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亚控股(08293)

搜索文档
星亚控股(0829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7: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8月31日 | 狀態: | 新提交 | |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公司名稱: | 星亞控股有限公司 |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9月3日 |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293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HKD |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44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9日收盘共有158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舍图控股(08392)、RIMBACO(01953)和PACIFIC LEGEND(08547)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00.00%、50.00%和50.00% [1]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包括星亚控股(08293)49.29%、亦辰集团(08365)35.21%、亿都(国际控股)(00259)35.15%、橙天嘉禾(01132)31.43%以及梅斯健康(02415)27.18% [1] - 东方甄选(01797)收盘价34.320港元最高价53.700港元创高率20.95%谢瑞麟(00417)收盘价1.150港元最高价1.200港元创高率20.00% [1] 中高创高率股票详情 - 创高率在10%至20%之间的公司包括稀美资源(09936)17.92%、永胜医疗(01612)17.89%、汇量科技(01860)17.19%、安领国际(01410)16.67%、百心安-B(02185)15.81% [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收盘价40.960港元最高价44.420港元创高率15.08%胡桃资本(00905)收盘价2.080港元最高价2.210港元创高率14.51% [1] - 华和控股(09938)创高率13.49%创胜集团-B(06628)创高率13.02%亨鑫科技(01085)创高率12.50%剑虹集团控股(01557)创高率12.00% [1] 中等创高率股票列表 - 德昌电机控股(00179)收盘价28.340港元最高价29.580港元创高率11.79%彭顺国际(06163)收盘价0.335港元最高价0.390港元创高率11.43% [1] - 龙蟠科技(02465)创高率11.29%恒富控股(00643)创高率10.61%圣诺医药-B(02257)创高率9.17%数科集团(02350)创高率9.09% [1] - 康臣药业(01681)收盘价14.880港元最高价14.950港元创高率8.18%天工国际(00826)收盘价2.550港元最高价2.820港元创高率8.05% [1] 医疗及生物科技板块表现 - 啓明医疗-B(02500)创高率7.89%和誉-B(02256)创高率6.32%科伦博泰生物-B(06990)收盘价456.000港元最高价476.200港元创高率5.82% [2] - 荣昌生物(09995)收盘价81.350港元最高价86.350港元创高率5.82%微泰医疗-B(02235)创高率5.33%药捷安康-B(02617)收盘价51.700港元最高价58.050港元创高率4.78% [2] - 心通医疗-B(02160)创高率3.68%欧康维视生物-B(01477)创高率2.95%绿竹生物-B(02480)创高率2.94%三叶草生物-B(02197)创高率2.50% [2][3] 科技及通信企业动向 - 联想控股(03396)收盘价12.190港元最高价12.600港元创高率7.88%汇量科技(01860)创高率17.19%京信通信(02342)创高率2.49% [1][2] - 微博-SW(09898)收盘价92.700港元最高价94.550港元创高率1.50%腾讯控股-R(80700)收盘价546.500港元最高价549.000港元创高率0.18% [3][4] - 自动系统(00771)创高率0.93%A都会人工智能(03413)收盘价9.170港元最高价9.155港元创高率0.88% [3] 金融及服务行业数据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收盘价7.530港元最高价7.770港元创高率5.28%联合集团(00373)创高率5.16%时捷(01184)收盘价5.090港元最高价5.090港元创高率6.04% [2] - 中国银河(06881)收盘价12.450港元最高价12.990港元创高率0.54%HTSC(06886)收盘价20.760港元最高价21.500港元创高率0.28% [4] - 中信证券(06030)收盘价31.600港元最高价32.900港元创高率0.18%东方证券(03958)收盘价8.600港元最高价8.880港元创高率0.23% [4] 消费品及制造业情况 - 安井食品(02648)收盘价61.400港元最高价62.800港元创高率1.62%味丹国际(02317)创高率2.56%谭木匠(00837)创高率2.74% [2][3] - 德昌电机控股(00179)创高率11.79%震雄集团(00057)收盘价1.740港元最高价1.780港元创高率0.56%中国宏桥(01378)收盘价23.540港元最高价24.000港元创高率0.84% [1][3][4] - 中国建材(03323)收盘价5.570港元最高价5.690港元创高率0.71%南山铝业国际(02610)收盘价44.000港元最高价44.700港元创高率0.59% [4] 52周新低股票概况 - 百利达集团控股(08179)收盘价0.014港元最低价0.012港元创低率-7.69%中显智能齐家控股(08395)收盘价0.169港元最低价0.152港元创低率-6.17% [4][5] - 新华联合投资(08159)收盘价0.112港元最低价0.110港元创低率-5.98%泛远国际(02516)收盘价0.630港元最低价0.620港元创低率-4.62% [5] - 中庆股份(01855)收盘价5.080港元最低价5.070港元创低率-3.06%中能控股(00228)收盘价0.035港元最低价0.035港元创低率-2.78% [5]
星亚控股(0829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293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215,040,093 | | | 0 | | 215,040,093 | | 增加 / 減少 (-) | | | | 0 | | 0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15,040,093 | | | 0 | | 215,040,093 | 第 2 頁 共 10 頁 v 1.1.1 公司名稱: 星亞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5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
星亚控股(0829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4-23 16:15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公司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为502.7万坡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246.4万坡元[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益为5,026,764坡元,2024年同期为7,491,023坡元[20] - 集团收益从2024年的约7,491,000坡元减至2025年的约5,027,000坡元[37] 公司亏损情况 - 公司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亏损约为109.7万坡元,2024年同期为约76万坡元[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 - 1,097,007坡元,2024年同期为 - 760,370坡元[28] - 2025年1月31日集团亏损约1,097,000坡元[41]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60] 资产项目变化情况 - 2025年1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2.0865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33.6369万坡元增加[8] - 