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伯科技(02708)
icon
搜索文档
艾伯科技(02708) - 就復牌进展之季度更新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7-29 22:58
公司现状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9日上午10:19起暂停买卖,继续停牌至另行通知[5] 重组事项 - 清盤人收到潜在投资者A和B主要重组条款,正沟通选定投资者达成最终协议[4] 投资者A方案 - 整体投资款不少于9000万港元,含4000万港元贷款和5000万港元新股认购款[9] - 2000万港元股权认购款偿还公司现有债权人债务,3000万港元补充集团营运资金[9] - 拟议重组方案提供约5%公司经增发扩股后股权用于清偿现有债权人债务[9] - 贷款年利率为1.5%,公司将信海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作贷款担保物质押[12] - 完成拟议认购时,贷款未偿还本金加利息按1:1从股权认购款中抵消[13] - 排他期120日,公司或清盘人未经同意不与投资者A外人士磋商重组事项[15] - 公司恢复买卖后,所有董事由投资者提名[16] 另一方案 - 投资本金为港币5000万元及人民币2000万元[19] - 人民币2000万元用于公司主要附属公司经营现金及一般营运资金[19] - 港币5000万元用于支付债权人通过重组方案的款项[19] - 债权人拟议重组回收率为债权本金的15%[19] - 提款须在拟议债务重组决议案获通过后14日内,经公司董事会书面要求[20] - 最终协议须在委任新清盘人后,且在拟议债务重组债权人大会召开日期至少提前14天提供[20] - 贷款为五年期免息[21] - 贷款自债务重组完成日起计5年期届满或5年内转换为公司股份[22] - 协议不具有排他性,欢迎现有债权人和股东参与投资[23] 清盘人相关 - 安永苏洁仪和梁衍衡需在2025年8月5日债权人会议上当选新清盘人[23] - 主要条款书应遵循高等法院裁决和/或公司债权人会议的债权人批准[16]
艾伯科技(02708) - 復牌进展之季度更新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4-28 18:5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IB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In Liquidation) 艾 伯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清 盤 中)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清盤人現正探索機會重組本公司的債務及以滿足復牌指引之要求。本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另行刊 發公告,將最新消息知會其股東及投資者。 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司之股份(股份代號:2708)自 2024 年 4 月 29 日上午 10:19 起於聯交所暫停買賣,並將 繼續停牌至另行通知爲止。 本公司將適當地及適時地刊發進一步公告。 (股份代號:2708) 復牌進展之季度更新及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艾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盤中)(「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第 13.24A 條, 以及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 ...
艾伯科技(02708) - 有关控股子公司进入破產清算程序之公告
2025-03-18 19:14
(清 盤 中)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IB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In Liquidation) 艾 伯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708) 有關控股子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之公告 本公告乃艾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盤中)(「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第 13.25 條, 以及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 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 作出。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分別為 2024 年 4 月 29 日、2025 年 1 月 15 日及 2025 年 1 月 24 日內容有關 (i)針對本公司的清盤令、臨時清盤人的委任、共同及各別清盤人(「清盤人」)的委任;(ii) 復牌指引、復牌進展及季度更新、繼續暫停買賣 ...
艾伯科技(02708) - (一)復牌指引;(二) 復牌进展之季度更新;及(三) 继续暂停买卖
2025-01-24 22:1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IB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In Liquidation) 艾 伯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清 盤 中)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708) (一) 復牌指引; (二) 復牌進展之季度更新;及 (三) 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艾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盤中)(「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第 13.24A 條, 以及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 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 作出。 本公司於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三日、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及二零二五年一月十七日收到聯交 所的函件,通知有關本公司股份恢復買賣的復牌指引(「復牌指引」)的詳情如下: (a) 刊發上市規則中要求的所有尚未刊發的財務業績及處理任何審計修 ...
艾伯科技(02708) - (1) 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2) 变更香港主要营业地点; (3) 执...
