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02359)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02359)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21:12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0%[25]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7%[25]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0%[25]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2%[2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为717.5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93%[28]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15.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72%[28]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获得政府补助2.87亿元人民币[32]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处置非流动性资产产生收益4.24亿元人民币[31] -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95.41亿元,同比增长4.0%[96]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为120.71亿元,同比增长15.4%[98]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溢利为99.88亿元,同比增长10.5%[100]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76亿元,同比增长9.4%[82]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17亿元,同比增长33.8%[88] -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0.26亿元,占收入的3.5%[99] -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达8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108]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的净利润为8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107] -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为2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108]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的净利润为2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07]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128] - 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7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00亿元人民币[133] - 公司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31亿元人民币[134] - 公司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4.46亿元人民币[134] - 公司前三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2.75元人民币,每股摊薄盈利为2.73元人民币[111]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全球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3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新增客户超过900家,过去12个月服务的活跃客户超过6,000家[41] - 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194.0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6%;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32.8亿元,同比增长10%;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52.4亿元,同比增长5%[41] - 公司近99%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人民币291.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26%;来自新增客户收入人民币4.3亿元[41]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达到人民币118.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43%[41] - 公司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实现收入人民币212.4亿元,同比增长2.0%,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1.0%[47] - 公司测试业务(WuXi Testing)实现收入人民币48.5亿元,同比增长16.2%[48] - 公司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实现收入人民币18.9亿元,同比增长6.5%[44] - 公司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实现收入人民币10.3亿元,同比增长11.6%[44] - 公司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实现收入人民币4.9亿元,同比下降26.9%[44] - 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8.9亿元,同比增长6.5%[49]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0.3亿元,同比增长11.6%[50]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人民币4.9亿元,同比下降26.9%[51] - 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将全部来自于非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单季度非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收入将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亿元[53] - 2023年收入在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增长25-26%,整体收入将首次突破人民币400亿元[53] 人力资源 - 公司擁有41,148名員工,其中12,877名獲得碩士或以上學位,1,400名獲得博士或同等學位[20,21,22] - 公司將繼續通過招聘、培訓、晉升、激勵等方式留任優秀人才[23] 其他 - 公司2023年全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毛利率约41.7-42.1%,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将首次突破人民币百亿元[54] - 2023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自由现金流预计为人民币45-50亿元,将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以上[5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2,845[5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3.56%[5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91%[58] - 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无具
药明康德(0235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4 18: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碼为2359[1] - 董事会成员包括李革博士、胡正國先生、童小幪先生、吳亦兵博士、陳民章博士[4] - 核數師为德勤 •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5]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为18,871.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3%[7] - 公司毛利为7,555.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6%,毛利率为40.0%[7] - 公司资产总额为69,319.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2%,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权益为49,825.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9%[7] -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313.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4.6%[8] 客户和市场 - 公司新增客户超过600家,过去12个月服务的活跃客户超过6,000家[10] - 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5%,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123.7亿元,同比增长42%[10] - 公司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人民币71.4亿元,同比增长47%[10] 业务板块 - 化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34.7亿元,同比增长3.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6.1%[13] - D&M业务强劲增长,报告期内,D&M收入人民币96.7亿元,同比增长2.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D&M收入同比强劲增长54.5%[13] - TIDES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3.3亿元,同比增长37.9%[1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7,555.7百万元,同比增长17.6%[22] -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损失同比增长73.1%,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加[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金融资产确认的减值损失为人民币42.9百万元,主要是由于租赁装修减值[3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公司董事资料变更包括陈民章博士辞任WuXi XDC Cayman Inc.的董事等情况[154] - 张新博士和詹智玲女士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于2023年5月31日生效[155] 股权激励计划 - 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中,共有11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的限制性A股股票,共计131,328股限制性A股股票解除限售[74] - 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中,1名激励对象达成根据2019年特别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限制性A股股票的解除限售条件,合计41,812股限制性A股股票解除限售[75] - 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中,1名激励对象达成根据2019年特别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限制性A股股票的解除限售条件,合计41,812股限制性A股股票解除限售[75]