2025年1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4.4763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58.8287万坡元增加[8] - 2025年1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5859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415.3641万坡元减少[8] - 2025年1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844,763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588,287坡元[32] - 2025年1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1,947,885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1,540,797坡元[34] - 2025年1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76,000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减少约3,078,000坡元或74.10%[43] - 2025年1月31日,集团保理融资以约668,000坡元贸易应收款项(2024年7月31日约437,000坡元)及公司企业担保作抵押[48] 负债及资产净值情况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10.785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396.1394万坡元减少[8] - 2025年1月31日资产净值为183.9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287.5039万坡元减少[8]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及2024年7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50]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45.1296万坡元,2024年同期为 - 40.0666万坡元[10]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310.1542万坡元,2024年同期增加63.1403万坡元[10] 其他收入及成本费用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为39,339坡元,2024年同期为81,799坡元[2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46,588坡元,2024年同期为92,469坡元[2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相关的提供服务成本为3,870,719坡元,2024年同期为5,767,882坡元[2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2,120坡元,2024年同期为19,584坡元[2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83,841坡元,2024年同期为 - 20,234坡元[2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薪酬)中的薪金及花红为4,315,999坡元,2024年同期为6,251,572坡元[26] - 其他收入从2024年的约82,000坡元减至2025年的约39,000坡元[39]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约2,389,000坡元减至2025年的约2,088,000坡元[40] 股份及每股亏损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215,040,093,2024年同期为83,482,944[28]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0.51新加坡仙,2024年同期为 - 0.91新加坡仙[28] 集团收购资产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资产总成本约485,000坡元,2024年同期约5,000坡元[31] 集团毛利情况 - 集团整体毛利从2024年的约1,723,000坡元减至2025年的约1,156,000坡元[38] 集团雇员情况 - 2025年1月31日集团雇员69名,2024年为96名[42] 债券偿还情况 - 2023年8月10日,公司订立本金6,000,000港元(约1,029,000坡元)债券协议,年利率10%,截至2025年1月31日已悉数偿还[49]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予的购股数为5,000,000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33%[59]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因购股计划授予购股而可能发行股份总数除以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零[59]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失效、行使或注销购股,无尚未行使购股[59] 权益披露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须知会权益或淡仓[5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除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外,董事不知悉其他人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须记录或披露权益或淡仓[5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集团于2016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6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周昭何先生担任主席[6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并提供意见建议[62]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连续七日刊于联交所网站“最新上市公司公告”网页内[63] - 报告亦将刊于公司网站www.singasia.com.sg内[63]
星亚控股(0829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3-31 20: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公司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为502.7万坡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246.4万坡元[7] - 公司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亏损约为109.7万坡元,2024年同期约为76万坡元[7] - 2025年1 - 6月公司客户合约收益为5,026,764坡元,2024年同期为7,491,023坡元[22] - 2025年1 - 6月公司其他收入为39,339坡元,2024年同期为81,799坡元[24] - 2025年1 - 6月公司融资成本为46,588坡元,2024年同期为92,469坡元[2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约2,966,000坡元收益源自主要客户,2024年同期约为4,030,000坡元[21]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约749.1万坡元降至2025年约502.7万坡元,人力外判服务收益从约747.2万坡元降至约499.8万坡元[39] - 整体毛利从2024年约172.3万坡元降至2025年约115.6万坡元[40] - 其他收入从2024年约8.2万坡元降至2025年约3.9万坡元,2025年出售联营公司产生约5.6万坡元损失[41]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约238.9万坡元降至2025年约208.8万坡元[42] - 