2025-01-15 20:17
人事变动 - 2024年12月4日,黎嘉恩及陈文海获委任为公司清盘人[4] - 2024年12月2日起,黎子明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7] 运营变更 - 2024年12月20日起,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变更[5] 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9日起暂停买卖,继续停牌[9] 组织架构 - 2025年1月15日,董事会由梁军等董事组成[12]
艾伯科技(027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7 19:05
宏观经济与行业市场数据 - 2023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录得5.5%的增长,但经济复苏持续放缓,对公司业务构成障碍[9] - 2022年全球电子雾化市场规模约为183.2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12.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2030年达469.8亿美元[12] - 2023年首五个月中国电子烟出口金额累计约达人民币314亿元,同比增长约48%[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99,01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66,154千元[15] - 本期集团收益同比下降45.6%至约1.9902亿元,2022年同期约3.6615亿元[21] - 本期毛利下降90.6%至约718万元,2022年同期约7633万元,毛利率降至3.6%,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22] - 本期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升至约1.1176亿元,2022年同期约265万元[23]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539亿元,2022年同期应占溢利约739万元[26]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1461亿元,3月31日约3.2379亿元[2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50.3%,3月31日约39.5%[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1.99016亿元,2022年同期为3.66154亿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717.6万元,2022年同期为7632.8万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1.60231亿元,2022年同期溢利642.3万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1.49989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92.5万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19.59分,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1.17分[63]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94,389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95,469千元略有下降[6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51,109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833,874千元减少约26.3%[6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36,502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510,086千元减少约24.7%[6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4,607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3,788千元减少约33.7%[6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08,996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9,257千元减少约17.8%[65]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4,027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2,021千元减少约34.6%[66]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74,969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67,236千元减少约16.3%[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49,989,000元[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约100,585,000元及应付债券约116,243,000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846,000元[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0,511)千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368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270千元[70] - 2023年其他收入为866千元,2022年为4,234千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23年为229千元,2022年为40千元[90]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4,561千元,2022年为17,946千元,其中汇兑亏损净额2023年为7,366千元,2022年为9,722千元[92]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10,242千元,2022年开支为7,348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2年为6,484千元,2023年无[93] - 2023年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09千元,2022年为1,573千元[10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5,394千元,2022年盈利为7,390千元[104] - 本中期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204,000元,2022年同期为454,000元;出售约122,000元,2022年同期无[10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289,856千元,3月31日为1,497,208千元[10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96,135千元人民币,3月31日为1,245,216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850,391千元人民币,3月31日为1,253,954千元人民币[110]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20,622千元人民币,3月31日为117,321千元人民币[11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债券本金约为65,083,000元人民币,3月31日为15,600,000元人民币[113] - 2023年9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及衍生部分总计1,884千元人民币[117] - 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085千港元(5,991千元人民币)[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93,503千元,占比97.2%;2022年为人民币313,866千元,占比85.7%[15] - 2023年系统集成收益为人民币0千元,占比0.0%;2022年为人民币264千元,占比0.1%[15] - 2023年软件开发收益为人民币625千元,占比0.3%;2022年为人民币46,162千元,占比12.6%[15] - 2023年系统维护服务收益为人民币4,888千元,占比2.5%;2022年为人民币5,862千元,占比1.6%[15] - 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业务收益按年减少约38.3%至人民币约19,350万元(2022年同期:人民币约31,387万元)[16] - 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于本期无收益贡献[17] - 软件开发业务本期收益约63万元,2022年同期约4616万元,占总收入0.3%[18] - 系统维护服务业务本期收入约489万元,2022年同期约586万元,占总收入2.5%[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193,503千元,2022年同期为313,866千元;软件开收益625千元,2022年同期为46,162千元;系统维护服务收益4,888千元,2022年同期为5,862千元;总收益199,016千元,2022年同期为366,154千元[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于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193,503千元;软件开及系统维护服务于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分别为625千元和4,888千元[80] - 