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能集团(01608)

搜索文档
伟能集团(016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8: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8.16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9.981亿港元减少18.2%[6][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1.405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1.364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为676.0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861.8百万港元减少185.8百万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140.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36.4百万港元轻微增加3.1%,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13.7%上升至17.2% [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亏损约为131.6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345.5百万港元,亏损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30.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3.3百万港元增加833.3% [19]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31.0%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6百万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为152.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98.8百万港元减少23.1% [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开支净额约为7.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9.8百万港元减少90.2% [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40.7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34.8百万港元增加4.4% [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6.7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约17.9百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附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2,374.3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67.2百万港元减少约14.2% [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若干存货账面净额约147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15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额约124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2580万港元)、抵押存款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0万港元)及附属公司股本权益用于借贷担保[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投资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5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9930万港元),其中2550万港元用于IBO项目(2023年12月31日:9910万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366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365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6160万港元(2023年同期:6250万港元)[34]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无)[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8.16567亿港元(2023年:9.98123亿港元),毛利为1.40549亿港元(2023年:1.36366亿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税前亏损为1.31574亿港元(2023年:3.45469亿港元),期内亏损为1.38303亿港元(2023年:3.2754亿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08港仙(2023年:12.19港仙)[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8313亿港元(2023年:3.25012亿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0.3830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891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9.6144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46527亿港元略有上升[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1.9808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5244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12.3664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 13.05913亿港元亏损减少[3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18.0165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83187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646.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67.7万港元有所下降[4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17.0519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8351亿港元有所下降[41]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7.0492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8353亿港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38599亿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78609亿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7.0519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8351亿港元有所下降[42][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98,4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032千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8,3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332千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4,9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063千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1,7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63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3,2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283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138.3百万港元[47]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236.6百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需在报告期末后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之附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2,332.2百万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税税前亏损为131,5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5,469千港元[57][6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5,999,74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35,627千港元[57][62]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294,5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52,117千港元[57][6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之亏损为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8千港元[57][6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7,0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184千港元[57][6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3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93千港元[57][61]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25,5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171千港元[57][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外界客户收益为181,71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7,335千港元[6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2,972,8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14,124千港元[65] - 