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搜索文档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1 18:16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三年度,公司收入约为211,985,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88.55%[8] - 公司毛利约为34,324,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97.89%[8]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度營業額约为211,985,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大幅减少约88.55%[21]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度毛利约34,324,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减少约1,066,633,000港元,毛利率约16.19%,较去年下降约43.27个百分点[35] 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阿斯利康(中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免疫细胞疗法的改进、商业化及许可权等[11] - 公司计划成为首个在大中华地区提供硼中子俘獲治療癌症治疗服务的提供商,与国内多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通过分销硼中子俘獲治療设备和服务为公司带来收益[15] - 公司与住友签署一系列合同,涉及供应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和服务,建设工程已于2022年11月展开[29] 项目进展 - 海南鵬博硼中子治療中心項目已簽訂入園投資協議,计划于2022年9月正式动工建造和运营癌症治疗中心[13] - 鵬博博鰲硼中子醫院的建设工程按计划进行,硼中子俘獲治療系統已于2024年2月运抵博鰲先行區,目标于2024年年底或2025年初开始运营[14] - 2023年,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工程按计划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系统及周边部件已送抵海南,目标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开始运营[31] 财务情况 - 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约95,447,000港元,较去年转为虧損淨額,主要由于COVID-19檢疫规定放宽导致需求下降[44] - 2023年度内部监控检讨报告显示未发现重大漏洞,系统有效且足够[174] - 公司发行了总额为10,000,000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10,000,000美元(约77,800,000港元)[73]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1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毛利约3432.4万港元,较2022年约11.00957亿港元减少约10.66633亿港元,毛利率约16.19%,较2022年的约59.46%下降约43.27个百分点[28] - 2023年集团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9544.7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净额2.58087亿港元[32] - 2023年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1618.6万港元(2022年:无)及348.4万港元(2022年:无)[31]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为2317.3万港元,2022年为7.56443亿港元;减值亏损备抵2023年为340.9万港元,2022年为454.4万港元[11]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9487.2万港元,2022年为8.17312亿港元[11] - 2023年已就估计不可收回的贸易应收账款作出备抵约340.9万港元,2022年为454.4万港元[13]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777.5万港元,2022年为3.51487亿港元[9] - 2023年存货撇减为1167.1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9] - 2023年金融资产的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505.7万港元,2022年为171.4万港元[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208.7万港元(2022年:9277万港元),减少约2068.3万港元[43] - 集团贸易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中约578.7万港元(2022年:2.06441亿港元)以港元计值[48] - 2023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计价受限制银行存款约零港元(2022年:440万港元),以日圆计价约1.34809亿港元(2022年:1.24156亿港元)[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其他借款约1096.3万港元(约人民币1000万元)(2022年:零港元)[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162名全职雇员(2022年:260名),2023年总员工成本约为9260.7万港元(2022年:1.66735亿港元)[60] - 2023年公司对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约299.6万港元,2022年为327.1万港元,公司按雇员月薪5%向《职业退休计划条例》计划和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每位雇员每月最高不超1500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堃博约1.13%股本权益或597.016万股,公平值约471.6万港元,占总资产0.71%,最初投资成本500.000154万美元(约3928.2万港元),2023年公平值亏损约895.6万港元[69] - 2023年末,已授权但未订约的资本承担共2.08295亿港元,2022年为2.37541亿港元,其中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为1.50616亿港元,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为5767.9万港元[7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质押银行存款约1.34809亿港元(2022年:1.28556亿港元)[9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借款约2000万港元(2022年:零港元),以约1147.8万港元香港租赁土地及楼宇法定押记和附属公司2500万港元公司担保作抵押[9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00535亿港元(2022年:9607.3万港元)[10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为2368万港元(2022年:3278.2万港元)[104] - 2023年商誉1.07181亿港元(2022年:1.10083亿港元)[104] - 2023年无形资产5764.4万港元(2022年:6731.3万港元)[10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2.61166亿港元(2022年:8.84757亿港元)[104] - 2023年总资产6.62362亿港元(2022年:14.70491亿港元)[104]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490,726千港元,较2022年的826,520千港元下降约40.63%[105] - 2023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71,636千港元(非流动负债12,169千港元 + 流动负债159,467千港元),较2022年的643,971千港元(非流动负债95,307千港元 + 流动负债548,664千港元)下降约73.35%[105] - 2023年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662,362千港元,较2022年的1,470,491千港元下降约55%[105] - 2023年公司股本为96,323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105] - 2023年公司其他储备为366,431千港元,较2022年的506,352千港元下降约27.63%[105] - 2023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为27,972千港元,较2022年的223,845千港元下降约87.5%[105] - 2023年公司可转换债券非流动负债为0千港元,较2022年的55,796千港元下降100%;流动负债为53,877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05] - 2023年公司衍生金融负债非流动负债为0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52千港元下降100%;流动负债为3,916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05] - 2023年公司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7,152千港元,较2022年的290,045千港元下降约80.3%[105] - 2023年所得款项总额及收入为211,985千港元,2022年为1,851,601千港元[115]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77,661千港元,毛利为34,324千港元;2022年销售成本为750,575千港元,毛利为1,100,957千港元[115] - 2023年经营亏损为127,674千港元,2022年经营溢利为851,707千港元[11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42,025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862,826千港元[115] - 2023年本年度亏损为140,706千港元,2022年本年度溢利为705,568千港元[115] - 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74,253千港元,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654,250千港元[117] - 2023年每股亏损为9.9仙,2022年每股盈利为26.8仙[117]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为2.11985亿港元,2022年为18.51532亿港元[155] - 2023年利息收入为374.2万港元,2022年为15.3万港元[157] - 2023年股息收入为2.3万港元,2022年为0[157] - 2023年政府补贴为6.4万港元,2022年为336.1万港元[157]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32.2万港元,2022年为108.2万港元[157] - 2023年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为152.1万港元,2022年为0.4万港元[157] - 2023年汇兑亏损净额为725.5万港元,2022年为86.9万港元[157] - 2023年COVID - 19相关租金减让为0,2022年为19.5万港元[157] - 2023年资本开支为59,413千港元,其中医学及保健相触服务800千港元、免疫治疗198千港元、中子俘获治疗58,404千港元等[164] - 2023年即期税项为 - 82千港元(香港利得税223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少拨备 - 305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1,237千港元,总计 - 1,319千港元;2022年即期税项为158,561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1,303千港元,总计157,258千港元[167] - 