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益控股(01894)
icon
搜索文档
恒益控股(01894) - 委任表格
2025-07-30 17:37
本 人╱吾 等 (附 註1) 地 址 為 為 本 公 司 股 本 中 每 股 面 值0.01港 元 的 股 份 (附 註2) 股 的 登 記 持 有 人,茲 委 任 大 會 主 席 或 地址為 (附註3) HANG YICK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恒益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894)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舉 行 的 股 東 週 年 大 會(或 其 任 何 續 會)適 用 之 代 表 委 任 表 格 供 恒 益 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 公 司」)股 東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下 午 二 時 三 十 分 假 座 香 港 上 環 文 咸 東 街40–44號 泰 基 商 業 大 廈 二 樓 舉 行 的 本 公 司 股 東 週 年 大 會(「股 東 週 年 大 會」)使 用 的 代 表 委 任 表 格。 8. 對 本 表 格 作 出 任 何 改 動 須 由 簽 署 本 表 格 的 人 士 簡 簽 示 可。 9. 決 議 案 的 描 述 僅 是 摘 要 性 的。擬 於 股 東 週 年 大 會 上 ...
恒益控股(01894) - 有关(1)发行及购回股份的一般授权;(2)重选董事;(3)暂停办理股份过...
2025-07-30 17:34
会议信息 - 公司2025年8月29日下午2时30分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73] - 代表委任表格最迟须于大会或其续会指定举行时间48小时前交回[4][34] - 2025年8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及股票须于8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33][82] 股份相关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7月23日,已发行股本含921,120,000股股份[13][20][22] - 建议发行股份一般授权可发最多184,224,000股额外股份[20] - 建议购回股份一般授权可购回最多92,112,000股股份[22] - 发行和购回授权将于股东周年大会后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等最早者届满[21][23] - 待相关决议案通过,将提呈授予董事发行不超购回股份总数新股份的决议案[23] 人事变动 - 冼国持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5] - 罗学儒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5] - 林如周2025年7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5] - 石舰文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 - 林如周、陈敏杰、赵爱寅、韩飞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并愿重选连任[28][29] 董事薪酬 - 林如周年度董事袍金480,000港元[56] - 陈敏杰每年董事酬金120,000港元[58][60] - 赵爱寅每年董事袍金120,000港元[63][64] - 韩飞可获120,000港元年度董事袍金[67][68] 其他事项 - 董事会建议续聘高岭会计师有限公司为公司核数师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32] - 过去十二个月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股份最低价格0.019 - 0.028港元,最高价格0.026 - 0.044港元[54] - 紧接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六个月内,公司无回购任何股份[53]
恒益控股(01894)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0 17:2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增加19.3%至约1.875亿港元[15] - 收益同比增长19.3%至187.5百万港元[21] - 毛利同比下降85.7%至2.6百万港元[23] - 毛利率从11.4%下降至1.4%[23] -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利润率维持在较低水平[15] - 利润率低主要归因于合约在新冠疫情期间签订[15] 成本和费用 - 服务成本同比增长32.9%至185.0百万港元[22]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2.5%至20.1百万港元[27] - 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8百万港元[26] - 2025财年雇员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为92.6百万港元[82] 业务和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15] - 工程服务包括设计、制造、供应及安装钢铁及金属产品[15] - 服务范围涵盖香港及中国建筑项目[15] - 客户包括建筑公司及工程公司[15] - 新签钢铁及金属工程合约总价值79.9百万港元[16] - 未履行手头合约总价值240.0百万港元[16] - 最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41.3%,前五大客户收益占比达88.0%[109]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约8.0%,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8.6%[109] 现金流和资本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6.5百万港元至17.1百万港元[31]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50.0百万港元[31] - 2025财年资本开支为560万港元,其中490万港元通过上市所得款项拨支[3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亿港元,原计划用途已部分调整[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为1076.8万港元[56] - 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采购机器相关支出2384.6万港元,翻新生产设施支出865.5万港元[56]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香港及中国持牌银行[59] - 公司完成配售153,520,000股股份,配售价每股0.054港元[60]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8百万港元[60]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悉数使用[60] - 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114,575,000港元(2024年:111,098,000港元)[68] 风险因素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主要承受港元兑人民币波动风险[34][35] - 公司因浮息银行融资而承受利率风险,且无利率对冲政策[36] - 近期物业市场低迷导致竞争加剧[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香港政府将继续大力推动公共住宅建设[15] - 物业市场复苏将提升业务及盈利能力[15] 董事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罗学儒(35岁)于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69][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舰文(31岁)于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69][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敏杰(36岁)于2024年11月25日获委任[69][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超文(46岁)于2024年1月4日获委任[69][73] - 2024年12月6日及2025年3月3日分别新增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7人),独立董事占比71.4%[126] - 2024年度董事变动:2名董事辞任(陈文乔、刘思成),5名新董事获委任(罗学儒、石舰文、陈敏杰、赵爱寅、谭艳艳)[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董事会总人数71.4%(5/7),超过上市规则要求的三分之一[126][127]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需重选3名董事(陈敏杰、赵爱寅、谭艳艳)[134] - 审核委员会全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5人),陈敏杰任主席[137] - 董事会下设3个委员会(审核、提名、薪酬),职责范围公开披露[136] - 薪酬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40] - 提名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42]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甄选维度[1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曾出现全单一性别构成状况[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管理、金融、会计及法律专业背景[145] - 薪酬委员会年度工作包含审阅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143]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及批准服务合约条款[143] - 董事会会议规定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155] - 董事候选人资料将通过通函按上市规则披露[154]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其中行政总裁冼国持出席16/16次会议,主席邓超文出席16/16次会议[156] - 审计委员会成员年度会议出席率100%(邓超文3/3、石舰文2/2、陈敏杰1/1)[156] - 新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赵爱寅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0/0),但出席提名及薪酬委员会会议(1/1)[156] - 公司无内部审核职能,但经外部顾问审阅确认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61] - 公司秘书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要求[162]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门槛为至少十分之一投票权股东书面要求,且需在要求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65] - 公司网站www.hy-engineering.com作为股东沟通平台,提供财务资料及公司相关信息[168] 审计和合规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告由高岭审计,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117] - 核数师在2020年12月18日至2024年5月14日期间发生4次变更,德勤、天职、开元信德、罗申美相继辞任,高岭于2024年5月14日接任[117]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公司未安排针对董事法律行动的保险保障,违反上市规则C.1.8守则条文[121] - 2025年6月30日审核委员会审阅年度业绩后提交董事会批准[139] - 审计委员会认可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及法规[89] - 