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银控股(08162)
搜索文档
港银控股(0816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0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437,96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61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76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575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58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亏损0.07港仙显著改善[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达到8,451.6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0.3百万港元增长约5,923.9%(增长约59.2倍)[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净溢利约为4.8百万港元,远超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0.6百万港元[34] - 公司实现转亏为盈,溢利为4.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0.6百万港元[41]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98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0%[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486,84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3,31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01,06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7.4%[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4,1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87千港元有所增加[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4,80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56千港元大幅增长[1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0,6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52千港元显著提升[1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0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0.7百万港元[42] - 公司未偿还贷款为79.6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6.5百万港元[43]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7.7%,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9%有所上升[44] 资产与净值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43,71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3%[7]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27,151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231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公司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97,687千港元,较2023年的311,933千港元有所增加[28]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金属贸易分部的收入为8,437,96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16]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分部的亏损为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4千港元有所改善[16] - 公司放债服务分部的收入为13,6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564千港元有所下降[1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可报告分部溢利为22,10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506千港元大幅增长[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41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51千港元显著提升[18] - 公司2024年金属贸易收入为8,437,9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700千港元大幅增长[19] - 公司2024年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13,620千港元,较2023年的14,564千港元略有下降[19] - 金属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8,438.0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5.7百万港元增长约6,612.8%(增长约66.1倍)[35] - 金属业务客户数量达到16家,较2023年新增7家[35]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3.6百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14.6百万港元基本持平[39] - 放债服务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未录得收入,与2023年同期情况相同[40] 业务策略与发展 - 公司金属业务主要客户为中国内地大型国资企业及大型综合重点企业,预计将持续受益于国内经济恢复[36] - 公司金属业务通过严格控制客户和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时间表,确保及时结算和交付,增强客户和供应商的竞争优势[36] - 公司金属业务将继续与重点企业客户合作,并积极扩大自身资源,向新的金属产品多元化发展[37]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稳步发展,业务重心转向受国家教育政策鼓励的艺体教育、人文及素质教育等领域[38]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4年总财务成本为413千港元,较2023年的393千港元有所增加[22]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643千港元,较2023年的2,926千港元显著增加[23] - 公司2024年主要管理层薪金及短期雇员福利为2,904千港元,较2023年的2,781千港元略有增加[3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薪酬总额为6.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9百万港元[4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张思源通过其全资拥有公司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的23.27%[52] - 公司主要股东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的23.27%[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280,000股[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购股权计划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总数为57,147,000股[59]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2015年4月10日授出的购股权剩余期限约为9个月[5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分别负责财务报告、薪酬建议、董事提名和战略计划执行[64][65][66][67] - 港银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张思源(董事会主席)、王文东、冯志坚,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吴励妍、黄翠珊[69] 其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60]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7 16:31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 2023年,公司整体经营呈现良好态势,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港元[13] - 公司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并取得显著增长[13] - 公司在复杂挑战的外部环境下,通过不懈努力和业务策略优化,取得了实质性、持续性和发展性的成果[13] - 2023年,公司整体运营呈现良好态势,营收首次突破1074.05亿港元,同比增长22137%[27] 金属业务发展 - 金屬業務在2023年度取得顯著的營收增長[17] - 金屬業務客戶數量從2022年的4家增加至2023年的9家[16] - 2023年金属业务销售量约为729万吨,销售合同金额超过100亿港元,约为10706.