2023年研究和开发成本为29,042千港元,2022年为27,760千港元[17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少于90日为4,072千港元、91至275日为4,492千港元、超过275日为90千港元,总计8,65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00,680千港元、1,771千港元、192千港元,总计202,643千港元[177] - 2023年12月31日加权平均股份价格为0.77港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45港元,预期波动率为67.64%,预期寿命为1,无风险利率为3.97%;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15港元、1.45港元、77.82%、2、4.02%[182]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为5,787千港元、应计费用为23,100千港元、预收款为432千港元、其他应付款为27,833千港元,总计57,15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06,441千港元、77,161千港元、377千港元、6,066千港元,总计290,045千港元[182] - 某分部营业额从2022年约16.19568亿港元降至2023年约1.9291亿港元,减少88.09%[186] - 香港地区2023年收入211,972千港元,2022年为1,851,331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3年为66,984千港元,2022年为126,168千港元[191] - 中国(不包括香港)2023年收入13千港元,2022年为201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3年为277,292千港元,2022年为231,848千港元[191] - 2023年租赁负债利息843千港元,2022年为751千港元;借款利息73千港元;可转换债券实际利息2023年为4,395千港元,2022年为2,744千港元[192]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摊薄(亏损)/盈利的本年度(亏损)/盈利,2023年为 - 95,447千港元,2022年为258,087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和2022年均为963,231千股[197] - 应收账款账龄0 - 90日,2023年为11,110千港元,2022年为549,256千港元;91 - 180日,2023年为4,072千港元,2022年为200,680千港元;181 - 365日,2023年为4,492千港元,2022年为1,771千港元;365日以上,2023年为90千港元,2022年为192千港元[200] 可转换债券相关情况 - 2022年可转换债券初始确认时公平值为1.05492亿港元,按交易价格7850万港元计量,即时亏损2699.2万港元已递延[19] - 2020年可转换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4年5月10日,2022年确认延长亏损202.7万港元[44]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0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价1000万美元(约7780万港元),初步换股价每股1.45港元,全部行使换股权最多配5413.7931万股[66] - 2020年发行可转换债券本金10,000,000美元(约77,500,000港元),年利率8.5%,初步换股价每股1.75港元,全部行使可发行最多44,857,142股换股股份[177] - 2022年发行可转换债券本金10,000,000美元(约77,800,000港元),年利率8.25%,初步换股价每股1.45港元,全部行使可发行最多54,137,931股换股股份[179] - 2024年3月2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就发行可转换债券订立配售协议,发行价88,000,000港元,年利率8%,初步换股价每股0.55港元,全部行使可发行最多160,000,000股换股股份[184] 硼中子俘获治疗相关业务情况 - 2023年1月17日,公司、鹏博海南与住友订立销售合约及维护服务合约,硼中子俘获治疗部件初步销售合约价为4.36亿日圆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口医疗装置
智通财经· 2024-01-30 22:12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新设备介绍 - 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包括质子加速器、质子束传输系统、中子照射装置等组成[2] 硼中子俘获治疗规划程序 - 硼中子俘获治疗规划程序根据轮廓资料和照射条件计算剂量分布,协助医生制订治疗计划[3]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3 20:47
公司业绩 - 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业额为18,35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8,842千港元有所下降[7] - 公司在第三季度出现净亏损,达到54,9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盈利257,246千港元出现明显下滑[7] -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销售成本为29,7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3,751千港元有所下降[7] -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毛利为11,4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5,091千港元有明显下降[7] -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经营亏损为49,2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盈利314,260千港元出现亏损[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总權益为562,26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7%[9] - 本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净利润为159,516千港元,同比增长了304,090千港元[10] 公司业务 - 本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腫瘤免疫细胞治疗、销售保健产品和医药产品以及提供保险经纪服务[12] 财务报告 - 本集团的财务报告遵循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和GEM证券上市规则[14]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未经审计综合第三季度业绩根据历史成本法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计综合第三季度业绩采用与去年年度报告一致的会计政策,但首次采纳了新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修订[16] 公司股东 - Genius Earn和Genius Lead分别持有公司54.97%的股份[85] - 国元证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62%的股份[85] - 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持有公司6.02%的股份[85] - 高振顺持有公司9.92%的股份[85] - 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没有其他股东持有公司股份[9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实施了购股权计划以奖励和嘉许合资格参与者[91] - 公司在2023年第三季度期间,共计发放了14,515,000股购股权[92]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公司已向受选参与者授予582,000股奖励股份[101] - 截至报告日期,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仍可授予95,741,115股奖励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94%[103] - 董事会可在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内随时指示受托人向公司股东收取现有股份,但须遵守法律和规定[107]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将于2031年8月17日届满[108]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17: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所得款项总额及营业额为18,3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8,842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所得款项总额及营业额为200,7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5,751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亏损49,241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314,260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经营亏损83,308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571,206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亏损54,976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257,246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亏损82,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463,606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57,374千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239,090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102,357千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402,352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068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166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562,266千港元,年初为826,520千港元[8]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465,895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724,935千港元[9] - 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额为18,3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8,842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额为200,7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5,751千港元[17] - 2023年第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为 - 3,5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796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 