外聘核数师年度总薪酬为750,000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70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50,000港元[158] - 核数师非审计服务费用占比6.67%(50,000港元/750,000港元),主要用于税务合规服务[158] 股息和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财年末期股息[53] - 股息政策无预设派息比例,由董事会根据财务状况、运营资金需求及债务水平等因素酌情决定[166] 雇员和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共有400名雇员[82] - 公司参与香港强制性公积金退休福利计划及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的中央退休金计划[83] - 公司雇员总数400人,其中中国内地雇员151人(37.8%),香港雇员249人(62.2%),生产工人及地盘工人合计311人(77.8%)[191] - 男性雇员364人(91.0%),女性雇员36人(9.0%),51-6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145人(36.3%)[191] - 年度雇员流失率总计60.1%,香港地区流失率84.7%显著高于内地27.7%,30岁以下年龄组流失率103.4%为最高[195] - 年度新入职员工309人,其中香港地区268人(86.7%),呈辞员工211人,香港地区169人(80.1%)[195] - 公司实行每月不超时工作20小时的内部规则,并为生产员工实施薪金调整及绩效点制度[1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发生13起工伤事故[199][200] - 工伤事故导致273个工作日损失[199][200] - 工伤事故数量较上年增加1起(2024年:12起)[200] - 损失工作日数较上年减少162天(2024年:435天)[200] - 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安全演习[199] - 所有工人必须佩戴面罩、手套、耳塞和安全头盔等防护装备[199] - 公司提供工伤医疗保险保障[199] - 保持零致命事故记录(2025年和2024年均为0死亡)[200] 环境、社会和管治(ESG)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23.8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去年增加14.8%[180] -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94.8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百万港元收益1.57公吨[180] - 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17.3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百万港元收益3.29公吨[180] -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8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百万港元收益0.07公吨[180]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百万港元收益4.9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80] - 无害废弃物总量为7.66公吨,较去年减少46.10%[185] - 惠州恒益生产基地排放有害污水10公吨至东江[184] - 公司种植50棵树以降低环境影响[180] - 生产运营涉及电力消耗、燃料消耗及材料运输[180] - 公司通过通风过滤系统减少污染物积聚[18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燃料总耗用量为108,698.46升,其中柴油占82,445.12升(约75.8%),石油气占16,722.00升(约15.4%),无铅汽油占9,531.34升(约8.8%)[188] - 电力年耗用量905,800千瓦时,每百万港元收益耗电密度为4,830.50千瓦时[189] - 水资源年耗用量7,243立方米,较上年减少115立方米(降幅1.6%),每百万港元收益耗水密度为38.63立方米[189] - 纸张年耗用量1.74公吨,较上年减少0.38公吨(降幅17.9%),每百万港元收益耗纸密度为0.01公吨[189] - 塑料包装年耗用量2.00公吨,木材包装年耗用量12.50公吨,每百万港元收益耗用密度均为0.01公吨[189] 股份和购股权计划 - 2019年1月11日授予的6,710,000份购股权已注销,行使价为每股1.53港元[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有350,000份购股权被没收[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任何购股权行使记录[94]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为76,0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61,540,000份,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921,120,000股的6.68%[98][100] - 每名参与者十二个月内获授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01] - 2019年授予高级管理层及员工的4,4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1.53港元)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全部注销或没收[107] - 接接纳购股权需支付象征性代价1.00港元[104]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或股票面值的最高者[105]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的公众持股量[110] 其他披露事项 - 公司确认无重大关联交易需根据上市规则披露[88] - 公司确认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股份权益及淡仓需披露[91] - 公司确认无主要股东需披露的股份权益及淡仓记录[92] - 公司年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64] - 公司年内未作出任何捐款与捐助[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8] - 公司无价值占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40]
恒益控股(01894)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益增长19.3%至187.517百万港元[3] - 年度净亏损扩大483.3%至24.012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总收益为187,517千港元,较2024年的157,197千港元增长19.3%[11]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157,19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87,517千港元,同比增长19.3%[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401.2万港元(2024年:411.8万港元),同比扩大483%[26] - 公司2025财年收益增长19.3%至约1.875亿港元[32] - 公司收益从2024财年约157.2百万港元增加19.3%至2025财年约187.5百万港元[38] - 2025财年录得年内亏损约24.0百万港元(2024年:亏损约4.1百万港元)[44] 毛利润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润大幅下降85.7%至2.571百万港元[3] - 毛利从2024财年约18.0百万港元下跌85.7%至2025财年约2.6百万港元[40] - 毛利率从2024财年约11.4%下降至2025财年约1.4%[40] 经营亏损和成本 - 经营亏损扩大430.4%至23.309百万港元[3]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中确认存货成本为7517.7万港元(2024年:6718.7万港元),同比增长11.9%[21] - 服务成本从2024财年约139.2百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185.0百万港元,增幅32.9%[39] 费用和行政开支 - 行政开支从2024财年约20.1百万港元减少12.5%至2025财年约20.1百万港元[42] 业务线收益表现 - 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为176,476千港元,较2024年137,549千港元增长28.3%[11] - 钢铁及金属产品销售收益为11,041千港元,较2024年19,648千港元下降43.8%[11] - 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137,54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76,476千港元,增长28.3%[12] - 钢铁及金属产品销售收益从2024年的19,648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1,041千港元,下降43.8%[12]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占比超过99.9%,达187,517千港元(2025年)和157,165千港元(2024年)[16] - 中国非流动资产(除金融资产及递延税项)达19,970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16,500千港元增长21.0%[16] 主要客户收益贡献 - 客户A贡献收益77,057千港元(2025年),占总额41.1%,较2024年39,780千港元增长93.7%[17] - 客户B贡献收益53,022千港元(2025年),占总额28.3%,较2024年28,143千港元增长88.4%[17]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73.1%至17.116百万港元[4] - 存货增长18.9%至26.010百万港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15.3%至23.182百万港元[4] - 结构性银行存款新增13.974百万港元[4] - 合约负债减少98.4%至0.149百万港元[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下降8.5%至146.793百万港元[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3.