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衍新药(06127)

搜索文档
昭衍新药(0612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8:1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8年2月14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12年12月2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號:6127)[7] - 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6] - 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6] - 2020年7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20年购股权计划[6] - 2019年12月10日收购Biomere并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6] - 2021年2月16日发布招股章程[8] - 2021年2月26日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 - 2021年2月26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7] - 2021年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A股员工持股计划[8]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6月24日举行[6]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516,68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075,905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639,379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408,798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301,279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35,67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550,625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328,78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08,659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165,665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556,41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11,56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87,67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05,32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79,917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8.51%,2020年为51.18%,2019年为51.42%,2018年为51.04%,2017年为54.99%[14] - 2021年公司年内利润率为36.69%,2020年为28.96%,2019年为29.35%,2018年为25.76%,2017年为26.53%[14]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51元人民币,2020年为0.99元人民币,2019年为0.59元人民币,2018年为0.34元人民币,2017年为0.31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8,537,07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172,902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570,141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176,976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974,126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392,641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951,093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720,19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509,556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397,571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净资产为7,144,43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221,809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49,945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667,42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576,555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7,136,214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222,54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49,200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667,219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576,203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1%,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同比增长约78%[16] - 2021年公司收益达15.167亿元,较2020年的10.759亿元增长41.0%[29][30] - 2021年服务成本为7.81亿元,较2020年的5.253亿元增加48.7%[32] - 2021年毛利为7.357亿元,毛利率为48.5%;2020年毛利为5.506亿元,毛利率为51.2%[33] - 2021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134亿元,较2020年的3170万元增加257.6%[34] - 2021年政府补助为4140万元,较2020年的2770万元增加49.3%[34] - 2021年利息收入为8370万元,较2020年的210万元增加3932.9%[35] - 2021年汇兑亏损净额为6030万元,较2020年的340万元大幅增加[35] - 2021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为4990万元,较2020年的570万元增加769.4%[35] - 2021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600万元,较2020年的1290万元增加23.8%;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643亿元,较2020年的2.115亿元增加25.0%[36] - 2021年研发开支为4780万元,较2020年的5070万元减少5.7%[38] - 2021年财务成本为400万元,较2020年的350万元增加12.5%[38]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8560万元,较2020年的4690万元增加82.3%[38] - 2021年实际税率为13.3%,与2020年的13.1%相比保持相对稳定[38] - 2021年年内溢利为5.564亿元,较2020年的3.116亿元增加78.6%[38] - 2021年净利润率为36.7%,较2020年的29.0%增加[38]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41亿元,较2020年的3.087亿元增加1245.7%[4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负债比率为0.1%,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减少1.9%[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14.82615亿元,占总收益97.8%;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3051.4万元,占2.0%;销售实验模型收益355.1万元,占0.2%[31] - 2021年集团整体签署订单超28亿元人民币,境内公司承接订单超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5%[24] - 2021年海外子公司Biomere承接订单约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5%[24] - 