13,8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924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为2,3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股息收入为23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股息收入[18] - 2023年前三季度政府补贴为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1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3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3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为1,5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汇兑亏损净额为15,6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17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12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4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为39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59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4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30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26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704千港元[2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股息,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2023年已支付上一财年末期股息约963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25][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0.037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0.095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0.068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0.166港元[27] - 2023年第三季度集团营业额约2.00712亿港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的约12.75751亿港元大幅减少约84.27%[35] -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约4992.3万港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约7.36313亿港元减少约6.8639亿港元,毛利率从57.72%降至24.87%,下降32.85个百分点[49] - 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061.1万港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的1019.4万港元增加约41.7万港元或4.09%[50] - 2023年第三季度行政开支约1.08728亿港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约1.57555亿港元同比减少约4882.7万港元或30.99%[51] - 2023年第三季度利息开支约393.6万港元,2022年第三季度为325.9万港元[52]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597.6万港元,2022年第三季度为溢利净额1.59516亿港元[53] - 2023年第三季度总员工成本约为7219.3万港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的1.04363亿港元减少[73] - 2023年第三季度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约265.3万港元,2022年第三季度为209.5万港元[77]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涵盖医学检测、细胞治疗、产品销售及保险经纪等[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在香港提供医学检测及健康检查服务、在中国提供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等[34] - 2023年第三季度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整体需求弱于预期,保险经纪服务营业额反弹最强劲[36] - 医学实验室检测及健康检查服务营业额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约10.44983亿港元降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约1.85559亿港元,减少82.24%[38] - LY007细胞注射液已完成低、中、高剂量组合资格受试病人筛选,9名入组病人已成功回输,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末完成12名受试病人全部入组,2024年第二季度启动关键II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2023年第三季度该分部无营业额[40] - 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分部营业额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约2.16557亿港元大幅降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约47.3万港元,减少约99.78%[41] - 集团与日本制药公司订立为期五年的NMN粉剂特许及分销协议,2023年1月与代理商订立在港澳地区独家分销NMN产品的协议[41] - 2023年第三季度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按计划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目标2023年底前完成,之后安装系统,目标2024年底或2025年初开始运营,该季度无营业额[45] - 保险经纪服务营业额从2022年第三季度约636万港元增至2023年第三季度约1466.1万港元,增加1.31倍[46] - 物流服务营业额从2022年第三季度约781.6万港元减至2023年第三季度约1.9万港元,减少99.76%[47] - 2023年第三季度放债业务无新增贷款和利息收入,2022年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3.5万港元[48] 公司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成立的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应评税利润按16.5%税率征税[21] - 一间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可享15%企业所得税率[2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23] 公司过往出售业务情况 - 2022年4月4日出售明珠集团,现金代价6400000港元,收益590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5363千港元[30][31] - 2022年5月31日出售朝正集团,现金代价50000港元,收益1106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11千港元[32][33]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计划 - 2022年2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鹏博海南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订入园投资协议,承诺建造及运营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42] - 2022年6月鹏博海南与住友签署有关供应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及相关服务的合约,建设工程于2022年11月展开[43] - 2022年12月管理局给予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44]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已与地区康健中心相关营运者订立九项服务协议[61] -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将于2023年11月13日推出,45岁或以上合资格人士可获政府资助进行筛查和诊治[61] - 公司位于香港科技园的实验室自2022年7月起提供基于下一代测序的癌症伴随诊断测试[65] - 以CD20为靶点的研究性新药LY007细胞注射液一期试验于2022年第一季度展开,首三组九名病人已完成细胞回输,预计最迟2024年第一季度有足够病人入组[66][67] - 2023年10月18日,公司与阿斯利康(中国)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7] - 公司已订立协议购买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药物及相关服务,目标成为大中华地区首个提供该治疗服务的提供商[68] - 公司与国内若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肿瘤患者在2024年开设的海南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提供治疗服务[69] - 博鳌先行区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目标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70]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共180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295名减少[73] - 公司为香港合资格雇员设立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为薪金成本的5%,每位雇员每月最高不超1500港元;中国雇员参加国家管理定额供款退休福利计划[76]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79][81][84] - 董事刘小林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30,292,546股,占比55.05%[78] - 董事何询先生拥有公司购股期权好仓3,220,000股,占比0.33%;徐海音女士拥有5,000,000股,占比0.52%,总计8,220,000股,占比0.85%[81] - 主要股东Genius Ear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529,500,546股,占比54.97%[83] - 主要股东国元证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实益拥有公司股份54,137,931股,占比5.62%;拥有持有股份的保证权益187,903,805股,占比19.51%[83] - 主要股东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42,041,736股,占比25.13%[83] - 主要股东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42,041,736股,占比25.13%[83] - 主要股东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股份58,000,000股,占比6.02%;高振顺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95,545,000股,占比9.92%[83] 公司购股权与股份奖励计划 - 2023年1月6日授予合资格参与者可认购最多500万股股份的购股权,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57]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受托人购买529.5万股股份,代价约418.5万港元,已授予获选参与者58.2万股奖励股份[5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购股权变动,年初总计14,515,000份,期间授出5,000,000份,失效7,960,000份,9月30日结余11,555,000份[90] - 2023年1月6日授予徐海音女士5,000,000份购股权,33.33%(1,665,000份)2023年1月6日至2024年1月5日归属,33.33%(1,665,000份)2023年1月6日至2025年1月5日归属,33.34%(1,670,000份)2023年1月6日至2026年1月5日归属[94][95] - 2023年第三季度受托人市场购买5,295,000股股份,总代价约4,185,000港元[98] - 2023年第三季度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获选参与者授予582,000股奖励股份,9月30日受托人持有7,038,000股公司股份[99] - 股份奖励计划采纳日期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963,231,150股,进一步授出奖励股份不得超此数的10%[100] - 自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以来已授予582,000股股份,公告日期仍可授予95,741,115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94%[100][101] - 每名参与者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享有的最高权利不得超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02] - 2019年8月20日授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6:44