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31.1百万港元[45] - 2025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50.0百万港元[46] 贸易应收款项及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达6,771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4,752千港元扩大42.5%[18] - 信贷亏损拨备增至523.3万港元(2024年:397.8万港元),同比增长31.6%[2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841.5万港元(2024年:2407.7万港元),同比增长18%[2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2009.9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2318.2万港元[28]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615.3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10.5万港元[28] - 0-30天账期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1335.6万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的230.9万港元[28] - 31-60天账期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4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1867.8万港元[28] - 2025财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7百万港元(2024年:4.8百万港元)[41] 资本结构和权益变动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59,96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144,508千港元,降幅9.7%[5] - 储备金额从2024年152,29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135,297千港元[5] - 公司股本从2024年7,676千港元增至2025年9,211千港元[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从767.6万股增至921.12万股[30]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6月按每股0.054港元发行1.535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约829万港元[30]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5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亿港元[5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770万港元用途被更改[54] - 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产能项目已动用2384.6万港元剩余235.4万港元[55] - 清偿债务项目动用700万港元[55] - 前期工地开支项目动用503.1万港元剩余796.9万港元[55] - 一般营运资金项目动用3250万港元[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为1076.8万港元[55] - 公司完成配售153,52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054港元[58][59]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80万港元(7.8百万港元)[59] - 公司2025财年资本开支为560万港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51] 合约和订单情况 - 未履行合约交易价格中,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部分为239,991千港元(2025年)和321,723千港元(2024年)[13] - 2025财年新获钢铁及金属工程合约总价值达7990万港元[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头合约总价值为240.0百万港元[35] 税务相关事项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33.6万港元(2024年:2.8万港元),同比增长1100%[23]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357万港元拨回(2024年:354万港元抵免)[23]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3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644千港元增长24.7%[18] - 非流动负债中的拨备金额为2,285千港元[5] - 租赁负债金额为239千港元[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392.3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736.5万港元[29] - 物业及设备折旧387.8万港元(2024年:342.0万港元),同比增长13.4%[21]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887,892千股(2024年:767,600千股),同比增长15.7%[26] - 法定股本为380万股,价值38万港元[30]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业务为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和产品销售[6] - 财务报表依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7] - 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执行董事为冼国持先生及罗学儒先生[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邓超文先生、石舰文先生、赵爱寅女士及谭艳艳女士[73] - 公告日期为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73] - 公司核数师为高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财政年度末期股息[60] - 公司未就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适当保险保障(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65]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指定的公众持股量[69] - 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68] - 公司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67] 人力资源成本 - 雇员福利成本总额达9260.4万港元(2024年:6600.1万港元),同比增长40.3%[21] - 董事薪酬为178.5万港元(2024年:172.1万港元),同比增长3.7%[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400名雇员[61] - 2025财政年度雇员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9260万港元(92.6百万港元)[61] 风险管理和对冲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合约对冲货币风险[49]
恒益控股(0189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0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整体收益由85.0百万港元减少至78.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2百万港元或7.3%[11] - 报告期内亏损约为10.6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6.6百万港元[1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益为78,79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5,041千港元下降7.3%[5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0.4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百万港元下降96.6%[64]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13.9%下降至2024年的0.5%[64] - 公司报告期内收益为78.8百万港元,较同期的85.0百万港元减少7.3%[72] - 公司期内亏损为10,66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626千港元,每股亏损为1.2港仙[113] - 公司期内亏损为10,6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溢利6,626千港元大幅下降[136]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基于期内亏损10,661千港元和已发行854,482,198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136] 收益与成本 - 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的收益由21.0百万港元减少至4.8百万港元,降幅达77.1%[9] - 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的收益为74,01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4,046千港元增长15.6%[51] - 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的收益为4,77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995千港元大幅下降77.2%[51] - 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的收益由64.0百万港元增加15.6%至74.0百万港元[73] - 公司直接成本为78.4百万港元,较同期的73.2百万港元增加7.1%[74]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49,5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618千港元增长181.3%[59]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0.15%,较2024年3月31日的0.25%有所下降[1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3.5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3.6百万港元减少[78] - 公司资本架构包括权益约159.4百万港元,无银行借贷[79]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0,69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6.9%[116]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3,13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7.1%[11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48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31.6%[11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28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19千港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股本从2024年3月31日的7,676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9,211千港元[117]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0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9千港元大幅增加[125]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482千港元,较期初的63,556千港元减少[12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7,36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5,475千港元[1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9,52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099千港元略有下降[152] - 0至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3,93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356千港元有所增加[152] - 超过9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48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153千港元显著减少[152] 投资与融资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净额约为130.0百万港元[18] - 公司投资约3.5百万港元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84] - 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7.7百万港元,用途已更改[92] - 