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109.7万坡元[4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1新加坡仙,2024年为0.91新加坡仙[30][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5年1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2.09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33.64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4.48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58.83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59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415.36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194.79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154.08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为82.22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95.19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10.79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396.14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资产净值为183.9万坡元,2024年7月31日为287.5万坡元[10] - 2025年1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839,000坡元,较2024年8月1日的2,875,039坡元减少36.04%[1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7.6万坡元,较2024年7月31日减少约307.8万坡元或74.10%[45]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总成本约48.5万坡元,2024年约0.5万坡元[33]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金额为98.4689万坡元,2024年为74.8637万坡元[34]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194.7885万坡元,2024年为154.0797万坡元[36] - 2025年1月31日,集团保理融资以约66.8万坡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公司企业担保作抵押,2024年7月31日为约43.7万坡元[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5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51,296)坡元,2024年同期为(400,666)坡元[12] - 2025年1 - 6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6,000)坡元,2024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031,077坡元[12] - 2025年1 - 6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04,246)坡元,2024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992坡元[12] - 2025年1 - 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101,542)坡元,2024年同期增加净额为631,403坡元[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本与股息 - 2023年9月6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份合并,25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现有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9月8日生效[46] - 2024年公司供股,按每持有1股现有股份获发2股供股股份,以每股0.10港元发行最多1.44亿股供股股份,筹集约1440万港元,最终认购1.43040093亿股[47]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75.2005万港元,普通股数目为2.15040093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47]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00万港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已动用1080万港元[4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从事人力外判及招聘服务,所有收益均源自新加坡[14][19][2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林振业先生兼任[59]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无董事或其关连实体在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60] 购股计划 - 公司2018年6月14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截至2025年1月31日无授出、失效、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无尚未行使购股[61] - 截至2024年8月1日及2025年1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予的购股数目为500万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33%[6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因购股计划授予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与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比值为零[61] 其他事项 - 2023年8月10日公司订立本金600万港元债券协议,年利率10%,截至2025年1月31日已悉数偿还[5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5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63] - 集团2016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周昭何任主席[6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并提供意见建议[64] - 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65] - 2025年1月31日公司聘用69名雇员,2024年为96名[44]
