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品360(02360)
icon
搜索文档
优品360(02360) - 建议执行董事变更、建议主席变更、授权代表变更及董事委员会组成变更
2025-08-01 21:4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Best Mart 360 Holdings Limited 優品360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360) 建議執行董事變更、 建議主席變更、授權代表變更及 董事委員會組成變更 執行董事辭任 優 品360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本集團」)董 事(「董 事」) 會(「董事會」)宣 佈,由 於 工 作 調 動,李 關 鵬 先 生(「李先生」)已 辭 任 執 行 董 事、董 事 會 主 席(「主 席」)、上 市 規 則 第3.05條 項 下 規 定 的 本 公 司 授 權 代 表(「授權代表」) 及 本 公 司 提 名 委 員 會(「提名委員會」)主 席。其 辭 任 將 於 緊 隨 本 公 司 股 東(「股 東」) 於 即 將 舉 行 的 本 公 司 股 東 特 別 大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优品360(0236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1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毛利及净利润在回顾财政年度均实现同比温和增长[16] - 公司收入约为28.051亿港元,同比增长8.2%[27][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475亿港元,同比增长5.3%[27][30] - 公司营业额达到28.051亿港元,同比增长8.2%[50]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28.05亿港元,较2023年全年未审计收入增长8.2%[85][86] - 公司2024年全年毛利为10.28亿港元,毛利率为36.6%,较2023年提升0.7个百分点[86] - 公司2024年全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约为2.48亿港元,同比增长5.3%[8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至2.47522亿港元,同比上升5.3%[93] - 集团收入约为28.051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约19.308亿港元),较2023年全年未经审核收入约25.921亿港元增长约8.2%[11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28.051亿港元,同比增长8.2%[121] - 公司年度溢利约为2.475亿港元,同比增长5.3%[120][122] - 公司毛利率为36.6%,较去年同期的35.9%提升0.7个百分点[123][126] 成本和费用 - 零售店铺租金开支增至2.69493亿港元,同比增长11.4%[91][94] - 零售店铺租金与销售收入比率升至9.6%(2023年:9.3%)[92][95] - 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增至2.77888亿港元,占收入比率9.9%(2023年:9.1%)[96][97] - 销售及分销开支达6.357亿港元,同比增长14.1%,占收入比重22.7%[125][128] - 行政及其他开支为8346万港元,同比增长2.5%[129][133] - 融资成本为1806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0.7%[130][134] 业务运营和策略 - 公司秉持全球采购理念持续搜罗世界各地多元化产品[16] -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组合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变幻莫测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情况[16] - 公司致力于通过全球采购满足多样化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17] - 公司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并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盈利能力[19] - 零售店铺总数从167间增加至176间[28][31] - 旗下品牌FoodVille在香港新增1间分店[28][31] - 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8.1%[29][31] - 自家品牌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约17.0%[29][31] - 公司采购约1,262个品牌和约3,653个SKUs[43] - 公司零售店铺总数达176间,较2023年增加9间[48][50] - 公司采用双品牌策略运营"Best Mart 360"和"FoodVille"零售网络[48] - 公司店铺覆盖香港及澳门人流密集的战略位置[48] - 集团在回顾财政年度净增9家新店[119] - 自有品牌产品累计推出11款[106] - 目标每年净增加10家零售店[111][113] - 与招商海通订立的销售采购框架协议将于2025年扩大合作[115][117] - 新会员计划于2020年6月中旬推出[104][107] - 通过招商局物流合作缓解香港仓库压力并降低货物处理成本[115][117] - 公司连锁零售店总数达176家,其中香港170家(2023年:159家),澳门6家(2023年:7家)[90] - 存货总额增长至3.39513亿港元,同比增加22.7%[100][102] - 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达4.77222亿港元,占收入17.0%(2023年:15.6%)[103] - 产品SKU数量减少至3,653个(2023年:3,945个)[99][101] - 香港本地采购占比升至54.9%(2023年:54.4%),日本采购占比降至11.7%(2023年:13.0%)[99][101] - 会员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2,123,365名增加到2024年12月31日的2,280,418名,增长约7.4%[105][108] - 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约为4.772亿港元(2023年:约4.041亿港元),占集团收入约17.0%(2023年:15.6%)[106] - 零售店销售额占集团收入约97.7%[119] 财务和资本结构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9.37亿港元增至2024年10.68亿港元[7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4.79亿港元增至2024年5.35亿港元[77]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59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880万港元[131][135] - 银行借款总额为7325万港元,同比下降4.6%[132][135] - 未使用银行融资额度为2.398亿港元[132][135]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98万港元[124][127] - 总资本负债比率为13.7%,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8%下降[136]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95亿港元[138] - 营运资金约为1.486亿港元[138] - 未偿还银行借款约为732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7675.6万港元减少[140]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3.2%[140] - 已发行股份数量为10亿股[139] - 用作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1.576亿港元[149]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每股10.0港仙[19]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股息每股10.0港仙[21] - 公司2024年中期股息为11.0港仙,末期股息为10.0港仙[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10.0港仙,对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末期股息为每股6.0港仙[166]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6月4日至6月6日期间关闭以确定末期股息资格[167]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5月28日期间关闭以确定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168] 市场环境 - 香港2024年零售业销货价值同比下跌7.3%,销货量下跌9.0%[83][87] - 2024年访港旅客达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83][87] 企业社会责任和荣誉 - 公司参与公益金百万行活动步行6公里港珠澳大桥[64] - 公司举办新春盆菜宴设44桌招待500名长者居民[68] - 公司向北区长者派发400个福袋含自有品牌产品[69] - 公司连续9年获评为优质旅游服务商户[74] - 公司获消费者最喜爱香港品牌金奖[74] - 公司参与商界展关怀计划获社会责任表彰[75] 管理层和董事会 - 执行董事李关鹏(58岁)自2023年8月11日起担任主席职务[171][174] - 陆荣先生于2023年8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年龄45岁[178][181] - 刘云峰先生于2023年8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年龄55岁[180][182] - 黄盛超先生于2023年8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年龄53岁[183][185] - 王康林女士于2023年8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年龄40岁[184] - 陆荣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招商海通副总经理[179][181] - 刘云峰先生自2022年6月起担任招商海通副总经理[180][182] - 黄盛超先生自2023年4月起担任招商海通财务总监[183][185] - 王康林女士自2023年11月起担任招商海通企划部总经理[184] - 陆荣先生自2022年5月起担任招商局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79][181] - 