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产品

搜索文档
福日电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0 0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3.33亿元,同比上升0.42% [1] - 归母净利润2208.44万元,同比上升123.6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3.28亿元,同比上升11.92%,归母净利润6236.99万元,同比上升77231.19% [1] - 毛利率7.81%,同比增56.39%,净利率0.61%,同比增137.18%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41亿元,三费占营收比4.52%,同比增8.29% [1] - 每股净资产2.81元,同比减14.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9元,同比增90.33%,每股收益0.04元,同比增125.0% [1] - 货币资金17.05亿元,同比增26.00%,应收账款23.82亿元,同比增13.41%,有息负债33.76亿元,同比增21.58% [1] 历史财务数据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0.36%,2024年ROIC为-6.39% [1] - 公司上市以来25份年报中亏损年份10次 [1] - 去年净利率为-3.73%,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1] 业务战略 - 智能终端业务推进"1+N"产品战略升级,构建以手机为主的智能终端产品矩阵 [3] - 重点突破消费电子创新应用,扩展飞控产品业务边界 [3] - 深挖穿戴产品现有客户资源,力争在教育、工业领域平板产品实现突破 [3] - 密切关注智能座舱、智能域控的市场机遇 [3] 财务指标关注点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40.3% [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2.27% [2]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8.06% [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为负 [2]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辽宁日报· 2025-08-09 08:19
本报讯 记者赵婷婷报道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通知,围绕"行业应用、装备产品、支撑保障、其 他专项"四大方向征集辽宁省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案例不限于已完成,包括 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案例。 行业应用方面,重点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面向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 理等重点环节和典型场景,案例应具备创新性和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 用。装备产品方面,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装备产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或自研行业大 模型、智能终端产品、智能高端装备、智能工业软件等,案例应体现装备产品智能化发展趋势,具有一 定推广价值。 据介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组织专家择优遴选并纳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培育库。 在后续申报国家相关案例时优先重点推荐。遴选结果拟作为未来省直各部门重点项目推荐、"人工智能 +制造"人才推荐等重要参考依据。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申报主体应为具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核心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所申报的典型应用案 例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且具备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 ...
创维数字: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13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300万元–6,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8,182.37万元下降65.35%–76.3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700万元–5,5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5,594.82万元下降64.73%–76.27%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377元–0.0552元,上年同期为0.1593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智能终端产品销售单价大幅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滑 [1] 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 业绩预告数据为公司财务部初步核算结果,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1]
创维集团(00751) - 海外监管公告 - 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5-07-07 19:51
业绩总结 - 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00 - 6300万元,同比降76.35% - 65.35%[10] - 扣非后净利润3700 - 5500万元,同比降76.27% - 64.73%[10] - 基本每股收益0.0377 - 0.0552元,上年同期0.1593元[10] 业绩下降原因 - 市场竞争使智能终端产品单价降,营收和毛利率同比降[9]
对赌协议倒逼上市,尚研科技冲刺北交所IPO 海尔“助攻”了这群美的旧将敲锣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0:37
公司上市申请 - 尚研科技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 拟冲刺上市 [1] - 2024年营收5 88亿元 同比下滑4 5% 净利润4409万元 同比下滑1 3% [1] - 存在对赌条款 若未能在2025年12月20日前成功上市 创始股东需履行股份回购义务 [1][14] 客户集中度 - 2024年对海尔销售收入占比达66 66% 2023年达73 30% [1][4]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024年为89 02% 2023年为89 10% [6] - 同行业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平均销售占比仅47 75%-48 28% 显著低于尚研科技 [6][7] 管理团队背景 - 实际控制人卢高锋持股62 91% 曾任美的多个事业部高管 [2] - 5名董监高或核心技术人员有美的任职经历 [2] - 凭借团队资源切入家电头部企业供应链 美的为第二大客户 [2]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产品为变频驱动器 智能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 [9] - 2024年变频驱动器收入占比59 68% 智能控制器30 85% [10] - 2022-2024年变频驱动器收入占比50 93%-63 90%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 21亿元 6 16亿元 5 88亿元 [1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7万元 4467万元 4409万元 [1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 54% 净利润下滑1 3% [11] 股东结构 - 深创投及关联方佛山红土合计持股6 25% [11] - 2021年入股时签订对赌协议 约定上市时间及回购条款 [14] - 若上市失败 创始股东需承担5165 89万元回购义务 [16]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全球化即本土化,AI正推动企业效率跃升和成本优化
搜狐财经· 2025-06-27 11:37
AI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 AI技术从智能终端产品向制造端深度迁移,带来效率革命并重塑行业竞争力格局 [2] - 在科技制造领域,AI的价值比在智能终端产品更大,大模型技术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5] - TCL华星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实现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5.4亿元成本节约与价值增量 [5] - AI在工业领域应用突破显著,垂直大模型推动智能化生产,实现"黑灯工厂"无人化操作 [4] - 未来AI将在工业制造、产品研发、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4] 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 全球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需扎根当地市场而非简单装配或产品搬运 [6] - TCL海外业务利润率高于国内,过去十年海外业务增长超过国内业务 [7] - 全球化成功关键在于产业链能力建设,包括产品、供应链和人才的综合布局 [9] - 中国企业出海需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经济深度融合 [6] - TCL通过培养当地供应链合作伙伴和带动国内企业出海,建立本土化生态圈 [9] 行业趋势与案例 - 时尚产品领域出现成功案例如泡泡玛特,证明中国企业在创意和时尚领域的突破 [10] - 中国制造业出海模式从效率驱动转向创意与创新驱动,拓展全球市场空间 [10] - 全球化新路径强调产业链、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本地化深植 [2]
