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金融投资(08193)

搜索文档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6-29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约43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5.9%[13][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96.6%[13]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420萬港元,較2020年約1.265億港元大幅減少96.6%[18] - 总收益从2020年的4596.3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4323.3万港元,降幅5.9%[192] - 年度亏损从2020年的1.2901亿港元大幅收窄至2021年的354.5万港元,改善97.3%[192]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0年的28.73港仙改善至2021年的1.06港仙[193] - 2020年度全面亏损总额达129,174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127,447千港元[199] - 2021年度全面亏损收窄至2,499千港元,较上年大幅改善[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约113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37.3%[17] - 行政开支约35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24.8%[17] - 財務成本約270萬港元,較2020年約400萬港元減少33.1%[18] - 员工成本因人数减少而下降[17] - 员工数量从47名减少至24名,员工成本总额从3160万港元降至900万港元[47]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约106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约290.6%[17] - 租赁修改收益约680万港元上年为零[1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合共约1900万港元上年净亏损约2550万港元[13]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及出售收益淨額約1900萬港元,對比2020年淨虧損約2550萬港元[1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从2020年亏损1164.4万港元转为2021年盈利1857.7万港元[192] - 已变现收益约45万港元,未变现收益净额约1860万港元[40] - 出售IAM Group Inc全部股权获得约630万港元[42] 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 - 商誉减值亏损减少至约280万港元上年为4000万港元[13] - 商譽減值虧損減少至約280萬港元,對比上年度約4000萬港元[18] - 应收贷款减值损失约为2695.9万港元[177]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从2020年的2705.4万港元改善至2021年的2357.6万港元,减少12.9%[19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从1210万港元增至4970万港元[39] - 对汇隆控股投资成本约1719.7万港元,公允价值约926.1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8.6%[3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0年的1210.1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4966.7万港元,增长310.4%[195] 各业务线表现 - 企业服务及咨询和媒体广告收益因疫情减少[17] - 資產顧問及資產評估服務收益約2740萬港元,較2020年約2790萬港元輕微減少1.9%[19] - 企業服務及諮詢服務收益約70萬港元,較2020年約160萬港元減少58.1%[21] - 媒體廣告服務收入約270萬港元,較2020年約370萬港元減少27.4%[23] - 放債業務收益約1250萬港元,較2020年約1280萬港元輕微減少2.3%[26] - 贷款利息收入从2020年的1207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1112.4万港元,降幅7.8%[192]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850万港元,较2020年约1030万港元大幅增加[31] - 流動資產淨值約1.269億港元,流動比率約2.5,對比2020年約8330萬港元及流動比率2.2[31] - 借贷总额约为6630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从0.51降至0.08[32] - 银行透支从330万港元降至120万港元,其他贷款从400万港元增至520万港元[32] - 承兑票据从2020年的5724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的2180万港元,降幅61.9%[197] - 资产净值从2020年的1.23502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1.64725亿港元,增长33.4%[19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的351.7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4854.3万港元,增长1280.5%[195] - 抵押人寿保单账面值约280万港元作为银行贷款担保[45] - 经营租赁承担从约2.7万港元降至零[36] 融资和资本活动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220万港元,其中3720万港元计划用于偿还承兑票据[38]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874,433,790股,筹集总额约43.7百万港元,净额约42.2百万港元[115] - 供股认购价每股0.050港元,较公告前收市价0.056港元折让约10.7%[113] - 供股净认购价约为每股0.483港元[115] - 公司总面值为17,488,675.80港元[115]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43,722千港元,其中股本增加17,489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26,233千港元[19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64] - 执行董事叶国光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执行董事邬迪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65] - 执行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叶国光先生组成[65]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规定买卖准则[60]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60] - 公司共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金融管理专业知识[66]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先生)担任[69]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4]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8] - 全体现任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及接受重选[71]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75]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采纳提名政策,定期审视其成效[77] - 提名委员会采用多元化标准评估董事人选,包括技能组合、年龄、性别及经验[78] - 董事之间不存在任何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关系[68]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已举行4次会议[80] - 公司就审核服务向独立核数师支付费用约为650,000港元[87] - 公司秘书本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8] - 公司采纳三級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89]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整体行之有效[81][91]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资源与预算是否足够[92] - 公司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股本[95] - 董事会确认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集团事务状况[85] - 公司严格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9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嘉骏于2020年10月31日辞任[165] - 石伟杰于2020年10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股息和分派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派息取决于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财务状况[93] - 公司2021年度不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亦无)[10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120.4百万港元(2020年:约42.6百万港元)[120]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19,944,9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1%[136] - 控股股东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4.02%[142] - 财讯传媒集团通过控股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4.02%[142] - 董事鄔迪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65,911,720股[140] - 叶国光通过Brilliant O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15,542,500股股份[140] - 叶国光全资拥有GC Holdings Limited,后者全资控股Brilliant One[138] - 