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9倍[34] - 公司在过去艰难环境中持续努力,成功拓宽金属业务产品种类,扩大国际贸易,取得实质性、持续性和发展性的显著强化[35] - 本集团金属业务主要是大宗金属商品贸易,主要产品包括铜、铝、镍等标准金属和金属件,以及铜精矿、铁矿石和镍铁等大宗商品[91] - 主要客户包括万新有限公司(萬向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分别属于中国内地大型综合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91] - 本集团在2024年第一季度新增客户为新加坡国际金属贸易公司,主要从事钢铁产品贸易和钢铁原材料进出口业务[111][112] - CIC是由中国的卓尔智联、国际电子贸易平台GeTS和新加坡交易所合资成立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主要专注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商品[114][117] - 本集团金属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内地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综合重点企业,预计金属业务将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持续回升,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120][121]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客戶數量已達到9家,包括藝體教育培訓機構、幼兒園、人文素質自然體驗教育提供商和教育教材和圖書發行商[19]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是本集团自2019年开始的业务板块之一,截至2023年,全资子公司四川港银雅汇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向中国内地不同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125][126] - 2023年,随着中国内地国内教育教学和学生课外课程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本集团能够抓住需求增长,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整体呈现良好复苏趋势,收入大幅增长[127][128] - 集团在提供教育管理服务时,主要致力于为四川省成都市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全面的教育管理和咨询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协助幼儿园客户扩展学前教育年龄范围[198][199]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21:51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0,706,777千港元,2022年为34,548千港元[3] - 2023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9,042千港元,2022年亏损269千港元[3] - 2023年年度溢利为17,375千港元,2022年亏损22,074千港元[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收益为2.10,2022年亏损2.66[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184千港元,2022年为1,249千港元[5]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4,190千港元,2022年为28,072千港元[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0,002千港元,2022年为23,276千港元[5]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10740482千港元,较2022年的48341千港元大幅增长[25] - 2023年金属贸易收入为10706777千港元,较2022年的34548千港元显著提升[25]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7375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2074千港元[2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32910千港元,较2022年的10618千港元大幅增加[30] - 2023年集团营收首次突破百亿港元,达到10740.5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22137% [34] - 2023年集团成功录得归属本公司拥有人溢利约17.4百万港元,2022年则亏损约22.1百万港元 [34] - 贸易应收款项中,0 - 30日2023年为61120千港元,2022年为8388千港元 [32] - 贸易应付款项2023年为311933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 [32] - 2023年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收入约337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38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144% [51] - 2023年总收入约107.405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4830万港元增加约22137%[69] - 2023年溢利约174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2320万港元,实现转亏为盈[69] - 2023年底现金及银行结馀约163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420万港元增加约1210万港元[71] - 2023年底流动比率为1.10倍,2022年为1.65倍[71] - 2023年底未偿还贷款约231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210万港元增加[71] - 2023年底集团共雇用23名雇员,2022年为24名[76] - 2023年底资本负债比率为23.9%,2022年为38.4%[7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业务、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及放债服务业务[7] - 公司有金属贸易、放债服务、教育管理服务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18][19][20] - 2023年集团主要业务分为金属业务、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及放债服务业务 [33] - 金属业务经营范围为大宗金属商品贸易,主要产品包含铜、铝、镍等标准金属和相关大宗商品 [36]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各类教育机构提供服务,专注艺体及人文素质教育管理[51] - 云南通海林海标件运营近20年,主要下游为云南交通基建和国资制造企业[41] - 中环福霖运营超20年,下游终端客户超1000家,是全国五金机电信息采集单位[42]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9间教育机构提供服务,涵盖4所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2间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发行商[62]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已为9间教育相关机构客户提供服务[67] - 放债服务业务在2023年未录得收入,2022年也无收入[68]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于2024年3月15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8]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存货及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9] - 公司本年度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除部分修订外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递延税项确认豁免范围,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公司追溯执行相关指引,调整对累计亏损或权益无重大影响[15][17]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损益等报表及相关数字获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86] 经营分部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报告分部收入总计10740482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10706777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33705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报告分部溢利╱(亏损)总计43653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16769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27035千港元,放债服务亏损151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9042千港元,所得税开支17375千港元,年度溢利382583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382583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329916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52600千港元,放债服务67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387977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347975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定非流动资产增加总计332191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325662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6461千港元,放债服务68千港元[21] 其他财务信息 - 2023年香港所得税率为16.5%,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为25% [27][28] - 2023年财务成本中贷款利息为766千港元,租赁负债的利息为284千港元[2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042千港元,较2022年的269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2023年按收入确认时间划分,随时间过去转移控制权收入为33705千港元,某时间点转移控制权收入为10706777千港元[26] - 2023年来自主要客户A1、B1、C1的收入分别为5879407千港元、3069445千港元、1336425千港元[26] 业务发展情况 - 金属业务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4家增加至2023年的9家,2024年一季度再新增2家,目前达11家 [35] - 2023年集团完成约729万吨金属销售量,销售合同金额约10706.8百万港元,较2022年大幅增加约30934% [36] - 2023年集团与四川港投集团旗下子公司完成超一亿港元大额订单业务 [36] - 2023年金属业务可报告分部溢利超1600万港元,公司将拓展与大型国资和综合重点企业合作,向新金属产品多元化发展[49] - 公司协助幼儿园客户将生源覆盖年龄段从3 - 6岁拓展至0 - 6岁[51] - 公司跟踪6 - 12岁儿童后续兴趣发展,推荐至相关教育培训机构[52] - 公司配合推荐培训机构优秀教师担任学校课后服务兼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53] - 公司为人文素质教育客户引入自身及外部客户群体,拓展市场渠道和增加生源[54] - 2024年一季度新增新加坡华美资源和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两家客户[45] - 2023年第四季度新增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客户[62] - 公司为客户提供师资招聘、培训、教案开发、牌照维护、招生和市场营销等服务[55][56][57][58][59][60][61] - 公司为教育教材及图书经销商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引入数十家新大专院校(集团)客户[62]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发展方向为向人文素质教育和艺体类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符合内地教育政策[65] - 