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icon
搜索文档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5 16:43
ABLE ENGINEERING HOLDINGS LIMITED 安保工程控股有限公司 1 CONTENTS 目錄 The English text of this annual report shall prevail over the Chinese text in case of inconsistencies or discrepancies. 本年報之中英文版本如有任何歧義或差異,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2 公司資料 Corporate Information 4 五年財務概要 Five-year Financial Summary 7 主席報告 Chairman's Statement 10 重大手頭合約概要 Summary of Substantial Contracts on Hand 12 牌照及資格 Licences and Qualifications 14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25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34 ...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18:2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ABLE ENGINEERING HOLDINGS LIMITED 安保工程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627)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業績 安 保 工 程 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的 董 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統 稱「本集團」)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的 綜 合 業 績, 連同上一年度的比較數字如下: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附 註 | 千港元 | 千港元 | | 收 入 | 5 | 7,968,813 | 5,511,537 | | 銷售成本 | | (7,386,316) | (5,187,993) | | 毛 ...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3 16: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收入为3,946,807千港元,同比增长30.2%[9] - 2024年中期毛利为143,263千港元,同比增长20.4%[9] - 2024年中期税前利润为117,874千港元,同比增长51.3%[9] - 2024年中期净利润为99,893千港元,同比增长60.8%[9] - 2024年中期每股盈利为4.99港仙,同比增长60.5%[9] - 公司2024年中期其他全面收入为97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662千港元[9] - 公司2024年中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入总额为100,872千港元,同比增长81.9%[9] - 公司2024年中期销售成本为3,803,544千港元,同比增长30.6%[9] - 公司2024年中期行政开支为36,808千港元,同比下降22.4%[9] - 公司2024年中期财务费用为19,263千港元,同比增长28.5%[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收入总额为39.4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32亿港元增长30.2%[40] - 公司综合营业额为39.47亿港元,同比增长30%[100] - 公司毛利为1.43亿港元,同比增长20%[100] - 公司净利润为998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13.4万港元[100] - 每股基本盈利从3.11港仙上升至4.99港仙[100] - 公司本期间收入为3,946,807,000港元,同比增长30%[106]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下降至本期间的3.6%,主要由于人工、设备及分包费用上涨[107][10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去年同期的62,134,000港元增加至本期间的99,893,000港元[119][124]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動資產總值從1,728,193千港元增長至1,882,150千港元,增長約8.9%[11] - 流動資產總值從3,177,454千港元增長至3,893,496千港元,增長約22.5%[11] - 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從2,077,918千港元增長至2,408,896千港元,增長約15.9%[11] - 應收賬款從75,755千港元增長至286,359千港元,增長約277.8%[11] - 合約資產從814,160千港元增長至1,076,270千港元,增長約32.2%[11] - 流動負債總值從3,286,209千港元增長至4,111,522千港元,增長約25.1%[11] - 非流動負債總值從1,872千港元增長至45,686千港元,增長約2,340.5%[12] - 資產淨值從1,617,566千港元增長至1,618,438千港元,增長約0.05%[12] - 綜合儲備從1,597,566千港元增長至1,598,438千港元,增長約0.05%[1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物业、机器及设备金额为1,773,186千港元,同比增长10.0%[5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账款中即期至六个月的金额为286,359千港元,同比增长277.8%[6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中与关联公司的结余为391,001千港元,同比增长28.7%[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中包含应付保证金356,70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4,193,000港元增加了25.5%[67][68] - 公司应付账款通常自发票日期或付款证明书日期起60天内清偿,且不计息[69]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在2024年9月30日的金额为1,773,18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12,720,000港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地皮重建产生的建筑成本[134][139] - 公司应收账款在2024年9月30日已全部清付,2024年3月31日的应收账款也已全部清付[136][141] - 公司合约资产在2024年9月30日的余额为513,204,000港元(应收保证金)和563,066,000港元(未发出进度付款证明书的收入),较2024年3月31日分别增加15.2%和52.8%[137][142] - 公司其他应付款、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在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余额为2,088,742,000港元,非流动余额为43,63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分别增加21.7%和从零增加[144][146] - 公司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在2024年9月30日减少,主要由于偿还合营业务伙伴款项[143][147]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将1,292,951,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146,881,000港元的未发出付款证明书收入和61,487,000港元的应收保证金抵押给银行以担保银行融资[145]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将14,704,000港元的银行存款质押作为建筑项目履约保函的保证存款[145]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809千港元,同比增长32.9%[17] - 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0,778千港元,同比增长78.9%[17] - 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08,894千港元,同比增长35.5%[1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08,896千港元,同比增长21.5%[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2,077,918,000港元增加16%至2024年9月30日的2,408,896,000港元[126][127] 业务与合同 - 公司主要从事楼宇建筑、维修、保养、改建及加建工程、打桩工程以及销售预制建筑组件[19] - 楼宇建筑合约工程收入为38.0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6.4%[40] - 修建工程合约工程收入为7276万港元,打桩工程合约工程收入为2428万港元,均为新增业务[40] - 预制建筑组件销售收入为4377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77万港元增长110.8%[40] - 所有收入均来自香港市场[43] - 公司获得总价值48.25亿港元的重大建筑合同,包括粉岭北公营房屋发展计划和山顶Cameron Lodge重建项目[109][112] - 公司在2024年8月29日与Wing Hong Shun Enterprises Limited签订了框架合同协议和框架分包协议,有效期至2027年3月31日[155] - 公司在2024年8月29日通过Bright Realm Limited收购了Wing Hong Shun Enterprises Limited 90%的股份,使其成为公司的关联方[156] - 公司与荣康顺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协议有效期至2027年3月31日,双方可互相提供承包服务[157] - 公司通过收购荣康顺企业90%股份,使其成为关联人士,收购完成后荣康顺企业由梁锡安持有10%,辉咏持有90%[157]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与荣康顺企业的合作将有助于扩大客户基础,并无需分散资源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业务[160][163]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000,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2] - 公司股本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无变动[73] - 