药明康德(0235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7-31 20:08
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收入人民币18,871.3百万元,同比增长6.3%[3] - 公司毛利为7,555.7百万元,毛利率为40.0%[3] - 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1.81元,同比增长13.8%[3] - 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123.7亿元,同比增长42%[5] - 公司按經營分部划分的收入中,WuXi Chemistry收入为13,467.2百万元,同比增长3.8%[8] - WuXi Chemistry化學業務实现收入人民币134.7億元,同比增长3.8%[9] - WuXi Testing測試業務实现收入人民币30.9億元,同比增长18.7%[10] - 公司新分子能力不断完善,临床CRO及SMO实现收入人民币8.5亿元,同比增长18.3%[11] - WuXi Biology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2.3亿元,同比增长13.0%[12] - WuXi ATU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7.1亿元,同比增长16.0%[13] - 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7,555.7百万元,同比增长17.6%[17] - WuXi Chemistry报告期内实现毛利人民币5,906.6百万元,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4.8个百分点[18] - WuXi Testing报告期内实现毛利人民币1,118.6百万元,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19] - WuXi Biology报告期内实现毛利人民币483.0百万元,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20] - WuXi ATU报告期内实现毛虧損人民币57.9百万元,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21] 财务风险 - 预期信用損失模式下的減值虧損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8.8百萬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1.7百萬元,同比增長73.1%[1] - 財務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7.6百萬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1.1百萬元,同比增加49.5%[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中,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为0.1%,较2022年底减少了1.5%[4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负债中,衍生金融工具占比为1.5%,较2022年底增长了1.3%[49] 资金运营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9,120.4百萬元,其中37.1%为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23.1%为借贷,16.7%为合同负债,23.1%为其他项目[7] - 公司全部借贷为人民幣4,422.1百萬元,均为人民幣固定利率借贷[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聘有41,296名员工[122] 投资与并购 - 公司新增191.8百万人民币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其中上市公司投资为1,119.4百万人民币[58] - 公司持有iKang Healthcare Group(「iKang」)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82.0百万人民币,占总资产的0.7%[59] - 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色譜產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89.8百万元[62] - 蘇州博銳創合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开发的公司,致力于腫瘤精準診斷和治療[64]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制定有关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審計委員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其他信息 - 公司将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数据指引效率提升[107] - 公司将继续拓展各业务部门的数字化建设,优化实现数据的业务价值模式[108] - 公司将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109] - 公司将继续秉承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110]
药明康德(0235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4 22:2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963,741,607.53元,同比增长5.77%[10][2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8,128,379.15元,同比增长31.97%,主要系公司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通过不断优化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所致[10][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68,816,896.68元,同比增长9.02%[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2,109,693.90元,同比增长14.10%[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7,329,258.18元,同比增长508.55%[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4元,同比增长32.14%[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72元,同比增长35.85%[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3%,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为68,188,088,624.62元,比上年度末增长5.41%[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9,474,882,627.12元,比上年度末增长6.19%[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3,575,860,066.39元,同比增长1.71%,毛利率为39.9%[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为1,269,711,163.58元[42] - 化学业务实现收入643.28亿元,同比增长5.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增速21.8%[21] - 测试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452.9百万元,同比增长13.6%[22] - 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577.0百万元,同比增长8.3%[23]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324.5百万元,同比增长8.7%[24]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人民币166.0百万元,同比下降31.0%[25] - 公司营业收入、毛利、毛利率、资本开支、净利润的具体数字在财报中未提及[30-37][44] - 公司各个业务的收入、毛利、毛利率的具体数字在财报中未提及[30-37][44] - 公司单个产品的收入或者毛利率数据在财报中未提及[30-37][44]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17: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 - 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包括中国上海和香港[3]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8%[5] - 公司2022年度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母公司持有者之應佔溢利同比增長83.2%[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單季度收入超過100億的里程碑[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354.8百万元,同比增长71.8%[10] -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8,813.7百万元,同比增长72.9%[10] 客户数据 - 公司新增客户超过1,400家,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超过5,950家活跃客户提供服务[11] - 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258.84亿元,同比增长113%;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75.26亿元,同比增长30%;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44.32亿元,同比增长19%;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15.12亿元,同比增长23%[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实现收入人民币28,849.7百万元,同比增长104.8%[15] - 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TIDES)收入达到人民币20.37亿元,同比增长158.3%[16] - 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完成了超过40万个定制化合物合成,为早期小分子新药研发客户提供支持[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持续加强能力和规模的建设,投产用于GMP生产的常州三期,进一步提升大规模生产能力,满足全球合作伙伴在寡核甘酸及多肽药物开发方面的需求[11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数据,指引效率提升[161] - 公司将继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163]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0 22:38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收入达39354.