公司放债服务严格遵守审慎信贷评估及审阅政策,加强风控及审慎放贷[68] 股息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期末后均无派付或建议派发股息 [32]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4] 公司运营事件 - 2023年11月向成都朝阳出售新扬国际有限公司股本[73] - 2023年12月香江贵金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430万港元出售联达集团(亚洲)有限公司18%股权[7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3年6月21日前主席及行政总裁由王文东担任,当日其辞任主席仍任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主席[88]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2023年度遵守交易标准及守则[89] - 公司2014年7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为主席[90][9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业绩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92] 证券交易情况 - 回顾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7] - 公司股份于2023年5月16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将适时公告复牌进展[93] 教育政策环境 - 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艺术改为1 - 9年级必修课,纳入学业评估,占总课时约一席之地[63] - 2022年,成都有642所中学、636所小学和2821所幼儿园,中学学生约72万人、小学约118万人、幼儿园约66万人[66]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3 21:55
财务数据 - 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7790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090千港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金属收入为37552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25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238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83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6388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35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金属收入为36295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14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92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59千港元[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实现收入约37.79亿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亏损约2268万港元[2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金属业务收入约37.5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62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23079% [29] -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收入约为23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53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49% [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约37.79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150万港元增加约17471%[93] 财务数据 - 盈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43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676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9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446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5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676千港元[9][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446千港元[9][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9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31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13千港元[1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不包括非经营性相关费用,录得归属集团拥有人的净利润约100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归属集团拥有人的净利润,不包括非经营性相关费用的净利润约155万港元[2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溢利为 - 54.4万港元(2022年: - 2163.6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约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70万港元减少约97.6%[93] 财务数据 -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借贷利息开支为49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06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70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三个月借贷利息开支为24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65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309千港元[20] 财务数据 -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2023年前三季度集团产生税项亏损,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21] - 内地附属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率为25% [22] 财务数据 - 权益与股本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期内亏损544千港元,全面亏损193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注资38千港元,期末总权益为21375千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9404亿股[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执行董事张思源透过其全资拥有公司持有1.9298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3.27%[10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概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中拥有已记录或另行知会的淡仓[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829,404,000股[108] - 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持股约23.27%;韩博持有76,000,000股,持股约9.16%;张博持有45,000,000股,持股约5.43%;潘均浩持有46,000,000股,持股约5.55%[108] 财务数据 - 其他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于2023年11月13日获董事会授权刊发[14] - 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报表基本相同[15][18] - 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9]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整体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贸易及供应链业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13]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金属贸易及供应链业务、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27]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金属业务 - 公司金属业务经营范围为大宗金属商品贸易,主要产品含伦敦金属交易所交割产品、标准金属、金属件及大宗散货[3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万向集团旗下万新有限公司、新加坡兴隆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旗下兖煤国际等[34][36][38] - 云南通海林海标件有限公司运营近20年,下游客户为云南交通基建和国资制造企业[44] - 成都中環福霖商貿有限公司运营超20年,下游终端客户超1000家[45][46] - 四川省簡陽三和標準件有限公司运营超20年,下游客户为四川交通基建和制造企业[47] - 2023年10月公司新增客户卓爾國際貿易(新加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卓爾智聯为中国500强企业且在港交所上市[48][49] - 公司拓展国际、国内供应商及客户资源,加强行业竞争力[32] - 公司通过市场研究优化资源匹配,满足客户多层次金属产品需求[32] - 公司坚持合规内控一体化建设,强化风险管控[32] - 公司主要客户所属集团包括大型综合企业、国际企业、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34][36][38] -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预期金属业务将受益于内地经济恢复,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51] - 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金属贸易业务利润率下降,公司主要经营价格透明、风险可控的金属商品[52]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全面教育管理和咨询服务,专注于艺术、体育及人文素质教育[57] - 