发动机式发电机组销售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146,7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2,539千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0,8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47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从770千港元降至386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之收益净额为1,578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收益为21,391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74]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相关数据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7,5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722千港元;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额为9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665千港元;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亏损2024年上半年无,2023年同期为2,882千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即期香港过往期间超额拨备为(248)千港元,即期其他地方期内计提为5,921千港元,过往期间拨备不足为777千港元,递延为279千港元,期内税项支出╱(抵免)总额为6,7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929)千港元[7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于亏损138,599,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669,484,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基于亏损327,70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688,026,000股计算[8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5,53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34,171,000港元[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合营公司应占净资产为882,19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1,780千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68019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6207千港元[8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5611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8638千港元[87] - 2024年6月30日附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计237434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67201千港元[88]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0.1港元的普通股份,2023年12月31日相同;已发行及缴足6683150524股每股0.1港元的普通股份,2023年12月31日相同[89] - 2023年12月31日价值14304000港元的分布式发电站被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出售[9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合营公司旗下附属公司款项115149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2417000港元[8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包括应付合营公司附属公司款项15786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相同;应付本公司控股股东款项25147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034000港元[8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90日内为1641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477千港元;91至180日为199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514千港元;181至360日为818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4673千港元;360日以上为14141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7543千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发电资产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97,7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368千港元 [96] - 2024年上半年与控股股东及其联属公司利息支出10,580千港元、销售商品70,200千港元、采购货物79,392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相关交易 [97] - 2024年上半年与一间关连公司租赁付款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0千港元 [97] - 2024年上半年与合营公司旗下附属公司销售商品11,754千港元、利息支出7,73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229千港元和4,324千港元 [97]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7,774千港元、离职后福利36千港元,酬金总额7,81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516千港元、45千港元和6,561千港元 [99]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
伟能集团(016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22:24
收益情况 - 公司收益减少18.2%至816.6百万港元[3] - SI业务收益减少41.5%至345.1百万港元,IBO业务收益增加15.6%至471.5百万港元[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16,567千港元[55] - 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额在2024年上半年为816,567千港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998,123千港元[72][78][79] - 公司总收益为816.6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98.1百万港元减少18.2%[141] - SI业务收入为345.1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0.1百万港元减少41.5%[129] - IBO业务收入为471.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8.0百万港元增加15.6%[130] 财务状况 - 毛利增加3.1%至140.6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7.2%[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57.7%至138.6百万港元[4] - 税前亏损为131.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2.0%[10] - 期内亏损为138.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7.8%[10]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08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82.9%[1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038.3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6%[22] - 流动资产总额为2,961.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0.9%[24] - 流动负债总额为4,198.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1%[2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净亏损138.3百万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236.6百万港元,主要来自报告期末后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之附息银行及其他借贷2,332.2百万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3.2百万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亏损为131,574千港元[5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总额为5,999,747千港元[5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负债总额为4,294,550千港元[6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998,123千港元[64] - 公司税前亏损为345,469千港元[66] - 公司资产总额为6,235,627千港元[68] - 公司负债总额为4,352,117千港元[70] - 公司期內稅項支出为6,729千港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17,929千港元[89][90]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基於本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138,599,000港元[92] - 