星亚控股(0829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1-28 17: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1231.5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约1852.4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3.5%[14]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301.6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约429.4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9.8%[14]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约327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则录得溢利约56.5万新加坡元[14] - 集团整体毛利从2023年约429.4万新加坡元减少29.8%至2024年约301.6万新加坡元,整体毛利率从23.2%上升至24.5%[21][22]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79.6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6.4万新加坡元或33.2%至2024年约53.2万新加坡元[2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441.4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万新加坡元至2024年约442.4万新加坡元[25] - 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约11.4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4.4万新加坡元至2024年约25.8万新加坡元[26] - 集团从2023年溢利约56.5万新加坡元转为2024年亏损约327万新加坡元,主要因收益减少和联营公司投资减值亏损增加[29] - 2024年确认联营公司投资减值亏损约184.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零)[30] - 2024年7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727万新加坡元(2023年747.4万),流动比率约1.4倍(2023年约1.3倍),总资产对总权益比率约2.5倍(2023年约2.0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15.4万新加坡元(2023年155.9万)[32]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人力外判收益1225.7万新加坡元,占比99.5%;人力招聘收益5.8万新加坡元,占比0.5%[16] - 2023年人力外判收益1841.9万新加坡元,占比99.4%;人力招聘收益10.5万新加坡元,占比0.6%[16] - 2024年酒店及度假村人力外判服务收益约944.5万新加坡元,占比77.1%;2023年约1453万新加坡元,占比78.9%,下降约35.0%[19] - 2024年餐饮人力外判服务收益约22.6万新加坡元,占比1.8%;2023年约15.8万新加坡元,占比0.9%[19] - 2023年零售人力外判服务收益约0.5万新加坡元,占比0.0%;2024年无此项收益[19] - 2024年其他行业人力外判服务收益约258.6万新加坡元,占比21.1%;2023年约372.6万新加坡元,占比20.2%,下降约30.6%[19] - 2024年人力招聘服务收益约5.8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约10.5万新加坡元减少约4.7万新加坡元[20] 各业务线毛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人力外判服务毛利从2023年419.6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297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22.8%升至24.2%;人力招聘服务毛利从2023年9.8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4.6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93.3%降至79.3%[21] 公司融资与资金运用情况 - 2024年供股发行最多1.44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440万港元(未计开支),已发行股本为1075.2005万港元(相当于186.1749万新加坡元),普通股数目为2.15040093亿股[34] - 2016年7月15日公司上市,发售股份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610万港元(约449万新加坡元),2022年7月31日已悉數动用[43] - 2019年10月25日公司进行认股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288.6万港元(约223.7万新加坡元),2022年7月31日已悉數动用[43]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50万港元,截至7月31日已动用150万港元,未动用1200万港元,预计2025年7月31日前悉數动用[44] 公司抵押与负债情况 - 2024年7月31日集团保理融资以约43.7万新加坡元贸易应收款项等作抵押,2023年7月31日为139.4万新加坡元[45] - 2024年7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3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7月31日集团聘用86名雇员,2023年为113名,其中执行董事2名,2023年为1名[47] - 集团员工男性约占66.3%,女性约占33.7%[47] 公司董事情况 - 谢峰36岁,2023年8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有企业管理经验[51] - 林振业35岁,2022年10月10日起任执行董事,有系统技术经验[51] - 周昭何42岁,2024年3月8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会计及审计经验[52] - 蔡明辉先生50歲,自2022年12月2日起任獨立非執行董事[53] - 林見峰先生36歲,自2023年3月1日起任獨立非執行董事[54] - 黃永發先生53歲,2008年1月任TCC Hospitality Resources Pte. Ltd.營運總監[55] - 鄔志新先生54歲,2014年8月任集團人事部總監[5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照《企業管治守則》除第C.2.1條外的適用守則條文[59] - 林振業先生兼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公司未遵照守則條文第C.2.1條區分主席與行政總裁角色[60] - 全體董事確認於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證券交易標準守則[61]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會審閱評估企業管治政策並對成效滿意[63] - 報告日期董事會由五名董事組成,其中兩名執行董事,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6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規則有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規定[66]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了十次会议[68]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两至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初步为两年[73] - 各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占当时董事人数三分之一的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73] - 公司承诺于2024年12月31日前董事会至少有一名不同性别的董事[74] - 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体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出席培训课程或研讨、阅览相关材料[76] - 谢峰出席董事会会议9/9次、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69] - 林振业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69] - 杨文豪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1/1次[69] - 周昭何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股东特别大会1/1次[69] - 