2023年上半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分部亏损71,567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56,270千元[82][84] - 2023年上半年软件开分部亏损18,478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13,072千元[82][84] - 2023年上半年系统维护服务分部溢利1,654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1,883千元[82][84]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雇用135名员工,2022年9月30日为205名,本期员工成本约2523万元,2022年同期约3279万元[37] - 2023年主要管理人员酬金707.7万元(2022年:860.8万元)[134] - 2023年主要管理人员袍金221.4万元(2022年:190.8万元)[134] 公司法律与清盘相关事项 - 2023年7月24日清盘呈请人申索未偿还债券本金15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197,547港元,经修订申索为5,503,616港元[39] - 2023年11月3日高等法院发出清盘呈请认可令,11月29日呈请聆讯延至12月4日[39] - 2023年7月24日,公司被指拖欠魏倩倩女士共169.7547万港元,其中债券未偿还本金150万港元,未付应计利息19.7547万港元[137] 公司投资与业务发展计划 - 2023年5月29日艾伯智能向杭州一芯投资4000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6,035,600元),完成后持有5%股本,公司后续投资后集团将持有35% - 46%股本[43] - 2023年7月4日公司与滕大成订立意向书拟投资山东新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滕大成持有该公司49.9%股权[46][48] - 公司计划终止表现未符理想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前景好的业务以提升营运效能[50] - 公司将电子烟市场作为未来重点,通过投资进军中国气流传感芯片市场[50] - 公司正考虑重组或精简经营及业务,洽商出售重大业务[40][52] - 公司拟实施债务资本化,将未偿还债务转换为新股份[40] 公司融资与股份相关事项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建议供股,按每1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每股0.11港元,最多发行2,313,613,998股,筹资最多2.54亿港元(扣除开支前),所得款项净额不超2.49亿港元[40] - 2023年5月2日成功配售本金总额5359.2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每股1.54港元,若悉数转换将发行3480万股换股股份[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金5082万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权已行使,发行3300万股换股股份,未偿还本金277.2万港元,若转换将发行180万股[54] - 配售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5190万港元(约4580万元人民币),已全部动用,原计划分配为购买存货48%、业务开支12%、营运资金40% [56] - 2023年7月5日成功配售814.8万股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929万港元,净额约903万港元(约830万元人民币)[57] - 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原计划分配为认购事项40%、购买存货32%、业务开支8%、营运资金20% [61] - 2022年2月18日公司向益明配发及发行1000万股认购股份,4月29日配发及发行余下4000万股[121] - 2023年7月5日配售事项完成,公司按每股1.14港元发行814.8万股新股份[122] - 2022年5月25日公司就第三年担保溢利向卖方一配发及发行819.5632万股代价股份[124] - 根据股份期权计划,全部尚未行使股份期权获行使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30%[1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集团确认股份期权开支约295万元(2022年9月30日:893.5万元)[129] - 2023年7月21日余健强退任,其549.2631份股份期权被注销,账面价值约601.7万元[129] - 2022年10月28日授予股份期权预期波幅66.6%,无风险利率4.36%[130]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建议以供股方式发行最多23.13613998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2.5449753978亿港元(扣除开支前)[138][140] - 可能进行供股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不超约2490万港元,用于偿还未偿还债务及一般营运资金[140] - 本期期初及期末可根据计划授权授出105.2314份股份期权[149] - 本期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股份期权可发行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9%[150] - 中期报告日期,可供发行尚未发行股份期权数目为105.2314份,占已发行股份0.1%[151] - 行使所有股份期权时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6363.0207万股,占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9.0%[151] - 2023年4月1日已授出尚未行使股份期权数目为68,070,524,期间注销5,492,631,9
艾伯科技(027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22:0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1.9902亿元,较去年同期3.6615亿元下跌45.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718万元,较去年同期7633万元下降90.6%,毛利率为3.6%,较去年同期20.8%下降17.2个百分点[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539亿元,去年同期为溢利约739万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19.59分,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1.17分[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约1.49989亿元[29]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199,016千元,2022年同期为366,154千元,同比下降45.65%[41][4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稅前虧損160,231千元,2022年同期除稅前溢利6,423千元[50][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亏损净额为456.1万元,2022年同期为1794.6万元[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为1024.2万元,2022年同期为734.8万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盈利为13539.4万元,2022年同期为739万元[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9104万股,2022年同期为63171.8万股[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同比下降45.6%至约人民币19,902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36,615万元)[121] - 同期,公司毛利下降90.6%至约人民币718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7,633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至3.6%(2022年同期:20.8%)[122] - 2023年,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大幅上升至约人民币11,176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65万元)[123] - 