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誉科技(01483)
icon
搜索文档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0:53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205,31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62,271千港元有所下降[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22,96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7,857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本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亏损为4,34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096千港元有所增加[3] - 本公司2023年度的全面虧損總額为34,84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57,410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虧損为34,845港仙,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22,565港仙[28]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除所得税前虧損为45,33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17,836千港元[2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其他虧損淨額为2,31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5,196千港元[27]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3,38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87,268千港元有所下降[29]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的虧損撥備为80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626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120天的账龄金额为12,57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7,694千港元有所下降[31] 业务分部 - 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贸易业务和其他业务是本集团的四个经营分部[14] - 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贸易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分部收入分别为161,419千港元、2,881千港元、26,981千港元和14,033千港元[14] - 分部资产总额为340,025千港元,其中环境维护业务占203,466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占72,661千港元,贸易业务占41,548千港元,其他业务占22,350千港元[1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为161,41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85,929千港元[2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2,88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421千港元[2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化妆品贸易收入为6,99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931千港元[20] 税务及资产管理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香港利得税为3,52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962千港元[23] - 本集团的资本管理目标是确保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带来回报,同时兼顾其他权益持有人利益,维持最优资本架构以减少资金成本[56] 现金流及资产价值 - 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约为245,234,000港元,较去年增加199.4%,其中受限制现金已抵押作为環境維護業務之多个项目之履约担保[57] - 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为152,833,000港元,较去年减少与環境維護業務的收益减少有关[5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确认在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内遵守了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73] - 公司未在年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除了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收购了254,000股普通股[75] - 公司设立了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76]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36
收益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总收益约1.099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8913亿港元减少约20.9%,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8] - 收入约为1.0994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20.9%[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994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20.9%[3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100,952千港元,2022年为138,913千港元;香港地区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8,99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63]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09,94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913,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91,31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718,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1,36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4,000港元[186] - 2023年上半年证券利息收入为7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0[186] 亏损与溢利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94.5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740.4万港元,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约4040万港元及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0]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94.5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740.4万港元[19][23] - 中期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3港仙[22][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285.5万港元,2022年为676.3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为148万港元,2022年为303.7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87.3万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379.3万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3.2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69.7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46.5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044.1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1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37.5万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980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45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7,404千港元[18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003港元,2022年每股盈利0.009港元[182]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853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8191.1万港元增加约126.3%[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2.036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9.2%,主要来自环境维护业务[11] - 公司持有两笔保本型存款,金额分别为6000万港元和144.3498万美元,利率4.50% - 5.29%,分别于2023年7月19日和7月5日到期[3] - 中期期间,金额为8894.1万港元的保本型存款到期未续期[10]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795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28] - 2023年6月30日股份溢价储备为3.80279亿港元,2022年为3.80631亿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935.87万港元,2022年为921.07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73866亿港元,2022年为4.72738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86,99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1,957千港元增长0.74%[41] - 非流动资产为165,59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6,445千港元下降6.15%[41] - 流动资产为521,40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5,512千港元增长3.14%[41] - 