蔡明辉和林见峰均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69] 公司各委员会情况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0][82]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蔡明辉、林振业、杨文豪、林见峰出席率为100%,周昭何不适用[86][87]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林见峰、林振业、杨文豪、蔡明辉出席率为100%,谢峰不适用[89][90] - 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均于2016年6月20日成立[79][85][88] - 审核委员会由周昭何、蔡明辉、林见峰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周昭何任主席[79] - 薪酬委员会由蔡明辉、林振业、周昭何、林见峰组成,蔡明辉任主席[85] - 提名委员会由林见峰、林振业、谢峰、周昭何、蔡明辉组成,林见峰任主席[88]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挑选及委任外部核数师无意见分歧[83]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按指定标准物色董事人选并向董事会提建议,董事会负责甄选及委任新董事[91] 公司薪酬与费用情况 - 薪酬为零至100万港元(零至17.3万新加坡元)的有1人,100.0001万至200万港元(17.3001万至34.48万新加坡元)的有2人,200.0001万港元或以上(34.4801万新加坡元或以上)的有2人[9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财政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94,805新加坡元,非审核服务为17,237新加坡元[106] 公司政策与合规情况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目前无预先厘定派息率,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决定[107] - 公司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GEM上市规则,按规定披露内幕消息并确保保密[104] - 公司未设内部审核部门,委聘独立第三方内部监控顾问按年审查内部监控系统[103]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措施识别、评估、降低及处理风险[102]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无贿赂、勒索、诈骗及洗黑钱的已确认公共法律案件[110] - 公司主要通过股东大会、报告公告及网站与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沟通[114]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内[101]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5] - 若董事会在送呈要求日期起21天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提呈要求人士或占总投票权一半以上的提呈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但需在送呈要求日期起两个月内举行[117]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因GEM上市规则附录A变动,组织章程细则已修订,第二次修订及重订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获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20] - 公司于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审阅股东沟通政策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认为有效[121]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情况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可持续发展方向、策略、目标、表现及汇报等工作[122] - 集团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各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开展可持续商业实践及收集和监察相关数据,每年向董事会提交报告[123] - 集团环境目标包括将环保措施融入业务及营运、节能减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废物管理[124] - 集团社会目标包括尊重雇员权利及福利、提倡平等机会、保障雇员健康与安全、秉持诚信及职业操守、社区参与[12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在新加坡的主要业务营运[128] - 集团在新加坡从事人力外判服务及人力招聘服务,此为所有收益来源[12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及呈报[129]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32] - 主要持份者包括客户、董事、雇员及股东[134] - 劳工准则被识别为最重要层面,排放物被识别为最不重要层面[139] - 公司制定劳工准则、健康与安全、反贪污相关政策[140] - 报告年度公司无不合规事件,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报告[140] - 报告年度公司耗用电力21,906千瓦时而纸张37,500张[143] - 2023/24年度范围2排放为14.4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排放为0.20吨二氧化碳当量[143] - 2023/24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66吨二氧化碳当量[143] - 2023/24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以每雇员计算为0.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43] - 2023/24年度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08,密度(以每雇员计算)为0.93[144] - 2023/24年度间接能源消耗量为78.86吉焦,总能源消耗量为78.86吉焦,密度(以每雇员计算)为0.92吉焦/雇员[153] - 2023/24年度总耗水量为45.5立方米,密度(以每雇员计算)为0.53立方米/雇员[155] - 报告年度公司总能源消耗量及能源密度均有所下降[152] - 公司将废物管理视为要务,目标是文件存储及通讯全面转为无纸化操作环境[144] - 公司采取多种节能措施,目标是将耗电量控制在与过往相若水平[149] - 公司注重节约用水,目标是将耗水量控制在与过往相若水平[154] - 公司业务不涉及产品包装,着重减少采购办公用品产生的包装数量[156] - 董事会认为公司业务运营不存在重大的气候相关风险及问题[159] - 报告年度公司在补偿及解雇、招聘及晋升等方面无违规事例[161] - 截至报告年度末,公司雇员总数为86名,其中男性57名,女性29名[170] - 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员工61名,支援