部分董事持有购股权,行使价格分别为每股0.369港元和0.151港元[14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65,911,720股[143] - 董事叶国光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董事邬迪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董事苏国欣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董事邓伟基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7,609,752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30,817,066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购股权计划项下所有未行使购股权总计涉及79,249,457股股份[152]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87,444,172股,占已发行股本少于7.5%[156]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需向公司支付1.00港元[156] - 任何12个月内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57] - 向主要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授出购股权若涉及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57] - 所有购股权计划合计授出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0%[158] - 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行权后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当时已发行股份30%[158] - 公司维持公众持股量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164] 审计和核数师 - 过去三年更换三次独立核数师:2019年2月中汇安达辞任/华普天健接任,2020年2月华普天健辞任/长青接任[167] - 关键审核事项包括应收贷款减值和商誉减值[176] - 应收贷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40%[177]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商誉结余4044.1万港元[180] - 商誉减值测试使用贴现率及未来现金流等重大判断[180] -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包含前瞻性宏观经济因素假设[177]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77] - 减值测试涉及收益增长及资本开支等现金流预测[180] - 公司获取独立外部估值支持管理层估计[180] - 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历史亏损率及经济情景概率权重[178] - 审计程序包括重估预期信贷亏损金额的适当性[17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集团销售总额少于20%[12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集团采购总额少于20%[123] 权益和储备变动 - 公司股本从2019年4月1日的58,296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23,319千港元,降幅约60%[199] - 股份溢价由2019年4月1日的581,772千港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608,005千港元,增长约4.5%[199] - 累计亏损从2019年4月1日的424,428千港元扩大至2021年3月31日的488,995千港元,增幅约15.2%[199] - 2020年2月28日公司以95,000港元收购IAM GROUP INC.剩余5%股权,导致非控股权益减少1,439千港元[199] - 2020年购股权储备增加10,810千港元,主要来自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13,055千港元[199] - 2021年购股权储备减少10,089千港元,主要因购股权失效[199] - 权益总值从2019年4月1日的239,716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164,725千港元,降幅约31.3%[199]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02-10 17:2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贷款利息收入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284.8万港元,同比下降7.3%[7] - 其他收益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699.4万港元,同比增长25.5%[7] - 收益总额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984.2万港元,同比增长13.8%[7] - 期内溢利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449.5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亏损717.7万港元[7] - 公司收益约31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20万港元减少6.7%[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840万港元[34] - 公司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829.3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亏损4836.3万港元,实现了扭亏为盈[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总额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为204.8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13.3万港元下降了34.6%[15] - 银行借贷利息在九个月期间为78.5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46.5万港元下降了46.4%[15] - 租赁负债利息在九个月期间为4.7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45万港元大幅下降了89.6%[15] - 香港利得税开支在九个月期间为17.7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1.1万港元减少了16.1%[17] - 销售成本约9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90万港元减少33.8%[33] - 市场推广及行政开支约27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350万港元减少36.1%[33] - 财务成本约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0万港元减少35.5%[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资产顾问及资产评估服务收入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596.1万港元,同比增长118.0%[14] - 媒体广告收入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74.7万港元,同比下降70.7%[14] - 金融服务业收入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298.1万港元,同比下降4.7%[14] - 公司于2021年1月处置了持牌发团并停止提供证券交易相关服务[43]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表现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650.6万港元,同比增长180.6%[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九个月期间录得公允价值收益1162.8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亏损2002.4万港元,实现了显著改善[1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净额及出售收益净额合共约11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2480万港元[3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总额约4160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约1210万港元增加[39] - 投资汇隆控股有限公司公允价值约750.9万港元,占金融资产18.1%,占总资产5.6%[39] - 投资中国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公允价值约833.1万港元,占金融资产20.0%,占总资产6.2%[39] - 其他投资公允价值约2573.1万港元,占金融资产61.9%,占总资产19.3%[39] 其他收益和补贴 - 政府补贴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82.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零[14] 每股盈利和股份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在2020年第三季度为1.54港仙,而2019年同期亏损2.16港仙[8] - 每股基本盈利在九个月期间为0.028港元,基于加权平均股数2.91亿股计算[21]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数为291,477,930股[47][55] 财务状况和权益变化 - 公司权益总值从2020年4月1日的12.35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13.38亿港元,增长了8.4%[24] - 累计亏损从2020年4月1日的5.47亿港元改善至2020年12月31日的5.29亿港元,减少了3.3%[2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18,457,25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6.33%[45][47] - 董事邬迪持有公司股份2,914,75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1.00%[45][47] - 董事苏国欣持有公司股份2,914,75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1.00%[45][47] - 董事邓伟基持有公司股份2,914,75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1.00%[45][47] - Brilliant O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5,542,50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5.33%[48][55] - GC