权益与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44,374千港元,较之前的602,675千港元有所下降;非控股权益为112,488千港元,较之前的223,845千港元下降;权益总额为656,862千港元,较之前的826,520千港元下降[1] - 流动负债总额为172,585千港元,较之前的548,664千港元下降;权益及负债总额为904,083千港元,较之前的1,470,491千港元下降[1] 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10,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84,025千港元增长;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44,737千港元,较2022年的 - 122,600千港元增加;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0,835千港元,较2022年的 - 7,164千港元增加[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5,283千港元,较2022年的54,261千港元增长;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5,396千港元,较2022年的204,884千港元增长[8] 各业务线收入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为41,460千港元,较2022年的298,244千港元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服务收入为170,525千港元,较2022年的460,906千港元下降[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为54千港元,较2022年的650千港元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收入为356千港元,较2022年的215,402千港元下降[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提供保险经纪服务收入为10,275千港元,较2022年的1,239千港元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收入为11,467千港元,较2022年的4,699千港元增长[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提供物流服务收入为7千港元,较2022年的2,673千港元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收入为9千港元,较2022年的5,872千港元下降[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款项总额为51,796千港元,较2022年的302,821千港元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款项总额为182,357千港元,较2022年的686,978千港元下降[17] 政府补助与税率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就中国政府所提供就业支援确认政府补助约36,000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间附属公司可享15%的企业所得税率[25] 受限制银行存款与应收账款备抵 - 2023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价之受限制银行存款约4206000港元,以日元计价之受限制银行存款约113457000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已就估计不可收回的贸易应收账款作出备抵约4544000港元[38] 公司股权出售情况 - 2022年4月4日,公司出售明珠集团全部股本权益,现金代价为6400000港元[33] - 2022年5月31日,公司出售朝正集团全部股本权益,现金代价为50000港元[35] 可转换债券相关 - 2020年可转换债券以控股股东Genius Lead Limited所持529500546股本公司股份作抵押[41] - 2022年5月10日,公司将尚未偿还2020年可转换债券到期日延至2024年5月10日[42]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按10,000,000美元(约77,800,000港元)发行可转换债券,年利率8.25%,到期日为发行日期起计两年[58] - 2023年6月30日,可转换债券负债组成部分的公平值约为81,44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240,000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本金1000万美元、账面金额约699.7万美元(约5492.9万港元)的尚未偿还可转换债券,按8.25%固定年利率计息,2024年12月30日到期偿还[129]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0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发行价1000万美元(约7780万港元),初步换股价每股1.45港元,全部行使换股权时将配发及发行最多5413.7931万股换股股份[131] 购股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公司所授予购股权确认总开支约1049000港元[50] - 可于购股权计划所有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权行使时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46] - 于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因行使购股权向购股权计划项下各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46] - 授予董事、顾问和雇员的购股权数目总计38430000份,行使价介乎1.45港元至2.20港元[64] - 期间内获行使购股权的加权平均股份价格为1.81港元,报告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1.56年(2022年:1.23年)[65] - 2023年授出购股权加权平均股份价格为1.10港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45港元,预期年期4年,预期波动率65.42%-77.83%,无风险利率3.63%-3.93%[96] - 承授人可在购股期权授出要约日期起21日内支付1港元接纳要约,行使期由董事厘定,自归属日期后开始且不超授出日起十年[93] - 2023年1月6日,公司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期权,可认购最多50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144] - 行权价2.00港元的购股数为6,440,000股[197] - 行权价2.00 - 2.20港元的购股数为3,335,000股[200] - 2019年8月20日授出的购股股权,授予承授人股份最多三分之一的归属及行使时间分别为2019年8月20日至2020年8月19日、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200] - 2019年8月20日授出的购股股权,授予承授人股份最多三分之一的归属及行使时间分别为2019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2021年8月20日至2022年8月19日[200] - 2019年8月20日授出的购股股权,授予承授人股份最多余下三分之一的归属及行使时间分别为2019年8月20日至2022年8月19日、2022年8月20日至2023年8月19日[200] 公司资产相关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83,2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6,443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3年6月30日为49,48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765千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质押银行存款约117,663,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8,556,000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8,69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7,312千港元[54] - 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备抵后,0至90日2023年6月30日为24,15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9,256千港元;91至180日2023年6月30日为15,7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680千港元等[5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1,82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6,441千港元;应计费用2023年6月30日为24,2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161千港元等[55] - 2023年6月30日加权平均股份价格为0.85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5港元;2023年6月30日预期波动率为63.56%,2022年12月31日为77.82%等[61] - 报告期末已订约但未发生的资本承担,2023年6月30日为23599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7541千港元[71] - 住友为鹏博海南提供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顾问服务,服务费4亿日圆(约2166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3820000港元[72] - 鹏博海南建设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相关金额约1.0306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9400.6万港元,已支付约2134.