贸易应收款项为203,6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468千港元增长9.2%[4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85,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5,699千港元下降53.91%[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32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911千港元增长126.25%[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9,408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8,062千港元[17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就某项目已确认累计收入32,62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也是该金额[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约资产累计收益为32,626,000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8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合约资产累计亏损为11,800,000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188][190]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为203,63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468,000港元[199] 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42.29万港元,2022年为351.9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13,1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9,219千港元增长1.87%[58] - 流动负债为178,9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029千港元增长2.8%[58] - 贸易应付款项为31,5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149千港元下降28.55%[58] - 已收按金为6,43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12千港元增长128.91%[58]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4061千港元,2022年为流出19382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07741千港元,2022年为5365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11195千港元,2022年为流入13614千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00607千港元,2022年减少403千港元[60] 业务情况 - 2022年10月公司开展本地化妆品贸易业务,中期期间产生约899.4万港元收入,去年同期无[5] - 2022年6月公司完成对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中期期间带来约728.9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约558.1万港元[6] - 公司拥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90] - “其他”业务分部包括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业务、化妆品销售业务及冻肉销售业务的财务数据[90]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01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12亿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固定成本开支为12,1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68,000港元[191] 财务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1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3.3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3,26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0港元[194][195] 所得税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97千港元,2022年为3,219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8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96] 股息情况 - 未宣派中期期间股息[34][35]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付[182] 重大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1] 客户情况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的10%以上,2022年同期也无[163][171] 资本支出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无资本支出,去年同期约86万港元[11]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7:54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09,946,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20.9%[1] - 公司权益擁有人應佔虧損为1,945,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7,404,000港元[1] - 中期期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0.3港仙[1]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經營(虧損)╱溢利为3,2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千港元减少[2] - 公司權益擁有人应佔(虧損)╱溢利为1,945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7,404千港元[3] - 每股(虧損)╱盈利为-0.3港仙[3]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9,932千港元,较上一年减少了7,410千港元[4]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1,407千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15,895千港元[4]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32,873千港元,较上一年减少了85千港元[5] - 总负债为686,997千港元,较上一年增加了5,040千港元[5] 业务板块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证券买卖业务[8] - 本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证券买卖业务,其中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为109,94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9%[22] - 环境维护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城市公共区域的保洁服务、垃圾管理和垃圾收集站设施的维护管理,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业务共有531,000,000元的合同总金额[23] - 物业租赁业务在中期期间录得租金收入1,36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4] - 证券买卖业务在中期期间以保守态度投资,录得出售金融资产的亏损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5] - 本集团通过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医疗器械业务,该业务在中期期间为本集团带来收益7,289,000港元[27] - 本集团在中期期间开始经营冻肉贸易业务,为本集团带来收益902,000港元[28] - 化妆品贸易业务在中期期间为本集团带来收益8,994,000港元[29] 会计政策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数据以港元呈列,已于2023年8月30日董事会批准刊发[9] - 本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是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9] - 本公司的中期财务数据已根据历史成本法编制,除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主要会计政策与前一年度一致[10] - 本集团已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经营情况 - 主要经营决策者指董事,本集团有四个经营分部,包括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业务[11] - 分部收入分析显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情况[12] - 外部收入中公平值计入損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负,分部溢利为正[12] - 财务收入为正,财务成本为负,未分配公司开支为正,除所得税前溢利为正[12]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的账龄分析中,超过91天的款项达到21,3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 - 本集团在2023年6月30日没有银行贷款,且在中期期间已全部偿还了银行借款[21] - 本集团持有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和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分别为10,164千港元和72,654千港元[26]
网誉科技(01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6 16:42
股份奖励计划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7] - 股份奖励计划持续10年,剩余年期约为8年[4] 股份奖励计划限额情况 - 计划限额为79,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个人限额为23,8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4] 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奖励股份数目 - 2022财年初,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股份数目为22,894,000股股份[4] - 2022财年末及年报日期,计划限额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股份数目为24,624,000股股份,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10%[4]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及归属情况 - 自采纳日期起未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奖励股份或奖励股份归属[8] 股份奖励计划详情披露 - 2022财年股份奖励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9]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6-05 19:47
收益情况 - 網譽科技有限公司於二零二二年財年的收益約為百萬港元,較上一財年減少約24.1%[5] - 優米泰集團於二零二二財年的收益約為8.4百萬港元,較上一財年減少約30.0%[8] 商譽減值虧損 - 環境維護業務的商譽減值虧損約為91.7百萬港元,基於使用價值釐定[5] - 醫療器械業務的商譽減值虧損約為19.1百萬港元,基於使用價值釐定[6] 预期情况 - 由於疫情影響,環境維護業務預期將逐步復甦,自二零二五財年開始錄得增長[6] 估值收益差异 - 估值之間收益增長率的顯著差異主要由於二零二二財年實際收益大幅減少[9]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41
