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方控股(01831)
icon
搜索文档
十方控股(01831.HK)7月16日收盘上涨19.83%,成交23.43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6 16:33
股价表现 - 7月16日十方控股收盘价0 145港元 单日涨幅19 83% 成交量171 25万股 成交额23 43万港元 振幅42 15% [1] - 最近1个月累计涨幅5 22%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89 06%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2 5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5440 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37 01% [1] - 归母净利润-429 3万元 同比收窄84 99% [1] - 毛利率6 28% 资产负债率82 97%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16 69倍 行业中值-1 5倍 [1] - 十方控股市盈率-27 77倍 行业排名第55位 [1] - 同业对比:华视集团控股2 12倍 耀星科技集团2 55倍 微博-SW6 93倍 艾德韦宣集团7 57倍 新华文轩8 37倍 [1] 商业模式 - 业务覆盖中国6个省份超过7个二三线城市 通过报纸伙伴网络提供印刷及数字媒体广告服务 [2] - 采用多城市独家合作模式 获得报纸广告位独家经营权并整合设计 内容策划等增值服务 [2] - 提供跨区域一站式广告解决方案 商业模式在业内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十方控股(0183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5-03-27 16:4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人民币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四季度增长5.4%[7][8] - 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六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9%、10.4%、7.0%、6.4%、5.6%及5.5%[7][8] - 2024年1 - 11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1.7%,11月刊例花费同比与环比略有下跌[7][8] - 2024年1 - 11月,娱乐及休闲等行业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均达双位数,酒精类饮品等行业呈个位数同比上涨[7][8] - 娱乐及休闲行业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18.9%,多个广告渠道投放有两位数同比增长[9][10] - 202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11][12] - 2024年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11] - 2024年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11] - 2024年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8%,核心CPI上涨0.5%[11] - 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12月同比均下降2.3%,环比均下降0.1%[11] 公司人员与成本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0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174名减少[16][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含董事薪酬)为80万元,较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810万元大幅降低[16][19]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5400万元,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90万元增长[17][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340万元,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90万元减少;毛利率从2023年的21%降至2024年的6.2%[17][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后亏损净额约520万元,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300万元大幅减少[17][20]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00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5400万元,主要因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33][36] - 2024年下半年毛利340万元,2023年上半年毛利490万元,毛利率从21.22%降至6.27%[37] - 2024年下半年整体开支860万元,2023年同期约4800万元,主要因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38][41] - 2024年下半年净亏损520万元,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4300万元,主因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39][42] - 2024年下半年无资本支出,2023年上半年为306,299元[40][43]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净额18,139千元,6月30日为5,113千元[45]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持作出售物业均为15,097千元[4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24,625千元,6月30日为10,754千元[5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5400万元,银行及现金结余约370万元[51][55]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1,075,449,549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与6月30日相同[54][5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83%,6月30日为81%[60][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一年以下款项分别为1409千元和773千元,一年以上及五年以下款项分别为1466千元和871千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百万元[67][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72][7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76][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4,729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105,57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01,774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101,675千元人民币略有上升[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6,102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151,64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54,328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 - 49,969千元人民币有所扩大[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5,241千元人民币,与6月30日持平[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5,160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40,36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35,160千元人民币,较6月30日的40,36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4,40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2,954千元人民币[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17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3,124千元人民币[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23千元人民币,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年度为45,332千元人民币[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737千元人民币,期初为4,460千元人民币[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520万元人民币[135][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430万元人民币[135][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370万元人民币[135][139]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报纸及公共交通工具广告业务收入为0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85万元[2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26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98.7%;印刷服务收入降至0元,2023年同期约为98万元[22][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农产品销售收入约5400万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7.4万元[23][26] - 2024年公司农产品销售收入约为540万元[32][35] - 公司业务分为出版及广告、旅游及整合发展两个可呈报经营分类[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分类收益为54,404千元,其中出版及广告分类296千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54,108千元,分类业绩亏损5,175千元,期内亏损5,207千元[1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分类收益为22,954千元,其中出版及广告分类21,856千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1,098千元,分类业绩盈利3,745千元,期内亏损43,186千元[171]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6月30日相比,公司总收益从22,954千元增长至54,404千元,增幅约137.02%[166][171]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6月30日相比,公司期内亏损从43,186千元减少至5,207千元,减幅约87.94%[166][171] - 收益确认时间主要为某个时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该时点确认收益为54,404千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时点确认收益为22,506千元,另有448千元随时间确认[166][171]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10月25日彭伟康先生辞任公司秘书,11月5日陈奕斌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2月4日毛翔云先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9]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10年12月3日上市起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81][82] - 回顾期内陈志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但董事会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83][85] - 回顾期内虽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账目,但管理层不时口头更新,认为足以评估集团表现[84][85]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至报告日期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7][9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88][91] - 公司于2010年11月8日成立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并制定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书面职权范围,2012年3月27日分别采纳经修订职权范围[92][94][93][97] - 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均由三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2][94][93][97] 