公司计划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产能,预计在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93] - 公司计划翻新及重新设计现有生产设施,预计在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93] - 公司计划升级资讯科技系统及设备,已动用的款项为3.5百万港元[93] - 公司通过配售事项发行最多153,520,000股股份,每股配售价为0.05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8百万港元[95][96] - 公司于2024年6月向独立第三方发行了153,52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认购价为0.054港元[1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总数为921,120千股[156] - 法定股本为3,800,000千股,面值38,000千港元[156] 企业管治与人事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用共335名全职雇员,其中180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17] - 公司已注销6,710,000份购股权,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25]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除未安排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保险保障外[34] - 公司计划在麦雪雯女士退任后三个月内委任一名女性董事,以确保董事会多元化[10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批准报告期内的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8] 其他财务项目 - 公司确认长期贸易应收款项的额外预期信贷亏损为1.9百万港元,反映信贷风险恶化及建造业不确定性[2]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9千港元增长240.7%[55] - 汇兑亏损净额为77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2千港元增加185.3%[5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8千港元下降8.2%[55] - 公司即期税项为293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93千港元,香港利得税为0[142]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相同[131]
恒益控股(01894)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1:11
财务收益与成本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中期收益直接成本为78,794千港元,毛利为418千港元,去年同期分别为85,041千港元和11,80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为74,0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4,046千港元;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收益为4,7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995千港元;总收益为78,7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5,041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9千港元;其他收入2023年为143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入;其他收入总计2024年为644千港元,2023年为332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亏损净额为7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2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70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8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千港元;其他收益2024年为29千港元,2023年为6,300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2024年亏损589千港元,2023年收益6,028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贷利息2024年无此项支出,2023年为25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7千港元,2023年为14千港元;融资成本总计2024年为7千港元,2023年为39千港元][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91.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2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的金额为495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761.8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9.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8.7万港元][40]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收益约78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620万港元或约7.3%,其中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增加约1000万港元或约15.6%,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收益减少约1620万港元或约77.1%][54][55] -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成本约7840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520万港元或约7.1%][5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由约1180万港元减至约40万港元,减少约1140万港元或约96.6%,毛利率由约13.9%降至约0.5%][58] 财务亏损与溢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368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7,530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661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6,626千港元][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066.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662.6万港元][43]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1060万港元,同期则为溢利约660万港元][6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1,33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299千港元有所增加][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8,24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1,885千港元有所增加][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9,52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099千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48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3,556千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3,13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903千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为159,55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9,969千港元略有减少][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股本为9,21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676千港元有所增加][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952.4万港元,3月31日为2009.9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47.5万港元,3月31日为736.5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计员工成本为1010.9万港元,3月31日为822.7万港元][49]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本架构包括权益约1.594亿港元,无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435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0.15%][61] 财务资料编制与审阅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应与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且未经外聘核数师审核或审阅,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4]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除外),以港元呈列,价值约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13] - [公司在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及编制基准,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一致][13]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修订本对公司本期或过往期间的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公司未应用尚未生效的新订准则或诠释][15] 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客户主要为香港的建筑公司、承建商及工程公司,合约主要为固定价格合约][18] - [公司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以及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的业务在本期被视为单一经营分部,资料已合并为单一可报告分部][3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就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已取得合约总额约为3.079亿港元][54] 股息分配情况 - [报告期内,无批准及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44] - [董事会决定不就报告期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4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宣派中期股息][70] 股份发行与配售 - [2024年6月,公司按认购价0.054港元向独立第三方发行1.535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51] - [公司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最多1.5352亿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054港元][77]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80万港元,已于2024年9月30日悉数使用][78]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亿港元][72] - [董事会决定更改约477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更改用途后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290.5万港元][74] - [动用余下所得款项的估计时间表可因当前市况及未来发展而变动][74] 资本开支与抵押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约350万港元用作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2024年9月30日无已订约但未拨备之开支][65] - [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无集团资产抵押][66] 诉讼与或然负债情况 - [于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卷入重大不利影响的申索或诉讼][67] - [于2024年9月30日,集团概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69] 企业管治与合规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但在董事故律行动保险保障方面存在偏离情况][79][81] - [自2024年8月30日麦雪雯女士退任后,公司董事会成员全属单一性别,公司打算在其退任日期起计三个月内委任一名合适女性候选人为董事以遵守上市规则][91]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规管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2]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3]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项下的指定公众持股量][101]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并批准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会计原则及惯例以及本公告][102] - [除公告披露外,自公司最近刊发的年报以来无根据上市规则须披露的董事资料变动][103] 人员变动情况 - [麦雪雯女士于2024年8月30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各委员会职务][97][98] - [陈敏杰先生自2024年11月25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以及提名委员会成员][99][100][101] 业绩公告与报告情况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2024年中期报告将寄发予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载][105]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雇用335名全职雇员,其中180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71] 市场预期与应对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将来,市场挑战和竞争压力仍会持续,董事会将继续努力克服困难][54]
恒益控股(0189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9 17:38
公司股份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自2021年4月22日起暂停买卖,2023年8月4日恢复买卖[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集团收益减少15.0%,至约1.572亿港元(2023年:1.849亿港元)[27] - 2024财政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410万港元(2023年: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净额180万港元)[27] - 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财年的220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690万港元[28] - 集团收益从2023财年约1.849亿港元下跌约15.0%至2024财年约1.572亿港元[41] - 直接成本从2023财年约1.625亿港元减少约14.4%至2024财年约1.392亿港元[43] - 毛利从2023财年约2240万港元下跌约19.5%至2024财年约1800万港元,毛利率从2023财年约12.0%下跌至2024财年约11.5%[44]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财年约240万港元减少至2024财年约60万港元[45] - 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约2170万港元增加约6.0%至2024财年约2300万港元[48] - 2024财年所得税抵免为30万港元,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为120万港元[49] - 2024财年集团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约410万港元,2023财年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180万港元[50]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6360万港元,较2023年的7940万港元减少约1580万港元[53][5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88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6亿港元,借贷包括租赁负债约40万港元,银行借贷为零[5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约为0.25%,较2023年的2.6%下降,主要因年内银行借贷悉数偿付[54] - 2024财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10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118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410万港元[5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银行借贷,2023年为370万港元,且已在2023年5月15日悉数偿还[57] - 2024财年,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注入约1260万港元,其中约850万港元透过公司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拨支[6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就收购若干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开支约为30万港元,2023年为40万港元[6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111,098,000港元,2023年约为116,170,000港元,较2023年下降约4.37%[8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集团取得新的钢铁及金属工程合约全额总值2.15亿港元[30] - 2024年3月31日,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履约责任的手头合约总价值为3.217亿港元[31] 公司人员变动 - 何志远先生于2023年10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7] - 陈文斋先生于2024年1月4日获委任执行董事,于2024年5月20日辞任[7] - 罗学儒先生于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执行董事[7] - 强俊文先生、梁福顺先生、罗智鸿先生于2024年1月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 - 梁福顺先生于2024年1月4日不再担任主席[8] - 邓超文先生于2024年1月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主席[8] - 刘思成先生于2023年11月1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4年6月3日辞任[8] - 冼国持先生52岁,2004年2月加入集团,2021年6月9日起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89] - 罗学仪先生34岁,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0年审核、会计及企业财务经验[92] - 邓超文先生45岁,2024年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拥有逾20年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经验[94] - 麦雪雯女士37岁,2023年11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企业融资等方面拥有逾10年行政经验[96] - 石艦文于2024年5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月3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99] - 黎锦辉于2019年3月加入集团,为技术总监,在处理香港与澳门土木工程项目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01] - 利铭酒于2004年3月加入集团,为项目经理,在建筑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101]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透过全球发售于上市时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亿港元[7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30,000千港元,其中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本集团产业生态已使用51,200千港元,扩充劳工队伍已使用31,639千港元,更新及重新设计生产设施已使用4,654千港元等[7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未按计划使用所得款项扩充香港及中国的劳工队伍和更新及重新设计现有生产设施[77] 公司诉讼及投资情况 - 2024财年,集团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无针对集团的待决或构成威胁的重大诉讼或申索[59]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价值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66]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共拥有302名雇员,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为6600万港元[105] 公司审计情况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但对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比较期间)的相应比较数字有审计保留意见[111] - 审计保留意见与中国附属公司[HY China集团]于2023年2月24日起自愿清盘及取消综合入账或之前的财务资料有关[112] - 有关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的审计保留意见将撤销[113] - 