环境维护业务 - 2022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2.47348亿港元,2021年约3.25957亿港元,业绩较上年大幅下滑[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1项(2021年:21项)履行中环境维护服务合约,余下合约期限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7.3亿元)[4]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已扩展至新疆、河北和内蒙古等地[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集团有11项履行中的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86468亿港元,2021年为1.34475亿港元,因环境维护业务增长而增加[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2.47348亿港元,2021年为3.25957亿港元[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因环境维护业务服务合约产生合约资产,该项目累计确认收入3262.6万港元,与2021年相同[200] 物业租赁业务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330.2万港元,2021年约313.3万港元[4]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330.2万港元,2021年为313.3万港元[44] 集团财务状况 - 2022年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8185.2万港元;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总额约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9000港元受限制现金已抵押作环境维护业务项目履约担保,2021年为768.8万港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236.7万港元,2021年为2679万港元,主要用于购置投资物业等[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6] - 集团大部分附属公司在中国经营,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管理层将继续监控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对冲措施[16]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16] - 2022年公司集团收益约2.62271亿港元,较2021年约3.32047亿港元减少约21.0%[32] - 2022年公司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中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32] - 2022年公司录得收益约2.62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3.32亿港元减少约21.0%[37][38][5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18.2%,低于2021年的约24.7%[37][38] - 收益及毛利率下降主因是环境维护业务项目数量减少和经营成本增加[37][38] - 2022年公司处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41] - 2022年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为2232.5万港元[41] - 本年度毛利约为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59]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约4843.9万港元[59] - 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约为2232.5万港元[61] - 非上市股本投资年末市值1083.1万港元,占总资产1.6%;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年末市值1474万港元,占总资产2.2%;非上市结构性存款年末市值1.60128亿港元,占总资产23.5%[62] - 公司存入五笔保本型存款总额约为1.59098亿港元,期限1个月至1年,利率3.00%至5.05%[63] - 总收益2.62271亿港元,2021年为3.32047亿港元[66] - 本年度收益成本约为2.14414亿港元,2021年为2.5019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3%[66]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9149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70.4%,主要因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及无形资产减值约636万港元[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000名员工及1192名劳工,共2192名雇员,较2021年的4690名减少,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一致[67] - 年内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4487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4.4%,主要由于劳工人数减少[67] - 公司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212.8万港元,2021年为公平值收益约187.4万港元[67] - 需就裕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的减值亏损作出拨备1835.7万港元,2021年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商誉减值金额约9170.1万港元,客户关系无形资产减值约284.9万港元,2021年均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客户关系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约331.5万港元,2021年为332.9万港元[68] - 收购优米泰后,公司本年度确认商誉及无形资产 - 专利金额约1905.4万港元及2420.9万港元[68] - 2022年底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91.1万港元,较2021年底的约2.33608亿港元减少64.9%[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4.03757亿港元[85] - 年内集团无资本化利息和慈善及其他捐款[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发行债务证券[125] - 本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2022年总收益约1.35399亿港元或51.63%及5864.5万港元或22.36%[133]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量的6.3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17.47%[1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中非流动资产为29,862,2021年为20,219;流动资产为12,407,2021年无此项数据;亏损拨备为11,800,2021年无此项数据[200] 新业务投资 - 公司本年度投资三项新业务,分别为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和冻肉销售业务[34][37] - “其他”业务分部包含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冻肉销售的财务数据[58] - 2022年6月1日完成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年度带来收益约332.8万港元[63] - 2022年8月开始冻肉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益约606.4万港元[63] - 2022年10月开始化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入约215.7万港元[63] - 本年度集团投资医疗设备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冻肉销售三项新业务,但受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新业务扩张受限[77]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开展和开发核心业务及新业务,并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遇[34] - 公司拟实行既定业务策略,增强集团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34] - 未来集团将继续发展核心业务和新业务,并探索中国高科技和互联网等行业的业务机会[77]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无)[71] - 公司派付股息能力取決於集團營運、流動資金及資本需求等,董事會將不時檢討股息政策[107] - 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任何股息[118] 收购事项 - 2022年4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航天华泰与仁会订立买卖协议,以2700万元人民币(约3306.7972万港元)收购优米泰90%股权,5月31日完成收购,12月29日因疫情影响将代价下调至2150万元人民币(约2520.2万港元)[71] - 2021年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9亿港元,原可能收购事项终止,款项用途变更[95] - 约4170万港元用作新环境维护项目初期营运成本[95] - 约2520万港元用于2022年收购事项[95] - 约6070万港元用于发展肉类贸易业务及开拓物流链业务[95] - 约219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5] - 未动用金额预期在2023年底前全部用完[98] - 2022年12月29日,2022年收购事项代价从约3164.9万港元调至约2520.2万港元,结余重新分配为集团营运资金[98] 公司股权结构 - 桑康喬和崔鵬分別持有公司289,372,000股股份,概約股權百分比均為36.4%[109] - 许文泽先生持有289,372,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6.4%[124] - 林嘉德先生持有4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徐志浩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马艳英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公司管理层 - 年内执行董事为桑康乔、崔鹏、许文泽[85] - 年内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嘉德、徐志浩、黄真诚[86] - 桑康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有超過20年香港及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100] - 許文澤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00] - 崔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有超過24年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和超過15年香港證券行業經驗[100] - 黃誠思於2018年9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是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職位[103] - 余健文於2016年12月19日獲委任為公司秘書及首席財務官,有超過24年會計等相關工作經驗[116] 购股期权计划 - 2013计划项下有4000万份购股权于2022年12月31日仍未行使,2021计划项下无购股权于该日仍未行使[74] - 公司已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期权计划,旨在激励、吸引和留任对集团发展重要的参与者[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徐志浩持有40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99,行使期为2017年5月17日至2027年5月16日[1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授予公司董事、雇员及顾问的尚未行使购股权共有4000万份[151] - 