公司协助幼儿园客户拉长幼教生源覆盖年龄段,新增0 - 3岁幼托服务,实现0 - 6岁全覆盖[58] - 公司跟踪6 - 12岁儿童兴趣发展,推荐至艺术、体育及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形成稳定生源[61] - 公司配合推荐培训机构优秀教师到义务教育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和稳定生源[63] - 公司为人文素质教育客户引入自身及外部学生群体,合作建设素质教育项目拓宽市场渠道和增加生源[65] - 公司通过数据库帮客户识别、推荐和招募教师,确保师资稳定性和充足性[67] - 公司为客户开办教师培训、讲座,建立师资生源数据库,维护客户及师资证照资格[68] - 公司协助客户分析设计课程,拓宽课程种类和内容,提供教育教材及图书推荐[69] - 公司协助客户完成营运牌照和师资证照的年审和资格审查,确保合规性[71] - 公司帮客户进行市场调研,包括政策、课程趋势、人口分布和潜在客户大数据等[73] - 公司协助客户制定招生策略和宣传,举办校园开放日和教育展览会等[74] - 公司配合客户开展市场宣传和营销活动,举办开放日、展览会,推荐参加教育交流会[76] - 公司为教育教材及图书经销商引入新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出入货管理系统[78]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4家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经销商提供服务[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艺体类教培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同期约9%升至2023年三季度约42%[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人文素质及自然体验类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同期约29%升至2023年三季度约49%[80]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发展方向是向人文素质教育和艺体教育类机构提供服务,符合内地现行教育政策[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都有645所中学、642所小学和2773所幼儿园,各层次学生人数中学约69万、小学约112万、幼儿园约65万[87] - 公司成功打入成都市场,为8家教育相关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将专注成都市场和现有客户巩固品牌[89]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放债服务业务 - 截至2023年三季度,放债服务信贷风险仍处高位,公司严格遵守审慎信贷评估及审阅政策[91] - 因不确定经济状况,放债业务本期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无)[91]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9.5%,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8.4%[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概无抵押任何资产作为担保,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并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10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资本承担,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待决或针对集团成员公司的重大诉讼或申索,且自该日以来并无重大变动[103] 购股期权情况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雇员和其他参与者未行使的购股期权及相关股份数分别为160,000和120,000,总计280,000[111] - 2015年授予的股本结算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319港元,合共约520,000港元[111] - 授予购股期权时股价和行使价均为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购股期权预期年期5年[111] - 集团在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就公司授出的购股期权未确认雇员成本[117] 证券交易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董事、管理层、股东等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有利益冲突的业务[1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2023年6月21日前主席和行政总裁由王文东先生一人担任外,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0][121] - 2023年6月21日,王文東辞任董事会主席,仍担任行政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22]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遵守该守则[12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自2019年1月2日起修订及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的书面职权范围[126]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本季度报告[128][129] 人员变动情况 - 2023年9月12日,冯志坚退任生兴控股(国际)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30] 股票交易情况 - 应公司要求,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16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将适时公告复牌进展[1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无)[24]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21:34
金属业务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37.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2]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已售存货之账面值为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7%[2] - 本集团金属业务在二零二三年三季度实现收入约37.79亿港元,稅前溢利约4.33百万港元[13] - 本集团金属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3,079%,主要原因是全球贸易逐步正常化和恢复,以及成功拓宽商品种类和增加国际贸易[14] - 本集团成功录得归属于本集团擁有人的净溢利约1百万港元[13] - 本集团金属业务主要产品包含銅、鋁、鎳等標準金屬和金屬件及銅精礦、鐵礦石、鎳鐵等大宗商品[15] - 本集团金属业务客户包括中國內地大型重點綜合企业—萬向集团公司、新加坡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和山东省国资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5][16][17] - 本集团金属业务主要客户为中国内地大型综合国资企业及大型重点综合企业[21] - 金属贸易业务利润率下降,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相对透明、风险可控的金属商品[22]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收入在2023年第三季度达到23.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49%[24]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服务模式包括帮助客户持续稳定发展生源、帮助客户维持稳定师资力量[25][26][27][28][29][30][31][32] - 本集团教育管理服务业务的总收入约为3779.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7471%[44] - 本集团教育管理服务业务的净亏损约为22.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7.6%[44] - 本集团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客户包括艺体教育培训机构、幼儿园、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家教教材和图书经销商等[36][4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管治守则》[62] - 公司已採納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並向全體董事作出具體查詢[63] - 公司成立了審核委員會,負責審閱年報、賬項、提供建議及意見[64] - 審核委員會包括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65]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業績公告及季度報告[66] - 张思源先生通过全资拥有的公司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占股权的23.27%[52] - 除董事和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外,截至2023年9月30日,没有其他个人或实体持有本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56] - 本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实施了一项购股权计划,截至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已授出购股权共520,000份[57] - 馮志堅先生退任生興控股(國際)有限公司之非執行董事[67] - 公司股票已於2023年5月16日起暫停交易[68]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22:35