公司购股权计划允许授予的股份数量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且每名合资格参与人士在任何12个月内可获得的购股权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74][75][76] - 金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0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5.00%[192][194] - 魏振雄先生通过金力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1,50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5.00%[193][194] - 郑惠珍女士作为魏振雄先生的配偶,被视为持有公司1,50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5.00%[193][194]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未发现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的权益或淡仓需披露[199]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未发现其他人士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任何类别股本面值10%或以上的权益[200] 税务与费用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香港所得税费用为15,973千港元,同比增长1.3%[4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内地所得税费用为1,56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0[4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约成本为3,803,544千港元,同比增长30.6%[4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福利开支为155,359千港元,同比增长59.3%[46] - 财务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4,998,000港元增加至本期间的19,263,000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116]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0,841,000港元上升至本期间的27,412,000港元,主要由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11][113] - 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47,442,000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36,808,000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资产折旧减少[111][114] 股息与分红 - 公司支付了2023/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总计1亿港元[103] - 公司未宣派本期间的中期股息[103]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香港及中国内地聘用约560名全职员工,较2024年3月31日的468名有所增加[170][171] 市场与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2025-26至2029-30年度)提供189,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较前五年增加约80%[162][165]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30,000个“简约公屋”单位,以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缺口[161][164] 风险管理 - 公司在日常业务中面临员工或分包商因工伤提出的索赔,但董事认为这些索赔已由保险覆盖,不会对财务状况或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1][8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六个月内将因观塘励业街7号地皮重建项目消耗一定金额的现金[129] - 公司在建工程的资本承担为3.02亿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3.39亿港元有所下降[86]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支付的租金为149.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87] - 公司向关联方购买产品及安装服务的支出为427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764.3万港元[87] - 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的分包服务支出为1.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662.9万港元[87]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自2018年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72][173] - 公司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在公司股份中的权益比例较低,刘志辉先生持有0.015%的股份,高赞明教授持有0.001%的股份[176]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4年9月30日未持有任何未行使的购股权[181] - 公司及其相联法团在2024年9月30日未授予任何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可认购证券的购股权[181]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2024年9月30日未持有任何需披露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的权益或淡仓[183] - 公司未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根据2018年8月31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授予任何购股权[188]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未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89] 其他 - 公司中期财务信息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未包括因无法持续经营而导致的任何调整[20] - 公司中期财务信息依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与年度财务报表一致[22][2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7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15.35亿港元,中国内地占3.35亿港元[36] - 公司中期经营不受季节性或周期性影响[38] - 公司采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30][31] - 公司仅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即建筑分部,主要从事楼宇建筑、修建工程、打桩工程及预制建筑组件供应[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25,663千港元,同比增长30.4%[44] - 公司未动用循环贷款融资为488,400千港元,同比增长11.4%[20]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18,026千港元,同比增长100.4%[20]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金力控股有限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金进有限公司[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为合约工程业务客户提供的履约保函担保金额为563,367,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2,210,000港元增加了14.5%[78][79]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没有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且董事会未授权其他重大投资或重大增购资本资产[153]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9:0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946,807千港元,同比增长30.2%[2] - 公司毛利润为143,263千港元,同比增长20.4%[2] - 公司期间溢利为99,893千港元,同比增长60.8%[2]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100,872千港元,同比增长81.9%[7]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99港仙,同比增长60.5%[8] - 公司综合营业额为39.47亿港元,同比增长30%[76] - 公司毛利为1.43亿港元,同比增长20%[76] - 公司溢利为998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13.4万港元[7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从3.11港仙上升至4.99港仙[7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62,134,000港元增加至99,893,000港元[8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82,15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8.9%[11] - 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3,893,49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22.5%[1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2,408,89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15.9%[11]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218,02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100.3%[11] - 公司资产净值为1,618,43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0.05%[13]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70,359千港元,同比增长9.0%[34] - 