公司股本与集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报告期初无先前股本集资活动所得款项未动用[95][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赎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回购上市股份[96][99]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陈志先生被视为于610,835,005股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56.80%,以1,075,449,549股已发行股份计算[102][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昇平国际被视为于609,076,841股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56.63%[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念家兴拥有132,010,713股股份权益,占比12.27%[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Forever Joy Investments Limited拥有82,307,493股股份权益,占比7.65%[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益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拥有75,759,903股股份权益,占比7.04%[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075,449,549股[111] - Forever Joy Investments Limited由Shenzhen Energy Gaofei Fund Management Co., Ltd拥有90%权益,而后者由许丹女士拥有70%权益[111] - 益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由吴育芳女士全资拥有[111] 公司借款与持续经营情况 - 2021年8月1日,集团从公司大股东全资拥有的公司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借款额度[140] - 2021年已提取150万元人民币,2022年又提取291.9万元人民币,借款年利率5%[140] - 2023年3月6日,借款还款期从两年延长至四年,大股东提供18个月财务支持信[140] - 2021年8月1日公司从主要股东全资拥有的公司取得2000万元人民币借款融资,2021年提取150万元,2022年提取291.9万元,年利率5%,2023年3月6日偿还期限从2年延长至4年[141] - 公司董事及关连人士确认不会要求公司偿还自2024年12月31日起未来12个月到期的2835.4万元人民币债务[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作出售物业账面金额约1509.7万元人民币,预计在现金流量预测期内收取销售所得款项[142] - 公司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属适当,相信集团报告日期后未来最少12个月有足够财务资源履行到期财务责任[143][145] - 集团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成功提取主要股东借款融资和财务援助、完成集资、出售物业收款、控制成本改善现金流、获得额外融资等能力[144][146][150]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需调整资产账面价值、计提负债拨备、重分类资产负债,调整影响未在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反映[148][149] 公司会计政策与财务估计 - 有若干新订或经修订准则适用于本报告期,集团无需变更会计政策或追溯调整[151][152] - 已颁布但未获集团提早采纳的新准则预期不会对集团目前或未来报告期及可见未来交易产生重大影响[151][152] - 管理层编制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需作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重大判断和估计不确定性来源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18个月合并财务报表相同[154][155][157] 公司贸易款项情况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应收款项,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
十方控股(0183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5-02-28 21:4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4,729千元,较6月30日的105,576千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01,774千元,较6月30日的101,675千元略有上升[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6,102千元,较6月30日的151,644千元有所增加[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54,328千元,较6月30日的 -49,969千元亏损扩大[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5,160千元,较6月30日的40,366千元下降[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4,40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54千元增长[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为3,41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872千元下降[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5,17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3,124千元亏损收窄[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亏损517.5万元,所得税开支3.2万元,期内亏损520.7万元[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除税前亏损4312.4万元,所得税开支6.2万元,期内亏损4318.6万元[25]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54,404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22,954千元[2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8,139千元,6月30日为5,113千元[2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4,625千元,6月30日为10,754千元[29]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为4,293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28,597千元[3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2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62千元[32]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70,703千股,2023年6月30日为1,061,515千股[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约54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0万元增加;毛利3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90万元减少;毛利率由21%降至6.2%;除税后亏损净额约5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300万元减少[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813.9万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511.3万元增加[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付款项为2462.5万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075.4万元增加[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5400万元,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370万元;未偿还负债约为17100万元;流动比率约为0.65倍[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83%,2024年6月30日为81%[64] - 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日后最低租赁收款总额,2024年12月31日为2,875千元人民币,2024年6月30日为1,644千元人民币,其中一年以下分别为1,409千元人民币和773千元人民币,一年以上及五年以下分别为1,466千元人民币和871千元人民币[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出版及广告分类来自外部客户的分类收益为29.6万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为5410.8万元,总计5440.4万元[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出版及广告分类业绩为 - 178.2万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为 - 339.3万元,总计 - 517.5万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出版及广告分类来自外部客户的分类收益为2185.6万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为109.8万元,总计2295.4万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出版及广告分类业绩为353.5万元,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为21万元,总计374.5万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业务收入为0元,2023年同期约为85万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26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98.7%;印刷服务收入降至0元,2023年同期约为98万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农产品收入约540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7.4万元[45][49] - 集团总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23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5400万元,主要因销售农产品收入增加[49] 公司资金支持与债务情况 - 公司于2021年8月1日获主要股东全资金融公司借款20百万元,已提取4.419百万元,年利率5%,还款期限延至四年内[13] - 公司主要股东发出为期18个月财务支持函,自2024年6月30日起[14] - 公司董事及关连人士确认,集团自2024年12月31日起未来12个月到期应偿还金额2835.4万元无需偿还[14] - 集团拟出售账面价值约1509.7万元持作出售物业,并预计在现金流量预测期内收款[14]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四季度增长5.4%[35] - 2024年1 - 11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1.7%,11月刊例花费同比与环比略有下跌[35] - 202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37][39]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下一个财务年度业绩会有一定增长[39] 集团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110名,较2023年6月30日的174名减少[40] 集团开支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整体开支约86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4800万元,主要因一般及行政开支大幅减少[51] 公司股本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1,075,449,549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与2024年6月30日数量相同[60] 公司重大资本开支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之重大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百万元[6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10月25日,彭伟康先生辞任公司的公司秘书[72] - 2024年11月5日,陈奕斌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的公司秘书[72] - 2024年12月4日,毛翔云先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2] 公司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陈志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73] - 回顾期内,虽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账目,但管理层不时口头更新,认为足以评估集团表现[73]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76] 集团业务分类情况 - 集团业务分为出版及广告、旅游及整合发展两个可呈报经营分类[20]
