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康德(02359)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0235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22:00
财务业绩 - 2021年上半年收入105.366亿元,较2020年的72.314亿元增长45.7%[6] - 2021年上半年毛利38.837亿元,较2020年的26.586亿元增长46.1%[6] - 2021年上半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26.751亿元,较2020年的17.172亿元增长55.8%[6]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21.77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62.912亿元增长12.7%[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05.366亿元,同比增长45.7%,已连续13个季度实现收入环比增长,2021年第一、二季度分别环比增长4.9%及12.8%[9] - 公司来自海外客户收入80.35亿元,同比增长45%;来自中国客户收入25.01亿元,同比增长48%;来自原有客户收入96.88亿元,同比增长42%;来自新增客户收入8.49亿元[9] - 来自全球“长尾客户”和中国客户收入75.70亿元,同比增长54%;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29%[9]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54.873亿元,同比增长45.2%,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每日进行近15400次化学反应,一体化平台赋能超2200家全球客户[10] - CDMO服务实现收入35.987亿元,同比增长66.5%,为1413个分子提供服务,为全球约14%的创新小分子药物研发管线提供服务[12]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6.589亿元,同比减少15.7%,预计医疗检测业务2021下半年逐步反弹,2022年重回增长轨道[13]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实现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56.5%,SMO服务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70.2%,团队规模较去年增长43%[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38.837亿元,同比增长46.1%,毛利率为36.9% [1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22.522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1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CDMO服务毛利14.673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 [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0.581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2个百分点 [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毛利1.032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 [19] - 其他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1.28亿元增至2021年的2.061亿元,同比增长61.0% [20] - 报告期内溢利由2020年同期的17.275亿元增至2021年的26.922亿元,同比增加55.8%,净利率自23.9%增加至25.6% [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63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47.4% [3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31.799亿元,2020年同期为19.22亿元[3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9.424亿元,利润率为37.4%;2020年同期分别为26.003亿元和36.0%[3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6.485亿元,利润率为34.6%;2020年同期分别为23.787亿元和32.9%[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2447.9百万元,2020年同期为1458.8百万元[3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05.37亿元,2020年同期为72.31亿元[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8.84亿元,2020年同期为26.59亿元[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30.54亿元,2020年同期为20.63亿元[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92亿元,2020年同期为17.27亿元[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24.15亿元,2020年同期为17.75亿元[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92元,2020年同期为0.63元[17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91元,2020年同期为0.62元[177] 客户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末活跃客户群超5220个,报告期内新增约1020个活跃客户[7] - 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占总收入的28.2%,同比增长29%[7] - 国内外长尾客户占总收入的71.8%,同比增长54%[7]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逾1020家,为超5220家全球客户服务,收益28.2%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57] - 2015年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与全部前10大客户续约[57] 业务布局 - 公司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拥有约30个设施站点,为来自3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7] - 公司将继续投资新能力及产能,如PROTAC、寡核苷酸等,助力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突破性药物和治疗[55] - 子公司无锡合全药业在美国特拉华州建设新设施,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在上海临港启动15300平方米设施建设[56] - 公司完成收购英国公司Oxgene,增强CTDMO技术能力;无锡合全药业计划收购瑞士库威生产设施[56] 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职员工28542人,其中硕士9179人,博士1149人[8] - 公司由李革博士领导,高级管理层经验丰富,致力于推动行业转型[58] 股权变动与激励 - 2021年3月24日,2020年9月非公开发行的62690290股A股(占当时总股本约2.56%)解除限售[59] - 633,784,587股限制性A股股票自2021年5月10日起解除限售,占当时已发行总股本25.8621%[60] - 2018年预留授予第一批199,087股限制性A股股票于2021年4月28日解除限售,占当时总股本约0.01%及A股总数约0.01%[61] - 2018年首次授予第二批3,346,183股限制性A股股票于2021年4月28日解除限售,占当时总股本约0.14%及A股总数约0.16%[61] - 2019年特别授予第一批34,843股限制性A股股票于2021年3月5日开始上市流通[62] - 2019年调整后首次授予8,260,039股限制性A股股票于2021年7月1日开始上市流通[62] - 2018年预留授予98,000份股票期权于2021年3月1日开始上市流通,行权价格为每份46.34元[63] - 2019年调整后首次授予2,868,385份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为2021年6月9日至2022年5月25日,行权价格调整为每份38.62元[64] - 2021年6月9日至30日,258名激励对象就2019年调整后首次授予1,714,578份股票期权行权[64] - 2019年第二批及第三批股票增值权数量由1,707,792份调整为2,049,342份,行权价格由每份51.43港元调整为每份42.86港元[65]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股份总数由2,450,633,599股变更为2,940,760,318股[66] - 公司回购注销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A股股票,首次授予回购184,089股,回购价18.69元/股,预留授予回购25,200股,回购价18.85元/股[69] - 公司注销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后首次授予的296,394份股票期权[70] - 公司回购注销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A股股票,调整后首次授予回购461,550股,回购价18.85元/股,预留授予回购20,160股,回购价33.55元/股,并注销77,741份调整后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70] - 2024年到期的3亿美元零息可转换债券转换价由每股H股79.85港元调整为66.17港元[71] - 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参与者总数为2,467名,可发行最多21,055,530股本公司限制性A股股票或股票期权[114] - 2019年11月25日,2,008名合资格雇员按32.44元/股认购13,400,273股本公司限制性A股股票,460名获5,039,904份股票期权,行权价64.88元/股[114] - 2020年6月10日,18名合资格雇员按40.59元/股认购427,000股本公司限制性A股股票,1名获29,131份股票期权,行权价81.17元/股[114] - 2021年6月30日,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485,68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9%[116] - 2021年5月13日,股东大会批准每10股转增2股,每10股分派3.63元,并调整相关权益数量及价格[115] - 2020年5月15日,股东大会批准每10股转增4股,每10股分派3.37元,并调整相关权益数量及价格[114] - 首次授予股票期權分三個行權期,行權比例分別為40%、30%、30%,行權期分別為首次授予日起18 - 30個月、30 - 42個月、42 - 54個月[117] - 預留授予股票期權有效期最長不超過54個月,行權期及比例與首次授予相同[118][119] - 首次授予股票期權行使價從64.88元調整至38.62元,預留授予行使價為81.17元[120][121] - 股票期權公允價值計算採用Black - Scholes模型,預計波動43.44%–45.85%,無風險利率2.81%–2.91%,股息收益率0.95%[122][123] - 2021年1 - 6月,限制性A股股票小計期初17,879,478股,解除限售8,294,882股,期末13,153,534股[124] - 2021年1 - 6月,股票期權小計期初6,296,640份,行權1,714,578份,期末5,485,682份,總計期末18,639,216份[125] - 2019年股票增值權計劃授予2,901,172份,經調整後為2,049,342份,行權價從72.00港元調整為42.86港元[126] - 2019年股票增值權計劃有效期不超過48個月,分三批行權,行權比例分別為40%、30%、30%[126][127] - 2019年股票增值权计划2021年1月1日未行权2,218,433,2021年6月30日未行权1,657,151[128] - 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发行最多8,856,900股本公司A股,有1,528名激励对象[129] - 2018年8月28日,1,528名合资格雇员按每股45.53元认购7,085,500股本公司限制性A股股票[129] - 2021年6月30日,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289,29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1%[130] - 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首、二、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131] - 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38.62元[132] - 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预计波动43.23%–47.09%,预计寿命2 - 4年,无风险利率2.70%–2.86%,股息收益率0.95%[134] - 2021年6月30日,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A股股票小计未行权4,390,138[135] - 2021年6月30日,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小计未行权289,296[136] - 2021年6月30日,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总计未行权4,679,434[136] - 合全药业自2015年以来采取不同雇员激励计划,包括股票及期权激励计划和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137][140] - 合全药业股票及期权激励计划授予股份总数分别为1620万股、651.6843万股及152.514万股,行使价分别为8元、1.78元及8元[138] - 合全药业股票及期权激励计划所授予期权合约期为10年,四年内归属,分别按20%、20%、20%及40%行权[138] - 报告期内,合全药业股票及期权激励计划未行权总数从75.8219万股