公司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402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35千港元;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209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21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金属销售收益为1257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11千港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145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43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教育管理服务收益为145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4千港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63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8千港元[12] - 2022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买卖商品远期合约的收益均为4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无此项收益[1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0千港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4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总收入为140,264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收入125,700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14,564千港元[37] - 2022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总收入为12,135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收入10,311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1,824千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溢利为1.05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6087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4026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3.5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入为1.0339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845.1万港元;中国内地(不含香港)市场收入为368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68.4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属贸易业务整体营收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1119%,销售收入达1.257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1030万港元)[65]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本期为集团贡献收入约1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80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约1.402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14万港元增加约1055%[83]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5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723万港元[13][14]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亏损144.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72.9万港元[13][14]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7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1.8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7港仙,2022年同期为1.95港仙[14] - 2023年第二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7港仙,2022年同期为0.93港仙[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51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亏损17,230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9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720万港元减少约96.5%[83]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91.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78.3万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70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86.5万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56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57.6万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5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27.6万港元[15][1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8834.8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1,504千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30,002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为47,543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资产12,446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资产34,969千港元,放债服务资产128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总负债为7,418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负债1,559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负债5,724千港元,放债服务负债135千港元[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为42,994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资产15,297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资产27,507千港元,放债服务资产190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总负债为9,825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负债4,597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负债5,037千港元,放债服务负债191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非上市股本证券A价值428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联达集团(亚洲)有限公司18%股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58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46千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净额为14,2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065千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1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千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证券为4,28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同样为4,280千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420万港元增加约270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45倍,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5倍有所下降[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贷款约196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10万港元有所增加[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47.0%,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4%有所上升[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抵押任何资产作为担保[91]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131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1,053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6,356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1,223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552千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15,301千港元[19] 公司人员变动 - 张思源自2023年6月2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执行委员会主席[8] - 王文东自2023年6月21日起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执行委员会主席[9] - 2023年6月21 - 23日,王文东、冯志坚辞任部分附属公司董事,张思源获委任为部分附属公司董事[137][138][139][140][141] - 2023年6月21日,王文东辞任董事会主席,仍任行政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22] - 截至2023年8月14日,执行董事为张思源、王文东和冯志坚[144] - 截至2023年8月14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天舒、吴励妍和黄翠珊[1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1]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62,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1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贸易、金属供应链业务、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21]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20]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于2023年8月14日获董事授权刊发[22] - 