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恒信(01905)
icon
搜索文档
海通恒信(0190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6:3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稳健发展的中国大型融资租赁公司,为旅游、医疗健康等领域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5] -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设立了公共服务业务总部、先进制造业务部、数字环保业务部、建筑建设业务部、医疗健康业务部和资产交易部等六大业务部门[6] - 公司于2019年6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4285.8百万人民币,期间溢利为807.6百万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11] - 公司资产总额为128799.1百万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9462.7百万人民币,每股净资产为2.00元[11]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业务投放人民币306.7亿元,同比增长3.4%[20] 行业发展 - 2023年上半年,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9,540家,较2022年底减少了300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57,660亿元人民币,下降1.44%[29] 风险管理 - 公司持续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调以数据为基础、量化为核心,提升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36] - 公司加强对资产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通过多维度在线化、智能化分析提升对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租赁物的实时监控和主动风险管理能力[37]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人民币4,285.8百万元,同比增长4.7%[62] - 公司将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租赁、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领域的业务投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44] 资产负债管理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4.89%[17] - 公司负债比率为493.14%[17] - 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9%[17] - 公司不良资产准备覆盖率为253.37%[17] 人才与培训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共有1,830名全职员工,86.0%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及以上学历,24.6%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7]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举办了116期培训项目,共计参训员工9,559人次,员工成本总额为459.9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2.1百万人民币[16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採納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并遵守其中所有守则條文[172]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报告期内没有持有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出售及合并事项[193]
海通恒信(0190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8:0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大型融资租赁公司,为多领域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总部设上海,有6大业务部门、20家分公司及多家附属公司[3][4] - 2019年6月3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中国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42.858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0.922亿人民币有所增长[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8.076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64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人民币/股[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2元,较2022年末的1.96元有所增长[9][1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42.8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0.92亿元增长4.7%;期间溢利为8.08亿元,同比增长5.6%[10]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为3.51%,较2022年同期的3.47%有所提升;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71%,较2022年同期的6.88%略有下降[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87.99亿元,较2022年末的1245.14亿元增长3.4%;权益总额为194.63亿元,较2022年末的188.27亿元增长3.4%[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合同业务应收款非流动资产为556.37亿元,较2022年末的549.50亿元增长1.2%;流动资产为495.31亿元,较2022年末的490.58亿元增长1.0%[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83.36亿元,较2022年末的575.61亿元增长1.3%;非流动负债为510.01亿元,较2022年末的481.26亿元增长6.0%[11] -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85%,较2022年同期的9.05%略有下降;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8%,较2022年同期的1.32%略有下降[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4.89%,较2022年末的84.88%基本持平;不良资产率为1.09%,与2022年末持平[9][11] - 2023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率为15.47%,较2022年同期的14.71%有所上升;税前拨备前利润率为43.02%,较2022年同期的41.86%有所提升[10]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为18.84%,较2022年同期的18.69%略有提升;净息差为3.06%,与2022年同期持平[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42.858亿元,同比增长4.7%[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期间溢利8.076亿元,同比增长5.6%[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1287.9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达194.6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9%,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3.37%[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业务投放306.7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42.858亿元,较上年同期40.922亿元增长4.7%[3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8.076亿元,较上年同期7.649亿元增长5.6%[3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42.858亿元,同比增长4.7%,主要因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收入增加[35][3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租赁业务收入36.133亿元,同比增长12.3%,占收入总额84.3%[37][4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租赁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7.2%,飞机经营租赁业务净租金收益率为7.05%[45] - 2023年上半年服务费收入3.833亿元,同比下降21.5%,因客户咨询服务需求下降[37][39][47] - 2023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收入770万元,同比下降35.3%,因未新增投放相关业务[37][39][4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2.992亿元,同比增长74.1%,因政府补助等增加[35][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平均收益率为6.71%,较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7架飞机,累计承诺购买飞机总数为1架[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支出总额34.155亿元,同比增长6.4%[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8.076亿元,同比增长5.6%[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支出总额为34.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4.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支出为18.5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经营支出为1.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预期信用损失为7.2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8.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3.51%,较上年同期增加0.04个百分点[57][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3.06%,与上年同期持平[57][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76.9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8,799.