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旋控股(01982)
icon
搜索文档
南旋控股(019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1 19:4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4,378.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1] - 毛利为774.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7.7%,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1] - 純利为38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0.5%[1] - 每股盈利为15.87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8.3%[1] - 公司經調整純利为39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5%[1] - 公司經調整純利率为9.1%,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1] - 公司經調整純利反映了核心經營業績[1] - 公司緬甸生產基地的減值虧損未包括在經調整純利中[1] - 公司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業績表现稳健,經營溢利为467,4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3.1%[2] - 公司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的全面收入总额为351,5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60.6%[3] 业务地区及客户情况 - 2024年日本收入为1,362,300千港元,北美洲为533,409千港元,欧洲为688,870千港元[18] - 非流动资产中,越南资产为1,594,319千港元,中国内地为436,038千港元[18] - 客户A收入为2,287,148千港元,五大客户占收入约72.3%[19] 财务政策及税务情况 - 2024年香港利得稅按16.5%的稅率计提撥備,中國內地附屬公司按25%的稅率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稅[29] - 越南附屬公司須按17%的營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繳納營業所得稅,並享有50%的營業所得稅稅率減免[30] 股东回报及股息政策 - 董事会宣派2024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3.5港仙,合共79,779,000港元[35] - 公司宣布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5.1港仙,合共116,249,000港元[36] 公司运营及发展 - 公司总收入微跌4.9%,毛利增加3.8%至774.2百万港元,毛利率提升至17.7%[59] - 經營溢利增加93.4%至467.5百萬港元,年内溢利飊升140.5%至380.7百萬港元[60] - 公司将继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客户合作推广可持续材料,提高产品品质[70] - 公司将继续加强产品设计、功能性和材料开发,以满足客户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偏好[71]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业务多元化,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回报[72] 公司员工及薪酬政策 - 公司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共有15,000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总额为998.0百万港元[127] - 公司薪酬政策根据员工表现和经验制定,符合越南、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薪金趋势,员工福利包括与表现挂钩的花红、保险和医疗保障以及购股权[128] - 公司为新入职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课程,不时为员工提供不同的在职培训,以确保员工持续发展和技术提升[129] 财务报告及审计 - 本集团已于2023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和披露会计政策等[12] - 採納新訂及經修訂準則对本期间或过往期间已确认金额构成重大影响的除外,但需披露与会计政策有关的变动[13] - 本集团更改了香港长期服务金计划抵销安排的会计政策,可能导致对过往服务成本进行追补调整[14] - 本集团尚未採納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将于未来生效,初步评估认为不会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16]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主要職責包括審閱及監督財務報告流程及內部監控制度[145] -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確認初步業績公告中的數字與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相同[146] - 2024年年報將適時寄發予股東,並於聯交所及公司網站刊載[147]
Undemanding yield play in textiles universe
信达国际控股· 2024-05-09 10: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Trading Buy"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1HFY24销售额和调整后净利润(剔除1HFY23对缅甸生产基地的1.09亿港元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16%至27.26亿港元/2.89亿港元 [1] - 毛利率上升1.6个百分点至18.3%,创2HFY22以来新高,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越南工厂运营效率提升 [1] - 1HFY24销售额下降主要由于针织服装平均售价(-12.9%,以港元计)下降,但管理层预计2HFY24销量将实现中单位数同比增长 [1] - 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改善,净资产负债率降至约3.0%(1HFY24,去年同期为13.0%) [1] - 公司将1HFY24派息率提高至75%,预计FY24全年派息率将超过35% [1] - 预计2HFY24销售将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得益于客户补货需求和新客户订单增加 [1] - 公司将继续在越南扩大针织产能,以缩短生产周期,满足客户需求 [1][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0年,2016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领先的针织服装制造商之一 [1] - 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原料开发和采购、产品设计、样品制造、高质量生产、质量控制和及时交货 [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优衣库(占1HFY24收入48%)、Tommy Hilfiger、Under Armour和Lululemon等知名服装品牌 [1][5] - 公司在河北设有13条羊绒纱线生产线(年设计产能约900吨),自有品牌羊绒纱线"M.oro"在客户中赢得好评,1HFY24收入达3.3亿港元(占总收入12%) [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公司当前估值较低,FY24预测市盈率仅4.7倍,较同行业平均折价约54% [4] - 预计FY24净利润将达3.5亿港元,在越南产能扩张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推动下,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4] - 公司股息率预计将超过10%(假设FY24派息率50%),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 - 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改善和行业前景向好,给予目标价0.87港元,对应FY24预测市盈率5.7倍,较同行折价45% [4]