十方控股(0183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1-08 21: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01831[12] - 公司附屬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出版及廣告業務[132][13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陳志先生任主席兼行政總裁[7] - 陳曄先生於2023年6月30日由非執行董事調任為執行董事[7] - 余詩權先生於2023年6月30日退任執行董事[7] - 王旭先生於2023年1月9日獲委任執行董事,並於6月30日退任[7] - 王寶珠女士於2023年6月30日獲委任非執行董事[3] - 陳敏女士於2023年6月30日退任非執行董事[4] - 陳偉東先生於2023年1月9日辭任非執行董事[5] - 彭偉康先生於2023年8月4日獲委任公司秘書[8] - 陳靜儀女士於2023年7月24日辭任公司秘書[8] - 齊忠偉於2024年6月30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22][124] - 毛翔雲於2024年1月9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23][124] - 魏弘於2024年1月9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25][128] - 黃向明於2010年11月8日獲委任,2023年4月19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26][12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8个月,公司收入为24,598千元人民币,毛利为5,419千元人民币,经营亏损为16,161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7,251千元人民币,总债项为22,354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66,885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8个月,整体毛利率为22%,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毛利率为87.8%,营销、咨询及印刷服务毛利率为1.9%,销售农产品毛利率为 - 1.1%,其他毛利率为95.9%[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8个月,经营利润率为 - 65.7%,净利润率为 - 74.2%[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8个月,股本回报率为 - 45.2%,资产回报率为 - 8.8%[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8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周转率为145.7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率为355天[1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0.8%[14]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29,321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0,829千元人民币,经营亏损为80,476千元人民币[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57,289千元人民币,总债项为54,422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19,333千元人民币[13] - 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8.2%,经营利润率为 - 62.4%,净利润率为 - 129.8%[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2460万元,2022年为1.293亿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毛利为540万元,2022年为1080万元[52] - 毛利率由2022年的8.4%上升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22.0%[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税后亏损净额缩小至约1820万元,2022年为1.679亿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为1690万元,2022年为5410万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收入为370万元,2022年为650万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销售农产品所得收入为210万元,2022年为6100万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印刷服务收入为10万元,2022年为300万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毛利为5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080万元,毛利率从8.4%增至22.0%[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9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450万元,主要因金融负债公允值变动减少350万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销售及营销开支降至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960万元,主要因农产品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3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239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880万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82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686亿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集团净亏损为182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679亿元,亏损减少主要因股东贷款转换亏损及分占投资亏损[54][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2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应占溢利190万元;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从1.698亿元减至1610万元[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2.073亿元(2022年12月31日:2.573亿元),借款总额约22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5440万元),资产负债率从21.2%降至10.8%[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50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5820万元),流动比率约为0.7(2022年12月31日:0.7)[57][6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50万元减少64.8%至2024年6月30日的510万元,主要因收入总额减少1.047亿元[60][6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维持在2080万元,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6370万元增至7570万元,主要因功夫小镇项目预付款增加540万元[64][68] - 2024年6月30日持作出售物业约为151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物业为提供广告服务交换所得[65][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物业无减值拨备,2022年为532.3万元[66][6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2650万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的1080万元,周转日数从109日增至355日,因营销代理费减少450万元和农产品采购量减少[67][70] - 流动其他应付款项、应计开支及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78亿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6亿元,主要因营销代理费履约保证金减少140万元[7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0.8%,2022年12月31日为21.2%[85][87] - 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未来最低租赁收款总额,2024年6月30日为1,644,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68,000元[86][88] - 报告期末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重大资本开支,2024年6月30日为3,04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0,000元[91] - 2024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91][9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11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06名;截至十八个月止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为10,700,000元,2022年为19,400,000元[92][96]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4年上半年GDP为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0%,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同比增长4.7%,二季度环比增长0.7%[23] - 2024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1,688亿元,同比增长6.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2%,占比65.0%[24][2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名义同比增长5.4%,实际增长5.3%[26][2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较一季度降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0.2个百分点[25][28]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市场整体同比增长2.7%,火车站/高铁站、电梯LCD和电梯海报同比分别增长9.4%、22.9%、16.8%[27][28] - 2023年我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5%,2024年上半年头部企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6,485.0亿元,同比增长4.0%[30][31] - 截至2024年6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35亿,同比增长1.8%,一线城市用户占比增至9.3%,同比上升1%[32][34] - 2024年6月生活服务行业月活用户规模达8.65亿,月人均使用时长222.8分钟,同比分别增长4.5%、4.8%,本地生活、电影演出月活规模同比增长11.1%、22.7%[33][34] - 1 - 5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2%,2024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36][38] - 2023年中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5%,2024年上半年头部企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6485.0亿元,同比增长4.0%[98][101] - 截至2024年6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35亿,同比增长1.8%,一线城市用户占比增至9.3%,同比上升1%[99][101] - 2024年6月,生活服务行业月活用户规模达8.65亿,月人均使用时长222.8分钟,同比分别增长4.5%、4.8%,本地生活、电影演出月活规模同比增长11.1%、22.7%[100][102] - 线上娱乐领域短视频月活用户达9.89亿;教育求职领域教育工具月活用户达1.33亿,同比增长14.5%[103][106] - 旅游出行领域总体用户规模达10.67亿,旅行工具、航班服务、酒店服务、火车服务、用车服务月活用户规模分别增长35%、29.9%、25.8%、24.8%、16.2%[103][106] - 购物金融、汽车消费领域中,移动购物行业月活规模达10.8亿,同比增长3.5%[103][106] - 1 - 5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2%;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104][106] 公司业务发展与前景 - 公司互联网花卉贸易平台契合市场与消费趋势,文旅项目契合旅游消费模式,有望改善盈利与拓展收入来源[37][39] - 公司互联网花卉贸易平台契合市场发展方向,文旅项目契合旅游消费模式,有望改善盈利模式和拓展收入来源[105][106] 公司股权与融资相关 - 2022年7月30日公司与股东订立贷款资本化协议,拟发行3.83636331亿股CPS清偿贷款,确认亏损7271.9万元[72] - 2022年11月4日发行CPS获独立股东批准,法定股本增至11亿港元,含100亿股普通股和10亿股无投票权可转换优先股[72] - 2022年11月9日贷款资本化获联交所批准,或有可换股贷款重新计量,确认公允值亏损2535万元[72] - 2022年11月11日按每股0.57港元向股东配发及发行3.83636331亿股CPS,清偿全部贷款[73] - 或有可换股贷款由独立估值师估值,属公允价值层级第3级,年内无层级转移[74] - 2022年11月11日,公司按每股0.57港元的认购价向昇平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配发及发行383,636,331股可转换优先股,结清昇平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贷款[76] - 2022年10月14日、11月15日及2023年2月27日,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27,063,000元、27,490,000元及27,260,000元的可换股债券按本金30,803,000港元、换股价0.7港元进行转换,分别发行及配发44,003,571股新股份[77][81] - 2019年1月24日,公司与昇平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订立协议,发行本金总额250,000,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15,
