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02359)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603259):行业龙头业绩高增,进一步上调全年指引
东方证券· 2025-11-06 21:2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药明康德维持"买入"评级 [3] - 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29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137.75元,较当前股价94.31元有约46%的上涨空间 [3][5] 盈利预测与财务表现 - 基于2025年三季报,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3.52亿元、141.85亿元、165.79亿元(原预测分别为105.14亿元、123.29亿元、137.01亿元) [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447.57亿元,同比增长14.1%,毛利率提升至45.6%,净利率提升至36.5%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增长53.3% [10]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 [10] 业务板块与地区分析 - WuXi Chemistry板块是核心驱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小分子D&M业务营收142.4亿元(+14.1%),TIDES业务营收78.4亿元(+121.1%) [10] - 美国地区业务表现强劲,前三季度营收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 [10] - 公司已达成协议,拟以28亿元出售中国临床服务研究业务100%股权,以进一步聚焦CRDMO核心业务 [10] 增长动力与未来展望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10] - 公司已将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从425-435亿元上调至435-440亿元,对应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 [10] - 随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和经营效率改进,预计全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将进一步提升 [10]
药明康德(603259):2025 年三季报点评:行业龙头业绩高增,进一步上调全年指引
东方证券· 2025-11-06 20:4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29倍市盈率 对应目标价137.75元 当前股价为94.31元 [3][5] 盈利预测与核心财务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3.52亿元、141.85亿元、165.79亿元 原预测分别为105.14亿元、123.29亿元、137.01亿元 [3]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447.57亿元 同比增长14.1% 2026年及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503.94亿元和570.65亿元 同比增长12.6%和13.2% [4] - 预测2025年毛利率为45.6% 净利率为36.5% 净资产收益率为24.1% 较2024年均有显著提升 [4]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20.6亿元 同比增长15.3% 其中持续经营业务增长19.7% 归母净利润35.2亿元 同比增长53.3% [10]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28.6亿元 同比增长18.6% 其中持续经营业务增长22.5% 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 同比增长84.8% [10] -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前三季度为105.4亿元 同比增长43.4% [10] 业务板块与地区表现 - WuXi Chemistry板块前三季度营收259.8亿元 同比增长29.3% 其中小分子D&M营收142.4亿元 增长14.1% TIDES营收78.4亿元 大幅增长121.1% [10] - 美国地区营收221.5亿元 同比增长31.9% 欧洲营收38.4亿元 增长13.5% 中国营收50.4亿元 微增0.5% [10]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 同比增长41.2% [10] 战略行动与业绩指引更新 - 公司拟以28亿元出售中国临床服务研究业务100%股权 该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总体的3.5%和0.7% [10] - 公司将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收入指引由425-435亿元上调至435-440亿元 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 [10] - 预计全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将进一步提升 主要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和经营效率改进 [10]
599亿订单再创新高,精益运营如何成为药明康德的“战略内核”?
财富在线· 2025-11-06 10:17
精益运营:从"数字赋能"到"效率革命" 药明康德的精益运营,体现在具体且可量化的效率提升上。根据该公司近期投资者开放日上披露的数 据,其研发端三大平台的数字化突破尤为显著:在生物学平台,开创性数字化运营体系将数据处理效率 提升32%,并实现了全球资源的灵活调度;在药性评价部门,药明康德自主开发的分析核酸类和多肽类 代谢产物鉴定的软件,让同类项目的解谱效率提升了83%,项目交付效率提升了33%;在临床生物分析 团队,数字化管理平台将项目瓶颈环节的周转时长与分析时长分别降低了30%和35%。 近期,全球化CRDMO企业药明康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整体营业收入120.6亿 元,同比增长15.3%;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7%,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 增长42.0%。不仅如此,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金额飙升至历史新高的599亿元。基于这一强劲增长态 势,公司今年以来第二次宣布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整体收入将达435-440亿元。 当前,全球新药研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效率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可 持续的高质量增长,成为了行业共同关注的议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10月份单月跌11% 规模逾200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6:05
其基金经理刘杰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资料显示,刘杰自 2014年起管理公募基金,至今已超过10年。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5日讯 今年10月份,在港股高位震荡的影响下,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QDII)净值收益率下跌达11.61%。 此外,刘杰管理的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A/C也在10月份分别下跌逾11%。 今年三季报显示,该基金规模高达248.89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 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三生制药、药明康德、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从第一大重仓 股信达生物来看,该股在10月份下跌了9.75%,而康方生物更是下跌超过19%。 (责任编辑:康博) 来源:同花顺 | 代码 名称 | 复权单位净 累计单位 规模 亿 基金 最大 | | | | | --- | --- | --- | --- | --- | | | 值增长率8 净值元 ік | | 经理 | 年限 | | 513120. SH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QDII) | -11.61 1.3337 248.89 刘杰 | | | 11.6 | | 0 ...