Holdings Limited通过Brilliant One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5,542,50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5.33%[48][55]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70,000,00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24.02%[48][55] - 财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公司股份70,000,000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24.02%[48][55]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关于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的规定[56]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均由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一人兼任[56]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57]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叶国光及邬迪)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苏国欣/邓伟基)[58] 融资活动 - 公司宣布供股计划,按每股0.05港元发行8.74亿股供股股份,基准为每持1股获发3股供股股份[25]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1-13 16: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22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52.4万港元下降13.7%[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40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4223.1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1港仙,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4.43港仙[1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期内溢利为561.1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877.2万港元[1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20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552亿港元下降13.7%[31][35] - 公司除税前利润为411.2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亏损4209.2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3,811,000港元,2019年同期虧損42,062,000港元[42] - 公司收益为2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50万港元减少13.7%[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210万港元[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13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6.6万港元下降39.8%[13] - 财务成本为136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266万港元下降39.8%[31][36] - 销售成本为6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70万港元减少31.3%[62] - 市场推广及行政开支为17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110万港元减少42.8%[62] - 财务成本为1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0万港元减少39.8%[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贷款利息收入为55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07.7万港元下降9.0%[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贷款利息收入为28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8.9万港元下降11.2%[13] - 资产顾问及资产评估服务收入为1.37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571亿港元下降12.3%[31][35] - 金融服务业收入为578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693万港元下降13.5%[31][35] - 媒体广告服务收入为210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278万港元下降7.6%[31][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來自關連方漢華資本有限公司的收入為432,000港元,2019年同期為198,000港元[55]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1.984亿港元,占总收益90.1%,中国内地(不含香港)收益为2180万港元,占比9.9%[34]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表现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为512.2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234.3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为475.9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373万港元[13] - 金融分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12.2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亏损2234.3万港元,改善幅度达2746.5万港元[31][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净额及出售收益为5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600万港元[62] - 公司于本期间录得已变现收益约18,000港元及未变现收益约5,100,000港元,对比去年同期为已变现亏损约3,600,000港元及未变现亏损约22,300,000港元[7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12,101千港元增加至33,983千港元,增幅达180.8%[16] - 应收贷款总额从152,888千港元下降至133,515千港元,减少12.7%[16]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从8,698千港元下降至6,575千港元,减少24.4%[16][17]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0年3月31日的67,91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22,158千港元,增幅达79.8%[16]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借贷总额约63,800,000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约65,900,000港元下降3.2%[83] 现金流变化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046千港元有所改善[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4,463千港元下降至期末3,974千港元,减少489千港元[21] 员工相关成本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员工总数为38名,较2020年3月31日的47名下降19.1%[87] - 本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3,8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6,300,000港元下降76.7%[8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A.2.1条因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兼任[102] - 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同时履行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102] - 审核委员会确认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03] - 董事会成员包含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Brilliant One持有公司5.33%权益对应15,542,500股[92][93] - GC Holdings通过Brilliant One间接持有公司5.33%权益[92][93]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24.02%权益对应70,000,000股[93] - 财讯传媒集团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公司24.02%权益[9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91,477,930股[92][93] 其他重要事项 - 其他收入中政府补贴为129.5万港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收入[35] - 公司建议将法定股本增至1,000,000,000港元,并发行874,433,790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约43,700,000港元[88] - 石伟杰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20年10月31日生效[101] - 张家骏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20年10月31日生效[101] - 公司未赎回任何GEM上市股份且无任何附属公司购买或出售该等股份[100]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0-08-13 16:4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为1215.6万港元同比基本持平[7] - 