董事桑康乔、崔鹏、许文泽、林嘉德于2017年5月17日获授的购股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剩余40万份,行使价均为1.99港元[152] - 2022年向集团顾问授出的购股权中,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剩余800万份,行使价1.99港元;2021年2月5日授出的剩余2960万份,行使价1.21港元[159] - 所授出具有根据购股期权授出日期厘定可行使日期的购股期权,总数的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一年行使,40%可于授出日期后两年行使,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三年行使[154][155][157][159] - 2013年购股计划目的是确认肯定参与者贡献,激励其为集团创造利益并吸引挽留参与者;2021年计划是向选定参与者授出购股以作贡献奖励[160] - 2013年购股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400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2021年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795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160] - 各参与者在12个月内最大权益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1%[161]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不迟于购股授出日期后10年期最后一日,购股可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161] - 所授购股须自授出日起28日内每份支付1港元后接纳,行使价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者[161] - 2013年购股计划将于2023年12月9日届满,2021年计划自2021年6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161] - 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4000万股和0股,分别约占年报刊发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3%和0%[162] - 授予特定人员购股须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3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62,271千港元,同比下降21%[1] - 2022年毛利为47,857千港元,同比下降41.5%[1] - 2022年经营亏损为164,629千港元,相比2021年的经营溢利51,350千港元,亏损显著扩大[1] - 2022年年度亏损为159,952千港元,相比2021年的年度溢利48,297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1]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0港仙,相比2021年的每股盈利5港仙,亏损显著扩大[2] - 2022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亏损为188,990千港元,相比2021年的全面收益62,734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2]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262,271千港元,同比下降21.0%[1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62,271,000港元,同比下降21.0%,毛利率为18.2%,较2021年的24.7%下降[46] - 公司2022年录得全面亏损177,211,000港元,而2021年为收益48,439,000港元[46]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262,271,000港元,较2021年的332,047,000港元减少约21%[54] - 公司2022年收益成本为214,414,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14.3%[54] - 公司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91,498,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170.4%[55]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76,445千港元,同比下降46%[3]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09,219千港元,同比增加8.7%[4]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911千港元,同比下降64.9%[3] - 2022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5,594千港元,同比下降46.7%[3]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681,957千港元,同比下降19.6%[17] - 公司2022年总负债为209,219千港元,同比增长8.7%[17]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86,468千港元,较2021年的134,475千港元增长38.7%[33]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4,149千港元,较2021年的25,156千港元增长75.5%[34] - 公司2022年商誉及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35,594千港元,较2021年的139,710千港元减少74.5%[42] - 公司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总额为129,112千港元,其中裕祥集团减值18,357千港元,宝润来集团减值91,701千港元,优米泰减值19,054千港元[4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911,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64.9%[66] - 2022年12月31日,受限制现金约为9,000港元,作为环境维护业务项目的履约担保[67]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86,468,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68] 业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247,348千港元,同比下降24.1%[15] - 公司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收益为3,302千港元,同比增长5.4%[15] - 公司2022年证券买卖业务收益为72千港元,同比下降97.6%[15] - 公司2022年其他业务收益为11,549千港元,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和冻肉销售业务[15] - 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为247,348千港元,同比下降24%[21] - 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3,302千港元,同比增长5%[21] - 公司环境维护业务成本为56,506千港元,同比下降2%[23] - 环境维护业务2022年收益为247,348,000港元,较2021年的325,957,000港元下降,主要受COVID-19疫情影响[47] - 物业租赁业务2022年租金收入为3,302,000港元,较2021年的3,133,000港元略有增长[48] - 证券买卖业务2022年录得出售金融资产亏损2,884,000港元,较2021年的收益59,409,000港元大幅下降[49] - 环境维护业务2022年共有11项履行中的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为584,560,000人民币[47] - 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冻肉贸易业务在2022年带来收益约6,064,000港元[52] - 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化妆品贸易业务在2022年带来收入约2,157,000港元[53]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于2022年4月8日以27,000,000人民币(约31,649,000港元)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扩展至中国医疗器械业务[35] - 收购优米泰后,公司确认商誉为19,054千港元,无形资产为24,209千港元[37] - 由于新冠疫情及封锁限制,公司于2022年12月29日将收购优米泰的代价从27,000,000人民币下调至21,500,000人民币(约25,202,000港元)[38] - 收购优米泰产生的现金流出为25,202千港元,相关成本为80,000港元[39] - 优米泰自2022年6月1日起贡献收益3,329,000港元及亏损2,583,000港元[40] - 公司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60,128千港元,较2021年大幅增加[44]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股本投资Pentamount Global SPC – Global Income SP在2022年未变现亏损为175,000港元,占总资产的1.6%[50] - 公司持有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在2022年未变现亏损为3,546,000港元,占总资产的2.2%[50] - 公司持有的中国上市货币市场基金在2022年变现亏损为476,000港元[50]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结构性存款在2022年未变现收益为160,128,000港元,占总资产的23.5%[50] - 公司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后,2022年带来收益约3,328,000港元[51] - 2022年4月8日,公司完成收购优米泰90%股权,代价为27,000,000元人民币(约33,067,972港元)[71] - 2022年12月29日,优米泰收购代价下调至21,500,000元人民币(约25,202,000港元),因疫情及隔离限制影响[73] - 2021年股份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49,000,000港元,用于中国高增长业务的其他可能投资[76] - 2022年股份配售事项所得款项用途变更,其中41,700,000港元用于新环境维护项目,25,200,000港元用于2022年收购事项[78] - 2020年认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77億港元,其中7457.1萬港元用於結算應付代價,1.024億港元用於一般營運資金[82] - 2021年股份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為1.495億港元,其中4170萬港元用於新環境維護項目,2190萬港元用於一般營運資金,6070萬港元用於發展肉類貿易及物流鏈業務,2520萬港元用於2022年收購事項[84] - 2022年收購事項代價由人民幣2700萬元調整至2150萬元,結餘重新分配為一般營運資金[84] - 公司投資了三項新業務:醫療器械製造及銷售、化妝品銷售及凍肉銷售[85] - 2022年受外部環境及疫情影響,新開發業務擴張受限[86] - 公司將繼續動用可用資源開展核心業務及新開發業務,並探索高科技及互聯網等高增長行業[8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31]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附錄十四的企業管治守則[88]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並確認2022年已遵守相關規定[90][91] - 公司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已核對初步業績公告與財務報表草擬本,但未發表意見或鑒證結論[92] - 公司根據企業管治守則設立了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審核委員會,並由林嘉德先生擔任主席[94] 其他 - 公司合約資產減值撥備為12,293,000港元[22]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为144,878千港元,同比下降24%[23]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6] - 由于2022年下半年中国新一轮疫情爆发,优米泰的表现未达预期,经营及生产时间表受到不利影响[63] - 2022年商誉减值约19,054,000港元,无形资产—专利减值约3,511,000港元,无形资产—专利摊销费用约1,412,000港元[64]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50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3年6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50][5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证券买卖及医疗器械业务[51][5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38913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12.1%[13][14] - 同期,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较上一财年同期的2284.6万港元减少67.6%至740.4万港元[13][14] - 中期期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港仙[13][14] - 中期期间未宣派股息[13][14] - 2022年上半年收益成本为1.1920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9594亿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971.