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国际快递(06123)

搜索文档
【真灼港股动向】圆通国际快递发布中期业绩,持续加速全球化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业务收入14.1亿港元,毛利8872万港元 [1] - 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主要受外部关税政策调整、业务结构优化及战略区域投入影响 [1] 战略布局 - 推进以嘉兴"东方天地港"为核心、协同海外七大枢纽的"1+7"全球快递网络 [2] - 战略性收缩低利润率业务,聚焦国际快递、国际货运及供应链三大核心主航道 [1] - 持续加大物流枢纽建设、国际化人才引进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投入 [1] 业务拓展 - 拓展中亚、中东新兴市场,优化八大产品体系 [2] - 在韩国布局4座海外仓,仓储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日处理峰值超10,000单 [3] - 与小米集团合作打造南亚市场"空中物流走廊",实现72小时工厂直达终端 [3] 合作动态 - 与浙江海亮泰国分公司签署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协议,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 - 通过全链路智能化解决方案支持中国制造出海 [2][3] 技术应用 -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业务运营,强化技术创新驱动 [1][2] - 提供"仓储+订单处理+本地配送+属地售后"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 [3]
圆通国际快递(6123.HK)发布中期业绩,持续加速全球化布局
财富在线· 2025-08-22 09: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达14.1亿港元 毛利约8872万港元 [1] - 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 主要受外部关税政策调整、业务结构优化及战略投入影响 [1] 战略布局与网络建设 - 推进以嘉兴"东方天地港"为核心、协同海外七大枢纽的"1+7"全球快递网络 [2] - 在韩国升级海外仓服务 仓储总面积突破10000平方米 日处理峰值超10000单 [3] - 持续构建物流枢纽 加强基础设施与资源掌控力 [1] 业务结构优化 - 战略性收缩低利润率、长资金占用周期的非核心业务 [1] - 资源聚焦国际快递、国际货运及供应链三大核心主航道 [1] - 优化八大产品体系 覆盖国际快递、货运及供应链服务 [2] 技术赋能与创新 -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 [1][2] - 为小米打造"空中物流走廊" 实现72小时内国内工厂直达南亚 [3] - 通过全链路智能化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 [2][3]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拓展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紧跟中企商品出海趋势 [2] - 与小米集团达成跨境供应链协议 服务电子零部件出口南亚 [3] - 与浙江海亮泰国分公司签署国际物流供应链合作协议 [2] 国际化发展路径 - 2025年为"全面国际化"开局之年 深化"中国联世界 世界联世界"战略 [1][2] -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华人华企及跨境电商三大路径推进全球化 [3] - 海外仓实现韩国主要地区次日达 赋能中国卖家本地化运营 [3]
圆通国际快递(6123.HK)发布中期业绩,以人才筑牢国际化战略基石
财富在线· 2025-08-22 09: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业务收入14.1亿港元 毛利8872万港元 [1] 国际化战略推进 - 2025年为全面国际化开局之年 在网络拓展/产品搭建/基础建设/人才团队取得显著进展 [1] - 将高端人才引进置于全球化战略首位 2024年3月任命周建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1] - 关键管理岗位引进具备出海经验的行业头部企业人才 涵盖国际网络拓展/国际商贸供应链/运力采购等领域 [1] 人才培养体系 - 持续推进"启航计划" 通过培训+轮岗+考核机制培养超百名管培生 成为业务骨干力量 [2] - 实行"总部国际化、一线属地化"策略 完善海外派遣保障机制 标准化培训覆盖率100% [2] - 全球开放竞聘总部空缺岗位 通过发展通道和全球机会吸引保留绩优人员 [2] 团队建设成果 - 打造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地执行力的专业团队 为全球业务拓展提供人才支撑 [2] - 助力中国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2]
圆通国际快递(06123)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6043.6万港元,同比扩大43.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21:05
财务表现 - 收益14.14亿港元 同比下降52.5%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6043.6万港元 同比扩大43.4% [1] - 每股基本亏损14.46港仙 [1] 亏损原因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导致货运市场收入及毛利下降 [1] - 战略性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的业务 [1] - 报告期内发生2280万港元合营企业一次性减值亏损 [1] 战略举措 - 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构建全球快递枢纽设施和运营网络 [1] -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提升物流供应链体系效能 [1] - 持续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科技研发投入 [1] - 强化对物流核心基础设施和关键市场的资源掌控力 [1]
圆通国际快递(06123.HK)中期收益约14.1亿港元 同比减少约52.5%
格隆汇· 2025-08-21 21:0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14.1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减少52.5%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604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亏损4210万港元 [1] - 每股亏损14.46港仙 [1] 战略发展 - 公司深度践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把握跨境电商、华人企业和一带一路发展趋势 [1] - 通过自建自营和战略合作拓展国际网络覆盖和市场 [1] - 国际业务服务网络覆盖6个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圆通国际快递(0612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1 20:5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1,414.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52.5%(2024年上半年:2,975.1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414.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75.1百万港元下降52.5%[13][25]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60.4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42.1百万港元)[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2.1百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60.4百万港元,增幅43.4%[17][25]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4.46港仙(2024年上半年:10.08港仙)[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为88,720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174,087千港元)[5] - 公司行政开支为177,426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186,321千港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3%,较2024年同期的5.9%有所提升[25]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128,32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0,798,000港元略有下降[52] 空运业务分部表现 - 空运业务分部业绩亏损53.1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收益1.0百万港元)[3] - 空运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827.1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49.6百万港元,降幅达53.5%[13] - 空运货运代理业务收益同比下降53.5%至849.6百万港元,毛利下降71.7%至2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60.1%[28][29] 海运业务分部表现 - 海运业务分部业绩减少61.8%至9.3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24.2百万港元)[3] - 海运分部业绩从2024年上半年的24.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3百万港元,降幅61.8%[13] - 海运货运代理业务收益同比下降29.3%至268.6百万港元,毛利下降至53.