2021年昭衍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约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00%[26]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2021年全年服务客户超750家,新签约客户数超230家[16]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7%[16] - 截止2021年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9亿元人民币[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00余人的专业服务团队[17] - 2021年苏州昭衍启动约7500平米的饲养设施装修工程并完工投入使用,完成1800平米的实验室(P2)装修建设并获备案许可[18] - 苏州昭衍II期工程设计新增建筑面积约20000平米,2021年底完成基础框架封顶,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18] - 2021年昭衍(加州)新装修投入约6000平米的试验设施[18] - 2021年公司在药理药效平台新建并验证10多个疾病模型[19] - 2021年12月,公司和子公司苏州昭衍均通过日本PMDA的GLP检查[19] - 2021年公司在吸入药物评价领域成为国内吸入暴露装置通量最大的实验室[19] - 2021年公司临床检测实验室通过中外客户数十次质量体系与综合能力审计[20] - 2021年6月公司临床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组织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20] - 2021年11月公司荣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证书[20] - 2021年底公司通过14项北京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项目[20] - 2021年子公司苏州启辰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巴马猪以及体细胞克隆小鼠[2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在广州建立创新药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及中央实验室,在重庆建立相关实验室和设施,预计2023年一期投入运营[47] - 2021年开工建设约20,000平方米非临床研究实验室及实验模型设施以扩大苏州设施产能[47] - 目标通过扩大全球版图和服务能力将昭衍研究中心打造成全球首要合同研究组织品牌[48] - 利用对Biomere的收购升级设施,增强服务能力,扩大在美国及北美医药市场业务[48] - 凭借非临床研究优势扩大并多样化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48] - 继续扩大药物发现及筛选服务,提供综合合同研究组织服务平台[48] - 公司计划吸引有国际经验和科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大海外招聘力度支持美国业务增长[49] - 公司预计2022年在梧州开始运营新实验模型设施及实验室,开发专有生产系统提升产能[51] - 公司打算有选择地收购业务及资产,丰富全球服务范围[52]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法规依从性和合规性风险,若违规可能影响声誉和业绩[53] - 随着业务扩张,公司面临人才招募和流失风险[54] - 临床前CRO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若不保持优势将面临挑战[55] - 公司主要采购实验动物资源,供应商供应和价格问题会影响业绩[56] - 医药研发向创新药倾斜,公司需探索新技术,否则需求可能降低[57] - 公司新业务进入临床CRO和药物警戒领域,可能因经验和能力不足影响业绩[58] - 新冠疫情若失控,公司业务可能受国家防控政策影响[5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高大鹏39岁,2012年11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起任总经理,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62] - 孙云霞53岁,1999年10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获委任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2012年12月任副总经理[62] - 姚大林73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获任命为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2012年2月任高级副总经理[65] - 顾晓磊34岁,2012年12月加入集团并获委任董事,2020年8月调任非执行董事[66] - 孙明成47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翟永功60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欧小杰48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张帆42岁,自2021年2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高大鹏2005年7月获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62] - 孙云霞1995年7月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63] - 李叶女士39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19年1月起担任人力资源部董事总经理[70] - 尹丽莉女士41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20年3月起担任质量保证部负责人[70] - 孙辉业先生53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20年7月起分别担任昭衍(苏州)副总经理和公司首席兽医官[70] - 高大鹏先生39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联席公司秘书[71] - 孙云霞女士53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71] - 姚大林博士73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72] - 顾静良先生41岁,2019年1月获委任为副总经理,2011年担任销售部主管,自2018年7月起担任苏州昭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72] 公司股息及股份增发情况 - 公司建议2021年向股东分派股息每股人民币0.36元,2020年为人民币0.35元[73] - 按2022年3月30日已发行381,246,492股股份计算,建议末期股息总计约为人民币137,248,000元,2020年为人民币94,850,000元[73] - 公司建议2021年自储备中向全体股东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2020年也是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73] 公司股份发行及回购情况 - 2021年3月24日,公司按每股H股151.00港元的价格发行及配发40,800股H股,全球发售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5,285.2百万元[76] - 2021年3月29日,公司获批按人民币9.81元的回购价回购及注销25,518股受限制股份,尚未回购总代价为人民币250,300元[76] - 2021年8月30日,公司获批以非公开方式回购并注销25,214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总对价为人民币298,786元,注销74,676份购股权[7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约人民币307.0百万元,相当于所得款项净额约5.8%,所得款项净额余额约为人民币4,978.2百万元[76] 所得款项净额用途 - 提高苏州设施非临床研究
