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icon
搜索文档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0:58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529 |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 667,080,000 | | 0 | | 667,08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 667,080,000 | | 0 | | 667,080,000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樂氏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 ...
乐氏国际控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31.2万元 同比减少78.16%
智通财经· 2025-08-28 19:45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1.8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6.0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1.2万元 同比显著收窄78.16% [1] - 每股亏损0.5445分 [1]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收益增加主要由于运输服务收益有所增加 [1]
乐氏国际控股(01529)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31.2万元 同比减少78.1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9:42
财务表现 - 收益达1.8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6.0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1.2万元 同比收窄78.16% [1] - 每股亏损0.5445分 [1] 业务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运输服务收益显著增加 [1]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9:2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收益同比大幅增长96.0%至18.57亿元人民币[1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收窄78.2%至231万元人民币[14] - 每股基本亏损从7.656分收窄至0.5445分[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345.4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1.2万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114.2万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4年同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1322.4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期亏损额收窄[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31.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8.8万元大幅收窄78.2%[60] - 期内亏损收窄至人民币3.5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3.2百万元),同比下降73.5%[126][12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大幅增长至约1.8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约0.947亿元增加0.91亿元或96.1%[104][10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分包开支激增186.6%至1.38亿元人民币[14] - 分包开支大幅增至人民币137.8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48.1百万元),同比增长186.5%[117][119] - 雇员福利开支降至人民币26.8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6.8百万元),同比下降27.2%[116][118]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3.0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2百万元)[120][123] - 融资成本为52.3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14.5万人民币下降75.6%,其中银行借款利息26.0万人民币,租赁负债利息26.3万人民币[51] - 融资成本降至人民币0.5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1百万元),同比下降76.2%[121][124] - 其他开支总计1796.2万人民币,主要构成包括外包劳工成本565.8万人民币、短期租赁支出200.9万人民币、法律及专业费用213.9万人民币和车队营运开支182.5万人民币[53]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18.0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1.5百万元)[122][125] - 所得税开支217.2万人民币,全部为中国企业所得税当期计提,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23.9万人民币[54]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长148.7%至1.24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供股(Rights Issue)获得款项总额为5975.9万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7334.3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034.5万元人民币及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366.2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3664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1月1日的4972.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4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同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69.4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期转为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034.5万元人民币,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23.7百万元(2024年底为人民币49.7百万元),同比增长149%[127][130] 资产负债与权益 - 总资产增长7.5%至2.76亿元人民币[1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31.7%至1.07亿元人民币[16] - 银行及其他借款从5078万元人民币降至0元[17] - 总负债下降30.3%至8605万元人民币[17] - 权益总额增长42.4%至1.90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的总权益为1.33418亿元人民币,至2025年6月30日增至1.90023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2765.9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1月1日的2534.7万元人民币有所扩大[1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6783.2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底的8136.5万元,增长20.0%[64] - 预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843.9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1530.1万元,增长81.3%[64] - 