公司收益约122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210万港元略微增加0.2%[36] - 贷款利息收入为269.7万港元同比下降6.6%[7] - 资产顾问服务及资产评估服务收入增长17.4%至869万港元[16] - 其他收入大幅增长132.4%至156.9万港元[7][16] - 毛利为707.4万港元同比下降2.6%[7] - 期内亏损大幅改善93.1%至161.1万港元[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6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10万港元大幅减少93.1%[25][37] - 每股亏损为0.27港仙而去年同期为3.96港仙[1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约51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90万港元增加4.2%[36]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降至988.2万港元同比下降46.1%[7]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99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30万港元减少46.1%[36] - 财务成本下降40.3%至69万港元[7][18] - 财务成本约7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20万港元减少40.3%[37]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363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亏损861.3万港元[7][1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额约4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亏损净额1210万港元[36][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从2020年3月31日的12.1百万港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14.4百万港元,增幅为19.0%[41] - 投资组合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实现未变现收益362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未变现亏损8.6百万港元[41][43] 投资组合构成 - 投资组合中汇隆控股有限公司的账面价值为8.0百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55.6%,占公司资产净值的6.6%[41] - 中国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的账面价值为5.0百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35.1%,占公司资产净值的4.1%[41] - 公司持有汇隆控股250,00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1.74%[41] - 公司持有中国钱包支付集团70,01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2.55%[41] - 公司持有合一投资控股4,82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2.16%[41]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36,914,5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33%[5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82,955,860股[52][53][54] - Brilliant One持有31,08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5.33%[52][53] - GC Holdings通过Brilliant One持有31,0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5.33%[53] - Laberie Holdings持有14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24.02%[53] - 财讯传媒通过Laberie持有1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4.02%[53] - 执行董事获授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79港元[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获授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14港元[52]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兼任[61] 资本和权益变动 - 累计亏损从2020年4月1日的547,307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539,255千港元[28] - 购股权储备从2020年4月1日的21,809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12,157千港元[28] - 权益总值从2020年4月1日的123,502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121,891千港元[28] 业务和战略举措 - 公司计划在2020年度出售证券经纪及证券买卖业务以精简架构[48] - 公司计划于2020年8月17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批准股本重组[45] - 公司未赎回或买卖任何上市证券[59] - 审核委员会确认简明综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62]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6-29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益为460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12.7%[14][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6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97.1%[14]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126,500,000港元,較2019年64,200,000港元增加97.1%[20] - 公司年度亏损为129.01百万港元,较去年64.951百万港元扩大98.6%[185][187] - 公司收益总额为45.963百万港元,较去年52.647百万港元下降12.7%[185] - 每股基本亏损为21.69港仙,较去年11.01港仙扩大97%[187] - 公司经营亏损75.602百万港元,较去年26.578百万港元扩大184.5%[185] - 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29,174千港元,较上年的66,048千港元增加95.6%[193]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19年的407,937千港元扩大至2020年的547,307千港元[1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180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3.1%[19] - 行政开支为468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9.9%[19] - 行政开支为46.84百万港元,较去年52.011百万港元减少10%[185] - 財務成本為4,000,000港元,較2019年2,300,000港元增加74.1%[20] - 员工成本总额3160万港元,较去年2450万港元增长29.0%[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业务分为四大板块:资产顾问服务及资产评估、企业服务及咨询、媒体广告、金融服务[15] - 資產顧問及資產評估服務收益為27,900,000港元,較2019年33,800,000港元減少17.5%[21] - 企業服務及諮詢服務收益為1,600,000港元,較2019年1,300,000港元增加24.9%[23] - 媒體廣告服務收入為3,700,000港元,較2019年4,100,000港元減少11.7%[25] - 金融服務分部收益為12,800,000港元,較2019年13,400,000港元減少4.3%[28] - 媒体广告业务受新冠疫情及竞争影响导致需求减少[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计划出售证券经纪及证券买卖业务以精简架构[17] - 放債業務確認較高的應收貸款減值虧損,主要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的預期經濟影響[28] - 公司不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106] - 股息政策明确派息取决于公司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资本需求[96] - 集团业务回顾及表现分析载于年报特定章节[10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年报发布后三个月内独立刊发[109] 其他财务数据 - 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至3220万港元(2019年:320万港元)[1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净亏损总额为2550万港元(2019年:880万港元)[14]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及出售收益淨額為25,500,000港元,較2019年8,800,000港元大幅增加[20] - 應收款項減值虧損合共約32,200,000港元[2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1.644百万港元[185] - 其他收益为33.893百万港元,较去年40.436百万港元下降16.2%[185] - 其他收入为27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64.0%[19] - 商誉减值亏损达39.95百万港元,较去年38.552百万港元增加3.6%[185]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大幅增加至27.05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1百万港元[185] - 所得税抵免为0.749百万港元,较去年2.44百万港元减少69.3%[18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030万港元,较去年700万港元增长47.1%[34] - 流动比率降至2.2(2019年:3.5),降幅达37.1%[34] - 借贷总额6590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0.51(2019年:0.23)[3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1210万港元,较去年4590万港元下降73.6%[40] - 