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50.5万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379.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21万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366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321.9万港元[20] - 2021年同期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877.4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832.6万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98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568.4万港元[20][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404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22846000港元;每股盈利为0.009港元,2021年同期为0.031港元[106] - 公司中期收益约1.38913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58099亿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740.4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284.6万港元[128]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主因是去年同期有250万港元增值税减免、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约2470万港元(同比降15.8%)、去年同期有1780万港元出售金融资产收益[128]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1.3891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2.1%,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146][149] - 收益成本约1.192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3%,毛利率由24.4%降至14.2%,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147][150] - 中期期间,集团录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74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因无金融资产处置收益[154] - 中期期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40.4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284.6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本期无出售金融资产收益[156]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34,05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843千港元有所增加[31][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11,23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21,764千港元有所减少[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845,29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48,607千港元略有减少[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36,688千港元,较2021年的553,714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05,523千港元,较2021年的102,487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642,211千港元,较2021年的656,201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2,829千港元,较2021年的39,719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60,252千港元,较2021年的152,687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03,081千港元,较2021年的192,406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为845,292千港元,较2021年的848,607千港元略有减少[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2019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2.6万港元下降38%[89][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69527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5101000港元,无逾期亦无减值[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68928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6609000港元[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付款项为32714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156000港元,账面价值与公平值相若[1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3288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无银行贷款,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为4.15%,以人民币计值[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3134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约2.33608亿港元略微减少约1%[1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6890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25.6%[1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态,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161][164] 现金流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9,382千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365千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3,614千港元[48]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03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1,341千港元[48] 财务资料编制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55][57]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法编制,主要会计政策与2021年年报一致,除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56][57]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于2022年8月30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52][53] - 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强制采纳准则修订本,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59][61]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及医疗器械业务[65][6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方面,环境维护业务为131,718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为15,549千港元,证券买卖业务为1,614,149千港元,医疗器械业务为5,581千港元,总计138,513千港元[70] -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与集团会计政策相同,分部溢利/(亏损)未分配中央行政费用等[71][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环境维护业务资产为418,789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资产为98,817千港元,证券买卖业务资产为68,528千港元,医疗器械业务资产为26,573千港元,总计613,507千港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环境维护业务负债为55,213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负债为1,473千港元,证券买卖业务负债为1,328千港元,医疗器械业务负债为2,601千港元,总计70,737千港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3891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8099亿港元下降11%[82][86] - 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1.3171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6467亿港元下降16%;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161.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9.6万港元增长8%;证券买卖业务证券利息收入为0,较2021年同期的13.6万港元下降100%;医疗器械业务销售医疗设备收入为558.1万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收入[86] - 中期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161.4万港元,去年同期149.6万港元[133][136] - 中期证券买卖业务无证券利息收入,去年同期13.6万港元[134] - 中期证券买卖业务出售金融资产亏损约20.4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778.6万港元[134] - 中期证券买卖业务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801.2万港元,去年同期609.8万港元[134] - 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1.3171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6467亿港元减少[144] - 物业租赁业务收益为161.