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1,535,386千港元,同比增长10.9%[34] - 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334,973千港元,同比增长0.7%[34]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在2024年9月30日的金额为1,773,18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12,720,000港元增长9.9%[49] - 公司应收账款在2024年9月30日的即期至六个月账龄为286,35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5,755千港元增长277.9%[51] - 公司应付账款在2024年9月30日的总额为1,498,66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74,198千港元增长39.5%[54] - 公司应付保证金在2024年9月30日为356,70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4,193,000港元增长25.5%[54] - 物业、机器及设备由1,612,720,000港元上升至1,773,186,000港元,主要由于重建地皮产生的建筑成本[96] - 应收账款于2024年9月30日已全部清付[98] - 合约资产中应收保证金由445,540,000港元增加至513,204,000港元,未发出进度付款证明书的收入由368,620,000港元增加至563,066,000港元[100] - 其他应付款、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由1,716,194,000港元增加至2,088,742,000港元,主要由于合约工程成本的拨备增加[102] - 物业、机器及设备中1,292,951,000港元被抵押给银行以担保融资[103]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809千港元,同比增长32.9%[23] - 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0,519千港元,同比增长100.7%[23] - 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08,894千港元,同比增长35.5%[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08,896千港元,同比增长21.5%[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77,918,000港元上升16%至2,408,896,000港元,主要由于多个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92] 收入与成本 - 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3,946,807千港元,同比增长30.2%[38] - 楼宇建筑合约工程收入为3,805,993千港元,同比增长26.4%[38] - 销售预制建筑组件收入为43,770千港元,同比增长110.8%[38]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中,合约成本为3,803,5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13,047千港元增长30.6%[42]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下降至3.6%,主要由于人工、设备成本及分包费上涨[80]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7,41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841千港元增长31.5%[41] - 公司所得税费用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7,9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773千港元增长14%[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841,000港元上升至27,412,000港元,主要由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82] - 行政开支由47,442,000港元减少至36,808,000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资产折旧减少[84] - 财务费用由14,998,000港元增加至19,263,000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85] 股息与资本承担 - 公司宣派及支付的末期股息为每股0.05港元,总金额为100,000,000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45] - 公司资本承担中,有关物业、机器及设备之在建工程为3.02亿港元[66]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支付的租金为149.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68] - 公司担保金额为5.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2亿港元有所增加[63] - 公司与荣康顺企业签订框架承包协议及框架分包协议,有效期至2027年3月31日,双方可互相提供承包服务[108] - 梁锡安先生同意出售荣康顺企业90%股份给辉咏有限公司,完成后荣康顺企业由梁先生持有10%,辉咏持有90%[109] 人力资源与管理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香港及中国内地聘用约560名全职雇员,较2024年3月31日的468名有所增加[114]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董事及全职雇员提升公司价值,但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14]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总酬金为834.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29.5万港元[69] 公司治理与披露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于维护良好的公司治理实务,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项下的企业管治守则[115]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申报事宜[120]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21] 市场与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提供189,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较上届政府增加约80%[112] - 公司取得重大建筑合约,总价值为48.25亿港元[81]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9 21:4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净利润为204,889,000港元,同比增长17.7%[9] - 公司2024年综合收入为5,511,537,000港元,较2023年的5,079,222,000港元增长8.5%[12][26]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24港仙,较2023年的8.70港仙有所增长[9][12]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1,617,566,000港元,较2023年的1,520,274,000港元增长6.4%[12] - 公司2024财年收入为55.115亿港元,同比增长8.5%,主要由于项目按计划推进[53][5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综合收入为55.11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323亿港元[78]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2.04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7.7%[78]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0.24港仙,较2023年的8.70港仙有所增加[78] - 公司2024年净资产值为16.17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4%[78] - 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5.9%,较2023年的6.2%有所下降[82] - 母公司持有者應佔溢利增加17.7%,从2023年的174,068,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204,889,000港元[161] - 公司总权益从2023年的1,520,274,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1,617,566,000港元[1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1.5%,从2023年的1,710,743,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2,077,918,000港元[161] - 银行信贷额度从2023年的2,071,000,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2,421,200,000港元,其中1,442,290,000港元未动用[161] 股息与分红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每股5.0港仙的末期股息,总额为100,000,000港元[14][31]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与2023年持平[80] 建筑项目与合约 - 公司授予附属公司的建筑合约总价值为11.766亿港元,未完成合约价值为8.239亿港元[67] - 公司授予合营业务的建筑合约总价值为207.34亿港元,未完成合约价值为129.52亿港元[67] - 公司授予合营业务的合约包括薄扶林道玛丽医院重建工程第一期主要工程,合约价值为94.5亿港元[41] - 公司授予合营业务的合约包括将军澳第67区政府联用办公大楼设计及建造工程,合约价值为35.87亿港元[41] - 公司授予合营业务的合约包括粉岭第11区新界东文化中心建筑工程,合约价值为37.27亿港元[41] - 公司于2024财年获得多个重大建筑合同,包括粉岭上水地段第268号的数据中心发展、西九龙及西贡的3年分区定期合约、薄扶林南华景街和屯门湖山路的公营房屋发展计划建筑工程[85] - 公司参与的利基-安保合营取得粉岭第11区新界东文化中心建造工程项目,公司持有30%权益[85] - 公司参与的安保-俊和联营取得设计及建造屯门第54区及柴湾常安街╱常平街的简约公屋项目,公司持有85%权益[85] - 公司于2024财年完成香港国际机场过路湾青鹬高端物流中心发展工程的主要工程[85]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公共工程建筑合约的投标机会将持续稳定[81] 