流动部分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8122.4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1.07亿元,增长31.7%[6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3869.5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7165.9万元,增长85.2%[7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2024年12月31日:4.9%)[137]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856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470.1万元增长96.0%[29] - 运输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487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874.6万元增长205.2%[29][40] - 仓储服务收益为人民币74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750.9万元下降57.5%[29][40] - 厂内物流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675.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61.7万元下降3.1%[29][40] - 羊奶粉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93.9万元,2024年同期为零[29][40] - 运输服务分部业绩为人民币1248.5万元,是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板块[40] - 仓储服务分部亏损人民币101.9万元,是唯一亏损的业务板块[40] - 厂内物流服务分部业绩为人民币366.8万元,利润率约为13.7%[40] - 公司分部业绩总计为668.1万人民币,其中运输服务贡献330.5万人民币,仓储服务亏损5.5万人民币,厂内物流服务贡献324.9万人民币,定制服务贡献18.2万人民币[42] - 公司总收益为9470.1万人民币,其中运输服务收益4874.6万人民币(占比51.5%),仓储服务收益1750.9万人民币(占比18.5%),厂内物流服务收益2761.7万人民币(占比29.2%),定制服务收益82.9万人民币(占比0.9%)[42] - 运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5.5%,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0.487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约1.488亿元[104][107] - 仓储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7.7%,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0.175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0.074亿元[105][107] - 厂内物流服务收入同比轻微下降2.9%,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0.276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0.268亿元[106][108] - 羊奶粉及其他产品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产生收入约0.019亿元[110][113] - 定制服务收入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约为0.0008亿元和0.0007亿元[109][113] - 公司物流业务涵盖运输、仓储、厂内物流、定制服务及羊奶粉销售[90][93] - 公司业务涉及工业物流(装备及高科技制造)和消费物流(城乡电商网络)[92][9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生汇兑收益59.8万元人民币,主要源于海外业务折算[1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298.3万人民币,主要包括应收贷款利息收入105.5万人民币、汇兑收益净额175.1万人民币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5万人民币[49] - 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0.039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0.03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利息收入减少约0.006亿元[111]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下降至人民币3.0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9百万元),主要因应收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人民币0.6百万元[114] - 2025年1月处置海慧集团60%股权产生处置损失约0.021亿元[112] - 出售附属公司海慧集团60%股权导致确认出售亏损约人民币2.1百万元[115]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28.2万元[40] - 公司除税前亏损1346.3万人民币,主要受未分配企业开支2403.9万人民币影响,部分被未分配企业收入389.5万人民币抵消[42] - 子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但因当期及过往期间税务亏损未计提企业所得税拨备[55] 应收账款状况 - 30天内账期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92.6%,从2024年底的6329.2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7536.2万元[66] - 超过180天的逾期应收款从2024年底的119.3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222.6万元,增长86.6%[66] - 应收购贷款本金总额约2480万元,涉及4笔贷款,年利率介于6%至12%[69] - 应收账款账龄1至30天金额为40.785百万人民币,较期初28.757百万人民币增长41.8%[74] - 应收账款账龄31至60天金额为11.558百万人民币,较期初4.012百万人民币增长188.0%[74] - 应收账款账龄61至90天金额为17.890百万人民币,较期初1.616百万人民币增长1007.3%[74] - 应收账款账龄超过90天金额为1.426百万人民币,较期初4.310百万人民币下降66.9%[74] - 应收账款总额为71.659百万人民币,较期初38.695百万人民币增长85.2%[74] 公司治理与董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有执行董事辞任[6][8] - 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有独立非执行董事辞任[6][8] - 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委任新审计委员会成员[6][8] - 公司于2025年6月19日委任新提名委员会成员[7][8] - 杜英有自2025年3月17日起辞任执行董事职务[200] - 陈冠荣自2025年5月22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200]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刘伟彪先生、王毅博士及张尧先生,刘伟彪担任主席[199]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19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且无不合规事件[198] 股本与供股活动 - 公司于2025年5月进行供股,2024年11月完成股份合并,相应调整了每股计算基础[61] - 计算每股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亿股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6亿股,增幅达207%[60] - 公司股本于2025年6月30日增至667,080,000股,对应股本为66.708百万港元[76]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533,664,000股新股,认购价为每股0.13港元,募集资金约69.376百万港元[77] - 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进行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10港元股份[77] - 