6项,余下合约总金额从约人民币5.31亿元减至约人民币2.67亿元[39] - 中期媒体广告业务产生收益约379.1万港元,已签订54个广告合同,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240万元,预计全年收入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40] - 中期化妆品贸易业务收益约191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899.4万港元增加[42] 公司运营相关 - 本中期期间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同意出售医疗器械业务,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8月1日完成出售[23][37]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与控股股东桑康乔先生订立贷款协议,获1.1449亿港元无担保贷款,年利率5.0%,期限1年[33]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6] - 出售医疗器械业务估计将录得未经审核出售收益约人民币3046万元[38]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已支付结算应付代价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872名增加,中期薪金及福利开支约65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467.2万港元增加[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898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872名[56] - 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期间之股息,去年同期也无[57] - 2024年6月30日,2013年购股权计划及2021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分别有4000万及零份购股权仍未行使[58] - 股份奖励计划目前计划限额及个人限额分别为7950万股及2385万股,分别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及3%,剩余年期约为8年,自采纳起未授出奖励股份或归属[60] - 集团将继续拓展媒体广告业务及化妆品贸易业务,并在中国高增长业务等其他行业探索机遇[61] - 集团承受港元及人民币之间波动的汇兑风险,会积极监控以减低不利影响[53] - 2024年8月1日完成出售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250万元[53] 信息披露与人员构成 -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公布刊登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6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候于上述网站刊发[68] - 公布日期时,执行董事为桑康乔先生及许文泽先生,非执行董事为陈文婷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徐志浩先生、林嘉德先生及黄诚思先生[70]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6-19 16:30
股份獎勵計劃 - 網譽科技有限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年報中提及了股份獎勵計劃的相關信息[2] - 股份獎勵計劃的目的是對合資格參與者進行獎勵,以促進公司的成長和發展[3] - 股份獎勵計劃中獎勵股份的最高總數限制在公司已發行股本的一定比例內[4]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2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2.05314亿港元,较2022年的2.62271亿港元减少约21.7%,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项目数量减少[9][20][42] - 2023年公司收益成本约为1.8235亿港元,较2022年的2.14414亿港元减少约15.0%,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下降一致[32]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2296.4万港元,2022年为4785.7万港元[41]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3682.9万港元,2022年为1.77211亿港元[41] - 2023年医疗设备业务为公司带来约1403.3万港元收入,2022年为332.8万港元[30]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2.05314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62271亿港元减少约21.7%[46] - 本年度毛利率约为11.2%,低于2022年的约18.2%[46] - 本年度毛利约为2296.4万港元,2022年为4785.7万港元[46] - 公司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约为3682.9万港元,2022年为1.77211亿港元[46] - 化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998.6万港元,2022年为215.7万港元[51] - 公司一般行政开支约为5008.5万港元,较2022年的1.91498亿港元减少约73.8%[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809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2192名[55] - 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07867亿港元,较2022年的1.44878亿港元减少约25.5%[55] - 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本年度为1.61419亿港元,2022年为2.47348亿港元[53] - 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本年度为288.1万港元,2022年为330.2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年内未发行债务证券[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809名雇员,包括787名员工及1,022名劳工[86] - 集团最大供应商占比5.44%[87]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3.94亿港元[100] - 年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0港元[100]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比16.02%[135] - 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2023年度总收益约1.35399亿港元或51.63%及5864.5万港元或22.36%[137][138] 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9个环境维护服务合同正在进行,合同总金额约为3.1445亿元人民币[23]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正在渗透到中国其他地区,如新疆、河北和内蒙古[2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证券买卖及其他业务[98] 业务发展策略 - 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可用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和新开发业务[44] - 公司将在中国其他行业探索业务机会,如高科技和互联网业务[44] - 公司拟实行既定业务策略,增强集团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44] - 集团未来将动用资源开展核心业务和新业务,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遇[62] 资金用途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7亿港元,用于结算收购宝润来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偿付应付代价约7457.1万港元及一般营运资金[5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就结算未支付应付代价支付约1392万港元,约1.02429亿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9] - 2021年股份配售事项所得款项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肉类贸易业务和物流链业务发展[60] - 2022年收购代价从约3164.9万港元调整至约2520.2万港元,差额重新分配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60] 