公司於合營公司的權益,應佔淨資產在2024年6月30日为882,195千港元,而2023年12月31日为991,780千港元[96] - 公司於基金投資約819,000,000港元,於中技偉能投資約700,444,000港元[97][9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873,815千港元增加到2,937,907千港元[101] - 应收票据从402千港元减少到275千港元[10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减值从1,258,010千港元略微减少到1,257,987千港元[101] - 90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106,477千港元增加到164,199千港元[105] - 91至180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77,514千港元减少到19,996千港元[105] - 181至360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344,673千港元减少到81,867千港元[105] - 360日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从1,087,543千港元增加到1,414,133千港元[105] - 90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12,178千港元减少到69,839千港元[109] - 91至180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2,891千港元增加到99,836千港元[109] - 181至360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4,605千港元增加到17,824千港元[109] - 毛利为140.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6.4百万港元增加3.1%[155]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13.7%上升至17.2%[156] - 公司对Tamar VPower Energy Fund I, L.P.的投资成本为819.0百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1.6%[132] - 流动资产总值为2,961.4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253.2百万港元[167]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减少至2,374.3百万港元,较去年底下降14.2%[168] 业务计划与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资产、加快新项目执行、与银行商讨再融资等措施改善流动性及财务状况[38] - 公司管理层预测从2024年6月30日起计不少於十二个月内,集团将有足够营运资金为其营运提供资金及履行财务责任[39] - 公司计划进行策略性业务转型,包括增加收入、降低营运成本和提升资源效率[136] - 公司正在与控股股东商讨出售和租赁电力资产,预计将带来即时现金流和更好的项目组合管理[136] - 公司预计随着新项目的执行和资本结构的加强,将恢复业务成长并继续为持份者创造价值[137] - 公司将继续探索新项目,特别是中亚地区市场,并保持对市场变化的警惕[135] 其他财务信息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加至30.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3.3%[15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5.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0%[159] - 行政开支减少至152.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1%[161] - 其他开支净额减少至7.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0.2%[163] - 融资成本增加至14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164] - 所得税开支为6.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17.9百万港元[16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至138.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27.7百万港元[166] - 资本开支为25.5百万港元,用于IBO项目[178]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2:2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在电力市场拥有逾20年经验的全球领先大型发电机组系统集成商,也是亚洲最大的燃气发动机式分布式发电站运营商[3]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系统集成(SI)业务和投资、建设及运营(IBO)业务[4]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承诺在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将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方案,应用冷热电联供系统、可再生能源或新型燃料以及储能技术[6] - 公司将继续深耕国际市场,加强与控股股东的业务合作,重启业务发展引擎,逐步恢复企业内生增长动力[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面临外部经济环境困难、融资成本上升和地域政治矛盾等挑战,导致全年业绩受到影响,收益下降55.4%至1,497.6百万港元,股东应占亏损扩大800.6%至2,854.0百万港元[12] - 2023年整体收益下降55.4%,约为1,497.6百万港元[32] - SI业务收入下降65.3%,约为675.3百万港元[24] - IBO业务收入下降41.9%,约为822.3百万港元[25] 公司国际市场布局 - 巴西是IBO业务最大市场,占总收入的46.2%[34] - 緬甸是IBO业务第二大市场,收入下降至78.2百万港元[34] - SI业务主要市场为其他亚洲国家,收入占总收入的31.6%[33] 公司财务状况 - 本集团2023年度毛利约为46.2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661.9百万港元减少615.7百万港元,毛利率由19.7%降至3.1%[37] - 本集团2023年度税前亏损约为2,855.0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同比亏损316.2百万港元,主要原因包括緬甸投资的合营公司亏损、总收入减少、SI业务亏损等[38]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制度,确保决策机构与管理层之间权责分明、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治理结构[14]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确保公司稳定、有效和透明的运营,保障股东和其他持有者的权益[105]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30 06:42
财务表现 - 收益减少55.4%至约1,497.6百万港元,其中SI业务和IBO业务收益分别为约675.3百万港元和约822.3百万港元[2] - 毛利大幅减少93.0%至约46.2百万港元,SI业务录得亏损约50.6百万港元[2] - 年内亏损约2,854.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毛利下跌、贸易应收款项、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无形资产减值等因素[2] - 2023年税前亏损为2,855,002千港元,相较于2022年的316,199千港元显著增加[4] - 2023年每股亏损为76.18港仙,较2022年的11.78港仙大幅增加[4] - 2023年税前亏损为2,853,972,000港元,相较于2022年的亏损316,852,000港元显著增加[30] - 2023年毛利约为46.2百万元,较2022年的661.9百万元减少615.7百万元,毛利率从19.7%降至3.1%[55] - 2023年税前亏损约为2,855.0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16.2百万元亏损大幅增加[56]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289,100千港元,较2022年的4,361,305千港元减少[7] - 流动资产总额为2,932,223千港元,较2022年的4,550,023千港元减少[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9,677千港元,较2022年的139,841千港元减少[9] - 权益总额为1,883,510千港元,较2022年的3,140,057千港元减少[1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产生净亏损为2,854.0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305.9百万港元[13] - 流动负债中包括未能按约定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贷2,330.6百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净亏损为2,854.0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305.9百万港元,显示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问[41] 业务分部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SI业务分部的收益为675,322千港元,IBO业务分部的收益为822,321千港元,总计1,497,643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SI业务分部的收益为1,945,437千港元,IBO业务分部的收益为1,415,888千港元,总计3,361,325千港元,显示出显著下降[21] - 2023年分部间销售为14,283千港元,较2022年的11,383千港元有所增加[19][21] - 2023年分部资产总额为5,217,193千港元,较2022年的7,841,678千港元显著下降[20][22] - 2023年分部负债总额为4,352,117千港元,较2022年的5,771,271千港元有所减少[20][22] 现金流与融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2百万港元[13] - 控股股东及其联属公司已提供及将继续提供财务支持,以确保本集团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14] - 部分现有债权银行已同意延长若干已逾期银行贷款的还款日期[14] - 本集团正在与债权银行商讨豁免未偿还逾期贷款的相关事宜[14] - 本集团董事已审阅未来12个月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将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财务责任[14] - 2023年融资成本约为316.2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232.8百万元增加35.8%[61] 股本与股息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份为6,683,150,524股,较2022年的2,701,693,013股显著增加[34] - 2023年未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亦未派发[30] - 2023年公司法定股本由500,000,000港元增至1,000,000,000港元,普通股份数量由5,000,000,000股增至10,000,000,000股[33] - 2023年公司通过增发股份筹集资金约为1,381,992,000港元[38] 经营环境与市场 - 2023年整体收益为1,497.