药明康德(0235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0 20:57
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达到165.35亿元[5] - 2020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同比增长48.1%,达到35.65亿元[5]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354亿元,同比增长28.5%,归属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29.602亿元,同比增长59.6%[9][11] - 2020年毛利率37.8%,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净利率17.9%,经调整非准则下该净利率为21.6%[7] - 2020年资产总额462.912亿元,负债总额135.727亿元,资产负债率29.3%[8] - 2020年现有客户贡献收入155.038亿元,同比增长32.1%,新增客户贡献收入10.316亿元[9] - 2020年全球“长尾”客户及中国客户贡献收入111.081亿元,同比增长28.3%,20大全球医药公司贡献收入54.273亿元,同比增长28.8%[9] - 2020年使用超一个业务单位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143.523亿元,同比增长27.6%[9] - 综合毛利6255.0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4.9%;主营业务毛利6243.5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4.8%[21]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3592.5百万元,同比增长29.3%,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22] - CDMO服务毛利2156.8百万元,同比增长44.2%,毛利率稳固上升0.9个百分点[23]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328.7百万元,同比下降30.8%,毛利率下降8.7个百分点[24]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毛利165.4百万元,同比下降35.0%,毛利率下降9.7个百分点[25] - SMO服务毛利112.9百万元,同比下降11.0%,毛利率下降7.1个百分点,员工数量同比增加28.7%[25] - 其他收入由249.5百万元增至326.3百万元,同比增长30.8%[26] - 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19年亏损188.8百万元转为2020年收益283.2百万元[27]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438.5百万元增至588.5百万元,同比增长34.2%[28]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的15.09亿元增至2020年的18.697亿元,同比增长23.9%[29] - 研发开支从2019年的5.904亿元增至2020年的6.933亿元,同比增长17.4%,重点投入多个研发项目[30] -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从2019年的1860万元减至2020年亏损7680万元[31]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从2019年的3930万元减至2020年的1390万元[32] - 财务成本从2019年的1.28亿元增至2020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53.1%[33]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的4.256亿元减至2020年的3.831亿元,同比减少10.0%[34] - 年内溢利从2019年的19.114亿元增至2020年的29.863亿元,同比增加56.2%,净利率从14.8%增至18.1%[35]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38.276亿元,同比增加51.3%;投资活动现金净额86.296亿元,同比增加88.1%;筹资活动现金净额98.88亿元,同比增加534.7%[36] - 2020年末集团总负债135.727亿元,资产负债率29.3%,较2019年末的40.5%降低[37][40] - 2020年末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910万元,较2019年末的400万元增加130.7%[39] - 2020年税前溢利33.694亿人民币,2019年为23.37亿人民币[43] - 2020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8.4%,2019年为26.6%[43] - 2020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3.0%,2019年为31.2%[43] - 2020年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29.602亿人民币,2019年为18.546亿人民币[44] - 2020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35.653亿人民币,2019年为24.074亿人民币[44] - 2020年公司汇兑亏损4.111亿元,2019年汇兑收益0.207亿元[95] - 2020年末上市公司投资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67.172亿元,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044亿元,2019年亏损1.802亿元[96] - 2020年公司收入165.35431亿元,毛利62.55044亿元,经营溢利36.56161亿元,本年溢利29.8625亿元[98] - 2020年公司毛利率37.8%,经营利润率22.1%,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净利率17.9%[98] - 2020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1.27元,摊薄每股盈利1.25元[98]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462.91166亿元,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324.93743亿元,负债总额135.72675亿元[99] - 2020年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102.28057亿元,资产负债率29.3%[99] 客户情况 - 2020年公司新增客户超1300家、活跃客户超4200家[5] - 2020年增加超1300名新客户,活跃客户数增至超4200名[9]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超1300家,合计为超4200家全球客户服务,收益32.8%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93.8%来自旧有客户[65] 业务板块表现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CDMO服务实现强劲增长并扩大市场份额[5] - 美国区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服务加强能力建设,在手订单不断增加[5] - 2020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85.458亿元,同比增长32.0%[12] - 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每日进行超12,600次化学反应,DEL化合物库分子数约900亿个,一体化靶标到命中化合物发现平台赋能超500家全球客户,同比增长超350%[13] - 实验室检测服务与客户签署100个集成WIND项目,助力国内外客户IND申报及获FDA临床试验批准[13] - 中国区细胞和基因治疗CTDMO服务启动细胞疗法产品CTDMO平台,为2个二/三阶段临床试验项目提供服务,启动AAV载体及悬浮生产平台[13] - 助力国内客户完成33个小分子创新药专案的IND工作,获30个项目的CTA,累计完成118个创新药专案IND申报,获87个项目CTA[14] - CDMO服务收入52.821亿元,同比增长40.8%,小分子药CDMO管道增加575个分子,达逾1,300个活跃项目[15] - CDMO服务提升多项产能及能力,如流动化学技术平台、高效API生产能力等[15]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15.166亿元,同比下降3.0%,受新冠影响业务下滑[17] - 美国区细胞和基因疗法CTDMO服务为36个临床阶段项目提供服务,包括24个一阶段和12个二/三阶段临床试验[17] - 美国区医疗器械检测服务在效率下降情况下仍实现稳定收入增长,认为可获取未来市场机遇[17]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1168.9百万元,同比增加10.0%,临床开发服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SMO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1%[18] 业务拓展与建设 - 2021年初公司收购英国细胞和基因治疗CRO公司OXGENE[5] - 2021年初公司宣布收购瑞士库威的一家制剂生产基地[5] - 2020年合全药业多个生产设施开始运营,无锡基地开发新制剂及建设工厂[9] - 2020年扩大中国无锡质粒生产设施,启动美国及中国多个细胞及基因疗法平台[10] - 计划在中国泰兴建立新工厂,在合全药业无锡基地开发新制剂及建设生产工厂[16] - 2020年1月在合全药业无锡基地开发新制剂及建设生产工厂,扩大中国无锡的质粒生产设施[64] - 2020年7月新建的成都研发中心开始营运,成为中国区实验室服务的延伸[64] - 2020年9月收购南京明捷生物医药检测有限公司,整合拓展药物质量分析服务规模[64] - 公司启动完全集成的封闭式CAR - T细胞疗法平台、AAV载体生产平台及AAV载体悬浮平台[64] - 子公司合全药业的高效能活性药物成分等生产设施开始营运[64]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继续在全球加强研发服务能力和规模建设[5] - 公司将继续投资新能力及产能,如PROTAC、寡核苷酸、多肽、ADC、双特异抗体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等[62] - 公司通过探索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自动化实验室等前沿科技,提高新药研发效率[62] - 公司通过持续能力和规模建设以及战略性并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63] - 公司未来将在全球扩大能力、投资尖端技术、提高客户转化率、引进培养保留人才、扩大医药健康领域生态圈[80] - 2021年公司将继续投资新能力及产能,探索尖端技术,提升综合平台[81] - 公司将持续提升全球能力及产能,在多地建设或扩建设施,有机会将通过并购增强CRO和CDMO服务能力[82] - 公司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研发服务平台优势,扩大服务范围[82] - 公司致力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83] - 2021年公司将完善标准操作流程,防范事故,促进业务良性发展[84] - 公司将投资新能力及产能,探索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85] - 公司将引进、培养并保留优秀人才,采取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等举措[86] - 公司将秉承核心价值观,贯彻行为准则,提高核心竞争力[87] - 公司预计客户对医药研发、商业化生产及临床开发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或会投资新技术、业务或服务等[94] 行业市场情况 - 2016 - 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从11,536亿美元增至13,841亿美元,CAGR约4.7%,预计2024年增至16,395亿美元,2020 - 2024年CAGR约4.3%[78] - 