上市证券投资组合录得已变现亏损1390万港元及未变现亏损1160万港元[43]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19年的256,297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23,502千港元,降幅达51.8%[190] - 商誉从2019年的83,146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的43,196千港元,减值39,950千港元[18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9年的45,949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2,101千港元,降幅达73.7%[189] - 应收贷款(流动部分)从2019年的128,328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的100,291千港元,下降21.9%[189] - 非控股权益从2019年的8,464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的5,208千港元,降幅38.5%[190] - 无形资产从2019年的12,800千港元减至零,确认减值亏损10,496千港元[189][195]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9年的3,631千港元略降至2020年的3,517千港元[189] - 银行透支为3,286千港元,较2019年2,683千港元增加22%[197] - 计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232千港元,2019年无此项[19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从2019年使用的8,886千港元改善为2020年产生的11,825千港元[195]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19年负78千港元转为2020年正1,436千港元[19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595千港元,较2019年所得现金净额5,576千港元大幅恶化[197] - 来自新筹得借贷的所得款项大幅减少至3,000千港元,较2019年9,427千港元下降68%[197] - 偿还银行借贷金额为5,311千港元,较2019年3,729千港元增加42%[197] - 租赁付款之本金部分大幅增加至7,284千港元,较2019年122千港元激增近60倍[1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666千港元,扭转2019年减少3,388千港元的趋势[197]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63千港元,较年初948千港元增长371%[197] - 出售一间合营公司所得款项为250千港元[197]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6次会议[69] - 执行董事叶国光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薪酬委员会1/1次,提名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70] - 执行董事邬迪出席董事会会议5/6次,薪酬委员会1/1次,提名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家骏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审核委员会5/5次,薪酬委员会1/1次,提名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出席董事会会议5/6次,审核委员会4/5次,薪酬委员会1/1次,提名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出席董事会会议5/6次,审核委员会4/5次,薪酬委员会1/1次,提名委员会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70] - 公司共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金融管理专业知识[71]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65]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先生兼任[74] - 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议薪酬政策及董事高管薪酬待遇[78]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评估董事会架构及重新委任退任董事[82] - 审核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体系[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且须每三年重选[75] - 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整体有效[85]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79] - 提名委员会采用专业猎头公司推荐等方式物色董事人选[82] - 公司2019年1月1日采纳提名政策物色董事会成员[81]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91]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多维度因素[86] - 风险管理系统采用三级防御机制,业务单位、管理层和独立顾问分层负责[92] - 审计委员会每年评估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充足性和员工资质[95] - 内幕消息披露程序严格遵循香港证监会2012年指引及GEM上市规则[97]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股不少于10%的股东书面要求召开[98] - 股东提名董事参选需提前7日提交书面通知并附候选人履历[99] - 公司通过年度/中期/季度报告及官网(www.gca.com.hk)披露投资者信息[10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1] 审计和合规 - 独立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65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50,000港元[90] - 2020年度核数师变更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64][165]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应收贷款减值和商誉减值[171] - 应收贷款减值测试采用预期信贷亏损模型[172]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收益增长率、利润率等关键假设[175] - 综合财务报表已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68] - 过往三年独立核数师存在两次变更记录[164] - 集团已遵守香港及中国所有相关法律法规[110]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36,914,5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33%[135] - 董事邬迪、张家骏、苏国欣、邓伟基各持有5,829,500股购股权,各占已发行股份的1.00%[135] - Brilliant O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31,0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33%[141]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4.02%[141] - 财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4.02%[141] - 叶国光通过GC Holdings全资控制Brilliant One,间接持有公司5.33%股份[137][141] - 部分董事获得购股权:叶国光及邬迪可于2019年4月18日至2022年4月17日以每股0.279港元行使[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家骏、苏国欣、邓伟基于2020年3月31日获得购股权,可于2020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0日以每股0.114港元行使[139]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1年5月18日起十年内有效,用于吸引和留聘合格人士[148] - 董事叶国光获授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50] - 董事邬迪获授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50] - 董事张家骏获授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114港元[150] - 董事苏国欣获授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114港元[150] - 董事邓伟基获授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114港元[150] - 雇员获授23,31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50] - 雇员获授40,806,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114港元[150]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获授23,31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50]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持有38,860,000份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0726港元[150] - 2019年及2020年授出购股权前股份收市价分别为0.270港元及0.114港元[15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82,955,860股[139][143] - 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要求的公众持股量25%[160] 其他重要事项 - 经营租赁承担降至2.7万港元(2019年:1760.7万港元)[38] - 银行透支利率调整为浮动年利率4.5厘(2019年:4.6厘)[35] - 抵押人寿保单账面价值275.5万港元(2019年:266.5万港元)[49] - 雇员人数减少至47名(2019年:64名),降幅达26.6%[51] - 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426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807亿港元大幅下降[120]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集团销售总额少于20%[12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集团采购总额少于20%[12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04] - 董事及五大最高酬金人士薪酬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2[123] - 集团与控股股东未订立任何重大服务合约[131] - 应收贷款账面值占总资产61%[172]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重大金额4319.6万港元[175]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02-13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4940.