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9.6万港元增加[144] - 证券买卖业务收益为0,2021年同期为13.6万港元[144] - 医疗设备业务于2022年开始,收益为558.1万港元[144] 费用与税收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06.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50.2万港元下降17%[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约为6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0万港元下降99%[94][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21.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32.6万港元下降61%[98]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就估计应课税溢利计提拨备,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98][99] 股息与期权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未派付[100][101] - 公司有4000万份已授出的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不假设行使这些期权,因其行使价高于每股平均市价[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40000000份已授出购股权,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未假设购股权获行使[108] - 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185][190] - 公司采用2013年和2021年两个股份期权计划,目的是激励、吸引和留住对集团长期发展重要的参与者[186] - 公司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计划,旨在激励和留任重要参与者[191] - 中期内,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无购股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没收[193][1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分别有4000万份和零份购股未行使[193][196] 业务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2项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在履行,剩余合约金额约6.33亿人民币[132][135] - 集团于2022年5月31日完成医疗设备业务收购,笔式注射器获相关认证[141][142] - 公司已在中期开始发展医疗设备业务[194][197] - 公司将在2022年下半年发展肉类贸易业务[194][197] - 公司将利用资源发展核心和新业务,寻求潜在投资机会[194][197] - 董事会认为投资中国高增长业务是为公司贡献稳定收入和创造长期价值的关键[195][197] - 因疫情,识别潜在投资机会进程被推迟,但董事会将坚持投资计划[195][197] 其他事项 - 2022年上半年除收购医疗器械业务外无关联方交易,2021年同期无关联方交易[125]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基本薪金、津贴及福利和退休金计划雇主供款共171.6万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25]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在2022年6月30日后无重大期后事项[125][126]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的10%以上,2021年同期也无[82][83] - 中期期间集团资本支出约86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705.9万港元,主要用于环境维护业务[160][163] - 2022年4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航天华泰与上海仁会订立买卖协议,有条件收购目标公司90%股权,代价总额为人民币2700万元(约3306.7972万港元)[167][169] - 2022年收购事项于2022年5月31日完成,目标公司成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合并入账[168][169] - 集团在香港及中国运营,业务主要用港元及人民币,承受港元及人民币波动的汇兑风险,未进行投机性衍生金融工具或对冲工具投资[162][165] - 集团资本管理目标是确保持续经营能力,为股东带来回报并维持最优资本架构以降低资金成本[158] - 集团以资产负债比率为基准监察资本,中期期间将资产负债比率降至可接纳水平的策略保持不变[158] - 2021年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495亿港元,原计划投资北京云聆科技,后终止,款项用途变更[172] - 2021年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变更用途为:
网誉科技(0148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83[2][10] - 公司英文名稱由「U Banquet Group Holding Limited」更改為「Net - a - G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中文名稱「網譽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雙重外文名稱,英文股份簡稱由「U BANQUET GP」更改為「NET - A - GO TECH」,中文股份簡稱由「譽宴集團」更改為「網譽科技」,自2021年8月13日起生效[106] - 公司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附屬公司主要從事環境維護、物業租賃和證券買賣三個可呈報及經營分部[1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收益为332,047千港元,2020年为255,443千港元,2019年为461,909千港元,2018年为410,858千港元,2017年为368,832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7,079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8,782千港元;2020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6,720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3,637千港元;2019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6,038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3,783千港元;2018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3,279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966千港元;2017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5,307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879千港元[14] - 公司2020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为71,697千港元,2017 - 2019年及2021年为0[14] - 公司2021年流动资为521,764千港元,非流动资为326,843千港元;2020年流动资为342,343千港元,非流动资为326,756千港元;2019年流动资为293,457千港元,非流动资为384,901千港元;2018年流动资为167,854千港元,非流动资为403,645千港元;2017年流动资为260,363千港元,非流动资为191,541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总资为848,607千港元,2020年为669,099千港元,2019年为678,358千港元,2018年为571,499千港元,2017年为451,904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流动负为152,687千港元,非流动负为39,719千港元;2020年流动负为160,197千港元,非流动负为40,768千港元;2019年流动负为279,998千港元,非流动负为71,470千港元;2018年流动负为357,561千港元,非流动负为50,870千港元;2017年流动负为283,743千港元,非流动负为37,200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总负为192,406千港元,2020年为200,965千港元,2019年为351,468千港元,2018年为408,431千港元,2017年为320,943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资净为656,201千港元,2020年为468,134千港元,2019年为326,890千港元,2018年为163,068千港元,2017年为130,961千港元[14] - 公司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为553,714千港元,非控股权为102,487千港元;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为378,094千港元,非控股权为90,040千港元;2019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为260,474千港元,非控股权为66,416千港元;2018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为104,986千港元,非控股权为58,082千港元;2017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为130,961千港元,非控股权为0[14] - 2021年公司收益约3.32047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2.55443亿港元增加约30.0%[20][31] - 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录得除税后溢利约4829.7万港元,去年约为4308.3万港元[20] - 2021年公司毛利率约为24.7%,低于2020年的约35.6%[31] - 2021年毛利约为8185.2万港元,2020年约为9103.3万港元[31] - 2021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约为4843.9万港元,2020年约为4269.7万港元[31] - 2021年收益成本约为250,195,000港元,2020年为164,41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2.2%[46][48] - 2021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71,434,000港元,2020年约为51,601,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38.4%[47][49] - 2021年公司有902名员工及3,788名劳工,共4,690名雇员;2020年有1,377名员工及2,808名劳工,共4,185名雇员[52] - 2021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91,672,000港元,2020年为135,853,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1.1%[52] - 2021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约为24,282,000港元,将在10年内摊销[52] - 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约为18,031,000港元,2020年为18,073,000港元[52] - 2017年6月30日完成收购时确认商誉约20,920,000港元[52] - 2021年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1,874,000港元,2020年为公平值亏损约5,700,000港元[52] - 