刘云峰先生于2017年8月至2022年4月担任招商局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180][182] - 王康林女士40岁于2023年8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86] - 林子峰先生53岁为集团创始人之一拥有逾26年零售及批发业务经验[187][190] - 蒋红梅女士48岁将于2025年3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89][191] - 施荣怀先生63岁自2018年12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2][194] - 林子峰先生自2014年起担任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董事[188][191] - 蒋红梅女士于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博士学位[189][191] - 施荣怀先生现任联交所5家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3][195] - 王康林女士自2023年11月起任招商海通企业规划部总经理[186] - 林子峰先生同时担任集团11家附属公司董事职务[187][190] - 蒋红梅女士曾于2019年4月至2025年2月担任招商能源运输监事[189][191] - 施先生于201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并于2015年获颁授铜紫荆星章[196][199] - 蔡素玉女士于2005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并于2013年获颁授铜紫荆星章[198][200] - 蔡素玉女士现年74岁[198][200] - 蔡素玉女士自2018年12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00] - 蔡素玉女士担任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198][200] - 施先生于1985年5月取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拉克罗斯分校理学学士学位[197][200] - 蔡素玉女士于1974年及1980年在香港大学分别取得理学士学位及哲学硕士学位[198][200] - 蔡素玉女士于2008年至2023年担任第十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00] - 蔡素玉女士于1998年至2008年曾任香港立法会议员[198][200] 银行和融资 - 公司拥有包括恒生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在内的7家主要往来银行[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2360[2][11]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九龙伟业街108号丝宝国际大厦11楼[8]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9] 风险因素 - 澳门业务收入存在外汇风险,涉及货币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元、坡元及人民币[144] 员工福利计划 - 中国雇员退休金计划供款比例为薪金的14%至15%[152] - 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合资格雇员相关总收入的5%或每月1500港元的较低者[151] 无重大活动或计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投资活动[157][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收购及处置活动[158][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资本资产投资计划[159][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160][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均无雇主供款没收情况[155][161] - 自2018年12月18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未授予任何期权[156][161]
优品360(023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9:15
公司业绩 - 公司主席Li Guanpeng代表公司董事会向股东呈现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业绩[5] - 在回顾的财政期间,本集团的收入约为1,930,831,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7.3%[19] - 在回顾的财政期间,本公司的擁有人應佔溢利约为168,335,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8.9%[19] - 本集团的零售店铺总数从2023年3月31日的154间增加至167间[21] - FoodVille品牌在香港新增了2家店铺,专注于中高端全球优质食品[21] - 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显著增加约23.5%,收入占比提升至约15.8%[22] - 2023年全年零售业销售额按年上升16.2%[41] - 2023年全年香港旅客人数约为3400万人次,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一半[42]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9.3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7.3%[44]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同店销售表现增长约3.4%[45]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净利润率约为8.7%[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经营167家连锁零售店[47] 产品和市场拓展 - 本集团在回顾财政期间积极拓展企业对企业(B2B)业务,出售“優質”产品给香港和其他市场的零售商,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群[24] - 本集团将继续以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广泛种类的产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为本地社区顾客及海外旅客搜罗更多食品及必需品[27] - 针对中高端市场,本集团将继续拓展环球美酒食品品牌“FoodVille”,为消费者引入更多環球优质及多元化食品,保持審慎乐观态度[30]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毛利为约694,258,000港元,毛利率约为36.0%[79]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额约为4,676,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7,996,000港元[80]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422,722,000港元,占总收入的21.9%[82]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62,568,000港元,占总收入的3.2%[83]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融资成本约为10,930,000港元,实际利率约为3.13%[84]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守则[191] - 主席和行政总裁分工明确,确保权力不集中于任何个人[192] - 全体董事已确认在回顾财政期间内遵守了模型守则的要求[194] - 董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和督导集团业务的整体管理[196] - 董事会已成立多个董事委员会,委托这些委员会各种职责[197]
去年贵州省建筑业完成产值3939亿元 增速6.7%
新华网贵州频道· 2024-02-06 13:04
建筑业产值 - 贵州省建筑业完成产值3939亿元,增速6.7%[1] 绿色低碳发展 -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3万平方米[1] - 新建绿色建筑项目331个,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86.2%[1] 绿色建材推广 -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通过绿色建材认证产品38种[1]
优品360(023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4 19:01
公司业务及发展 - 本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澳门和中国经营连锁零售店的休闲食品零售商,主要提供来自海外的进口预先包装的休闲食品和其他杂货产品[4] - 公司于2021年推出全新環球美酒食品店“FoodVille”,截至2023年9月30日,共经营6家店铺[17] - 公司展望积极,计划每年净增加15-20家零售店铺,以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集团录得约1,237,781,000港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0%[9] - 本集团的毛利率约为36.1%,同比增加约22.4%[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零售店租金开支占零售收入比例约为9.8%,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6个百分点[1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76,57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4%[48] - 行政及其他开支截至2023年9月30日约为34,87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5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约为4,90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7%[52] 人力资源及成本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注册粉丝和会员人数约为2,087,700人,手机应用会员人数约为980,000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1%和20.2%[26][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员工成本占收入比率约为9.1%,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3个百分点[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员工人数增至1,214名,员工成本约为112,839,000港元[68] - 