Business development remains stable
西牛证券· 2024-05-06 11:32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Nameson (01982.HK)的投资评级为NR(无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Nameson的业务发展保持稳定,特别是在现金羊毛纱业务方面有扩张计划,预计将增加生产和销售量,尽管平均销售价格可能下降,但总体上将带来平稳增长[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发展 - Nameson与最大现金羊毛供应商Hebei Yuteng建立合资企业,计划在越南生产现金羊毛纱,年产能设计为500至550吨,预计第一阶段(约300吨)将于2026年全面生产[1] - 由于过去一年冬季较暖,主要客户Uniqlo增加了对Nameson的订单,但平均销售价格可能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和长期协议到期而进一步下降[1] - 尽管客户对缅甸的政治问题表现出不愿采购的态度,Nameson在缅甸的进展仍然停滞不前,可能影响集团的财务表现[1] 财务表现 - 报告指出,尽管客户发布的财务指引较为谨慎,Nameson的订单可见性和订单簿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未来订单可能是影响集团财务表现的关键因素[1] - 面料业务需求有所改善,但由于仍处于初期阶段,利用率过低,预计需要1至2年才能达到规模经济并实现盈亏平衡[1] 财务数据 - 报告提供了Nameson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毛利润、净利润和各种财务比率,显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3][4] - 市场表现数据显示,Nameson的股票在过去一年内相对于恒生指数有显著增长[1] 同行比较 - 报告对比了Nameson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市场资本化、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收入、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显示Nameson在某些方面表现较弱[2]
业务发展保持稳定
西牛证券· 2024-05-06 11: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Nameson(01982.HK)股票评级为NR(未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羊绒纱线业务的扩张 - 与最大羊绒供应商河北宇腾签订合资协议,在越南从事羊绒纱线制造,年产能设计为500-550吨 [1] - 越南产能增加有助于满足内部消费和外部客户的潜在需求,特别是位于东南亚的羊绒服装生产商 [1] - 新工厂将产生约800万美元的资本支出,第一阶段(约300吨)的全部生产预计将于2026年进行 [1] 销售量增加可能被ASP下降所抵消 - 由于过去一年冬季较暖,大客户优衣库无法"编制适合暖冬的产品阵容",为公司带来额外订单 [1] - 但纱线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整个服装的长期协议到期,ASP可能进一步下降 [1] - 预计销售量的增加将抵消ASP的下降,在2023/24财年实现平稳增长,但在2023/24下半年实现弹性增长 [1] - 即将到来的额外订单可能是影响本集团财年业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1] 面料业务改善但远未实现盈亏平衡 - 由于客户库存水平较低,对面料的需求有所改善 [1] - 但集团探索面料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率仍然过低,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1] - 预计集团需要1-2年时间才能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实现盈亏平衡 [1] 缅甸进展停滞 - 尽管试生产成功,但由于政治问题,缅甸的开发进展仍然停滞不前 [1] - 客户表示不愿从缅甸采购,潜在的减值和折旧费用可能进一步拖累本集团的财务表现 [1] - 缅甸工厂恢复生产仍不确定 [1]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和利润 - 2022/23财年收入为46.02亿港元,同比增长13.9% [3] - 2022/23财年毛利润为7.46亿港元,毛利率为16.2% [3] - 2022/23财年净利润为1.58亿港元,同比下降42.6% [3] 现金流 - 2022/23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3亿港元 [4] - 2022/23财年自由现金流(FCFE)为3.30亿港元,自由现金流(FCFF)为6.15亿港元 [4] 财务指标 - 2022/23财年流动比率为153.6%,速动比率为76.2%,现金比率为53.8% [4] - 2022/23财年资产负债率为37.8%,净负债权益比率为8.9% [4] - 2022/23财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03.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1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36.9天 [4] 同行业对比 -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Nameson(01982.HK)的市值为15.73亿港元,P/E为7.6倍,P/B为0.6倍,P/S为0.3倍 [2] - 同行业平均市值为34.85亿港元,P/E为13.7倍,P/B为1.5倍,P/S为1.5倍 [2] - Nameson(01982.HK)的毛利率为16.2%,ROE为6.2%,略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
南旋控股(019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2 16:31
公司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099.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292.1百万港元,净利润率为18%[4] - 本集团在2024年财年上半年的总收益下跌12.0%至2,726.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7%增加至18.3%[15] - 本集团的经营溢利增加16.0%至371.7百万港元,纯利增加19.8%至305.6百万港元[16][17] 市场表现 - 公司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稳健的客户组合,加强在越南的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7] - 中國內地和越南的出口总值均下跌,反映整体消费需求疲弱[8][9] - 中國內地对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針織物出口分别下跌19.5%、15.0%和12.3%[8] - 越南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值下跌12.4%,对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分别下跌13.4%、16.3%和3.3%[9] - 中國內地国内需求在2024年上半年略有复苏,但进口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受打击、货币波动和青年失业率上升引发经济复苏担忧[10] 未来展望 - 本集团预计在未来将继续扩大越南生产基地,以满足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供应需求,并将努力挖掘客户兴趣,尽管在緬甸面临更大障碍[20][2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毛利为498.0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8.3%,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34] - 其他收益净额下降,主要是由于汇兑收益减少和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减少[3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主要是由于运输成本减少[42]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持续控制成本[44]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383.6百万港元,主要由除所得税前溢利349.4百万港元就折旧114.9百万港元及存货减少394.2百万港元作出调整后所致[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用之现金净额为34.