成本与费用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的8357.7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8770.7万港元,主要由于董事奖金和员工激励旅行增加[59]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3财年的2450.8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3476.1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62] - 公司2024年实际成本略高于预期,主要由于劳工、设备及分包费用上升[82] - 公司2024财年财务费用为34,761,000港元,较2023财年的24,508,000港元增加10,253,000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率普遍上升[8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83,577,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87,707,000港元,主要由于董事花红增加及员工奖励旅游[115]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增加至2024年的1,716,194,000港元,主要由于合约工程成本的拨备增加224,107,000港元[169] 收购与投资 - 公司收购Synergy Material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50%权益,由于该集团净亏损,公司联营公司权益的账面值为零[61][63] - 公司于2022年收购的预制组件厂房已开始生产,为集团及其他承建商提供上游组装合成组件[64] - 公司以2,500万港元收购了CWF Piling & Civil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的100%股权,该公司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颁发的多项工程许可证[152] - 公司收购了联邦打桩土木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本,收购代价为2500万港元[174] - 公司收购了一间附属公司[20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提供土地建造不少于80,000个私人房屋单位,其中60%来自新开发区域[15][32] - 公司预计将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未来有望获得更多公共工程和房屋项目[19][35]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公司2024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财年的12,109,000港元增加至49,357,000港元,主要由于公司将更多备用资金存入定期存款,导致利息收入增加[85] - 公司所得税费用从2023财年的46,217,000港元减少1.1%至45,728,000港元,尽管税前利润增加,但由于公司产生更多免税的利息收入[89]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度的46,217,000港元减少1.1%至2024年度的45,728,000港元,主要由于备用现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增加[133] 合营企业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的净溢利为184,000港元,完全来自公司拥有50%权益的Gold Victory Resources Inc.及其附属公司的业绩[91] - 合营企业净利润份额为184,000港元(2023年为1,373,000港元),主要来自Gold Victory Resources Inc.及其子公司的50%股权[113] - 公司合营企业财务结果在本年度略有盈利[113]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同资产主要包括445,540,000港元的保留款和368,620,000港元的未开票收入[143] - 公司银行借款全部以港元计价,并采用浮动利率,利率由各银行报价决定[137] - 公司未参与任何利率和货币对冲或投机活动,但会密切监控外汇波动风险,并在适当时考虑对冲安排[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在2024年6月14日前已全部结清[142] - 物业、机器及设备增加至2024年的1,612,720,000港元,主要由于重建地皮的建筑成本[163] - 应收账款在2024年3月31日的100%已在2024年6月14日前收回[168] - 合约资产包括应收保证金445,540,000港元和未开发票收入368,620,000港元[168] - 银行存款14,704,000港元被抵押作为建筑项目的履约保证金[171] - 公司无未偿还银行贷款,2023年有74,948,000港元由银行存款担保[171]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1,235,82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2,356,000港元有所增加[198] - 机器及设备抵押金额为164,21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0,336,000港元大幅减少[198] - 未开发票收入及应收保证金抵押金额为50,67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6,100,000港元显著下降[198] - 公司资本承诺详情见财务报表附注35[197] - 公司或然负债详情见财务报表附注34[19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关键政策、战略计划和目标,并监督集团管理层的绩效[153] - 游国辉先生自2023年8月29日至2024年3月31日兼任公司行政总裁职务[183][185] - 李先生于2024年1月加入公司,自2024年4月1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88] - 李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建筑、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和企业管理经验[189] - 李先生曾担任保华建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190] - 李先生目前担任多个行业和社会职务,包括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委员会成员[192][193] - 高教授自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并向董事会提供独立建议[195] 其他 - 公司新设立的预制工厂已于2022年5月投产,支持模块化集成建筑(MiC)需求[34] - 公司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将消耗一定现金,用于香港九龙观塘励业街7号地块的重新开发[136] - 公司与亮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分包协议和框架承包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3月31日[176][178] - 公司董事会认为框架协议的签订可以扩展和多样化公司的承包能力,并扩大潜在客户群[177] - 公司自2018年8月31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截至2024年3月31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81][182]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7 19: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收入为5,511,537千港元,同比增长8.52%[22]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204,889千港元,同比增长17.7%[24] - 母公司持有者应占年内溢利为204,889千港元,同比增长17.7%[42]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者应占每股盈利为10.24港仙,同比增长17.7%[43] - 公司收入增加8.5%,从2023年的5,079,222,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5,511,537,000港元[12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6.2%下降至2024年的5.9%[127] - 公司财务费用增加10,344,000港元,从2023年的24,508,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34,761,000港元[128] - 公司所得税开支减少1.1%,从2023年的46,217,000港元降至2024年的45,728,000港元[130]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的1,520,274,000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617,566,000港元[135]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應佔資產淨值增加6.4%,从2023年的1,520,274,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1,617,566,000港元[124]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177,454千港元,同比增长7.07%[26]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728,193千港元,同比增长4.18%[26] - 公司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77,918千港元,同比增长21.45%[26]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716,528千港元,同比增长4.2%[41]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08,755,000港元[47]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增加至2024年的1,612,720,000港元,较2023年的1,558,770,000港元有所增加[122] - 公司应收保证金为445,540,000港元,未开发票收入为368,620,000港元[123] - 公司银行信贷额度从2023年的2,071,0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421,200,000港元,其中1,442,290,000港元尚未动用[136] - 公司其他应付款、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从2023年的1,506,987,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716,194,000港元,主要由于合约工程成本的拨备增加224,107,000港元[158] 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4年香港地区收入为1,383,926千港元,同比增长3.4%[41] - 