集团的薪酬政策基于员工的表现、资格、经验和能力,包括薪金、退休金计划供款、年终花红等[70] - 集团注重员工持续发展和培训,提供各种内部培训课程,包括技术能力、职业安全意识等[74] 资产及负债情况 - 本集团的地域分部收入情况为:香港 1,207,336千港元,澳门 27,528千港元,中国 2,917千港元,总计为1,237,781千港元[141] - 本集团的非流动资产情况为:香港 451,803千港元,澳门 11,435千港元,中国 1,493千港元,总计为464,731千港元[14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资产总额为342,990千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最大,为255,561千港元[18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负债总额为324,247千港元,其中应付股息为110,000千港元[180] 股息派发及股权 - 公司决定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额为8,000万港元[155]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涉及款项合共80,000,000港元[80] - 公司已于2018年12月18日采纳了购股权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任何购股权[94]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结束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95]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系统以满足股东的期望,并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中的所有适用守则[96][98]
优品360(023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22:0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2.3778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0.31896亿港元增加约20.0%[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8204.9万港元增加约34.8%[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约为11.1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8.2港仙[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204.9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4.8%[30][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2.37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1896亿港元增加约20.0%[7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204.9万港元增加约34.8%,剔除补贴影响同比增加约72.7%[7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4.46265亿港元,毛利率约36.1%,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加约22.4%和0.8个百分点[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4.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2.4%,毛利率约为36.1%,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8个百分点 [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31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793.9万港元大幅下跌 [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4%;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348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 [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内溢利为1.10636亿港元,上一年同期为8204.9万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1298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37627亿港元增长18.7%[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0074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45427亿港元增长44.96%[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0394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1977亿港元增长1.93%[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79332亿港元,较2022年的4.78712亿港元增长0.13%[1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32912亿港元,较2022年的1.13488亿港元增长17.12%[1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6935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44219亿港元增长10.3%[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3.9万港元增长116.52%[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9092.7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892.6万港元增长31.92%[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556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6047亿港元增长74.99%[1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与2022年同期相同[10] - 2023年11月28日,董事会决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股息总额为8000万港元[29]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11.0港仙获批,110000000港元已于2023年10月18日派付[52]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12月18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涉及款项共8000万港元,预期于2023年12月29日或前后派付[132] 负债及应付款项变化 - 2023年9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14.5万港元,3月31日为191.9万港元[4]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29767亿港元,3月31日为1.11569亿港元[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13.9万港元[3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应计雇员福利开支为2658.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063.2万港元[33] - 2023年9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承担为8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8.1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139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为90927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8926千港元[56][57] 地区收入及资产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香港收入为1.207336亿港元,澳门为275.28万港元,中国为29.17万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为4518.03万港元,澳门为114.35万港元,中国为14.93万港元[21] 政府补助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就香港「保就业」计划补助确认政府补助约1799.6万港元[23] 人员成本及酬金变化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79.3万港元,2022年为73.8万港元[2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08034亿港元,2022年为9260.1万港元[25] 税收情况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的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200万港元的溢利按16.5%征税[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224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12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227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64千港元;澳门所得补充税2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千港元[49] - 