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1.8%[1] - 公司毛利率为36.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1] - 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3.01元,同比增长72.0%[1] - 公司建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8.9266元[2] 客户和业务拓展 - 公司新增客户超过1400家,服务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超过5950家活跃客户[5] - 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13%,来自中国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0%[6] - 公司持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间的业务协同性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5] - 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保持强劲的长期客户粘性,客户滲透率持续提高[6] - 公司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地区联动,共同保障业务连续性[7] 业务板块表现 - 公司各业务板块營业收入中,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8%,达到28849.7百万人民币[8] - TIDES业务D&M服务客户数量同比提升81%,服务收入达15.78亿元,同比增长337%[9] - WuXi Testing实现收入57.187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41.44亿元,同比增长36.1%[10] - WuXi Biology实现收入24.751亿元,同比增长24.7%,腫瘤新藥发现服务及罕见病、免疫学疾病服务同步持续增长[12] - WuXi ATU实现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14] - 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2022年毛利为11,40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19] - 测试业务(WuXi Testing)2022年毛利为1,984.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9.0%[21] - 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2022年毛利为955.9百万人民币[22]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2022年毛利为252.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4.0%[2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年内溢利同比增加73.3%,达到人民币8,902.6百万元,淨利率增至22.6%[33] - 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229.7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133.6%[34]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9,311.2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101.2%[35] - 公司2022年籌資活動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幣1,270.6百萬元,較2021年減少26.3%[36] - 公司2022年总负债为人民币17,763.7百万元,其中40.8%为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37]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7.5%,较2021年下降至29.7%[41] 股权激励和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批准了解除限售的限制性A股股票,共计3,786,121股,占当时已发行总股本约0.1281%和A股股票总数约0.1477%[103][104] - 公司股东每10股可获得人民币5.1740元的现金股息[125] - 公司根据2020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授予了46名独立选定参与者共计160,894股H股[126] - 公司根据2021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授予了30名独立选定参与者共计152,780股H股[127] - 公司通过2022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授予了3,696名2022年选定参与者共计12,622,067股H股[129]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21:11
公司规模与人员 - 公司为全球超5900家活跃客户提供服务,拥有45646名员工,其中13488名获硕士或以上学位,1379名获博士或同等学位[5]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客户超1000家,活跃客户超5900家[12]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6.38亿元,同比增长77.76%;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71.87%[6] -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71.9%;主营业务收入283.67亿元,同比增长71.9%[13] - 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89.91亿元,同比增长110%;中国客户收入53.18亿元,同比增长30%;欧洲客户收入28.97亿元,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22%[12] - 来自原有客户收入275.46亿元,同比增长80%;新增客户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75%[12]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129.18亿元,同比增长175%;全球其他客户收入154.77亿元,同比增长31%[12] - 使用公司多业务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259.15亿元,同比增长[12] - 化学业务收入208.17亿元,同比增长106.6%,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收入53.94亿元,同比增长36.2%,工艺研发和生产服务收入154.23亿元,同比增长152.2%[13] - 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8.3%,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5%[13] - 测试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417,708.46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5.3%[15] - 2022年前三季度医疗器械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临床SMO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16] - 生物学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177,938.13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4.9%,2022年1 - 9月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76%,占比从2021年的14.6%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17]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92,164.56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5.2%,其中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工艺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18]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2022年实现收入67,179.67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7.9%[19]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83.9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65.21亿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83.9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65.21亿元[37] 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42亿元,同比增长209.1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3.78亿元,同比增长107.12%[6] - 