2016 - 2020年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资从1,567亿美元增至1,908亿美元,CAGR约5.0%,预计2024年增至2,270亿美元,2020 - 2024年CAGR约4.4%;外包投资比例从36.3%升至40.7%,预计2024年升至50.6%[78] - 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资从119亿美元增至253亿美元,CAGR约20.8%,预计2024年增至476亿美元,2020 - 2024年CAGR约17.1%;外包投资比例从29.8%升至36.8%,预计2024年升至47.6%[79] 公司风险因素 - 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监管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合规等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88][89][90][91] 公司股权与激励 - 2020年3月董事会决议建议发行不超68205400股新H股及不超75000000股A股[67] - 2020年8月5日完成配售68205400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08.00港元[67] - 建议发行H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估值约5亿美元或以上等条件的境外目标公司[67] - 2020年9月23日完成建议非公开发行A股,按每股104.13元向17名发行对象发行62,690,290股,价格净额约103.07元,3月24日A股收市价91.85元[68] - 2020年5月15日,公司通过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4股,股份总数由1,651,126,531股变为2,311,577,143股[70] - 2020年6月10日,董事会批准回购注销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367,960股限制性A股股票,回购价22.75元;预留授予的172,625股,回购价22.95元,8月19日完成[71] - 2020年10月19日,董事会批准回购注销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69,778股限制性A股股票,回购价22.75元,12月17日完成[71] - 2020年6月10日,董事会批准回购注销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357,379股限制性A股股票,回购价22.95元;注销474,255份股票期权,8月19日完成[72] - 2020年10月19日,董事会批准回购2019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266,230股限制性A股股票,回购价22.95元;注销249,900份首次授予及29,131份预留授予的股票期权,12月17日完成[72] - 2020年9月17日,一名激励对象对2018年A股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的62,720份股票期权行权,行权价46.34元,9月23日开始买卖[73] - 2020年6月10日向18名激励对象授出427,000股限制性A股股票,向1名激励对象授出29,131份股票期权,授予价格分别为每股A股40.59元、81.17元[74] - 2020年12月16日,6.1958795亿港元奖励授予2,444名参与者,涉及5,498,666股H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约1.7
药明康德(0235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6 16:50
整体财务业绩 - 2020年上半年收入72.314亿元,较2019年的58.944亿元增长22.7%[6] - 2020年上半年毛利26.586亿元,较2019年的22.836亿元增长16.4%[6] - 2020年上半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17.172亿元,较2019年的10.568亿元增长62.5%[6]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0.75元,较2019年的0.46元增长63.0%[6] - 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08.75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92.391亿元增长5.6%[6] - 2020年6月30日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185.32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3.123亿元增长7.0%[6]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22.22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18.294亿元增长3.3%[6] - 2020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28.48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2.233亿元下降45.5%[6] - 2020年资产负债率39.6%,较2019年的40.5%略有下降[6] - 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15.187亿元,较2019年的11.787亿元增长28.9%[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14亿元,同比增长22.7%[7] - 公司实现综合毛利26.586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营业务毛利26.559亿元,同比增长16.4%[15] - 期内溢利从2019年上半年的11.05亿元增至2020年同期的17.275亿元,同比增加56.3%,净利率从18.7%增至23.9%[29]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9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59.5%;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31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2.3%;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32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320.6%[30][31] - 2020年上半年税前溢利19.22亿元,2019年同期为12.815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6.0%,2019年同期为29.8%[36] - 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5亿元,利润率为33.9%;2019年同期分别为20.3亿元和34.4%[36] - 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15.187亿元,2019年同期为11.787亿元[37] - 2020年上半年收入72.31亿元,2019年同期为58.94亿元,同比增长22.7%[14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26.59亿元,2019年同期为22.84亿元,同比增长16.4%[145]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0.63亿元,2019年同期为12.61亿元,同比增长63.6%[145]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7.27亿元,2019年同期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56.3%[145]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75元,2019年同期为0.46元,同比增长63.0%[1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95.06亿元,较2019年末的165.76亿元增长17.7%[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13.70亿元,较2019年末的126.63亿元下降10.2%[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68.07亿元,较2019年末的66.34亿元增长2.6%[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186.53亿元,较2019年末的174.10亿元增长7.1%[14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为17.17亿元,2019年同期为10.57亿元,同比增长62.5%[1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9573千元,2019年同期为877670千元[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30960千元,2019年同期为2590657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收到利息30910千元,2019年同期为50212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到款项282334千元,2019年同期为94213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1118201千元,2019年同期为1480237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入3707千元,2019年同期为3128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购买其他非流动资产支出500000千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51] - 2020年上半年收购联营公司权益支出99501千元,2019年同期为48810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收购合营公司权益支出26667千元,2019年同期为20865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086925千元,2019年同期为1008711千元[151] - 2020年上半年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3亿元,2019年同期为3.07亿元[152]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4.25亿元,2019年同期为20.20亿元[152] - 2020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49亿元,2019年同期为37.00亿元[15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72.31434亿元,2019年同期为58.94358亿元[160][162][163][16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19.21962亿元,2019年同期为12.81467亿元[162][163] - 2020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5681亿元,2019年同期为5.1843亿元[167] - 2020年上半年关于资产的政府补助及补贴为1.8815亿元,2019年同期为3.3786亿元[167]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毛利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26.5%;CDMO/CMO服务收入21.615亿元,同比增长25.8%;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817亿元,同比增长10.1%;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5.9%[7]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817亿元,同比增长10.1%,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收入增长约4%,医疗器械检测服务收入增长约18%[12][13]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加5.9%[14]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5.627亿元,同比增长20.1%,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16] - CDMO/CMO服务毛利8.514亿元,同比增长22.0%,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17]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874亿元,同比减少1.7%,毛利率下降2.9个百分点[18]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毛利0.543亿元,同比减少40.7%,毛利率下降8.5个百分点[19]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为37.80亿元,2019年同期为29.89亿元[159] - 