公司管理层 - 桑康乔48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有超20年证券投资行业经验[61][66] - 黄诚思59岁,2018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0][72] - 许文泽60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90] - 崔鹏50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24年中国证券投资行业经验和15年香港证券行业经验[90] - 徐志浩52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擅长房地产融资[92] - 林嘉德42岁,2016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会计和财务经验[92] - 余健文51岁,2016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兼财务总监,有超25年会计、财务管理及公司财务经验[95][96] 董事相关规定 - 公司各董事任期须遵守组织章程细则之轮值退任规定[78]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之董事,无不可由公司于一年内不作补偿(法定补偿除外)而终止之服务合约[78]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之委任已设特定任期,离任或退任受组织章程细则或适用法律条文规限[78] 股权结构 - 许文泽先生持有股份289,372,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6.4%[80] - 林嘉德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80] - 徐志浩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桑康乔和崔鹏分别持有公司36.4%股份,数量均为2.89亿股[104] - 主要股东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和马艳英各拥有1.17亿股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本的14.72%,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由马艳英全资拥有,该百分比按公司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7.95亿股计算[131][132] 关联交易及合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及淡仓需披露[81] - 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无重大合约,董事无重大权益[86]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无安排使董事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益[86]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86] - 董事、其联系人或持股超5%股东在集团五大供应商和客户中无实益权益[118] - 除受托人根据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收购25.4万股普通股外,公司及附属公司年内无买卖或赎回上市证券[122] 购股计划 - 公司已采纳2013年购股计划和2021年购股计划,旨在向合资格参与者提供拥有公司股权的机会及激励、吸引和留任人才[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授予董事、员工和顾问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4000万份[143] - 授出的购股,总数的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一年行使,40%可于授出日期后两年行使,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三年行使[128][129][145] - 2023年12月31日,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为80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2021年2月5日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为2960万股,行使价1.21港元[147] - 2021股份期权计划可授出期权涉及的最多股份数目为7950万股,相当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2013购股权计划所授出购股权涉及的最多股份数目为4000万股,相当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52] - 各参与者在直至最后一次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的最大权益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1%[154]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但不迟于购股期权授出日期后10年期的最后一日,购股期权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154] - 所授出的购股期权须自授出日期起28日内,每份授出支付1港元后接纳[154] - 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当日证券收市价、截至授出当日止前五营业日证券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54] - 2013购股期权计划将于2023年12月9日届满;2021股份期权计划自2021年6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1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徐志浩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数量为4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行使期至2027年5月16日[165]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数量无没收和失效情况,期末数量仍为40万股,行使价1.99港元,行使期至2027年5月16日[166] - 2013年购股计划可授予期权涉及的股份最多为400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72] - 2021年购股计划可授予期权涉及的股份最多为795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73] - 截至年报刊发日,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分别为4000万股及0股,分别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3%及0%[175] 审计与企业管治 - 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续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的决议案[161][16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由普华永道审计,将在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重新委任其为公司核数师[178] - 公司全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183] - 董事会主要负责集团策略制定、表现监控及风险管理,下设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183] - 集团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已遵守相关准则[183] - 目前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管控公司,为股东创造最大长远价值并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185] - 董事及其他高级人员可从公司资产获得赔偿,公司已购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77] - 董事及公司其他高级人员执行职务产生或蒙受的亏损及责任,除欺瞒及失实导致外,可用公司资产补偿,且公司保留了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199] 其他事项 - 年度报告可在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com.hk和公司网站www.netago.hk查看[197] - 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须披露事项[200] - 年内无订立或存在有关公司全部或绝大部分业务管理与行政之合约[116] - 集团推行绿色办公室措施以减低能源及自然资源消耗[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