2020年12月18日德勤辞任公司核数师,天职获委任;2021年8月12日天职辞任,开元信德获委任;2022年12月8日开元信德辞任,罗申美获委任;2024年5月14日罗申美辞任,高岭获委任[138][139][14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由高岭审计,其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但符合资格并愿意留任[141] 公司关连交易及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须予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09] - 于2024年3月31日,概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11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获行使,2019年1月11日授出的671万份购股均已注销,行使价为每股1.53港元,35万份(2023年:64万份)购股权已被没收[121] - 因购股计划或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所有购股获行使而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7600万股,即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截至年报日期,购股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为7600万股,占公司于年报日期已发行股本约8.25%[124]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因购股计划向每名参与者授出的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的最高股份数(加有关期间根据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的股份)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125]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应居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8月30日举行[136] - 为确定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权利,公司将于2024年8月27日至8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所有股份过户文件连同相关股票须于2024年8月26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37]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根据股东于2018年9月19日通过的书面决议案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于上市日期变为无条件[120] - 接纳购股授予的参与者应向公司支付1.00港元(或董事会决定的其他象征性金额)的代价[128]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企业管治报告涵盖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由现任董事根据可得资料编制[142] - 2023年4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公司未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适当保险保障,保险自2023年9月1日生效[144] - 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董事会的三分之一[147][150]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将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一次及可接受重选[156] - 罗学仪先生、麦雪雯女士、郭超文先生及石鑑文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并符合资格重选[157] - 董事会下设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59] - 审核委员会由麦雪雯女士担任主席,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28日审核年度账目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61][163]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麦雪雯女士为主席[1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审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并批准服务合约条款[166][16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高级管理层中1人薪酬在1,000,001港元至2,000,000港元,3人低于1,000,000港元[170]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石艦文先生为主席[17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开展多项工作,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73][175]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将继续采取措施提升性别多元化[181][182]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约每季一次[190] - 冼凰持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3/13次、股东大会1/1次[191] - 何志遍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8次、股东大会1/1次[191] - 张俊文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2/1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等[191] - 报告期内,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98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50千港元,总计1030千港元[193] - 董事负责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94]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公司达成策略目标时接受的风险性质及程度,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9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外部内部监控顾问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审阅,董事会认为系统充足有效[19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根据上市规则第3.29条进行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97]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鼓励相关人士保密举报集团内可疑违规等行为[198] - 股东可书面查询并附上联络资料,投递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99]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附有投票权的正式登记股份持有人,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200] 公司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收益总额分别占收益总额约23.7%及63.7%,向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分别占采购总额约9.1%及24.8%[131]
恒益控股(0189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1: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157,197千港元,较2023财年的184,904千港元有所下降[2] - 2024财年公司毛利为17,995千港元,低于2023财年的22,357千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经营亏损4,395千港元,而2023财年经营溢利3,042千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年内亏损4,118千港元,2023财年亏损19,403千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5,005千港元,2023财年为21,879千港元[2] - 2024财年公司收益减少15.0%至约15720万港元,2023年为18490万港元[44][50] - 2024财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410万港元,2023年为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净额180万港元[44] - 信贷亏损拨备由2023财年的220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690万港元[45] - 直接成本由2023财年约1.625亿港元减少约14.4%至2024财年约1.392亿港元[52] - 公司毛利由2023财年约2240万港元下跌约19.5%至2024财年约180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12.0%下跌至约11.5%[53]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23财年约240万港元减少至2024财年约60万港元[54]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2170万港元增加约6.0%至2024财年约2300万港元[57] - 2024财年所得税抵免为30万港元,2023财年录得税项开支120万港元[58] - 2024财年公司录得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约410万港元,2023年则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180万港元[59]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财年亏损2350万港元,2024财年无该亏损[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的217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410万港元[61]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6360万港元(2023年:7940万港元),总资产约1.884亿港元(2023年:1.895亿港元)[62] - 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0.25%[63] - 2024财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0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18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410万港元[65]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8,723千港元,2023年为22,166千港元[4]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159,668千港元,2023年为167,330千港元[4]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27,903千港元,2023年为18,842千港元[4] - 2024年3月31日资产净额为159,969千港元,2023年为170,098千港元[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4,077千港元,较2023年的13,021千港元有所增加;信贷亏损拨备为3,978千港元,较2023年的967千港元增加[2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7,365千港元,较2023年的2,821千港元增加;应计员工成本为8,227千港元,较2023年的8,607千港元减少;应计费用及其他为3,021千港元,较2023年的2,848千港元增加[30] - 