2020年上半年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为7.82亿元,2019年同期为7.10亿元[159] - 2020年上半年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为5.00亿元,2019年同期为4.72亿元[159] - 2020年上半年CMO/CDMO服务收入为21.62亿元,2019年同期为17.18亿元[159]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0.83亿元,2019年同期为0.58亿元[159]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37.79958亿元,2019年同期为29.88906亿元[162][163] - 2020年上半年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81657亿元,2019年同期为7.09821亿元[162][163] - 2020年上半年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4.99998亿元,2019年同期为4.72067亿元[162][163] - 2020年上半年CMO/CDMO服务收入21.61503亿元,2019年同期为17.17729亿元[162][163] - 2020年上半年来自中国、亚洲、其他、美国、欧洲的收入分别为16.85538亿元、3.01802亿元、40.73849亿元、10.20754亿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13.60137亿元、2.19016亿元、36.39938亿元、5.88642亿元[165] 业务运营情况 - 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每日进行超11000次化学反应,建设的DEL化合物库分子数约900亿个,全球逾300名客户使用集成靶标化合物发现平台[8] -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签署50个集成WIND,助力国内客户完成13个小分子创新药专案IND工作,获9个项目CTA[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为国内客户完成98个创新药专案IND申报,获66个项目CTA[9] - CDMO/CMO服务小分子药管道约1100个活跃项目,其中III期42个、商业生产阶段26个,有26个MAH项目进行中,含4个商业项目[10] - 公司将流动化学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高效API年生产能力提升至100kg[11] - 2020年1月公斤级寡核苷酸商业生产车间运营,单批寡核苷酸API最大规模增至1mol[11] - 2020年6月合全药业大规模多肽类API生产车间运营,有7条生产线[1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近600家,活跃客户超4000家[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近600家,合计为超4000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收益31.9%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94.5%来自旧有客户,5.5%来自新增客户[57] - 报告期内,合全药业多个生产车间投入使用,费城厂房扩大服务能力,成都研发中心开始营运[56] - 公司先后收购多家优质公司,未来有合适机会将继续通过并购增强服务能力[5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0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15.241亿元,占总资产4.9%,较2019年增长37.1%,因新增租赁资产[39] - 2020年6月30日生物资产7.649亿元,占总资产2.5%,因增加生物资产[39] - 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57.625亿元,占总资产18.7%,较2019年增长129.0%,因增加权益投资及公允价值收益增加[39] - 2020年6月30日存货16.905亿元,占总资产5.5%,较2019年增长73.8%,因业务规模扩大及订单增加[39] - 2020年6月30日合同资产4.547亿元,占总资产1.5%,较2019年增长41.0%,因业务规模扩大[39] - 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18.048亿元,占总资产5.8%,较2019年下降42.7%,因理财产品赎回[39]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32.385亿元,占总资产10.5%,较2019年增长30.8%,因存货采购增加[3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18.04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8%,88.9%的投资结余产品到期日为30日内[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122.223亿元,其中可转换债券占22.3%,借贷占19.2%,租赁负债占10.1%,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占26.5%[3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全部借贷为23.447亿元,其中17.87亿元一年内到期,5.577亿元一年后到期[32] - 衍生金融工具因公允价值变动为 - 4.62亿元[41] - 合同负债因所收新项目预收款增加至12.446亿元,同比增长4%[41] - 借贷因用于日常运营等增加至23.447亿元,同比增长7.6%[41] - 魔付所得税因应税收入增加至2.545亿元,同比增长0.8%[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因收购或有代价公允价值增加至4370万元,同比增长0.1%[41] - 租赁负债因新增租赁标的增加至12.287亿元,同比增长4%[4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
药明康德(0235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4 16:34
财务业绩 - 2020年上半年收入72.314亿元,较2019年的58.944亿元增长22.7%[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26.586亿元,较2019年的22.836亿元增长16.4%[5] - 2020年上半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17.172亿元,较2019年的10.568亿元增长62.5%[5]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0.75元,较2019年的0.46元增长63.0%[5] - 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08.75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92.391亿元增长5.6%[5] - 2020年6月30日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185.32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3.123亿元增长7.0%[5]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22.22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18.294亿元增长3.3%[5] - 2020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28.48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2.233亿元下降45.5%[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36.8%,较2019年的38.7%有所下降[5] - 202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39.6%,较2019年12月31日的40.5%略有下降[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14亿元,同比增长22.7%[6] - 公司实现综合毛利26.586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营业务毛利26.559亿元,同比增长16.4%[14] - 其他收入从1.249亿元增至1.28亿元,同比增长2.5%[19]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亏损0.225亿元转为收益7.218亿元[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85亿元增至2.745亿元,同比增长31.6%[21] - 行政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的6.712亿元增至本报告期的8.293亿元,同比增长23.5%[22] - 研发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的2.436亿元增至本报告期的3.334亿元,同比增长36.9%,重点投入多个研发活动和项目[23] -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由2019年上半年的7300万元转为本期亏损1790万元[24]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由2019年上半年的2020万元减至本期的1240万元[25] - 财务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的3280万元增至本报告期的1.108亿元,同比增长238.3%[26]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的1.765亿元增至本报告期的1.945亿元,同比增长10.2%[27] - 期内溢利从2019年上半年的11.05亿元增至本报告期的17.275亿元,同比增加56.3%,净利率从18.7%增至23.9%[2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96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59.5%;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31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2.3%;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32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320.6%[29][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122.2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6%,较2019年12月31日的40.5%略有下降[30][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金额约为340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减少13.5%[32] - 2020年上半年税前溢利19.22亿元,2019年同期为12.815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6.0%,2019年同期为29.8%[35] - 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4.5亿元,利润率33.9%;2019年同期分别为20.3亿元和34.4%[35] - 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15.187亿元,2019年同期为11.787亿元[3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231434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5894358千元人民币[144] - 期内溢利为1727478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104965千元人民币[144] - 基本每股盈利为0.75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0.46元人民币[145]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9505882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6576100千元人民币[14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369514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2663034千元人民币[14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807046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6634386千元人民币[14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4562468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6028648千元人民币[147]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415212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5195038千元人民币[147] - 