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02.1万港元扩大97.5%[6][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8.30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4.23港仙扩大96.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贷款利息收入为307.2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89.7万港元增长6.0%[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55.74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9.65万港元下降6.6%[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442.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43.9万港元下降18.7%[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710.5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67.4万港元收窄7.4%[6] - 2019年第三季度收益为8646万港元,同比下降2.4%[26] - 2019年前九个月收益为3.417亿港元,同比增长1.2%[26] - 每股基本亏损0.083港元,同比改善23.4%[34] - 公司2019年九个月收益为342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3380万港元增长1.2%[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84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2470万港元[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4350.2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312.1万港元增长31.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为313.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32.5万港元增长136.5%[6] - 财务成本同比激增136.5%至313.3万港元[28]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激增1395%至146.5万港元[28] - 销售成本为1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50万港元增加3.0%[46] - 市场推广及行政开支为43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310万港元大幅增加31.4%[46] - 财务成本为3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0万港元激增138.5%[47]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80.2%至21.1万港元[3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至9820万港元[26] - 媒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2.8%至4830万港元[26]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表现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为2002.4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亏损为1333.9万港元,亏损扩大50.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为231.9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亏损为261.7万港元[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02.4万港元,同比扩大50.1%[2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净额及出售亏损合共24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80万港元[4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4590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12月31日的1380万港元,降幅约70%[5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公司录得已变现亏损约470万港元及未变现亏损约2000万港元[53] 投资组合明细 - 投资组合中汇隆控股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550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39.9%,占资产净值的2.6%[51] - 中国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678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49.2%,占资产净值的3.2%[51] - 其他投资公允价值为149.9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10.9%,占资产净值的0.7%[51] - 公司持有汇隆控股416,00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1.74%,投资成本为2166.9万港元[51] - 公司持有中国钱包支付60,00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2.19%,投资成本为642万港元[51]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采用修订追溯性采纳方法[14]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467.9万港元,租赁负债约1477.6万港元[16][20] - 采纳新准则对累计亏损产生净额影响约9.7万港元[16][20] - 2019年4月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总资产增加1467.9万港元至3.9296亿港元[17] - 2019年4月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总负债增加1477.6万港元至1.3676亿港元[17] - 2019年3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1760万港元[21] - 公司采用增量借款利率4.625%折现经营租赁承担[21] - 新准则下租赁负债按剩余租赁款项现值确认[19] - 公司对具有相似特征的租赁组合使用单一折现率[20] - 公司豁免确认租期为12个月或以下的短期租赁及低值资产租赁[14][20] 股东权益和储备变化 - 权益总值从2019年4月1日256,297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12月31日214,957千港元[37] - 累计亏损从2019年4月1日407,937千港元扩大至456,397千港元[37] - 外币汇兑储备从2019年4月1日-656千港元恶化至-1,355千港元[37]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储备从10,999千港元增加至20,037千港元[37]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叶国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6,914,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33%[58] - 董事邬迪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829,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0%[58] - 公司由Brilliant One拥有约5.33%权益,Brilliant One由GC Holdings全资拥有,GC Holdings由叶国光先生全资拥有[60] - Brilliant One持有31,08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33%[62] - GC Holdings持有31,08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33%[62]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4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4.02%[62] - 财讯传媒集团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14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4.02%[62][7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计算基准日为2019年12月31日[64] - 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通过GC Holdings全资控股Brilliant One[70] 公司治理和审计 - 公司未宣派股息[33] - 公司未赎回或买卖任何上市股份[69] - 审计委员会确认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72]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均由叶国光兼任[71]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1-14 16: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贷款利息收入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607.