公司于2025年2月宣布按每股0.13港元进行供股,计划募集最高约6936万港元[136]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533,664,000股供股股份,筹集净额约67.6百万港元[139][1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67,080,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140][14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760万港元[164][168] - 供股总发行股份533,664,000股,认购率达93.53%[166] - 未获认购股份34,540,040股通过配售安排全额处置[169][170] - 供股发行价每股0.13港元,净价每股0.127港元[164][168] - 供股股份总面值5336.64万港元[170] 资产处置与收购 - 公司处置子公司60%股权,对价为1元人民币[79] - 公司转让股东贷款,对价为7.0百万人民币[80] - 公司出售广东乐氏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持有的目标公司6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元[83]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转让股东贷款,代价为人民币7,000,000元[83] - 公司收购亳州乐老号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900,000元[86] 资金用途与分配 - 公司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4.2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30.0百万港元[156][158] - 公司2024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8.5百万港元[160] - 公司计划将2023年配售未动用款项30.0百万港元更改用途至发展中医药业务及营运资金[159] - 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分配资金1850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770万港元[162] - 内蒙古羊奶产品业务发展分配资金2000万港元,已动用1530万港元[175] - 江西中医药物流产业园建设分配资金2000万港元,已全额动用[175] - 一般营运资金分配资金2760万港元,已动用2670万港元[175] - 未动用资金预计最晚于2026年底前完成使用[162][175] 购股权计划 - 新购股权计划允许授予的股份上限为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177]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及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数量均为11,412,800份[179] - 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下2025年1月1日可供授予股份总数为3,423,840股[179] - 新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11,412,800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1.7%[179] - 新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占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股份数约2.7%[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82] 股权结构与证券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股份权益[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主要股东持有5%以上股份权益[186] - 2025年上半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88] 非财务资产与员工 - 公司非流动资産(不含金融工具)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956.1万人民币,较2024年底6348.1万人民币下降69.2%,其中中国地区1937.3万人民币,香港地区18.8万人民币[4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全职员工人数为574名(2024年6月30日:640名)[151][154] - 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效率降低薪酬开支和每名员工行政成本,收窄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96][97] 市场与经营环境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人民币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92][94] - 公司两个仓库位于广东省,总建筑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91][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95][97] - 东部地区优质仓库租金跌幅超过5%[95][97] - 区域供需失衡持续对仓储租金造成压力,高标准仓库集中交付地区空置率上升[99][101] - 运输业务易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燃料成本压力短期难缓解[99][101] 客户与业务集中度 - 公司收入100%来自中国客户(2024年同期为96%),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45] 其他公司信息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12][13]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1529[10][11]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州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13楼1301室及1302室[1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及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10][1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9][10] - 公司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可在香港交易所网站查阅[3] - 公司无重大资产抵押、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2024年12月31日均为无)[142][143][144][147][148][149]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关联公司的计划[150][15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152][155]
乐氏国际控股(01529.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7:02
公司公告 - 公司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以处理中期业绩相关事宜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刊发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 [1]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8 16:39
会议安排 - 乐氏国际控股集团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3] - 会议将处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其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4] - 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08 16:43