澳门所得补充税按累进税率计提,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税率上限为12%[51]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421.2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242.7万港元,增幅约为57.8%[79] 店铺经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经营165间连锁零售店舖,2022年9月30日为144间[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以相关零售品牌经营6间店铺,较2022年9月30日的3间增加[94] - 公司目标每年净增加15 - 20间零售店铺[70] 其他收入及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5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31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39千港元[46] 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零售收入1227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8617千港元;批发收入253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64千港元;扣除销售折扣后收入为1237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1896千港元[45] 行业环境情况 - 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访港旅客人次超2330万,较2022年同期反弹近倍;2023年前九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临时估值为302291百万港元,按年上升18.6%[61] 店铺租金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零售店舖租金开支对销售收入比率约为9.8%,2022年同期约为10.4%,减少约0.6个百分点[64] 产品销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共销售超1140个品牌及逾3400个SKU的产品[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约1.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8%,占整体收入比例约15.6%,期内净新增183个SKU [96] 会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登记粉丝及会员人数为208.77万名,按期增加约8.1%;使用手机应用程式的会员人数约98万名,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2% [97]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全职及兼职工雇员人数为1226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1167名增加;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占收入比率约9.1%,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3个百分点 [99] - 经过前线员工架构优化后,集团雇员数目由2022年9月30日的1162名(不计5名董事)上升至2023年9月30日的1214名(不计12名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13亿港元 [115] 银行借款及融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7761.9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或具有按要求即时偿还条款[8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7761.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约2.2%,获商业银行提供的未使用银行融资合共约为2.41亿港元 [109] 公司股份及期权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 [111] - 公司于2018年12月18日采纳一项股份期权计划,截至公布日期,并无根据该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期权[128] 公司交易及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公布日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股份[1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1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其他涉及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131] 公司资产账面价值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办公室物业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1.6386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66358亿港元[125]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情况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将由2023年12月14日起至2023年12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填妥的股份过户表格连同有关股票须于2023年12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119] 合约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合约负债约640000港元,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收入[59] 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490.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8.6万港元增加约40.7%[78] 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约为1484.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603.5万港元[88] 顾客收入占比情况 - 来自香港、澳门及深圳零售店的顾客,占公司回顾期间收入约97.9%[92] 公司经营分部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为在香港、澳门及中国的“优品360°”及“FoodVille”品牌店铺进行食品和饮品、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及在香港进行批发的业务[158]
优品360(023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03 21: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Best Mart 360 Holdings Limited,股份代号为2360[1]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2]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公司的独立核数师为BDO Limited[4] 业绩总结 - 2022/2023财政年度,集团收入约为2,305,907,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6.3%[19] - 公司净利润约为200,997,000港元,同比增长约83.1%[19] - 如果不计及政府补贴,净利润增幅约为66.7%[19] - 2023年度收入为2,305,907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16.2%[47] - 2023年度毛利为817,263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22.3%[47] - 2023年度经营溢利为248,921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75.8%[47] - 2023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为200,669千港元,占收入的比例为8.7%[47] - 2023年度每股盈利为20.1港仙,较2022年度增长82.7%[47] - 2023年度股息为中期8.0港仙,末期待定[47] 公司发展和战略 - 公司迎来招商局海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潜在大股东,管理层相信这一合作将使全球采购更为扩大,并进一步强化品牌[9] - 公司将继续密切留意各因素及发展,全力推动零售业务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12] - 通过与招商海通的深入合作,公司有信心保持财务业绩的上升势头,不断改进,保持在香港休闲食品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13] - 集团将积极寻求适当机会,扩大主要零售品牌“優品360°”和全球美食店“FoodVille”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的门店网络,加速扩张[27] - 集团将继续以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通过全球采购策略,优化产品组合,满足社区的需求和期望[28] - 期待在招商海通的支持下,集团将加快在中国内地的扩张步伐,积极探索集团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商机[29] 公司运营 - 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中港澳各地开设了154家店铺[33] - 集团采购约1,230个品牌和约3,770个SKU,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越南[34] - 集团经营着总共154家连锁零售店,主要位于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人流密集的战略位置[37] 社会责任 - 優品360˚与学校合作推出了“凡事皆可能 我们做得到”校园獎勵計劃,共有730名学生参与,363名学生获得奖项[41] - 優品360˚在香港回归25周年和国庆日时向基层家庭和长者捐赠了总值超过20万港币的2,400个礼品袋[41] - 優品360˚在12月与香港循理會合作,向200名长者分发食物盒和礼品袋,带来温暖和关怀[4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银行借款约为79,349,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82,981,000港元减少了约4.4%[99] - 公司的流动资金约为101,977,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46,047,000港元,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和财务资源以满足未来12个月的營運資金需求[101]