星亚控股(0829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0-31 22:4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约为12,315,000新加坡元,较上年度减少约33.5%[3]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虧損约为3,270,000新加坡元,而上年度则为溢利约565,000新加坡元[3] - 收益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18,524,000新加坡元减少约33.5%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12,315,000新加坡元[41] - 毛利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4,294,000新加坡元减少约29.8%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3,016,000新加坡元[41] - 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约3,270,000新加坡元,而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溢利约565,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收益减少及于一间联营公司的投资之减值虽损增加[41] - 整体毛利由约4,294,000新加坡元减少约29.8%至约3,016,000新加坡元[46] - 整体毛利率由约23.2%上升至约24.5%[46] - 人力外判服务毛利率由约22.8%上升至约24.2%[46] - 人力招聘服务毛利率由约93.3%下降至约79.3%[46] - 其他收入由约796,000新加坡元减少约33.2%至约532,000新加坡元[47] - 出售附属公司录得收益合共约113,000新加坡元[48] - 行政开支由约4,414,000新加坡元增加约10,000新加坡元至约4,424,000新加坡元[49] - 其他营运开支由约114,000新加坡元增加约144,000新加坡元至约258,000新加坡元[50] - 于一间联营公司的投资确认减值虧损约1,847,000新加坡元[51,5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588,287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3,641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1,540,797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951,860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应付债券为1,135,002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2,875,039新加坡元[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总权益为2,875,039新加坡元[5]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588,287新加坡元和2,020,205新加坡元[7]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分别为1,540,797新加坡元和2,179,480新加坡元[8] - 本集团的保理融资以贸易应收款项、董事个人担保及公司担保作抵押[62] 业务概况 - 该公司主要在新加坡从事人力外包和招聘服务[14] - 公司全部收益均源自新加坡市场,资产和负债也主要位于新加坡[15]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有3个主要客户贡献了公司超过10%的总收入[16] - 人力外包服务收入为12,256,984新加坡元,人力招聘服务收入为58,070新加坡元[17] - 人力外包服务收入于一段时间内确认,人力招聘服务收入于某一时点确认[18] - 所有收益合同履约义务期限为一年或以下[18] - 人力外包服务收益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18,419,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12,257,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酒店及度假村以及其他行业的需求下降[43] - 人力招聘服务收益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105,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约58,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客户对新聘外籍劳工的需求减少[44] - 与Dim Sum Pte Limited的人力外判服务收入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23,740新加坡元增加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55,800新加坡元[37] - 本集团主要在新加坡经营,大部分交易以新加坡元计值及结算[63] - 于2024年7月31日,本集团聘用合共86名员工,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6.3%对33.7%[64] - 本集团将继续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并探寻与新客户合作的新商机[65] 其他事项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3] - 公司首次采用了修订后的会计政策披露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11] - 公司本年度应用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0] - 公司管理层将其业务视为单一分部,未单独呈列分部信息[14] - 确认2024年和2023年政府补助分别为454,183新加坡元和630,129新加坡元[1] - 2024年和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分别为113,143新加坡元和213,433新加坡元[2] - 2024年和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12,456,847新加坡元和17,591,391新加坡元[3] - 2024年和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85,974新加坡元和48,075新加坡元[4] - 2024年和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268,109新加坡元和395,070新加坡元[4]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分别为198,996新加坡元和100,027新加坡元[5]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分别为-3.92新加坡仙和0.75新加坡仙[6] - 2024年和2023年无需就香港利得税计提任何撥備[9] - 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由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1,213,703新加坡元增加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1,546,930新加坡元[38] - 本公司於2018年6月14日採納購股權計劃,將自生效日期起計10年期間維持有效[59] - 本集團於2024年7月31日並無持有任何其他重大投資[59] - 於2022年7月31日,本集團已悉數動用股份發售及認購事項所得款項[60] - 於2024年7月31日,本集團已動用部分供股所得款項淨額,剩餘款項將於2025年7月31日前悉數動用[61] - 本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惟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角色未區分[71] - 本公司已採納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準則,全體董事均已確認遵守[72]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3]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年度之全年綜合財務報表[74] - 本集團核數師長青(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已同意初步公告所載的財務數據[75] - 本公司感謝股東、客戶、業務夥伴及全體員工的支持和貢獻[76]
星亚控股(0829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4-19 16:48
