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 Construction(01489)

搜索文档
GC Construction(0148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16: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456.4百万港元增加至约541.6百万港元,增长约18.7%[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57.7百万港元增加至约65.5百万港元,增长约13.6%[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和全面收入为约49.3百万港元(2022年约31.3百万港元)[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盈利约为5.7港仙(2022年约4.2港仙)[8] - 公司在2023年3月31日年度未宣派股息[68] 公司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约456.4百万港元增加至约541.6百万港元,增长约18.7%[1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手头有53个项目,较2022年同期增加14个项目[17] - 本集团毛利从2022年同期的约57.7百万港元增加至约65.5百万港元,增长约13.6%[27] - 公司保持稳健的流动资金状况,截至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约为303.6百万港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9百万港元和短期银行存款50百万港元[37] 公司财务管理 - 其他收入主要来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约为18.3百万港元[30] - 行政开支增加主要由于员工成本、酬酢开支以及上市后产生的法律及专业费用[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短期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约为1.0百万港元,部分由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所抵销[33]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所得税开支保持相对稳定,分别约为7.4百万港元和7.5百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约为13.1%和19.3%[34] - 资产负债比率按各报告日期的借款总额除以總權益计算,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41] 公司股份及董事情况 - 2022年10月10日,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截至本年报日期,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由已发行股本和储备组成,同时将银行借款用作财务资源[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为定期贷款约5.6百万港元,以港元计值并按浮动利率计息[4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陈橋森先生、陈永平先生、黄博士、于志荣先生、陈翠盈小姐等[70][72][77][79][84][87][90][10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和业务常规[110]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和建议最佳常规[111]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有相当高的独立性[114] - 董事会将根据现实情况不时审查董事会的结构和组成,以保持高水平的企业管治实践[115] -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以合法、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行事,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116] - 公司已采纳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已确认遵守了该守则的规定[117]
GC Construction(0148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21:51
财务业绩增长情况 - 收入从2022年约4.564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5.416亿港元,增加约0.852亿港元或18.7%[1] - 毛利从2022年约0.577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0.655亿港元,增加约0.078亿港元或13.6%[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0.493亿港元,2022年约0.313亿港元[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5.7港仙,2022年约4.2港仙[4] - 2023年泥水工程收入为541,648千港元,2022年为456,432千港元[19]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8,743千港元,2022年为592千港元[2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9,328千港元,2022年为31,294千港元[24]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5.7港仙,2022年为4.2港仙[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541.6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85.2百万港元或18.7%[32][35] - 服务成本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398.7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476.1百万港元,增加约77.4百万港元或19.4%[37] - 毛利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57.7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65.5百万港元,增加约7.8百万港元或13.6%[38] - 其他收入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0.6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18.7百万港元,增加约18.2百万港元[40]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12.1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20.6百万港元,增加约8.5百万港元[41] - 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31.3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49.3百万港元,增加约18.0百万港元或57.6%[4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宣派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5] - 董事会已议决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股息[6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3704亿港元,2022年为2.7183亿港元[8] - 2023年合约资产为1.96845亿港元,2022年为1.30272亿港元[8] - 2023年短期银行存款为5000万港元,2022年为0[8] - 2023年银行借款为563.4万港元,2022年为0[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53,704千港元,2022年为27,183千港元[2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1,870千港元,2022年为28,707千港元[27]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產结余净额约为303.6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140.3百万港元[45]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8%,2022年3月31日为零[48][49] 上市相关情况 - 2022年10月10日,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2] - 公司于2022年10月1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30] - 股份于2022年10月10日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1.2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180万港元[62][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7890万港元,未动用1290万港元[64] 业务项目情况 - 2023年3月31日手头有53个项目,2022年3月31日为39个项目[32] 成本开支情况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39,204千港元,2022年为32,583千港元[2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7,407千港元,2022年为7,478千港元[23] 人员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77名雇员,2022年为83名[60] 公司架构及合规情况 - 公司委任陈桥森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架构及组成[69][70] - 全体董事确认于上市日期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期间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1] - 上市日期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 2022年9月13日公司采纳购股计划,上市至2023年3月31日无购股根据计划授出等情况[73][7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与董事或全职人士订服务合约外,无订立或存续业务管理行政合约[75] - 控股股东在上市日期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不竞争承诺[76] - 上市日期至本年度业绩公告日期期间,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77] 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确认其按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编制并充分披露[80]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对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初步业绩公告与草拟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未发出意见或鉴证结论[81] 股东大会及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18日举行[82] - 为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公司于2023年8月15日至8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公告及年度报告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发,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84]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为香港泥水承建商,业务包括批荡、瓷砖铺设等[30] 资本支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支出约250万港元,2022年约为90万港元[53] 毛利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率分别约为12.1%及12.6%[39]
GC Construction(0148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0 16:39