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34万港元[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539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52626亿港元[1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约为76,613,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942,000港元有所减少[180] - 集团对Pillar Biosciences, Inc.投资约69,270,000港元,占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的7.66%;对堃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投资7,343,000港元,占比0.81%[1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堃博约1.13%股本权益或5,970,160股,公平值约为7,343,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72,000港元减少[18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工程2022年11月展开,2023年中期按计划进行,设施结构施工目标2023年底完成,其后安装系统,2023年中期无营业额[83][84] - 2023年1月18日,华昇诊断中心与华大基因重续持续关连交易,全年上限为1.2亿港元[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料等向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购买为1000千港元,2022年为53454000千港元;向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支付服务费为11000千港元,2022年为9415000千港元;向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收取服务费2023年为0,2022年为120396000千港元等[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等薪酬为4575000千港元,2022年为4869000千港元[105] - 2023年中期集团营业额约1.82357亿港元,较2022年中期的约6.86909亿港元大幅减少约73.45%[107] - 2023年中期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分部无营业额[109] - 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约2.15402亿港元大幅减至2023年中期约35.6万港元,减少约99.83%[110] - 提供保险经纪服务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约469.9万港元增至2023年中期约1146.7万港元,增加1.44倍[115] - 2023年中期集团毛利约6132.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约3.54904亿港元减少约2.93578亿港元[116] - 2023年中期毛利率约为33.63%,较2022年中期的约51.67%下降约18.04个百分点[116] - 2023年中期行政开支约7776.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约9382.7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606.1万港元或17.12%[118] - 政府已拨款共19亿港元用于发展地区康健中心计划[12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与18名指定地区康健中心营运者中的9名订立实验室检测服务协议[123] - 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于2022年12月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13] - 2023年中期,集团无新增贷款,放债业务无利息收入(2022年中期:1.5万港元)[138] - 2023年中期,集团利息开支约266.7万港元(2022年中期:231万港元)[142] - 2023年中期,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3048.4万港元(2022年中期:溢利净额6822万港元)[142] - 2023年中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27.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的107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1 21: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款项总额为182,3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6,978千港元下降73.46%[6] - 同期,公司营业额为182,3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6,909千港元下降73.4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61,3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4,904千港元下降82.7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34,067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256,946千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4,677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253,756千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本期亏损27,721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206,360千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904,08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70,491千港元下降38.5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56,86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6,520千港元下降20.5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4,6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307千港元下降21.6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72,5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8,664千港元下降68.54%[9] - 2023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826,520千港元,6月30日为656,862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30,484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44,983千港元[10]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465,895千港元,6月30日为540,436千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溢利68,220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163,262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10,855千港元,2022年为184,025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4,737千港元,2022年为122,600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835千港元,2022年为7,164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5,283千港元,2022年为54,261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16,7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181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6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千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6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10千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溢利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为4,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03千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之成本为26,6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0,555千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为25,5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298千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3,0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96千港元[3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股息,上一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额约9,632,000港元已支付[37][38]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963,231千股[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109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016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0,484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032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282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35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68,220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71港元[39] - 2023年中期期间营业额约1.82357亿港元,较2022年中期期间约6.86909亿港元大幅减少约73.45% [87] - 2023年1 - 6月向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购买物料等金额为10,3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7,424千港元[85] - 2023年1 - 6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等薪酬为3,6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7千港元[85] - 2023年中期集团毛利约6132.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约3.54904亿港元减少约2935.78万港元,毛利率约33.63%,较2022年中期约51.67%下降约18.04个百分点[101] - 2023年中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27.