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23.82亿元,同比增长143.3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2.32亿元,同比增长100.64%[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93元/股,同比增长21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52元/股,同比增长106.56%[6]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81元/股,同比增长17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30元/股,同比增长90.08%[6]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1%,增加3.98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7.72%,增加7.49个百分点[6]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60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合计11.46亿元[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9.11,年初至报告期末107.12[8]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74.4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5.88亿元[31] -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为104.6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60.84亿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期内溢利为74.4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5.88亿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6.9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1.92亿元[32]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52元/股,2021年前三季度为1.22元/股[32] - 2022年前三季度溢利归属母公司持有者为73.78亿元,非控制性权益为6870.4万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5.62亿元和2601.7万元[38] - 2022年第三季度每股基本盈利0.93元,2021年同期为0.30元;2022年前三季度每股基本盈利2.52元,2021年同期为1.22元[38] - 2022年第三季度每股摊薄盈利0.81元,2021年同期为0.30元;2022年前三季度每股摊薄盈利2.30元,2021年同期为1.21元[38]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2471469千元,2021年同期为1358352千元[43]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6772168千元,2021年同期为3806332千元[43] - 2022年第三季度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2742165千元,2021年同期为887126千元[43] - 2022年前三季度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7377914千元,2021年同期为3562227千元[43]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10亿元,同比增长142.38%[6]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096505亿元,同比增长142%[20]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8.9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78.87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10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1.81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1.1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 - 42.73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9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 - 16.01亿元[35]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3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 - 27.25亿元[35]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4.31亿元,2021年同期为30.69亿元[41]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47亿元,2021年同期为41.61亿元[41]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88亿元,2021年同期为16.01亿元[42]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96亿元,2021年同期减少26.93亿元[4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57.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27%[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权益448.1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42%[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9,214,256,461.0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238,772,782.53元有所增加[26]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6,071,194,200.8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19,550,091.65元有所增加[26]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6,581,305,658.9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05,005,712.92元有所增加[26] - 2022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12,010,228,742.4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53,875,239.51元有所增加[27]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65,749,216,761.5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27,388,384.03元有所增加[27]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74.7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9.85亿元[28]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31.3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85亿元[29]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206.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3.70亿元[29]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51.3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7.57亿元[29]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合计657.4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1.27亿元[39]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206.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3.70亿元[40] 研发与项目进展 - 2022年前三季度化学药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新增692个新分子,截至三季度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涉及新药分子2123个[14] - 化学业务板块内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D&M服务客户数达97个,同比提升98%,服务分子数达155个,同比提升101%,服务收入达11.0亿元,同比增长406%[14] - 2022年1 - 9月公司为客户完成15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获得26个临床试验批件,截至三季度末累计完成159个项目申报,获136个临床试验批件[19] 基地建设 - 2022年公司开始陆续投产常州三期,7月常州基地新生产大楼运营,无锡基地相关平台和车间投产,武汉华中总部基地落成[14]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宣布新加坡基地建设计划,美国特拉华州新基地动工[1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3,841股,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21]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95,221,918股,持股比例13.3502%,为第一大股东[22] - G&C VI Limited、G&C IV Hong Kong Limited等五名股东存在一致行动关系[23] 其他费用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0.8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6.44亿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7054.63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5237.49万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1.1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44亿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7.5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 -3.96亿元[31] - 2022年第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143410千元,2021年同期为108437千元[43] - 2022年前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503413千元,2021年同期为419080千元[43] - 2022年第三季度可转换债券发行成本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为342542千元,2021年同期为24463千元[43] - 2022年前三季度可转换债券发行成本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为617051千元,2021年同期为1468877千元[43] - 2022年第三季度汇率波动相关(收益)亏损为207418千元,2021年同期为6675千元[43] - 2022年前三季度汇率波动相关(收益)亏损为365948千元,2021年同期为73444千元[43] 收入增长目标 - 公司将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由68 - 72%调整至70 - 72%[20]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6 19:03