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4%[61][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账面价值为105,167.3百万元,较上年末略有增长[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息资产余额为108,433.0百万元,较上年末的107,295.3百万元有所增长[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先进制造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24,638.4百万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城市公用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8,678.9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6.4%[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能源环保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7,281.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9%[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61,104.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0%[6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8,335.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2.00元/股[6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资产布局,强化对工程建设、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投放[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工程建设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69.3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交通物流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130.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8%[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文化旅游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77.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医疗健康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74.4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行业生息资产余额为26.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总额为1193.1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账面价值为1051.6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以内到期的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占总额的比重为47.1%,较上年末略有下降[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大中型客户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余额较上年末上升[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账面价值为2.64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1%[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为7339.8百万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经营租赁设备包括17架飞机[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950.9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3.3%[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账面价值为8901.9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5.4%[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09336.4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5%[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余额为48552.1百万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流动借款占比51.4%较上年末略有下降[84][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债券余额为47425.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4%[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负债金额合计为12518.5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3.6%[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462.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4%[8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付债券中流动部分占比54.7%,非流动部分占比45.3%[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中普通股股东权益增长2.2%,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权益增长10.7%,非控制权权益增长6.3%[8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92亿元,较2022年的14.792亿元下降80.3%[9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913亿元,2022年为现金流入4.842亿元[9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7.911亿元,较2022年的6.789亿元增长311.1%[90][9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7.918亿元,较2022年的26.423亿元增长5.7%[90] - 2023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42.86亿元,2022年同期为40.92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或损失净额为 - 4056.2万元,2022年同期为 - 934万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支出总额为34.15亿元,2022年同期为32.09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12亿元,2022年同期为10.2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8.08亿元,2022年同期为7.65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14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租赁收入为7.82亿元,2022年同期为12.81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售后回租安排的利息收入为28.31亿元,2022年同期为19.37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租赁收入为2.82亿元,2022年同期为2.63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服务费收入为3.83亿元,2022年同期为4.89亿元[142]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807,629千元,2022年同期为764,874千元[144] - 2023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906,532千元,2022年同期为846,418千元[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7,694,35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888,910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1,104,75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624,834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28,799,1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513,744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8,335,7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560,786千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2,768,981千元,2022年12月
海通恒信(0190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16:3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稳健发展的中国大型融资租赁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提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服务[3] - 公司于2019年6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总额为8524.6百万人民币,年度溢利为1532.9百万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为0.17人民币元[8] - 公司资产总额为124513.7百万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8826.7百万人民币,每股净资产为1.96人民币元[8]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为8524.6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4.2%[9] - 2022年公司利息支出为3541.9百万元,较2021年略有增加[9]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24513.7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8.5%[10]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96元,较2021年增长6.5%[11]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4.88%,较2021年略有增加[11] - 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9%,较2021年略有增加[11] 经营业务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78.8%,较上年增长10.6%[81] - 大中型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74,492.3百万元,利息收入为4,726.3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为6.34%[84] - 2022年,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711.1百万元,同比增长10.6%,占总收入的78.8%[129] 风险管理 - 公司在控股股东海通证券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开展风险管理,向海通证券报备核心风险控制指标并受实时监督[183] - 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告体系,持续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以实现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及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目标[186]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推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的“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租赁”、“数字经济”等行业投放,加速推动公司产业化发展进程[57] - 公司将进一步突出“融资+融物”特色功能,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60] - 公司将加大在光伏储能、污水处理、危险废弃物治理等绿色租赁领域的业务探索[63]