十方控股(0183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30 22:51
财务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24.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0%[2] - 毛利为人民币5.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9%[2] - 录得净虧損人民幣18.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89.2%[2] - 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015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90.0%[2]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460万元,毛利为人民币540万元,毛利率为22.0%[41][42][43] - 公司上半年除税后亏损净额为人民幣1,820万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41][47][48] - 公司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幣24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45] - 公司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幣2,310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46] - 公司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佔亏损为人民幣220万元[49] - 公司上半年本公司所有者应佔亏损为人民幣1,61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50] 资产负债情况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207.3亿元人民币,借款总额约为22.3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约为10.8%[51]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5亿元人民币,包括受限制现金4.2万元人民币[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资本支出分别为0.8亿元人民币及1亿元人民币[52]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14.5亿元人民币减少64.8%至2024年6月30日的5.1亿元人民币[53] - 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6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75.7亿元人民币[54] - 持作出售物业约为15.1亿元人民币,管理层未作出减值撥備[55]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26.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8亿元人民币[56] - 流动其他应付款项、应计开支及合約負債由2022年12月31日的107.8亿元人民币減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6亿元人民币[57] 融资情况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成功自一名股東取得借款融資人民幣20,000,000元[6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資產負債比率為10.8%[61] - 383,636,331股可转换优先股已于2022年11月11日发行以清偿股东贷款[58] - 可换股债券的本金总额为250,000,000港元,已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转换为132,010,713股新股份[59][60] - 公司与认购人签订的贷款协议,贷款金额为人民幣18,731万元,年利率3%,公允价值为人民幣14,448.4万元,公司确认收益人民幣4,282.7万元[37] 资产减值 - 持作出售物業減值虧損為人民幣5.3百萬元[4] - 無形資產減值虧損為人民幣7.1百萬元[4] -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的投資業績虧損為人民幣75.0百萬元[4] - 公允值經損益表入賬的金融資產公允值虧損為人民幣3.1百萬元[4] - 貿易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減值虧損為人民幣1.6百萬元[4] 持续经营能力 - 本集團能否持續經營取決於本集團透過實現多項計劃及措施取得充足融資及經營現金流量的能力[13]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流動負債超出其流動資產人民幣49,969,000元,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僅約為人民幣4,460,000元[74] - 主要股東已向本公司發出財務支持函件,自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起計為期十八個月[12] - 本集團已取得董事及其關連人士發出的確認書,確認彼等將不會要求本集團償還本集團自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起計未來十二個月到期應還的金額共計人民幣28,354,000元[12] - 本集團將繼續主動採取措施實施成本管控措施,包括調整管理層薪酬及精簡行政成本[13] - 本集團將繼續努力實施多項措施提升其經營現金流量及營運資金狀況,包括加速收回未償還貿易應收款項、獲取額外融資來源及延緩支付酌情資本開支(倘必要)[13] - 董事相信本集團將具備足夠財務資源供其結算日後未來最少十二個月使用,以履行其到期的財務責任[13] 业务发展 - 本集團正密切監控本集團於中國永泰縣旅遊項目的進展,預計項目將於二零二五年投入商業營運[12] - 本集團正與若干潛在投資者進行磋商,以籌集資金為其旅遊及整合發展項目的資本投資提供資金[12] - 本集團正盡最大努力出售其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賬面金額約人民幣15,097,000元的持作出售物業[12] - 本公司正在落實有關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完成的向賣方收購全部已發行股本及股東貸款的撤銷[12] - 本公司正探索委聘配售代理向獨立第三方承配人配售代價股份的可能性[12] 行业发展趋势 - 二零二三年我國廣告業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廣告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5%[66] - 截止到二零二四年六月,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35億,同比增長1.8%[66
十方控股(0183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4-03-27 16:40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13][14] - 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9755亿元、482589亿元、688238亿元,同比增长4.1%、4.7%、5.8%[13][14] - 202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5%、6.3%、4.9%、5.2%,四季度环比增长1.0%[13][14] - 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全年同比增长5.8%,住宿和餐饮等多个细分行业有不同程度增长[16] - 2023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住宿和餐饮等细分行业增长显著[16] - 2023年1 - 11月可规模经营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文化等细分行业增长明显[16] - 2023年中国报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长6.8%,各级党报经营业绩领跑传媒市场[84][85] - 2023年互联网市场收入规模预计突破3.33万亿元,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7146.1亿元,同比增长7.6%,2024年预计攀升至7884亿元[93][95] - 2023年11月13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国产影片票房417亿元,占比83.4%,进口影片票房83亿元,占比16.6% [97][9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831[1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hifangholding.com[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Hamilton HM 11的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9][11]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121号华福大厦6楼[9][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5660万元,2022年约1.293亿元[22][2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980万元,2022年约1080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8.4%升至2023年的11.3%[22][24] - 2023年公司除税后亏损净额约4290万元,2022年约1.679亿元[22][24]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1.293亿元降至2023年的5660万元,降幅56.2%[37][39]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1080万元降至2023年的980万元,毛利率从8.4%升至17.3%[38][40] - 公司整体开支从2022年的约1.044亿元降至2023年的5260万元[42][44] - 公司2023年净亏损4290万元,2022年净亏损1.679亿元[43][4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90万元,主要因当期净亏损4290万元[49][5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6万元[50][53] - 2023年无资本支出,2022年为100万元[51][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401.1万元,贸易应付款项为4988.6万元[57][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有银行借款已偿还;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1.3%,2022年12月31日为21.2%[66][67] - 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未来最低租赁收款总额,2023年和2022年1年以下均为65.2万元,1 - 5年均为211.6万元[70]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260万元[71][73]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77][7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10名全职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96名;截至2023年12月31日12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1010万元,2022年约1940万元[81][82] - 2023年末总资产24.7628亿元,较2022年末的25.7289亿元下降3.76%[156] - 2023年末总负债22.8577亿元,较2022年末的21.9333亿元增长4.21%[161] - 2023年末权益总额1.9051亿元,较2022年末的3.7956亿元下降49.81%[158] - 2023年实现收入5.661亿元,较2022年的12.9321亿元下降56.22%[164] - 2023年毛利9778万元,较2022年的1.0829亿元下降9.70%[164] - 2023年经营亏损4.1937亿元,较2022年的8.0476亿元收窄47.89%[165]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2853亿元,较2022年的16.8619亿元收窄74.59%[165] - 