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72.8百万港元[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52.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本集团银行借款总额净增加110.3百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402.5百万港元及汇兑收益为1.2百万港元[4] 股东情况 - 王庭真先生持有1,500,000,000股股份,占股本的65.81%[103] - 李寶聲先生持有3,500,000股股份[105] - 范椒芬女士、簡松年先生、范駿華先生各持有1,500,000股股份[106] - 葉澍堃先生持有1,500,000股股份[106] - 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109] - 南旋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500,000,000股股份,占股本的65.81%[109] - 王庭聰先生持有200,000,000股股份,占股本的8.77%[109]
南旋控股(019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4 20:14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72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2.0%[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498.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3.6%[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18.3%,较2022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纯利为305.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8%[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7港仙,较2022年同期增长24.5%[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纯利为289.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5.7%[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纯利率为10.6%,较2022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7.26亿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0.99亿港元有所下降[17] - 公司总收益在2024年财年上半年下跌12.0%至2,726.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16.7%增加至18.3%[50] - 公司经营溢利增加16.0%至371.7百万港元,纯利增加19.8%至305.6百万港元[5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72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2.0%[62] - 公司录得毛利498.0百万港元及毛利率18.3%,而2022年同期为516.4百万港元及毛利率16.7%[66] - 其他收入由29.6百万港元减少至7.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理賠所得收入及政府補貼減少[68] - 其他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5.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7百万港元,减少28.9百万港元[70] - 汇兑收益净额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7百万港元[70] - 出售物業、廠房及機器收益淨額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4百万港元[7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8百万港元,减少5.9百万港元[7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8.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2.2百万港元,减少6.2百万港元[75] - 公司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实际税率分别为12.5%及16.6%[94] - 公司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289.1百万港元及232.8百万港元[9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383.6百万港元[9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資活动所用之现金净额为34.1百万港元[10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資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52.9百万港元[10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402.5百万港元[10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杠杆比率由13.2%减少至3.1%[103]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0.7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为4,79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负债为2,056.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0.7百万港元,主要以美元(65.3%)、港元(13.1%)、人民币(20.5%)、越南盾(1.0%)及其他货币(0.1%)计值[10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为1,208.546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721,137千港元,一至两年内到期164,357千港元,两至五年内到期323,052千港元[10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资本开支约118.9百万港元,主要用于采购机器及在越南兴建新生产基地[10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本承担约为90.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采购机器及在越南兴建新生产基地[10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使用权资产账面总值为12.3百万港元,楼宇及租赁物业装修账面总值为96.3百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以获取银行融资[10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一份未平仓的港元利率掉期合约,名义本金总额为130.0百万港元[1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1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结算日后事项[111] 市场和客户 - 按地区划分,日本市场收益为7.64亿港元,北美洲为4.23亿港元,欧洲为5.12亿港元,中国内地为5.24亿港元,其他国家为5.03亿港元[17] - 主要客户中,客户A的收益为13.08亿港元,客户B的收益为2.85亿港元,五大客户占收益约72.4%[18] - 日本、中国内地及欧洲仍为公司的三大市场,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的28.0%、19.2%及18.8%[64] 资产和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1.69亿港元,其中越南占比最高,为14.67亿港元,中国内地为4.74亿港元,香港为0.48亿港元,缅甸为1.79亿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为453,085千港元,其中最長三個月的为429,596千港元,三至六個月的为18,707千港元,六個月以上的为4,782千港元[34] - 截至2023