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8653138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7409710千元人民币[147] - 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1775383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160577千元人民币[1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99573千元,2019年同期为877670千元[15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30960千元,2019年同期为2590657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收到利息30910千元,2019年同期为50212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到款项282334千元,2019年同期为94213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1118201千元,2019年同期为1480237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入3707千元,2019年同期为3128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购买其他非流动资产支出500000千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50] - 2020年上半年收购联营公司权益支出99501千元,2019年同期为48810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收购合营公司权益支出26667千元,2019年同期为20865千元[150] - 2020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086925千元,2019年同期为1008711千元[150]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毛利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26.5%;CDMO/CMO服务收入21.615亿元,同比增长25.8%;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817亿元,同比增长10.1%;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5.9%[6]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817亿元,同比增长10.1%,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收入增长约4%,医疗器械检测服务收入增长约18%[11][12]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加5.9%[13]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5.627亿元,同比增长20.1%,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15] - CDMO/CMO服务毛利8.514亿元,同比增长22.0%,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16]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874亿元,同比减少1.7%,毛利率下降2.9个百分点[17]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毛利0.543亿元,同比减少40.7%,毛利率下降8.5个百分点[18] 业务运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近600家,活跃客户超4000家[6] - 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每日进行超11000次化学反应,建设的DEL化合物库分子数约900亿个[7] -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签署50个集成WIND,助力13个小分子创新药专案完成IND工作,获9个项目CTA[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为国内客户完成98个创新药专案IND申报,获66个项目CTA[8] - CDMO/CMO服务小分子药管道约1100个活跃项目,其中III期42个、商业生产阶段26个[9] - 为国内客户提供服务方面,CDMO/CMO有26个MAH项目在进行,包括4个商业项目[9] - 常州基地新建高效实验室及生产车间投入运营,每年高效API生产能力提升至100kg[10] - 2020年1月公斤级寡核苷酸商业生产车间运营,单批寡核苷酸API最大规模增至1mol;6月大规模多肽类API生产车间运营,有7条生产线[10] - 报告期内,合全药业多个生产车间投入使用,费城厂房扩大服务能力,成都研发中心开始营运[55] - 公司先后收购多家优质公司,未来有合适机会将继续通过并购增强服务能力[5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近600家,合计为超4000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户服务,收益31.9%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56]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94.5%来自旧有客户,5.5%来自新增客户[56] 资产情况 - 2020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15.241亿元,占总资产4.9%,较2019年增长37.1%[38] - 2020年6月30日生物资产7.649亿元,占总资产2.5%,2019年无此项[38] - 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57.625亿元,占总资产18.7%,较2019年增长129.0%[38] - 2020年6月30日存货16.905亿元,占总资产5.5%,较2019年增长73.8%[38] - 2020年6月30日合同资产4.547亿元,占总资产1.5%,较2019年增长41.0%[38] - 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18.048亿元,占总资产5.8%,较2019年下降42.7%[38]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32.385亿元,占总资产10.5%,较2019年增长30.8%[3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18.04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8%,88.9%的投资结余产品到期日为30日内[41] 投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1.343亿元用于合营企业以及联营公司投资[43]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10.465亿元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4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Lyell约3.2%股权,公允价值为6.655亿元,约占资产总额的2.2%[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华领约7.0%股权,公允价值为4.78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6%,报告期确认未实现收益1.437亿元[47] - 2020年7月1日,华领Dorzagliatin/二甲双胍联用III期研究达主要终点,24周时HbA1c较基线降低1.02%,比安慰剂降低0.66%,HbA1c应答率为44.4%,低血糖事件小于1%[47] - 华领预计未来十二个月有多组催化数据,包括HMM301试验52周数据、潜在合作及中国NDA备案[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持有iKang约3.7%股权,公允价值为4.72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5%[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持有Genesis 14.8%股权,公允价值为3.9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3%,其雇员超千名,覆盖2500家县级医院[5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持有JW Cayman 14.2%股权,占集团总资产的1%,报告期确认未实现公允价值收益3.515亿元[5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执行“跟随项目发展”到“跟随药物分子发展”策略[52] - 公司通过探索前沿科技,将其运用于新药研发流程,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53] 融资与股权变动 - 2020年3月24日董事会决议批准建议发行不超95487500股新H股,完成后占当时已发行H股总数不超40%;建议非公开发行不超105000000股A股,完成后占当时已发行A股总数不超5.07%[58] - 2020年5月15日公司通过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股份总数由1651126531股变更为2311577143股[59] - 因激励对象离职、未达绩效目标及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公司回购2018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367960股限制性A股股票和预留授予的172625
药明康德(02359)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17 16:40
财务业绩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2亿元,同比增长33.9%[9] - 2019年公司实现经调整Non - IFRS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增长38.2%[9] - 2019年公司收入128.72亿元,较2018年的96.14亿元增长约33.9%,毛利50.06亿元,较2018年的37.77亿元增长约32.5%[16]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2亿元,同比增长33.9%;归属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8.55亿元,同比下降18.0%[18] - 2019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64.73亿元,同比增长26.6%;CDMO/CMO服务收入37.52亿元,同比增长39.0%;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29.8%;CRO服务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81.8%[19] - CDMO/CMO服务收入37.521亿元,同比增长39.0%,小分子药CDMO/CMO管道约1000个活跃项目[22]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15.629亿元,同比增长29.8%,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收入增长超30%,医疗器械检测服务收入增长超20%[24]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10.628亿元,同比增加81.8%,撇除收购影响增长61.4%,客户数量增长32.6%[25] - 综合毛利50.061亿元,同比增长32.5%,主营业务毛利50.031亿元,同比增长32.6%[2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8.9%,较去年同期下降0.40个百分点,因人才激励成本增加8330万元及低利润率业务转付收入增加[26]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27.781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长略低因人才激励费用增加[27] - 公司CDMO/CMO服务实现毛利14.958亿元,同比增长34.3%[28]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毛利4.748亿元,同比增加64.1%,毛利率增长6.4个百分点[29]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实现毛利2.544亿元,同比增长51.1%[30] - 其他收入由1.564亿元增至2.495亿元,同比增长59.5%[31] - 研发开支由4.365亿元增至5.904亿元,同比增长35.2%[35] - 