优品360(023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05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2,411[1]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244,219,较2022年的217,969增长约12.04%[1]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139,较2022年的5,749增长约6.78%[1]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6,047[1] - 2023年3月31日总资为937,627[1]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8,926,较2022年的75,624下降约8.86%[1]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345,427,较2022年的349,412下降约1.14%[1]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1,977,较2022年的71,721增长约42.19%[1] - 2023年3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92,200,较2022年的550,741增长约7.53%[1]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440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42411亿港元[40]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13488亿港元,2022年为1.12698亿港元;资产净值2023年为4.78712亿港元,2022年为4.38043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23.0590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9.83526亿港元增加约16.3%[47][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00997亿港元,2022年约1.09804亿港元,增加约83.1%;扣除政府补贴后,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66.7%[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约20.1港仙,2022年为11.0港仙[47] - 2023年确认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1799.6万港元,2022年为零[50] - 2023年已批准并派发上个财政年度末期股息8000万港元,2022年为2500万港元;所宣派并派发的中期股息2023年为8000万港元,2022年为1500万港元[5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139千港元,2022年为5749千港元[62] - 2023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约为3.4635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7.0%[6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15266亿港元,较2022年约4.57812亿港元增加约12.5%,香港及澳门净开设16间新零售店[6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8708千港元,2022年为7309千港元[7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39216千港元,2022年为24380千港元[76] - 2022年末期股息8000万港元于2023年度派发[7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以及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8926千港元,2022年为75624千港元[83] - 2023年集团收入约为23.05907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16.3%,公司所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00997亿港元,大幅增长约83.1%[87] - 2023年集团同店销售表现录得2.5%增长,2022年约为7.3%增长[87] - 2023年集团获取港府资助约1799.6万港元[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零售门店租金开支约2.2023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3.8%[88] - 零售门店实付租金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约为9.6%,低于上一财年的约10.7%[88] - 2023财年公司零售收入22.9646亿港元,批发收入3614.2万港元,销售折扣2669.5万港元,总收入23.05907亿港元[102]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992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875万港元增加[103] - 2023财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3.69074亿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2800.3万港元,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3.24887亿港元[9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每股基本盈利按拥有人应占溢利200,997,000港元(2022年:109,80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000,000股计算[109] - 2023年3月零售总额价值及总量分别同比增长40.9%和39.4%,公司实现双位数销售增长[1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121人(2022年:937人),员工成本约203,338,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2.1% [11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占集团收入的8.8%,低于2022年的9.1% [117] - 2023财年集团售出约3,770个SKU的产品(2022财年:约3,560个)[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库存约为244,219,000港元(2022年:约217,969,000港元),同比增长12.0% [119] - 2023年流动应计雇员福利开支为20,632千港元(2022年:17,164千港元)[113] - 2023年流动应计租金开支为5,871千港元(2022年:8,714千港元)[113] - 2023年流动应计物流开支为6,299千港元(2022年:8,222千港元)[113] - 2023年涉及顾客忠诚计划的合约负债为640千港元(2022年:491千港元)[113] - 会员人数从2022年3月31日的1,861,245人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2,059,688人,增长约10.7%[120] - 2023财年毛利约为817,263,000港元(2022年约667,654,000港元),增加约22.4%,毛利率约为35.4%(2022年约33.7%)[126]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19,920,000港元,2022财年约875,000港元,增加主要因收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就业计划的17,996,000港元[126] - 2023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72,996,000港元,较2022财年约69,224,000港元增加约5.4%[128] - 2023财年融资成本约为8,708,000港元,较2022财年约7,309,000港元增加约19.1%[1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7934.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8298.1万港元减少约4.4%[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获商业银行提供的未使用银行融资额合共约为2.44411亿港元,2022年为2.34639亿港元[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46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1.30076亿港元增加约1597.1万港元[1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为1.01977亿港元[1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7934.9万港元,2022年为8298.1万港元[1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溢利约为2.0099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09804亿港元增加约83.1%[1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除息税前纯利率约为10.8%,上一年度约为7.1%;纯利率约为8.7%,上一年度为5.5%[155] 会计准则相关变化 - 自2022年4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会计政策并无重大影响[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后以“重大会计政策资料”代替“主要会计政策”内容[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有关会计估计值变动概念保留并新增额外说明[2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窄确认豁免范围,需为特定交易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为售后回租交易增加后续计量要求[2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厘清负债分类基于报告期末权利,引入“结算”定义[30] - 