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4%,主要受地域政治变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影响[43][49]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在2023年增加超过500吉瓦,显示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持续刺激[42] - 集团在巴西、印尼、缅甸、中国及英国的发电容量分别为70.3兆瓦、218.1兆瓦、109.7兆瓦、14.4兆瓦及20.3兆瓦[45] - 集团在缅甸的中技伟能项目因政治和社会变动面临重大经营挑战,导致投资账面价值归零[46] - 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天然气价格回落,导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上升[42] 人力资源与公司治理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人数为365名,较2022年的400名减少了约8.75%[73] - 集团实施的库务政策要求维持足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满足日常运营及资金需求[72] - 集团在2023年内提供多项内部及外部培训,以提升员工的知识及技能[73] - 2023年12月5日,集团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已分开,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要求[76]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83] 未来展望 - 集团积极规划未来资产组合,借助控股股东资源在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发掘业务机会[45]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6月18日举行[8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预计于2024年4月30日恢复买卖[82]
伟能集团(01608)发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合并亏损约28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3-18 21:50
伟能集团财务状况 - 伟能集团预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亏损约2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169亿港元有显著增加[1] - 预期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包括毛利下跌约6亿港元,贸易应收款项、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减值约12亿港元,以及缅甸投资项目带来的应占亏损约7亿港元[2] 伟能集团经营策略 - 公司在报告期间制定了发电资产调配计划、加强存货管理和成本控制等营运战略重点[3]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07 17:49
员工股份激励 - 2022年4月26日,公司向一名员工授出920,000股獎勵股份作为薪酬的一部分[3] - 每股授出獎勵股份的公平價值为0.87港元[8] - 年內授出的獎勵股份數目相當於公司年內已發行普通股股份加權平均數的0.034%[10]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1 17:24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和毛利分别下跌约773.9百万港元和约272.1百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998.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772.0百万港元减少43.7%[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约861.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363.6百万港元减少501.8百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13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408.4百万港元减少66.6%,毛利率由23.0%降至13.7%[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345.5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约90.5百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技伟能集团本集团应占亏损约64.6百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3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0.0%[2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轻微减少0.6%至820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1.98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0.4%[2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净额约79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51.7%[2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1.34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3.0%[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7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约6070万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40.93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190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28.8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998,12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72,030千港元下降43.67%[38]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6,3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8,433千港元下降66.52%[38]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345,469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90,507千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327,540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74,386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82,03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1,305千港元下降4.11%[4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093,1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50,023千港元下降10.04%[4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363,62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31,430千港元下降4.75%[4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48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81,407千港元增加17.49%[4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6,50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9,841千港元下降31.00%[4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815,0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40,057千港元下降10.35%[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3275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5亿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2603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052.8万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933.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62.2万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906.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88.5万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36.