公司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为332,602千港元,同比增长7.5%[41] - 香港地区收入从2023年的5,079,222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511,537千港元,同比增长8.5%[55] - 客户甲的收入从2023年的1,241,548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922,560千港元,同比增长54.8%[55] - 客户乙的收入从2023年的1,951,871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815,158千港元,同比增长44.2%[55] - 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7,516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7,411千港元,同比增长530.8%[58] - 楼宇建筑合约工程收入从2023年的5,079,222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406,064千港元,同比增长6.4%[75] - 合約成本从2023年的4,764,334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133,572千港元,同比增长7.8%[78]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的172,765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31,987千港元,同比增长34.3%[78] - 合約資產中的未開發票收入从2023年的340,065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368,620千港元,同比增长8.4%[86] - 應收保證金从2023年的488,612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445,540千港元,同比下降8.8%[86]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的12,109,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49,357,000港元,主要由于更多备用资金存入定期存款导致利息收入增加[101] 融资与贷款 - 公司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为34,296千港元,同比增长43.2%[6] - 公司2024年未动用循环贷款融资为438,400,000港元[30] - 公司出让若干合约工程的财务利益,作为银行融资担保,未开发票收入为164,210,000港元(2023年:330,336,000港元),应收保证金为50,679,000港元(2023年:156,100,000港元)[90] - 公司给予若干合约工程的客户履约保证金的银行担保为492,210,000港元(2023年:330,318,000港元)[108]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三个月内应收账款为587,731千港元(2023年:576,597千港元),四至六个月为160,645千港元(2023年:61,013千港元),超过六个月为325,822千港元(2023年:301,719千港元)[91] - 公司应付账款中包含应付保证金284,193,000港元(2023年:318,223,000港元),不计息且一般在一至四年内结算[106] - 公司应付账款中包含关联公司结余303,871,000港元(2023年:120,000,000港元),无抵押、免息且根据相关协议条款偿还[106] - 公司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率极低,未计提减值拨备[103] - 公司合約資產的預期信貸虧損率極低,未計提減值撥備[105] 投资与收购 - 公司2024年购入新动力材料有限公司50%权益,投资成本为1港元[11] - 公司收购联邦打桩土木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本,收购代价为2,500万港元[16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均遵守该守则[169] - 审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蒙灿先生(主席),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71]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游国辉先生(主席)、李恒頴先生(行政总裁)、刘志辉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高赞明教授、李文彪医生、李毓湘博士、麦淑卿女士、蒙灿先生组成[173] 其他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处理保险合约[52] - 公司建筑分部为主要经营分部,涉及楼宇建筑、RMAA及销售预制建筑组件[54] - 公司预计未来将获得更多公共工程及房屋项目的机会[119]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从2023年的320名增加至2024年的468名[144]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72]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6: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游国辉先生和执行董事刘志辉先生[3] - 公司主要从事香港的建筑施工和维修工程[14] - 公司认为金力控股有限公司为其直接控股公司,金进有限公司为最终控股公司[15]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30,320.16万港元,同比增长51.6%[7] - 毛利为11,89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7]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294,569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6.4%[8] - 公司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为1,960,651万港元[8] - 非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贷款为483,500千港元,其他应付款为1,405千港元[9] - 资产净值为1,475,746千港元,其中已发行股本为20,000千港元[9] - 2023年9月30日,总权益为1,475,746千港元,储备为1,455,746千港元[10]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净额为1,982,646千港元,较期初增加273,361千港元[11] 会计政策 - 未经审计的本期间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和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6编制[16] - 本集团在编制未经审计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时采纳了与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审计综合财务报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基础[18] - 未经审计的中期财务信息是根据历史成本约定编制的,除了按公允值计量的人寿保险保单外[19][20] 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并全额支付了2,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总额为20,000千港元[42] - 金力实际持有公司75%的股份[139] - 鄭惠珍女士是金力的配偶,持有公司75%的股份[140] - 除了上述股东外,没有其他人持有公司股份[141] 员工和薪酬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在香港雇用了389名全职员工,较2023年3月31日的320名有所增加[124] - 员工薪酬根据表现、工作经验和市场条件确定,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可能获得酌情性奖金和股票期权[124] 公司治理 - 张浩源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和CEO,由游国辉先生接任[143] - 董事长和CEO的职务应分开,董事会认为这种结构有利于公司的领导和决策[144] - 公司董事们确认他们在期间内遵守了董事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47]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期间内没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8] - 審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的会计原则和内部控制[149]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17:17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032,016千港元,同比增长52.0%[2] - 公司期间溢利为62,134千港元,同比增长24.8%[2]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55,472千港元,同比增长56.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3,032,016千港元,同比增长52.0%[1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除税前溢利为118,969千港元,同比增长25.8%[18] - 综合营业额为3,032,016,000港元,同比增长52.0%[41] - 毛利为118,969,000港元,同比增长18.5%[41] - 净溢利为62,134,000港元,同比增长24.8%[41]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982,646千港元,同比增长141.7%[7]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86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37,540千港元[7]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164,060千港元,同比增长200.0%[7]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从1,710,743,000港元上升15.9%至1,982,646,000港元[57] - 银行融资额度为2,060,000,000港元,其中1,103,423,000港元尚未动用[5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66,082千港元,同比增长0.4%[4] - 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2,959,696千港元,同比增长13.2%[4] - 