资金重新分配计划 - 重新分配约20百万港元(2000万港元)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支持中医药业务发展[6] - 预期所有重新分配资金将于2026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6] - 剩余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将转为一般营运资金并于2026年12月31日前动用[6] 购股权变动情况 - 2024年董事及雇员持有的购股权全部失效或注销,总数达68,000,000股[5] - 林剑芳女士持有的8,000,000股购股权于2024年注销[5] - 雇员持有的57,000,000股购股权于2024年注销[5] - 温浩源博士、胡家慈博士及邵伟先生各自持有的800,000股购股权于2024年失效[5] - 黎健新先生及黎健明先生各自持有的800,000股购股权于2024年注销[5]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为每股0.188港元[5] 业务拓展举措 - 公司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亳州乐老号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7]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3:48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6.6708亿股[2]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亿股,面值0.1港元[1] 购股计划情况 - 新购股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结存均为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期权所得资金为0港元[3] - 本月底可行使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1141.28万股[3]
乐氏国际控股(01529.HK)拟90万元收购亳州乐老号医药100%股权
格隆汇· 2025-07-08 21:4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人民币90万元收购亳州乐老号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目标公司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主营业务包括药品批发与分销、第一类及第二类医疗仪器销售及医护人员防护医疗用品批发 [1] -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在中医药领域的战略发展迈出重大一步 [1] - 公司将物流实力延伸至医药物流领域,连接上游中药制造与下游零售药店及医院 [1] - 收购是公司在中医药领域发展大计中的重要布局 [1] 业务整合与拓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目标公司现有业务基础上提升管理效率并整合资源 [2] - 目标是将业务拓展至基本分销以外范畴,提供金融、数据及管理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2] - 公司计划应用数字技术降低营运成本,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决策准确性 [2] - 公司计划以目标公司为切入点,进一步开拓产业链上下游商机,扩大价值创造范围 [2] 财务与运营影响 - 董事会预期收购短期内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营运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 - 收购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与集团长期战略目标一致 [2]
乐氏国际控股(0152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54
管理层变动 - 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志刚于2024年9月9日获委任,黎嘉力于2024年10月29日辞任,杜颖友于2025年3月17日辞任[3][5][153][18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余俊文于2024年8月30日辞任,张耀于2024年9月9日获委任[3][5][137][140][180] - 公司授权代表李志刚于2024年3月8日获委任,黎嘉力于2024年3月8日辞去该职[5][6] - 刘萍女士2024年4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投资及企业管理经验,现任上海诚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123][125][153][1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运输和仓储服务两大核心业务运营表现同比显著增长[18] - 运输服务收益从约5030万元增至约1.737亿元,增幅245.1%[52][49] - 仓储服务收益从约1930万元增至约2400万元,增幅24.4%[54][57] - 厂内物流服务收益从约6290万元减至约5680万元,降幅9.7%[55][59] - 定制服务收益上年度约130万元,本年度约170万元[56][61]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约960万元减至约910万元[62][65]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广东有四个仓库,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17][19][32][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实行双轨战略,包括科技驱动转型、产业链扩展和羊奶业务发展[23][25] - 2025年中国运输及仓储行业增长动力或现结构性分化,传统标准仓储服务需求或承压,高标准及智能仓储有望增长[41][44] - 公司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深化综合智能仓储转型,推进与中医药行业合作,项目预计2026年底完成[42][44] - 公司坚持稳中求变策略,巩固运输及仓储业务地位,扩大业务网络实现跨行协同[46][5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国内物流、仓储和运输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稳健增长[13][15] - 2024年10月公司收购江西福州土地使用权,计划建立中药物流产业园[16][19][37][39]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收购海汇集团60%股权[18][20] - 2024年底公司在内蒙古开展羊奶产品业务,计划2025年上半年销售羊奶粉[43][45] - 公司收购广东新子公司及2023年10月收购海慧集团拓宽了运输收入基础[4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总营收约为2.562亿元,较上一年约1.339亿元增加约1.223亿元,增幅91.4%[18]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2.562亿元,较上年度的1.339亿元增加1.223亿元,增幅91.4%[20] - 2024年公司收益较上一年度增长约91.4%,从约1.339亿人民币增至约2.562亿人民币[36][39][47][51] - 公司本年度亏损由上年度约3420万元略降至约3010万元[21][24][77][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包开支由上年度约3370万元同比增加365.6%至约1.57亿元[21][24] - 员工福利开支由约6670万元同比增加7.8%至约7190万元[21][24] - 公司就贸易应收款和贷款及应收利息分别确认减值损失约210万元和760万元[21][24] - 2024年外包费用占总收益比例从2023年的25.2%增至61.3%[36][39] - 2024年营销开支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3.7%同比降至14.2%[36][39] - 雇员福利开支从约6670万元增至约7190万元,增幅7.8%[63][66] - 分包开支从约3370万元增至约1.57亿元,增加约1.233亿元[64][67] - 短期租赁付款从约3530万元减至约590万元,降幅83.3%[68][72] - 融资成本从约110万元增至约400万元[70] - 其他开支由上年度约3170万元增加约460万元至本年度约3630万元[81] 董事信息及董事会运作 - 乐康36岁,2021年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有超12年市场和公司管理经验[117] - 李志刚43岁,2023年12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现任苏州中药研究所执行董事和总经理[118] - 黎嘉浩先生2021年8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2年取得朴茨茅斯大学国际贸易与商务传播文学士学位,2013年4月晋升为广州中联环宇项目经理,2017年4月晋升为总经理助理,2019年1月晋升为副总经理[122][124] - 刘伟彪先生2022年6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及会计行业经验逾20年,2018年12月成立尚升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于2002年及1997年取得香港城市大学国际会计学文学硕士学位及会计学高级文凭[126][127][129][130] - 