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GEM上市规则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23]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编制采用与2022年度财务报表相同会计政策,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2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总溢利为10,506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亏损419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溢利10,999千港元,放债服务亏损74千港元[37] - 2022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总亏损为6,087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亏损3,489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亏损2,522千港元,放债服务亏损76千港元[38]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金属贸易、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34][35][36] - 2023年7月1日至8月14日,公司成功完成金属销售数量约2千吨,销售合同金额约1680万美元(折合约1.313亿港元),未完成金属销售数量约9.8千吨[66] - 2023年公司成功新增重要客户四川云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其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全资附属公司[61]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港银雅汇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在内地向学校及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69]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为多元化教育机构提供服务,客户包括4所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发行商[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4所艺体类教培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Q4的约35%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40%;1家人文素质及自然体验类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Q4的约20%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44%[73] - 截至2023年上半年,放债服务信贷风险仍处高位,该业务本期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也无收入[78][79] - 集团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发展方向是向人文素质教育和艺体教育类机构提供服务,符合内地现行教育政策[71] - 集团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监管环境,优化调整业务模式与相关安排以响应教育政策变化[75][76] - 预计金属贸易业务将受益于内地经济恢复,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攀升[80] - 集团将在严控风险前提下,加快发展金属贸易业务和稳步发展教育管理服务业务[80][81]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万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9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41]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为25%,与2022年相同[4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薪金及短期雇员福利为2,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4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退休金计划供款为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及负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间无公平值计量转拨,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55] - 公司授予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为1 - 3个月[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公司无重大关连方交易[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26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24名[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约为5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700万港元[9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发[4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101]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张思源透过其全资拥有公司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占股权23.27% [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概无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中有淡仓[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占股23.27%;韩博持有76,000,000股,占股9.16%;张博持有45,000,000股,占股5.43%;潘均浩持有46,000,000股,占股5.55% [107] - 除已披露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4 22: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5,7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11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5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30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18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8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12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04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11,4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8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4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1,5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276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7港仙,2022年为1.95港仙[3]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47,720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30,002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23,276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1,504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3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7,230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 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47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3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23千港元[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为2,552千港元,2022年为 - 15,301千港元[8]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5千港元,2022年为220千港元;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87千港元,2022年为5,799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402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14万港元增加约1055%;亏损约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720万港元减少约96.5%[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亏损约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620万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2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15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33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45倍,2022年12月31日为1.65倍[41] - 较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约27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贷款约19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210万港元,贷款按年息2.5%计息[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获授银行融资,2022年12月31日也无[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47.0%,2022年12月31日为38.4%[44] 