公司资产净值为1,475,746千港元,同比下降2.9%[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54,582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比81.0%[1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物业、机器及设备金额为1,575,121千港元,同比增长1.0%[2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16,521千港元,同比增长4930.0%[2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501,71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255千港元大幅增加[2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为852,07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39,329千港元有所减少[26] - 公司应付保证金为358,569,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18,223,000港元增加[27] - 公司应收保证金为190,134,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88,612,000港元减少61.1%[66] - 公司未发出进度付款证明书的收入为454,129,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40,065,000港元增加33.5%[66] - 公司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的流动余额为1,902,877,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506,987,000港元增加26.3%[68]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1,978,694,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681,105,000港元增加17.7%[69] - 公司银行存款质押为14,704,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70] - 公司银行贷款抵押品账面总值为101,93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4,948,000港元增加36.0%[70]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已付股息为100,000千港元,同比增长42.9%[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末期股息为每股0.05港元,总金额为100,000千港元[21] 税务与政府补助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香港利得税拨备为15,773千港元,税率为16.5%[1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政府补助为1,038千港元,同比下降60.2%[18] 每股盈利与股本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59港元,同比增长25.5%[22] - 公司股本在报告期内无变动,法定股本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0,000千港元[28] 重大合约与项目 - 重大合约总值为78.88亿港元,未完成合约总值为54.69亿港元[45] - 取得重大建筑合约,预计总价值为47.53亿港元[47] 成本与毛利率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下降至3.9%,主要由于人工、设备成本及分包费上涨[46] 利息收入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利息收入为19,681千港元,同比增长1340.0%[18] 资本承担与租金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443,74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87,333千港元减少[36] - 公司向关联方支付的租金为1,4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4千港元有所增加[36] 管理层与薪酬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总酬金为8,2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805千港元增加[36] - 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张浩源辞任,主席兼执行董事游国辉接任新行政总裁[80] 房屋需求与土地储备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公营房屋需求量为308,000个单位,已觅得土地可兴建约410,000个单位,超额完成约100,000个单位[75]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私营房屋需求量为132,000个单位,未来五年已准备可兴建约80,000个单位的土地[76] 员工人数 - 公司香港全职雇员人数为389名,较2023年3月31日的320名增加21.6%[7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所有董事均确认在本期间一直遵守该标准[83]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在本期间并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4] - 审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公司所采纳的会计原则及惯例,并就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和财务申报事宜进行商讨[85]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86]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游国辉先生[87]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授予每名合资格参与人士的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30] 担保与抵押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担保金额为330,318,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33]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22:17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为5,079,222千港元,同比下降8.9%[5] - 2023年毛利为314,888千港元,同比增长24.3%[5] - 2023年净利润为174,068千港元,同比增长41.7%[5] - 2023年每股基本溢利为8.70港仙,同比增长41.7%[6] - 2023年每股股息为5.0港仙,同比增长42.9%[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收入为50.79亿港元,同比下降8.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净利润为1.74亿港元,同比增长41.7%[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每股基本盈利为8.70港仙,较2022年的6.14港仙有所增长[9]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应占资产净值为15.20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6.9%[14]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总额为1亿港元[15][1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综合收入为50.79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4.98亿港元[30]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4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41.7%[30]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8.70港仙,较2022年的6.14港仙有所增加[30]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应占资产净值为15.20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6.9%[31]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较2022年的3.5港仙有所增加[3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4.5%上升至2023年的6.2%,主要由于一项重大楼宇建筑项目的实际成本低于预期[36]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240.5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210.9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和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3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8684.7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8357.7万港元,主要由于捐款减少[40]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2年的1150.6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2450.8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41]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净溢利为137.3万港元,较2022年的净亏损135.5万港元有所改善[42]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3304万港元增加39.9%至2023年的4621.7万港元,与应课税溢利的增加一致[43]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从2022年的1.2288亿港元增加41.7%至2023年的1.74068亿港元[4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15.02962亿港元增加13.8%至2023年的17.10743亿港元,主要由于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入增加[47] - 公司银行信贷总额为20.71亿港元,其中12.07亿港元未动用[48]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658,772千港元,同比增长27.0%[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615,267千港元,同比增长30.1%[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520,274千港元,同比增长6.9%[6] - 