南旋控股(0198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5 16:35
公司概况 - 南旋集团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领先的针织品制造商之一,为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优质針織產品[2] - 南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王槐裕先生、文宇軒先生、王庭真先生、李寶聲先生等[5] - 南旋控股有限公司的核數師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法律顾问为趙不渝馬國強律师事务所[6] 财务表现 - 2023年财年是南旋集团从疫情过渡到“新常态”的适应时期,各行业方向明确,向前迈进[3] - 2023年财年,南旋集团的男装及女装針織產品收益增加14.7%,总收益增加13.9%至4,602.3百万港元[16] - 2023年财年,南旋控股有限公司的毛利轻微上升5.6%至745.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17.5%下降至16.2%[17] - 除了緬甸生產基地的減值虧損和來自衍生金融工具的已變現及未變現虧損╱收益淨額外,南旋控股有限公司的经调整纯利大幅上升45.3%至379.3百万港元,经调整纯利率上升至8.2%[19] 市场形势 - 2023年财年上半年,南旋集团努力减轻供应受阻带来的影响,全球对纺织品的需求呈现暂时回升[10][11] - 2023年财年下半年,南旋集团的出口值出现下滑,全球订单疲弱影响越南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值[12][13] - 南旋控股有限公司预计未来市场仍将充满不确定性,消费者需求减弱,全球品牌客户库存高,需要时间消化过剩存货[21] 经营管理 - 为了提升对品牌客户的服务,南旋控股有限公司加强了在越南的客户服务、采购、样办、测试实验室等方面的职能,并计划在越南中部扩建产能[23] - 南旋控股有限公司的編織及印染面料新业务已初具规模,同时继续与客户加强关系,提升产品质量[24]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的槓桿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21.3%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13.2%[75] - 公司已采取政策管理财务风险,确保融资成本、槓桿比率及现金流量预测后采用合适的融资策略以满足短期及长期资金需求[80] - 公司主要外汇风险与人民币及美元有关,已订立若干远期货币合约以缓解外汇风险[8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确保董事们有充足的时间讨论事项并做出公平决定[144] - 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各成员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127] - 董事会已建立机制确保独立观点和意见,包括鼓励独立非执行董事积极参与会议[130]
南旋控股(0198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3 19:20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针织产品制造,自2016年4月12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 财务报表编制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按历史成本惯例并经相关重估修订[10] - 2022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公司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准则及会计指引,对过去或本期确认金额无重大影响[12][13] - 公司正评估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诠释及会计指引的影响,预计不会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13] 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46.023亿港元,较2022年的40.405亿港元增长13.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4602307千港元,较2022年的4040472千港元增长13.9%[15] - 2023年,日本、北美洲、欧洲、中国内地和其他国家的收益分别为1487273千港元、648670千港元、802518千港元、785946千港元和877900千港元[15] - 2023年,客户A的收益为2266020千港元,五大客户占收益约70.0%,高于2022年的66.6%[16] - 2023年男装及女装针织产品平均售价上升13.8%至每件125.6港元,销量增加至2920万件,收益增加14.7%至36.66亿港元[54] - 2023年公司收益增加13.9%至46.02亿港元[55] - 公司2023财年收益从40.405亿港元增加13.9%至46.023亿港元,主要因男女装针织产品销售收益增加4.691亿港元,羊绒纱线销售收益减少6740万港元[70] - 男女装针织产品销量从2900万件增加0.7%至2920万件,平均售价从每件110.4港元增加13.8%至125.6港元[71] - 2023财年来自日本、欧洲及中国市场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32.3%、17.4%及17.1%[73] 毛利与纯利情况 - 2023年毛利为7.455亿港元,较2022年的7.061亿港元增长5.6%;毛利率为16.2%,较2022年下降1.3个百分点[1] - 2023年纯利为1.583亿港元,较2022年的2.756亿港元下降42.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48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48.8%[1] - 经调整纯利为3.793亿港元,较2022年的2.611亿港元增长45.3%;经调整纯利率为8.2%,较2022年增加1.7个百分点[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5.92港仙,较2022年的11.55港仙下降48.8%[1] - 2023年毛利轻微上升5.6%至7.46亿港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17.5%轻微下跌至16.2%[56] - 2023年公司录得纯利1.58亿港元,2022年为溢利2.76亿港元[58] - 扣除相关亏损及收益后,2023年经调整纯利大幅上升45.3%至3.79亿港元,经调整纯利率升至8.2%,升幅为1.7个百分点[58] - 2023财年销售成本为38.568亿港元[74] - 2023财年毛利为7.455亿港元,毛利率为16.2%,2022财年毛利为7.061亿港元,毛利率为17.5%[75] - 2023年及2022年,集团按除所得税前纯利计算的实际税率分别为24.4%及13.6%,按除所得税前经调整纯利计算的实际税率分别为11.9%及14.3%[103] - 2023年及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348亿港元及2.633亿港元,2023年纯利减少主要因缅甸生产基地减值亏损拨备[104][105] - 集团经调整纯利由2022年的2.611亿港元增加1.182亿港元至2023年的3.793亿港元,经调整纯利率由6.5%增至8.2%[10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总资为44.291亿港元,较2022年的48.143亿港元有所下降;总负债为19.514亿港元,较2022年的22.114亿港元有所下降[4][5] - 2023年流动净资产为7.144亿港元,较2022年的8.215亿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为2191186千港元,较2022年的2586737千港元下降15.3%[15] - 