香港诠释第5号(经修订)因应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更新措辞,结论无变动[31] - 2022年修订本修订2020年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关于负债分类规定[33] - 2022年修订本将2020年修订本生效日期推迟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34] 集团业务结构及运营相关 - 集团地域分部根据资产位置划分,外部客户收入按客户地理位置划分[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98.4%来自零售店街客的零售销售额[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本财政年度净增设16间新店铺带来额外收入[5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中国企业所得税应课税溢利,未对企业所得税作出计提[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经营154间连锁零售店,较2022年3月31日的138间增加[88] - 2023财年公司新开26间零售门店,关闭10间租期届满的零售店[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895,919人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注册为会员,4,718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成为会员,1,411人通过微信小程序网购自动成为会员[120] - 集团目标是每年净增加20间门店[152]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招商海通将购买49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9%,出售股份总对价为862,400,000港元,折合每股1.76港元[121] - 交易完成后,林先生和许女士合计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6%[151]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相关 - 公司于2018年1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131] - 集团须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合资格雇员的薪金向退休金计划作出介乎薪金14%至15%的供款,与2022年相同[135] - 集团因向海外供应商采购产品及澳门和内地营运所得收入面临外币风险,但董事认为风险并不重大[16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投资[167] - 自2023年3月31日起至公告日期止,未有发生其他可影响集团的重要事件[170]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已经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委员会认为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并已充分披露[175]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并无已被没收的供款可供雇主动用以减低现有供款水平[1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并无进行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181]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回购、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股份[1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列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财政年度内遵守该守则[184] - 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分别由林子峰先生及许志群先生担任[186] - 公司全年业绩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适时于上述网站刊发并向股东派发[188] 税务相关 - 2023财年澳门所得补充税税率上限为12%[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银行借款的实际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3%,与2022年相同[161]
优品360(023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9 19:37
宏观市场数据 - 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访港旅客人次较去年同期反弹逾2.45倍[7][9] - 2022年前九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临时估值约为254,7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1.3%[7][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031,896,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9.6%[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364,712,000港元,同比增长约30.7%[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为35.3%,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个百分点[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为82,049,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61.5%[10] - 剔除2022年上半年收到香港政府就业支持计划约17,996,000港元非经常性收入,溢利同比增长约182.2%[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0.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8.63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9.6%[12] - 同期,集团毛利约3.65亿港元,毛利率35.3%,分别按年增加约30.7%和3.0个百分点[12]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204.9万港元,按年增加约261.5%;扣除政府资助后,按年增加约182.2%[12] - 2022年1 - 9月公司收入约为10.3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8.63亿港元增加约19.6%[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8204.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269.9万港元增加约261.5%[37][4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10.3189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8.62978亿港元增加约19.6%[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6471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79132亿港元增加约30.7%;毛利率约为35.3%,较2021年同期的约32.3%增加约3.0个百分点[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460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16023亿港元增加约13.9%[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3682.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3269.2万港元增加约12.6%[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为348.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382.4万港元减少约8.8%[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同期约416.5万港元增至约1421.2万港元,增加约241.2%[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6832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1.30076亿港元增加约29.4%[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8110.7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8298.1万港元减少约2.3%[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商业银行提供的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2.50787亿港元[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348.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82.4万港元减少约8.8%[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1421.