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0.76港元,同比增长7.0%[6] - 物业、机器及设备总额为15.59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51亿港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增加及地皮重新发展成本[54] - 应收账款为100%在2023年5月4日或之前收回,较去年99%的收回率有所提升[56] - 合约资产中应收保证金为4.89亿港元,未开发票收入为3.40亿港元[58]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增加3.31亿港元,主要由于新建筑项目预付保险费及合营伙伴应收款增加[59]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总额为15.0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23亿港元,主要由于合约工程成本拨备增加3.70亿港元[61] - 资产抵押总额为16.91亿港元,包括物业、机器及设备、应收账款、未开发票收入及应收保证金[62] - 银行存款14,704,000港元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履约保证金的保证存款[63] 合约与项目 - 公司重大手头合约总价值为68.61亿港元(附属公司)和186.75亿港元(合营业务)[24] - 公司未完成合约价值为53.99亿港元(附属公司)和90.82亿港元(合营业务)[24] - 公司主要合约包括屯门业旺路公营房屋发展计划(22.60亿港元)和启德地盘公营房屋发展计划(12.75亿港元)[24] - 公司在2023年获得了三个重大建筑合同,总价值分别为5.96亿港元、12.93亿港元和14.37亿港元[3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文[131]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关键政策、策略性计划、方向及目标[132] - 董事会负责任命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132] - 董事会负责实行及监查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框架系统,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的重大风险[132] - 董事会负责审批中期报告、年报、公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通函[132] - 董事会负责商讨派息政策及建议/决定宣派末期/中期股息[132] - 董事会负责确保公司有良好的企业管治,并检视及监查其遵守适用法律及监管规定的政策及常规[132] - 董事会负责审议及监查其他重大财务及营运事宜[132] - 管理层在执行董事的领导下负责日常运作[132] - 公司董事会具备适当的技能和经验以处理集团业务需求,所有董事均有独立途径接触高级管理层和公司秘书以确保遵守所有适用规则和法规[136]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安排了法律行动保险,保险范围每年审查以确保充分保障[1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要求,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39] - 公司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工程、教育、齿科和会计及财务领域拥有专业资历和经验,为董事会职责提供强力支持[14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两年,公司已收到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41] - 公司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年限均少于9年[14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约每季度一次,以处理集团事务[147] - 公司董事可通过电子通讯设备参与董事会会议,包括会议电话、视频通讯平台等[149][150] - 董事会定期会议的通知至少提前14天发出,其他会议则在合理时间内通知[151] - 会议议程和文件在董事会会议前至少7天发送给每位董事,以便董事做出知情决定[151] - 董事会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事项和决议,初稿传阅给董事评注,签署后由公司秘书保存[153][1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各董事在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中的出席率均为100%[15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自2017年1月起实施,旨在提升董事会表现质量[158] - 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需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可连任[160] - 根据公司章程,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需轮席退任,退任董事有资格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161] - 魏振雄先生、高赞明教授及蒙燦先生将于2023年8月29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并已表示愿意连任[164] - 游国辉先生于2022年9月1日接任董事会主席,张浩源先生担任公司行政总裁[166] - 张浩源先生将于2023年8月29日辞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职务,游国辉先生将接任行政总裁[173] - 董事会已设立三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以监督公司不同范畴的事务[176] - 审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蒙燦先生担任主席,并具有合适的会计资格及财务经验[178] - 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审阅综合财务报表及核数师报告,并监督综合财务报表的完整性[179]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以及内部和外部审计职能[180]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管理层及其他董事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会面,讨论企业管治改进及董事会成效等议题[172]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确保董事在董事会会议上获得准确、清晰、完整及可靠的信息[168] - 行政总裁由董事会委任,负责领导管理层、实施集团策略并监督集团的日常运作[170]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四次会议,外聘核数师出席了其中两次会议[181]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的未经审核财务账目、中期报告及中期业绩公告[181]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的经审核财务账目及全年业绩公告[181]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及集团应用的会计政策和惯例[181] - 审核委员会审阅及推荐了外聘核数师的委任及重聘[181] - 审核委员会审批了内外部审核范围及计划[181] - 审核委员会评核了外聘核数师的工作、酬金及独立性[181] - 审核委员会评核了内外部审核工作的结果及成效[181] - 审核委员会评核了集团的财务报告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内部监控系统及内部审核系统是否足够及有效[181] - 审核委员会检讨了《本集团外聘核数师及其联繫人提供非审核服务的政策》并监察其执行[181]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三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检讨董事会的结构、规模、组成及多元化,并提出董事任命、重选及继任计划的建议[194] - 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具备合适资格的人士担任董事会成员,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94] - 提名委员会评估了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检讨了董事的时间投入和培训情况[194] - 《董事提名政策》规定了提名和甄选董事的方法和程序,确保有适当的董事甄选和提名程序[195][196] - 提名委员会在提名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项因素,包括诚信、技能、知识、经验、专业知识和董事多元化[197] - 提名委员会在委任新任及替补董事时,根据甄选准则评估候选人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98]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技能、背景、经验、知识和专长[199][200] 人力资源与员工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持有320名全职员工,较2022年的352名有所减少[72] 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亮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预计合作将持续至2025年3月31日[67][68] - 公司未在2023年3月31日前持有任何重大投资或未来投资计划[66]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与亮雅发展的合作将扩大其作为承包商或分包商的能力,并进一步扩大潜在客户群[70][71] - 公司自2018年8月31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4][75] - 公司与亮雅发展的框架协议构成持续关连交易,并于2022年6月9日获得独立股东批准[69] 高管与董事背景 - 公司执行董事游国辉先生自2022年9月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并负责董事会管理和集团整体发展[76][77] - 游国辉先生在建造业拥有超过30年经验,并持有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和结构钢材设计硕士学位[80][81] - 张先生自2020年2月起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策略实施、项目估算、分包及采购管理[83][84] - 刘志辉先生自2016年9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项目管理及合约行政工作,拥有超过30年建筑行业经验[86][87] - 魏振雄先生自2022年9月起调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5年建筑行业经验,负责合约工程的操作支援[88][91] - 