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1071万港元减少约343.4万港元或32.06%[103] - 2023年中期行政开支约7776.6万港元,较2022年中期约9382.7万港元减少约1606.1万港元或17.12%[104] - 2023年中期集团利息开支约266.7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231万港元[105] - 2023年中期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3048.4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溢利净额6822万港元[10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4539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52626亿港元[1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本金为1000万美元、账面金额约为699.7万美元(约5492.9万港元)的尚未偿还可转换债券,年利率8.25%,2024年12月30日到期[12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其他借款为零,2022年12月31日约为564.1万港元,年利率10% [12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9.04083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2.4722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7.34%,流动比率为2.14倍[1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9632.3115万港元,分为9.6323115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12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约为7661.3万港元,包括对Pillar和堃博的投资[1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187名,2022年6月30日为210名;2023年中期总员工成本约5162.1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5994.1万港元[138] - 2023年中期集团对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约163.5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132.9万港元[1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143][145][148] - 2023年中期,公司购股权变动后总计可予行使购股的股份数目从1451.5万增加到1951.5万,其中期间内授出500万[154] - 2023年中期期间,除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按计划规则及信托契约条款,在联交所以约193.4万港元购买197.5万股公司股份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提供检测、治疗、销售产品及保险经纪服务[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41,460千港元,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54千港元,提供保险经纪服务收入10,275千港元,提供物流服务收入7千港元,放债业务收入为0千港元,所得款项总额51,796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170,525千港元,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356千港元,提供保险经纪服务收入11,467千港元,提供物流服务收入9千港元,放债业务收入为0千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82,357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460,906千港元,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215,402千港元,提供保险经纪服务收入4,699千港元,提供物流服务收入5,872千港元,放债业务收入30千港元,买卖证券所得款项总额69千港元,所得款项总额686,978千港元[20][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学及保健相关服务分部业绩16,188千港元,免疫治疗分部业绩 - 19,649千港元,医药产品分部业绩 - 836千港元,保险经纪分部业绩1,723千港元,硼中子俘获治疗分部业绩 - 3,403千港元,其他分部业绩 - 18千港元,总计 - 5,995千港元[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学及保健相关服务分部业绩209,134千港元,免疫治疗分部业绩 - 19,591千港元,医药产品分部业绩79,006千港元,证券分部业绩1,958千港元,保险经纪分部业绩 - 768千港元,其他分部业绩 - 842千港元,总计268,897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医学及保健相关服务分部资产185,654千港元,免疫治疗分部资产151,513千港元,医药产品分部资产1,677千港元,保险经纪分部资产10,847千港元,硼中子俘获治疗分部资产89,431千港元,其他分部资产6,265千港元,总计445,387千港元,总负债247,221千港元[27] - 2022年12月31日,医学及保健相关服务分部资产891,833千港元,免疫治疗分部资产163,934千港元,医药产品分部资产417千港元,保险经纪分部资产9,172千港元,硼中子俘获治疗分部资产70,858千港元,其他分部资产6,816千港元,总计1,143,030千港元,总负债643,971千港元[27] - 公司有六个经营分部,分别为医学及保健相关服务、免疫治疗、医药产品、证券、保险经纪、硼中子俘获治疗、其他[21] - 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期间约4.60906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中期期间约1.70525亿港元,减少63.00% [89] - 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约2.15402亿港元减至2023年中期约35.6万港元,减少约99.83%[92] - 提供保险经纪服务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约469.9万港元增至2023年中期约1146.7万港元,增加1.44倍[98] - 提供物流服务营业额由2022年中期约587.2万港元减至2023年中期约9000港元,减少99.85%[99] - 2023年中期放债业务无新增贷款及利息收入,2022年中期利息收入为1.5万港元[100] - 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工程按计划进行,设施结构施工目标2023年底前完成,其后安装系统,2023年中期无营业额[97] 公司股权及股东信息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分别为Genius Lead Limited和Genius Earn Limited[15] - 2023年6月30日,董事刘小林于公司股份好仓持股529750546股,占比55.00%[143] - 董事刘小林、何詢、徐海音获授购股权好仓总计11760000股,占比1.22%[145]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Genius Ear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529500546股,占比54.97%[147]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国元证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实益拥有54137931股,占比5.62%;持有股份保证权权益187903805股,占比19.51%[147]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242041736股,占比25.13%[147]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实益拥有58000000股,占比6.02%[147] - 高先生在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持有的5800万股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其余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09 18:54
投资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资金情况 - 投资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所得款项净额为23340千港元(约3000000美元),余额23340千港元(约3000000美元),预计最迟于2023年9月30日全数动用[2] 研发成本及一般营运资金情况 - 研发成本及一般营运资金所得款项净额为15124千港元(约1944000美元),余额15124千港元(约1944000美元),预计最迟于2023年9月30日全数动用[4]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1 21:36
保险经纪服务营业额变化 - 保险经纪服务营业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约346万港元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119.2万港元,减少65.55%[1] 物流服务营业额变化 - 物流服务营业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约319.9万港元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2000港元,减少99.94%[4] 放债业务数据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放债业务无新增贷款和利息收入,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1.5万港元[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约4916.1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约18973.2万港元减少约14057.1万港元,毛利率从约49.40%降至约37.65%,下降约11.75个百分点[6]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72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90.5万港元减少约18.5万港元或4.74%[7]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约4471.7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约5434万港元减少约962.3万港元或17.71%[8]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开支约为135.3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21.7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37.5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溢利净额3493.8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款项总额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157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088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81,4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4,356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49,1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732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091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为133,261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3,960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32,044千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本期亏损为7,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本期溢利为106,585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亏损7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0658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全面亏损10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55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8817千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75030千港元[38] - 