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16.5万港元增加约241.2%[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6832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30076亿港元增加约29.4%[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811.07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29.81万港元减少约2.3%[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4%,较2022年3月31日的18.9%有所下降[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45]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10318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2978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66718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83846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647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9132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79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1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4608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6023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为368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692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97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688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626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864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0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8.2港仙,2021年同期为2.3港仙[10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82,0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1,7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10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19,76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42,411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189,91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17,969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8,32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0,076千港元有所上升[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62,65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5,624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81,10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2,981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00,73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2,698千港元有所下降[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39,74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38,043千港元有所上升[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0,000千港元,与3月31日持平[106] - 2021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10,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29,284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51,461千港元,权益总计368,131千港元[109] - 2021年4 - 9月,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2,699千港元,已付股息25,000千港元[10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365,830千港元[109] - 2022年4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438,043千港元,外汇储备为108千港元[109] - 2022年4 - 9月,公司期内溢利82,049千港元,其他全面收益 - 348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81,701千港元,已付股息80,000千港元[10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439,744千港元,外汇储备为 - 240千港元[109] - 2022年1 - 6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16,319千港元,较2021年的99,571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1 - 6月,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893千港元,较2021年的14,875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1 - 6月,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62,027千港元,较2021年的121,246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6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323千港元,较期初增加38,399千港元[1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031896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62978000港元增长19.6%[121][123]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19768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2411000港元下降5.1%[121] - 2022年零售收入为1028617000港元,较2021年的866425000港元增长18.7%[123] - 2022年批发收入为14764000港元,较2021年的3662000港元增长303.2%[123] - 2022年销售折扣为11485000港元,较2021年的7109000港元增长61.6%[123] - 2022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81000港元,较2021年的24000港元增长1070.8%[124] - 2022年撇销/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净额为607000港元,较2021年的164000港元增长270.1%[124] - 2022年政府补助为17996000港元,2021年为0[124][125]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7939000港元,较2021年的271000港元增长6520.3%[124] - 公司向单一顾客的销售未占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总额的10%以上[1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348.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2.4万港元[126] - 2022年同期员工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9260.1万港元,2021年为8328万港元;定额供款退休金计划供款为407.5万港元,2021年为356.7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413.3万港元,2021年为9398.4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66718.4万港元,2021年为58384.6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1421.2万港元,2021年为416.5万港元[128] - 2022年董事会决议就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额80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每股1.5港仙[13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04.9万港元计算,2021年为2269.9万港元[13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租赁物业装修资本开支约894.4万港元,2021年为1477.7万港元[1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7937.8万港元,2021年为41436.8万港元[134] - 2022年当期确认使用权资产为3401.8万港元,2021年为9403.2万港元[13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租赁物业装修资本开支约894.4万港元(2021年同期1477.7万港元),办公室设备约282.1万港元(2021年同期291万港元),家具及固定装置约112.7万港元(2021年同期375.1万港元)[1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3401.8万港元(2021年同期9403.2万港元)[13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40.9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2269.9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亿股(与2021年同期相同)[136] - 2022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37937.8万港元计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2021年9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