2023年期内亏损4.2887亿元,较2022年的16.7915亿元收窄74.46%[16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4.4011亿元,较2022年的1.4518亿元增长203.15%[15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4.9886亿元,较2022年的2.6508亿元增长88.20%[161] - 2023年公司期内亏损42,887千元,2022年为167,915千元[167] - 2023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的基本每股亏损为0.0265元,2022年为0.1668元[167]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852千元,2022年为11,645千元[169]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6千元,2022年所得现金净额为25,995千元[169]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0,2022年所用现金净额为22,824千元[16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6,158千元,2022年为37,174千元[169]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867千元,2022年末为46,025千元[1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集团净亏损约4290万元[180][1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793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90万元[180][182]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收入84.8万元,2022年约650万元[23][25] - 2023年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21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0.8%;印刷服务收入降至7.4万元,2022年同期约300万元[27][30] - 2023年公司农产品销售收入约3430万元,2022年约6130万元[28][31][35][36] - 公司2019年在福建龙岩永福镇开展合作项目发展生态农业,2023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3430万元[35][36] - 回顾期内公司网络服务未贡献收入,仍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业务模式[29][32] - 2023年农产品销售收入为3430万元,2022年约为6130万元[37][39] - 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541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2120万元[37][39] 公司业务合作与项目 - 公司与福州市永泰县政府订立协议承接“永泰功夫小镇”项目,一期有60亩环保温室农场及超10000亩生态林[34][36] 公司收购相关事项 - 2024年2月21日公司就撤销收购事项与卖方订立和解契据,2月23日撤销生效 [101][102] - 卖方同意向公司或按公司指示转回132,010,713股代价股份 [101][102] - 公司同意向卖方或按卖方指示转回收购权益及相关公司股权 [101][102] - 公司有条件同意以9240.75万港元购买收购权益,后发现卖方重大违约,要求退还13201.0713万股股份[106] - 2023年8月23日,董事会因卖方重大违约发出撤销收购通知[106] 公司债券转换事项 - 2023年2月,本金30,802,500港元的第三批可换股债券按0.70港元每股自动转换为44,003,571股CB换股股份 [104] - 第三批CB换股股份占公司经配售后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约4.09% [104] - 第三批可换股债券本金3080.25万港元自动转换为4400.3571万股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09%[105] 公司重要日期变更事项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108][109] 公司股息分配事项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110][111] 公司其他重要事件 - 2023年2月27日,公司知悉卖方已达成第三期保证溢利[105] - 2023年6月30日,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退任公司核数师[105] - 2023年7月24日,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变更为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64 - 166号亨宁商业大厦4楼B室[105] - 2023年11月24日,公司股东采纳新公司细则[108][109] 公司企业管治事项 - 公司董事长和CEO由陈志先生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文[11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角色重叠,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但董事会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不会使权力及授权失衡[119] - 公司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账目,但管理层会定期口头更新,认为足以评估集团表现[119] - 董事会将持续监督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常规,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1][124]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至报告日期期间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2][12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123][126] 公司委员会信息 - 薪酬委员会于2010年11月8日成立,2012年3月27日采用经修订职权范围,成员4名[128][129] - 提名委员会于2010年11月8日成立,2012年3月27日采用经修订职权范围,成员4名[131][134] 公司股本相关事项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报告期初无先前股本集资所得款项未动用[132][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未赎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买卖或回购上市股份[133][136] 公司股权权益事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陈志先生持有公司610,835,005股股份,占比56.80%[1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执行董事陈志先生被视为于610,835,005股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比例基于1,075,449,549股计算[1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昇平国际被视作于609,076,841股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56.63% [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念家兴拥有132,010,713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12.27% [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Forever Joy Investments Limited拥有82,307,493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7.65% [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益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拥有75,759,903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7.04% [143] - Forever Joy Investments Limited由Shenzhen Energy Gaofei Fund Management Co., Ltd拥有90%权益,而后者由许丹女士拥有70%权益[148] - 益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由吴育芳女士全资拥有[148] - 权益百分比基于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1,075,449,549股已发行股份计算[140][143][148] 公司合约安排事项 - 基于互联网架构合约下的合约安排,公司将北京百传读客的业绩、资产及负债于集团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合并入账[149][150] - 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因中国法律限制,通过附属公司福州鼎策与北京百传读客及其股东的合约安排经营业务[152][153] 公司借款与债务事项 - 2022年8月1日、9月27日和11月11日,公司从合资企业获得1230万元无抵押、免息且期限超4年的借款[64][67] - 2021年8月1日,公司从股东处获得2000万元借款融资,2021年提取150万元,2022年提取291.9万元,年利率5%,2023年3月6日借款期限从2年延长至4年[65][67] - 2
十方控股(0183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4-02-29 22:5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总资产为247,628千元,较去年同期257,289千元略有下降[3] - 公司股本为136,454千元,股份溢价为180,457千元[3] - 公司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款项最多,达到119,883千元[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录得净亏损约429百万人民币[12] 公司业绩情况 - 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人民币56,610千元,较上年度129,321千元减少56.2%[5] - 公司2023年度经营亏损为人民币41,937千元,较上年度80,476千元减少47.9%[6] - 公司2023年度全面虧損總額为人民币42,887千元,较上年度173,955千元减少75.4%[7] 公司市场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向公司提供财务支持函件,延长融资償还期限至四年内償还[14] - 公司管理层需要通过以下计划和措施确保足够融资和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21] - 公司确定了两个报告经营分类,分别是出版及广告分类和另一分类[31]
十方控股(0183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16:3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14][15] - 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二季度环比增长0.8%[14][15] - 2023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增速在三大产业中最快[14][15] 电影市场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电影总票房262.71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71.81亿元增长52.91%[17] 公司基本信息 - 陈志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3][4]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831[1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hifangholding.com[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9][10]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121号华福大厦6楼[9][10] 公司人员变动 - 彭伟康先生于2023年8月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陈静仪女士于2023年7月22日辞任[6][7] - 2023年1月9日,王旭等获委任为董事,陈伟东等辞任董事[108] - 2023年4月19日,黄向明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2023年6月30日,余诗权等退任董事,王宝珠等获委任为董事,陈晔调任为执行董事[108] 公司主营业务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23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8850万元,毛利率从0.9%升至21.2%,除税后亏损净额约432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2810万元[23][25] - 集团总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8850万元人民币下降74.1%至2023年上半年的2300万元人民币[39][42] - 集团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90万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8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0.9%上升至21.2%[40][43] - 集团2023年上半年整体开支为471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约为2250万元人民币[41][44] - 