年内溢利由23.337亿元减至19.114亿元,同比减少18.1%,净利率自24.3%减至14.8%[39] - 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93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加65.8%[40] - 2019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88亿元,较2018年同比减少11.1%[41] - 2019年筹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5.579亿元,较2018年同比减少77.7%[41] - 2019年末资产负债比率为40.5%,2018年末为19.9%,上升因长短期借贷、可转换债券及租赁负债增加[46] - 2019年税前溢利2337百万元,2018年为2580.8百万元[50] - 2019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3428.4百万元,利润率26.6%;2018年为3318.4百万元,利润率34.5%[50] - 2019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4014.5百万元,利润率31.2%;2018年为2819.3百万元,利润率29.3%[50] - 2019年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1854.6百万元,2018年为2260.5百万元[51] - 2019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2260.8百万元,2018年为2463.7百万元[51] - 2019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2407.4百万元,2018年为1741.6百万元[51] - 2019年和2018年上市公司投资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损失1.8018亿元和收益6.1563亿元,相差7.9581亿元[105] - 2019年、2018年和2017年公司的汇兑收益/(亏损)分别为2070万元、3100万元和 - 1.389亿元[106] - 2019年公司收入为128.72206亿元,毛利为50.06148亿元,经营溢利为24.85704亿元,本年溢利为19.11409亿元[108] -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38.9%,经营利润率为19.3%,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净利率为14.4%[108] - 2019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14元,摊薄每股盈利为1.12元[108] - 2019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92.39134亿元,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为173.12255亿元,负债总额为118.29424亿元[109] - 2019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2.23293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0.5%[109] 客户情况 - 2019年新增客户1200余家,活跃客户超3900家[10] - 原有客户贡献收入117.35亿元,占比91.2%;新增客户贡献收入11.37亿元,占比8.8%[10] - 32.3%的客户使用多个业务部门服务,占公司收入比重87.4%[10] - 59.7%的收入来自美国客户、23.0%来自中国客户、11.9%来自欧洲客户、5.4%来自全球其他地区客户[10] - 2019年公司新增客户1200余家,活跃客户超3900家[19] - 2019年,32.3%客户使用公司超一个业务部门的服务,占收益87.4%[70]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1200余家,为超3900家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户服务,收益32.5%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74] - 2015 - 2019年与全部前10大客戶续约,报告期内91.2%收益来自旧有客户,8.8%来自新增客户[74]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29个运营基地及分支机构提供服务,有超3,900名活跃客户[87] 业务平台与服务 - PROTAC平台实现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约90%[11] - 构建的DEL化合物分子约900亿个,赋能110家全球客户,包括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中的7家[11] - 助力中国客户完成30个研究性新药的IND申报,并获得23个项目的CTA,累计完成85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获得57个项目的CTA[11] - 小分子药CDMO/C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分子接近1000个,其中临床III期阶段40个、已获批上市21个[11] - 美国实验室和生产基地为31个临床试验阶段的细胞和基因治疗项目提供CDMO服务,中国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助力两个项目在中国成功IND申报[11] - 公司建设的DEL化合物库分子数量约900亿个[20] - 自推出DEL服务首年以来,全球已有110名客户使用平台发现创新小分子药物苗头化合物[20] - 2019年公司与客户签署52个集成WIND,帮助客户IND申报及取得FDA临床试验批准[20] - 2019年公司助力国内客户完成30个小分子创新药专案的IND工作,并获得23个项目的CTA[21] - 截至2019年末,公司累计为国内客户完成85个创新药专案项目的IND申报,获57个项目临床试验批件[21] - 流动化学平台开展首次商业化生产,常州高效API生产车间2020年上半年运营,可提供每年100kg生产服务[22] - 2019年投入大型制备色谱设备及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原料药分离纯化能力达100kg,金山工厂500升生物催化反应器运行[22] - 2019年寡核苷酸药及多肽类药物cGMP试验设施运营,2020年1月常州大型寡核苷酸API生产工厂运营[23] - 2020年1月费城细胞及基因治疗生产厂房扩大服务能力,500升及1000升生物反应器2020年三季度投入使用[24] - 2019年,公司PROTAC平台产生生物技术客户收入4.74亿元,较2018年增加约90%[71] 公司运营与发展 - 2019年5月收购美国加州的临床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公司Pharmapace, Inc.,打通中美服务平台[12] - 苏州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毒理实验室规模扩增80%[13] - 举办药明康德全球论坛吸引3000多位业内人士参会,举办健康产业论坛吸引5000余位业界人士参会[14] - 举办科学战役线上论坛,参会人员达5800人次[15] - 公司扩展苏州安全评价中心,将毒理学能力提高80%[19] - 2019年6月26日合全药业从全国股转系统退市[76] - 集团拟动用最高31亿元人民币收购合全药业余下股份,关连收购应付对价共2.7469亿元人民币[77] - 公司先后收购AppTec Inc.、百奇生物等多家优质公司,完善产业链并增强协同效应[73] - 公司以CDMO服务为试点构建通用数据模型,开发满足关键业务需求的应用程序[74] - 公司投资并共同创立云鹊医,覆盖约200万名社区医生[74] - 公司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营企业中电药明,开发医药健康数据产品与服务[74] - 2020年公司中国业务因疫情损失约一个月,预计将疫情影响减至两至三周[91] - 公司寻求机遇扩展美国的生产能力,包括通过收购及增建新基地[91] - 公司将在成都、常熟、上海等地建立或扩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和生产设施等[92] - 公司将通过并购增强CRO和CDMO/CMO的服务能力[92] - 公司将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93] - 2020年公司将完善标准操作流程,防范事故发生[94] - 公司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95] - 公司将引进、培养和保留优秀人才,采取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晋升机会、培训和有竞争力薪酬等举措[96] - 公司秉承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九字方针指引下提高核心竞争力[97] 资产与负债 - 201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92.39亿元,负债总额为118.2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0.5%[17] - 使用权资产为1564.4百万元,占比5.4%,因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后确认[53] - 生物资产(流动及非流动部分)为714.2百万元,占比2.4%,因直接采购及收购子公司增加[5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4009.1百万元,占比13.7%,较上期增长92.8%,因增加医药健康行业战略投资[55] - 存货为1208.3百万元,占比4.1%,较上期增长41.4%,因报告期内订单增加[55]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为24.8百万元,占比0.1%,较上期增长106.4%,因新推出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7] - 借贷(流动及非流动部分)为2572.3百万元,占比8.8%,较上期增长1805.4%,为日常运营等增加借贷[57] - 租赁负债(流动及非流动部分)为1247.2百万元,占比4.3%,于2019年1月1日采纳准则后确认[59] - 可转换债券为2172.9百万元,占比7.4%,报告期内发行3亿美元于2024年到期零息可转换债券[59] - 递延收入为667.4百万元,占比2.3%,较上期增长59.3%,因收到用于医疗研发平台建设资产相关政府补助增加[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1701.6百万元,占资产总额5.8%,61.5%投资结余产品到期日为30日内[60] - 公司累计投入10.238亿元用于收购,包括2710万美元收购Pharmapace 100%股份、8.038亿元收购苏州康路生物100%权益[62] - 公司累计投入1.527亿元于合营以及联营企业,如投资VW Clin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Limited[62] - 公司累计投入21.22亿元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6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iKang约3.7%股权,公允价值为4.65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6%[6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锦欣2.1%股权,公允价值为4.047亿元,占总资产的1.4%[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华领约7.02%股权,公允价值为3.322亿元,约占资产总额的1.1%[6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enesis 15.4%的股权,公允价值为3.217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1%[68] - 公司持有天演药业10.3%股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股权公允价值不足公司总资产的1%[69] - 报告期末上市公司投资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40.0908亿元[10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为118.294亿元[4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除或有对价外无重大或有负债[45] 行业市场情况 - 2019年全球小型制药公司数量达9,192家,占比76.8%,预计2023年达13,892家,占比79.1%[87] - 2019年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约1,277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1,937亿美元,年均
药明康德(02359)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3 16:34
