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终端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飞天诚信(300386.SZ)不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
格隆汇· 2025-09-24 15:32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不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身份认证产品、智能终端产品和芯片产品 [1]
单点创新奔向聚合发展 ——记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10:40
从技术上看,三大产业本质上均是以AI作为底层技术的智能终端产品。在低空飞行上,沃飞长空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肖前志表示,电动航空 与智能汽车在技术理论基础上基本相通,始于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技术浪潮正在"卷"向航空赛道。对于智能机器人,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 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表示,智能机器人涉及的AI算法、云端基础设施等核心技术与智能汽车有高度相通性,当下机器人市场与六七年前 仍处于早期阶段的智驾行业有异曲同工之处。 产业链的互通可极大降低产业发展成本。三大产业在感知部件、计算部件、算法模型、执行部件、电池、通信、轻量化和高强度材料及制造工艺 等领域均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复用。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赵哲伦介绍,其机器人供应链约90%延续了汽车供应链。肖前志则表示,希望借助汽车供 应链,在3~5年时间里,把低空飞行器的价格从当前的千万元级降到数百万元级。 此外,在应用场景上,三者在城市综合管理、立体智能交通等领域可形成多元化组合式应用。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 表示,无人车、无人机以及行业仓储机器人、无人智能装备等智能终端均已在快递物流行业开展试点运营与推广。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车辆 国 ...
大富科技跌2.00%,成交额3.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23.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股价下跌2%至13.23元/股 成交额3.06亿元 换手率3.18% 总市值101.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23.9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62.06万元 大单净卖出1361.9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79% 近5日跌0.9% 近20日跌1.49% 近60日涨10.71%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2月25日净买入2591.56万元 买入总额1.7亿元(占比15.99%) 卖出总额1.44亿元(占比13.56%) [1] 主营业务构成 - 射频产品占比61.16% 智能终端结构件27.87% 汽车零部件7.09% 其他业务3.88% [2] - 所属通信设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航天军工/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生物识别/AIGC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 同比增长2.86% 归母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同比收窄15.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8.67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3万户 较上期减少12.43% 人均流通股13439股 增加17.2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763.6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20.25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356.18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69.15万股 [3]
四川九洲涨2.04%,成交额2.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6.6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13: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6.02元/股 成交额2.57亿元 换手率1.59% 总市值163.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06.6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10.28万元 大单净买入916.9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74% 近5日涨2.10% 近20日跌8.04% 近60日涨4.71%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2月25日净买入3.18亿元 买入总额4.68亿元(占比13.99%) 卖出总额1.50亿元(占比4.4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54亿元 同比增长5.53% [2] - 归母净利润7307.02万元 同比增长7.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75万户 较上期减少7.63% 人均流通股10487股 较上期增加8.26% [2]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A持股1276.10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83.14万股 [3]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713.24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14.2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7.7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85.55万股 [3] - 国防ETF持股415.66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52.55万股 [3] - 华安创新混合新进持股345.51万股(第九大股东)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A持股339.74万股(第十大股东)数量不变 [3] - 鹏华中证国防指数(LOF)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63.76%) 空管产品(24.84%) 微波射频(9.25%) 其他业务(2.1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 [2] - 概念板块涵盖通用航空 军民融合 大飞机 军工电子 军工信息化 [2]
21评论丨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向好态势仍需巩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42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今年以来,面对 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 见性,推动扩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从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运 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成长,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力度、精准发力,以财政资金的快速支出扭转社会预期,为稳增长提供即时支 撑。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快速发行,应加快债券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适 度宽松的基调,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可以适时重启国债买卖, 充实流动性管理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利率传导效率,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投资政策应加大支持保 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通过这些具有扩张效应的增量政策,有效托底年内经济增长,并为2026 年经济工作赢得主动。 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表明服务消费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其 中,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 长。随着"旅游+""体育 ...