集团2023年上半年亏损净额为432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10万元人民币[46][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295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8505亿元减少74.07%[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872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19万元增长494.87%[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为4.220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1653亿元扩大94.94%[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312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8886亿元扩大49.29%[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4.318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8109亿元扩大53.64%[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127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206万元减少64.85%[1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877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6649亿元增长132.92%[15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3186千元,2022年同期为28109千元[152] - 2023年上半年货币换算差额为亏损3811千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2999千元[15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6997千元,2022年同期为25110千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744千元,2022年同期为9174千元[15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6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4799千元[154]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35050千元,2022年同期为5799千元[154] - 2023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0975千元,2022年同期末为3052千元[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43200千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81500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980千元[166][168] 公司各业务线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收入约8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500万元[24][26] - 2023年上半年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20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5.6%,印刷服务收入约7.4万元,2022年同期约220万元[28][31] - 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1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4860万元[29][32] - 回顾期内网络服务分类未为公司贡献收入[30][33] - 2019年公司在福建龙岩永福县开展合作项目,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100万元[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00万元人民币[37] - 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为98.1万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约为4860万元人民币[39][42] - 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325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2090万元人民币[39][42]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与福州永泰县政府签订“永泰功夫特色小镇”项目框架协议,一期部分建设完成,有60亩生态温室农场和超10000亩生态林[35] - 永泰县旅游项目预计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投入商业运营[173] 公司财务状况指标 - 持作出售物业金额在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皆为15,097千元人民币[61]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23,074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6,508千元人民币[64] - 资产负债比率在2023年6月30日为92.5%,2022年12月31日为21.2%[67] - 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日后最低租赁收款总额在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皆为2,768千元人民币[72]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264万元人民币[73]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7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174名全职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96名[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1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约为1110万元人民币[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1.789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289亿元减少15.31%[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665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956亿元减少56.13%[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0.124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9333亿元减少8.24%[146]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89][90]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自2010年12月3日上市起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守则,并按规则修订,除部分披露外,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守则条文[93][94] - 回顾期内,陈志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但董事会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不会使权力失衡[96][99] - 回顾期内,虽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账目,但管理层会口头更新,认为足以评估集团表现[97][99] - 董事会将持续监督检讨公司企业管治常规,确保遵守守则[100] 公司债券与核数师变动 - 2023年2月27日公告显示,卖方告知公司已达到第三项保证溢利,本金3080.25万港元的第三批可换股债券按每股0.70港元自动转换为4400.3571万股CB换股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09%[102][103] - 自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起,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退任公司核数师[102][103] 公司董事证券交易守则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至报告日期遵守规定标准[105][107]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专注重组出版及广告业务,整合中国文化及电影媒体业务拓展长期收入来源[87][88] - 公司将利用广告、电影等行业经验资源开发综合项目,为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87][88]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柴忠伟、毛翔云和魏弘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柴忠伟为主席,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109][111] - 薪酬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11月8日,2012年3月27日采用经修订职权范围,成员包括魏弘等四人,主要职责为评估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组合并提供推荐意见[110][112] - 提名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11月8日,2012年3月27日采用经修订职权范围,成员包括陈志等四人,主要职责为就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提供推荐意见[114][117] 公司股本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报告期初无先前股本集资活动所得款项未动用[115][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赎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回购上市股份[116][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陈志被视为于610,835,005股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56.80%[123][124] - 权益百分比根据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1,075,449,549股已发行股份计算得出[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075,449,549股[133] - 昇平國際持有609,076,841股股份及相關股份,權益佔比56.63%,包括直接持有的225,440,510股及可轉換優先股換股權對應的383,636,331股相關股份[127][128] - 念家興持有132,010,713股股份,權益佔比12.27%[127] - Forever Jo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82,307,493股股份,權益佔比7.65%,其由Shenzhen Energy Gaofei Fund Management Co., Ltd拥有90%权益,而该公司由许丹女士拥有70%权益[127][133] - 益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持有75,759,903股股份,權益佔比7.04%,其由吳育芳女士全資擁有[127][133] 公司附属公司情况 - 北京百傳讀客為特殊目的實體,根據互聯網架構合約安排被視為公司附屬公司,其業績、資產及負債已合併入公司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131][133][134][135] - 因中國法律對外商投資限制,公司透過附屬公司福州鼎策與北京百傳讀客及其股東的合約安排經營業務,使北京百傳讀客財務業績與福州鼎策合併,經濟利益轉移至福州鼎策[137][138] 公司借款与财务支持 - 2022年公司从合资企业取得借款1230万元人民币,从股东取得借款融资2000万元人民币,2021年提取150万元,2022年提取291.9万元[65][66] - 2021年8月1日公司从大股东全资拥有公司获得20000千元借款额度,2021年提取1500千元,2022年提取2919千元,借款年利率5%,2023年3月6日还款期从2年延长至4年[170] - 大股东自2022年12月31日起18个月内向公司提供财务支持函[170] - 2021年8月1日公司从主要股东全资公司获2000万元借款融资,2021年提取150万元,2022年提取291.9万元,年利率5%,2023年3月6日偿还期限从2年延长至4年[171] - 董事及关联人士确认不会要求公司偿还2022年12月31日起未来18个月到期的2386.7万元债务[173] 公司持续经营情况 - 董事认为公司结算日后未来最少12个月有足够财务资源履行到期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适[176][178] - 公司持续经营取决于成功提取主要股东借款融资和财务援助、完成旅游项目筹备和运营、完成集资、出售持作出售物业、控制成本和改善现金流、获得额外融资等能力[177][179][183] - 若无法持续经营,需调整资产账面价值、计提负债拨备、重新分类资产和负债,调整影响未在合并报表反映[184][185] 公司会计政策