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497.9万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19亿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9.9812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7203亿港元下降43.67%[56][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税前亏损3.45469亿港元,而2022年同期税前溢利为9050.7万港元[56][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2.75174亿港元,负债总额为54.60129亿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发动机式发电机组收益为5.8686亿港元,提供分布式发电方案收益为4.07982亿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计入报告期初合约负债确认的销售发动机式发电机组收益为1.22539亿港元,2022年为3037.8万港元[68]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及中国内地收益为8733.5万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4.62966亿港元,拉丁美洲为3.09808亿港元,其他国家为1.38014亿港元[62] - 2023年6月30日香港及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15.47209亿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17.27846亿港元,拉丁美洲为5.14057亿港元,其他国家为3.49645亿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118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89.3万港元,资本开支为3417.1万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8502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58.9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为143.9万港元,资本开支为1613.4万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3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615千港元下降[72] - 2023年上半年税前溢利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1722千港元等多项费用[7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抵免总额为 - 179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21千港元[77]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2770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60650000港元[7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3417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34000港元[80] 业务分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SI业务分部收益约590.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4.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IBO业务分部收益408.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58.3百万港元或52.9%[7] - SI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5901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5760千港元[15] - IBO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4079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66270千港元[15] - 公司有系统集成(SI)和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两个可呈报经营分部[55] - 经营分部业绩按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经调整税前溢利/亏损计量)评估[55]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含部分以集团为基准管理的资产和负债[55] - 分部间销售及转拨按当时市价进行[55] 发电资产情况 - 2022年6月30日缅甸有五个发电站,总容量287.4兆瓦,截至2023年6月30日四个到期停运,仍运营项目容量109.7兆瓦[7] - 2022年6月秘鲁79.8兆瓦发电项目收益约283.4百万港元,2022年6月终止合并后收益不再纳入集团[8] - 2022年6月30日印尼在营项目总容量112.9兆瓦,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增22.4兆瓦,有56.4兆瓦燃气发电站在建[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巴西、中国和英国电力项目容量分别为70.3兆瓦、14.4兆瓦和20.3兆瓦[8] - 公司投资组合中有约1800兆瓦发电资产,计划将缅甸资产重新调配至其他市场[12] - 2023年6月30日发电资产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27096千港元,2022年为71091千港元[93] 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入中技伟能总投资成本约700.4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651.9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7.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入基金总投资成本约819.0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797.4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9.6%[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Tamar VPower Energy Fund I, L.P.投资约8190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4877000港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中技伟能投资约700444000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82] - 2023年6月30日向基金出资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0千港元,2022年为4123千港元[93] 股权认购与控股情况 - 2023年6月12日公司与通用中技签订认购协议,通用中技将以每股0.42港元认购3290457511股,总认购额1381992155港元[11] - 完成认购事项和建议发行股份后,通用中技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7.40%[11] 公司业务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伙伴网络进军中国综合能源领域,已开发模块化冷热电联产系统新产品[13] 公司资金与债务管理 - 报告期末后12个月内到期偿还之银行及其他借贷为28.891亿港元[48] - 分包商之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105亿港元,其中15.374亿港元于2023年6月30日已逾期[48] - 除2023年6月30日逾期之银行借贷9880万港元外,公司已获相关银行书面确认豁免未能遵守的若干财务契诺[48] - 公司董事实施计划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政状况,包括与银行协商贷款、沟通续期再融资、与分包商讨论逾期款项结算[48] - 公司采取加快收款、出售非流动资产、探索融资安排等措施保障运营资金,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财务责任[49] 财务报表编制 - 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合并财务报表需与2022年年报一并阅读[50] - 编制2023年中期财务资料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准则修订预计影响年度财报会计政策披露[51][53] 履约责任与付款情况 - 发动机式发电机组销售履约责任在安装后完成,新客户一般需提前付款,付款一般在交付后30至360日内到期[69] - 工程服务履约责任随服务时间完成,付款一般在交付后到期,应收保留金分类为合约资产[70] - 提供分布式发电方案履约责任随能源生产交付完成,付款在发票发出后30至300日内到期[70] 贸易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371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03136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84367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45924千港元[86] - 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合营公司旗下附属公司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160751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6533000港元[84] - 贸易应付款项中应付合营公司附属公司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14453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957000港元[86] 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概无购股未获行使,2022年初有1414千股,年内没收1414千股[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透过受托人购入公司股份,2022年购入5100000股[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2022年授出920000股[92] - 购股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为252,085,000股,占公司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33%[106]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起十年内有效,尚余约3年有效期[107] - 2023年6月30日,董事会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107]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均为119,644,650股[108] - 2023年6月30日,13,666,803股股份由受托人以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1 21:07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减少43.7%至9.98123亿港元,其中SI业务收益为5.901亿港元,IBO业务收益为4.08亿港元,分别减少34.9%和52.9%[2] - 毛利减少66.6%至1.36366亿港元,毛利率为13.