2020年裕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需就减值亏损作出额外拨备142.5万港元,2021年无需额外拨备[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3608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29132亿港元增加80.9%,主要源于2021年4月配售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49537亿港元[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受限制现金约为1027.6万港元,用于环境维护业务项目履约担保,2020年为535.1万港元[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34475亿港元,2020年为5325.1万港元,增长源于中国多地环境维护业务持续增长[57] - 2021年和2020年末公司处于净现金状态,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57]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2020年也未派发[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向股東分派的儲備(包括股份溢價賬加累計虧損)約為432,571,000港元[112][116] - 2021年內,集團並無將利息撥作資本[111][115] - 2021年內,集團所作慈善及其他捐款為0港元[113][117] - 公司組織章程細則或開曼群島法例無優先購股權條文,公司無須向現有股東按比例提呈新股[114][118]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未发行债务证券[141][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95,000,000股[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902名员工及3,788名劳工,共计4,690名雇员[154][1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贡献约3.25957亿港元,较去年的2.53704亿港元增加28.5%[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1项履行中的环境维护服务合约,余下合约期限的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7.3亿元[20] - 2021年若干高毛利率(37.0% - 56.0%)的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完成且未续期[31] - 2021年新签订的若干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利润率较低(5.7% - 11.1%)[31] - 中国地方政府增值税减免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1400万元减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210万元[31] - 环境维护业务本年度收益约3.25957亿港元,2020年约2.53704亿港元[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21项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在履行,合约总金额约7.3亿元人民币[34] - 物业租赁业务本年度租金收入约313.3万港元,2020年约166.5万港元[34] - 本年度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约5940.9万港元,2020年约319.5万港元[36][37] - 本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2232.5万港元,2020年公平值收益约1480.7万港元[36][37] - 非上市股本投资Pentamount Global SPC – Global Income SP市值2.1081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2.48%[39]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多间香港上市公司市值2.8958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3.41%[39] - 上市股本投资中国上市货币市场基金市值4.657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5.49%[39] - 非上市股本投资AMC万海证券有限公司本年度变现收益255.5万港元[39]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一间从事资讯科技业务之上市公司本年度变现收益1627.4万港元[39] - 2021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325,957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收益为3,133千港元,证券买卖业务收益为2,957千港元;2020年对应业务收益分别为253,704千港元、1,665千港元、74千港元[45] - 本年度集团环境维护业务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28.5%[81] - 本年度环境维护业务因在成都、新疆、河北、内蒙古等地取得服务合约保持持续增长[84][85] - 预计随着服务合约数量增加,环境维护业务将继续为集团贡献稳定收入[84][85]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桑康乔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08,752,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8.84%[1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崔鹏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08,752,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8.84%[1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许文泽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08,752,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8.84%[1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林嘉德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徐志浩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拥有公司权益的股份及衍生工具数目为117,000,000,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马艳英拥有公司权益的股份及衍生工具数目为117,000,000,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或彼等之联系人无相关权益及淡仓需按规定披露[141][143] 公司重大事件及决策 - 2021年3月23日公司订立协议,以每股1.68港元价格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最多9000万股新普通股,4月15日完成配售[57] - 2021年3月23日公司与北京云聆科技等订立并购意向书,4月30日因各方未就重大条款达成一致而终止[59] - 2020年9月7日深圳宝润来与投资方等订立增资协议,投资方将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约9048万港元),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从6000万元人民币增至7500万元人民币[59] - 2020年12月30日和2021年5月20日分别签订补充协议,将交割日期延至2021年7月10日,7月12日因先决条件未达成,增资协议失效[62] - 2020年7月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认购700万美元基金B类股份,2021年4月27日发出赎回请求,5月7日完成赎回,收益约23.3万美元[62] - 2021年8月10日公司采纳为期10年的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可从市场购买股份[64][65] - 年内公司以3380.6万港元收购2289.4万股普通股,由2021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66] - 2021年12月1日和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两次认购华宝现金添益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总额3800.6959万元人民币(约4636.849万港元)[67] - 董事会认为认购基金是保守投资,符合集团政策,无
网誉科技(0148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9 16:54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达约1.5809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加27.7%[16][17] - 中期期间,公司股东应佔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较上一财年同期的937.8万港元增加143.6%至2284.6万港元[16][17] - 中期期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11港仙[16][17] - 中期期间未宣派股息[16][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22,846千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809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23759亿港元[82][85] - 中期期间公司及子公司收入约1.58099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1.23759亿港元[173] - 中期期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约2284.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8018.2万港元[17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主要因2020年同期有7080万港元的已终止业务一次性处置收益[174] - 中期期间公司录得总收益约1.5809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7.7%,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增加[177][194][195] 各项盈利指标对比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8505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2139亿港元[2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82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6529亿港元[21]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56.