本公司拥有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应占亏损15375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4938千港元[38] - 非控股权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应占溢利75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1647千港元[3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6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0.036港元[38]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2023年为亏损4716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32737千港元[38]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2023年为3680千港元,2022年为1182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合约收入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088千港元[54]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3,8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59千港元[57] - 2023年第一季度以股份为基础付款为640千港元[49]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亏损(除税项)为31,555千港元[49]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收益总额为75,030千港元[49]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营业额约1.30561亿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约3.84088亿港元大幅减少约66.01%[98]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70万港元,2022年为1.2万港元;政府补贴2.3万港元,2022年无;杂项收入13万港元,2022年为14.2万港元;汇兑亏损净额120.9万港元,2022年为25.5万港元;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145.9万港元,2022年为9.9万港元[70]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135.3万港元,2022年为121.7万港元[72]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1537.5万港元,2022年溢利3493.8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016港元,2022年盈利0.036港元[75] 持续关连交易情况 - 2023年1月18日华昇诊断中心与华大基因重续持续关连交易,全年上限为1.2亿港元[11] 购股权授予情况 - 2023年1月6日公司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权,可认购最多500万股股份,相当于授予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15] - 2023年第一季度,徐灣音女士获授500万股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45港元[113] - 2019年8月20日授出的购股权限定行使情况,涉及32.4万股,行使价每股1.68港元[114] - 2020年11月26日授出的购股权限定行使情况,166.5万股行使价2.10港元,167万股行使价2.20港元[116] - 2020年9月2日授出的购股权限定行使情况,各322万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行使[129] - 2023年1月6日授出的购股权分三阶段归属行使,各阶段比例为33.33%、33.33%、33.34%,对应数量为166.5万、166.5万、167万份[130] - 2023年1月6日,500万份购股权授予徐海音女士,授出日期股份收市价为每股1.10港元,紧接授出日期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为每股1.13港元,紧接授出日期前股份收市价为1.13港元[144] 公司股本及股份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30] - 刘小林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529,500,546股,概约百分比为54.97%[23][24] - 2023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96223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变[4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亿股本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91] - 2023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232.5万股公司股份[8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110] - 2023年3月31日,Genius Earn和Genius Lead分别以受控制法团权益和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5.29500546亿股,占比54.97%[109] - 2023年3月31日,国元证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5413.7931万股,占比5.62%[109] - 2023年3月31日,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受控制法团权益身份持有2.42041736亿股,占比25.13%[109] - 2023年3月31日,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5800万股,占比6.02%[109] - 2023年3月31日,高振顺以受控制法团权益身份持有9554.5万股,占比9.92%[109] - 授予董事的购股期权总计相关股份1176万股,占比1.22%[108] CAR - T药物试验情况 - 公司CAR - T药物LY007细胞注射液一期试验于2022年第一季度展开,首组四名病人已完成细胞回输,预计2023年底前有足够病人入组[19] - LY007细胞注射液于2022年3月1日在瑞金医院入组第一例病例,首组四名病人已完成细胞回输,2023年第一季度该分部无营业额[100] 医学实验室检测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为129,0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662千港元[54] - 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及健康检查服务的营业额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1.62662亿港元减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1.29065亿港元,减少20.65%[79] 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收入为3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752千港元[54]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分部营业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约2.14752亿港元大幅减至约30.2万港元,减少约99.86%[101] 所得税税率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税率25%计提拨备[57] - 香港成立的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的应评税利润按8.25%的税率征税,超过该金额的利润按16.5%的税率征税;不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应评税利润按16.5%的税率征税[73] - 一间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可享15%的企业所得税率[92]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派发[58] 每股亏损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60]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21年8月18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若进一步授出奖励股份导致授予股份数目超过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9.6323115亿股)的10%,则不得授出奖励[145][146] - 截至报告日期,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股份9632.3115万股,相当于公司2021年8月18日及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32] - 每名参与者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享有的最高权利不超公司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33]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剩余年期至2031年8月17日届满[13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控股公司等无使董事获利益的安排,仅2019 - 2023年授予三名董事购股除外,无按股份奖励计划向董事奖励股份[13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7]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140]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3年第一季度全体董事遵守相关规定[149] 业绩审核情况 - 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未经核数师审核,但审核委员会已根据会计准则及惯例审阅[151] 公众持股量情况 - 以报告日期可得公开资料为基准,公司维持了GEM上市规则指明的公众持股量[152] 产品分销协议情况 - 公司与日本NMN粉剂产品供应商订立为期五年特许及分销协议,2023年1月与代理商订立协议在港澳地区独家分销NMN产品[101]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1 