王轶博士2022年10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8月30日起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09年6月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发表50多篇高水平论文,领导逾15项国家及省级项目[128][130] - 陈冠荣先生2022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管理、审计等领域经验超34年,1982年获香港浸会大学会计文凭,1993年获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2] - 刘伟彪现为海纳智慧装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645)及鹰辉物流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442)公司秘书,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公司秘书[126][129] - 王轶博士担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青年分会等多个组织的董事及智库专家[131] - 陈冠荣自2014年6月起担任安贤园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922)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1 - 12月担任星宸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132] - 陈冠荣为香港执业注册会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副会员;刘伟彪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27][130][133] - 陈冠勇先生66岁,2022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管理等方面有超34年经验[135] - 张耀先生49岁,2024年9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起任海天影视传媒董事长,自2006年起任上海海天资产投资总经理[137][140] - 杨建新女士48岁,1997年2月加入集团,自2008年6月起为业务经理,2006年12月获物流师资格证书[138][139][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43][14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12月31日前董事无不合规事件[144][148]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策略、决定重大合约等多项事务[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3][158] - 董事根据服务合约以具体任期获委任,每三年最少轮流退任一次可膺選連任;填補臨時空缺的董事任期至獲委任後首屆股東大會,新增董事任期至隨後一屆股東週年大會[181][187] - 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均为3年,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可按规定終止,独立非执行董事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終止[183][187] - 董事会一年举行四次会议,大约每季一次,提前至少14日通知;其他会议提前合理时间通知[184][188] - 定期董事会会议前至少三天发送议程、董事会档及相关信息,董事可添加讨论事项[185][188] - 乐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12),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股东特别大会出席率100%(1/1)[191] - 除会议外,需董事会批准事项通过传阅全体董事书面决议安排[192] - 年内召开一次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议[193][19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职位分开,乐康为主席,9月9日前黎嘉浩为首席执行官,其后李志刚为首席执行官[195][199] - 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相关条款,获得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评估认为其符合独立性指引[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及第3.10A条,审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人士[200] 股权配售及款项使用 - 2024年公司通过配售最多1.9288亿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1871万港元,净额约1852万港元,配售价比收市价折让约11.82%[98][102] - 2024年4月30日完成配售事项,配售192,880,000股,每股配售价0.097港元,总面值1,928,800港元[103] - 2022年6月15日配售80,000,000股,每股0.18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00万港元[105] - 2023年6月12日配售176,880,000股,每股0.196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420万港元[107] - 2024年4月19日配售192,880,000股,每股0.097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850万港元[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40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3420万港元,实际动用420万港元,未动用3000万港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850万港元,实际动用1080万港元,未动用770万港元[114] - 所得款项动用与计划用途一致,未动用部分将按计划用途运用[116] 资本架构及相关情况 - 2024年11月8日股份合并生效,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变为10亿股,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1.33416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86][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6040万元(2023年约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970万元(2023年约7800万元)[78][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9%(2023年约9.2%)[79][84] - 集团通过派息、发行新股、购回股份、发行新债务或赎回现有债务平衡整体资本架构[80][85] - 本年度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关联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97][101] 董事会多元化 - 公司委任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57][159] - 黎嘉浩先生与前执行董事黎嘉力先生(2024年10月29日辞任)为兄弟关系,其他董事会成员间无重大关系[160][164] - 2024年公司委任一名女性董事以推进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69][171] - 年报日期董事会性别比例为8:1(男: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性别比例约为457:91(男:女)[170][172]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查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董事会每年审查多元化政策执行及效果[162][166] - 公司旨在维持与业务增长相关的董事会多元化范畴的适当平衡[173][177] - 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接受正式全面的入职培训,公司不时向董事提供简报[175][1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增进相关知识和技能[176][178]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以实现公司可持续均衡发展和提升表现质量[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