财务业绩 - 2022年上半年收入177.5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5.366亿元增长68.5%[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64.26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8.837亿元增长65.5%[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46.35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6.751亿元增长73.3%[5]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19.13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274亿元增长12.3%[5]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420.80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4.915亿元增长9.3%[5]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95.20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3.699亿元增长19.2%[5]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70.94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1.753亿元下降13.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77.563亿元,同比增长68.5%[9] - 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收入分别环比增长32.8%及9.5%[9] - 来自美国、中国、欧洲、其他客户收入分别为11.9092亿元、31.75亿元、18.53亿元、8.19亿元,同比增长104%、27%、24%、10%[9] - 来自原有客户收入173.66亿元,同比增长79%;来自新增客户收入3.91亿元[9]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来自其他客户收入99.00亿元,同比增长31%[9] - 2022年上半年,WuXi Chemistry、WuXi Testing、WuXi Biology、WuXi ATU收入分别为129.741亿元、26.05亿元、10.907亿元、6.154亿元,同比增长101.9%、23.6%、18.5%、35.7%[11] - 2022年上半年,WuXi DDSU收入4.551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他业务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74.3%[11] - 2022年上半年,化学业务小分子药物发现(R)服务收入35.037亿元,同比增长36.5%;工艺D&M服务收入94.704亿元,同比增长145.4%[12] - 2022年上半年,测试业务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18.90亿元,同比增长34.6%;临床CRO及SMO收入7.151亿元,同比增长1.7%[15] - 2022年上半年生物学业务收入10.907亿元,同比增长18.5%,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7%,占比从14.6%提升至19.0%[17] - 2022年上半年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收入6.154亿元,同比增长35.7%,为67个项目提供服务,发布TESSA™技术,有30个项目在客户评估中[17]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收入4.551亿元,同比下降26.7%,完成9个项目IND申报,获19个临床试验批件[19] - 公司将2022全年收入增长目标从65 - 70%上调至68 - 72%[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64.268亿元,同比增长65.5%,毛利率为36.2%,较2021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22] - 化学业务实现毛利50.724亿元,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因银行套期保值合同汇率下降[23] - 测试业务实现毛利8.712亿元,毛利率上升1.5个百分点,疫情负面影响部分抵减增长[23] - 生物学业务实现毛利4.166亿元,毛利率上升4.7个百分点,因不同期间交付项目毛利波动[24]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毛利 - 5770万元,毛利率下降6.2个百分点,因上海临港运营基地利用率低[26]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实现毛利1.162亿元,毛利率下降20.3个百分点,因业务迭代升级致收入下降[27]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061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405亿元,同比增长16.7%[28]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7.406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3.899亿元,同比增长87.7%[28]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9.953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3.078亿元,同比增长31.4%[29] - 研发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4.044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6.572亿元,同比增长62.5%[29]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1年上半年盈利2.173亿元变为2022年上半年亏损7080万元[31] - 应占合营公司业绩从2021年上半年亏损2230万元变为2022年上半年盈利140万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4.877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8.652亿元,同比增长77.4%[32] - 期内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26.922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46.757亿元,同比增加73.7%,净利率从25.6%增至26.3%[3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679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82.6%[3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31.5%,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7%略有增长[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为5540.9百万元,2021年为3179.9百万元[44] - 2022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6.5%,2021年为37.4%[44] - 2022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077.5百万元,2021年为3648.5百万元[44] - 2022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4.2%,2021年为34.6%[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635.7百万元,2021年为2675.1百万元[45] - 2022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592.2百万元,2021年为4573.8百万元[45] - 2022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300.7百万元,2021年为2447.9百万元[45] 客户与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活跃客户群超5850个,报告期内新增约650个活跃客户[8] - 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占总收入的44.2%,同比增长165%,长尾客户占总收入的55.8%,同比增长3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职员工39716人,其中硕士11441人,博士1294人[8] -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临床SMO服务人员团队超4600人,同比增长16%,分布在全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15] 资产与投资情况 - 生物资产(非流动部分)金额为95690万元,占总资产1.5%,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0.4%[47]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金额为10.781亿元,占总资产1.7%,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74.1%[47]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金额为77.671亿元,占总资产12.5%,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0.