整体财务业绩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44亿元,同比增长33.7%[12][13][1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10.568亿元,同比下降16.9%[13] - 2019年上半年经调整非准则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11.787亿元,同比增长32.0%[13] - 公司实现综合毛利22.836亿元,同比增长30.0%;主营业务毛利22.816亿元,同比增长30.1%[21] - 其他收入从5470万元增至1.249亿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4610万元和政府补助及补贴增加2320万元[2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18年上半年的3.896亿元收益变为2019年上半年的2250万元亏损,主要因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收益减少4.428亿元等[2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8年上半年的1.527亿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2.085亿元,因业务扩张致人员费用增加[27] - 行政开支从2018年上半年的4.353亿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6.712亿元,因股权激励等费用增加[28] - 研发开支从2018年上半年的1.775亿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2.436亿元,因人员和材料费用增加[29] -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从2018年上半年的3870万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7300万元,因联营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有利变动[30]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从2018年上半年的880万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2020万元,因研究项目投入成本增加[31]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上半年的1.21亿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1.765亿元,因应税利润增加[33] - 期间溢利从2018年上半年的13.041亿元减至2019年上半年的11.05亿元,净利率从29.6%降至18.7%,因投资收益减少和开支增加[3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5,894,358千元,2018年同期为4,409,207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283,591千元,2018年同期为1,756,109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261,444千元,2018年同期为1,440,652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溢利为1,281,467千元,2018年同期为1,425,031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1,104,965千元,2018年同期为1,304,070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其他全面收益(开支)为55,612千元,2018年同期为 - 22,629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1,160,577千元,2018年同期为1,281,441千元[1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归属于本公司持有者为10.57亿元,非控制性权益为4820.3万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12.72亿元和3217.2万元[125]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0.65元,摊薄盈利0.64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0.93元[12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894,358千元,2018年同期为4,409,207千元[16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2,283,591千元,2018年同期为1,756,109千元[170][17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1,281,467千元,2018年同期为1,425,031千元[170][173]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亚洲其他、美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收入分别为1360137千元、219016千元、3639938千元、588642千元和86625千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1180287千元、117932千元、2331089千元、719105千元和60794千元[175] - 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政府补助及补贴等其他收入为124873千元,2018年同期为54729千元[177] - 2019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等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2493千元,2018年同期为389632千元[179] - 2019年上半年借贷利息费用等财务成本为32753千元,2018年同期为45521千元[180]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76502千元,2018年同期为120961千元[181] - 2019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等期内溢利扣除项目达1893861千元,2018年同期为1280904千元[182] - 2019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盈利为1054081千元,2018年同期为1271898千元[183] - 2019年上半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盈利为1045068千元,2018年同期为1268070千元[183] - 2019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28964千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31360千股[183]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毛利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29.889亿元,同比增长23.7%[14] - CDMO/CMO服务收入17.177亿元,同比增长42.0%[14]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098亿元,同比增长30.0%[14]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4.721亿元,同比增长104.2%[14]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29.889亿元,同比增长23.7%,化合物库分子数量约900亿个,助力国内客户完成10个小分子创新药专案的IND工作并获11个临床试验批件[15] - CDMO/CMO服务主营业务收入17.177亿元,同比增长42.0%,2019年上半年小分子药CDMO/CMO管道有800多个活跃项目[16]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098亿元,同比增长30.0%,为30个临床阶段细胞和基因治疗项目提供CDMO服务[18]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4.721亿元,同比增加104.2%,剔除收购影响增长67.7%[19] -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3.014亿元,同比增长20.0%[22] - CDMO/CMO服务毛利6.98亿元,同比增长42.7%[23] -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1.906亿元,同比增加52.3%,毛利率增长3.9个百分点[23] -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毛利0.916亿元,同比增长65.5%[24] -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2,988,906千元,2018年同期为2,416,292千元[167] - 2019年上半年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709,821千元,2018年同期为546,081千元[167] - 2019年上半年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472,067千元,2018年同期为231,154千元[167] - 2019年上半年CMO/CDMO服务收入1,717,729千元,2018年同期为1,209,385千元[167]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5,835千元,2018年同期为6,295千元[16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从2018年末的21.253亿元增至2019年6月末的31.524亿元,增幅48.3%,因加大投资[36] - 借贷(流动)从2018年末的1.2亿元增至2019年6月末的12.949亿元,增幅979.1%,为日常运营等增加借贷[3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31.52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2.9%,62.5%的投资结余产品到期日在30日内[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25.16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0.3%,前五大投资结余为13.52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5%[4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借贷13.099亿元,外币现金及银行结余30.62亿元[5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5.8%,较2018年12月31日的19.9%上升,主要因增加短期借贷1174.9百万元人民币[5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质押银行存款约4.4百万元人民币,较2018年12月31日的2.9百万元人民币增加51.1%[57]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1.13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8.54亿元有所增加[12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3.15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18.13亿元略有减少[12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8.70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7.62亿元有所增加[12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64.45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80.51亿元减少[127] - 2019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95.59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9.05亿元增加[127]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29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7.40亿元增加[127] - 2019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81.29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1.65亿元略有减少[127] - 2019年6月30日股本为11.70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1.65亿元略有增加[12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额为18,129,165千元人民币,非控制性权益为373,050千元人民币[128] - 