大药的诞生,才是医药的未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5 15:29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在经历三年回调后于2025年表现优异,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供给需求双向奔赴及医疗器械内需复苏、外需强劲增长 [3] - 未来医药行业研究的主要逻辑将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内需有望持续改善,外需(BD交易)预计在2026年再创新高 [3][7] - 中国医药行业有望逐步诞生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已在多个细分领域走上国际舞台,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 [4][22] - 投资策略建议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产业升级为锚点,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机会 [5] 行业供需与产业升级 - 需求增长随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波动,2025年迎来大量海外BD落地(外需井喷),医保局政策转向支持产业,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落地 [3] - 供给变化体现"有限供给"特点,专利保护和政府监管形成高壁垒,中国企业在创新药多个细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提升 [4] - 医药各细分行业成长及估值逻辑不同,需结合供需结构和产业升级开展细分研究 [5] 创新药领域投资机会 - 全球制药行业格局随重磅产品成长周期发生结构性变化,礼来(市值7993亿美元)、艾伯维(市值4031亿美元)等稳居前列,恒瑞医药(市值590亿美元,排名前进5名)、百济神州(市值385亿美元,排名前进9名)等中国公司排名显著提升 [12][15] - MNC的BD交易活跃,1H25 TOP MNC累计支付BD首付款及M&A金额约244亿美元,全年BD额度约5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交易金额占比达37.4% [16][18][22] - Co-Co(共同开发)模式成为积淀全球商业化能力的重要选择,可享受更高收益分成(如美国市场可达50%)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建设,代表案例包括百利天恒&BMS、信达生物&武田等 [26][27][28] 细分治疗领域与技术展望 - 肿瘤领域:IO2.0+ADC将成为未来10-15年最广谱治疗范式,2026年将陆续读出POC数据,重点关注PD(L)1*VEGF双抗+ADC的竞争格局,市场规模PD(L)1双抗预计达2000亿美元,ADC预计2030E达660亿美元 [31][32][33] - 代谢领域:GLP-1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全年超700亿美元,替尔泊肽Q3销售额突破101亿美元,下一代研发方向包括Amylin、长效、小分子、小核酸及高质量减重 [34][36][37][38] - 自免领域:B细胞清除赛道突出,MNC加速布局in vivo CAR-T,2026年TCE赛道将读出POC数据,关注细胞因子双抗(如赛诺菲lunsekimig)及PROTAC技术突破 [31][44][45][46] - 小核酸领域:正进入从1到10的产业加速期,2026年将在减重、CNS及大适应症(如MG、IgA肾病、HBV、Lpa)迎来重要数据读出 [31][47][48][49] - 心血管代谢领域:关注小核酸热点靶点如Lp(a)、PCSK9、APOC3等,中国企业部分靶点进度领先 [41][43] 内需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中国创新药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销售额约1.3万亿元,创新药占比约13%,医保内创新药支出约1000-1500亿元,占比7-13%,相比欧美市场(创新药占比80-9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1][55] - 政策端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层面将生物医药领域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医保局优化集采政策,第十一批集采首次进行优化,尊重临床用药选择,反内卷优化竞价规则 [56][57][59][60] - 创新药产业进入药品上市兑现期,2020-2025年IND数量持续增加,未来3-5年上市数量将进入高增长阶段,大型药企、中型药企及商业化biotech基本面持续向上,多家头部公司预计2025-2026年扭亏 [61][64][68][69] CXO及上游产业链 - 全球需求逐步回暖,生物安全法案对中国企业竞争力影响有限,外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内需关注边际改善 [7][74] - 2024年海外投融资303亿美元(+20%),2025年国内投融资呈现改善趋势,Q3国内投融资额16亿美元(+198%),行业供给增速放缓,未来聚焦提质增效 [76][77][79][82] - 关税及地缘政治短期扰动有限,本土供应链在工程师红利、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指数66.7 vs 印度61.1)、成本优势(最低时薪2.8美元)等方面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74][84][85][86] - 新签订单增长趋势向好,药明康德新签+30%,药明合联在手订单+71%,临床CRO和临床前CRO订单在25Q2-Q3呈现恢复趋势 [87] 投资标的推荐 - Pharma平台型公司: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优于大市评级,相关标的包括石药集团、信达生物 [7][70] - 细分领域龙头: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映恩生物、泽璟制药、益方生物优于大市评级 [7][70] - 国内市场方向:海思科、信立泰、甘李药业优于大市评级 [7][70] - CXO板块: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皓元医药、昭衍新药优于大市评级 [7][87] - 医疗器械板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春立医疗、新产业优于大市评级 [7]
药不能停!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净申购超1.1亿份,全市场孤品·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连续4天净流入超61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1-05 14:34
| | 生物医药ETF 159859 | ਐ | | --- | --- | --- | | | 通 融 / ○ + | | | 实时申购赎回信息 | 申购 | 赎回 | | 笔数 | 51 | 8 | | 金额 | 0 | 0 | | 份额 | 1.30亿 | 1440万 | 截至11月4日,生物医药ETF(159859)近半年累计上涨22.5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生物医药ETF(159859)近1周日均成交1.3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生物医药ETF(159859)近1周规模增长3979.60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生物医药ETF(159859)最新份额达76.74亿份,创近3月新 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生物医药ETF(159859)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22亿元。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成交2402.34万元。跟踪指数成分股先声药业(02096)上涨2.87%,信达生物(01801)上涨2.53%,药明康德(02359)上涨2.10%,三生制药 (01530)上涨1.54%,百济神州(06160)上涨1.25%。 拉长时间看,截至11月4 ...