公司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于香港及中国内地从事金属贸易及金属供应链业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及放债服务[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报告分部收入总计140,264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125,700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14,564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报告分部溢利10,506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亏损6,087千港元[15][16]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47,543千港元,负债总计7,418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属贸易业务销售收入约125.7百万港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1119%(2022年同期约10.3百万港元)[30] - 2023年7月1日至8月14日,公司已完成金属销售数量约2千吨,销售合同金额约16.8百万美元(折合约131.3百万港元),未完成之金属销售数量约9.8千吨[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重要客户四川云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其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附属公司[28]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在成都向4所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发行商提供服务[33] - 截至2023年上半年,35间艺体类教培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Q4的约35%升至约40%,1间人文素质及自然体验类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约20%升至约44%[35]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本期为集团贡献收入约1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80万港元[36] - 放债服务业务本期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也无收入[37] 财务报表相关信息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列示,于2023年8月14日获董事授权刊发[10]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需使用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10]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基本相同,采纳新准则无重大影响[11] 财务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393千港元,其中贷款利息开支252千港元,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14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为2,926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25%[17][1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53] 公司资产相关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为4,280千港元,集团持有联达18%股权[1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580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净额为14,234千港元,预付款项为29,956千港元[20] - 贸易应收款项授予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为1个月至3个月[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均为4280千港元[23] 公司人员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6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名增加2名[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约5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0万港元减少约27.14%[51]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张思源通过其全资公司持有192,980,000股,占股权23.27%[55] - 2023年6月30日,韩博持有76,000,000股,占股权9.16%;张博持有45,000,000股,占股权5.43%;潘均浩持有46,000,000股,占股权5.55%[57] 购股期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雇员未行使购股期权160,000份,其他参与者未行使购股期权120,000份,总计280,000份[60]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授出股本结算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319港元,合共约520,000港元[60] - 授出日期股价及行使价均为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购股期权预期年期5年[6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6月21日,公司新任命张思源先生为执行董事并担任董事会主席[32] - 2023年6月21日,王文东辞任董事会主席仍任行政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65] - 2023年6月21 - 23日,王文东、冯志坚辞任部分附属公司董事,张思源获委任为部分附属公司董事[77][78][79][80] 公司委员会相关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12月19日成立执行委员会[68][71][72][75] - 审核委员会自2019年1月2日起修订并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第D.3.3条的书面职权范围,提名委员会自同日起修订并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第B.3.1条的书面职权范围[68][72] - 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包括周天舒、吴励妍、黄翠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告日期,薪酬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王文东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励妍、周天舒、黄翠珊[72] - 公告日期,提名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张思源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吴励妍[74] - 公告日期,执行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张思源、冯志坚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76]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思源、王文东、冯志坚,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天舒、吴励妍、黄翠珊[82] 董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公司采纳的交易标准及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67] 公司股票交易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16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将适时按GEM上市规则规定公告复牌进展[82]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47]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19:11
金属销售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Loco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的金属销售收入为111,11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00%[8] - 本集团金属贸易业务的销售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表现良好,达到约1.111亿港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约4.3亿港元有显著增长[34] - 预计金属业务将受益于国内经济生产的逐步复苏,国内金属市场商品订单需求有望进一步攀升[48]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8,1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30%[8]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四川港银雅汇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向中国内地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35] - 本集团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涉及向成都市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包括艺体教育培训机构、幼儿园、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机构和教育教材图书发行商,以提升客户的质量和运营水平[36] 财务状况 - 期内溢利为8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100%[8] - 本公司的未经审计簡明綜合财务报表截至2023年3月31日显示,股本为188,348千港元,累计虧損为164,995千港元[13]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总收入约为119.3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2431%[5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净利润约为0.