2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款项总额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157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088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49,1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732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1,091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133,261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3,960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132,044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本期亏损7,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本期溢利106,585千港元[6][7]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8,817千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75,030千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0.016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036港元[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824,06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41,565千港元[8][9] - 2023年第一季度以股份为基础付款为5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千港元[8][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130,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4,157千港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为 - 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00千港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1,3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7千港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3,8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59千港元[1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22]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6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036港元[23] - 2023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亏损)/盈利时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963,231千股[2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额约1.30561亿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3.84088亿港元大幅减少约66.01%[2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约4916.1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1.89732亿港元减少约1.40571亿港元[37]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约为37.65%,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49.40%下降约11.75个百分点[37]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72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90.5万港元轻微减少约18.5万港元或4.74%[38]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约4471.7万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约5434万港元同比减少约962.3万港元或17.71%[39]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利息开支约为135.3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21.7万港元[4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37.5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溢利净额3493.8万港元[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1.62662亿港元减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1.29065亿港元,减少20.65%[30] - 销售及分销保健相关及医药产品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2.14752亿港元大幅减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30.2万港元,减少约99.86%[33] - 提供保险经纪服务分部营业额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346万港元减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119.2万港元,减少65.55%[34] - 提供物流服务营业额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319.9万港元减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2000港元,减少99.94%[35] - 2023年第一季度放债业务无新增贷款,无利息收入,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1.5万港元[36] -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服务在2023年第一季度无营业额[32] 税务政策相关 - 香港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税率征税,超该金额按16.5%税率征税[18]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一附属公司享15%税率[19][20] 财务准则变更 - 公司已采纳2023年1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强制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财务影响[15] 重大交易事项 - 华昇诊断中心与华大基因重续持续关连交易,2023年全年上限为1.2亿港元[43] - 鹏博海南向住友购买硼中子俘获治疗部件,初步销售合约价为4.36亿日圆(约2650.2万港元),采购维护服务代价为3.606亿日圆(约2191.9万港元)[4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交易[56] 业务发展动态 - 香港政府已拨款19亿港元发展地区康健中心计划,公司已与相关营运者订立八份服务协议[47] - 公司推出HPV DNA测试、结直肠癌DNA测试及cPassTM测试等新测试[49] - 公司位于香港科技园的实验室自2022年7月起提供基于NGS的癌症伴随诊断测试[51] - 公司CAR - T药物LY007细胞注射液一期试验已展开,预计2023年底前有足够病人入组[52] - 博鳌先行区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建设目标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54] 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刘小林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29,500,546股,占比54.97%[5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231,1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57][59][62] - 2023年3月31日,董事持有的公司购股期权好仓总计11,760,000股,占比1.22%[59] - 2023年3月31日,Genius Ear和Genius Lea持有公司普通股529,500,546股,占比54.97%[61] - 2023年3月31日,国元证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54,137,931股,占比5.62%[61] - 2023年3月31日,国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42,041,736股,占比25.13%[61] - 2023年3月31日,Richlane Venture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58,000,000股,占比6.02%[61] - 2023年3月31日,高振顺持有公司股份95,545,000股,占比9.92%[61] 购股权及股份奖励计划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购股权变动后总计可予行使股份数目从14,515,000股增至19,515,000股,期间新增授出5,000,000股[68] - 2023年1月6日公司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权,可认购最多500万股股份,相当于授予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45] - 2023年1月6日授予徐海音女士5,000,000份购股,其中33.33%(1,665,000份)2024 - 2025年行使,33.33%(1,665,000份)2025 - 2026年行使,33.34%(1,670,000份)2026 - 2027年行使[72][73] - 2023年第一季度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未认购、收取或购买公司股份,公司未给予股份,3月31日受托人持有2,325,000股[75]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股份为96,323,115股,相当于公司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963,231,150股的10%[76][77] - 每名参与者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享有的最高权利不得超公司2021年8月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8]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剩余年期至2031年8月17日届满[81] - 2019年8月20日授出购股权,授予董事等,行使价1.68港元,授出前收市价1.37港元[68][69] - 2020年9月2日授出购股权,授予董事何询先生,行使价2.00港元,授出前收市价1.55港元[68][70] - 2020年11月26日授出购股权,授予顾问翟普博士,行使价2.00 - 2.20港元,授出前收市价1.34港元[68][71] 合规及治理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4] - 2023年第一季度全体董事遵守规定交易标准及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8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董事、控股股东等无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8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90] - 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指明的公众持股量[91]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