2023年银行借贷需偿还金额为3,740千港元,2024年已悉数偿还[30] - 2023年银行借贷年利率为4.30%,2024年不适用[32] - 法定股本为38,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676千港元,2024年和2023年均无变动[3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贷(2023年:370万港元),银行借贷已在2023年5月15日全部偿还[66] 已终止经营业务相关情况 - 董事会于2023年1月18日决议自愿将HY China清盘,其业务于2023年2月24日终止经营[10][1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年内亏损21,161千港元,除税前溢利5,840千港元[12] - 已出售HY China集团有关取消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亏损为27,001千港元[12] - 2023年2月24日起,HY China集团在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取消综合入账,业务终止经营[40] 会计政策及准则相关 - 公司首次应用2023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报表,无会计政策更改或追溯调整[13] - 2024 - 2025年有多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生效,公司评估认为不大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为157,197千港元,2023年为184,904千港元[15] - 2024年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137,549千港元,2023年为162,907千港元;2024年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收益19,648千港元,2023年为21,997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分配至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合约的交易价格为321,723千港元,2023年为243,506千港元[16] - 本年度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和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业务合并为单一可报告分部[17] - 2024年集团在香港产生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57,165千港元,2023年为182,998千港元[18] - 2024年集团在中国产生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2千港元,2023年为1,906千港元[18] - 2024年位于香港及中国的非流动资(除金融资产及递延税项资产外)为22,581千港元,2023年为16,509千港元,其中香港2024年为6,081千港元,2023年为2,871千港元;中国2024年为16,500千港元,2023年为13,638千港元[19]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39,780千港元,2023年为24,179千港元;客户B 2024年收益为28,143千港元;客户C 2024年收益为15,831千港元,2023年为25,136千港元;客户D 2023年收益为57,970千港元[1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为1,317千港元,2023年为3,464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4年为 - 724千港元,2023年为 - 1,083千港元[1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49千港元,2023年为122千港元[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相关的核数师酬金为980千港元,2023年为1,47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4年为3,420千港元,2023年为3,294千港元等[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为 - 326千港元,2023年开支为1,162千港元[23] - 2024财年公司取得新的钢铁及金属工程合约金额总值2.15亿港元,3月31日手头合约总价为3.217亿港元[47]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董事均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年末期股息[81] 每股收益相关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4,118千港元,2023年为 - 21,707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767,600千股[2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4,118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1,758千港元[28] - 2023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3.1港仙,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465,000港元[28] 银行借贷抵押情况 - 2023年银行借贷以约5,545,000港元人寿保险保单按金及公司担保作抵押[31] 公司审计相关 - 公司独立核数师就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发出保留意见[34] - 涉及HY China的若干预付款项、按金及垫款交易被认为可疑,可能并非按正常商业安排订立[36] - 公司保留的HY China集团基本业务记录被认为不足以用于审计,需要更多特定记录支持[38] - 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审核委员会审阅,核数师高岭审核[93] 公司上市及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7927.5万港元,未使用5072.5万港元[78] 公司雇员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共拥有302名雇员,2024财政年度向雇员提供的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为6600万港元[82] 购股权计划情况 - 2023年10月12日购股权计划已取消,2024年3月31日概无未行使的购股[86] - 2019年1月11日授予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的440万股购股权,行使价1.53港元,2024年3月31日已全部取消[87] - 2023年1月11日授予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的440万股购股权,行使价1.53港元,2024年3月31日已全部取消[87] 公司保险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至8月31日未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合适保险保障,保险自2023年9月1日起生效[8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91]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指定的公众持股量[92] 公司未来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30日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96]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7日至8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7] 公司资产购置情况 - 2024财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注入约1260万港元,其中约850万港元通过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拨付[73]
恒益控股(0189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16:44
公司财务状况 - 本集团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8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3.7%[3]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由约16.4百万港元减少至约11.8百万港元,毛利率下降至13.9%[11] - 行政开支由11.5百万港元减少至10.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专业费用减少[1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于2023年9月30日约为0%,较3月31日的2.2%有所下降[15] - 公司资本结构包括权益约175.3百万港元,无银行借贷[1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于2023年9月30日约为149.3百万港元,较3月31日增加约0.8百万港元[17] - 公司未来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9] - 本集团于报告期内投资约7.0百万港元以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0]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收购若干厂房及设备,列作已订约但未拨备之开支总额约0.2百万港元[21]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概无集团资产抵押[22]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概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37]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38]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39]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指定公众持股量[41] - 審核委員会已审阅并批准公司报告期内的未经审阅财务报表和报告[42] - 何志遠先生是公司的主要股东,持有513,155,000股,占比66.85%[35]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虧損为每股0.1港仙,根据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内虧損计算[64] 业务展望 - 公司展望未来表示面临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劳工成本上涨挑战,但建筑业务前景仍然乐观[5] 资金运作 - 本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百万港元,经扣除上市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130.0百万港元[27] - 本集团未如计划动用所得款项作(a)扩充本集团在香港及中国的劳工队伍;及(b)翻新及重新设计本集团的现有生产设施,延迟动用所得款项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9] - 本集团将继续根据招股章程「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一节的披露,应用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已存入在香港和中国的持牌银行[30] 财务报表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85,041千港元,净利润为6,626千港元[4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分别为0.9港仙[48]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从395千港元减少至239千港元[50] - 