2023年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3,539万元(2022年同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739万元)[125]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29.4389亿元,较3月31日的29.5469亿元略有减少[17][18]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13.51109亿元,较3月31日的18.33874亿元减少[19][2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11.36502亿元,较3月31日的15.10086亿元减少[21][22]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3.4027亿元,较3月31日的5.2021亿元减少[24][2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9214.4万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79613.5万元,3月31日分别为142904.8万元和124521.6万元[8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28985.6万元,3月31日为149720.8万元[8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0503.1万元,3月31日为86243.4万元[8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85039.1万元,3月31日为125395.4万元[8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为约人民币21,461万元(2023年3月31日:约人民币32,379万元)[126]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人民币85万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20,672万元大幅减少[12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12,062万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1,732万元有所增加[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智能終端產品銷售收入193,503千元,2022年同期為313,866千元;軟件開發收入625千元,2022年同期為46,162千元;系統維護服務收入4,888千元,2022年同期為5,862千元;提供協調、管理及安裝服務2023年無收入,2022年為264千元[40]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個月,智能終端產品銷售分部虧損71,567千元,系統集成分部虧損16,610千元,軟件開發分部虧損18,478千元,系統維護服務分部溢利1,654千元,總計虧損105,001千元[50]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個月,智能終端產品銷售分部溢利56,270千元,系統集成分部溢利225千元,軟件開發分部溢利13,072千元,系統維護服務分部溢利1,883千元,總計溢利71,450千元[53] - 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业务收益按年减少约38.3%至约人民币19,350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31,387万元),占公司总收入97.2%[117] - 软件开发业务于本期录得收益约人民币63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4,616万元),占公司总收入0.3%[119] - 系统维护服务业务收入为约人民币489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586万元),占公司总收入2.5%[120] 股本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31日、4月1日及9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数为10亿股,股本为1000万港元[91] - 2023年3月31日及4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数为6.67318773亿股,股本为667.3万港元;9月30日股数为7.08466773亿股,股本为708.5万港元[93] - 2023年7月5日按每股1.14港元发行814.8万股新股份[95]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建议以供股方式发行最多23.13613998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2.5449753978亿港元[98][101] - 可能进行供股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不超约2490万港元[10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万港元,已发行股本约为708.47万港元[130]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宣布建议以供股方式发行最多2,313,613,998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254,497,539.78港元(扣除开支前)[133] - 可能进行供股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不超过约249,000,000港元,用于偿还未偿还债务及一般营运资金[134]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与汇盈证券订立包销协议进行供股,按每持有1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1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不超过约2.49亿港元[146] 公司业务相关事件 - 公司计划投资杭州一芯和山东新港电子,拓展至中国电子烟市场[105] - 公司正洽谈可能出售重大业务[99][103] - 集团将采取业务重组措施,终止表现未符理想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前景好的业务[144]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杭州一芯和山东新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军中国气流传感芯片市场,聚焦电子烟市场[145] - 2023年5月29日,公司参与投资杭州一芯,艾伯智能投资40,000,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6,035,600元)获5.00%股本,完成后集团将持有35% - 46%股本[138] - 2023年7月4日,公司与滕大成先生订立意向书拟投资山东新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滕大成持有该公司49.9%股权[142][143] 公司法律及诉讼相关 - 2023年7月24日公司被指拖欠169.7547万港元,其中本金150万港元,利息19.7547万港元[96] - 2023年11月3日高等法院发出有关呈请的认可令[97] - 2023年7月24日,呈请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清盘呈请,涉及债券未偿还本金1,500,000港元及利息197,547港元,后经修订申索为5,503,616港元[132] 公司融资及资金运用情况 - 本期集团根据2022年一般授权配售本金总额为53,592,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及8,148,000股新股份[129] - 2023年3月28日,公司与粤商国际证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本金总额最多924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为每股1.54港元,年利率8厘[148] - 2023年5月2日,本金总额5359.2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成功获配售,截至9月30日,本金5082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转换权已行使,配發及發行3300万股换股股份[1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偿还的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77.2万港元,若悉数转换将配發及發行180万股换股股份[150] - 配售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5190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约4580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全部动用,原计划分配用于购买存货48%(2200万元)、业务开支12%(550万元)、一般营运资金40%(1830万元)[151][154] - 2023年6月19日,公司与粤商国际证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3000万股新股份,7月3日补充协议将数量减至814.8万股[155] - 2023年7月5日,814.8万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929万港元及903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约830万元),净配售价为每股约1.108港元[156][1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原计划分配用于认购事项40%(332万元)、购买存货32%(266万元)、业务开支8%(66万元)、一般营运资金20%(166万元),认购事项未落实款项转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61][162]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64] - 公司于本期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述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65]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董事确认本期遵守相关准则规定[166]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本期(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67] - 公司公告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发布,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发布[16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708,每股面值0.01港元[170][176]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有黎子明先生、梁军先生、李阳先生及张耀亮先生[179] - 