2023年,合约负债—预收款为12623千港元,销售货品合约的合约负债增加379000港元[18]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2691亿港元,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6.3392亿港元[36][38]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中应付关联公司款项约277.6万港元,2022年为882.5万港元[39] - 2023年银行借款总额为9.37亿港元,较2022年的11.90亿港元有所下降,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2年的1.75%升至4.63%[41] - 2023年租赁负债总额为1.58亿港元,较2022年的1.23亿港元有所增加,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2年的1.80%升至2.77%[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一年到期481,805千港元,一至两年到期553,301千港元,两至五年到期59,398千港元,总计1,094,504千港元[1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以港元(85.8%)、美元(12.3%)及人民币(1.9%)计值,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4.63%及2.77%[116]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为12.8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107.5百万港元土地及楼宇等已抵押给银行[120] 其他收益与开支情况 - 2023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76484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979千港元[19] - 2023年,公司各项开支总额为4485953千港元,较2022年的3720563千港元增长20.6%[20] - 2023财年财务开支净额为3304.7万港元,2022年为2117.5万港元[26] - 2023财年香港利得税按16.5%、中国内地部分附属公司按15%或25%、越南附属公司按优惠税率计提所得税[27][28] - 其他收入从2022财年的2050万港元增加2840万港元至2023财年的4890万港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增加1760万港元及理赔所得收入增加1320万港元[77] - 其他收益由2022年亏损净额100万港元增加7750万港元至2023年收益净额7650万港元,主要因汇率亏损转收益及出售物业等收益增加[79]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的3820万港元稍减110万港元至2023年的3710万港元,因广告及推广开支减少[82]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2年的3.48亿港元稍增60万港元至2023年的3.486亿港元,因业务扩张下采取成本控制措施[84] - 2023年其他收益主要为汇兑收益净额3570万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净额3250万港元及金融资产收益净额610万港元[80] - 集团财务开支净额由2022年的2120万港元增加1180万港元至2023年的3300万港元,主要因市场利率攀升[98]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932亿港元,主要因除所得税前溢利等调整,部分被出售物业等收益及款项变动抵销[108] - 2023年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0万港元,来自出售物业等款项,部分被购置物业等抵销[109] - 2023年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4.838亿港元,主要因支付股息及银行借款和租赁负债总额净减少[110] - 2023年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095亿港元,汇兑亏损为320万港元,由2022年的6.107亿港元净增加至7.17亿港元[111] - 2023年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7亿港元,以美元(78.9%)、港元(5.7%)、人民币(14.2%)、越南盾(1.0%)及其他货币(0.2%)计值[114] 生产基地情况 - 2023年缅甸生产基地减值亏损为2.434亿港元[2] - 2023年,缅甸生产基地的减值亏损为243416千港元,其账面价值约为421912000港元[20] - 缅甸业务发展放缓,生产基地预计2026财年全面运营,税前贴现率从19.67%升至27.97%[24] - 2023财年就物业、厂房及设备作出减值拨备2.43416亿港元[25] - 公司位于缅甸的生产基地发展放缓,预计来年试产,目标提升产能比率[65] - 2023年缅甸生产基地就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拨备2.434亿港元[85] - 缅甸生产基地全面营运预计开始日期从2024财年推迟至2026财年[90] - 2023年税前贴现率为27.97%,高于2022年的19.67%[90] - 2023年无风险利率(10年)为20.74%,高于2022年的14.19%[90] - 2023年市场风险溢价比2022年增加7.09个百分点[90] - 2023年使用价值现值净额为1.78496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4.29555亿港元[90]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针织品销售收入2024财年增长率为7.00%,2025 - 2026财年为2.50%,2027 - 2030财年为1.25%[22] - 预测期后最终增长率预计为每年3.00%[23] - 公司预期来年充满不确定性,消费者需求减弱,品牌客户高库存影响采购模式[60][61] - 公司加强越南相关职能,选定在越南中部扩建产能,吸引新全球客户[63] 股息情况 - 2023财年中期股息每股5.1港仙,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6港仙[32][33] - 董事会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6港仙,连同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5.1港仙,全年股息维持稳定[59] - 董事会决议向2023年7月12日股东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6港仙,预计7月25日前后派发[134][135]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将在2023年7月10 - 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第二次中期股息股东资格[135]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22 - 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资格[137] 上市所得款项运用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354亿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运用5.708亿港元,未运用余额为6460万港元[139] - 为越南厂房第二期兴建厂房大楼及采购机器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59%,金额为3.781亿港元[139] - 偿还部分银行贷款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14%,金额为9320万港元[139] - 提高设计及产品开发能力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9%,已运用2280万港元,未运用3190万港元预计于2023年9月30日完成[139] - 提升现有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9%,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实际运用320万港元,已运用2200万港元,未运用3270万港元预计于2023年9月30日完成[139]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9%,金额为5470万港元[139] 