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7704亿港元,主要由于毛利下跌、应占合营公司亏损增加及融资成本和其他开支增加所致[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19港仙,2022年同期为每股盈利2.25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345,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溢利90,507千港元[19][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3.275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5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系统集成(SI)业务收益为601,788千港元,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收益为407,982千港元,总计1,009,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SI业务收益为908,251千港元,IBO业务收益为866,270千港元,总计1,774,521千港元[18][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8,275,174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460,129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8,911,328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771,271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中,香港及中国内地为87,335千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462,966千港元,拉丁美洲为309,808千港元,其他国家为138,01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2,111千港元、1,090,118千港元、597,738千港元、12,063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770千港元,政府补贴209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368千港元,总计3,34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28千港元、636千港元、4,271千港元、6,615千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额为590,141千港元,IBO业务为407,982千港元,总计998,12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05,760千港元、866,270千港元、1,772,030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4,499千港元,IBO业务亏损116,229千港元,总计亏损140,72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溢利125,045千港元、114,374千港元、239,419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企业及不分派开支净额为71,470千港元,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133,03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2,357千港元、107,714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分部间销售为11,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1千港元[18][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3.27704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6065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172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4亿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6766.5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0] - 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3417.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3.4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和毛利分别下跌约773.9百万港元和约272.1百万港元,主要因缩减缅甸业务所致[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SI业务分部收益约590.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4.9% [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IBO业务分部收益408.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58.3百万港元或52.9% [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998.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772.0百万港元减少43.7%[51]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收益590,141千港元,IBO业务收益407,98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均减少[5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为861.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63.6百万港元减少501.8百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13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408.4百万港元减少66.6%[56] - 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23.0%下跌至2023年上半年的13.7%[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3.455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9050万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3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0.0%[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1.98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0.4%[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净额约79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51.7%[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34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3.0%[6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8203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1305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0.9314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5002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3.6362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314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48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81407亿港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65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9841亿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8.1504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40057亿港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中香港及中国内地为1,547,209千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1,727,846千港元,拉丁美洲为514,057千港元,其他国家为349,645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667,677千港元、1,862,740千港元、477,075千港元、336,448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基金投资约8.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4877亿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371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03136亿港元[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90日内为2.6379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66405亿港元[3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60日以上为20.498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5757亿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逾期账款总计1843677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045924千港元有所下降[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贷总计2889146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921234千港元略有减少[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28.8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1%[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0%,2022年12月31日为64.8%[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投资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4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8亿港元[71] 