海通恒信(0190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07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海通证券唯一的租赁平台和重要战略板块,总部在上海,设七大业务部门、18家分公司及多家附属公司[4] - 2019年6月3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中国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4] 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5.246亿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5.329亿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7元/股[7]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24,513.7百万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8,826.7百万元人民币,每股净资产为1.96元/股[8]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为8,524.6百万元人民币,年度溢利为1,532.9百万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9] - 2022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8%,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9.16%,成本收入比率为15.29%[9] - 2022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81%,其中融资租赁业务为6.85%,净息差为3.08%,净利息收益率为3.51%[9]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6,888.9百万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57,624.8百万元人民币,资产总额为124,513.7百万元人民币[11]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7,560.7百万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48,126.3百万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8,826.7百万元人民币[11] - 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4.88%,负债比率为485.34%,不良资产率为1.09%,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2.02%[12] - 2022年公司融资租赁合同应收款(非流动资产)为54,950.4百万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49,058.0百万元人民币[11] - 2022年公司借款(流动负债)为25,672.5百万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23,146.8百万元人民币,应付债券(流动负债)为23,883.1百万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18,670.2百万元人民币[11] - 2022年公司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为16,139.5百万元人民币,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642.9百万元人民币,非控制权权益为44.3百万元人民币[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达124,513.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8.5%[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达18,826.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9%[15]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8,524.6百万元,同比增长4.2%[15] - 2022年,公司实现年度溢利1,532.9百万元,同比增长8.5%[16] - 2022年公司实现年度溢利15.329亿元,同比增长8.5%[20]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85.246亿元,同比增长4.2%[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45.1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88.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20] - 2022年公司业务投放715.74亿元,同比增长7.2%[20] - 202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245.1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权益总额达188.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28] - 2022年集团实现收入总额85.24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年度溢利15.329亿元,同比增长8.5%[28] - 2022年集团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81%,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9.16%[28] - 2022年公司业务投放715.74亿元,同比增长7.2%[30] - 2022年投资收益或损失净额为 - 5980万元,较上年变动 - 274.9%;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为4.373亿元,较上年下降46.6%[48] - 2022年员工成本为8.543亿元,较上年增长15.7%;利息支出为35.419亿元,较上年增长0.4%[48] - 2022年融资租赁业务收入67.111亿元,占比78.8%,较上年增长10.6%;经营租赁收入5.401亿元,占比6.3%,较上年增长19.7%[50] - 2022年服务费收入11.424亿元,占比13.4%,较上年下降10.9%;保理利息收入1.112亿元,占比1.3%,较上年下降68.7%[50] - 2022年大中型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744.923亿元,利息收入47.263亿元,平均收益率6.34%;小微及个人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260.344亿元,利息收入21.158亿元,平均收益率8.13%[54] - 2022年公司平均收益率6.81%,较上年6.79%略有上升[56] - 集团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从2021年的948.856亿元增至2022年的1005.267亿元,增幅5.9%[59] - 2022年集团综合收益率为7.94%,较上年8.14%下降0.20个百分点[60] - 2022年先进制造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234.59亿元,占比23.3%,较上年增长5.1%[61] - 2022年先进制造行业收入为21.057亿元,较上年增长11.3%[61] - 先进制造行业综合收益率从2021年的8.48%增长至2022年的8.98%[61] - 2022年城市公用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178.185亿元,占比17.7%,较上年增长73.8%[62] - 2022年城市公用行业收入为13.099亿元,较上年增长64.5%[62] - 城市公用行业综合收益率从2021年的7.77%下降至2022年的7.35%[62] - 2022年能源环保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134.257亿元,占比13.4%,较上年增长35.3%[63] - 2022年能源环保行业收入为9.727亿元,较上年增长21.7%[63] - 2022年交通物流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177.302亿元,占集团比重17.6%,较上年下降34.8%,收入13.356亿元,较上年下降40.2%,综合收益率由8.22%降至7.53%[64] - 2022年工程建设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116.18亿元,占集团比重11.6%,较上年增长15.2%,收入9.743亿元,较上年增长22.9%,综合收益率由7.86%增至8.39%[65] - 2022年文化旅游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67.559亿元,占集团比重6.7%,较上年增长29.6%,收入4.664亿元,较上年增长10.6%,综合收益率由8.09%降至6.90%[66] - 2022年医疗健康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64.829亿元,占集团比重6.4%,较上年增长25.8%,收入5.809亿元,较上年增长27.4%,综合收益率由8.85%增至8.96%[67] - 2022年其他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32.365亿元,占集团比重3.3%,较上年下降31.7%,收入2.39亿元,较上年下降28.4%,综合收益率由7.04%增至7.38%[68] - 2022年集团实现融资租赁业务收入67.111亿元,较上年增长10.6%,占集团收入总额的78.8%[70] - 2022年城市公用、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108.3%、44.4%等[71] - 2022年经营租赁收入5.401亿人民币,增长19.7%,飞机经营租赁净租金收益率为6.87%[72]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17架飞机,账面净值约7.601亿美元[73] - 2022年服务费收入11.424亿人民币,下降10.9%[75] - 2022年保理利息收入1.112亿人民币,下降68.7%[76] - 2022年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收入1980万人民币,下降12.4%[77] - 2022年公司支出总额68.058亿人民币,下降3.1%[79] - 2022年年度溢利15.329亿人民币,增长8.5%[84] - 