2019年6月30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366092千元和2976561千元,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6295753千元和2229125千元[1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期末值为13.48561亿元,账面价值为12.48828亿元[18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于联营公司权益期末值为7.47407亿元,较年初增加[18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于合营公司权益期末值为0.3926亿元[19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为2.53787亿元,递延税项负债为1.58079亿元,净额为0.95708亿元[194]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77.7百万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增加457.0百万元人民币[5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590.7百万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减少1092.1百万元人民币[5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筹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5百万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减少2508.9百万元人民币[5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699.8百万元人民币,期初余额为5757.7百万元人民币[58]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77,670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的420,73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30] - 2019年上半年收到利息50,212千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的5,697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30] - 2019年上半年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到款项94,213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109,003千元人民币[130] - 2019年上半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1,480,237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2,687,255千元人民币[130] - 2019年上半年收购联营公司权益支出48,810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185,942千元人民币[130] - 2019年上半年收购合营公司权益支出20,865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55,408千元人民币[130] - 2019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支付使用权资产款项共支出1,076,873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739,505千元人民币[130] - 2019年上半年收购子公司之现金流出净额为115,667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108,722千元人民币[1
药明康德(02359)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9:05
公司概况 - 2018年公司各业务板块不断增强技术能力、拓宽服务范围[8] - 公司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研发服务平台优势,板块间协同性进一步增强[8] -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藥研發服務平台,可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68] - 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新藥研發平台和豐富的尖端項目經驗,密切跟隨新藥研發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前沿[71] - 公司建立了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護城河,能夠比競爭對手更早佈局新的科學技術[73] 业务发展 - 2018年FDA批准的59款新药中有39款来自公司客户[8] - 公司新增客户1,400余家,活跃客户超过3,500家,涵盖所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10] - 助力国内客户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27个研究性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并获得17个项目的临床试验许可[10] - 小分子药CDMO/C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超过650个,其中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40个、已获批上市16个[10] - 成为中国MAH试点开展以来,首个创新药受托生产商,助力2个创新药品种在中国上市[10] - 积极布局于细胞和基因治疗,为30个临床试验阶段的细胞和基因治疗项目提供CDMO服务[10] - 临床试验服务保持高速发展,助力多个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10] 研发能力建设 - 在全球拥有27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约14,000名科学家及研发技术人员[11] - 持续推进能力和规模的建设,包括扩建化学实验室、建立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GMP生产基地等[11] - 加强数据能力建设,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新药研发效率[11] - 公司通過探索包括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自動化實驗室等前沿科技,幫助客戶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新藥研發門檻[71] - 2018年,公司助力客戶完成27個小分子創新藥的臨床試驗申報(IND)工作,並獲得17個項目的CTA[7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計完成55個項目的IND申報工作,並獲得34個項目的臨床批件[71] - 2018年,公司幫助歌禮製藥和記黃埔的2個創新藥在國內成功上市[71] 财务表现 - 2018年度收入約為人民幣9,613.68百萬元,較2017年增加23.80%[15] - 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80%[20] - 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51.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09%[21] - CDMO/CMO服務實現收入26.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00%[21] - 美國區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12.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0%[21] - 臨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務實現收入5.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17%[21] - 2018年實現綜合毛利人民幣3,776.92百萬元,同比增長16.57%[35] - 本年溢利由2017年的人民幣1,296.72百萬元增加79.97%至2018年度人民幣2,333.68百萬元[47] - 淨利率自2017年16.70%增長至2018年24.27%[47] 资金运营 - 2018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15.26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下降2.69億元人民幣[49] - 2018年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為51.62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加40.30億元人民幣[50] - 2018年籌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69.84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加76.52億元人民幣[50] - 2018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57.58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末增加32.92億元人民幣[49] - 2018年資產負債率為19.86%,較2017年末的46.44%大幅下降[51] 投資并购 - 公司通過戰略性併購增強自身業務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73] - 通過收購AppTec、百奇生物、Crelux、輝源生物等多家優質公司,公司實現了產業鏈的完善和協同效應的增強[75] - 公司收購美國臨床試驗CRO WuXi Clinical Development, Inc. (ResearchPoint Global),增強為國內外客戶進行創新藥中美雙報的臨床試驗服務能力[33] - 公司累計投入合營公司以及聯營公司275.14百萬人民幣,包括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中電藥明數據科技有限公司[64] - 公司累計投入其他權益投資597.74百萬人民幣,主要通過風投基金WuXi PharmaTech Healthcare Fund I L.P.進行風險投資[6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由12名董事組成,包括5名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及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34,135] - 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革博士自2000年12月創辦公司並擔任多數子公司董事[138,139] - 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胡正國先生自2007年8月加入公司並曾擔任首席財務官[140,141] - 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劉曉鐘先生自2000年12月創辦公司並曾擔任運營常務副總裁[142] - 公司已採用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確保在技能、經驗和觀點方面保持適當平衡[178][179] - 公司已採用提名政策,明確了物色和推薦董事候選人的目標、甄選條件和提名程序[179] 风险管理 - 公司面臨醫藥研發服務市場需求下降的風險[121] - 公司面臨行業監管政策變化的風險[123] - 公司面臨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124] - 公司面臨業務合規風險[125] - 公司面臨境外經營及國際政策變動風險[128] - 公司面臨高級管理層及核心科研人員流失的風險[129] - 公司主營業務大部分收入以美元計值,而主要成本以人民幣計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可能對利潤率產生不利影響[132] - 公司已聘請內部監控顧問就內部控制進行調查並提出改善建議[193] - 公司已成立合規部和法務辦公室負責內部控制、企業管治及法律合規事宜[193] 未来发展 - 公司將持續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開放式藥物研發和生產服務平台,賦能更多的全球客戶,構建醫藥健康領域的生態圈[101] - 公司通過「一體化、端到端」的賦能平台,幫助降低新藥研發門檻,提高研發效率,助力合作夥伴取得成功,並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加入新藥研發行業[101] - 公司計劃繼續在成都和啟東建立研發中心、在無錫建立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CDMO/CMO研發中心、在蘇州擴建藥物安全評價中心、在香港建立創新研發中心、在美國擴大生產能力[102] - 公司將繼續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賦能全球醫藥創新[117] - 公司將繼續引進、培養並保留業內最優秀的人才[119] - 公司將繼續秉承「誠實敬業,共苦共用;做對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價值觀[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