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67.6万港元增长7.1%[12] - 其他收益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94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21.6万港元增长1.2%[12] - 总收益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55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89.2万港元增长2.5%[12] - 公司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4,900,000港元增至25,500,000港元,增幅为2.4%[80] - 毛利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58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77.7万港元增长7.1%[12] - 期内亏损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422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91.9万港元扩大149.6%[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4206.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43.6万港元扩大155.9%[1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7.22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82港仙扩大156.0%[13] - 除税前亏损从1628.2万港元扩大至4209.2万港元,增幅158.6%[49][56] - 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收入总额为42.938亿港元[18] - 累计亏损从408.034亿港元扩大至450.096亿港元,增加42.062亿港元[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2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7.4万港元增长159.3%[12]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310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92.9万港元增长41.7%[12] - 员工成本从1220.6万港元增至1632.1万港元,同比增长33.7%[56] - 财务成本从87.4万港元增至226.6万港元,同比增长159.3%[55] - 销售成本从去年同期的10,100,000港元降至9,700,000港元,降幅为4.0%[80]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去年同期的21,900,000港元增至31,100,000港元,增幅为42.0%,主要由于确认了9,000,000港元的非现金股份付款开支[80] - 财务成本从去年同期的900,000港元增至2,300,000港元,增幅为155.6%[81] - 员工成本总额为1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20万港元增长33.6%[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服务收益从6406万港元增至6693万港元,同比增长4.5%[49][54] - 媒体广告服务收益从2163万港元增至2278万港元,同比增长5.3%[49][54] - 企业服务及咨询收益从984万港元降至844万港元,同比下降14.2%[49][5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2379万港元增至23033万港元,同比增长2.9%[53]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23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72.2万港元扩大108.3%[1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亏损净额及出售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700,000港元增至26,000,000港元[80] - 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从收益72万港元转为亏损364万港元[49][5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45.949亿港元减少至18.689亿港元,减少27.26亿港元(59.3%)[15] - 公司持有香港上市证券公允价值从2019年3月31日4594.9万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1868.9万港元[43] - 所有金融资产均按第1层级公允价值计量,以活跃市场报价为基础[4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市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4590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870万港元,降幅约59%[88] - 投资组合未变现亏损约2230万港元,已变现亏损约360万港元[91] - 汇隆控股投资账面价值748.8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40.1%,未变现亏损998.4万港元[89] - 中国钱包支付投资账面价值726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38.8%,未变现亏损546万港元[89] 资产和流动性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56.297亿港元下降至222.300亿港元,减少34亿港元(13.3%)[16] - 流动资产净值从157.971亿港元大幅下降至35.775亿港元,减少122.196亿港元(77.4%)[15]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6.983亿港元减少至5.325亿港元,减少1.658亿港元(23.7%)[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999亿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负18.12亿港元[20]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19年3月31日的700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530万港元,降幅约24%[97] - 流动比率从2019年3月31日的3.5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6[9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1.58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3580万港元,降幅约77%[97] - 借贷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6600万港元微增至2019年9月30日的6730万港元[98] - 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19年3月31日的0.23上升至2019年9月30日的0.28[98] - 其他贷款年利率36%,金额600万港元需一年内偿还[9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46亿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64亿港元[20] 应收及应付款项 - 应收贷款总额从182.146亿港元增加至179.978亿港元,其中非流动应收贷款从53.818亿港元增至144.904亿港元(增长169.2%)[1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10,915千港元下降至9月30日的8,772千港元,降幅为19.6%[66] - 超过365天的长期贸易应收款项从3月31日的1,05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9月30日的95千港元,降幅为91.0%[66] - 应收贷款总额从3月31日的182,146千港元微降至9月30日的179,978千港元,其中超过365天的部分为160,926千港元,占比89.4%[66][6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10,200千港元下降至9月30日的8,011千港元,降幅为21.5%[70] 新租赁准则应用影响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使用权资产为14679千港元[29]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租赁负债为14776千港元[29] - 公司累计亏损因准则应用从407937千港元增至408034千港元[29] - 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表总资产因准则应用从378281千港元增至392960千港元[31] - 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表总负债因准则应用从121984千港元增至136760千港元[31] - 公司资产净值因准则应用从256297千港元减至256200千港元[31] - 公司权益储备因准则应用从189537千港元减至189440千港元[31] - 公司采用修订追溯性方法自2019年4月1日起应用新租赁准则[25] - 公司豁免确认租期12个月以下及低价值资产的租赁合约[25] - 公司租赁负债按剩余租赁款项现值确认采用增量借款利率折现[33] - 公司于2019年4月1日确认租赁负债1477.6万港元,折现率为4.625%[35] - 公司使用权资产初始确认为1467.9万港元,租赁负债为1477.6万港元[37] - 公司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对累计亏损产生9.7万港元影响[37]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1141.7万港元,较期初减少326.2万港元折旧[41] - 公司租赁负债账面值从1477.6万港元降至1178.1万港元,期间支付330.7万港元租赁款[41] - 公司经营租赁承诺原值为1760万港元,经折现后确认为1477.6万港元[35] - 公司采用增量借款利率4.625%对租赁负债进行折现计量[35] - 公司租赁负债利息开支期间为31.2万港元[41]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36,914,500股,占总股本6.33%[105] - 董事邬迪持有公司股份5,829,500股,占总股本1.00%[105] - Brilliant One持有公司股份31,085,000股,占总股本5.33%[110] - GC Holdings通过Brilliant One间接持有公司31,085,000股,占总股本5.33%[110] - Laberie Holdings持有公司股份140,000,000股,占总股本24.02%[110] - 财讯传媒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公司140,000,000股,占总股本24.02%[11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基于2019年9月30日计算为582,900,000股(根据持股比例反推)[105][110] - 购股权计划行使价为每股0.279港元,有效期至2022年4月17日[109] - 公司于2019年4月18日授予董事及合资格参与者共58,29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79港元[112][117] - 公司授予董事邬迪先生和叶国光先生各5,829,5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12] - 