持续经营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19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到期需偿还28.891亿港元,分包商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105亿港元,其中15.374亿港元已逾期[11] - 除2023年6月30日逾期的银行借贷9880万港元外,集团已获相关银行书面确认豁免未能遵守的若干财务契诺,豁免有效期6个月或可延至原定到期日[11] - 公司董事实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政状况的计划,包括与银行协商贷款、与分包商讨论还款、加快收款、出售资产、探索融资等[11] - 公司董事审阅集团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到期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适[12]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可能需调整资产账面价值、为负债做准备及重新分类资产负债,该影响未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2] 会计政策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时,除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会计政策及编制基准与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相符[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资料,预期影响集团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澄清会计估计变动与会计政策变动区别,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相关修订对集团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因集团不在第二支柱范本规则范围内[16] 业务情况 - 缅甸发电站运营数量从2022年6月30日的五个减至2023年6月30日的一个,运营容量从287.4兆瓦降至109.7兆瓦[44] - 印尼新增两个项目,新增装机容量22.4兆瓦,还有一个56.4兆瓦的燃气发电站正在建设中[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技伟能经营亏损,公司应占亏损约64.6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入中技伟能总投资成本约700.4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651.9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7.9% [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入基金总投资成本约819.0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797.4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9.6% [47] - 公司投资组合中有约1800兆瓦发电资产,大部分位于缅甸,计划重新调配至其他市场[49]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伙伴网络进军中国综合能源领域,已开发模块化冷热电联产系统新产品[49] - 未来公司将克服缅甸业务挑战,把握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谋求长远发展[49] 股权认购 - 2023年6月12日,公司与通用中技签订认购协议,通用中技将以每股0.42港元认购3,290,457,511股,总认购额为1,381,992,155港元[48] - 完成认购事项和建议股份发行后,通用中技将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拥有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7.40%[48] 税务与股息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 [2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5]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林而聪同时兼任[7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董事无违反该守则情况[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7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内部监控、风险管理、财务汇报事宜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79] 信息披露 - 业绩公告已登载于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预期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8月寄发股东并载于上述网站[80]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1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00名[74]
伟能集团(0160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20:5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发电机组系统集成商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燃气发动机式分布式发电站拥有人和运营商之一[3] - 公司提供快捷交付电力方案,为新兴市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同时为已发达国家提供灵活和具有能源效益的电力[5] - 公司承诺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方案,应用冷热电联供系统、可再生能源或新型燃料以及储能技术[6] - 公司在大环境波动不稳的时期,采取短期发展策略调整,包括降低在缅甸的市场份额以减少当地经济环境困难带来的财务影响,开拓更多天然气发电和伴生气发电的潜在市场[14] - 公司正式进入油气田伴生气市场,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首个伴生气发电项目,预计本年度落成和并网发电[18] - 公司将进一步开拓伴生气发电的市场空间,以提高发电资产利用率为首要短期目标,改善资产组合和提高收益[19] - 公司看到巴西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已在当地累积数年的实际运营经验,有信心进一步加大当地市场份额,加强项目开发,落实新项目[20] - 公司积极拓展低碳能源方案,包括沼气和余热发电系统的销售网络,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29] - 公司在规划未来资产组合和地域分布,以降低业务风险,与危地马拉的油气勘探开发商合作发展伴生气发电项目[33]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2年全年收益下跌至约3,361.3百万港元,毛利减少至约661.9百万港元,整体毛利率改善至19.7%[13] - 公司在2022年全球經濟放緩和通脹加劇的環境下,業務受到影響,但仍努力控制成本,維持業務穩定[23] - 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46.9%,主要因为未签订重大工程服务合同[28] - 公司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分别下降0.9%和7.5%,主要因为某项目不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30] - 公司在2022年收緊成本控制,維持業務毛利率穩定,並發展可持續能源方案[26] - 毛利率由2021年的16.0%上升至2022年的19.7%,主要是由于SI业务中低毛利率的工程服务收入减少[46] - 公司2022年的所得税抵免约为35.5百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1.2%和46.8%[55] - 公司2022年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316.9百万港元,每股基本虧損为11.78港仙[5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值约为4,550.0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22.3百万港元[5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銀行及其他借貸约为2,921.2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4.2%[5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0.8,资产负债比率为64.8%,净负债比率约为88.0%[60]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相信,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105] - 公司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得以维持[106] - 主席林而聪先生负责督导董事会运作,联席首席执行官李创文先生和林而聪先生负责管理集团业务[107] - 董事会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18] - 企业管治报告中提到了舉報政策,鼓励员工和与公司有往来的人士举报不当行为[121] - 公司董事会负责企业治理职能,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治理准则[130] - 公司秘书黄慧雯女士是公司法律顾问和公司秘书,负责公司事务的最新情况[131]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被重新委任为公司外聘核数师,主要负责提供核数服务和非核数服务[132] - 公司有责任披露内幕消息,制定了内幕消息政策以确保保密性和合规性[138]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等渠道与股东沟通,提供公司活动、财务状况和业务发展的信息[142] - 公司股东有权推荐人选参选为董事,程序已在公司网站上公布[145]
伟能集团(0160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4-19 22:47