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406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07%[48] - 报告期内,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总额达5.294亿元[49] - 报告期内累计新增3.593亿元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Genesis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5.104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2.4%[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Genesis整体员工数超1600人,覆盖医院超1500家,其中中国三甲医院比例超50%[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纳微股权公允价值为5.214亿元,占总资产的0.8%[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iKang Healthcare Group股权公允价值为4.477亿元,占总资产0.7%,iKang在59个城市运营155个体检中心,与200多个城市7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Lyell Immunopharma股权公允价值为3.58亿元,占总资产0.6%,该公司致力于解决实体瘤治疗难题[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为2.73亿元,占总资产0.4%,汉邦提供色谱技术产品与服务[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持有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投资或购买资本资产计划[5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未来将在中国和海外持续投资能力和规模建设[59] - 公司将持续大力投入,加强对PROTAC、寡核苷酸药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60] - 公司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流程,降低研发门槛[61] - 公司经过20年发展积累经验,与国内外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完善赋能平台[62] - 2022年4月,子公司WuXi ATU与新加坡生物处理科技研究院合作,将TESSA™专利技术引进亚太地区[65] - 2022年6月,公司位于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生产车间投入使用[65] - 2022年7月,公司位于常州的寡核苷酸及多肽生产大楼和大规模连续化生产车间投入运营[6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逾650家,为超5850家活跃客户服务,收益约44.2%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6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举办5场线上活动,累计邀请120多位行业领袖、50多位患者及志愿者参与,总注册人数超1.9万[65] - 全球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市场因大型药企外包率上升和中小型生物公司需求增长,预计未来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因海外及国内客户需求增加有望维持快速增长[86]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能力和技术平台,未来将拓展业务规模和能力、布局前沿科技、增加客户转化率、引进人才和加强生态圈建设[87] - 公司计划在南通、武汉、常州、泰兴、无锡和美国建设或扩建实验室及生产基地,也会通过并购增强服务能力[88] - 公司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平台优势,增强客户转化,扩大服务[88] - 公司将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89] - 公司通过降低研发门槛吸引参与者,为更多客户赋能[89] - 公司将持续完善标准操作流程,坚持执行以防止事故发生,促进业务良性发展[91] - 公司将大力投入加强对PROTAC、寡核苷酸药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探索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流程[92] - 公司将在合全药业数字化试点基础上,拓展各业务部门数字化建设并优化数据业务价值模式[92] - 公司将加强奖励、激励和荣誉体系改革,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晋升机会、培训和有竞争力薪酬[93] - 公司秉承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九字方针指引下提高核心竞争力[94] 风险因素 - 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监管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或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95][96][97] - 公司虽有完善内控体系,但控股子企业多,监管不足可能影响经营、声誉和财务状况[100] - 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境外经营受当地法规、政策等因素影响[100] - 公司高级管理层及核心科研人员是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流失会带来风险[100] 汇兑与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汇兑收益/(亏损)分别为亏损人民币7820万元和收益人民币2.066亿元[102]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人民币93.443亿元[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及其他非上市标的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收益人民币1.497亿元及收益人民币12.514亿元,相差人民币11.017亿元[10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发行所得款项总净额约为人民币21.30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结余约为人民币6.12亿元[105] - 苏州和南通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扩建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34%,即7.272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3.191亿元,未动用4.081亿元,预期于2022年12月31日前悉数据动用[106] - 天津化学研发实验室扩建及升级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26%,即5.64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3.601亿元,未动用2.039亿元,天津项目已完成,节余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永久补充公司营运资金[106] - 公司总部及分析诊断服务研发中心扩建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9%,即2亿元,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悉数据动用[106] - 营运资金用途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30%,即6.391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悉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20:35
公司客户与员工情况 - 公司为全球超5800家活跃客户提供服务,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4] - 公司拥有36997名员工,其中10968名获硕士或以上学位,1245名获博士或同等学位[4] 整体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4.74亿元,同比增长71.18%[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9.54%[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增长106.52%[6] - 经调整非准则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53亿元,同比增长85.82%[6]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4.97亿元,同比减少25.62%[6] - 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同比增长7.69%[6] - 稀释每股收益0.53元/股,同比增长3.92%[6] - 报告期末总资产575.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5%[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44亿元,同比增长71.2%[11][1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84.74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49.50亿元增长71.18%[2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65.29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39.96亿元增长63.39%[2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0.0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6.98亿元增长18.11%[2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6.5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5.07亿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2021年第一季度为0.52元/股[2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6.49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51.13亿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6.69亿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77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2.86亿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90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4.97亿元[33]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63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19亿元[33]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34亿元[33]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0.44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0.35亿元[34] - 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1.49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41亿元[34]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8474419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4950480元增长约71.2%[3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溢利2121125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759313元增长约20.6%[36]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1655951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507105元增长约9.9%[36]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盈利0.56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0.52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摊薄每股盈利0.53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0.51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加各项调整后为1642947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499806千元[44]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化学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61.18亿元,同比增长102.