财务表现 - 收益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53.4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62.7百万港元,增长约9.3百万港元或3.7%[9] - 毛利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0.6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2.0百万港元,增长约1.4百万港元或4.4%[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8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6.3百万港元[11] - 每股基本盈利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022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048港元[12] - 收益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53.4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62.7百万港元,增加约9.3百万港元或3.7%[22][28][31] - 服务成本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22.8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30.7百万港元,增加约7.9百万港元或3.6%[29][32] - 毛利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0.6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2.0百万港元,增加约1.4百万港元或4.4%[34] - 其他收入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4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8.6百万港元,增加约18.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34]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5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6百万港元,增加约1.1百万港元或20.9%[34] - 财务成本净额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1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2百万港元,增加约0.1百万港元[34] - 所得税开支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约4.0百万港元及3.8百万港元[34]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从2021年9月30日的约16.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36.3百万港元,增长约19.5百万港元或116.5%,主要由于其他收入增加约18.2百万港元及毛利增加约1.4百万港元[3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62,707千港元,同比增长3.7%[14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31,971千港元,同比增长4.4%[14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40,547千港元,同比增长95.9%[14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36,310千港元,同比增长116.5%[142] - 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48港元,同比增长118.2%[142]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6,31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772千港元增长116.5%[151]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为18,582千港元,同比增长4753.8%[195] 项目贡献 - 香港国际机场的商业项目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了约69.0百万港元的收益[20] - 启德体育园项目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了约30.4百万港元的收益[20] - 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项目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了约27.7百万港元的收益[20] - 香港国际机场商业项目贡献收益约69.0百万港元,启德体育公园项目贡献收益约30.4百万港元,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贡献收益约27.7百万港元[22][28][31] 资本与负债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手头有45个项目,积存项目价值约为620.5百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约176.5百万港元和约25.4百万港元[39] - 公司于2022年10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资本结构主要由已发行股本、储备及银行借款组成[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税项贷款融资约15.1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约8.5%[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支出为约0.8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0.5百万港元有所增加[44]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199,172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249,173千港元,增长25.1%[145][148] - 公司流动资产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27,183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56,913千港元,增长109.4%[145]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3月31日的142,456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178,766千港元,增长25.5%[145][1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3月31日的27,546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25,357千港元,减少7.9%[145][155] - 公司银行借款从2022年3月31日的0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15,144千港元[148] - 公司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4,11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897千港元减少58.4%[155]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4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40千港元增长45.6%[155] 公司运营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有77名员工,较2022年3月31日的83名有所减少[60] - 公司大部分业务交易及资产负债以港元计值,外汇风险极微,未进行外汇对冲[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贸易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59]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48] - 公司未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负债表外安排或承诺[45][46] - 公司成功上市,发行250,000,000股,每股0.5港元,总现金对价为125,000,000港元[66] - 股份发售的所得款项总额为125百万港元,净额约为91.8百万港元[69] -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集团项目的前期成本,预计使用67.0百万港元,占总净额的73.0%[71] - 公司计划扩充人力及租赁额外办公室,预计使用9.9百万港元,占总净额的10.8%[71] - 公司计划购买机器及车辆,预计使用2.7百万港元,占总净额的2.9%[71] - 公司计划采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预计使用1.9百万港元,占总净额的2.1%[71] - 公司计划购买木板及底护板以加强职业安全,预计使用1.4百万港元,占总净额的1.5%[71] - 公司计划将8.9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占总净额的9.7%[71]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6]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本中期报告日期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4] - 公司未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订立任何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24] - 公司未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订立其他关联方交易[125]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负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的监督[127]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34] - 公司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74][175][176] - 公司正在评估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在首次应用期间的影响[176] - 公司通过青年就业及培训计划获得工资补贴,每聘用一名受训人员每月可领取1,500港元[198] - 公司通过保就业计划获得工资补贴,用于支付2022年5月至7月期间的员工工资和强积金[19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陈桥森先生和陈永平先生分别持有进亿有限公司80%和20%的股份[103][104] - 进亿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111] - 陈桥森先生和陈永平先生通过进亿有限公司共同持有公司75%的股份[98][100] - 陈桥森先生的配偶曾肖贞女士和陈永平先生的配偶陈傍兴女士各自被视为持有公司7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111] - 公司股份于2022年10月10日在联交所上市[101]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未持有任何权益或淡仓[107] - 公司未收到任何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持有权益或淡仓的通知[114] - 公司未与任何董事或董事的关连实体进行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93]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31] 财务报告与准则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以港元列示,所有数值已列算至千位数[167][168] - 公司首次应用了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自2022年4月1日起生效[169][170]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本对公司当前及过往期间的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7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泥水工程收入为262,707千港元,同比增长3.7%[186] - 公司主要客户1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72,810千港元,同比增长113.9%[191] - 公司主要客户2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6,786千港元,同比下降36.3%[191] - 公司主要客户3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0,429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数据[191]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香港市场[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