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为749.1万坡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68.8万坡元[7] - 公司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未经审核亏损约为76万坡元2023年同期未经审核亏损约为3.2万坡元[7]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主要客户人力服务收益4030000坡元2023年为3765000坡元[23]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人力外判收益7472003坡元人力招聘收益19020坡元2023年分别为10103592坡元75269坡元[24]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81799坡元2023年为185571坡元[24]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92469坡元2023年为46101坡元[25]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扣除服务成本5767882坡元2023年为7961374坡元[25]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服务成本中薪金及花红5290000坡元2023年为7426000坡元[25]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服务成本中定额供款计划供款249000坡元2023年为300000坡元[25] - 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服务成本中外劳征费215000坡元2023年为204000坡元[25] - 集团收益由2023年1 - 6月约10179000坡元减至2024年1 - 6月约7491000坡元[40] - 2024年1 - 6月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为760370坡元,2023年为31560坡元[30] - 2024年1 - 6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56新加坡仙,2023年为0.044新加坡仙[30] - 集团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约7491000坡元较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约10179000坡元减少[5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1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53.1299万坡元流动资产总值为442.0315万坡元[10] - 2024年1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387.2567万坡元资产净值为306.6487万坡元[10] - 公司2024年1月31日股本为62.624万坡元储备为244.0247万坡元[10] - 2024年1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3600000港元约合626240坡元普通股数目为720000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51] - 2024年1月31日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为1266072坡元,2023年7月31日为2074361坡元[34] - 2024年1月31日集团的保理融资以集团约630000坡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公司企业担保作抵押2023年7月31日为约1394000坡元[53] - 2024年1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224000坡元,较2023年7月31日增加约665000坡元或42.66%[48] - 2024年1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7月31日也无[55] 现金流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0666万坡元[12] - 公司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1077万坡元[12] - 公司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92坡元[12]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截至2024年及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28]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期内于新加坡产生的可征税收入的17%拨备,2024年1 - 6月无税项开支2023年为30157坡元[29]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1 - 6月的中期股息[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73] 公司运营与管理 - 2024年1月31日集团员工共96名,2023年为142名[47] - 未来集团将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探寻新商机寻求机会拓展市场份额推行新业务战略[58] - 截至2024年1月31日六个月内董事无重大权益交易等[71] - 2018年6月14日采纳的购股计划截至2024年1月31日六个月无相关操作且报告日无未行使购股权[72] -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确认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64] -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条款[65] - 周昭何先生2024年3月8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位公司重新符合相关上市规则[70] 公司股权结构 - 非凡顾问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9146600股黄玉芝透过受控制法团拥有9146600股各占已发行股本12.70%[60]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按每1股现有股份获发2股供股股份基准以每股0.1港元认购价发行最多1.44亿股供股股份筹约1440万港元待股东特别大会决议且供股后拟更改每手买卖单位[74]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2016年6月2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周昭何先生任主席[75]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等相关工作[7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并提供意见建议[77] 报告发布 - 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78] 债券相关 - 2023年8月10日公司订立债券协议本金额为6000000港元约合1029000坡元年利率10%2024年8月9日到期[54] 资产收购情况 - 2024年1 - 6月集团收购资产总成本为5000坡元,2023年为24000坡元[33]
星亚控股(0829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3-22 19:5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收益约为7,491,000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88,000坡元[10] -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虧损约为760,000坡元,而去年同期的未经审核虧损为约32,000坡元[10] -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录得760,370坡元的亏损[14] - 收益由上年同期的约10,179,000坡元减少至约7,491,000坡元,主要是人力外判服务收益减少[43] - 人力外判服务的收益由约10,104,000坡元减少约2,632,000坡元至约7,472,000坡元,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减少[44] - 整体毛利由约2,217,000坡元减少约494,000坡元至约1,723,000坡元,与收益减少保持一致[45] - 其他收入由约186,000坡元减少约104,000坡元至约82,000坡元,主要是其他工资补助计划补助减少[46] - 