华勤技术(603296):25H1业绩超预期增长,数据业务持续高增
长城证券· 2025-09-17 21: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9.39亿元 同比+113.06% 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 同比+46.30%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89.42亿元 同比+111.24% 环比+39.84% 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 同比+52.70% 环比+24.3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8亿元 50.30亿元 60.46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3.96元 4.95元 5.95元 [9] 业务板块分析 - 高性能计算产品营收506.29亿元 同比+128.22% 毛利率6.48% 同比-3.10个百分点 [2] - 智能终端产品营收268.02亿元 同比+116.44% 毛利率9.49% 同比-2.83个百分点 [2] - AIoT及其他产品营收33.15亿元 同比+79.89% 毛利率11.28% 同比-5.00个百分点 [2] - 汽车及工业产品营收10.40亿元 同比+62.49% 毛利率18.17% 同比-0.69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67% 同比-4.07个百分点 净利率2.25% 同比-0.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7.13% 同比-3.15个百分点 环比-1.29个百分点 净利率2.15% 同比-0.80个百分点 环比-0.25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5.2% 16.4% 17.0% [1] 战略发展前景 - 数据业务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400亿元 [3] - PC业务预计2025年实现20%收入增长 已形成全栈式产品组合 [3] - 智能穿戴产品受益于AI功能和空间计算发展 出货量保持增长 [8] - 汽车电子业务构建全栈式自研能力 在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三大模块实现突破 [8]
达实智能降本显效“四费”半年降逾6% 发力AI应用2387万签下小米智能化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9-17 07:18
新签项目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万元 工期222日历天[2][3] - 小米武汉科技园项目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含9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 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等多种业态[3] - 公司前期在武汉承接劲牌置业弱电智能化项目 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二期项目等多个标杆案例[2][4] - 公司将借助小米项目持续打造企业园区智慧空间服务标杆 提升市场占有率[4] 财务表现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0亿元 同比下降26.80%[2][5] - 净利润亏损8876.33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930.91万元[2][5] - 四项费用合计3.14亿元 较上年同期3.35亿元下降6.12%[2][5] - 资产负债率62.03% 较上年同期62.77%下降0.74个百分点[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5亿元 较上年同期-2.91亿元提升2.22%[5] AIoT平台与技术创新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2504.39万元 较上年同期796.68万元增长214.35%[6] - AIoT平台产品收入1355.99万元 较上年同期1086.77万元增长24.77%[6] - 物联网管控平台AIoT V7版本于2025年3月上线 拓展AI模型层架构并内嵌智能体[6] - 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4.48万元[7]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基于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务[3] - 智慧建筑行业应用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4] - 未来将持续加强AI应用技术创新 优化业务结构 强化风险管控[2][7]
8月份多项指标显示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
人民网· 2025-09-16 13:30
经济结构调整 - 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发展向好 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1] 装备与高技术制造业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7] - 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7] 现代服务业 - 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2.1%[9] - 8月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4%[9] 智能终端与新产品 - 智能终端产品受到青睐[11] -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减速器 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1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18] - 8月份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4.2%[18] 贸易多元化 - 1至8月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5.4%[22]
三季度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核心经济指标表现 -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1]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4] - 7-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5.8%和5.6% [4] 消费领域表现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1-8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 快于商品零售 [4]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1] 工业生产亮点 -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2] - 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2]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7-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为9.3% [4] 投资领域表现 - 1-8月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 [3] - 专业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6% [3]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 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3] 经济循环指标 - 8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扩张 [2] - 铁路货运量增速加快 [2] - 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 [2] - 7-8月货物出口分别增长8.0%和4.8% [4] 价格指标变化 -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 [4] - 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 连续4个月涨幅扩大 [4] 新兴产业发展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 智能终端产品受青睐 [2] - 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绿色产业 [3] - 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以“企业服务包”一揽子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7:17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华勤技术是全球消费电子ODM领域领军企业 每年为消费者提供数以亿计的智能终端产品[1] - 公司业务从手机起步 已拓展至智能穿戴 笔记本电脑 汽车电子 服务器 机器人等多个领域[1] - 拥有约1.7万名研发技术人员 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约50% 拥有印度 越南和墨西哥三大海外基地[1] - 擎朗智能构建了"通用+专用"的机器人全品类产品矩阵 包括人形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等[6] - 擎朗智能已累计出货超10万台机器人 业务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6] 海外市场表现 - 华勤技术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约50%[1] - 擎朗智能自2022年进入海外市场以来 海外营收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超过50%[6] - 擎朗智能机器人在全球运行总里程数超4000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1000圈[6] 政府支持政策 - 上海市政府提供"企业服务包"一揽子政策 包括资金支持 人才支持 科技创新项目支持 房租支持等[3] - 2023年上海发布关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4] - 浦东新区出台支持企业"走出去"行动方案 力争到"十五五"期末累计打造400家出海先锋企业 100家出海企业总部[4] 区位优势 - 上海具备人才优势 长三角供应链优势 政府对科技创新全方位的支持[3] - 上海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发展势头 叠加政策补贴 人才补贴等国家扶持[3] - 上海为企业服务客户 布局全球 输送人才带来极大优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