昭衍新药(0612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4 06:07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6127[6] - 上市日期为2021年2月26日[7]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7] - 公司A股于2017年8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00] - 公司H股於2021年2月26日在聯交所上市,超額配股權於2021年3月19日獲部分行使,3月24日按每股H股151.00港元發行及配發40,800股H股[79] - 2021年2月26日公司H股上市,发行43,324,800股,3月19日超额配股发行40,800股,每股151港元[168] 公司股权结构 - 周先生及冯女士合共持有舒泰神40.29%股份[8] - 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周先生及冯女士各自直接持有47.60%及37.40%[8] - 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舒泰神37.21%股份[8] - 周先生通过华泰证券资管-招商银行-华泰聚力1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舒泰神1.97%股份[8] - 周先生直接持有舒泰神1.11%股份[8] - 冯女士持有64,073,468股A股,占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3.66%[47] - 周先生持有34,568,986股A股,占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2.76%[47] - 冯女士及周先生被视为于合共98,642,454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6.42%[47] - 顾晓磊先生持有14,478,455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35%[45] - 左从林先生持有9,996,032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69%[45] - 孙云霞女士持有2,039,716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75%[45] - 大鹏先生持有196,176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07%[45] - 姚大林博士持有97,66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04%[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70,820,329股已发行股份,包括227,454,729股A股及43,365,600股H股[47][51] - 周先生实益拥有A股34,568,986股,占股份总数的15.20%、12.76%;配偶权益拥有A股64,073,468股,占股份总数的28.17%、23.66%[50] - JPMorgan Chase & Co.在H股的好仓为4,735,451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10.91%、1.75%;淡仓为113,6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0.26%、0.04%;可供借出股份为231,996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0.53%、0.09%[50] - UBS Group AG在H股的好仓为3,904,365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9.00%、1.44%[50] - BlackRock, Inc.在H股的好仓为3,046,818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7.03%、1.13%[50] 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5] - 公司于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5] - 一名合资格雇员根据所有生效计划获授奖励涉及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1%,所有生效计划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10%[5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不得超过48个月[59] - 奖励禁售期分别为自奖励注册之日开始后的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6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向360名承授人授出购股权,可认购3,202,829股A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18%[67] - 2018年购股权利益归属期:50%于2019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30%于2020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18日,20%于2021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18日[71] - 2019年第一批购股权利益归属期:50%于2020年10月14日至2021年10月13日,30%于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13日,20%于2022年10月14日至2023年10月13日[71] - 2019年第二批购股权利益归属期:50%于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8月10日,50%于2022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10日[71] - 2020年购股权利益归属期:50%于2021年8月31日至2022年8月30日,30%于2022年8月31日至2023年8月30日,20%于2023年8月31日至2024年8月30日[71] - 董事左从林获授可认购96,000股A股的购股权,行使价94.77元[69] - 董事高大鹏获授可认购30,000股A股的购股权,行使价94.77元[69] - 董事孙云霞获授可认购138,000股A股的购股权,行使价94.77元[69] - 董事姚大林获授可认购30,000股A股的购股权,行使价94.77元[69] - 高级管理层于爱水获授可认购25,000股A股的购股权,行使价94.77元[70] - 2018年3月9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50%於2019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期間解鎖,30%於2020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18日期間解鎖,20%於2021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18日期間解鎖[73,74] - 2019年9月9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50%於2020年10月14日至2021年10月13日期間解鎖,30%於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13日期間解鎖,20%於2022年10月14日至2023年10月13日期間解鎖[73,74] - 2020年6月24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50%於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8月10日期間解鎖,50%於2022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10日期間解鎖[73,74] - 2018年3月9日,公司授出396,000份购股权及342,000股受限制股份,购股权行使价为56.62元,受限制股份认购价为28.31元[151] - 2019年9月9日,公司授出1,124,000份购股权及405,000股受限制股份,购股权行使价为48.11元,受限制股份认购价为24.06元[151] - 2020年6月24日,公司授出175,000份购股权及63,000股受限制股份,购股权行使价为94.77元,受限制股份认购价为47.39元[151] - 2020年7月17日,公司授予2,09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94.77元[153] - 授出的购股期权总数为3,785,000[154] - 期末未行使购股期权数量为3,194,050,行使价为64.41元;期末可行使购股期权数量为178,360,行使价为20.13元[155] - 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未行使购股期权数量为3,202,829,加权平均行使价为64.29元[157]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授出购股期权数量为175,000,加权平均行使价为94.77元[157] - 授出的受限制股份总数为810,000[159] - 部分购股期权和受限制股份按三年归属,分别归属总数的50%、30%、20%;部分按两年归属,分别归属总数的50%、50%[156,159] - 受限制股份在两年归属期内,分别于授出登记日期起计第一及第二个周年日后的首个交易日归属总数的50%[1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未行使受限制股份554,596份,期末未行使383,918份;2020年同期期初727,420份,期末811,104份[1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1487.4万元,2020年同期为1215万元[1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534,556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397,355千元增长34.5%[14]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268,571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196,804千元增长36.5%[14]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3,093千元,较2020年增长85,575千元,增幅78.9%[14]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153,735千元,较2020年增长85,976千元,增幅78.8%[14] - 2021年毛利率为50.20%,较2020年的49.50%增加0.7个百分点[14] - 2021年年内利润率为28.60%,较2020年的21.50%增加7.1个百分点[14]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0元,较2020年的0.38元增长57.9%[14] - 