财务业绩表现 - 收益减少34.0%至约33.613亿港元,SI业务和IBO业务收益分别约为19.454亿港元和约14.159亿港元[2] - 毛利减少18.5%至约6.619亿港元,毛利率改善至19.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69亿港元,主要因缅甸合营公司应占亏损约2.006亿港元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约7550万港元[2]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1.78港仙,2021年为每股盈利1.72港仙[3] - 2022年全面收入亏损总额约2.964亿港元,2021年为约4988.2万港元[4] - 2022年总收益3361325千港元,较2021年的5094079千港元下降34.02%[16,18] - 2022年税前亏损316199千港元,2021年税前溢利106677千港元[17,18] - 2022年SI业务收益1956820千港元,IBO业务收益1415888千港元[16] - 2022年SI业务业绩146872千港元,IBO业务业绩亏损164874千港元[17] - 2022年资产总额89113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0349317千港元下降13.89%[17,18] - 2022年负债总额5771271千港元,较2021年的6816870千港元下降15.34%[17,18] - 2022年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收益2095549千港元,较2021年的2518218千港元下降16.78%[19] - 2022年客户A和客户B收益分别为1202691千港元和691398千港元[2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79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2019千港元下降33.99%[23]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1846千港元,较2021年的2189千港元下降15.67%[23] - 2022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5482亿港元,较2021年的3.08264亿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2年公司税前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7551.9万港元,高于2021年的3061.8万港元[24] - 2022年公司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548.9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4993.8万港元[26] - 2022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16852亿港元,2021年为溢利4568.9万港元[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后为29.03136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26.77289亿港元[29]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0.45924亿港元,2021年为21.18265亿港元[31] - 2022年公司产生净亏损2.807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0.814亿港元[33] - 2022年系统集成(SI)业务收益约19.454亿港元,较去年下跌46.9%,整体毛利率由11.0%提高至14.6%[36] - 2022年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收益约14.159亿港元,按年下跌0.9%,毛利约3.774亿港元,按年下跌7.5%[37] - 2022年公司无签订重大工程服务合同,建设发电站大型工程服务收益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018亿港元[36] - 2022年销售发动机式发电机组收益较上一年度减少19.6%[36] - 2022年公司收益约3361.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094.1百万港元减少34.0%,主要因SI业务收益减少[45] - 2022年SI业务收益1945.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57.9%;IBO业务收益1415.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42.1%[45][47][48] - 2022年SI业务中,其他亚洲国家收益1724.1百万港元,占比51.3%;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收益174.1百万港元,占比5.2% [47] - 2022年IBO业务中,巴西收益691.4百万港元,占比20.5%;缅甸收益328.8百万港元,占比9.8%;秘鲁收益283.4百万港元,占比8.4% [48]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分别为2699.4百万港元及4281.6百万港元,减少因SI业务收入减少[49] - 2022年公司毛利约为661.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812.5百万港元减少150.6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16.0%升至19.7%[51] - 2022年公司录得亏损约为316.2百万港元,上一年度同比为溢利106.7百万港元,主要因缅甸合营公司亏损所致[52]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7.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2.0百万港元减少34.2%[53]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1年约29.0百万港元减少23.4%至22.2百万港元[54] - 2022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377.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08.6百万港元减少7.6%[56] - 2022年公司其他开支净额约为154.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79.2百万港元增加95.1%[56] - 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约为232.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10.4百万港元增加10.6%[57] - 2022年公司所得税抵免约为35.5百万港元,上一年度同比为所得税开支约49.9百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1.2%及46.8%[58] 资产负债情况 - 净负债减少至约27.639亿港元,净负债比率降低至88.0%[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约43.613亿港元,2021年约53.724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资产总额约45.500亿港元,2021年约49.769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约56.314亿港元,2021年约45.092亿港元[5]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约1.398亿港元,2021年约23.077亿港元[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包括12个月内到期银行及其他借贷18.88亿港元、因未履行财务契诺被重新分类的银行借贷10.332亿港元、分包商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7.515亿港元,其中15.374亿港元已逾期[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亿港元[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2,921.2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24.2%[60] 财务应对措施 - 公司董事实施多项计划改善流动资金及财政状况,包括与银行协商贷款条款、沟通续期及再融资、与分包商讨论逾期款项结算、加快收款、考虑出售非流动资产、探索融资安排[11] - 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公司将加强采购和存货管理,控制资本支出,改善债务组合,物色其他资本和融资渠道[43]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等[12] - 各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因不同原因未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影响[13][1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 率为8.25%,其余为16.5% [2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末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67] 业务项目情况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投入中技伟能总投资成本约7.004亿港元,账面价值约7.162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8.0%,应占亏损约2.006亿港元[38]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投入基金总投资成本约8.149亿港元,账面价值约8.392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9.4%,应占盈利约110万港元[39] - 2022年拥有和营运的秘鲁79.8兆瓦发电项目相关项目公司被重新界定为合资公司,其财务表现不再并入集团合并损益表[37] - 2022年公司与危地马拉油气勘探开发商合作,发展首个伴生氣发电项目[37] - 公司考虑缅甸现状和发展计划,当地若干发电项目有效合同结束后未续约[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总计1892.6兆瓦[40] - 公司正式进入油氣田伴生氣市場,首个伴生氣發電項目预计本年度落成和併網發電[43] - 2022年全球氣體燃燒量減少3%至约1390億立方米[43] - 公司短期目标是提高發電資產利用率,近年逐步发展南美市场,尤其看好巴西市场潜力[43] - 公司持续提高分布式发电方案能源效率,引入餘熱發電系統,开拓伴生氣和氫氣發電市場[4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执行主席及联席首席执行官由林而聪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上市规则[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发现公司董事有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70] - 2022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度合并年度业绩[71] 信息披露与交易安排 - 2022年末期业绩公告已登载,年报预计2023年4月底前寄发并登载[73]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暂停买卖,申请4月20日起恢复买卖[74]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6月5日举行[75] - 公司将在2023年5月31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7] 审计意见 - 核数师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32] 人员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00名,较2021年的580名减少[66] 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56.8百万港元,2021年为107.3百万港元[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