合规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一直全面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操守守则[1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相关雇员未遵守书面指引的情况[143] 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6月23日会议上与外聘核数师会面并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综合财务报表[146] 行业出口情况 - 2023年财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针织品出口总值增长10.2%,下半年下跌12.2%,按年下跌0.7%[50] - 2023年财年越南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值上半年增长强劲,下半年下跌12.9%,按年增长5.4%[51] 资本开支与承担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资本开支约198.1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厂房采购机器及设备[118]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160.6百万港元,主要与厂房采购机器及设备和越南兴建新基地有关[119]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约15,900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含董事酬金
南旋控股(0198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3 16:4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财年上半年,南旋控股有限公司的收益为3,099.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约25%[13] - 毛利为527.6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7.4%[1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0.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8%[16] - 2023年财年上半年收益增加26.4%至3,099.4百万港元,男装及女装针织产品销量增加至18.7百万件,平均售价上升23.3%至每件136.2港元[23] - 毛利由2022年财年上半年的422.8百万港元增加22.1%至516.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针织产品的平均售价及销量增加[26] - 2023年财年上半年净利增加25.6%至255.1百万港元,调整后净利显著提升78.9%至342.9百万港元,调整后净利率由7.8%提升至11.1%[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由2021年同期的2,452.5百万港元增加26.4%至3,099.4百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16.4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6.7%,较2021年同期的422.8百万港元和17.2%有所下降[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2.8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92.5百万元增长20.0%[67] - 经调整纯利由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1.7百万元增加151.2百万元至342.9百万元,增幅为78.8%[68] - 期内溢利为255,130千港元,同比增长25.6%[180] - 2022年9月30日的期内溢利为232,848千港元,相较于2021年同期的192,538千港元增长了20.9%[197] 市场与生产 - 中国内地的出口总值增速放缓至11.0%,而越南的出口总值增长18.7%[22] - 越南的纺织物及服装出口价值在2023年财年上半年创下历史新高,增长为25.5%[22] - 公司在越南的厂房已恢复全面生产力,以应对中国内地的封城措施[21] - 公司计划继续提升越南生产基地的生产力,以应对国际品牌客户的需求增长,并加强客户服务相关职能[28] - 预计未来将继续关注越南市场的原材料需求潜力,并计划在编织及印染新业务上取得进一步发展[28] 成本与开支 - 由于原材料及水电成本上升,整体成本受到压力,但劳工成本及分包成本占收益的比例略有下降[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略微增加至2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运输成本增加[46]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至168.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采取成本控制措施[47] - 缅甸生产基地的减值亏损为109.0百万港元,因全球经济放缓及COVID-19疫情影响业务发展[48] - 预计缅甸生产基地的业务发展将进一步延迟,董事会已修订财务预算及现金流量预测[51] 现金流与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168.4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66.9)百万元实现正增长[73] - 投资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28.9百万元,主要来自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57.2百万元[7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778.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569.0百万元增长36.8%[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401.6百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313.2百万港元增加了6.7%[8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610.7百万港元增加至778.9百万港元,增幅为28%[76]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1港仙,以感谢股东的信任与支持[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1港仙,较2021年的4.2港仙增长21.4%[108] 未来展望 - 未来展望中,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扩张及新产品研发[20] -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公司将与客户紧密合作,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31] - 公司将继续引入可再生能源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在创新、精益生产及数字化方面寻求突破[31] 购股权计划 - 根据购股权计划,截至2022年9月30日,仍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10,600,000份,约占已发行股本的4.85%[140] - 购股权计划自2016年4月12日起有效,持续10年,计划内的股份发行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139] - 购股权的行使期从2017年8月29日至2026年8月28日,行使价为1.394港元[149] - 购股权的归属期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授出日期至一年后,第二期为一年后至两年后,第三期为两年后至行使期结束[149]