截至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何天翔博士、洪木明先生及金子先生[179] 其他信息 - 公司董事認為集團有充足營運資金償還自2023年9月30日起計未來十二個月內到期之財務負擔,適宜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簡明綜合財務報表[31] - 公司有四個可呈報及經營分部,分別為智能終端產品銷售分部、系統集成分部、軟件開發分部、系統維護服務分部[46][47] - 未向主要營運決策者定期提供分部資產及負債資料,故未提供該等資料[57] - 客戶地理位置基於提供服務或交付貨品位置釐定,指定非流動資產地理位置基於資產實際所在位置釐定[58] - 香港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税率为16.5%[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相关数据: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90.9万元,使用权利资产折旧74.5万元等[71] - 贸易应收款项的后续结算金额为约人民币6,109万元,相当于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总额约5.6%[124] - 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6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录得5.5%的增长[107] - 2023年首五个月中国电子烟出口金额累计约人民币314亿元,同比增长约48%[110]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間首次應用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對財務狀況及表現無重大影響[34][37]
艾伯科技(027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9:18
公司概况 - 公司秉持智能安全专注一体化的企业宗旨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业务以珠三角为核心覆盖全国[1]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产业物联网和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2000年4月创立2017年12月在联交所主板上市[6] - 集团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超100项各类知识产权[147] 公司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强大技术团队和研发能力有各类知识产权数百项[8] - 集团投入资源研发信创产品GK140已推向市场采用全国产器件[150][151] - 研发开支增加216.4%至约3965万元2022年约1253万元[52]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围绕国家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整合产业链资源[9] - 公司将继续采取审慎商业原则运作[97] - 公司预计业务朝平稳向好方向发展[97] 公司2023年业务进展 - 2023年公司进军芯片制造[10] - 2023年5月29日公司参与投资及收购协议涉及杭州一芯[15] - 艾伯智能将投资4000万港元于杭州一芯获5%股本[1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收益为90727万元较2022年的104630万元下降13.3%[1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4356万元2022年为盈利1466万元[12] - 集团本年度收益同比下降13.3%至90727万元[38] 公司治理与管理 - 2023年3月委任李阳先生担任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8] -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详见年报企业管治报告部分[117] - 董事会为ESG管理体系最高决策机构[12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为信创IT、5G和物联网[23] - 集团业务分信创IT、5G通信设备、物联网三大板块提供四大类服务[148] - 集团自主开发多种产品包括有源RFID标签等[149]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 2022年中国生产总值仅增长3%远低于官方预期的5.5%[25] - 2023年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设为5%左右[26] - 2023年中国经济外部不确定性下降疫情阴霾散去[97] 公司通信业务相关 - 艾伯通信5G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型号:IBORU - I - 26)获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有效期2022年4月6日至2023年4月6日[80] - 艾伯通信5G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型号:IBORU - I - 35)获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有效期2022年4月6日至2023年4月6日[80] - 艾伯通信2022 - 2023年5G移频MIMO系统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合约金额1559.4万元[85] 公司员工相关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员工178名员工成本约9552万元人民币[79] - 按性别划分女性雇员29名占比16%男性149名占比84%[187] - 按年龄组别划分50岁以上10名占比6%35 - 50岁73名占比41%18 - 35岁95名占比53%[187] 公司ESG管理 - 本ESG报告阐述2022年4月1日 - 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ESG管理策略及绩效[103] - 公司秉承追求卓越可持续发展受人尊重的ESG管理方针[121] - 集团致力于减少运营对环境的负担包括减少排放和资源消耗[127] 公司质量管理 - 艾伯资讯获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至2025年3月26日[137] - 艾伯通信获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至2025年8月2日[137] - 集团建立适用于自身产品的质量管理规定和操作手册[162] 公司供应商相关 - 2022/23年度公司与89家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较2021/2022年度的82家有所增加[174] - 89家供应商中的73家已签署《廉洁诚信承诺书》2021/2022年度为61家[174] 公司知识产权相关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50项专利注册及87项著作权注册报告期新增1项专利注册及6项著作权注册[169] - 公司未发现及未获悉出现任何有关公司违反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例的事件[169] 公司激励制度相关 - 设有不同导向员工激励计划包括个人年终奖额外奖励等[196] - 特设有艾伯通信专利奖励管理制度鼓励员工参与核心技术研发创新[196]
艾伯科技(027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2:4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9.0727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13.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9390万元,较上一年度下降47.4%,毛利率为10.3%,较上一年度下降6.8个百分点[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356亿元,上一年度为溢利约1466万元[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37.78分,上一年度为每股基本盈利约2.67分[7]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95469亿元,2022年为3.57388亿元[19][20]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33874亿元,2022年为12.04304亿元[21][22]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5.10086亿元,2022年为8.80053亿元[23][2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5202.1万元,2022年为6042.5万元[26][2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13857亿元,2022年为5.34619亿元[28][29] - 2023年权益总额为5.67236亿元,2022年为6.21214亿元[29]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人民币907,274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046,296千元,同比下降约13.3%[66][67] - 2023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54,592千元,2022年为3,664千元[106]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8,095千元,2022年为19,889千元[108]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95,522千元,2022年为77,447千元[118] - 