实益达上市18周年:利润由盈转亏,市值较峰值蒸发65%
搜狐财经· 2025-06-13 08:36
公司概况 - 公司自2007年6月13日上市至今已18年,上市首日收盘价32 15元,市值42 89亿元,当前市值46 14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PCBA控制板贴装业务及贴牌生产DVD、机顶盒、MP3等整机产品,核心产品分为智能终端产品(收入占比77 01%)和智能硬件制造(收入占比22 35%)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07年归母净利润0 62亿元,2024年为-0 23亿元,累计利润增长-137 93%,18年间有4年亏损,盈利增长年份占比44 44% [3] - 2020年营收7 84亿元,2024年降至5 95亿元,整体呈现收缩态势 [4]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 28亿元,2024年转为亏损-0 23亿元 [5] 市值变动 - 2015年12月31日市值达峰值132 61亿元(股价25 97元),当前市值46 14亿元(股价7 99元),较峰值蒸发86 46亿元(降幅65 20%) [7]
闻泰科技: 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7 00:26
公司业务重组 - 闻泰科技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包括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等子公司100%股权及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 [9][10] - 出售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交易对手为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 [9] - 拟出售资产范围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印尼及印度等多个地区的子公司 [10] 审计情况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拟出售资产2023-2024年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审计报告确认模拟财务报表公允反映了拟出售资产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长期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 [2][3][4] 财务风险 - 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导致产品集成业务采购销售受限,相关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3] - 长期资产减值涉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金额重大且依赖管理层判断 [3] - 审计机构对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关键假设及外部评估专家工作进行了重点核查 [3] 收入确认 - 营业收入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2023-2024年度收入确认准确性对业绩影响重大 [4] - 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实施分析程序、抽样核查支持性文件及执行截止测试等 [4] - 收入确认方法需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审计关注异常波动及截止性风险 [4] 财务报表编制 - 模拟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专为重大资产重组目的而准备 [1][8] - 编制基础包括持续经营假设,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5][12] - 合并程序抵销内部交易,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 [15] 会计政策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FVOCI和FVTPL [21][22] - 存货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5][36]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10-50年 [49] - 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51]
朗科智能业绩稳步增长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及其他股东连年减持为哪般
犀牛财经· 2025-05-14 19:4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6.23亿元同比增长21.67%归母净利润5170.64万元同比增长29.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12.21%归母净利润997.96万元同比增长14.22% [2] - 主营业务中智能控制器占比58.55%新能源业务占比34.43%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股东减持 - 五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793.70万股占总股本2.59% [2] - 刘晓昕拟减持306.37万股占总股本1%自2019年起已累计减持105.8万股套现约2346.26万元 [3] - 刘孝朋同期累计减持388.15万股套现6177.47万元 [3] - 潘声旺计划清仓减持46.61万股此前已累计减持986.38万股套现超1.21亿元 [3] - 郑勇本次拟减持120万股累计套现达1853.21万元 [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29.81%被动稀释至28.81% [3] 市场反应 - 减持公告发布后股价短期内波动2025年5月9日收盘价10.70元/股较前一日下跌1.47%成交额1.77亿元换手率6.63% [4] 研发与业务 - 2024年研发费用9221.46万元占营收5.68%重点布局智能控制器技术升级与新能源产品线拓展 [4] - 下游应用涵盖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及LED照明国外业务占比达53.60% [4] 行业现状 - 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面临持续创新压力 [5] - A股市场约43%的减持案例发生在企业业绩上升期 [5] 财务指标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87.22万元同比减少2.28亿元 [5] - 存货账面价值增至3.12亿元 [5]
宜宾的下一个十年
虎嗅· 2025-05-09 14:59
宜宾经济增速放缓 - 2025年一季度宜宾GDP实际增速仅为4%,低于绵阳7.2%和德阳7.5%,首次跌破全省5.5%的平均线 [1] - 相比去年同期8.2%的增速,创下非疫情期最低纪录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四川省7.2%的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绵阳11.7%和德阳14% [34] 产业结构分析 传统产业 - 白酒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3%,五粮液营收增速从2023年12.58%降至2025年一季度6.05% [36][37] - 2024年白酒产业约占宜宾GDP的23% [38] - 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6.3%,电力等基础产业仅增长1.6% [35] 新兴产业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5.1%,晶硅光伏增长37.5%,动力电池增长20% [41] - "新三样"出口额同比暴增34倍 [42] - 动力电池销量占全国15%以上、全省90%以上,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26][27] 投资与基础设施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远低于四川省4% [47]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工业投资1-2月仅增长0.9% [48][49]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7%,位居全省第一 [50] - 水电资源带来0.3元度电成本,仅为东部沿海一半 [23][60] 转型历程与战略 - 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从"一黑一白"转向多元化 [14] - 通过引入二三线手机品牌完成现代制造业基因首次植入 [16][17][19] - 宁德时代3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签约产能扩大至235GWh [22][25] - 大学城建设引入电子科大等名校,7年建成36平方公里教育新高地 [63][6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从材料到应用的完整生态 [66] - 拓展数字经济应用蓝海,发展工业互联网等高附加值数字服务 [67] - 发挥人工智能倍增效应,推动AI技术在各领域应用 [68] - 培育传统产业中的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增长点 [69] - 抢占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高地,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区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