南旋控股(0198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5 17:25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领先针织品制造商之一,为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优质针织产品[4] - 公司于2015年8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3月21日完成重组成为集团控股公司,2016年4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64][165] - 集团主要业务为针织产品制造,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66] 市场环境 - 2022财年市况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面临巨大障碍[15] - 2022财年中国内地出口总值较上一财年增长23.1%,针织品出口总值显著增长36.4%[15] - 2022财年越南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价值恢复至十年最高水平,较上一财年增长14.5%[16] 生产布局 - 公司维持在中国内地及越南两个重要制造业中心布局的策略[16] - 2022财年公司需灵活管理生产布局,应对不稳定形势[16] - 预计越南生产基地产量来年将恢复到超越中国内地生产的水平[22] - 缅甸生产基地发展进度减慢,预计推迟试产,公司目标是提高海外产能比率[23] 产品销售 - 2022财年男、女装针织产品销量轻微下跌6.5%至2900万件,平均售价增加1.8%至每件110.4港元[19] - 2022年男裝及女裝针织产品销量为29.0百万件,较2021年的31.0百万件减少6.5%,平均售价为每件110.4港元,较2021年的每件108.4港元增加1.8%[29] 财务状况 - 2022财年总收益增长5.0%至40.405亿港元,毛利增加0.7%,毛利率由18.2%轻微下跌至17.5%[19][20] - 2022财年经营溢利下跌7.7%至3.394亿港元,纯利轻微下跌7.6%至2.756亿港元,纯利率从7.8%下跌至6.8%[20] - 2022年收益为4040.5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848.6百万港元增加5.0%,主要因羊绒纱线销售收益增加[28][29] - 2022年销售成本为3334.4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存货成本、直接劳工成本等[31] - 2022年毛利为706.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7.5%,较2021年的701.4百万港元和18.2%有所下降[32]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0.5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7.1百万港元增加3.4百万港元[33] - 2022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亏损净额1.0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收益净额31.0百万港元变动[34]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8.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1.0百万港元减少2.8百万港元[35]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48.0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42.7百万港元增加5.3百万港元[36] - 2022年财务开支净额为21.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3.0百万港元减少11.8百万港元[39] - 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按纯利计算的实际税率分别为13.6%及10.8%[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21年的3.137亿港元减少5040万港元至2022年的2.633亿港元,主要因越南生产基地运营受扰及中国生产基地成本增加[43] - 经调整纯利由2021年的3.055亿港元下降4440万港元至2022年的2.611亿港元,经调整纯利率由7.9%降至6.5%[4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44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050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77亿港元[4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842亿港元,由2021年的7.932亿港元净减少至6.107亿港元[52] - 集团杠杆比率由2021年的23.1%下降至2022年的21.3%[5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美元(47.7%)、港元(26.2%)、人民币(25.2%)等计值[5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以港元(90.9%)、美元(8.6%)及人民币(0.5%)计值,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1.75%及1.80%[54]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若干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为65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作抵押[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资本开支约16840万港元,资本承担约为6270万港元,均与采购机器设备及缅甸兴建新生产基地有关[61][62] - 于2022年3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为1430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1.62亿港元的土地及楼宇以及65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抵押给银行[63]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354亿港元,已按招股章程分配方式运用[6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无重大结算日后事项[66][67] - 于2022年3月31日,集团持有尚未平仓的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总额为6200万港元(2021年:无)[68] - 集团截至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及业绩来自针织产品制造,为单一经营分部[6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2022财年年度股息派息比率有所增加[21] - 2022年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合共3419.1万港元[45] - 2021年12月22日派付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董事会已议决宣派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预计2022年9月20日或前后派付[16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权益股东的储备约为20.594亿港元(2021年:18.655亿港元)[170] - 董事会拟在限制规限下及无削减可供分派储备金额情况时,向股东分派可分派溢利至少35% [17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来年充满不确定性,若疫情进一步爆发或蔓延,将威胁消费者情绪和全球经济复苏[22] - 公司获取一个专注材料功能的重要新客户,预计全成型产品将继续取得良好市场反应[23] - 公司新面料业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信未来将为集团发展作出良好贡献[23] 社会责任 - 集团获颁五年及十年「商界展关怀」荣誉,员工男女比例为1.7 : 1[73] - 集团为全体员工安排42小时的专业发展及反贿赂培训,向牟利组织捐款超100万港元[7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100万港元(2021年:310万港元)[169] 公司管理层 - 王槐裕自2021年4月1日起担任公司主席,负责监督管理董事会及制定企业策略[76] - 文宇軒自2021年4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负责重大企业决策等[77] - 