股本和储备总额从162,422千港元增加至167,605千港元[50] - 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5,183千港元[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086千港元[52] - 本公司根据开曼群岛法例第22章公司法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53] - 本集团在編製此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时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及編製基準与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财务报表一致[55] - 本集团的客户主要为香港的建筑公司、承建商及工程公司[58] - 本集团有关提供鋼鐵及金屬工程服務以及銷售鋼鐵及金屬產品的業務被视为单一经营分部[59] - 其他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政府补贴和其他,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430千港元[60] - 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包括银行借贷利息和租赁负债利息开支,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39千港元[61] - 除税前溢利经扣除折旧和存货成本后得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17,618千港元[61] - 即期税项包括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838千港元[6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基于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内溢利和已发行股数计算,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盈利为6,626,000港元[63] - 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虧損为每股0.1港仙,根据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内虧損计算[64] 董事会及管理层变动 - 何志遠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并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梁福顺先生被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44] - 麥雪雯小姐和劉思成先生被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提名
恒益控股(0189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22:30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5,04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1,401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报告期内毛利为11,8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449千港元[2] - 除税前溢利为7,5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60千港元[2] - 期内溢利为6,6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84千港元[2]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1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6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为850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1401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89千港元,2022年为5千港元;政府补助2023年为0,2022年为3084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9千港元,2022年为23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计算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01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40千港元、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17618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904千港元,2022年为1188千港元[1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基于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6626000港元、已发行76760000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同期溢利为6399000港元[19] -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0.1港仙,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788000港元计算[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788千港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8500万港元,较同期1.114亿港元减少约23.7%[27][30] - 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从约9650万港元减至约6400万港元,减少约33.7%;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收益从约1490万港元增至约2100万港元,增加约40.8%[31][32]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直接成本约73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9500万港元减少约22.9%[34]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从约1640万港元减至约1180万港元,减少约28.2%,毛利率从约14.8%降至约13.9%[35]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从约320万港元增至约640万港元[36] - 报告期内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从约1150万港元减至约1060万港元,减少约8.2%[37]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660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30万港元[3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40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2,166千港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68,38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67,330千港元略有增加[4]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9,11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8,842千港元略有增加[4]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额为175,28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70,098千港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0%,低于2023年3月31日的约2.2%[3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681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49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约80万港元[41] 每股盈利情况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9港仙,2022年同期为0.8港仙[3] 股息情况 - 报告期内无批准及派付股息,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中期股息[24] 业务合约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合约总额约3.165亿港元,高于2023年3月31日的2.435亿港元[28] 投资与开支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约700万港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4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就收购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开支约2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40万港元减少[45]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雇用244名全职雇员,其中125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5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扣除开支后净额约1.3亿港元[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7252.3万港元,未使用5747.7万港元[5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未按计划动用所得款项用于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产能、翻新及重新设计现有生产设施,原因是疫情影响产品需求和建筑成本[54][55] - 2023年9月30日,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存入香港及中国持牌银行[57] 企业管治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仅C.1.8条未安排董事法律行动保险保障,该偏离自9月1日起修正[59]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0]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1]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批准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会计原则及本公告[64] 人事变动情况 - 何志远自2023年10月12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66] - 梁福顺自2023年10月12日起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66] - 麦雪雯自2023年11月14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6] - 刘思成自2023年11月14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7] 信息披露情况 - 本中期业绩公告刊于公司网站https://hy - engineering.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 [68] - 2023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