2022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6.81%,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3.73%,净息差3.08%[85] - 2022年净利息收益率3.51%,较2021年提升0.21个百分点[85] - 2022年公司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3.08%和3.51%,较上年增加0.22和0.21个百分点[87] - 2022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668.88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6.5% [88] - 2022年末公司流动资产总额576.248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6.9% [89]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245.1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 [89][91] - 2022年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575.607亿元,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 [89] - 2022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481.26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1.7% [90] - 2022年末公司权益总额188.26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9% [89] - 2022年末公司生息资产中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账面价值1040.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4% [92] - 2022年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总额1180.159亿元,较2021年增长18.0% [93] - 2022年末公司大中型客户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余额较上年末上升 [94] - 2022年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余额为1067.833亿元,先进制造、城市公用等行业应收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96] - 2022年一年以内到期的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占总额比重为47.3%,较上年末略有下降[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款项余额为5.1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2.4%[98] - 2022年和2021年,生息资产拨备核销金额分别为6.794亿元和6.613亿元[99][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为73.0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7.13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6.4%[10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账面价值为16.7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账面价值为61.2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2%[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1056.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10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借款余额为488.1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10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488.193亿元,其中银行借款476.655亿元占比97.6%,流动借款占比52.6%较上年末下降[110] - 2022年末集团应付债券余额425.5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其中流动占比56.1%,非流动占比43.9%[112][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负债129.80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5%,主要因客户保证金减少[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188.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主要受年度溢利及股息分配影响[11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87.799亿元,较上年增加,因业务投放增加[116]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798亿元,主要源于出售金融资产等[117] - 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80.111亿元,较上年增长45.2%,主要因发行债券等[116][1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风险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例未违反监管规定[119] - 2022年集团资本性支出16.867亿元,主要用于购置房产[120] 业务发展 - 2022年公司加大民生相关类稳健资产业务投放,拓展战略新兴行业业务[16] - 2022年公司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业务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水平[16] - 2023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与金融环境总体稳定,战略新兴行业有望积极增长[18] - 2023年公司将加大在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业务布局,优化资产结构[18] - 公司参与编制《上海融资租赁行业报告(2022)》,举办系列发布会[17] - 公司召开2022算力生态高端峰会,举办
海通恒信(0190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9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收入总额为114,741.3百万元,资产总额为116,191.6百万元[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7,869.5百万元[9] - 公司权益总额为764.9百万元[9]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91元[9] - 公司收入总额为40.922亿元,同比增长1.1%[11]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199亿元,同比增长11.5%[11] - 公司期间溢利为7.649亿元,同比增长11.7%[11]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上年同期为0.08元/股[11]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70.274亿元,同比增长7.9%[13] - 公司资产总额为1161.916亿元,同比增长1.3%[13] - 公司权益总额为178.695亿元,同比增长1.4%[13]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为157.037亿元,同比增长3.6%[13]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91元/股,上年同期为1.84元/股[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总额40.92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期间溢利7.649亿元,同比增长11.7%[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1161.91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3%;权益总额达178.6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4%[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融资提款358.2亿元,其中间接融资提款180.8亿元,占比50.5%,直接融资提款177.4亿元,占比49.5%[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达1161.91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3%;权益总额达1786.9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4%[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收入总额40.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实现期间溢利7.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88%,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9.05%[2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实现业务投放31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与75家金融机构建立授信关系,累计授信额度约为1143.2亿元人民币,其中未使用的授信余额约为550.3亿元人民币[30]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融资提款358.2亿元人民币,其中间接融资提款180.8亿元人民币,占比50.5%;直接融资提款177.4亿元人民币,占比49.5%[30] - 2022年上半年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82%,较上年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40.922亿元,较上年同期40.495亿元增长1.1%[44][45][46][4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7.649亿元,较上年同期6.85亿元增长11.7%[44][45]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4.278亿元,较上年同期3.452亿元增长23.9%[45]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支出17.696亿元,较上年同期17.482亿元增长1.2%[45] - 2022年上半年支出总额32.089亿元,较上年同期33.24亿元下降3.5%[45] - 集团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从2021年上半年93,506.8百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97,142.3百万元,增幅3.9%[54] - 