2023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766,011千元,2022年为861,045千元[119]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43,564千元,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663千元[122]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44,706千股,2022年为550,156千股[1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成本总计57,199千元,2022年为95,816千元,2021年4月1日为85,168千元[141][142][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总计25,675千元,2022年为24,342千元,2021年4月1日为40,091千元[144][145][1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总计31,524千元,2022年为71,474千元[14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29,048千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83,832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97,208千元;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03,36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5,163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939,539千元[152][154]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为862,434千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253,954千元;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为506,710千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57,854千元[160][1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907,274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046,296千元[190][191][19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842,60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891,369千元,同比下降约5.5%[66] - 2023年提供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及安装服务收益为人民币434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39,819千元,同比下降约98.9%[66] - 2023年软件开发收益为人民币52,463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04,232千元,同比下降约49.7%[66] - 2023年系统维护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770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0,876千元,同比增长约8.2%[66] - 2023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金额为人民币842,607千元,于一段时间内确认金额为0[70] - 2023年提供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及安装服务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金额为0,于一段时间内确认金额为人民币434千元[70] - 2023年软件开发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金额为0,于一段时间内确认金额为人民币52,463千元[70] - 2023年系统维护服务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金额为0,于一段时间内确认金额为人民币11,770千元[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842,607千元,系统集成434千元,软件开发52,463千元,系统维护服务11,770千元,总计907,274千元[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各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智能终端产品销售 -10,465千元,系统集成 -38,121千元,软件开发 -11,065千元,系统维护服务4,884千元,总计 -54,767千元[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891,369千元,系统集成39,819千元,软件开发104,232千元,系统维护服务10,876千元,总计1,046,296千元[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各分部溢利分别为:智能终端产品销售88,935千元,系统集成1,038千元,软件开发72,811千元,系统维护服务2,946千元,总计165,730千元[93] - 2023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842,607千元,占比92.9%,2022年为人民币891,369千元,占比85.2%,同比减少约5.5%[191][193] - 2023年系统集成收益为人民币434千元,占比0.0%,2022年为人民币39,819千元,占比3.8%,同比下降约98.9%[191][195] - 2023年软件开发收益为人民币52,463千元,占比5.8%,2022年为人民币104,232千元,占比10.0%[191] - 2023年系统维护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770千元,占比1.3%,2022年为人民币10,876千元,占比1.0%[191] - 本年度软件开发业务收入约5246万元,2022年约10423万元,同比下降约49.7%,占集团总收入5.8%[197] - 本年度系统维护服务业务收入约1177万元,2022年约1088万元,同比增幅约8.2%,占集团总收入1.3%[199]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生效时间为2022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33]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对收购日期为2022年4月1日或之后的业务合并进行更新,本年度应用该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3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物业、厂房及设备追溯应用新订会计政策,自2022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使用,本年度应用该修订本对财政状况及表现无影响[37][38]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明确亏损性合约履行合约成本的计算方法,本年度采纳该修订对财政状况及表现无影响[39]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18年至2020年周期的年度改进,其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澄清“10%”测试下对原始财务负债条款修改的评估,公司对2022年4月1日修订或交换的金融负债应用有关修订[40][41]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删除示例中出租人对租赁物业装修补偿说明,本年度应用该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42] - 公司尚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如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等[4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应用该等修订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造成重大影响[44][4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及相关香港诠释第5号(2020年)的修订为延期结算权利评估提供澄清和补充指导,从报告日期起至少十二个月内将负债分类为流动负债或非流动负债,根据集团于2023年3月31日的未偿还债务,应用该等修订不会导致集团于2023年3月31日的负债重新分类[48][49][5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说明第2号(修订本)预期应用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或会影响集团主要会计政策披露[55][58]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将会计估计界定为「财务报表内受制于计量不确定性之货币金额」,预期应用该等修订本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5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递延税项负债及递延税项资产之确认豁免范围,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60][44] - 香港会计准则修订本于2023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2023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369,000元,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337,000元[63] 