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82.1万港元[23]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877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835亿港元[2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期溢利为3.044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8163亿港元[23] - 2021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3.044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8.8967亿港元[2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22,846千港元,2020年为80,182千港元[26]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2,846千港元,2020年为9,378千港元[26] - 2021年上半年税后其他全面收益为5,236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8,669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5,684千港元,2020年为80,298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31,2020年为0.013[3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2846千港元,2020年为80182千港元[112] - 2021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43287千股,2020年为701143千股[112] - 2021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031港元,2020年为0.114港元[11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2,08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9,611千港元[34]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1,39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3,251千港元[34] - 2021年6月30日总资为844,65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69,099千港元[34]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61,084千港元,2020年为378,094千港元[37] - 2021年6月30日总权益为657,881千港元,2020年为468,134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86,770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0,965千港元有所下降[4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为844,651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69,099千港元有所增长[4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2927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49万港元[87][88][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11393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325.1万港元有所增加[117][1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也未就贸易应收款项作出减值拨备,与2020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118][1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1367.3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581.7万港元减少;非上市股本投资价值3137.5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349.7万港元减少;上市债务工具价值为0,2020年12月31日为2019.4万港元[1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付款项为3122.5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996.8万港元增加[135] 现金流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6,39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54千港元[4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561千港元,2020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为29,675千港元[4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9,43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69千港元[49]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24,597千港元,2020年同期减少29,660千港元[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6,7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7,844千港元[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6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5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环境维护、物业租赁及证券买卖业务[52] 业务出售情况 - 公司于2020年4月21日与周家进先生订立买卖协议,以20万港元出售誉宴集团(香港)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于5月28日完成出售[55] - 2020年4月21日公司出售全部中式酒楼及婚礼业务,对应业务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99][10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0年上半年收益21523千港元,经营亏损9213千港元,本期亏损10597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无相关数据[102] - 2020年出售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净额327千港元,出售于2020年5月28日完成[104] - 2020年5月28日出售资产及负债账面值显示,已出售负债净额81201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81401千港元,已收现金代价200千港元[105] 会计政策相关 - 2021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须强制采纳准则及诠释的新增修订,采纳修订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57][60]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有三个经营分部,分别为环境维护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证券买卖业务,部分比较数字已重新分类以与本年度呈列一致[66][67] - 经营分部会计政策与集团会计政策相同,分部溢利/(亏损)指各分部未分配中央行政费用等所赚取之溢利/产生之亏损,用于资源分配及业绩评估[71][73] - 2021年上半年环境维护业务服务收入为1.5646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22861亿港元[85] - 2021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149.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3.7万港元[85] - 2021年上半年证券买卖业务证券利息收入为13.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6.1万港元[85] - 中期期间公司主要有环境维护、物业租赁和证券交易三个经营板块[17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有25项履行中之环境维护服务合约,余下合约期限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6.32亿元[176][178] - 中期期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149.6万港元,较比较期间的53.7万港元增加,因办公室空置情况改善[179][182] - 中期期间证券买卖业务证券利息收入为13.6万港元,较比较期间的36.1万港元减少;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约1778.6万港元,比较期间无;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609.8万港元,比较期间为25.4万港元[180][181][183]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已扩展至新疆、河北、内蒙古等地,服务包括城市保洁、垃圾管理和设施维护[175][178] 地区收益情况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1.5796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23398亿港元[82]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3.6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6.1万港元[82] 费用及税收情况 - 2021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450.2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664.5万港元[92]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收入约为6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23.2万港元[93][94] - 中国企业所得税2021年为8326千港元,2020年为10187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97][98] 股息及购股权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也无派息[108][110] - 中期期间公司有10400000份已授出购股权,但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未假设行使,因行使价高于每股平均市价[115] 关联方交易情况 - 中期期间与集团有交易或结余的关联方包括桑康乔先生、许文泽先生、国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许先生控制的公司[139][140][141][142] - 2021年上半年已付或应付桑先生的利息费用为0,2020年同期为381[1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国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非贸易款项为367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95千港元[147] - 2016年11月1日公司与桑先生订立3亿港元年利率4.5%的无抵押贷款融资协议,中期期间已全数偿还[161][162] 公司名称及计划变更 - 2021年8月9日公司英文名改为“Net - a - G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中文名“网誉科技有限公司”,网址改为“www.netago.hk”[165] - 2021年8月10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受托人可购买最高股份总数7950万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67][171] 收益成本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收益成本约为1.19352亿港元,较比较期间的8162万港元增加约46.2%,主要因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增加[197] - 中期期间工人和办公室员工薪资及福利开支分别约为7117.4万港元和489.2万港元,较比较期间增加,与员工数量增加相符[199] - 中期期间收益成本约为1.19352亿港元,比较期间为8162万港元[200] - 中期期间收益成本较比较期间增加约46.2%[200] - 收益成本的增加与环境维护业务的收益增加一致[200] 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859名员工,其中环境维护业务1797人,办公室员工62人;2020年6月30日为1089人[198] 投资相关说明 - 非上市股本投资指于Deep Blue SP I之投资,2017年7月被指定为独立投资组合,目标是通过投资上市债券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187][188] - 上市股本证券和上市债务工具公平值根据有关证券交易所所报市买入价厘定[191][192] 客户收益占比情况 - 中期期间无单一客户占集团总收益10%以上,2020年同期亦无[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