集团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率为7.88%,较上年同期8.16%下降0.28个百分点[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租赁收入2.6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飞机经营租赁业务的净租金收益率为6.61%[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17架飞机,飞机总账面价值约为8.093亿美元(相当于约54.312亿元),承诺采购的飞机数量为0[7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理利息收入1.1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9%[7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收入0.1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服务费收入4.8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0%[7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1.7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9%[7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支出总额为32.0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7.6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8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88%,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82%,净利息收益率为3.47%[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3.06%和3.47%,较上年同期增加0.11和0.08个百分点[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7,027.4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7.9%[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59,164.2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4.4%[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16,191.6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91][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6,297.3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2.2%[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2,024.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2%[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7,869.5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4%[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生息资产中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账面价值为93,542.3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6%[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总额为105,972.4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0%[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91元/股[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余额960.444亿元,较上年末908.949亿元增长5.7%,其中城市公用、文化旅游等行业应收款余额分别增加61.319亿元、13.146亿元等[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一年以内到期的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占总额比重为49.5%,较上年末51.8%略有下降[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贷款及应收款项余额为5.973亿元,较上年末67.482亿元下降91.1%[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为56.06亿元,较上年末54.632亿元增长2.6%[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597亿元,较上年末21.244亿元下降26.6%[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递延税项资产账面价值为14.229亿元,较上年末15.78亿元下降9.8%[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账面价值为92.524亿元,较上年末67.386亿元增长37.3%[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为983.221亿元,较上年末971.217亿元增长1.2%[10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余额为468.17亿元,较上年末437.294亿元增长7.1%[10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468.17亿元,银行借款占比94.2%,即期借款占比57.1%,较上年末略有下降[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债券余额377.579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即期占比57.1%,较上年末下降[1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其他负债金额130.6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2%,主要因客户保证金减少[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178.6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主要受上半年溢利及股息分配影响[1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46亿元,较2021年下降97.5%,因前期租金收回[1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8.42亿元,主要源于出售金融资产等[1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13.35亿元,主要因发行债券、借款等[1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64.23亿元,较2021年增长41.6%[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普通股股东权益157.0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1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控制权益3950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2.8%[116] - 2022年上半年,集团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122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为管理目的持有之物业及设备[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正常类资产金额93,534.6百万元,占比96.78%;关注类资产金额2,075.5百万元,占比2.15%;次级类资产金额743.3百万元,占比0.77%;可疑类资产金额253.1百万元,占比0.26%;损失类资产金额35.2百万元,占比0.04%[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不良资产金额为1,031.6百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1.1%;不良资产率为1.07%,与2021年末持平[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7.49%,较2021年末略降1.31个百分点[131] - 2022年上半年,正常类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例较2021年末上升0.38个百分点[131] - 2022年上半年,关注类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例较2021年末下降0.38个百分点[1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先进制造生息资产金额为222.304亿元,占比23.0%;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235.342亿元,占比24.1%[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交通物流生息资产金额为166.67亿元,占比17.3%;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218.835亿元,占比22.4%[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城市公用生息资产金额为195.743亿元,占比20.3%;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139.174亿元,占比14.3%[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能源环保生息资产金额为124.847亿元,占比12.9%;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113.228亿元,占比11.6%[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工程建设生息资产金额为91.882亿元,占比9.5%;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110.412亿元,占比11.3%[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文化旅游生息资产金额为70.759亿元,占比7.3%;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58.633亿元,占比6.0%[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医疗健康生息资产金额为64.113亿元,占比6.6%;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58.207亿元,占比6.0%[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他生息资产金额为30.099亿元,占比3.1%;2021年12月31日金额为42.599亿元,占比4.3%[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利率互换(包含货币掉期)名义金额为46.609亿元[1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外汇远期(包含货币掉期)名义金额为30.116亿元[1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898名全职雇员,较2021年同期增加175名[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约80.1%雇员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及以上学历,21.6%雇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45] - 2022年上半年举办培训项目78期,参训员工9086人次[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