地区与客户收益情况 - 2023年中国地区收益907,274千元,指定非流动资产294,303千元;香港地区收益0千元,指定非流动资产894千元[100] - 2022年中国地区收益1,016,900千元,指定非流动资产343,743千元;香港地区收益29,396千元,指定非流动资产3,643千元[100] - 2023年客户A1收益233,263千元,客户B1收益134,004千元,客户C1收益124,345千元[102] - 2022年客户A1收益127,102千元,客户D1收益331,002千元,客户E1收益152,914千元,客户F1收益139,425千元[102] - 公司本年度主要客户包括北京、浙江、深圳、四川、江苏、广州等地的多家公司[194] - 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主要客户为常州一间电信运营商[196] - 本年度软件开发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北京物联网科技公司、北京智能卡科技公司等[198] - 本年度系统维护服务业务主要客户为中国一家石油公司[200] 税收政策情况 - 香港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109] - 中国附属公司法定税率为25%,艾伯资讯和伟图科技2022 - 2025年享15%优惠税率,部分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享20%优惠税率[111][112][113][114] 商誉与无形资产情况 - 商誉成本于2021年4月1日、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为44,157千元[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系统集成业务(单位甲)商誉账面值为14,052千元,2022年为17,652千元;软件开发业务(单位乙)商誉账面值为5,980千元,2022年相同[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系统集成业务(单位甲)具无限可使用年期的品牌名称账面值为18,614千元,2022年相同;软件开发业务(单位乙)为2,686千元,2022年相同[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就商誉确认减值亏损约人民币3,600,000元,2022年无[136] - 单位甲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计算,使用五年期财务预算,2023年除税前贴现率为30.00%(2022年:30.13%),五年期后现金流量用2%(2022年:2%)稳定增长率推算[135] - 单位乙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计算,使用五年期财务预算,2023年除税前贴现率为27.41%(2022年:28.08%),五年期后现金流量用2%(2022年:2%)稳定增长率推算[13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若除税前贴现率改为32.13%或五年期预算收益减少2.00%,单位甲可收回金额等于其账面价值[137] - 经减值评估,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单位乙毋须确认减值,2022年也无[138] - 年内已撇销无形资产软件约人民币36,203,000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软件账面净值约人民币5,480,000元并无减值[150] 股权与债券发行情况 - 2021年2月3日,公司按每股认购价1.5港元配发及发行50,000,000股认购股份予认购方,完成第一阶段认购事项[173] - 2022年2月18日向益明配发及发行1000万股认购股份,4月29日配发及发行余下4000万股认购股份[175] - 2021年5月13日,公司以每股
艾伯科技(027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3 19:0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中国提供5G通信设备及专网解决方案等业务,客户来自中国公营及私营界别[2]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黎子明先生、高伟龙先生等,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何天翔博士、黄国恩博士等[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深圳市,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5] - 公司股份代号为2708,网址为www.ibotech.hk[15] - 集团客户来自中国公营及私营界别,如政府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及私营企业[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上升约14.2%至人民币约7,633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约6,685万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约69.1%至人民币约739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约437万元[17]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366,15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37.5%[27]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71,45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10.2%[29] - 集团2022年收益同比上升37.5%至约36,615万元,2021年同期约26,28万元,主要因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业务收益大增[52] - 集团本期毛利上升14.2%至约7633万元,2021年同期约6685万元,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至20.8%,2021年同期为25.1%[53] - 集团本期其他收入上升2.4%至约423万元,2021年同期约413万元[54] - 集团本期其他亏损净额约1795万元,2021年同期其他收益净额约1952万元[55] - 集团本期行政开支下降25.6%至约3748万元,2021年同期约5036万元[61] - 集团本期财务成本下降14.1%至约908万元,2021年同期约1057万元[62] - 集团本期研发开支下降61.0%至约361万元,2021年同期约925万元[63] - 集团本期所得税开支下降18.1%至约735万元,2021年同期约897万元[64] - 集团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69.1%至约739万元,2021年同期约437万元[65]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45300万元,2022年3月31日约32425万元[6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24.2%,2022年3月31日约24.4%[71] - 2022年9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总额约2072万元(2022年3月31日约210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8823.9万元(2022年3月31日约900万元)已抵押给银行作借贷担保,上市证券账面总值约650万元(2022年3月31日约220万元)已抵押作应付保证金账户担保[76]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持有占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94]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雇员205名,2021年9月30日为255名[95] - 本期员工成本约人民币3279万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4260万元[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66,154千元人民币,毛利为76,328千元人民币[148] - 同期除税前溢利为6,423千元人民币,期内亏损925千元人民币[14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390千元人民币,基本每股盈利为1.17人民币分[148]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72,82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15,438千元人民币[152] - 同期流动资产为1,478,51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274,211千元人民币[152] - 流动负债为1,025,51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145,458千元人民币[152] - 流动资产净值为453,00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128,753千元人民币[152]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825,83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144,191千元人民币[152]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7,15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6,734千元人民币[153] - 