2021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59元,较2020年的0.38元增长55.3%[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7,869,165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72,902千元增长262.2%[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259,879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51,093千元增长32.5%[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34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974亿元增加34.5%[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服务成本为2.6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2.006亿元增加32.6%[3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686亿元,毛利率为50.2%;2020年同期毛利为1.968亿元,毛利率为49.5%[3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704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3270万元增加114.9%[3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营销开支为73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650万元增加11.7%[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35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9310万元增加45.7%[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219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2810万元减少22.1%[36] - 公司期内溢利由2020年上半年的8560万元增加78.9%至2021年上半年的1.531亿元;净利率由21.5%上升至28.6%[3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031亿元,较2020年6月30日的3.087亿元增加1261.6%[3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0.2%,2020年12月31日为2.0%[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为7980万元,2020年同期为8590万元[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34,556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397,355千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68,571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6,804千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74,169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01,894千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72,
昭衍新药(0612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9 16:51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127[7] - 2021年2月26日为上市日期[9]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1年2月16日[9] - 公司于2020年7月开始海外发行H股,并于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59] - 2021年2月26日公司成功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4332.48万股H股[79] - 2021年3月19日超额配股权部分行使,额外发行4.08万股H股[79]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共发行43,324,800股H股,超额配股权于2021年3月19日部分行使,3月24日按每股151.00港元发行及配发40,800股H股,所得款项约6373.6百万港元[111] - 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后核数师未变动,2020年综合财务报表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81] 公司股权结构 - 周先生及冯女士合共持有舒泰神40.29%股份,其中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37.21%中,周先生及冯女士各自直接持有47.60%及37.40%,周先生通过资管计划持有1.97%,直接持有1.11%[11] - 董事长冯女士实益拥有A股64,073,468股,占总股份23.66%;配偶权益拥有A股34,568,986股,占总股份12.76%[148] - 非执行董事顾晓磊先生实益拥有A股16,078,455股,占总股份5.94%[148]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共有270,820,329股已发行股份,包括227,454,729股A股及43,365,600股H股[150][153] - 冯女士持有64,073,468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3.66%;周先生持有34,568,986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2.76%;二人合计持有98,642,454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6.42%[150]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H股好仓4,754,196股,占H股的10.96%,占股份总数的1.76%;淡仓9,400股,占H股的0.02%,占股份总数的0.00%;可供借出股份354,696股,占H股的0.81%,占股份总数的0.13%[152]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好仓2,540,318股,占H股的5.86%,占股份总数的0.94%[152] - UBS Group AG持有H股好仓2,381,000股,占H股的5.50%,占股份总数的0.88%[152] 公司重大事件时间线 - 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5] - 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5] - 2020年7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20年购股权计划[5] - 2019年12月10日收购Biomere并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5] - 2020年9月15日采纳组织章程细则[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为10.75905亿元,毛利为5.50625亿元,年内溢利为3.11564亿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为3.1295亿元[38]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51.18%,年内利润率为28.96%,基本每股盈利为1.39元,摊薄每股盈利为1.38元[3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1.72902亿元,负债总额为9.51093亿元,净资产为12.21809亿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12.22544亿元[39] - 2017 - 2020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01279亿元、4.08798亿元、6.39379亿元、10.75905亿元[38] - 2017 - 2020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65665亿元、2.08659亿元、3.28786亿元、5.50625亿元[38] - 2017 - 2020年公司年内溢利分别为7991.7万元、1.0532亿元、1.87677亿元、3.11564亿元[38] - 2017 - 2020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9.74126亿元、11.76976亿元、15.70141亿元、21.72902亿元[39] - 2017 - 2020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3.97571亿元、5.09556亿元、7.20196亿元、9.51093亿元[39] - 2020年公司总收益为10.759亿元,较2019年的6.394亿元增加68.3%[61] - 境外客户产生的收益由2019年的3860万元增加477.5%至2020年的2.227亿元[62] - 