十方控股(0183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9-01 06: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17,8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289千元人民币下降约15.3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2,95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8,505千元人民币下降约74.0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8,08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7,686千元人民币下降约79.38%[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87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1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94.8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为42,20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1,653千元人民币增长约94.9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91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23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87.3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3,12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8,88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9.29%[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43,18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8,10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3.64%[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46,9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5,11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87.1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的基本每股亏损为0.0269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0.0287元人民币[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净额约4320万元人民币,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8150万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约1098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分类收益为22,954千元,2022年同期为88,505千元,同比下降74.07%[35][36]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2,69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18千元,较去年底下降12.59%[38]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3,07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08千元,较去年底下降12.95%[4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62千元,2022年同期为777千元,同比下降92.02%[4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269元,2022年同期为0.0287元,同比下降6.27%[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主营收入约230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8850万元下降74.1%[46][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9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80万元,毛利率由0.9%上升至21.2%[46][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432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2810万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整体开支为471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2250万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净额为4320万元,2022年同期为2810万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70万元,主要因期内亏损净额4320万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30万元[5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分别为306,299元和47,000元[6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26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1.8万元[6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307.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0.8万元[63]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2年6月30日为92.5%,2022年12月31日为21.2%[66] - 2023年6月30日全职雇员有174名,2022年12月31日为196名[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1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1110万元[72] 公司融资与债务情况 - 2021年8月1日,集团从主要股东全资拥有的公司取得2000万元人民币借款融资,2021年提取150万元人民币,2022年提取291.9万元人民币,年利率5% [12] - 2023年3月6日,融资偿还期限从两年延长至四年,主要股东发出为期18个月的财务支持函件[13] - 集团取得董事及其关连人士确认,未来18个月到期应偿还的2386.7万元人民币无需偿还[14] 公司项目进展与规划 - 永泰县旅游项目预计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投入商业运营[15] - 集团正与潜在投资者磋商筹集资金,为旅游及整合发展项目提供资本投资[17] - 集团拟出售账面价值约1510万元人民币的持作出售物业,并预计在现金流量预测期内收取款项[18] - 公司承接“永泰功夫小镇”项目,一期以60亩环保温室农场及一万多亩生态林为特色[51] - 公司2019年在龙岩永福镇开展生态农业合作项目,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100万元[52] 公司业务线分类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出版及广告、旅游及整合发展两个业务分类[30] - 出版及广告分类主要提供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营销及咨询、印刷服务[33] - 旅游及整合发展分类主要提供旅游及整合服务、销售农产品,包括北京石花洞鸟语林等项目[3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相关的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成本为450千元,2022年同期为4,445千元,同比下降89.88%[42] - 2023年上半年营销及咨询服务收益为20,934千元,2022年同期为32,503千元,同比下降35.59%[3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农产品收益为981千元,2022年同期为48,610千元,同比下降97.98%[37]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9,778千元,2022年同期为7,726千元,同比上升26.56%[4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53千元,2022年同期为415千元,同比下降14.94%[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收入约8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500万元[4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20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5.6%[4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印刷服务收入约7.4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220万元[4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农产品收入约1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4860万元[49][52][53] - 公司网络服务分类2023年上半年未贡献收入[50] 市场环境信息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5.5%的增长[74] - 市场预计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结束前总票房将突破170亿元[74] - 2023年约31%的广告主表示会上调营销推广费用[74] 公司股权与债券变动 - 2022年公司收购Ideal Class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代价为9240.75万港元,2023年8月23日因卖方重大违约决定撤销收购并要求退还1.32010713亿股股份[79] - 本金3080.25万港元的第三批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每股0.70港元自动转换为4400.3571万股换股股份,占公司经配售后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约4.09%[81] 公司人事与地址变更 - 2023年7月22日陈静仪女士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陈晔先生获委任为授权代表[76] - 2023年7月24日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变更为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64 - 166号亨宁商业大厦4楼B室[77] - 2023年8月4日彭伟康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78] 公司股息与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6] - 回顾期内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陈志先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文[88] - 管理层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账目,但会在工作会议定期口头更新[90]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至公告日期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1]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齐忠伟为主席[9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无赎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购回公司上市股份[93] - 中期业绩公告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上传网站[94]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陈志及陈晔,非执行董事为王宝珠,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齐忠伟、毛翔云及魏弘[94]