公司授予雇员23,31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79港元[112]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持有48,57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每股0.726港元(原行使价0.0726港元)[11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达106,965,940份[112] - 2012年授予的雇员购股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每股1.626港元(原行使价0.20港元)[112][117] - 公司于2019年1月15日因股份合并调整尚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价及数目[117] - 公司于2014年8月28日因股份公开发售调整尚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价及数目[117] - 购股权授予日股份收盘价为0.27港元[117] 其他重要内容 - 非控股权益从8.464亿港元略微下降至8.155亿港元,减少3.09亿港元(3.7%)[16] - 集团雇员人数减少至54名,较2019年3月31日的64名下降15.6%[102] - 审核委员会确认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20]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19-08-14 17:1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了分组。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贷款利息收入为288.8万港元,同比下降13.4%[7] - 其他收入为924.8万港元,同比增长163.4%[7] - 收益总额为1213.6万港元,同比增长77.2%[7] - 2019年第一季度收益为12,136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848千港元增长77.3%[16] - 金融业务收益同比下降24.3%,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3,957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2,995千港元[16] - 收益约121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77.9%[30] - 期内亏损2345.9万港元,同比由盈利196.7万港元转为亏损[7][9]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3,100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为溢利2,461千港元[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3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溢利约250万港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为487.5万港元,同比增长151.6%[7]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1832.2万港元,同比增长78.8%[7] - 财务成本同比大幅上升167.6%,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432千港元增至2019年的1,156千港元[17] - 销售成本约49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157.9%[30] - 市场推广、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183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77.7%[30] - 财务成本约12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200%[31]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约900万港元[31]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表现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861.3万港元[7] - 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343.7万港元[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8,613千港元公允价值亏损,而2018年同期为6,887千港元收益[1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亏损净额约121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收益净额约700万港元[3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约3270万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约4590万港元减少28.8%[34] - 已变现亏损约340万港元及未变现亏损约86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已变现收益约7万港元及未变现收益约690万港元[37] - 投资组合中汇隆控股有限公司公允价值1747.2万港元,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53.4%[34]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96港仙[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4港元(基于582,955,860股加权平均数),2018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04港元[22]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准则,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相应负债[13]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2019年4月1日累计亏损期初结余产生97千港元负面影响[15] - 使用权资产折旧新增1,631千港元,因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而产生[18] 税务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211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23千港元下降34.7%[19] 财务状况(资产与权益) - 权益总额从2019年4月1日的256,297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241,072千港元,减少15,225千港元[24]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Brilliant One持有公司31,08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33%[44][45] - GC Holdings全资拥有Brilliant One,并被视为持有相同数量31,085,000股股份,占5.33%[44][45]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14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4.02%[45] - 财讯传媒集团全资拥有Laberie,被视为持有140,000,000股股份,占24.02%[45] - 叶先生全资拥有GC Holdings,并通过GC Holdings控制Brilliant One所持股份[44][4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计算基准日为2019年6月30日[44][45] 购股权 - 叶先生和邬先生于2019年4月18日获授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79港元[44] 股份交易 - 公司未赎回任何GEM上市股份,也未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50] 企业管治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51][5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披露要求[53]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6-26 17:16
ASIA-PAC 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亞太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前稱漢華專業服務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193) 年報 2019 Annual Report 2019 ASIA-PAC 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亞太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Formerly known as GreaterChina Professional Services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8193) Annual Report 2019 年報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有意投 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較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19 Q3 - 季度财报
2019-02-14 16:31
股份代號:8193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2018 第三季度報告 2018 Third Quarterly Report Stock Code: 8193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 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 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於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 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於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 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 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的規定提供有關漢華專業服務有 限公司(現稱亞太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本公司」)的資料。本公司各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