2020年公司服务成本为5.253亿元,较2019年的3.106亿元增加69.1%[64] - 2020年毛利为5.506亿元,毛利率为51.2%;2019年毛利为3.288亿元,毛利率为51.4%[66] - 2020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290万元,较2019年的1250万元增加3.5%[67][68] - 2020年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为5470万元,较2019年的1310万元增加318.9%[68] - 2020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115亿元,较2019年的1.027亿元增加106.0%[68] - 2020年研发开支为5070万元,较2019年的3960万元增加27.8%[68] - 2020年财务成本为350万元,较2019年的30万元增加929.5%[72] - 2020年所得税开支为4690万元,较2019年的2910万元增加61.4%[72] - 2020年实际税率为13.1%,与2019年的13.4%相比保持稳定[72] - 2020年年内溢利为3.116亿元,较2019年的1.877亿元增加66.0%[72] - 2020年净利润率为29.0%,较2019年的29.4%有所下跌[72] - 租赁负债利息从2019年的30万元增至2020年的270万元,计息借款利息从2019年的5万元增至2020年的80万元[7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8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7亿元增加74.4%[7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2.0%,较2019年12月31日的2.6%减少0.6%[79] - 公司建议2020年向股东分派股息每股人民币0.35元,2019年为人民币0.34元;末期股息总计约为人民币94,787,000元,2019年为人民币55,051,000元[107] - 公司建议2020年自储备中向全体股东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2019年也是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107] - 截至2021年3月29日公司已发行合共270,820,329股股份[10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412.1百万元[111] 公司业务发展成果 - 2020年公司拥有约150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建立了符合多国申报的GLP资质,基本实现试验资料的全球认可[42] - 2021年2月26日,公司成功登陆联交所主板,成为一家「A+H」的CRO企业[42] - 昭衍(苏州)2019年建成的10800平方米动物设施及3500平方米实验室于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46] - 公司成功构建模拟病毒评价系统及ACE2模型小鼠用于COVID - 19疫苗研发[48] - 公司承接的COVID - 19疫苗非临床研究项目助力其早期临床及市场推广,国内市售疫苗均委托其进行临床前评价[48] - 公司为两家支持临床试验的参与医院提供系统化质量体系改进服务[53] - 公司参与的第三家医院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正筹备提交GCP备案材料[53] - 2020年公司组织国内外客户对共建临床中心一期病房进行多次现场审核[53] - 2020年公司进行治疗COVID - 19的创新药物临床试验[53] - 2020年公司附属公司创建2种ACE2菌株人源化的基因编辑小鼠模型[54] - 广西梧州实验动物基地54幢猴房、一幢厂区办公楼及一幢饲料房地基工程竣工[5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手头订单超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60%[56] - 2020年非临床业务新客户231名,活跃客户520名[56] - 2020年非临床业务新签订单超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0%[56] - 2020年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约78万元,较2019年增长约85%[60] - 2020年海外附属公司Biomere承接订单总额约1.6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5%[60]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约2万平方米符合GLP的非临床研究实验室及实验模型设施以扩大苏州设施产能[82] - 公司预计广州和重庆设施一期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82] - 公司计划升级及定制加利福尼亚州的未来设施,以支持非临床研究以及饲养及繁殖实验模型[83] - 公司将扩大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重点招聘有临床试验管理及执行经验的人才[83] - 公司将继续投资在梧州建立实验模型生产中心及实验室,预计2021年在约376,667平方米地块上运营新设施[85] - 公司将开发专有实验模型生产系统,提升产能、效率及质量[85] - 公司打算有选择地收购业务及资产,增强现有地位并扩展服务范围[86]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法规依从性和合规性风险,若未遵守规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87] - 公司业务扩张和拓展对管理、技术、营销等人才需求迫切,人才获取和流失是面临的困难[88] - 公司主要向第三方采购实验动物资源用于非临床研究,供应商供应不稳定或提价会影响公司项目和经营业绩[88] - 临床前CRO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若不能保持核心优势和完成募投项目建设,盈利将受影响[88] - 医药研发机构向创新药领域倾斜,公司需探索新技术及评价方法,否则业务和前景会受损[88] - 公司新设子公司进入临床CRO和药物警戒等新领域,可能因市场和业务能力不足、经验和人员缺乏导致经营业绩未达预期[88] -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日常经营提出挑战,若未来疫情失控,业务可能受国家防控政策影响[9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冯宇霞女士56岁,1995年8月加入集团,2007年6月任董事长兼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及董事会事务[91] - 左从林先生56岁,1996年12月加入集团,2012年12月任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2019年1月任副董事长,负责监督集团运营和管理[91] - 冯宇霞女士在1986 - 198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任医生,1992 - 199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实习研究员及助理研究员[91] - 左从林先生在1989 - 1996年在中国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及助理研究员,自2009年1月起任中国毒理学学会理事[91] - 高大鹏38岁,2012年11月加入集团,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自2019年1月起任总经理[95] - 孙云霞52岁,1999年10月加入集团,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督集团非临床业务[95] - 姚大林71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科学创新及技术改进战略规划[96] - 顾晓磊33岁,2012年12月加入集团,2020年8月调任非执行董事,负责为集团运营提供战略建议[97] - 孙明成46岁,自2019年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97] - 翟永功59岁,自2019年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5 - 2007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00] - 张先生自2019年起任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企业客户服务部董事总经理,一直为美国执业会计师[100] - 高大鹏2005年7月获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曾在多家公司任职[95] - 孙云霞1995年7月获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医学硕士学位,担任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95] - 姚博士1990年11月获中国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多个机构工作[97] - 于爱水女士44岁,2019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20年4月起成为唯一首席财务官[106] - 顾静良先生40岁,2019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担任销售部主管[105] - 尹丽莉女士40岁,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