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52.3%[11][13] - 测试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12.794亿元,同比增长31.7%[11][14] - 生物学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5.326亿元,同比增长26.2%[11]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37.0%[11]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2.406亿元,同比下降21.6%[11] - 2022年第一季度生物学业务收入5.326亿元,同比增长26.2%,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10%,占比从14.6%提升至17.6%[15]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37.0%,为74个项目提供服务,3月发布TESSA™技术,一季度末有14个评估项目[15]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2.406亿元,同比下降21.6%,完成2个项目IND申报,获16个临床试验批件[16] 各业务板块运营情况 - 化学业务长尾客户增长强劲,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新增217个新分子[13] - 测试业务WIND服务平台2022年第一季度签约47个服务项目[14] - 测试业务临床SMO服务团队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超4600人,同比增长26%[14] 项目申报与临床进展 -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146个项目IND申报,获126个临床试验批件,1个项目处上市申请阶段,3个处III期临床,16个处II期临床,74个处I期临床[16] 业绩预测 - 若上海疫情4月底有效控制,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实现63 - 65%增长,全年实现收入增长65 - 70%[1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6,649户[17] - 前十名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92,128,463股,占比13.2663%[18] - G&C VI Limited、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G&C VII Limited及上海厚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同属Ge Li(李革)控制[19]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境外上市外资股392,128,463股[20]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代表多个客户持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沪港通人民币普通股名义持有人[2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575.8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27亿元增长4.45%[23][26]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69.3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3.70亿元增长3.45%[24]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70.2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2.39亿元减少14.71%[23]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63.9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20亿元增长38.34%[23] - 2022年3月31日存货64.1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05亿元增长8.64%[23] - 2022年3月31日短期借款26.9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61亿元增长19.01%[24] - 2022年3月31日资产合计5758293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27388千元增长约4.5%[38]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693515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369926千元增长约3.5%[39] 费用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2.80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05亿元增长36.89%[27] - 2022年第一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180469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26281千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可转股债券发行费用及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为413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004千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 - 82795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51091千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波动相关损失为5821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35514千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为14463千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245千元[44] 非经常性损益与调整后利润 -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7119.759354万元[7]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22年为1761319千元,2021年为2124940千元[42] - 已实现及未实现权益类投资损失╱(收益)2022年为293660千元,2021年为 - 1024326千元[42] - 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的(收益)╱亏损2022年为 - 2333千元,2021年为4054千元[43] - 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22年为2052645千元,2021年为1104668千元[43]
药明康德(0235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1 20:43
组织架构与业务板块 - 2021年公司完成组织架构调整,整合全新五大业务板块[5] - 预计2022年业务将更强劲增长,五大业务板块发挥协同效应[5] - 2021年10月29日,公司调整经营分部列报口径,不影响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及净利润等财务报表数据[92]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入229.02亿元,2020年为165.35亿元[7] - 2021年公司毛利82.66亿元,2020年为62.55亿元[7] - 2021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50.97亿元,2020年为29.60亿元[7] - 2021年毛利率36.1%,2020年为37.8%[7] - 2021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净利率22.3%,2020年为17.9%[7]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1.75元,2020年为1.06元[7]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551.27亿元,较2020年的462.91亿元增长;负债总额为163.70亿元,较2020年的135.73亿元增长;资产负债率为29.7%,较2020年的29.3%略有上升[8]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02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50.97亿元,同比增长72.2%[9] - 2021年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其他地区客户收入分别为121.46亿元、37.19亿元、58.02亿元、12.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40.3%、40.0%、40.7%[10] - 2021年来自原有客户收入212.95亿元,同比增长28.8%;新客户收入16.08亿元;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67.33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他客户收入161.70亿元,同比增长45.6%[10] - 2021年使用公司多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196.39亿元,同比增长36.8%[10] - 2021年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40.87亿元、45.25亿元、19.85亿元、10.26亿元、12.51亿元、0.28亿元,收入变动分别为46.9%、38.0%、30.0%、 - 2.8%、17.5%、24.5%[13] - 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8265.5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2.1%,主营业务毛利率36.1%,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21][22] - 2021年WuXi DDSU实现收入1251.0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7.5%,预计2022年收入会有一定程度下降[19] - 2021年公司各业务板块中,化学业务毛利5528.2百万元,测试业务毛利1427.5百万元,生物学业务毛利768.8百万元,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毛利 - 