高赞明教授自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拥有超过50年结构工程经验[92][93] - 李文彪医生自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现任薪酬委员会主席[98][99] - 李毓湘博士自2017年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07] - 李毓湘博士拥有逾30年土木工程及教育经验,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主任,并于2013年退休[108] - 李毓湘博士自1997年9月起为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并曾担任该学会出版事务委员会主席[110] - 麦淑卿女士自2017年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11] - 麦淑卿女士拥有逾30年教育及管理经验,曾任大埔官立中学及南屯门官立中学校长[112] - 蒙灿先生自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意见,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成员[115] - 蒙灿先生拥有逾40年财务及成本管理、会计、行政及信息技术经验,曾任香港政府总库务会计师[117] - 蒙灿先生自1991年起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自1984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17] 香港土地与房屋发展 - 香港未来30年土地供应预计超过7000公顷,超出需求约1000公顷[17] - 未来十年公营房屋预计需求为30.1万个单位,政府已物色足够土地兴建36万个单位[17] - 未来十年私营房屋预计需求为12.9万个单位,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准备不少于7.2万个单位的土地[18] - 香港政府未来几年每年基本工程开支将超过1000亿港元,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19][20]
安保工程控股(0162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22:4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5,079,222千港元,同比下降8.9%[1] - 2023年毛利为314,888千港元,同比增长24.4%[1] - 2023年净利润为174,068千港元,同比增长41.7%[1] - 2023年每股盈利为8.70港仙,同比增长41.7%[2]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的4.5%上升至6.2%[58] - 公司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4亿港元,同比增长41.7%[48]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8.70港仙,较去年的6.14港仙有所增加[48]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总额为1亿港元[50][51] - 公司建议2023年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为5.0港仙,较2022年的3.5港仙增长42.9%[31] 资产负债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10,743千港元,同比增长13.8%[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615,267千港元,同比增长30.1%[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490,940千港元,同比下降0.7%[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520,274千港元,同比增长6.9%[4] - 公司持有者应占资产净值为15.20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9%[49]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的1,422,423,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520,274,000港元[6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1,502,962,000港元增加13.8%至2023年的1,710,743,000港元[69] - 公司银行信贷额度从2022年的2,400,00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2,071,000,000港元,其中1,206,682,000港元尚未动用[70]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从2022年的1,207,511,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558,770,000港元[75] - 公司应收账款在2023年3月31日的100%已于2023年5月4日或以前收回[77] - 公司应收保证金从2022年的432,326,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488,612,000港元[78] - 公司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的1,083,450,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506,987,000港元[80]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从2022年的1,176,000,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1,192,356,000港元[81] 业务收入 - 公司主要业务为香港楼宇建筑[5] - 公司2023年来自香港的收入为5,079,222千港元,较2022年的5,577,514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2023年来自楼宇建筑合约工程的收入为5,079,222千港元,较2022年的5,577,514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公司2023年主要客户收入占比超过10%的客户包括:客户甲1,241,548千港元,客户乙1,951,871千港元,客户丙1,855,704千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综合收入为50.7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9%[48]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3年合約成本为4,764,334千港元,较2022年的5,324,291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公司2023年合約工程撥備淨額为369,825千港元,其中額外撥備为485,941千港元,使用╱回撥为-116,116千港元[28] - 公司2023年僱員福利開支为172,765千港元,其中工資及薪金为167,981千港元,退休金計劃供款为4,784千港元[28] - 公司2023年董事酬金为42,690千港元,其中袍金为1,200千港元,其他薪酬为41,490千港元[28] - 公司行政开支由去年的8684.7万港元减少至8357.7万港元[60] - 公司财务费用由去年的1150.6万港元增加至2450.8万港元[61]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24,508千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为23,952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556千港元[27] 税务与利息 - 公司2023年香港利得税费用为46,217,000港元,较2022年的33,040,000港元增长39.9%[31] - 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为7,516千港元,较2022年的303千港元大幅增加[27]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以181,400,000港元收购佳祺有限公司[85] - 佳祺收购事项于2022年5月5日完成,扩展了公司上游组装合成组件制造业务[86][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未持有其他重大投资及未来投资计划[88] - 公司未在2023财年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1] 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聘用320名全职雇员,较2022年减少32名[89] - 公司于2018年8月31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但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9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92] - 公司董事在2023财年内遵守了《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3] - 公司2023财年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核对[9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财年综合财务报表[95] - 公司2022/2023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网站提供[96]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去年的240.5万港元增加至1210.9万港元[59]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净溢利为137.3万港元,较去年的净亏损135.5万港元有所改善[62] 资产与负债明细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47,394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为1,338,066千港元,中国内地为309,328千港元[25]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银行融资担保的总值为2,313,000港元,较2022年的40,008,000港元下降94.2%[34] - 公司2023年合约资产总额为828,677,000港元,较2022年的741,451,000港元增长11.8%[36] - 公司2023年应付账款总额为939,329,000港元,较2022年的701,567,000港元增长33.9%[40] - 公司2023年应付保证金为318,223,000港元,较2022年的255,769,000港元增长24.4%[41] - 公司2023年给予客户的履约保证金担保为330,318,000港元,较2022年的285,315,000港元增长15.8%[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5,320,000港元,较2022年的35,549,000港元下降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