资产净值为758,67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3月增加137,457千元人民币[1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36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9月30日的4,621千元人民币增长16.2%[15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3,70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58,927千元人民币增加53.3%[16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9,65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7,278千元人民币增加303.1%[160]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9,62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69,842千元人民币减少35.5%[16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03,74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6,363千元人民币增加3102%[160] - 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366,15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266,275千元人民币增长37.5%[159][188][1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业务收益同比增长约37.5%至人民币约36,615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约26,628万元[17] - 公司本期内研发并量产一系列纯国产化信创电子终端产品,带动信创业务成为最大收入贡献点[19] - 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业务收益增长约52.2%至约31,387万元,2021年同期约20,626万元,占总收入约85.7%[44]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约26万元,2021年同期约2万元,占总收入0.1%[47] - 软件开发业务收入约4,616万元,2021年同期约5,492万元,同比下降约16.0%,占总收入12.6%[48] - 系统维护服务业务收入约586万元,2021年同期约508万元,同比增幅约15.4%,占总收入1.6%[49] - 2022年上半年智能终端产品销售为313,86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206,258千元人民币增长52.2%[159][180][181] - 2022年上半年提供协调、管理及安装服务为26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7千元人民币增长1452.9%[159][181][182] - 2022年上半年软件开发为46,16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54,916千元人民币减少15.9%[159][183][184] - 2022年上半年系统维护服务为5,86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5,084千元人民币增长15.3%[159][185][186] 公司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公司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展“艾伯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19] - 公司与深圳量旋科技签署量子计算云平台项目建设合作协议[22] - 2022年7月25日就艾伯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订立无法律约束力谅解备忘录,9月30日订立项目投资协议及合营企业投资协议[81] - 2022年10月19日,各方订立合营企业投资协议的补充协议,修订相关条款[85] - 2022年11月,公司与深圳量旋科技签署量子计算云平台项目建设合作协议,进军量子计算产业[117][125] - 2022年11月30日,公司与深圳时代信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信创产业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127][130] 行业相关信息 - 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9,220.2亿元人民币,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7%[34] - 2022年9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达222万个,占全球超60%,新建200万基站目标提前超额完成[40] - 2021年中国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30%[40] - “十四五”时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39] -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推进5G在15个行业的应用[39] - 市场预计2025年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人民币2万亿[112] - 2025年中国5G网络建设投资预计达12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超3.5万亿元,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118] 公司资质与荣誉 - 艾伯资讯被评定为2020年度AAAA级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98] - 艾伯通信两款5G移动通信基站获2022年4月6日至2023年4月6日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98] - 艾伯资讯商标注册证有效期为2022年4月7日至2032年4月6日[98] - 艾伯资讯获系统集成企业能力标准符合性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6月7日至2023年6月6日[104] - 艾伯电子在2022年6月至7月获多项专利证书,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4] - 艾伯通信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7月12日至2023年7月4日[104] - 艾伯通信多个5G直放机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有效期至2023年7月30日[104][108] - 艾伯资讯被评为AAA资信等级,有效期从2022年7月29日至2023年7月28日[108] - 艾伯通信多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8月3日至2025年8月2日[108] - 艾伯通信于2022年8月16日取得5G云核心网管理系统软件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8] 公司业务中标情况 - 公司是少数获5G皮基站进网许可证企业,旗下产品无需试点,已投得中国移动陕西公司2022 - 2023年5G移频MMO系统集中采购项目[21] - 艾伯通信中标中国移动陕西公司2022 - 2023年5G移频MIMO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合约金额1559.4万元[111] - 公司成功中标中国移动陕西公司2022 - 2023年5G移频MIMO系统集中采购项目[119] 公司股权与收购相关 - 2022年4月21日,成悦控股有条件同意以2000万元(约2450.98万港元)购买时领企业16.67%已发行股本,待达成表现目标后还可能支付最多8000万元(约9803.92万港元)表现花红,代价及表现花红合共1亿元(约1.22549亿元港元)[77] - 假设可换股债券按初步转换价悉数转换,公司将配最多838.2285万股换股股份;假设达成所有表现目标,将配最多3352.9142万股奖励股份[78] - 重组完成后,时领将间接拥有深圳时代信创60%股权[79] - 时领收购事项须在2022年11月30日前达成或豁免先决条件,因未达成或豁免,该收购不会落实[80] - 2018年9月13日,正喜就收购明罗51.7321%已发行股本订立协议,收购47%部分通过现金2752万元及最多2731.8773万股代价股份结付,收购4.7321%部分代价为757.136万元(约867.6021万港元)以现金结付[8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担保溢利不少于人民币2500万元[90] - 2022年5月25日已全數配發及發行27318773股代價股份予Wisdom Galore[94] - 2019年2月17日公司与益明订立认购协议,益明认购1亿股,认购价每股1.5港元,现金代价最高达1.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最多约1.49亿港元,每股净认购价约1.49港元[132] - 2019年2月17日益明持有2.2322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81%,为控股股东[133] - 公司2019 - 2020财年总收益分别超2.65875亿元和3.5893125亿元,达成第一阶段收益目标[134] - 2021年2月3日完成第一阶段认购,发行500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7500万港元,净额约745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220万元),每股净发行价约1.49港元[137] - 公司2019 - 2021财年总收益分别超2.65875亿元、3.5893125亿元和4.8455719亿元,达成第二阶段收益目标[138] - 2022年2月18日和4月29日完成第二阶段认购,分别发行1000万股和400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分别为1500万港元和6000万港元,净额约745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240万元),每股净发行价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