药明康德_亚太医疗企业日 2025— 核心要点_新订单动能持续;有望实现
2025-11-05 10:3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 HK),属于医药研发外包(CRO/CDMO)行业,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XDC)领域 [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表现与财务指引 * 订单增长势头强劲,新订单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8%,客户需求旺盛,尤其来自北美客户(占上半年订单积压的一半以上)[2][3] * 公司重申全年收入同比增长45%的指引,增长主要受新订单驱动,当前限制主要来自产能扩张 [2][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将低于上半年的36.1%,管理层给出的全年毛利率指引约为33%,反映了计划中的维护成本和新增产能爬坡带来的阶段性成本 [2][3] * 非ADC管线也在扩张,新型XDC(如AOC/RDC)在总分子数量中占比从2024年的3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2% [3] 新加坡基地进展 * 公司正与客户就新加坡新释放的产能进行积极的合同讨论,预计在年底前与现有客户敲定数份合同,2026年将有更多合同 [2][4] * 新加坡基地的GMP运营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但由于制造产能需要逐步提升,管理层预计其对收入的贡献在2027年前将较为有限 [2][4] * 新加坡的运营成本预计将高于中国无锡基地,原因包括更高的固定成本、客户在后期生产阶段可能偏好进口试剂/材料导致材料成本更高、以及更高的人力成本(初级员工成本差距更大)[4][7] * 新加坡基地的定价可能设定为高于无锡基地服务的溢价,相关成本将转嫁给客户 [7] 产能与资本支出 * 公司承诺到2029年投入超过7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以将药物制剂(DP)和有效载荷-连接子(payload-linker)产能翻倍 [8] * 国内无锡基地:DP3已于2025年7月获得GMP放行,DP5正在建设中,目标2027年GMP放行,计划在江阴市建设专用的有效载荷/连接子设施 [8] * 新加坡基地:建设于2025年6月完工,DP4建设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投产后将占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和DP产能的一半 [8] * 总员工数预计从2025年上半年的2,270人增至年底的2,600-2,700人 [8]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评级与风险 * 高盛给予公司中性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63.3港元,基于34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当前股价70.3港元意味着10%的下行空间 [9][10] * 上行风险:若最终立法仅影响联邦资助项目或药明系公司被排除在提案法案之外 [9] * 下行风险:立法情景更严峻(如排除美国收入或中国以外收入)、生物技术融资环境疲软、全球同行竞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关键客户/后期项目流失、产能扩张延迟、ADC候选药物临床开发风险 [9] 财务数据预测 * 高盛预测公司收入将从2024年的40.52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60.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0%)及2026年的79.715亿元人民币 [10] * 预测每股收益(EPS)从2024年的0.89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1.32元人民币及2026年的1.69元人民币 [10] * 预测市盈率(P/E)2025年为48.7倍,2026年为38.1倍 [10]
大药的诞生,才是医药的未来:医药行业2026年年度策略
海通证券· 2025-11-05 10:03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是永恒的朝阳行业,2025年全指医药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创新药板块供给需求双向奔赴以及医疗器械板块内需复苏、外需强劲增长 [2] - 未来医药行业研究的主要逻辑将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内需有望持续改善,外需通过BD交易持续井喷 [2] - 中国医药行业有望逐步诞生世界级企业,在创新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已走上国际舞台 [3] - 2026年投资策略应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 [4] 行业需求分析 - 医药行业需求增长随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波动,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行业快速扩容,2020-2022年受新冠需求激增,2023-2024年需求回落,2025年迎来海外BD落地导致外需井喷 [2] - 国家医保局政策从"管3万亿存量"转向"做增量",建立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药械鼓励政策持续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落地,集采政策不断优化 [2] - 2024年我国药品市场销售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4%,创新药占比约13%;医保内创新药支出约1000-1500亿元,占医保药品支出7-13%,相比欧美市场80-90%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0] 行业供给特点 - 医药行业供给体现"有限供给"特点,专利保护、政府监管导致进入壁垒高,供给变化周期以年为单位,不易陷入无序竞争 [3] -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竞争格局与国际形势变化相关,中国创新药资产得到MNC广泛认可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2024-2025年TOP20 MNC与中国企业交易占比从7%跃升至19%,截至2025年8月达成22笔引进中国资产的交易,占其全球交易量近20% [19] 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创新药 - 全球创新活跃,中国产业升级持续,2026年肿瘤领域核心主线下一代IO+ADC将陆续读出POC数据,关注pan-KRAS为代表的肿瘤精准治疗突破 [5][29] - 代谢领域MNC持续布局amylin、长效、smGLP-1、小核酸等下一代减重资产;自免领域B细胞清除赛道突出,从自体CAR-T、TCE到in vivo CAR-T布局有望改变治疗范式 [5][29] - 小核酸领域迎来从肝内到肝外、从罕见病到大适应症的1到10元年 [5][29] - IO2.0+ADC将成为肿瘤领域未来10-15年最广谱的治疗范式,2026年是相关数据首次发布的一年 [32] 医疗器械 - 2026年内需有望逐步复苏,出海逻辑持续兑现,关注国产化率低、出海空间大的板块 [6] CXO - 全球需求逐步回暖,生物安全法案未对中国企业竞争力形成本质影响,外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内需关注边际改善 [6] - 2024年全球创新药领域投融资303亿美元(+20%),其中国内投融资43亿美元(-10%);2025Q1-Q3全球投融资187亿美元(-13.3%),国内投融资31亿美元(+2.1%),呈现改善趋势 [74] - 本土CXO工程师红利、基础配套设施、环保人力成本、快速响应及交付优势显著,在前沿药物范式如多肽、ADC、寡核苷酸等领域实现对印度等大幅领先 [84]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支持创新药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生物医药领域为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52] - 2025年7月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稳定医保内创新药价格,鼓励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 [52] - 集采政策不断优化,第十一批集采重设中标模式避免唯低价论,优化报量规则,打击围标串标;2018年至2025年初集采累计节省医保资金4400亿元,其中约80%(3600亿元)用于谈判药完成创新药腾笼换鸟 [55] 企业基本面改善 - 制药板块大部分公司已摆脱负面因素进入基本面向上区间:大型药企收入和利润持续震荡向上;中型药企在2H22探底后持续走强;商业化biotech从2025年开始盈利,多家头部公司2025-2026年持续扭亏 [60][64] - 百济神州1H25净利润6.84亿元,预计2025年盈利;信达生物1H25净利润8.34亿元,预计2025年盈利;多家biotech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65] 全球医药企业格局变化 - 礼来稳居全球市值第一(7993亿美元),Tirzepatide(248亿美元)大单品高速增长及下一代减重资产布局领先 [9][11] - 诺和诺德排名从第4退至第8(177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受替尔泊肽竞争超预期且下一代减重管线断档 [9][11] - 恒瑞医药排名前进5名至第19(590亿美元),创新药管线研发和商业化全面兑现,重磅BD持续落地 [9][11] - 百济神州排名前进9名至第29(385亿美元),泽布替尼全球商业化进展超预期,管线进展积极 [9][11] MNC BD交易动态 - 1H25 TOP MNC累计支付BD首付款及M&A金额约244亿美元,对比全年约580亿美元BD额度使用约一半 [14] - 面对不同LOE压力的MNC有不同BD策略:LOE压力大的偏向引入后期资产(如BMS、罗氏、强生、GSK);增长良好的偏向引入早期资产(如艾伯维、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安进) [14] - 2025年MNC达成3亿美元以上交易呈现两种趋势:在既有优势领域引入新技术巩固优势;通过管线、公司收并购拓展新治疗领域 [18]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5 06:5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会议召开时间: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00-11:00 ● 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 ●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 ● 投资者可于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至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16:00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 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将相关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本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 ir@wuxiapptec.com。本公司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 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已于2025年10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及指定媒体披露《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为 了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公司20 ...
药明康德上演业绩“大反弹”,“胡润富豪”李革秀没秀财技?
新浪财经· 2025-11-05 05:07
来源:野马财经 药明康德的业绩你看懂了吗?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