王庭真自2015年8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为首席生产总监,负责中国和越南厂房生产管理[78] - 李宝声自2015年8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为首席销售总监,负责销售管理及研发[79] - 谭伟雄自2015年8月30日至2022年4月12日任公司董事,于商业银行行业有逾40年经验[80] - 范椒芬自2016年1月29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82] - 文宇轩曾于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任南旋集团副总裁,负责营运管理[77] - 王庭真于1990年11月加入公司,在织造行业有逾30年工作经验[78] - 李宝声于2000年2月加入公司,历经多次职位擢升[79] - 谭伟雄曾于1968年1月至1999年3月任职于香港上海滙豐银行,担任多个职位[80] - 范女士于政府部门有30年工作经验,曾担任香港多个政府职位[82] - 簡松年自2016年1月29日起擔任公司董事,還在敏華控股、深圳投控灣區發展等多家公司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83] - 王祖偉自2016年1月29日起擔任公司董事,2022年4月12日辭任,在財務及會計領域經驗豐富[84] - 王祖偉自2007年12月至今任Joya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非執行董事[84] - 王祖偉自2010年6月至今任Net Pacific Financial Holdings Limited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84] - 王祖偉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任Phimedix Plc執行財務總監[85] - 王祖偉2010年3月至2022年4月任敏華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調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85] - 王祖偉2010年4月至2020年10月任昂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85] - 王祖偉2015年11月至今任迪諾斯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85] - 王祖偉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任萬里印刷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85] - 王祖偉2022年1月至今任GBA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調任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後辭任行政總裁職位[85] - 范骏华自2016年1月29日起担任公司董事,还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李碧琪自2016年1月29日起担任公司董事,2022年4月12日辞任,有逾45年服装及纺织业运营管理经验[88] - 叶澍堃自2018年4月16日起担任公司董事,曾在香港政府担任多个高层职位[89] - 叶澍堃现担任六间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范骏华1999年12月获香港大学会计及财务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07年8月获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学位[87] - 范骏华2003年1月及2011年9月分别获认可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及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87] - 李碧琪1969年毕业于玛利诺修院学校,获商业文凭[88] - 叶澍堃197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持有社会科学学位[89] - 叶澍堃2001年获香港政府颁发金紫荆星章,为非官守太平绅士[90] - 范骏华自2007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第十届至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87]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正在申请两项创新专利,展示融合设计及产品功能方面的能力[94] - 公司采用虚拟样本,提升成本及时间效益[95] - 公司在产品开发中注入可持续物料[96] - 公司响应节能倡议,引入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将在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24] 企业管治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内企业管治守则的一切强制性守则条文[99]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全体董事该年度全面遵守相关标准[100] - 可能拥有集团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须遵守书面指引,该年度公司不知悉相关雇员有不遵守指引的情况[100][101] - 董事会负责领导与监督公司管理及表现,制定与审阅集团整体政策及策略等重大决定[102] - 于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104] - 董事会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04] - 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固定年期为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固定年期自委任日起计三年,均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6][107] - 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董事会架构等[108]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实体会议,审议批准集团不同阶段业绩及报告[111] - 各董事在2021年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2] - 王槐裕为公司主席,负责整体业务管理和企业策略;文宇轩为行政总裁,负责重大决策等[113] - 执行委员会负责集团日常管理等,截至2022年3月31日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114] - 审核委员会遵照规则成立,负责协助董事会等,截至2022年3月31日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5] - 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举行两次实体会议,讨论集团2021年经审核年度业绩等内容[116] - 薪酬委员会于2022年举行一次实体会议,讨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18] - 提名委员会于2022年举行一次实体会议,讨论董事会架构等内容[122] - 王祖伟、谭伟雄自2022年4月12日起辞任审核委员会成员,范骏华自同日起调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7] - 王祖伟自2022年4月12日起辞任薪酬委员会成员[118] - 文宇轩、王祖伟、李碧琪自2022年4月12日起辞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20] - 公司外聘核数师2022年审计服务收费290万港元,非审计服务收费70万港元[125]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安排责任保险[127] - 公司秘书陶志强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要求[126] - 公司重视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订立可计量目标并每年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