十方控股(0183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9: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29,32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65,158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0,82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1,729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为80,47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13,310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为169,80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87,468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1668元人民币,2021年为0.2029元人民币[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57,28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40,045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债项为54,42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94,436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219,33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59,565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为5,68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 125,626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4%,2021年为8.2%[6]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率为-62.4%,2021年为-80.5%[6] - 2022年公司净利率为-129.8%,2021年为-71.2%[6] - 2022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30.4天,2021年为2.3天[6] - 2022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109天,2021年为30天[6] - 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1.2%,2021年为44.7%[6] - 2022年公司主营收入为1.293亿元,2021年为2.652亿元[16]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080万元,2021年为2170万元[16] - 2022年公司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1.679亿元,2021年为1.889亿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1.293亿元(2021年:2.652亿元),毛利为1080万元(2021年:2170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的8.2%微升至2022年的8.4%,除税后亏损净额缩小至约1.679亿元(2021年:1.889亿元)[29] - 2022年总收入由2.652亿元减少51.2%至1.293亿元,主要因农产品销售收入减少[38] - 2022年毛利由2170万元减少50.2%至1080万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8.2%增至8.4%[39] - 2022年其他收入由100万元减至1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40]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630万元减少63.5%至960万元,主要因农产品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41] - 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86亿元,较2021年减少27.7%[43] - 2022年集团录得年内亏损净额1.679亿元,较2021年减少11.1%[44]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从2021年的1.875亿元降至2022年的1.698亿元[47] - 2022年末集团总资产约2.573亿元(2021年:2.4亿元),借款总额约5440万元(2021年:1.95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1.2%(2021年:81.6%)[48]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5820万元(2021年:2.132亿元),流动资产约1.451亿元(2021年:1.392亿元),流动负债约2.033亿元(2021年:3.525亿元),流动比率约为0.7(2021年:0.4)[49] - 2022年末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660万元(2021年:980万元),包括受限制现金60万元[50] - 2022年度集团净亏损1.6791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164.5万元[51] - 2022年末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82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602.5万元[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6亿元,主要因年内除所得税前亏损16.86亿元,部分由非现金项目抵销[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亿元,主要来自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8000万元[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8亿元,主要因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注资3亿元及合资企业借款1.23亿元[66] - 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支出分别为1400万元及1000万元,主要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购买或建造[67]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1年12月31日的7000万元增加107.1%至2022年12月31日的1.45亿元,主要因营销代理增加约1亿元[69]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08亿元,流动部分由2021年的6.21亿元增至6.37亿元,主要因新附属公司向雇员提前支付津贴1700万元[71] - 2022年12月31日持作出售物业约为1.51亿元(2021年:2.28亿元),中国物业为提供广告服务交换所得[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管理对持作出售物业作出减值拨备532.3万元(2021年:无)[73]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1280万元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2650万元,周转日数从30天增至109天[74] - 流动其他应付款项、应计开支及合约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1.238亿元减少12.9%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78亿元,主要因合约负债减少1400万元[75] - 2022年11月4日,公司法定股本增至11亿港元,包括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及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无投票权可转换优先股[76] - 2022年11月11日,按每股0.57港元的认购价向昇平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配发及发行3.83636331亿股可转换优先股[76] - 2022年10月14日和11月15日,账面价值分别为2706.3万元和2749万元的可换股债券进行转换,分别发行及配发4400.3571万股新股份[77] - 2022年4月22日,未行使的可换股债券由面值为1.8731亿元、年利率3厘的两年期股东贷款取代[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从合资企业取得借款1230万元,借款无抵押、免息,四年后到期[84] - 2021年8月1日,公司从股东取得借款融资2000万元,2021年提取150万元,2022年提取291.9万元,借款年利率5%,借款期限延长至四年内偿还[85] - 不可撤销经营租赁2022年未来最低租赁收款总额一年以下为65.2万元、一年以上及五年以下为211.6万元;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确认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264万元[86]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8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06名全职雇员,2021年为213名[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为人民币194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2710万元[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167] - 2022年集团五大客户应占销售总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约65.5%,最大客户应占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约41.7%[169] - 2022年集团五大供应商应占购货总额占集团总购货额约63.8%,最大供应商应占购货额占集团总购货额约44.6%[1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031445978亿股[186][19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纸及移动传媒广告为集团收入贡献650万元,较2021年减少51.2%(2021年:1330万元),毛利率为18.9%[31][32] - 2022年营销及咨询服务收入约5410万元,较2021年减少28.0%,毛亏率1.5%[33] - 2022年印刷服务收入降至300万元,较2021年减少28.6%,毛利率9.8%[33] - 2022年农产品销售收入约6100万元(2021年:1.717亿元),毛利率13.6%[34] - 2022年代理佣金服务收入为340万元(2021年:无),毛利率57.5%[35] 公司收购与发展战略 - 2022年7月31日公司签订收购协定,收购一家中国短视频运营商49.95%股权[11] - 公司将继续专注为客户提供广告、营销及咨询等增值服务[17] - 公司积极利用行业经验和资源开发以电影或媒体为主题的综合项目[17] - 公司将继续物色合适的业内合作伙伴和投资或合作项目[17] - 集团永泰旅游项目预计2023年开工,2025年投入商业运营[55] - 集团正努力出售账面价值约1509.7万元的持作出售物业[55] - 2022年7月31日公司与中国短视频运营商签订买卖协议,收购百鸣(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49.95%股权[10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2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0.4%[20] - 2022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3.9%[20] - 2022年中国GDP超人民币121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3.0%[20] - 2022年中国人均GDP为人民币85,698元,折算达12,741美元[20] - 2022年末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21]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仅上涨2.0%[21] - 2022年美国CPI涨幅为8.0%,欧元区为8.4%[21] - 2022年中国全年广告市场同比减少11.8%,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088亿元,较2021年下降6.38%,互联网营销市场规模预计约6150亿元,较上年下降0.37%,广告与营销市场规模合计约为11238亿元,较2021年下降3.19%[23][24][25] - 202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比2021年的470.33亿元下降36.07%,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占总票房的84.85%,总场次从2021年的1.23亿场下降至1.02亿场,观影人次从2021年的11.7亿下降至7.1亿,上座率从2020年的8.1%下降至2022年的5.8%[27] - 市场普遍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约5%的增长难度不大[97] - 经济修复高点将在二季度出现,同比增速有望达约7%甚至更高[97] - 三、四季度经济复苏延续,但增速可能放缓[97][98] - 2018 - 2023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将从7987.4亿元增长至11658.9亿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9%[99] - 2018 - 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预计从4094.5亿元增长至7924.8亿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1%[99] - 2018 - 2023年短视频市场规模预计从192.4亿元攀升至1379.9亿元,市场份额从4.7%提升至17.4%,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3%[99][100] - 2022年短视频广告投放费用预计增长15.2%[99][100] - 2023年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预计达155亿元左右[106] - 2023年全年电影大盘票房营收预计达546亿元,收入恢复情况达2019年平均票房水平的85%[106]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2023年1月9日,陈伟东、周昌仁、蔡建权三位董事辞任[92] - 2023年1月9日,王旭、陈晔、毛翔云、魏弘四位董事获委任[93] - 2023年4月19日,黄向明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陈志56岁,2003年加入公司,2009年12月9日任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2016年1月29日辞任首席执行官,2月25日辞任主席,2019年10月9日再任主席兼行政总裁[113][114] - 余诗权46岁,2000年加入公司,201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14年6月9日任集团首席财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