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转为盈利[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为28.7%[53] 其他 - 公司目前已成功定位为金属行业多元化及可持续的供应链集成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整体采购成本[30] - 公司董事和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和债券方面没有利益或空头头寸[61] - 张思源全资拥有FIAS(香港)有限公司[64]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8 19:09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11,1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8千港元[2]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金属收入为8,1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6千港元[2] - 2023年第一季度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119,3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4千港元[2]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8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501千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417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为0.11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1.02港仙[3]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为1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 [10]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169.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 [1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46.1万港元 [12] - 2023年第一季度贷款利息为6.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万港元 [10] - 2023年第一季度租赁负债利息为21.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万港元 [10]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总收入约1193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71万港元增加约2431%[28]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溢利约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950万港元,实现转亏为盈[28]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2023年第一季度为集团贡献收入约82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40万港元[24] - 放债服务业务2023年第一季度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也无收入[25] - 2023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8.7%,2022年12月31日为38.4%[29]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贸易及供应链、教育管理和放债服务[6] - 2023年第一季度金属贸易业务新增重要客户四川云港国际,首笔订单贡献收入约1.04亿港元 [16] - 中环福霖是公司金属业务重要客户之一,终端客户超1000家 [18] - 公司计划巩固与现有客户业务关系,扩大供应链服务产品范围,招揽新客户并探索商机 [19]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金属贸易业务销售收入约1.111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430万港元 [20] - 4间艺体教育培训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Q4的约35%升至2023年Q1的约40%,1间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约20%升至约45%[23] - 预计金属业务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订单需求有望攀升,教育管理业务将持续恢复及稳步发展[27]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于2023年4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7] - 编制报表所用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基本相同,新准则无重大影响[9] - 报表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财务报表未经审核[51] 股息与投资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 [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及重大资本承担[31][33] 集团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概无抵押任何资产作担保,2022年12月31日也无[3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待决或针对集团成员公司的重大诉讼或申索,且自该日以来并无重大变动[35] 股权结构 - 2023年3月31日,韩博、张博、潘均浩、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张思源分别持有公司9.16%(76,000,000股)、5.43%(45,000,000股)、5.55%(46,000,000股)、23.20%(192,390,000股)、23.20%(192,390,000股)的股份,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829,404,000股[37][38] 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雇员和其他参与者分别有160,000份和12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行使价均为0.78港元,行使期至2025年4月9日[40]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授出股本结算购股520,000份,公平值为每份购股0.319港元,授出日期股价和行使价均为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购股预期年期5年[40] - 集团就公司授出的购股,在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并无确认雇员成本[43] 证券交易与业务竞争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管理层、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利益冲突[4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文东一人担任偏离守则条文C.2.1外,公司已谨遵《企业管治守则》[46][47]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不较GEM上市规则宽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遵守相关准则和守则[4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成员包括周天舒、吴励妍和黄翠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9][50]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本季度报告后建议董事会批准[51]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文东和冯志坚[51] - 公布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天舒、吴励妍和黄翠珊[51]
港银控股(0816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6:36
GEM市场风险 - GEM是为中小型公司设计的市场,相比其他在联交所上市的公司,投资风险更高[2] - GEM上市公司可能面临更高的市场波动风险,无法保证证券会有高流通量的市场[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确认报告中的信息准确完整,无误导或欺诈成分[5] - 公司董事包括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王文东先生,以及其他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公司的合规主任是馮志堅先生,核数师是HLB Hodgson Impey Cheng Limited[10] - 公司的股份代号是8162,上市在香港联交所的GEM[10] 业务发展 - 2022年,集团的金属业务受到物流成本上升和不确定性风险的严重影响[14] - 2022年,集团开始向中国内地的几家新客户提供金属供应链服务[14] - 2022年,集团在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方面继续发展,拓展了艺术、体育、人文及素质教育等领域[17] 金属业务转型 - 本集团自2010年起在香港从事金属业务,主要收入来自金属销售,包括白银、黄金和锡[25] - 自2017年以来,金属业务面临挑战,受到白银价格波动、中美贸易争端、国际经济衰退等外部因素影响[25] - 本集团已转变业务重心,从加工和销售加工白银转为成为金属行业的供应链集成商[25]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为了多元化收入流,本集团于2019年在中国内地推出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提供教育管理服务给四川省成都市的各类教育机构[29] - 本集团通过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提供综合教育管理服务,包括推荐经验丰富的教师/讲师、帮助招募学生、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等[29]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的客户数量已达到8家,覆盖幼儿园、艺术、音乐、体育、科技、户外等教育机构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机构和教育教材及图书发行商[51] 财务状况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约为48.3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约247%[67]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录得约23.2百万港元的亏损,较2021年减少约26%[67] -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2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65倍[71] 股票交易暂停 - 公司未能维持足够水平的运营及资产以符合上市规则第17.26条,导致股票暂停交易[95] - 公司已向联交所提交书面申请,要求将上市委员会的决定转交上市复核委员会进行进一步和最终复核[96] 高管团队 - 王文东先生自2019年初担任董事会主席以来,负责金属贸易和教育管理服务业务的全面监督和战略发展,成功引入新产业并取得正面反应[98][99][100][101] - 馮志堅先生自2019年6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并于2019年8月被任命为公司合规主任,拥有超过35年的银行和金融经验[104] - 周天舒先生自2018年9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3年的企业规划、商业投资和风险控制经验[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