行政开支由约2,221,000坡元增加约168,000坡元至约2,389,000坡元,主要由于改进业务流程和就供股支付专业费用[47] - 其他营运开支略有减少约29,000坡元,主要是业务发展开支下降[4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3,527坡元[1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总资产为6,951,614坡元,总负债为3,885,127坡元[1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总权益为3,066,487坡元[1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247,621坡元[1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合约资产为516,151坡元[13]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33,016坡元[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224,000坡元,较2023年7月31日增加约42.66%[51] 股息及每股数据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35]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虚损为1.056新加坡仙[12]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分別為1.056新加坡仙和0.044新加坡仙[3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於新加坡從事提供人力外判及招聘服務[16][23][24][25] - 公司收益中有4,030,000坡元來自為主要客戶提供人力服務[26] - 政府補助主要為新加坡政府發放的招聘獎勵及其他工資補貼計劃補助[27] - 公司於2024年1月31日聘用96名員工,較2023年減少46名[50]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採納有關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並確認全體董事於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個月內遵守交易必守標準[67] - 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及守則條文,惟主席兼任行政總裁的情況除外[68][69][70] - 獨立非執行董事楊文豪先生退任後,公司未能符合GEM上市規則有關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的規定[71][72] - 公司已委任周昭何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主席以及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重新符合相關規定[73] 融资活动 - 公司於2023年9月6日完成股份合併,每25股合併為1股[53] - 公司於2023年8月10日發行6,000,000港元債券[57] - 公司建議透過供股方式發行最多144,000,000股供股股份,籌集所得款項總額約14,400,000港元[77]
星亚控股(08293)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12-14 16:3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本集團收益約為4,384,000坡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14,000坡元[6]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本集團錄得未經審核虧損約800坡元,而去年同期則錄得未經審核虧損約1,000坡元[7] - 董事會不建議就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派發股息[7] - 集团收益由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4,798,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4,384,000新加坡元,主要是由于人力外判服务的收益下降以及人力招聘服务并无产生收益[43] - 集团整体毛利由1,054,000坡元减少至980,000坡元,与收益减少一致[33] - 其他收入由105,000坡元减少至37,000坡元,主要是由於收到的其他工資補助計劃補助減少[34] - 行政開支由1,075,000坡元減少至946,000坡元,主要是由於員工成本下降[35] - 其他營運開支由38,000坡元減少至8,000坡元,主要是由於業務發展費用下降[36]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本集團錄得虧損約800坡元[37] 业务概况 - 本公司為投資控股公司,本集團主要從事提供人力外判及人力招聘服務[11] - 本集團主要於新加坡從事提供人力外判及招聘服務[17] - 所有收益均源自新加坡,本集團資產及負債亦主要位於新加坡[19]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收益2,470,449坡元源自向個別對本集團總收益貢獻超過10%的客戶提供人力服務[20] - 人力外判服務的收益由4,759,000坡元減少至4,384,000坡元,主要是由於老客戶對服務的需求減少[32] - 集团将继续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并寻求新客户将带来的新商机,积极寻求各种机会以拓展市场份额及推行新的业务战略[44] 公司治理 - 本公司於2023年9月6日完成股份合併,每二十五股合併為一股[39] - 集团董事、控股股东或彼等各自的任何紧密联系人概无与集团业务直接或间接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48] - 集团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載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及守則條文,惟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角色並未區分[51][52][53][54] - 集团将尽快物色合适人选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以符合GEM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56][57][58] - 本集團於2016年6月20日成立審核委員會,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62] - 審核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為協助董事會就本集團的財務匯報系統、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制度是否行之有效提供獨立見解[63]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業績,並已就此提供意見及建議[64] 其他信息 - 該等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乃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12] - 該等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所用會計政策與編製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所用者一致[15] - 於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三個月,本集團應用由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並於2023年8月1日或之後本集團的財務期間開始生效的新訂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16] - 本集團並無個別呈列分部資料,亦無按項目類別劃分的業績或資產及負債分析[18] - 非凡顧問有限公司及其實益拥有人黄玉芝合共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約12.70%[46] - 集团于回顾期内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49] - 本報告將由刊登日期起計最少一連七日刊載於聯交所網站及本公司網站[65]