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9.0%[30]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业务分部表现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业务分部业绩亏损8.6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收益9.9百万港元)[3] - 国际快递及包裹分部由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9.9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8.6百万港元[13]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收益同比下降67.7%至220.3百万港元,毛利下降87.3%至2.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5.6%[31][32] 其他业务分部表现 - 物流服务分部收益为38.5百万港元,毛利为6.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7%[33] - 其他业务分部收益为37.4百万港元,毛利为5.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13.0%增至14.8%[3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24,326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672,246千港元)[8] - 公司营运资金减少7.6%至1,062.3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从3.25倍上升至3.69倍[35]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22.6%至824.3百万港元,经营现金流入138.6百万港元[35] - 公司维持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为0,无未偿还银行借款[3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734.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488.7百万港元,降幅33.4%[2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265.9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01.5百万港元,降幅24.2%[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增加,主要因货运市场整体收入及毛利下降,以及一次性投资于合营企业的减值亏损约22.8百万港元[26] - 公司计划构建“1+7”全球快递枢纽设施和运营网络[46] - 公司强调科技赋能,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47] - 公司聚焦服装、汽车、半导体、电子产品领域,并与小米等新客户建立合作[50]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重点建设海外仓储中心[50] 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44] - 中国出口规模突破人民币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44] - 高技术产品出口持续9个月保持9.2%增速,高端机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增速超20%[45]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人民币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48]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人民币1.32万亿元,出口人民币1.03万亿元(+4.7%),进口人民币2,911亿元(+9.3%)[4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0%和3.1%[44]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9]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与2024年上半年相同)[54]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且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库存股份[53] - 审核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审计财务报告且无分歧[57]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官网发布[58] - 公司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业务面临多种外币风险,包括港元、人民币、欧元、美元及新台币,但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货币风险[36] - 公司短期银行存款质押金额为8.2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4.7百万港元)[40] - 公司以人民币8,810,000元(约9,477,000港元)收购上海圆通货运全部股权[41]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19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6名[52] - 公司采用股份奖励计划激励员工,并开展培训提升销售及客户服务表现[52]
港股异动 圆通国际快递(06123)跌超9%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最多6500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2 14:13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9.38%至1.16港元 成交额103.09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600万至6500万港元 上年同期亏损4290万港元 [1] - 净亏损同比扩大约30.5%至51.5% [1] 亏损原因分析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导致货运市场整体收入及毛利下降 [1] - 战略性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的业务 [1] - 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 [1]
港股异动 | 圆通国际快递(06123)跌超9%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最多6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3:49
公司业绩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600万港元至6500万港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4290万港元 [1] - 净亏损同比扩大30.5%至51.5% [1] 亏损原因分析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导致货运市场整体收入及毛利下降 [1] - 战略性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的业务 [1] - 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1] 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下跌9.38%至1.16港元 [1] - 成交额103.09万港元 [1]
圆通国际快递跌超9%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最多6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3:45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600万至6500万港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4290万港元 [1] - 净亏损同比扩大约30.5%至51.5% [1] - 货运市场整体收入及毛利下降导致亏损扩大 [1] 业务战略调整 - 战略性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的业务 [1] - 整体收入及毛利因业务调整减少 [1] - 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 [1]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业绩 [1] - 外部政策变化对货运市场造成冲击 [1] 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下跌9.38%至1.16港元 [1] - 成交额达103.09万港元 [1]
圆通国际快递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净亏损增至约5600万至6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7:5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600万至65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4290万港元亏损扩大30.5%至51.5% [1] - 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货运市场整体收入及毛利下降 以及战略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业务 [1] 业务运营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货运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1] - 公司战略性缩减低毛利率且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 [1] 战略发展 - 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构建全球快递枢纽设施和运营网络 [1] - 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持续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 针对重点区域和国家构建物流枢纽 [1] - 全面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1] - 在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能力打造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