21.3百万元,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毛利549.2百万元[21] - 其他收入由2020年的326.3百万元增至2021年的468.6百万元,同比增长43.6%[28] - 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20年的收益283.2百万元增至2021年的收益1453.6百万元,同比增长413.3%[29]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0年的588.5百万元增至2021年的699.0百万元,同比增长18.8%[30] - 行政开支由2020年的1869.7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2253.6百万元,同比增长20.5%[31] - 研发开支由2020年的693.3百万元增至2021年的942.2百万元,同比增长35.9%[32] - 财务成本由2020年的196.0百万元减至2021年的128.3百万元,同比减少34.5%[35] - 所得税开支由2020年的383.1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879.7百万元,同比增加129.6%[36] - 2021年年内溢利为51.359亿元,较2020年的29.863亿元同比增加72.0%,净利率从18.1%增至22.4%[37]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3.787亿元,较2020年的38.276亿元同比增加14.4%[37]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284亿元,较2020年的86.296亿元同比减少46.4%[38] - 2021年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239亿元,2020年所得现金净额为98.88亿元[3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63.699亿元,较2020年的135.727亿元增加[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借贷为22.615亿元,全部将在一年内到期[4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金额约为6.34亿元,较2020年的0.91亿元增加596.7%[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9.7%,2020年为29.3%,比率保持平稳[43] - 2021年税前溢利60.16亿元,2020年为33.69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76.24亿元,利润率33.3%,2020年分别为47.01亿元和28.4%[48] - 2021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75.92亿元,利润率33.1%,2020年分别为55.36亿元和33.5%[48] - 2021年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50.97亿元,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51.31亿元,2020年分别为29.60亿元和36.37亿元[50] - 2021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158.49亿元,占总资产28.7%,较上期增长56.3%[52] - 2021年末生物资产(非流动部分)7.34亿元,占总资产1.3%,较上期增长75.1%[52] - 2021年末商誉19.26亿元,占总资产3.5%,较上期增长38.4%,主要因收购Oxgene产生[52] - 2021年末存货45.55亿元,占总资产8.3%,较上期增长135.5%,因CRDMO业务规模扩大[53] - 2021年末合同成本5.95亿元,占总资产1.1%,较上期增长137.7%,因业务增长[53] - 2021年末应收关联方款项(流动和非流动部分)3.43亿元,占总资产0.6%,较上期增长499.1%,因出售业务[54] - 2021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5.27亿元,占总资产1.0%,较上期下降88.6%,因赎回结构性存款[54] - 衍生金融工具期末金额22910万元,占总资产0.4%,较上期减少59.3%,因远期合同到期交割[55] - 银行抵押存款期末金额6340万元,占总资产0.1%,较上期增加596.7%,因股权激励计划专户中员工已行权待支付款项增加[55]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期末金额68.56亿元,占总资产12.4%,较上期增加50.7%,因存货采购增加[55]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29.864亿元,占总资产5.4%,较上期增加88.9%,因报告期内业务扩充,订单预收款增加[55] - 借贷期末金额22.615亿元,占总资产4.1%,较上期增加83.9%,为日常营运增加借贷[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5.27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96%,72.7%的投资结余产品到期日为90至180日内[58] - 报告期内,对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总额达8770万元[61] - 报告期内累计投入22.555亿元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enesis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4.349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2.6%[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纳微股权公允价值为4.814亿元,占总资产的0.9%[6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爱康国宾股权公允价值为4.253亿元,占总资产的0.8%,爱康国宾在59个城市运营155个体检中心,与200多个城市的7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Lyell股权公允价值为4.037亿元,占总资产的0.7%[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北海康成股权公允价值为2.607亿元,占总资产的0.5%,北海康成拥有13个药物资产组成的管线[6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持有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投资或购买资本资产的计划[68] - 2021年和2020年公司汇兑亏损分别为1.392亿元和4.111亿元[117]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87.141亿元,2021年和2020年该部分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2.926亿元和11.044亿元[118] - 2021年公司收入229.02385亿元,毛利82.65515亿元,经营溢利62.61233亿元,本年溢利51.35947亿元[121] - 2021年公司毛利率36.1%,经营利润率27.3%,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净利率22.3%[121]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1.75元,摊薄每股盈利1.73元[121]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551.27388亿元,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权益384.91509亿元,负债总额163.69926亿元[122]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29.7%[122] 业务发展与布局 - 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5] - 公司计划2022年投入90 - 100亿元资本支出,加大新能力布局[5] - 2021年公司子公司合全药业宣布在美国特拉华州建设新基地,预计2025年运营;CTDMO业务上海临港基地投入运营,面积15300平方米;美国费城实验室扩建后投入运营,面积13000平方米,产能提升三倍[11] - 2021年公司完成对英国Oxgene的收购,加强细胞与基因疗法领域CTDMO技术能力;合全药业完成收购瑞士库威生产基地,拓展全球产能布局[12] - 公司2021年实现收入140.87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6.9%,其中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收入61.675亿元,同比增长43.2%,工艺研发和生产服务收入79.197亿元,同比增长49.9%[15] - 2021年小分子化合物发现服务长尾客户收入同比增长71%,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5] - 2021年公司小分子D&M管线增加732个分子,其中14个处于商业化阶段,同比增长50%[15] - 2021年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D&M服务客户数量达57个,同比提升128%,服务分子数量达99个,同比提升154%,服务收入达1.15亿美元,同比提升145%[15] - WuXi Testing 2021年实现收入45.25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8.0%,其中实验室测试服务收入30.452亿元,同比增38.9%,临床CRO及SMO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6.2%[16] - 2021年WIND平台签约149个服务项目,相较于2020年的100个项目同比增长49%[16] - 2021年公司毒理学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DMPK新模式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50%[16] - WuXi Biology 2021年实现收入19.85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0.0%[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DEL化合物分子数量超900亿个,DEL业务收入于2021年同比增长42%[17] - WuXi ATU 2021年实现收入10.264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2.8%,但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的中国子公司2021年收入强势增长87%[18]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未来将在中国和海外持续投资能力和规模建设[69] - 公司将继续投资新能力及产能,如PROTAC、寡核苷酸等,把握新商机[70] - 公司子公司合全药业预计2025年在美国特拉华州建设的新制剂和API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将成其在美国第二个、全球第八个研发生基地[71] - 公司CTDMO业务上海临港15300平方米的细胞治疗及基因产品研发生基地投入运营,成中国境内第二个细胞及基因疗法生产基地[71] - 公司美国费城Navy Yard基地扩建的13000平方米高端检测实验室投入运营,使高端检测产能提升三倍[71]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逾1660家,为超5700家活跃客户服务,收益约29.4%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73] - 完成对英国Oxgene的收购,加强细胞与基因疗法领域CTDMO技术能力[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